第一篇:道路交通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专题学习
道路交通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专题学习
一、挂靠车辆责任承担及交通事故认定书和伤残评定法院是否可以推翻
1、挂靠车辆责任承担:
所谓“挂靠”是指一个独立的民事主体出于一定的经济目的,依附于另一个民事主体,且前者以后者的名义进行经营活动,而由后者向前者收取一定费用的行为。挂靠在法律上有别于雇佣和代理,赖以维系挂靠者与被挂靠者之间联系的唯一因素是双方的利益关系,即挂靠人向被挂靠人支付的挂靠费用,而被挂靠单位向挂靠人提供单位名义,进而对第三人产生为挂靠者提供信用担保的效果。因为第三人不一定了解挂靠人与被挂靠人之间的这种挂靠关系,而仅凭借对被挂靠单位信用的信任而与挂靠人发生联系,因此为保护法律关系的稳定性,法律应该规定挂靠人以被挂靠人的名义所履行的行为对被挂靠人产生法律效力,为保护被挂靠单位的利益,挂靠者可与被挂靠者在挂靠发生当时即约定排除此种情况下被挂靠者的责任,从而被挂靠者可以向挂靠者进行追偿。(这对第三人而言,依然是以连带责任的形式承担的。被挂靠者不得以此约定为由对抗第三人。)
2、交通事故认定书和伤残评定法院是否可以否定
根据最高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第4条规定:“当事人仅就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和伤残评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对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或就损害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的,以及人民法院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时,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所作出的责任认定、伤残评定确属不妥,则不予采信,以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案件事实作为定案的依据。”(现行《道交法》已将“事故责任认定书”改为“事故认定书”)对于当事人的过错大小以及损害赔偿责任的认定,是法院的职责,公安机关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职责重点在于通过现场技术勘验以及检查、调查、鉴定等活动,弄清道路交通事故的事实和原因以及当事人有无违章或者其他主管过错等。公安局关的事故认定书,主要起一个事实认定、事故成因分析的作用,对法院而言,这个认定书具有证据效力,而不是进行损害赔偿的当然依据。《道交法》明确规定了事故认定书不能够作为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不服申请复核),但是,当事人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或者诉讼中,可以就交通事故认定书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提出质疑,如果有其他证据证明交通事故认定书存在错误的,调解机关或者法院可以不采用这种证据。
二、在公交车站候车,由于候车管理秩序混乱,导致候车人被进站的公交车撞死,是否构成交通事故。
构成交通事故的几个要件:《道交法》第119条
1、“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2、“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
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3、“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在公车总站候车,因为场所发生在被告巴士公司享有使用权利和负有管理责任的汽车总站,已脱离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管理的范围。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但这并不妨碍受害人以侵权为由起诉巴士公司承担损害赔偿义务。只是需要提供另外的证据证明事故发生的事实。)
三、好意同乘出现交通事故,驾驶人是否应承担好意同乘者的损失。好意同乘者与机动车驾驶者之间的关系不应当认定为“无偿服务的运输合同关系”。合同是双方对彼此之间的权利义务所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约定,一方违反其当初的约定,要承担因此而产生的违约责任,在好意同乘者与机动车驾驶人之间不存在这种约束,如果机动车驾驶人一开始接受了好意同乘者的搭乘要求,后来在运输过程中,又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将其与送到目的地,而要求其中途下车,则不能要求机动车一方承担违约责任。在此种关系中机动车驾驶人要承担的是保障前者在运输过程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义务,而不是将其安全地送到目的地的义务。这是因为好意同乘者是无偿搭乘,其权利受到了限制。其不享有目的地的到达权,但其人身和财产并不因为其无偿搭乘的行为而失去法律的保护。好意同乘者搭乘他人车辆并不意味着自己甘愿承担风险,机动车驾驶人也不能置好意同乘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因此,好意同乘不能作为机动车驾驶人的免责事由。实际操作中我们认为:如果交通事故是由于对方车辆造成的,则机动车驾驶人不承担损害赔偿的连带责任,如果是由于机动车驾驶人的责任,则要承担损害赔偿的责任,但一般也不全部赔偿,具体比例的承担,应该参考事故中好意同乘者与机动车驾驶人双方的过错程度。
四、违章车辆冲卡逃离,交警是否有权驾车拦截、追查以及对此造成的交通事故,交警部门是够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这种情形的一个代理思路是以行政强制行为为起点,以行政法上法无明文规定即禁止的原则作依据,强调“控权”和《道交法》、《交通民警道路执勤执法规则》没有明确授权拦截。另一种代理思路是以行政行为违法为由,《交通警察公路勤务规定》第19条规定“发现有危机行车安全的严重违章行为的,可以尾随在该车后,并与其保持一定的车距,通过鸣警报器、变换灯光、用扩音器喊话等方式责令其靠边停车。一般情况下,不得采用突然示意停车,或者挤逼的方式停车纠正。”第20条规定“违章机动车拒绝停车或者行驶时速高于80公里时,一般不对其进行追随、停车纠正。确需要停车纠正的,可以通知前方警察拦(堵)截。”总的来说,本案应该以交警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要求进行国家赔偿。
五、高速公路上出现石块,导致行车人损害,受害者能够要求高速公路交警支队和高速公路建设管理者承担责任。
此种情形存在的疑点有两个,其一是受害人是通过国家赔偿予以救济还是民事赔偿;其二是能够要求高速公路交警支队和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局承担连带责任。
