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化学笔记——第一章第二节
第一章. 从实验到化学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n)单位:mol——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的粒子集合体
1. 是一种物理量。“物质的量”不能拆开说
2.1mol离子集合所含的粒子数与12g12C所含的碳原子个数相同
NA =6.02×1023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
1mol粒子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约为66.02×1023mol-1
3. 物质的量只表示微观粒子,不能表示宏观物质
4. 使用摩尔,应指明粒子种类,必须在摩尔符号后面用化学符号表示出粒子种类
NN15. n=n1:n2= N2NA(mol-
物质所含粒子数物质的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
6.原子相对原子质量
分子相对分子质量
离子M↗单位:g/mol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原子质量比=摩尔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比
分子质量比=摩尔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比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
7. 物质的量(n)、质量(m)和摩尔质量(M)之间存在着下述关系:
质量mN=物质的量=M摩尔质量
二.气体摩尔体积
1.①1mol不同的固体、液体物质体积不同
原因:构成固体、液体的粒子间距小
1mol固体、液体的体积由粒子来决定
②当T。P一定,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相同
原因:气体分子间距离大,1mol气体的体积由分子间的距离决定
温度、压强相同,分子间距离相同
在相同T、P下,同v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阿伏加德罗定律
同T,同P,同V→同n三同定一同
Pv=nRT
2.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V(l)Vm=标况下 Vm≈22.4(l/mol)n(mol)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L(包括混合气)SO3在标况下是固体H2O在标况下是冰水混合物
第二篇:高一化学A
长青辅导班高一第一次考试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12H:1O:16K:39Fe: 56Cu:64S:32Ca:40N:14P:31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萃取、分液的各项操作中,错误的是()
A.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
B.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
C.进行分液时先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再从下端管口放出下层液体
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可将上口的活塞上的凹槽与瓶颈小孔对准。
2、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mol NH4Cl、6mol KCl和24molK2SO4的营养液。若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
A、2、54、24B、54、2、24C、32、50、12D、16、50、243、可用无色滴瓶存放较长时间的试剂是()
A.浓硝酸B.溶液C.NaOH溶液D.碳酸钠溶液
4、下列实验操作中,主要不是从安全因素考虑的是()
A.酒精灯在不使用时,必须盖上灯帽.
B.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上倾斜(约45°角),外壁干燥后再预热.
D.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
5、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离子的下列操作中,最合理的是()
A.加入硝酸酸化了的硝酸钡溶液B.加入盐酸酸化了的氯化钡溶液
C.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钡溶液D.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6、2g AO3的核外电子数比质子数多3.01*10个,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B.32C.60D.807、b g某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该金属的三价正盐和a g氢气。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b/a2-222-B.3b/2aC.3b/aD.a/3b
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1.2L NH3所含的原子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80g S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A
C.标准状况下,22.4L H2中所含原子数为NA
D.一定条件下,56g铁粉与足量的Cl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2NA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3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2323B.6.02×10个氮分子和6.02×10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g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NA
D.常温常压下,0.5NA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10、将H2、N2、O2三种气体分别放入不同容器中,使它们的温度、密度相同,则其压强(p)大小的关系,符合()
Ap(H2)>p(O2)>p(N2)Bp(O2)>P(N2)>p(H2)
Cp(H2)>P(N2)>p(O2)DP(N2)>p(O2)>p(H2)
11、质量为8.02g的铁片,放进1.0L 0.90mol/L的CuSO4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洗净、干燥、称量,质量为8.66g。若认为溶液的体积没有变化,则Cu的浓度变为()
A.0.89mol/L B.0.82mol/L C.0.78mol/L D.0.6mol/L 2+
12、依照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两种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2+2—
13、除去食盐中少量的Ca和SO4,而又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应依次加入:()
A、BaCl2、Na2CO3B、Na2CO3、BaCl2
C、Ba(NO3)
2、Na2CO3、HClD、BaCl2、Na2CO3、HCl
14.某10% Na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水后得到80mL 20%的溶液,则该20% 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6.25mol·L1-B.12.5mol·L1 -
C.7mol·L1-D.7.5mol·L1 -
15.将3.72g金属钠、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物与足量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电火花点燃,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混合物中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1B.4:2:1C.1:1:1D.2:1:1
1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仅用蒸馏水就可鉴别蔗糖、硫酸铜粉未、碳酸钙粉未;
②用分液漏斗分离甘油和水的混合物;
③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④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中央,测该溶液的pH;
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只有容量瓶和烧杯;
⑥在250mL烧杯中,加入216mL水和24g NaOH固体,配制10% NaOH溶液。
A.①⑥
B.④⑤⑥ D.②⑤ C.①③④⑥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7.下列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
A.标准状况下33.6LH2
B.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的H2
C.20℃.45gH2O
D.常温下,16gO2,与14gN2的混合气体
E.含原子总数约为1.204×1024的NH318、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H2S)的质量比为;同质量的氨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为,其中含有的氢的原子个数比为;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它们的体积比为。
19、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CO3、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三种阴离子一次检验出来,提供下列实验操作a、滴加Mg(NO3)2溶液,b、过滤c、滴加AgNO3溶液d、滴加Ba(NO3)2
正确的实验操作的顺序是,20、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的浓H2SO4来配制500 mL、0.2 mol·L的稀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 ②烧瓶 ③烧杯 ④胶头滴管 ⑤量筒
