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地质课程实习报告封面
攀枝花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课程实习报告
题目:
学生姓名:学号:所在院(系):
专业:
班级:
指 导 教 师:职称:实习成绩:
年月日
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
第二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书封面及格式1
实习报 告
课程名称__工 程 地 质_实习___ 学生学院__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__土木工程09(06)学 号____3109004059_____ 学生姓名___王德斌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 刘 勇 健_______
2011 年
月 日
目录
1.引言………………………………………………………....1 2.不良地质现及其防治………………………………………
2.1 崩塌的形成条件及治理措施…………………………
2.2 滑坡的形成条件及治理措施…………………………
2.3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治理措施………………………
2.4 岩溶的形成条件及治理措施…………………………
2.5 XXX实例………………………………………............3.莲花山地质实习……………………………………………
3.1 莲花山简介…………………………………………….3.2 石景区的典型地质现象……………………………….3.3 工程地质问题………………………………………… 4.工程地质勘察阅读………………………………………….4.1 XXX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主要内容………………………
4.2 工程地质评价…………………………………………… 5.体会与建议………………………………………………….6.参考文献(略)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1. 引言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与自然地质环境的相互关系,是地质学与工程紧密结合的应用性学科。在课本上,我们初步了解了地质作用、矿物与岩石、地质构造、土的成因类型、地下水、岩石和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常见的地质灾害,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等。
为了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实验室参观了矿物和岩石标本,并到番禺莲花山实地参观当地典型的地质灾害。
2. 不良地质现及其防治 2.1 崩塌的形成条件及治理措施
形成条件:斜坡岩体平衡稳定的破坏是形成崩塌的基本原因。产生崩塌的基本条件有:(1)地形条件 高陡斜坡是形成崩塌的必要条件。规模较大的崩塌,一般多发生在高度大于30m,坡度大于45度(大多数介于55度到75度之间)的陡峻斜坡上;斜坡前缘由于应力重分布和卸荷等原因,产生长而深的拉张裂缝并与其他结构面组合,逐渐形成连续贯通的分离面,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崩塌;斜坡的外部形状,对崩塌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在上缓下陡的凸坡和凹凸不平的陡坡上易发生崩塌。
(2)岩性条件 坚硬岩石具有较大的恶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才能形成高陡的斜坡。所以,崩塌常发生在由坚硬脆性岩石构成的斜坡上。
(3)构造条件 陡崖或陡坡中稀疏发育有各种软弱结构面,如岩层层面、断裂结构面、软弱夹层,且结构面产状向临空面倾斜,或两组结构面的组合郊县向临空面倾斜。但松软岩石组成的岩体,即使结构面很密集,也不产生崩塌,只产生危害不大的剥落现象。
(4)其他条件 昼夜温差、季节温度的变化;地表水的冲刷、溶解和软化裂隙填充物形成软弱面,或水的渗透增加静水压力;暴雨、地震、人工爆破、地下采矿或岩石裂隙中雪水冻结的胀裂作用以及坡脚的人工活动等,往往是触发崩塌的诱因。
崩塌的治理措施
(1)清除坡面危石,加固坡面喷浆、抹面、砌石铺盖等,以防止软化岩层进一步风化;灌浆、勾缝、镶嵌、锚栓等,以恢复和增强岩体的完整性。
(2)危岩支顶 如用石砌或混凝土作支撑、护支、支墩、支墙等,以增强斜坡的完整性。(3)拦截防御 如修筑落石平台、落石网、落石槽、拦石堤、拦石墙等。
(4)调整水流 如修筑截水杜塞裂缝、封底加固附近的灌溉引水、排水沟渠等,防止水流大连能够渗入岩体而恶化斜坡的稳定性。
2.2 滑坡的形成条件及治理措施
滑坡的形成条件:(1)岩性条件
在岩土层中,必须既有受水构造、聚水条件和软弱面等,才可能形成滑坡。在硬质岩地层中,岩层可能沿软弱面儿滑动;早软质易风化岩层中,容易形成表面溜滑;在粘性土层中,当水下渗后,在其分界处构成软弱滑腻面,常使上层土体沿此软弱面滑动;破积性粘土,当其含水量较大时,抗剪强度明显降低,易沿下伏基岩顶面滑动产生滑坡。(2)地质构造条件
岩体构造和产状对山坡地稳定、滑动面的形成与发展影响很大。一般堆积层和下伏岩层接触面越陡,则其下滑力越大,滑坡发生的可能性越大;上层土体或岩体沿着两个不同地质的分界面滑动;在断层破碎带或节理裂隙密集处,易沿这些平面滑动。(3)气候条件
夏季炎热干燥,使粘土层龟裂,如遇暴雨时,水沿裂缝渗入土体内,促使滑动;雨季开挖边坡。山坡湿土化,粘聚力降低,重度增大,对山坡地稳定不利;气候变化促使岩土风化,减少粘聚力和结合力,当雨水渗入较多时,易发生浅滑或表面溜滑。(4)水的作用
地表水下渗,增加山坡土体的含水量,使土达塑性状态,降低土体的稳定性,当水渗入不透水层上时,使接触面湿润,减少摩擦力和粘聚力,使山坡失去稳定而下滑;水库、河道水体冲刷及侵蚀坡脚,引起山坡下滑;河水涨落引起的地下水位的升降,以至造成滑坡。(5)地形及地貌条件
从局部地形可以看出,下陡中缓上陡的山坡和山坡上部成马蹄形的环状地形,且会水面积较大时,在坡积层中或沿基岩面易发生滑坡。(6)其他条件
地震、爆破及机械振动等可能增加下滑力。人为地破坏山坡地表覆盖,引起渗水作用加强,因而促进了山坡活动。人类工程活动在山坡附近建造建筑物,施工中的不当,都可能破坏山坡地平衡,造成滑坡。滑坡的治理措施:
(1)排水 地表排水一般是设置截水沟,以截排来自滑坡体外的坡面径流,在滑坡体上设置树枝状排水系统汇集旁引坡面径流与滑坡体外排出;地下排水一般是采用各种形式的渗沟、盲洞。
(2)力学平衡法 一般是在滑坡下部修筑抗滑片石垛、抗滑挡土墙、抗滑桩,锚杆等支挡建筑物,以增加滑坡体下部的抗滑利;在滑坡体部则刷方减荷结合反压措施,以减小其滑动力。(3)改善滑动面的土石性质 如采用焙烧、电渗水法、压浆及化学加固等方法,直接稳定滑坡。由于此法施工较复杂、费用高、效果难以保证等原因,目前尚未推广使用。
