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摹仿笔迹鉴定正文.doc

时间:2019-05-13 04:3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摹仿笔迹鉴定正文.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摹仿笔迹鉴定正文.doc》。

第一篇:论摹仿笔迹鉴定正文.doc

摹仿笔迹是指书写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仿写他人的笔迹写成的字迹。这是一种特殊的伪装手段。摹仿笔迹在笔迹鉴定中屡见不鲜。由于摹仿笔迹是故意改变和隐去自身的书写习惯,同时有目的地仿照他人的书写习惯进行书写,因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给鉴定带来一定的困难。要提高摹仿笔迹鉴定的质量,必须加强对摹仿笔迹检验的研究。

一、摹仿笔迹的分类及其特点

摹仿笔迹是摹写笔迹与仿写笔迹两种不同书写原理和书写方式的合称。根据其书写原理和书写方式可分为:

(一)仿写笔迹。仿写笔迹是以被摹仿人的字迹作为样本,仿写人通过观察、练习等方法,根据字迹所能观察理解和记忆的笔迹特征进行脱手书写[1]。仿写的方式有观察仿写(常称临摹)和记忆仿写(又叫练习仿写)两种。因此仿写笔迹按照仿写方式可分为:

1、临摹笔迹。即以被摹仿的字迹为样本,按照摹仿人自己所能理解的笔迹特征,逐划逐字地比照仿写形成的一种仿写笔迹。这种摹仿笔迹有以下特点:

(1)形快实慢。正常的笔迹不管其书法水平高低,其用笔比较流畅、自然,有轻重快慢的节奏,笔画形态、动作的连贯性与书写速度一致。而临摹时,边看边仿,唯恐走样,必然降低其书写速度,以致运笔呆滞、笔力平缓,墨迹普遍浓重,或轻描淡写,或浓淡不均。有连笔或照应关系的笔画,虽以拖送动作造成形似而在书写速度及笔力上却不和谐。所以这种笔迹表面看其字形、笔形似乎正常,书写速度较快,而实际上运笔平缓,速度较慢。

(2)中途停顿。正常运笔,特别是写楷书时,可在起笔、收笔或笔画转折处驻笔或顿压。快写时很少有中途停笔现象。而临摹笔迹则常在一些较长笔画、转折笔画赫尔和笔画间的连接处出现停笔待摹或另起笔。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局部墨水洇散、笔画间断、叠合等现象。

(3)修饰重描。正常书写除因笔误可出现局部修改,一般很少有修饰重描现象。但临摹时很难避免摹仿走样,于是就采取局部添、改、描等手法进行补救。

(4)抖动弯曲。正常书写,除老年体衰或久病引起手的震颤之外,一般书写动作比较连贯,行笔平直圆滑,没有抖动和弯曲现象[2]。临摹笔迹时由于作案人心情紧张,谨小慎微,不仅行笔缓慢,而且还伴随有运笔抖动、笔画弯曲等现象。

2、忆摹笔迹。即凭摹仿人对被摹仿人笔迹基本特征的印象经过一番练习进行的背摹。一般用于摹仿签名、收据等少量字迹。这种笔迹一般运笔比较流利,抖动弯曲、停笔另起现象很少出现,仅就检材本身不易判定是摹仿笔迹,但因忆摹笔迹只能在某些特殊写法、特殊运笔上和被摹仿笔迹大体相似,而在细节特征上却相距甚远[3]。并且摹仿人自身的书写习惯保留较多。

(二)摹写笔迹。摹写笔迹也称作套摹笔迹,是以被摹写人的字迹或某些帖本字迹为底样,才用蒙写、复写、透光填描、印压转描、反转填描等方法逐画逐字地进行“翻版”复制[3]。这种笔迹的特点有:

(1)具有临摹笔迹的基本特点。摹写笔迹也是摹仿人小心翼翼地按被摹仿笔迹描摹而成,所以也会程度不同地出现形快实慢、中途停顿、修饰重描、抖动弯曲等现象。如果被摹仿的结构与笔画清晰,事先经过充分练习,则抖、停、描、改现象可不明显。

(2)形体不一。由于被摹仿字往往选自他人不同时期、不同书体的笔迹,甚至是从二人以上的笔迹中套摹的。因此检材中往往出现的字大小不等,倾斜不

一、形体多样的现象。

(3)布局失调。正常书写一句话或一段话,由于是一气呵成,其字行连贯,字距均匀。而东拼西凑套摹的笔迹在某些字、词、句子之间以及行列间易出现疏密不均,布局失调的现象。

