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区教育局矛盾纠纷排查意见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联席会议决定:20*年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年。为贯彻落实全国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电视电话会和*市、*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动员部署会精神,及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妥善处理教育系统信访突出问题,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群体性事件,构建和谐教育,维护社会稳定,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排查化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各单位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央、*市及*区的要求,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极端重要性,对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极端重要性,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备战“奥运会”、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及顺利完成今年各项任务的极端重要性;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放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上;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来化解矛盾纠纷,通过严格的领导责任制,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排查突出矛盾、梳理难点问题、研究有效措施;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方法,发挥党政齐抓共管综合优势,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年”为契机,着力排查化解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纠纷,着力预防和减少新的矛盾和问题,力争使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
二、把握原则、明确目标,全面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一)工作原则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要本着“事要解决,措施跟上,领导负责、确保稳定”的原则,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列入各单位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安排本单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研究有效措施和办法。对因工作不力、化解措施不落实、导致矛盾升级造成后果或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要追究责任。
(二)目标任务
1、着力化解一批历史积案、化解一批复杂群体性矛盾纠纷、化解一批政策性难题。实现重复群体性信访持续减少,重复率控制在20%以内。
2、加强党政领导责任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夯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突出矛盾纠纷的工作基础;进一步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实现全区教育系统新增矛盾、问题逐年减少,控制化解越级访、非正常访。
3、着力强化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工作机制,不产生新的群体性缠访问题。
(三)工作步骤
1、制定工作方案,研究动员部署。认真学习中央和市、区政府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并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本部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和工作要求,并进行动员部署。
2、定期排查和重点时期排查,逐级确定重点矛盾纠纷。各单位各部门要坚持每季度定期排查和重点时期排查相结合的制度,自下而上逐级排查梳理,把涉及本单位、本部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全部纳入视野。既要排查已发生的问题,也要排查潜在的矛盾。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要分类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并逐级确定重点矛盾,做到底数清楚,有的放矢。对本单位本部门解决确有困难的,经党政主要领导双签后,及时上报为上一级重点矛盾纠纷。
3、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着力调处化解。对排查出来的矛盾和问题,要层层分解任务,明确承办责任,明确解决时限;要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着力解决影响首都教育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重大、疑难、复杂信访问题,要落实领导包案,综合协调各方面力量,制订解决方案,限期解决问题;对可能采取极端行为制造事端的人员,要建立健全排查、防控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确保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不出单位、不出系统;尤其要建立完善预警预防制度,制定应急工作预案,坚决防止突发性大规模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4、检查总结,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要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情况进行认真检查总结,巩固成绩,分析不足,改进工作,建立完善全区教育系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领导机制、研究机制、排查机制、调解机制以及以领导接待日、领导阅信、领导包案、领导牵头处理复杂疑难信访问题为核心的领导责任机制等长效工作机制。
三、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排查化解工作取得实效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成立由沈桂芬书记、田京生主任为组长,区教委主任助理王建任常务副组长,区教委办公室刘建军任副组长,有关职能处室参加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教育系统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协调工作,并坚持例会机制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了解排查情况、形成处理意见等。
教育系统各单位主要领导要深刻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要扎实有效地开展排查化解工作,“一把手”负总责,落实一名副职主管此项工作,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并狠抓落实,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方案措施有力,解决问题彻底。