2.3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治理措施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1)地质条件
主要取决于地质构造与岩性。凡泥石流发育的地区,往往都是岩层岩性结构输送软弱、风化强烈、地质构造复杂、新地质运动强烈、地震较频繁。而导致岩层破碎、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普遍发育,为形成泥石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2)水文、气象条件
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市泥石流活动的基本动力。因此,暴雨和高山冰川、积雪的急剧消融,冰川湖、高山湖和水库的突然溃决,为形成泥石流提供充足的水源。(3)地形条件汇水面积大,地形、沟床坡度比较陡,使地表水迅速集中并沿着沟谷急剧排泄成为可能。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包括三个区段,即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泥石流的治理措施:
(1)排导 采用排导沟、急流槽、导流堤等措施使泥石流顺利排走,一防止掩埋道路和其他工程建筑、堵塞桥涵。设计排导沟应考虑泥石流的类型和特征,排导沟尽可能按直线不设,其纵坡宜一坡到底,出口处最好能与地面有一定的高差,有足够的堆淤场地。
(2)滞流与拦截 滞流措施是指在泥石流沟中修筑一系列低矮的挡拦坝,拦蓄部分泥砂石块,减弱泥石流的规模;固定泥石流的沟床下切合谷坡坍塌;减缓沟床纵坡,降低流速。拦截措施是修建拦泥坝或停淤场,将泥石流中的固定物质拦截在沟道内或停积在冲积扇的适当部 5
位。不仅起到拦截固体物质的作用,还使山坡稳定,减轻坡体滑动及沟壁崩塌。
(3)修建防护工程 在泥石流沟的上游修建蓄水池、小型水库,减少流域中的汇集水流和洪峰流量。
2.4 岩溶的形成条件及治理措施
岩溶的形成条件:
岩石的可溶性与透水性,水的溶蚀性和流动性是岩溶发生和发展的四个基本条件。此外,岩溶的发育与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有关。(1)岩石的可溶性
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等为可溶性岩石。由于它们的成分和结构不同,其溶解性能也不相同。石灰岩、白云岩石碳酸盐岩石,溶解度小,溶蚀速度慢。而石膏的溶蚀速度较快,岩盐的溶蚀速度最快。石灰岩和白云岩分布广泛,经过长期的溶蚀,岩溶现象十分显著。质纯的厚层石灰岩要不含有泥质、炭质、硅质等杂质的薄层石灰岩溶蚀速度要快,形成的岩溶规模也大。(2)岩石的透水性
是要取决于岩层中孔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尤其是岩层中断裂系统的发育程度和空间分布情况,对岩溶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起着控制作用。(3)水的溶蚀性
主要取决于水中co2的含量,水中含侵蚀性CO2越多,水的溶蚀能力越强,会大大增强石灰岩的溶解速度。当地下水达到较大的洞穴或地表时便发生逆反应,生成石钟乳、石笋和石柱、钙华等。(4)水的流动性
取决于石灰岩层中水的循环条件,它与地下水的补给、渗流及排泄直接相关。岩层中的裂隙的形态、规模、密集度以及连通情况决定了地下水的渗流条件,它控制着地下水流的比降、流速、流量、流向等水文地质因素。此外,地形坡度、覆盖层的性质和厚度对水的渗流也有一定的影响。覆盖层为不透水的粘土或亚粘土,且厚度有大时,岩溶发育程度减弱。水源补给充足,岩溶易于发育。岩溶的治理措施:(1)石芽地基的处理
石芽地基的处理可用深入基岩1m左右的现浇钢筋混凝图桩基,或将石芽炸掉。必须指出的 6
是,在石芽地基上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支承桩事不合适的,因为石芽地形起伏大、芽面陡,可能产生桩底沿芽面滑动的恶果。(2)溶洞地基的处理
溶洞地基的处理视洞洞穴顶板稳定性和建筑物的重要性决定。若洞穴规模较大,建筑物跨度大而且又较重要时,可采用整板刚性基础,并使之支承与溶洞周围较完整的岩土体上,溶洞内也可用碎石、泥砂回填。(3)土洞地基的处理方法
利用竖井、沉井及各种桩(预制桩、灌注桩、爆扩桩),使建筑物基础坐落在坚硬稳定的基础上;利用梁板跨越塌陷;覆盖土层较薄时,可剥离土层进行铺盖,或采用刚性大平板基础直接置于基岩及溶洞上。
(4)地下洞库、隧道工程防治岩溶的措施 预制岩溶水突袭的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打超前钻探孔,若有突水可能,则采用用预先排水措施进行掘进;灌浆填堵以隔绝水源,灌浆材料可用混凝土、水泥和沥青;地面打钻孔进行垂直排水以疏干隧洞区地下水。
处理溶洞的措施
若溶洞规模不大且出现在洞顶或边墙部位时,一般可采用清除填充物后回填堵塞得方案;若出现在洞底或墙下,则可采用加固或跨越的方案;若溶洞规模较大,甚至有暗河存在时,可在隧道内架桥跨越。
2.5泥石流实例
2010年8月7日22时许,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突降强降雨,县城北面的罗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冲向县城,造成沿河房屋被冲毁,泥石流阻断白龙江、形成堰塞湖。泥石流冲进县城,并形成堰塞湖。据中国舟曲灾区指挥部消息,截至21日,舟曲“8·8”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34人,失踪331人,累计门诊人数2062人。
以前舟曲山上多是郁郁葱葱的大树,很少发生泥石流,由于乱砍乱伐和毁林开荒之风的盛行,舟曲周围的山体几乎全变成了光秃秃的荒山,加上民用木材和倒卖盗用,全县森林面积每年以10万平方米的速度减少,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遭到超限度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又遇突如其来的强降雨,导致较严重的泥石流发生。
3.莲花山地质实习
3.1 莲花山简介
番禺莲花山是广东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番禺市东部珠江口狮子河畔。莲花山由48座红色砂岩低山组成,海拔最高为108米,占地2.54平方公里。其中有座麒麟峰,因峰顶上有一块酷似莲花的岩石,所以后人把这座山称为莲花山。莲花山在古时候是一个石矿场,经几百年的采矿,莲花山上或悬崖峭壁,或奇岩异洞,或嵯峨幽邃,或雄伟挺拔,形成了天然与人工相结合的独特景观,堪称岭南一秀。
3.2 石景区的典型地质现象
狮子岩位于莲花山的的东麓,一石酷似雄狮,盘踞山崖,面向东方,状似向着珠江口吼叫。据考古学家分析,狮子岩原来只是小岛上的一座岩石,千万年来首海浪和海风的不断拍击,侵蚀,风化而成今天的形状。它是莲花山沧海桑田变化的最佳见证。狮子岩的岩层组成也是莲花山典型的沉积岩中的砂岩跟砾岩。