(4)文理不同。受摹仿笔迹的局限,在套摹笔迹中有时出现用词不当,句子残缺,语意晦涩的现象。

(5)原样重复。正常书写同一个字不会完全一样。如果被摹仿的笔迹数量有限,而检材字数较多,往往需要重复套摹某些字或词句,于是重复出现的字和词几乎一摸一样。

(6)有套摹痕迹。透光套摹容易划破纸张可能使墨水渗透在被摹仿材料上;抑压套摹,可在检材和被摹仿笔迹材料上留下与字迹不完全吻合的抑压痕迹;复写套摹,检材为复写字或在复写字上描成,被套摹笔迹留有复写痕迹。[5]

(7)丢笔少画。当被摹仿的字迹结构不甚清晰,摹仿人不易分辨,套摹笔迹有时出现丢笔少画现象[6]。又由于摹仿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字迹上,有些附加动作和必要的标点符号等易被忽略。[4]

二、摹仿笔迹鉴定的科学依据

摹仿笔迹之所以能够被鉴定是与书写习惯动力定型密切相关的。人在长期书写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在大脑皮层各中枢与书写运动器官之间形成稳固的条件反射系统,这种条件反射达到自动化程度时,就形成了书写动力定型,动力定型一旦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根据巴浦洛夫神经学说原理,动力定型是经过艰苦神经劳动才建立起来的,如果要改变,就必须一方面排除旧动型的干扰阻挠;另一方面则要付出新的劳动以建立新的动力定型,但这是倍加困难的。[7]摹仿人不但要放弃、改变自己原来形成的动力定型,同时还要用一种自己不熟悉的书写习惯予以代替,这是违反书写动力定型规律的,也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检材笔迹因摹仿书写的手法不同所反映被摹仿人笔迹特征和流露摹仿书写人自己笔迹特征的程度有较大差别:仿写检材笔迹反映被仿写人的笔迹特征较少,流露自己的笔迹特征稍多;而摹写检材笔迹反映被摹写人的特征较多。

三、影响摹仿笔迹的因素

首先是人注意力的局限性。一个人只能把占据优势地位的某个或几个对象分离出来,使之处于注意的中心,其他对象则被置于“注意的边缘地带”。对某一对象的注意越集中,对其他对象就越模糊。人在摹仿书写时,注意力集中于被摹仿的字型和力度上,这样可以控制和改变自身的书写习惯,但是集中注意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此时人的手臂动觉多处于无视觉监督运动状态,造成具体书写动作的不协调;而当书写者将注意力放在书写的协调上,又往往会暴露自己书写的很多习惯,因此摹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其次是记忆的短暂性。摹仿书写除了集中注意力外还必须依靠摹仿人对被摹仿笔迹的记忆来完成。无论是临摹还是套摹,由于是边看边写,因此摹仿人对被摹仿者的笔迹印象的记忆都是非常短促的,短时的记忆往往会转瞬即逝。此外,由于摹仿者与被摹仿者的书写方式有很大差异,摹仿者在短时间内很难将被摹仿者的笔迹外形完全记住,因此仿写走样,边写边停,出现笔画停顿、中断、抖动、弯曲等反常现象。由于短时记忆的易变性,摹仿人稍不注意就会将自己固有的书写习惯暴露出来。

再次摹仿笔迹检验过程中,有时需要考虑和评断由于主客观因素影响而形成的非正常特点,如心情紧张、严重疾病、颠簸等环境的影响。摹仿笔迹时往往在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同时调节外部动作。通常摹仿笔迹是与犯罪联系在一起的,摹仿时难免会紧张、慌乱,意志控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降低,暴露自己的书写习惯也就在所难免,我们通常称此为“盲区”或“死角”。此外摹仿者书写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笔迹的摹仿。一般书写水平越高的人摹仿的越接近被摹仿者的笔迹,相反则相差较多。

最后被摹仿笔迹的书写速度、笔画的繁杂程度、字迹的清晰度以及字迹数量均对笔迹的摹仿有很大的影响。基于以上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识别伪装字迹:

1)从整篇字迹是否违反常规、常态上进行判断;

2)从相同字、相同偏旁部首的书写特征上进行判断;

3)从字的结构、笔画搭配比例是否匀称上进行判断;

4)从笔迹变化的逆向趋势上进行判断;

5)从字迹书写水平与书面语言水平的矛盾上进行判断。[8]

四、摹仿笔迹的鉴定

针对摹仿笔迹物证系统及其特征,对于摹仿笔迹的检验,应把握以下环节:

(一)认真分析了解案情。

案情是犯罪过程的记录,是客观实际的反映。而摹仿笔迹案件涉嫌范围一般都比较窄,本身又是一种违背客观事实、制造骗局的行为。因此,可在案情的调查分析中发现摹仿迹

象。分析了解案情,一是要了解嫌疑摹仿者与被摹仿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分析构成摹仿案件的内在联系。比如嫌疑摹仿者可能要达到的目的,是否掌握被摹仿人的文字材料、书写技能和水平的高低等,“由人到事”来判断嫌疑摹仿者有无作案的因素。二是要了解与案件有关的时间、物证、钱财等情况,这些在经济犯罪案件中尤为突出。比如:有无获取支票、凭证、单据、专用印章、书写工具、复写纸等物品的条件;是否懂得财会制度、手续、程序等知识,“由物到人”地判断嫌摹仿者无作案的条件。

侦查部门提供的符合实际的案情,对我们确定被检客体的正常程度、正确评断特征的价值,以至认定作案者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慎重起见,鉴定人应对重要事实、关键情况亲自进行调查分析,以掌握可靠的第一手材料。只有确实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况,才能作为分析和论证的出发点。

(二)全面细致地分析检材。

文检人员要将检材作为一个整体,对其中各要素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首先看检材上字迹。观其形态、布局是否合理,若为多张检材,初步分析比较是否同一人书写。其次,看笔痕、墨迹。分析形成该种笔痕的工具种类,与样本材料形成的笔痕是否一致。第三,看内容。分析其语言习惯、言语技能、言语人种群属性等特点。第四,看纸张。观察纸张上是否有撕扯痕迹、纸质如何、有无特定产地、销地等,第五,看有无污损痕迹,分析其如何形成、形成何种变化,提供文件变造事实、文件形成时间、次序等信息[9]。

(三)仔细确定摹仿事实。

在办案实践中,办案单位送检的摹仿笔迹,有时被当作正常笔迹,被摹仿人又被当作作案嫌疑人而要求检验。如果鉴定人不能通过检验揭露摹仿事实,则很容易冤枉好人。因此,确定摹仿事实是摹仿笔迹检验成功与否的关键。

1、观察和分析检材上有无摹仿特点。即检材从整体到局部是否出现反常,是否出现异常的污损变化,布局是否不均,言语内容是否前后不一致以及运笔、字形是否反常等,或者是否出现一些特殊且不能解释的痕迹。

2、在和嫌疑人样本比对时发现摹仿迹象。在深入比对中确定摹仿事实,可能出现的问题有:(1)、大同小异;(2)、一模一样;(3)、照猫画虎;(4)、留有痕迹。

3、从案情分析中进一步判断摹仿。

综上所述,可以从检材的特点、比对中发现的问题和案情上的疑点等三个方面的综合研究,及时揭露摹仿事实。

(四)准确认定摹仿人。

进行摹仿笔迹检验的最终目的在于认定摹仿人。认定摹仿人的条件是:

(1)案情的内在联系。我们从案情的分析当中,就可以确定一定的范围,只有在这个

范围之内的人才有可能作案,并且可以根据案情发展,将嫌疑对象再划为重点和非重点。

(2)对他人排除的条件。在案情分析确定的范围基础之上,还可以根据时间、地点、因果关系条件排除一部分人的嫌疑,将视线进一步缩小。

(3)工具材料的占有关系,尤其是对检材上笔痕形成所使用特定笔的确定。检材上的文字、所使用的纸张、墨水等对部分人来说并不能完全符合条件,可以通过对特定笔的确定来缩小范围。但值得注意的是,工具材料的占有关系这个条件,仅仅是认定摹仿人的一个必要条件。即占有工具材料的人未必是模仿人,他可以通过故意使用、借用等方式进行。

检验过程中,我们可以按摹仿笔迹物证系统中各要素的功能分别确定一定区域的集合。这个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都要符合确立的条件。如:

工具材料—X集{Al,Bl,Cl„„}

摹仿字迹—Y集}A2,BZ,C2„„}

笔痕—Z集{A4,B4,C4„„}

文件言语—P集IA5,B5,C5„„}

文件的污损变化—Q集{A6,B6,C6„„}

然后将这五个集合取交集确定为W集。在W集合中的一个或几个元素的存在是可以满足所有集合确立的条件。W集中的元素将勾勒出嫌疑人的轮廓,并且这些元素是确定摹仿人的必要条件。在具体办案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具体的检验对策,以助于我们少走弯路,正确地作出结论。[10]

总之,对摹仿笔迹的鉴定一定要摆脱就事论事的思维定势,坚持用系统的观点贯穿整个检验过程。首先从宏观角度把握大方向,然后从微观角度得到验证。这样才能客观、准确地作出鉴定结论。