(二)改进作风,落实责任
要把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群众观念,努力践行胡锦涛总书记倡导提出的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了解民意,听取群众心声。采取“拉网式”排查,不留死角,真正把涉及教育的不稳定因素排查出来,认真化解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细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目标,严格落实责任制。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努力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确保取得实效。绝不允许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把本级的问题推向上级,推向社会。
(三)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要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分类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在工作期间,加大解决信访问题的力度,对受理的信访事项做到“三不放过”,即问题不查清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有关措施不落实不放过,使信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要重点解决影响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对已发生的群体性矛盾纠纷要完善化解方案,抓好落实;对改革和各项工作中潜在的可能引发的群体性矛盾纠纷,要制定防范和超前化解工作预案。
(四)强化考核,责任追究
要进一步强化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考核。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将在适当时候组织对各单位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情况进行抽查,并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纳入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中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依据。
要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在工作中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按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纪政纪的规定,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四、依法管理、按章办事,认真学习贯彻《*市信访条例》
(一)认真学习、贯彻《*市信访条例》,严格依照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
(二)各单位应有一名主管领导和一位兼职信访干部负责处理信访事项。应有固定的接待场所和对外公开的接听群众呼声电话或网址。加强对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电话)的处理答复,对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及时排查和化解。
(三)坚决执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信访工作原则,按照《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妥善处理人民群众信访事项,有条件解决的应尽快解决,没有条件解决的应耐心解释。
(四)加强人民内部矛盾排查防范工作,切实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重要信访事项应由一把手负责,并安排包案领导,积极、稳妥解决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
第二篇:矛盾纠纷排查
矛盾纠纷排查
2011年春节将至,为了确保辖区的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矛盾纠纷的预防调处工作,促进本辖区春节期间社会稳定,确保辖区人民群众过上欢乐祥和的春节,镇党委、镇政府决定,在2011年春节前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集中统一行动,为确保集中统一行动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实效,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稳定观为统领,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建设开放k县、平安K县、和谐K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以“事要解决”为主要目标,排查、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和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不安定因素,实现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两下降”的工作目标。具体做到:
(一)深入细致排查本辖区、本部门的群众信访突出问题、社会矛盾纠纷及群体性事件苗头隐患。
(二)集中时间和力量解决影响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矛盾纠纷,实现重点矛盾纠纷问题得到有效化解,新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得到有效调解,影响辖区社会稳定的突出隐患得到有效消除,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明显下降。
三、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对集中统一行动的组织领导,成立矛盾纠“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集中统一行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综治办,由镇分管综治、稳定工作的副主任xxx任办公室主任,成员有„.,负责抓好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集中统一行动的具体组织实施。
四、工作步骤
(一)排查阶段3月15日至23日)
1、深入排查。各社区、村要结合实际,在前一阶段排查的基础上,进一步细致、反复排查本辖区存在的矛盾纠纷问题苗头和隐患,坚持做到对矛盾纠纷摸清底数,摸清成因,摸清问题,不留空白,不留死角,掌控在握。
2、集中梳理。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区别不同情况,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实行专人负责,落实调处化解的责任领导和人员及工作措施。
(二)集中调处阶段3月24日至4月8日)
1、集中调处。各社区、村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按照预定的调处工作方案,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全面开展“大调处”活动,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2、领导包案。要坚持实行矛盾纠纷调处领导包案责任制,要按照南宁市信访工作“一岗双责”的规定,包案调处重大矛盾纠纷问题,一抓到底,包问题得到解决,包矛盾得到化解,包工作取得实效。