花岗岩铺设成的台阶,花岗岩:深成侵入岩。多呈灰白色、灰色、肉红色;矿物成分以石英和正长石为主,全晶质等粒结构,块状构造。飞鹰古道的岩层是由红色砂岩组成的,是典型的沉积岩,它形成于白垩纪上统时代。这些红砂岩层状构造,层理明显,用小铁锤可以敲出一块岩石标本。由于它的分布很广,易于加工开采,多数强度较高,耐风化,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建筑石料。
3.3 工程地质问题
莲花山的构造位置处于加里东运动以来的深断裂带上,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期,为一典型的褶皱山系。
莲花上景区内岩石风化作用明显。景区内多为红色沉积岩,有碎屑结构、砂质结构、泥质结构等,狮子岩附近的岩石风化极其严重。岩石被风化后强度以及稳定性降低,有可能产生崩塌现象,严重地危害了工程建设。节理也是莲花山常见的地质构造,如观音岩、八仙岩、燕子岩等。节理的出现是岩石体存在一定的稳定性安全隐患,当节理过多而且密集时,岩体的稳定性就会大大降低,从而对工程产生危害。
5.体会与建议
工程地质学的实习在于通过实习学习使学生具备分析、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出现的简单条件下的地质问题。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对这门工程地质学的了解更深一层,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牢固地掌握了如何分析岩石的层理,结构构造,学会测量岩石的产状。实习期间,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了解和认识了实地勘察的方法和所要注意的方面,并且
通过对已有地质图阅读及应用的讲解,对以后更好地将地质学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在工程建设中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周的实习过程中,我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理解并运用到实际中,从而加强我们对这门课程的了解,而且在实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看来就是这个道理。我希望我们能更多地参与一些实操性的实习,这样能假声我们队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更好地掌握一些有用的专业专业和技巧。
第三篇:课程实习报告封面
福建农林大学课程论文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课程实习报告
授课时间:2009——2010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 农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专业年级: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刘斌___
年月日
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了农业生产的特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提出了加强管理、预防重金属污染和确保城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措施。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5 g•cm-3的金属元素,大约有40种,主要包括镉、铬、汞、铅、铜、锌、银、锡等。从环境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钴、镍、锡等。重金属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当环境中重金属数量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就会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工业废物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给人畜的健康和农牧业的生产带来很大的危害,其中重金属化合物危害极为严重,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食品安全;重金属污染;农产品
根据人类生产生活特点,城市通常包括城区和城郊两大典型区域。城区工业发达、交通运输频繁、生活垃圾堆放欠科学,这些均可能成为城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潜在隐患。城郊位于中心城区与外围典型农业区之间,是具有城市与乡村双重特征的过渡带,也是城市蔬菜、水果、花卉等的集中供应产地,由于城郊土壤种植强度和集约化程度的大幅度提高,其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现象普遍,加之乡镇企业“三废”排放和城区生活废弃物外运,使得城郊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土壤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重金属污染一方面影响城市区域环境质量,通过扬尘或其它直接接触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改变土壤生态功能,通过食物链富集而影响食品安全,最终危害人类健康。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对城市郊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就目前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建议措施。