本案定性上属于公共设施致人损害的情形。在本类案件中,究竟是国家赔偿还是民事赔偿取决于公共设施的设置着与管理者、使用者时间的法律关系性质。在本案中,高速公路交警支队与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局都是行政机关,与高速公路使用者不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两者的关系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关系,而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公路法》相关规定对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进行了职责授权,二者对公路的管理行为是一种行政职权,也是一种行政职责,是形式行政权力的行为。由此与使用者之间产生的属于行政法律关系。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局收取的高速公路通行费用是一种行政费用,收费的标准是依高速公路的设置和管理成本而确定的,不是营利性收费,目的是为了维护和修缮公共设施,在这种收费基础上形成的不是一种等价有偿的合约。故而,不能据此认定高速路使用者与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局构成合同关系。也即受害人应当通过国家赔偿来予以救济。
国家赔偿的规则原则是违法原则,违法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表现形式。在本案中,高速公路上出现石块,对公路上形式的车辆安全构成了危险,属于管理三存在严重的瑕疵。《公路法》第35条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保证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规定》也规定,公安机关高速公路交警支队是高速公路交通主管部门,负责高速公路的巡逻,发现高速公路出现可能造成交通事故的障碍物,应当及时予以清理。由此可见,清理路面障碍物是高速公路交警支队和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局应当履行的职责。而二者的不作为,导致了本次事故的发生,因此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六、为了躲避横穿马路的自行车而造成交通事故,是否应当承担交通事故责任
准备确定本案中当事人双方的责任,首先要明确紧急避险的认定。
七、机动车前后栓系,在拖车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应当如何划分肇事人之间的赔偿责任。
划分当事人的责任,要考虑各当事人的过错与交通事故发生之间的因果关系。在本案中,在交通事故发生时,上车处于前后相系的拖行状态,直接撞击行人的车辆处于熄火和被拖行的被动状态。此次交通事故的直接起因是前两车驾驶员在避让行人的过程中处置不当,应当由其共同承担主要责任,被拖行的后车在交通事故发生时处于熄火和被前车拖行的被动状态,撞击受害人完全是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但如果没有后车驾驶员无证驾驶不合格的无牌照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故障并请求两前车拖车的行为,交通事故就不会发生。按照因果关系理论,后车驾驶员的违法行为也是交通事故发生不可或缺的条件,与损害事实的发生也有因果关系,但其行为不是造成损害事实发生的直接原因,故应当单独承担次要责任。
第二篇:在校学生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原则新探
在校学生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原则新探
学生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发生人身伤害,受害学生及其近亲属要求给予经济赔偿而引发的纠纷。学生损害赔偿纠纷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纠纷的妥善解决,能够及时化解学生家长与校方的矛盾,也有利于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然而,从目前情况看,社会界对学生损害赔偿纠纷处理的原则,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导致纠纷发生后,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本文拟从归纳引发学生损害赔偿纠纷的原因入手,在分析赔偿权利义务主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处理这类纠纷应把握的基本原则,以期学生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能够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
一、引发学生人身伤害的主要原因
在校学生人身受到伤害的具体原因很多,但经分类归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没有正确履行保护管理职责而引发的学生人身损害。一是体育课上的人身伤害;二是实验课上的人身伤害;三是老师体罚导致学生伤害;四是学生在课堂上嘻斗引起的人身伤害。
(二)在课外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追逐打闹而引发的人身伤害。这类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主要发生在学生之间一起玩耍打闹之中。
(三)学校对其建筑设施在管理上不尽应有的注意义务,而引发的学生人身损害。主要表现为教学设施的倒塌、坠落,学生集体食物中毒,学生宿舍发生火灾等。
(四)学校违反教学管理规定侮辱体罚学生,而引发的学生自杀事件。个别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管教方法简单粗暴,体罚甚至侮辱学生人格,造成学生思想压力过大,身心受到严重伤害,一时想不开而自寻短见。
(五)第三人进入校园打骂学生,校方没有履行好保护职责而造成的学生人身损害。
二、学生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主体
学生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主体,是指学生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受害人和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加害人。从法律角度来讲,学生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主体可分为赔偿权利人和赔偿义务人两种。