五.小结

摹仿笔迹是一种常见的笔迹类型,是指书写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仿写他人的笔迹写成的字迹。常常被用于仿造他人的签名、单据、契约、信件、传单,以达到自己非法的目的。

摹仿笔迹的特点是:字数较少;特征选择面窄;可供比对的特征少;书写人的特征暴露少;被摹仿人的笔迹特征体现较多。这些特点为检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由于被摹仿人的字迹的连特征在书写动力定型后也日趋定型,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个人笔迹特征,定型以后的笔迹尽管前后会有差别和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从而为摹仿笔迹的检验提供了客观条件和科学依据。通过对摹仿笔迹的特点和影响摹仿笔迹形成的因素的研究,实事求是,坚持用系统的观点运用其鉴定理论科学依据认真比对检验,客观准确地作出鉴定结论。

参考文献

[1] 金正光.司法鉴定学[M].第一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215-226页.[2] 王传道.扈庆英.司法技术检验实务.[M].第一版.法律出版社.1992.140-148页.[3] 贾玉文.文件检验学教程[M].第一版.辽宁出版社.1990.135-145页

[4] 张雯.论摹仿笔迹[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42-43页.[5] 邹明理.论自我摹写笔迹及其鉴定[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1).15-16页.[6] 刘德辉.试论记忆摹仿笔迹的检验[J].大众科技.2008(9).211-212页.[7] 张公正.关于摹仿笔迹鉴定之探索[J].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6-7页.[8] 于伟力.论摹仿笔迹的检验[J].文化艺术.2006(7).47页.[9] 王伟平.刘承泉.熊平.摹仿笔迹的检验[J].中国司法鉴定,2005(5).54-55页.[10] 赫平.郭江.程晓凌.摹仿笔迹的系统分析[J].政法学刊199(4).29-31页.

第二篇:摹仿签名笔迹鉴定方法

摹仿签名笔迹鉴定方法

1.1 摹仿签名笔迹的概念

摹仿签名笔迹是指书写人依据他人的签名笔迹特征形态,书写形成与他人签名笔迹相似的签名字迹。摹仿签名笔迹可以不同程度地改变书写人自有的书写习惯与笔迹形态,隐藏自我,摹仿他人签名笔迹的目的也各有不同。从案件类型来看,主要包括三类:(1)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摹仿他人的签名笔迹签订合同、协议或者书写收条、欠条、单据凭证等;(2)为掩饰自己违法行为而摹仿他人签名笔迹,如摹仿不相干人员的签名笔迹填写取款凭条冒领存款、摹仿被害人签名笔迹伪造遗书等;(3)以泄愤报复、嫁祸于人为目的,将政治性反动标语、传单或者诬陷信等摹仿他人签名署名的案件。

1.2 摹仿签名笔迹常见的手段及其特点分析

1.2.1临摹签名笔迹及其特点

临摹签名笔迹,是指摹仿人按照被摹仿人的签名笔迹样本,边看边写形成的相类似于被摹仿人签名的笔迹。由于摹仿人在书写的同时又要关注签名样本的形态,所谓一心不能二用,所以常见临摹签名笔迹的特点会呈现出:

(1)形快实慢。摹仿签名笔迹在一定程度上会降 低书写速度,特别是在连笔部分,会出现一些笔画上运笔迟滞,墨迹或普遍浓重、或轻描淡写、或浓淡不均的现象。即在运笔的形态和书写速度之间呈不协调的关系。

(2)笔力平缓。摹仿签名笔迹的整体运笔速度比较一致,运笔显得平缓无力,缺乏节奏感;在笔力上也无轻无重,笔画该粗不粗,该细不细,着墨无浓淡之分,特别在某些勾笔、挑笔的以及某些上下笔连接处,不是疾速轻提,而会出现拖、送而成,收笔无锋的现象。

(3)中途停顿。摹仿签名笔迹难以协调连笔形式快与运笔速度迟滞的矛盾,常在较长的笔画或笔画转折,以及上下笔画间连接处出现停笔待摹或另起笔的现象。有些笔画的上下笔之间的似连非连,缺乏照应关系。停笔另起的地方在显微镜下常见局部笔画墨水洇散、笔画间断或叠合等现象。

(4)修饰重描。发现摹仿签名笔迹的一些部位或笔画仿得不像或暴露自己的笔迹特征太明显,就可能采取添、改、描手法加以补救,以便同被摹仿签名笔迹更接近一些。常反映在笔画的开头、结尾有意增补或延伸笔画,或通过修饰重描改变笔画转折的角度或弧度等。