3、专项整治。对突出的矛盾纠纷和上级交办的矛盾纠纷案件,或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案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组,深入实地,开展专项调处和综合整治。
4、落实责任。对排查出来的每一件矛盾纠纷,要严格实行“一个问题,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包到底”的调处化解责任制;对梳理出来的重点教育对象,要逐人落实“包情况掌握、包解决困难、包教育转化、包稳控管理、包依法处置”的“五包”责任制,确保矛盾纠纷件件有人抓,有人管,有落实,有效果。
5、巩固治理。对经过调处的重大复杂矛盾纠纷,要实行跟踪回访,督促协调调处事项的落实,彻底解决问题。对回访中发现的可能出现反复或者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的情况苗头,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化解,防止矛盾问题出现反复调处工作进展情况,每办结一件,及时上报销案,未结的要及时上报进展情况(至3月8日),报镇综治办公室。
(三)验收阶段(3月9日至12日)
以“事已解决”作为“三大”统一行动的验收标准解矛盾纠纷和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真实效果。
五、工作措施检验化
(一)大力化解农村“三大纠纷”。要加大对“三大纠纷”的调处力度,全面清理
积案,及时调处新案,对可能激化的“三大纠纷”问题,要组织专门力量,落实防范措施,坚决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
(二)做好企业稳定工作。对职工反映强烈,存在非正常上访隐患的企业,要深入企业,指导和督促企业领导班子主动担负维护稳定的责任,加强对职工法律、政策的宣传工作。对破产、关闭的企业,要认真研究解决职工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切实把问题解决好。
(三)认真抓好征地拆迁中的稳定工作。要加大对征地拆迁信访问题的办理力度,加强法律政策的宣传解释,教育引导群众正确理解和自觉支持征地拆迁工作,依法合理地解决纠纷问题。
(四)妥善处理农村集体收益分配纠纷。农村集体收益分配、土地承包问题,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做好思想教育和稳控工作,防止发生集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
(五)做好排查处置工作。各社区、村要对引发矛盾纠纷的隐患进行细致排查,及时进行处置。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推动集中统一行动的顺利开展。
要把集中统一行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开放K县,平安K县、和谐K县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各社区、村书记、主任是第一责任人,对集中统一行动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要具体抓好集中统一行动的组织实施工作,要亲自抓好排查化解工作的组织、协凋和落实。要精心研究制定集中统一行动具体实施方案,确保集中统一行动的深入有效开展。
(二)加强督查,严格问责,保证集中统一行动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加强检查督促,掌握进展情况,找出薄弱环节,提高调处质量。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进度迟缓,效果不明显的,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督导,尽快扭转工作局面。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对排查调处工作不力,不能限期完成调处工作任务,或推诿扯皮,激化矛盾,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严肃查究责任。
第三篇:矛盾纠纷排查
乡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_单位总结
乡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总结
xx乡集中开展治安复杂地区排查整治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总结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再调整,xx乡的各类矛盾纠纷有所增多,特别是山林、资源权属纠纷,山地承包纠纷,婚姻家庭邻里纠纷,以及社会筹资、金融债务等方面引发的民事纠纷日益突出,有些还酿成群体性事件,影响了社会安定稳定。xx乡2005年以来,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立足基层实际,扎实抓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探索出一套综合运用组织、法律、行政、民间等手段,适合基层调解工作规律,符合人民群众意愿的解决矛盾纠纷的方法,努力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的安定稳定。主要做法是:
一、建章立制
一是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是一项牵涉面广,影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各部门齐抓共管,通力协作,方能有效运行。xx乡及时总结、推广几年来的经验和做法,建立以乡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为依托,以司法所为支点,以各村(居)治保调解主任为网眼的长期排查调处动态管理网络。各村政府把组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议事日程,在“选。培”上狠下功夫。即:配齐、配强队伍;组织短期业务培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研究探索调解方法与技巧,理清工作思路。二是依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规则、工作范围和工作方法。建立了“五排查”制度,即每月一次的定期排查,重大节目及活动的重点排查,敏感时期及有关政策出台前的超前排查,共性问题的联合排查,突出问题的专项排查;有效规范了中心的“从业”行为,促进了“中心”的有效运转,深得案件当事人的信服,群众都说:“调处中心效率高,以后有事我们就找中心解决。”这充分体现了群众对调处中心的信赖。一年来,这些“中心”共排查矛盾纠纷18xxxx件,调处12xxxx,调处率明66.xxxx。“中心”的成立及有效运转,使xx乡信访总量大幅下降,越级上访的批数和人数连年稳中有降。
三是建立党政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组织协调、实行归口调处的工作机制。完善滚动排查、信息报送、定期通报、领导包案、挂牌督办等工作制度,不断推进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对全乡每月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隐患及重大信访问题和积案及时进行通报,并由乡五套班子领导挂钩督办;乡直各有关部门积极主动地支持配合有关村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做到“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人、办好自家事”,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形成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
乡,重大矛盾纠纷不出乡”。坚持一线接访制度,开设乡委书记、乡长信箱,开通“148”法律服务专线,开展人大代表下乡巡回接访等活动,拓宽了群众信访渠道。同时,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方案,密切关注土地征用、下岗安置、“两劳释解”人员等不稳定因素的各种动态,积极采取预警、疏导、处置、化解等相应对策,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集体上访事件的苗头纳入视线,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调处。