(一)赔偿权利人。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学生、依法由受害学生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学生的近亲属。在学校遭受人身损害的学生,既有在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在小学学习的小学生,也有在中学学习的初、高中青少年和在大学就读的成年人大学生。我国法律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 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满十八周岁的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在校学生除大学生外一般都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学生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赔偿权利人,应是遭受人身损害的学生、依法由受害学生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学生的近亲属。这一范围内的人有权向加害人提出民事赔偿要求,也有权以原告的身份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人民事诉讼。未成年学生遭受人身损害所提起的民事诉讼,其监护人应为法定代理人,所有民事诉讼行为均由其法定代理人进行。
(二)赔偿义务人。赔偿义务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学生人身损害事故发生后,只有正确确定赔偿义务人,才能使纠纷得以顺利的解决。在纠纷处理实践中,不同原因引发的学生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其实际赔偿义务人也不相同。
学校与学生之间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学校对学生负有教育、管理和保护的义务。学校未尽管理和保护义务,是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在学生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如果学校确无过错,学生也没有过错,可以适用公平原则,让学校和学生的监护人适当分担民事责任。学校承担民事责任,一般应以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期间为界定标准,在某些特殊场合,如学校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或者参加体育比赛,学校也应承担责任。在认定学校过错上,应对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区别对待。对幼儿园,要求其尽最大义务去履行自己的注意义务;在中小学里,则对学生要求相对严格;对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大学生,学校仅对校属设施负有注意义务,对学生之间引发的人身损害,则不承担赔偿责任。
学生进入校园后其监护权并没有转移给学校,学校只是行使了与教学有关的教育管理职责。所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学生造成其他学生人身损害的,仍然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职责的,可以适当减轻其民事责任。
综上所述,在校学生人身损害纠纷发生后,如果是学校一方的过错,那么学校应为单独的赔偿义务人;如果是因学校未尽到管理和保护义务,但损害事实是由加害学生引起的,那么加害学生的监护人和学校应为共同的赔偿义务人;如果学校完全没有过错,损害事实是由加害学生全部责任引起的,那么加害学生的监护人应为单独的赔偿义务人;如果学校和学生均无过错,那么可以按照公平原则,学校和与事故有关的学生监护人可成为共同的补偿义务 人;教师履行职务的行为应视为学校行为,因教师体罚学生等引发的赔偿纠纷,应由学校承担民事责任,学校是单独的赔偿义务人;教师只有因教学活动以外的原因实施侵害行为的,才能成为赔偿义务人。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承担的赔偿责任与加害学生监护人承担的赔偿责任,因它们性质不同,所以两者不可构成连带赔偿责任。
三、处理学生损害赔偿纠纷的法律依据
在实践中,处理学生损害赔偿纠纷所适用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和司法解释。
(一)《民法通则》第16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的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民法通则》第133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职责,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59条:“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在精神病院治疗的精神病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损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四、学生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学生人身损害赔偿的赔偿项目有:
(一)受害学生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义务人赔偿受害学生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必要的营养费。
(二)受害学生因伤致残的,赔偿义务人赔偿受害学生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和后续治疗费。
(三)受害学生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学生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四)因损害事故遭受精神损害的受害学生或者死亡学生近亲属,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应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一般不宜超过5万元。
上述各项费用的计算标准,应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规定执行。(江苏省涟水县人民法院·姜怀友 凌亚民)
来源:中国法院网
第三篇: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诉讼立案相关知识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诉讼立案相关知识
分享到: 4交通事故咨询中心代理案件最新进展:伤残赔偿金按城镇居民主张获赔43万的成功案例!