(5)抖动弯曲。临摹签名笔迹时,由于摹仿人改变原有的书写习惯,在笔力的控制上会出现偏差,加之心情紧张,会伴有运笔抖动、笔画弯曲的现象,在某些长笔画或笔画转折处则更为明显。

1.2.2套摹签名笔迹及其特点

套摹签名笔迹是使置于被摹仿签名上方的载体形成可见签名笔迹,按照被摹仿笔迹的笔画形态逐笔逐画照写可见签名笔迹的书写过程。套摹签名笔迹的特点主要有:

(1)具有临摹签名笔迹的基本特点。在套摹签名笔迹中也会出现,包括形快实慢、笔力平缓、中途停顿、抖动弯曲、修饰重描等特点。如被摹仿字迹的结构与笔画在透光下清晰可见,摹仿人事先又经过充分摹仿练习,则抖、停、描、改等现象可能不十分明显。

(2)签名原样重复。有几张检材时,往往会重复套摹同一个签名。经比较,常能够发现在几份签名笔迹中,出现的签名笔画形态和字间距一模一样的现象。

(3)单字丢笔少画,连写部位的连笔紊乱。受被套摹签名笔迹的结构和笔画的清晰度、透视影像能见度的限制,以及摹仿人专注于所见的单个笔画的套摹,而对字的整体结构有所忽略,加上紧张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在套摹笔迹中往往出现丢笔少画、连笔紊乱的 现象。

1.2.3描摹签名笔迹及其特点

描摹签名笔迹是利用书写工具在被摹仿签名上逐笔逐画地进行描摹,通过描摹产生的压力使置于摹本下方的载体形成压痕字迹(亦称打样痕迹),再描写压痕字迹的书写过程,多发生在复写的合同、提货单、收据上。

描摹签名笔迹一般具备套摹签名笔迹的一些基本特点。同时,通过仔细观察,我们有时会发现在描摹签名笔迹上有露白的打样(抑压)痕迹。如果发现被描摹的签名样本,也可以从上找出留下描摹痕迹,包括重描抑压痕和墨水洇散痕迹等,有的甚至有多次描摹痕迹,对被描摹的签名样本造成了破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可能描摹人在描写过程中的注意力不集中,也可能两种书写动力定型产生的差异。

1.2.4记忆摹仿签名笔迹及其特点

记忆仿写的摹仿人先对被摹仿人的签名笔迹进行比较分析、练习仿写,建立起对摹本的深刻认识和相似的书写习惯,然后脱离摹本凭记忆仿写的签名笔迹。在记忆仿写的签名笔迹中,摹仿人对被摹仿人的签名笔迹有深刻的认识,并建立起了练习形成的书写习惯,能长期保存,一旦需要可重复再现。这类摹仿签名笔 迹与被摹仿签名笔迹的特征差异不明显,是摹仿签名笔迹鉴定的难点,也是检案鉴定中碰到的疑难案件。

记忆摹仿签名笔迹一般运笔比较流利自然,形快实慢、抖动弯曲、停笔另起笔等典型的摹仿签名笔迹的特点不明显。但与被摹仿签名笔迹相比,在某些特殊的写法、运笔形态和搭配比例上大体相似,在细节特征上相差甚远。如在起收笔、连笔和绕笔、运笔的角度和转折的弧度、笔力等细节特征方面与被摹仿签名笔迹有较多差异。这一般是由于摹仿人建立的新书写动力定型与被摹仿人书写动力定型的差异导致的。

摹仿签名笔迹的案例中,摹仿人所采用的摹仿手段一般是单一性的,或临摹,或是套摹,或是忆摹。但是也会在一个案件中摹仿多个签名对象或者对于不同的签名采用不同的摹仿手段的情况,这些都是我们在鉴定过程中要仔细辨别的。甚至有些案件中,当作案人找不到所需的某个被摹仿签名时,往往就选取任意书写的方式来填补,这常常会干扰鉴定人的视线。

摹仿签名笔迹鉴定的依据

摹仿签名笔迹尽管与被摹仿签名笔迹相像,而与摹仿人的正常笔迹不同,但在实施摹仿过程中,由于受到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摹仿签名笔迹又不可能与被摹仿签名笔迹完全相同,必然会暴露出摹仿人自 身的一些书写习惯特征。摹仿人在摹仿被摹仿人的签名笔迹时,书写活动受制约的因素主要有:

2.1 心理过程的制约

摹仿人在进行摹仿时,必须经过对被摹仿字迹的观察、感知、想象、注意、记忆等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与摹仿活动又存在不可克服的三对矛盾:

2.1.1观察和感知的局限性

观察和感知的肤浅性与片面性必然导致摹仿签名笔迹的谬误和疏漏。如摹仿人往往只感知某个字的搭配比例失衡,而看不出是因为错误笔顺所导致;只感知笔画有粗有细,而意识不到其运笔的节奏和笔力的分布特点。

2.1.2注意力的局限性

注意力的分散,就会导致摹仿过程中的一些笔迹特征“走形”或书写习惯复原。同时注意力是有侧重的,注意于此而忽视于彼。未予以足够注意之处就摹仿得不像,又容易暴露自身的书写习惯。如摹仿人注意到被摹仿人的单字形态,而忽视了被摹仿人的文字布局特点;注意了摹仿字的轮廓,而忽视了笔画运笔中的笔力分布和起收笔的细节特征等现象。

2.1.3记忆的局限性

摹仿签名笔迹的相似程度,与摹仿人对被摹仿人 笔迹特征记忆是否明晰、深刻直接相关。一般的临摹、套摹、描摹笔迹还是靠短时记忆或瞬时记忆。如果练习摹仿实践少或不持久,记忆便不能始终保持,便会造成记忆的遗忘,摹仿就会“走形”而远离被摹仿人笔迹的形态,就会更多地流露摹仿人自身固有的笔迹特征。

2.2 书写技能的制约

实施摹仿时只能依赖摹仿人当时的书写技能和摹仿能力的发挥。在书写技能层面,被摹仿人与摹仿人不可能完全相同或相似。书写技能较低的人摹仿书写技能较高的人的笔迹往往是“力不从心”;书写技能较高的人,去摹仿书写技能较低的人的笔迹,由于存在书写水平的差距,也会在摹仿签名笔迹与被摹仿签名笔迹的比较中表现出来。

2.3 固有书写习惯的制约

个人的书写习惯很难改变,摹仿他人签名笔迹就要强行改变与自身不相适应的那部分书写习惯运动方式。但是在不充分的条件下,摹仿书写人很难将自己各方面的笔迹。

第三篇:浅谈笔迹鉴定

浅谈笔迹检验

笔者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笔迹鉴定人,首先要具有一颗高度的责任心,在鉴定中,才能做到科学、公正。责任心这是思想基础,还要具备过硬的技术本领来保证。

实践证明,笔迹检验过程就是对不同人笔迹的认识过程,从我国现状看,由于多年来对书法的要求忽视,特别是现在进入高科技电脑普及的时代,造成很多人文化水平虽然很高,但是文字书写水平一般或者较低,根本谈不上什么规范书体,它既不是行书,也不是草书,而大部分是个人随心所欲的“自由体”,实质这种“自由体”是对规范书体笔迹特征的变态,人们通过多年练习形成了不同人的不同个性书写习惯。作为笔迹鉴定的任务,就是用规范的写法来评断区分不同人的笔迹认定或否定同一,作出准确结论。因此,在受理案件后,进行笔迹鉴定时,对检材笔迹应按陈明春教授总结的“形、力、神”三要素作全方位、多层面的反复比较,既要和相同字、又要和同部位、同笔画的规范写法比较,扑捉其相同字被变态的特征,然后再与样本笔迹进行比较验证,有比较才有鉴别。每个人书写的字迹,都具有“共同性”如同每个人的长相大同小异,那么如何区分,认识每个人呢,只有抓住人的面部突出特征,也要看整体脸型、鼻、眼、嘴的形态。然而,这与一个人写字是相通的,为什么我们认识一个人,无论多长时间,什么地点都能区分他是谁呢,关键是你抓住了他的相貌特征。我们在笔迹鉴定过程中,就是观察嫌疑人的笔迹和样本笔迹是否一

致,同样只有抓住它的笔迹个性特征,才能区分真伪。因此,抓住个性特征就是抓住主要矛盾,俗语说“画龙点睛”也是这个道理,回顾承办过的案例,如:“李月”的木部的竖画作横折起笔、“王平”横画的“蚕头燕尾”的形态、“李德俊”的“攵”部横撇转折的小动作,抓住这些特征,就是抓住主要矛盾,就是点到了龙的“睛”,就是确定真伪的关键。

根据多年的经验,分析笔迹特征的方法,一是反复认真观察,扑捉笔迹特殊个性特征;二是反复进行描摹,甚至达到背描程度,这样才能亲自体验深刻认识笔迹特征所在。从检材-样本,再从样本-检材,反复观察,从整体到局部再到细节,看其是否异同。笔者对摹仿笔迹的理解是,有的摹仿者将自己的本来面貌掩盖起来,照葫芦画瓢,披上被摹仿人面纱,有的摹仿者采取移花接木的等手段,来达到个人目的。