1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相继进行了城市重金属污染和农产品重金属污染状况调查研究,对重金属污染的程度、主要来源,以及主要农产品的污染情况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资料。调查发现,上海市蔬菜土壤不同程度地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其中以Cd和Pb的污染最甚,超标率分别达到13.29%和12.0%,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分布与区域的功能性有关。对福建省福州、南平等7个城市的垃圾研究发现,福建城市垃圾及其渗滤液存在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对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因城市不同,达到1.34~3.62。对南京地区农田土壤和蔬菜重金属污染状况的研究发现,有12%的土壤Pb、56%的土壤Cu、18%的土壤Zn和58%的土壤Cd含量超过国家二级土壤标准限值,青菜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及生物有效性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污灌区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中主要污染物是Hg和Cd,超标率分别高达93.88%和12.24%;叶菜中Cr、Pb和Cd有不同程度的超标,超标率分别是28.57%、14.29%和21.43%。的调查发现,长沙市郊70%的土壤受到镉污染,27.6%的受到汞污染,58.6%的受到重金属的综合污染,100%的叶菜样品铅超标,最大超标率为137%,平均为60%;50%的叶菜镉超标,最大超标率127%。北京、西安、郑州、泰安等地的调查研究发现,城市郊区生产的农产品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其中以新鲜蔬菜的污染程度最重,污染物以Cr、Pb、Cd和Cu为主。生产用地土壤的污染与所处城市功能区的不同,重金属污染物及污染程度变化很大。研究还发现,作物之间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存在差异。
2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因素
(1)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郊农业形成了比较鲜明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功
能性更强传统的种植模式已经彻底改变,谷物等常规农作物已不再是该区域农业生产的重点,取而代之的是以新鲜果蔬等高值、高效的鲜活农产品生产为主,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新鲜农产品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来源。
(2)农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在城市这一特殊的环境下,人类各种各样的活动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如各种城市垃圾、污水、粉尘等,这些污染物将首先进入城郊地区,形成明显的辐射状污染物聚集带,引起该区域内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3)城郊农产品质量对城市居民饮食安全影响更加突出,城市郊区生产的鲜活农产品,绝大多数是通过零售渠道直接进入城市居民的家庭,生产者和消费者对产品的基本质量情况了解甚少,仅凭感官判断,所以很难保证家庭餐桌的食用安全。另一方面,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的不健全和人们消费习惯的不科学,也造成了对这些产品消费安全性的忽视。3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主要有2个途径,一是来源于成土母质,二是来源于人类的各种活动所造成的污染。成土母质重金属含量是决定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与分布特征的最重要因素,基本上决定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某些重要特性。城市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区域,工业化程度高,人口密集,所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较其它区域要严重的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工业污染。各种工业生产都会产生大量废渣、废气和废水,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重金属,城市工矿区周围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比较严重。第二,城市交通。发达的交通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是尾气、轮胎添加剂和废旧蓄电池造成。第三,农业污染。农业生产所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化肥、农药、灌溉用水和养殖业的各类添加剂。第四,生活垃圾污染。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是重金属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如果处理不当释放到环境中,也会造成土壤污染,特别是直接用作农田肥料和灌溉水。第五,大气沉降。城市上空浮尘随着雨雪等自然降水沉降到农田中,也可以加重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土壤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在体内蓄积,达到一定阈值后,会抑制生物酶的活性,破坏正常的生物化学反应,引起疾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同重金属对人体的毒性和中毒临床反应也不尽相同。研究发现,含铬化合物对皮肤和黏膜有损伤作用,可引起皮炎、耳中隔穿孔等。当人体血铅达到60~80μg/100ml时,就会出现头晕、头痛、疲乏、记忆力减退和失眠等症状。铅、锰、铜及其他重金属是造成人类生殖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儿童长期暴露在铅环境中产生铅沉积,可以导致行为功能的改变。孕妇过量接触铅、汞等重金属会引起流产、死胎、畸胎等异常妊娠。另外,重金属污染物还是一类重要的致癌物质,也可以通过呼吸道直接进入人体,这对于长期在某一污染地区定居的居民危害更大。重金属污染能够对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轻者影响生长导致减产、品质下降,严重的会导致绝产。研究发现,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微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影响种子的萌发和生长。一些重金属(如Cd)可通过影响细胞质膜的透性影响部分营养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导致果蔬中营养元素和成分的改变。农产品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控制