盘天平⑧药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用不到的有(填代号)。⑦托-3-1-2--
(2)为了量取所需的浓H2SO4,现有①10 mL②50 mL③100 mL三种规格的量筒,你选用的量筒是。
(3)将浓H2SO4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后,冷却片刻,随后全部转移到中,转移时应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完毕,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再加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然后缓缓地把蒸馏水直接注入容量瓶直到液面接近刻度处。改用加蒸馏水到瓶颈刻度的地方,使溶液的。振荡、摇匀后,装瓶、贴签。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中:
错误的是,能引起误差偏高的有(填代号)。①洗涤量取浓H2SO4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③将浓H2SO4直接倒入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来稀释浓H2SO4
④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⑤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⑥定容时,俯视标线
⑦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
四、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
21.常温下27.5g水溶解12.5gCuSO4·5H2O恰好达到饱和,该溶液密度为1.21g/cm,求
①该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②该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③取出20ml该溶液配成浓度为 1 mol/L的稀溶液,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22.在Ba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原稀硫酸溶液的质量相同,则原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第三篇:高一化学
2011-2012学第一学期高一化学实验总结
本学期共做了10个演示实验,现对实验给予总结和评价:1、2、3、4、过滤、蒸发属复习实验,操作简单,同学易接受 蒸馏:沸石的作用,冷凝管的作用,需加强理解 萃取:萃取实验的原理及使用对象需加强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置:注意仪器的正确使用,及实验
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丁达尔效应:注意应在较暗的地方进行实验
5、钠的性质:钠的取用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否则现象不明显,与水反应时烧杯中盛水不能太多,会有危险6、7、8、焰色反应:最好用金属的固态化合物,现象较明显 Fe2+、Fe3+:KSCN最好稀释后再用 氯水的漂白作用:注意制备氯气时保证其干燥才能明显看到两
个实验的不同现象
9、喷泉实验:所有仪器必须干燥,尽量保证氨气收集满烧瓶
10、脱水实验:加入浓硫酸之前先加几滴水,实验能够能够进行
第四篇:高一化学
说明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本)化学(必修)第一册》是以国家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司编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为依据,在广泛听取各地中学化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意见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供高中一年级使用。
教材中教学内容的编排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充分考虑到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分为必学和选学两部分。必学内容是全体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必须学习的,选学内容则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用。此外,教材中还设有资料、阅读、讨论、家庭小实验等栏目。“资料”主要是介绍一些知识性的常识;“阅读”主要是介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化学史料或联系实际的知识,以扩大学生的眼界;“讨论”主要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实际需要,提出一些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问题,供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家庭小实验”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配合课堂教学而编写的,由学生在课外完成。为了更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材中还编排了大量的插图,语言也力求生动活泼,以增强可读性。
主持本书编写工作的是武永兴、胡美玲。
参加教材编写工作的有(按编写顺序)张健如、胡美玲、戴健、冷燕平、何少华、李文鼎、王晶、陈晨。
武永兴、胡美玲审读了全书。
责任编辑是戴健。
马雅森、李松华、连凤羽、伍碧云、杨慧仙、郑玉林、俞善根、高健章、臧继宝(按姓氏笔划)等同志对教材的初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教研室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部分师生为教材中的实验提供了一些资料,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希望广大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在教材的试验过程中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
1997年1月
第五篇:高一化学教学计划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袁秀琪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高一1819班的化学,1819班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强,解题技能牢固。鉴于此,对他们正确引导与鼓励,教学中适当调整难度,起点放低点,教学进度放慢点,主要以夯实基础为主,在理解课本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缓慢提高问题的深度和难度,在适应高中学习节奏的基础上,增加化学兴趣。⒉ 教材分析: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新课标的教材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很多课程都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体会生活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
1.认真研读学习高一化学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核心思想,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人格得到全面发展,眼界得到拓宽和学业得以进步。
2.认真钻研教材内容,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使自身教学知识更具全面性和系统性。化学虽然有很多需要背诵记忆的知识,但切忌死记硬背,注意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与逻辑,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3.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4.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真正实现学生主动学,积极学,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5.重视实验能力培养。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化学知识,再现知识的发现过程,进而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以及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三、采取的措施:
1.通过课堂教学,作业批阅,深入交谈等途径,摸清学生基本学习基础和能力,进而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组织,调整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2.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强调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及课后巩固和个人的作业。用好错题本,及时梳理学习内容,查漏补缺,构建完整知识网络,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3.课堂上要努力创造机会,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手段多样化,方法要有灵活性和创新性;利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增强化学课堂的感染力。
4.精心布置每日作业,对例题、练习、试题,加强针对性的筛选,做到精讲精练,并对作业进行及时批改与研究,实时掌握每节内容学生的掌握情况。
5.备课组老师间经常互相听课、评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促进组内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激发课堂教学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不断超越。
6.多订阅一些化学教学刊物,拓宽视野,把握化学教学与改革的大局观,了解教改动向,增加对新课程改革动态的敏锐度,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