总之,作为一名鉴定人,必须具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识别“妖魔鬼怪”的本事,这种本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必须经过千锤百炼,才能炼就“一块好钢”。这就是说,鉴定人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深入学习掌握笔迹知识,还要不断的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的人用字、写字所呈现的特点,才能客观的评断特征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笔者—张本良

作者-张本良2012-2-18

第四篇:浅谈笔迹鉴定

浅谈笔迹鉴定

摘要:笔迹鉴定是司法鉴定中的一个专门学科门类,对于案件侦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真实、客观的鉴定,有利于打击犯罪,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我国笔迹鉴定以汉字为主要研究对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底蕴。半个世纪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构建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创造了系统鉴定方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刑事及民事案件鉴定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笔迹鉴定现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浅谈关于笔迹鉴定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科学证据的依据、如何提高笔迹鉴定的科学性及笔迹鉴定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总结出作为最为科学证据之一的笔迹鉴定,实践证明它是经得起检验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系。

关键词:笔迹鉴定科学性问题发展趋势

一、关于笔迹鉴定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笔迹鉴定作为一种办案手段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我国于三国时期已使用了笔迹鉴定手段,但直至19世纪末期该技术手段才上升为科学体系。笔迹鉴定是指具有笔迹检验专门知识的人,依法接受委托,就文件物证的书写人等专门问题所做的鉴别和判断 它是通过两部分笔迹之间的比较鉴别确定是否同一人笔记的一项专门技术笔迹鉴定的对是与案件有关的物证材料笔迹(简称检材)和嫌疑人样本材料笔迹(简称样本);笔迹鉴定的任务是确定相比较的检材和样本是否同一人书写 鉴定人员进行笔记。鉴定,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诉讼活动;笔迹鉴定具有权威性,它代表法律的正义与威严。笔迹鉴定是个系统工程,我们在进行笔迹鉴定时要遵从一定的程序进行,这样才能保证我们鉴定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鉴定结论的科学性、权威性、证据性。

伴随着20世纪 30年代现代笔迹学基础理论——书写习惯理论的建立,笔迹学经历了跨时代的飞跃。笔迹鉴定中常常出现的分笔迹鉴定是司法鉴定中的一个专门学科门类,对于案件侦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真实、客观的鉴定,有利于打击犯罪,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公正。笔迹鉴定,作为司法鉴定的一种,不仅运用于刑事案件侦查阶段,而且更广泛地运用于民事诉讼活动中。这不仅是一项专业的学科业务,更重要的是深入学习“三个代表”思想、维护司法公正的大事,因此不能认为可有可无,或者在具体鉴定中可这样或可能那样,作为鉴定人必须有一个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笔迹鉴定作为科学证据的依据

笔迹鉴定结论是我国法定的鉴定结论之一,鉴定人作出判断意见依据的是专门的科学技术和经验,因此鉴定结论常常被称作科学证据。康德在其《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起源》中将“科学”定义为:“每一种学问,只要其任务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的话,皆可被称为科学。”①科学证据中所依据的专门性知识有多种划分方法,其中笔迹鉴定所运用的专门性知识一般被定位于技术知识、经验科学等等。“经验科学”是与“理论科学”相对应的概念,指偏重于经验事实的描述和明确具体的实用性科学,一般较少具有抽象的理论概括性。在研究方法上以归纳法为主,带有较多的主观性观测和实验。但是这种主观性观测和实验不一定导致主观随意性,因为经验是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同时经验具有知识的共通性经验所依赖的规则是有规律可循的。现代笔迹学的基础理论精髓——书写习惯理论形成于 20世纪 30年代,它以书写动作的规律特点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生理学、心理学、人体解剖学等作为科学基础,为现代笔迹学的建立与发展以及笔迹鉴定实务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现代笔迹学的理论基础围绕着书写习惯而展开。书写习惯是人类众多行为习惯中的一种,是人们在书写实践中形成的与规范书写动作不同的呈规律性反映的种种个性化特点,通过不同的笔迹特征表现出来。

笔迹鉴定作为一门科学体系仍很年轻,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作为经验科学的笔迹鉴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其自身的科学性无可厚非。笔迹鉴定的两大原则是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同中求异旨在避免先人为主的直觉判断。异中求同意在避免疏漏,以期达到公正、勿枉勿纵的目的。鉴定时要依鉴定材料的具体情况而定,能做鉴定的就做,不能做鉴定的不做,避免“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现象。②人们应辩证地看待经验科学,对其科学的一面给予肯定,对其不科学的成分应进行批判过滤,保留精华、剔除糟粕。笔迹鉴定作为一门经验科学,有着科学的理论基础,在应对实证主义的挑战的同时,应不断完善其基础理论,规范实践,不断增强其科学性。