5.1科学定位,严格监管
建立城郊地区农业生产用地质量评估管理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各级城市要加大投入,综合农业、环保、农产品科研等部门,进行无缝隙土壤质量普查,特别是近郊和城中分散的农用地,在此基础上对农业用地功能定位,严格划分宜农区和禁农区,科学规划指导各类种植和养殖业。
5.2严格控制农业投入品的质量
科学施肥,严格管理。不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化肥和农药,动物养殖不使用含重金属的添加剂,推广使用生物肥料和生物杀虫剂。特别要加强垃圾肥和污水灌溉的管理。
5.3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减少重金属污染源
从源头抓起,严格执行“三废”排放标准,对城市垃圾、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这些污染物直接向城郊农田中排放。
5.4引入土地流转、入股等经营模式,推行专业合作社生产管理机制
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组织化水平,彻底改变土地分散经营、生产各自为政的小而散、难以统一管理的生产方式。进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严格种植养殖技术规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5.5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实行销售准入和产品质量追溯制
除了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质量监管外,在产品上市销售前必须进行重金属等污染指标和相应品质指标的检测,检测合格发给市场准入证,并建档备查;如果不合格应交由执法部门监督销毁,决不允许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入居民餐桌。
5.6建立现代化流通、销售方式,不断提高销售规模
千家万户生产,千军万马经营,是目前我国城郊农产品产销的基本格局,产销脱节严重,质量得不到保证,责任无法追溯。把连锁配送、定点销售等现代化物流模式,引入到城市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建立城郊鲜活农产品经营连锁超市。通过这些渠道可以带动和促进城郊农产品生产品牌化,有利于促进产品质量的提升。总结
农用地的重金属污染,已经发展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功能区域的重新调整和布局,污染程度和范围加速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性令人担忧,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因此,建议各级政府部门要采取有力的监督管理措施,迅速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确保城市居民的餐桌安全。
参考文献
①期刊:[1]王守经,胡鹏,杜方岭,.我国城郊地区农用地重金属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7).[2]叶旭,陈冬梅,李娴,.重金属污染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10,(7).致谢
首先衷心感谢宁芊老师在科技论文写作教程课程中对我们的大力指导及上课中给我们展示很多的综述性论文的例子,让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同时也感谢在收集资料过程中给我提供帮助同学。
第四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4.3.22/2014.4.20
实习地点:浙江自然博物馆/瑶琳仙境/分水江电站 实习内容和要求三大类岩石的肉眼鉴定(浙江省自然博物馆)
1.1认识矿物的形态和重要的物理性质,掌握最常见矿物的重要鉴定特征。
1.2 观察鉴定(1)自然元素类:石墨;(2)硫化物类: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3)卤化物类:萤石;(4)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类:磁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石英;(5)含氧盐类:橄榄石、辉石、角闪石、云母、正长石、斜长石、高岭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磷灰石、石榴子石等。
1.3 认识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和主要矿物成分特征。
1.4 掌握岩石的肉眼鉴定方法,观察岩浆岩标本:花岗岩、流纹岩、辉长岩、闪长岩;观察沉积岩标本:砾岩、砂岩、泥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磷灰岩;观察变质岩标本:千枚岩、片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地质图的阅读和分析(参考教材实验)
2.1 学会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2 掌握各种岩层产状、接触关系及其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
2.3 掌握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岩浆岩体在地质图上的表现特征。瑶琳仙境溶洞参观
3.1 观察岩溶形态特征。
3.2 了解岩溶形成原因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理论联系实际——大坝的选址原则
4.1 了解大坝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所处的地质构造情况
4.2 分析大坝选址原则
一、浙江自然博物馆
浙江自然博物馆前身是西湖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1984年独立建制,该馆面积近8000平方米,是中国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也是浙江省唯一以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标本收藏、研究、展示为主要业务活动的省级博物馆。新馆建筑规模2万余平方米,是浙江“五大百亿”工程之一。