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诉讼立案相关知识
一、交通事故立案知识--提供的证据
(一)证明原、被告主体资格的证据
1、原告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户口簿等。
2、原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原告在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后曾有名称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4、当事人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中死者家属的,应提交死者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证明及继承人基本情况的证明。
5、提交肇事车辆的所有人、实际支配人、驾驶人的证明及相关关系的证明。
6、提供受损车辆的所有人、实际支配人、驾驶人的证明及互相关系的证明。
(二)交通事故证明具有诉讼及代理资格的证据
1、原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或负责人证明书(加盖公章)。
2、原告委托他人代为诉讼的,应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写明委托事项、权限、期限及联系电话,并提交代理人身份证明复印件,代理人为执业律师的,应提交执业证复印件。
3、原告为香港居民或涉台、澳及其他地区、国家的当事人委托国内执业律师代为诉讼的,应按照司法部的规定经司法部委托的香港律师办理公证委托手续。
(三)证明双方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及其他证明诉讼请求的证据
1、交通肇事损害赔偿诉讼应提交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
故的责任认定书、交通事故赔偿调解书或调解终结事故等证明材料
2、法医鉴定材料、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书或伤残重新评定书。
3、人身受损的,提交医院出具的疾病证明书、出院证明书、转院证明书。医疗费发票、伤者误工工资证明、护理人员的工资证明、残疾用具价格证明、供养人的基本情况证明、交通费住宿费发票等。
4、财务受损的,提交财务损失评估报告,维修发票。
5、提供诉讼请求中具体请求金额的计算方法和清单。
本文转载自劳动争议咨询中心,原文地址:
第四篇:校园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情况的思考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常会遇到校园内的意外伤害事故,校园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过去我们在处理的时候感到很棘手。劳凯声教授的“办学风险分担论”观点,为学校合理解决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解除了忧虑。
事实上,我们江苏省政府几年来就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统一购买了校园方责任险,将
学校事故的赔偿列入保险责任范围,是为学校和学生办的一件大好事。江苏的这个举措也印证了“办学风险分担论”观点的正确与可行。
我十分赞赏劳凯声教授“办学风险分担论”观点,它的意义在于:
第一,使学校工作按照教育要求正常开展各种活动,不必为担心发生意外伤(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害而缩手缩脚。因为风险理赔的合理分割,减轻冷学校的责任,化解了家校矛盾。
第二,能有效地保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使意外伤害的孩子得到合理合法的经济补偿等。
第三,为避免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的失职,学校必须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因为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有时候与学校和老师的安全管理的失职相关联,所以必须时刻警钟长鸣,丝毫不能松懈。
第四,使家长、社会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加强了对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进一步强化了学校和老师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学校和老师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包括经济赔偿)。
第五篇:关于人身损害赔偿协议书
关于人身损害赔偿协议书
甲方:XXX
乙方:XXX公司
双方简况:甲方XX(基本情况)。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 乙方XXXX公司(或者个人 个人就不用注册地址法人等等)私营企业 注册地址:XX市XX大道XXX号XX大厦XX室。法人代表XXX身份号码XXXXXXXXXXXXXXXX
事由:2012年X月XX日 XXXX活动在XX市XXXXXXXXX附近广场举行。(详细叙述具体事宜)上午XX点多钟……………………………………………………………
甲方受伤,乙方领导XXX先生非常重视,主动配合医院救治,及时支付医疗费用,派员协助护理,并经常到医院看望甲方。
鉴于以上情况,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及《广东省2012年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有关规定,经双发友好协商,就此次甲方所受人身伤害事宜,达成以下协议:
一、乙方支付迄今为止已发生的各项医疗、住院费用(含救护车费、急诊检查、治疗费、住院费)。为甲方所在单位同意报销部分医疗费用,可用于冲减乙方开支。
二、乙方支付甲方住院期间交通、餐饮费800元,外医院专家会诊费600元。
三、乙方支付甲方出院后的后续治疗费、检查费、交通费5000元。
四、乙方支付甲方营养费6000元(参照广州市标准三个月每天50元,按四个月计算)。
五、乙方一次性支付给甲方及家人精神损害慰问金、护理费5000元。
六、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可协商会订补充协议,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如有达不成协议的,双方保留司法申诉权利。
七.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双方签字后即刻生效。
甲方: 乙方: 电话: 电话:
201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