二、明确责任
做好农村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领导是关键。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地各单位党政一把手是抓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责任人,有效形成抓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责任体系。
一是排查纠纷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责任制。深人开展领导下乡接访和主动约访活动,定期深入到所挂钩的村,就本人负责督办的和该乡村已发生的矛盾纠纷进行调查研究,靠前指挥,面对面做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各村政府在本辖区划分责任片区,由村领导及“调处中心”工作人员分片挂钩,定期进村入户调查情况,掌握社会不稳定因素,并做到提前研究对策,提前入户访谈,前移工作关口,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
二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责任追究制度。把领导干部做好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实绩与职务升降、奖惩挂钩。根据中央综治委(2000j07号《关于对发生严重社会稳定重大治安问题的地方实施领导责任查究的通知》文件精神,立足本乡实际,制定《落实信访效能督办制度实施意见》及《关于发生集体越级上访问题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对工作失职、排查社会矛盾纠纷不力,或贻误时机,致使小矛盾酿成大事端及问题较多、长期得不到解决酿成重大事件的责任单位领导和责任单位分清不同情形分别给予督办告诫、效能告诫直至综治“一票否决”。对各地各单位辖区或管辖范围内发生集体越级上访,造成不同程度恶劣影响的,分清不同情形对党内责任人分
别给予党内警告直到撤销党内职务的处分,对党外责任人则按法律程序给予相应的处理。
三、坚持走群众路线
在全年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乡为单位,以村委会为基础,进行认真清理检查,加强对各机关单位的重点部位进行检查,防止发生重大的恶性事故,坚持专门在、机关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广泛动员人民群众,认真摸排,分类统计,切实把治安混乱的地区治理好。截止3月8日,共排查出矛盾纠纷2xxxx,其中村务公开xxxx,企业转制中生活保障纠纷xxxx,土地草场纠纷1xxxx,民间纠纷1xxxx,在调处过程中,有2xxxx经乡综治办、司法所联合调处成功,有两件民间矛盾纠纷移交六户人民法院(xxxx债务纠纷,xxxx婚姻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4。
此总结
xx乡综治办
2005年11月28日
第四篇:矛盾纠纷排查
机械电气工程学院矛盾纠纷制度
为了解决学院内学生矛盾纠纷,学院加大了排查力度,以便尽早的解决学生各种矛盾纠纷,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
第一条 矛盾纠纷排查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预防为主、防患未然的原则。把工作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调处上来,努力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
(二)坚持依法、及时、就地处理的原则。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过程中,要依照相关法律、政策的规定,妥善处理,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坚持“小矛盾不出班级,重大矛盾不出校园”的要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对发生在校园内的矛盾纠纷及群体性事件,依法果断处置。
(三)坚持教育疏导、防止激化的原则。要注意工作方法和策略,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手段,加强对在校学生的说服教育,解决矛盾,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第二条
对矛盾较大的重点单位和重点人群,指定责任部门预先落实有关措施,提前化解矛盾。
第三条
定期排查矛盾和纠纷,及时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掌握各种矛盾纠纷情况。要集中排查,快速反馈,及时采取措施。
第四条
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加强组织协调,落实责任制,将矛盾纠纷的疏导化解责任落实到有关部门以及领导干部和责任人(值班老师)。
第五条 对排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召开会议,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加大调处力度。
机械电气工程学院学生
科
二0一五年三月三十日
第五篇:2012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实施意见
2012年全市社会矛盾纠纷排查
工作实施意见
各乡镇党委、政府,各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市委各部委办局,市各委办局院行,市各群众团体和市属单位:
为了适应当前维稳形势的需要,切实做好2012年全市
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工作,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减少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刑案件发生,维护社会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经研究决定,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政法工作会议精
神,以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为主抓手,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突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这一重点工作,按照“抓源头、清积案、建机制、强基础”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组织,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不断提高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为构建和谐海门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地、各部门、各企事业负责本辖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矛盾纠纷的预防、排查和调处工作,努力实现矛盾纠纷调解率、调解成功率、人民群众对调解工作的满意率持续上
升,逐步实现“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排查范围、重点和方式
(一)排查范围。排查活动由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分别组织,按照如下排查原则分别实施:
1、地区排查按“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级党委、政
府组织排查本行政区域内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矛盾纠纷。