我们在浙江自然博物馆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岩石,也根据旁边的标识认识了一些岩石,比如石膏、水晶等等,并且用肉眼鉴定法观察了这些岩石。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关于地球起源的展馆以及关于地球生物的展馆,通过此参观,我们不仅得到了一次很好的实习机会,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与娱乐相结合的机会。
二、瑶琳仙境
瑶林仙境以其神奇的地势地貌和瑰丽多姿的钟乳石景,吸引着全
世界各国旅游爱好者的目光。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华东沿海中部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喀斯特又称岩溶。通常指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具有洞穴、落水洞、地下河而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为特征的地区。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
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
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
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
3、地下水循环通畅。
岩溶作用是缓变作用,对建设工程的主要危害是岩溶区形成地下溶洞、上覆土体中形成土洞造成岩溶塌陷对建筑物造成破坏,此外,在隧洞施工中碰到岩溶管道,管道内有地下径流会发生涌水及地下泥石流。岩溶区表层土体往往是红粘土,具弱膨胀性,会造成浅基础建筑变形。岩溶区工程建设基础设计是关键,合理的基础方案可避免岩溶作用造成的灾害。
距地质部门测定,在二亿七千万年以前,瑶琳地区曾是一片浅海(在该地区山上的岩石中,仍可看见浅海中的海生动物蜒蝌、蜿石虫、海贝等的化石),经过华力西、喜马拉雅山等多次造山活动,形成了现在的地貌形态。
而瑶琳又具有形成溶洞的三个必要条件:一是可溶解的岩石--石灰岩;二是可透水的裂缝,它具有延生和次生之分,地质学上分别称为层理和节理断层(原生是石灰岩在海水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层状裂
隙,次生的是由岩石经过地质构造运动而造成的裂开和风化、日晒、雨淋,岩石热胀冷缩、动植物的破坏等);三是流动的水。这种含碳酸的水遇到坚硬的石灰岩就象一把“利凿”记不休止地雕刻着,把毫无逊色的岩石变成现在如此娇艳的丽石。据历史记载,早在宋朝,诗人柯约斋就把此洞比作是仙境,清朝光绪十二年桐庐知县杨保彝(把这个洞)提名为“瑶琳仙境”,现在这个地方清朝乾隆时期桐庐县志上也有记载,传说是神仙游乐之所。当中酷似大象和狮子的“狮象迎宾”、壮丽十足的“三十三重天”、优雅壮观的“富春山水”、霸气十足的“玉柱擎天”,还有美丽奇妙的“紫竹林”,在灯光的照耀下,真是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参观了全三个洞厅,其美妙之处,难以言喻,也学到了不少关于溶洞的知识。
三、分水江电站
分水江三级水电站工程位于桐庐县瑶琳镇境内,工程以发电为主,结合改善环境。整个工程由挡水建筑物、电站等建筑物组成。本阶段拟对上、中、下三个坝址进行方案比较,其中中坝址为推荐坝址,上、下坝址为比较坝址。上坝址位于瑶琳镇洪石村;中坝址位于瑶琳镇洪石村下游,距上坝址约350m;下坝址位于瑶琳镇潘家附近,距上坝址约1.5km。拟建拦河坝坝型为橡胶坝,坝顶高程24.5m,正常蓄水位16.0m,库容90万m3。电站装机容量为12MW。
测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水。
基岩裂隙水的富集、运移、排泄主要受构造控制,常常沿构造带或构造结合部位形成地下水富水区,而其它部位富水性较差。
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主要由石炭系和二叠系的中厚层、块状灰岩形成喀斯特含水系统,根据地貌形态分为裸露型和覆盖型,由于本区喀斯特地貌较为发育,局部喀斯特发育部位赋水条件较好,地下水相对富集。
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全新统和更新统冲积、冲洪积、坡积等多种成因形成的堆积物中,地下水类型以潜水为主,富水性因土层颗粒组成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在大坝选址上,要考虑库址,坝址以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在不考虑地质条件下,重点要考虑两个因素:
第一:区域内必须有一个可供储水的盆地或洼地,这种地形的等高线呈口袋型,“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第二:大坝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地段以及峡谷最窄处,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确保大坝安全。
基于时间有限,郭老师的丈夫在大巴上就花了很长时间给我们讲解了关于分水江电站的一些知识,在我们经过分水江电站的时候还教我们辨识了旁边的岩石。在分水江电站的时候,老师们还教我们学会了怎么阅读和分析地质地址图,让我们收获良多。
实习感想
通过本次野外实习和室内实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各种岩石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老师细致的讲解,我们更深一层的了解到各种岩石的性质,从外表到岩石的组成及结构。地质学确实有着它自己的魅力,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用到很多地质知识,这是我们的基础。总的来说,本次实习不轻松,首先,短时间接触到这么多的岩石,想要了解透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查阅资料。其次,本次实习对我们的体力也是一个小的考验,老师也更辛苦,带着我们走这么远,还细心给我们讲解,真诚感谢郭老师!
作为土木工程的学习者,本次实习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在学校学习之余多参加这些室外实习有助于我们从感性上了解土木工程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对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严格以所学理论为指导,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争做一个合格的土木工程师!