2、部门排查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各级党政部门组织排查本部门主管领域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矛盾纠纷。
3、单位排查按“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的要求,由各机关、团体、企事业等部门和单位,主动排查本部门和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
(二)排查重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围绕当前
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和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有重点的开展工作,重点排查以下八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1、排查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特别是易于激
化、可能酿成群体性事件或个人极端事件、易于转化为刑事案件的突出矛盾;
2、排查因征地拆迁改造,特别是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过程中引发的经济补偿、人员安置、工程施工等方面的矛盾;
3、排查涉企矛盾纠纷,特别是问题比较集中的合资企
业、外商独资企业、濒临破产企业、经济效益滑坡企业、改制重组企业中存在的劳资纠纷,特别加强对企业欠薪、企业法人代表逃逸等的排查;
4、排查因环境权益受到侵害可能引起的各种矛盾纠纷;
5、排查因城市管理中产生的各种矛盾纠纷;
6、排查因民间借贷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
7、排查因感情、债权债务、赡养、财产、家庭暴力及
再婚家庭中的各类婚姻家庭纠纷和因建房、界址、通风、采光、通道等各类邻里纠纷;
8、排查可能引发赴省进京上访的矛盾。
(三)排查方式。通过日常排查、定期排查、专项排查、重点排查等排查方式,使排查工作切实做到横到边、纵到底,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
1、日常排查由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在日常工作中,随时了解、发现、掌握各种社会矛盾纠纷的经常性排查活动。日常排查掌握的重大情况应及时向上级机关和同级党委、政府及综治工作机构报告,并对排查中掌握的各类矛盾纠纷信息源形成“每日矛盾纠纷信息编报”,报同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市大调解中心。
2、定期排查由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分别对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存在的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排查和汇总上报的活动。村(居)每旬排查一次;镇、部门每半月排查一次,每月进行研判分析一次,每季度进行一次讲评。
3、专项排查是针对特定地区或特定领域存在影响社会稳定的倾向性突出问题开展的排查活动。专项排查由各地、各部门和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或根据上级部署要求具体组织落实。
4、重点排查是在临近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日、社会政
治敏感期,集中力量组织开展的预防性全面排查活动。重点排查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开展,或者根据上级统一部署进行。
四、建立长效机制
1、预警机制。各地、各部门要通过排查、研判、例会
等工作抓手,建立和完善领导接访、听证对话、风险评估、舆情研判、应急处置等常态化的预警工作机制。以分析社情民意为突破口,对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进行前瞻性预测,做到超前预防。
2、化解机制。
(1)一般矛盾纠纷的化解。对排查出的一般矛盾纠纷,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要及时解决到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虽然符合法律政策,但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向群众耐心解释,限期解决;对群众由于法律政策认识原因或坚持过高要求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防止矛盾激化,并积极引导群众通过法律渠道化解矛盾纠纷,做到“案结事了”。
(2)重大矛盾纠纷的化解。对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要采取“定领导、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的“四定”要求,将任务进行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做到措施到位、责任到人。对涉及群体利益、久诉不息的疑难矛盾纠纷问题要实行领导包案制,做到包调查、包处理、包督办、包结案、包稳定,坚决把化解各类疑难矛盾纠纷问题处置在基层。
3、分析研判机制。各地、各部门要建立每月矛盾纠纷
分析例会报告制度,在纠纷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将一个月内纠纷发生总量,潜在的、有可能发生的以及矛盾纠纷的特点、动向和规律进行综述,通过分析和研判,提出防范化解、应对措施等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形成矛盾纠纷分析报告,召开例会进行情况通报。
4、督查督办机制。对排查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效能督
查。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采取联合督办、明查暗访等方式,对矛盾纠纷突出的地区、重点矛盾纠纷进行专项督查,促使矛盾纠纷得到化解和有效处置。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重视矛盾纠
纷排查调处工作,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由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牵头协调,司法、大调解等有关部门具体负责的领导机制。
2、建立考核制度。要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纳入年
度目标考核的内容,作为衡量和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的重要依据。日常排查、定期排查要按报送要求及时报送排查情况;专项、重点排查应有工作计划、总结,排查活动结束后,各乡镇(园区)调处中心应及时向市大调解中心报送排查活动情况。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不力,大调解工作质效不明显,导致群众去京赴省上访,或到市委市政府集访的,取消当年综治工作“评优评先”的评比资格。
3、严格责任追究。成立督导组,通过定期检查、重点
抽查、明查暗访、跟踪督查等形式,加强督导检查,推动排查工作的全面开展。对排查化解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因思想不重视、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走过场、敷衍推诿的,要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对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的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单位,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并实施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建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