第五篇: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摘要:
2014年6月21日至22日,在姜老师和白老师两位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4个班的同学赴秭归进行了为期两天天的地质实习。实习安排:21号下午1点出发先去龙马溪,22号早上8点准时从学校出发到链子崖。实习过程中主要对龙马溪沿岸公路、链子崖危岩体千将坪滑坡进行了认知,使课堂上学的知识和实际情况之间建立联系,加以巩固。
实习目的与要求:
1、通过野外的实地实习,认识三峡库区的地质概况和三峡库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2、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培养实践技能。
3、学习运用罗盘仪测岩石的走向,倾向以及倾角。
实习工具:罗盘仪、地质锤、背包等
实习内容:
1、认识三峡库区基本地层、岩石及构造特征。
2、认识库地区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成因。
3、掌握地质地貌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如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产状)
4、山区河流水文特点
5、观察链子崖危岩体,千江坪滑坡.感受屈原故里风俗文化
2014年6月21日
天气 多云转小雨
今天下午我们开始了两天的实习旅程,我们带着满满的好奇心和求学心踏上了实习之旅。一路上,同学们在车上无比兴奋,大家都在想等待着我们的究竟会是什么。
工程地质实习是整个工程地质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获得感性知识并巩固和深化课程理论,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这是一次地址启蒙教育,是一次重要的认识实习,重点要理解基本的地址概念,了解基本知识,学会基本技能。通过简短的野外地址实习,巩固学过的《工程地质学》内容,加深对课程有关内容的理解;此外,通过实习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随地址科学的兴趣;同时充分认识到地质实践对地质科学的重要性。
我们首先集合上车,坐车到秭归港口乘船,路上途径三峡大坝,同学很是兴奋,也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去年的三峡大坝认识实习。在船上我们看到长江三峡两岸的雄伟壮观和奇丽景象,特别是两岸的岩层,排列有序,层次清晰。查资料知道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发现,长江三峡的形成是在数亿年的岁月中,经过了多次强烈的造山运动所引起的海陆变迁和江河发育的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结果。
在威力无比的造山运动中,川东鄂西一带原来沉积在海洋底部厚层的岩石被挤压得弯弯曲曲,在地质学上称这“褶皱”。其中向上凸起的部分叫“背斜”,而向下凹 陷的部分叫“向斜”。三峡地区的七曜、巫山和黄陵三段山地背斜。
我们到达龙马溪第一站看到就是龙马溪口。姜老师给我们介绍龙马溪的入江口是朝向长江上游的,在众多支流中是比较罕见的。我们观察了当地的岩层之后,了解到当地百分之95以上的岩石都为沉积岩,除三峡大坝库区为岩浆岩之外。
紧接着第二站,老师带领我们看了人工高边坡治理。高边坡是指土方开挖高度≥20m的边坡,其中路堑高边坡受到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成为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和工程事故的多发地段, 分类中通常把坡高为10~15m的土质边坡称为高边坡,把坡度为30°~60°的边坡称为陡坡,把60°~90°的边坡称为急坡。对于这种高边坡治理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治理:第一,挂铆空网,第二就是排水。一般高度是8米左右。
在接下来的实习中我们还认识了砂岩,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决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
接着我们看到了一个工厂,大家这是都在猜这个厂是干什么的,有的同学说是石料厂,有的同学说是水泥厂等。老师给我解答说这个是页岩陶泥厂,它是一种轻质材料,现在多用于高楼大厦,桥梁房屋的建筑材料,有很大的应用和开发前景。其中联合国能源所对其评价很高,并称之为宜昌页岩陶泥。这种岩石是软质量岩,其力学程度底,属于易滑地层,易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但是,页岩可以用来生产页岩砖,页岩砖是一种新建材料,其质量好,不用添加剂,它的最大的优势就是与传统的粘土砖施工方法完全一样,无须附加任何特殊`施工设施、专用工具,是传统粘土实心砖的最佳替代品。并具有强度高、保温、隔热、隔音等特点。可用于高层建筑和桥梁等。与粘土砖相比,具有以下优点:①抗风化性能优于粘土砖,②尺寸偏差小于粘土砖,③节约资源,不占用土地。我也亲手感受了一下。
下图是一个小规模的背斜,高约3m,宽约5m。轴面有45°左右的倾角,是一个较典 型的倾斜褶皱;从断面上的出露岩层的相互关系可看出,褶皱枢纽呈小角度倾斜,属倾伏褶皱;岩层呈圆弧状弯曲,这与“高3宽5”的尺寸特征是相符的,因此属于圆弧褶皱,但转折端处圆弧半径较小,呈较好的流线型;另外从岩石特征和岩层特点来看,其组成成 分为泥灰岩和页岩。
其中还有一个断层,规模很小,但也比较清晰。在老师的讲解下,我又巩固了一下断层的相关知识。从图中可以看出,断层面呈约30°倾角,根据岩层的位置关系可以大致判定为正断层;另外老师还讲到了另一种判断方法,即根据断层面处上下盘岩层断口的几何形状来判断,若断口处有逆向岩层翘起的弯曲,则说明是逆断层,若端口处岩层顺着岩层弯曲或无弯曲,则为正断层。这是我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简单易懂,易于掌握,而且更为实用,可见经验的价值。在路上我们还发现了生物化学岩,右图是我们发现的生物化学岩。
岩层产状(即岩层的产出状态,由倾角、走向和倾向构成)岩层产状岩层在空间产出的状态和方位的总称。除水平岩层成水平状态产出外,一切倾斜岩层的产状均以其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或岩层面上的水平线即该岩层的走向线,其两端所指的方向为岩层的走向,可由两个相差180°的方位角来表示,如NE30°与SW210°。垂直走向线沿倾斜层面向下方所引直线为岩层倾斜线,倾斜线的水平投影线所指的层面倾斜方向就是岩层的倾向。走向与倾向相差90°。岩层的倾斜线与其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即岩层的(真)倾角。所以,岩层的倾角就是垂直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层面(迹线)与水平面(迹线)之间的夹角。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现场用罗盘测了一组数据,其中倾向170度,倾角30度。
继续往里走,我们发现了一个比较大的背斜,如右图所示,还观察到逆断层。其中观察到挡土墙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了三点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一,基础必须要放在稳定基础上;第二,要每隔2到3米设排水孔,每隔10到15米要设伸缩沉降缝;第三,最大高度不应超过15米。
最后一站就是龙马溪水电站。然后我们看到了一个袖珍型水电站,在溪沟上游拦截水流,用引水洞将水引下来,在山坡上有潜池,将水灌入潜池,用压力管道将水压下来,利用落差来发电,一般发电量与落差和流量成正比,其总容机200KW,年利润居然可达到20-30万,并且这还是比较普通的山区发电模式。
2014年6月22日 天气 多云
今天早上8点我们乘车开始了我们实习之旅的第二天。穿梭在长江两岸峡谷,一路上阅尽无限风光。今天的目的地是链子崖,链子崖以险著称。链子崖危岩高耸,奇峰挺拔,绝壁摩天,怪石嶙峋,抬头仰望,危岩直达云霄,裂缝森然,摇摇欲坠,链子崖曾经是长江三峡中最大的地质灾害隐患,危岩体直接威胁长江中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彻底治理链子崖地质灾害,首次动用了国务院总理基金,工程量之巨大,世所罕见,所用技术开世界之先河,无出其右。链子崖是我国乃至世不仅颇受游人青睐,也吸引了众多国家的岩崩研究和治理专家到这里来参观考察。
长江三峡西陵峡中的链子崖位于湖北省秭归县屈原镇境内长江南岸,高约750米,是一座全身布满裂纹的悬崖绝壁。岩体有大裂缝13条,小裂缝58条,最大的裂缝宽5米,长达170米,深达105米。曾有专家预测,一旦链子崖崩坍,涌入长江的岩石可能使长江即刻被堵,造成的损失将十分巨大。自1995年4月起,国家投巨资治理“危岩”,最终使整个岩体被173根巨型锚索铁链牢牢地锚住,出了个一大奇观: 链子崖北东两侧临空,西南两侧切割,底部煤层采空,朝西倾斜,斜面是岩层层面。链子崖危岩体治理总共有四个方面:1.锚固工程,锚索加固为主,锚头直径为150毫米;2.底部削坡减重,下部修拦石坝;3.底部沉重阻滑建,阻止底部滑动;4.修建排水沟,排水工程。新滩滑坡于1985年发生,具体时间为6月12日0点34分左右,当时被三峡大学地方院成功预测到。2000多人成功提前搬迁,滑石被江水淹没,造成长江的阻塞,造成的涌浪导致上游死亡11人。南北长1700米,沿江最宽1150米,平均宽度约500米,平均厚度30多米。
我们今天的第一站就是小清滩斜坡,号称长江第一峡,斜长超过2000米,倾角40到50度,也是一个单面斜坡,垂直高程超过1000米,由二叠系石灰岩组成。
第二站是兵书保剑峡,位于香溪河与新滩之间,长约4公里,峡谷深度超过1000米,下距三峡大坝29.5公里,岩层向西倾斜。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一个月亮洞,是岩溶崩塌造成的,在其上面是一个整合接触面。第三站是链子崖危岩体,南北向展布,北扁南窄,南高北低。1号危岩体在0到6号缝之间,位于危岩体顶部,体积86.5万方,2号危岩体在7号缝周围,位于危岩体中部,体积有2万方,3号危岩体在8到12号缝之间,紧靠长江,体积226万方。链子崖由二叠系石灰岩加上薄层页岩组成,下面还有一层煤。三峡地区整体抬升,水流下切,行成高陡的临空面。链子崖仿古措施第一主要以锚固为主,第二底部乘重阻滑件,第三顶部削坡减载,下部修拦石坝。第四就是排水工程。
接着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九子撵母石,传说一个母亲生了九个儿子,但是儿子都不孝顺,于是母亲跑去投江,九个儿子跑去追赶,老大跑的最大跑在最前面,老九最小跑的最慢。当老大到达江边是,母亲已经投江了,上天为了惩罚他们将他们变成了9块石头,就这样九块石头依沿江坡排列。当然这些都是传说,其实这些石头是由于崩塌导致山石滚落。
然后我们还看到了珊瑚化石等。看了新滩滑坡遗址。
在历尽千辛万苦,穿越丛丛山林之后,我们终于走完了链子崖实习区。
实习总结:
两天的实习之旅一转眼就结束了,虽然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了各种艰难困苦,但我们仍然坚持下来了,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过本次野外实习和过本次野外实习和室内实习,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各种岩石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老师细致的讲解,我们更深一层的了解到各种岩石的性质,从外表到岩石的组成及结构。地质学确实有着它自己的魅力,在我们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肯定会用到很多地质知识,这是我们的基础。总的来说,本次实习不轻松,首先,短时间接触到这么多的岩石,想要了解透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查阅资料。其次,本次实习对我们的体力也是一个小的考验,老师也更辛苦,带着我们走这么远,还细心给我们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