三、笔迹鉴定中存在的问题

笔迹鉴定发展过程面临诸多问题,如笔迹特征具体理论不完善、仍未建立完善统一的评断标准等,至今未有实质性的突破。在我国,笔迹鉴定作为传统的鉴定技术运用诉讼之中。我国的诉讼法明文规定鉴定结论是七种法定证据形式之一,笔迹鉴定结论作为鉴定结论的一种,其证据能力是一直为司法实务所肯定的然而在司法鉴定实务中,笔迹鉴定作为科学证据却面临一些难以跨越的门槛:

1、未建立完善统一的评断笔迹鉴定结论的科学标准。缺乏统一的鉴定技术标准规定,是我国司法鉴定领域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我国笔迹鉴定界已提出了评断笔迹鉴定结论依据的客观标准——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是否反映了同一个人书写习惯体系,但是至今并未将此标准细化,即如何区分笔迹特征相符点和不同点的本质性与非本质性。

2、检验方法 以观察法为主,在检验过程中鉴定人员的主观随意性缺乏有效控制。目前国内笔迹鉴定仍以观察法为主,鉴定人员个人的知识结构以及经验积累在鉴定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种现状导致了在鉴定过程中鉴定人员的主观随意性缺乏有效的控制,引起了对笔迹鉴定本身科学性的一些质疑,在鉴定实务中重复鉴定以及相互矛盾的鉴定结论屡见不鲜。

笔迹鉴定中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鉴定主体不合法:按照法律规定,所有技术鉴定都具有鉴定权限,笔迹鉴定也不例外。笔迹鉴定的主体必须是懂得笔迹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丰富笔迹鉴定工作经验的人。

2、鉴定人徇私舞弊:笔迹鉴定有别于其他鉴定,其鉴定过程、结论的得出都是通过鉴定人的主观评断分析来完成,尤其表现在综合评断阶段。

3、鉴定人鉴定能力的缺乏:笔迹鉴定是动作习惯痕机的一种,它是书写人书写动作习惯的反应,在一定时期或一定阶段具有相对稳定性,亦有变化性,同时也有特定性、共同性和同一性。笔迹鉴定人既要懂得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文字学、书法学、语言学等基础理论,又要掌握笔迹学及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整个笔迹鉴定过程中,即使鉴定主体合法且能公正鉴定,而鉴定人鉴定能力若缺乏,也很难作出真实可靠的笔迹鉴定结论。

4、鉴定程序不合法:笔迹鉴定的程序包括鉴定的受理、鉴定的实施、鉴定的复核或重新鉴定,每一工作程序都是不可缺少的。受理鉴定是整个笔迹鉴定的开始,鉴定机关和鉴定人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接受委托进行鉴定。

四、如何提高笔迹鉴定的科学性

对于笔迹鉴定的科学性历来受到怀疑,笔迹中的伪装变化现象在司法实践中较为多见,因此笔迹鉴定相对其它鉴定具有相当的难度。对笔迹鉴定的科学性产生怀疑的根源,主要在于针对同一检材样本,不同单位或个人作出的笔迹鉴定结论常常相互冲突。然而,鉴定结论是否科学应该从鉴定人员是否具有较高素质,鉴定采用的仪器设备是否先进,检验的方法是否经过科学论证并为本行业所公认,检验材料是否具备作出结论的条件等方面仔细研究。现代笔迹 鉴定方法与化学、仪器分析等其他各学科的不断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鉴定人的主观随意性,提高了笔迹鉴定方法的科学性。

在提高笔迹鉴定的科学性上我们要注意:

1、详细了解案情:笔迹鉴定人必须了解与鉴定有关的案件材料,即通常所说的了解案情。这样,鉴定人才能从特定的具体案件环境中把握材料,从案件材料的相互关系把握材料与嫌疑书写人的联系,从而为笔迹鉴定的实施铺平道路。

2、仔细检验检材样本:笔迹鉴定一定要认真、仔细、全面不能只看表面现象。检验应从分析检材样本笔迹有无伪装开始,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检材样本的一般特征及细节特征。

3、分析研究书面语言特征及文字布局特征:书面语言特征是书写人书面语言习惯的反映,文字布局特征是书写人文字安排习惯的反映。因此通过笔迹特征得出笔迹鉴定结论,再对书面语言特征及文字布局特征加以全面分析,笔迹鉴定结论将更加科学可靠。

4、加强鉴定复核制度:鉴定复核制度是整个司法鉴定都应该严格遵守的一项制度,笔迹鉴定作为一种特别的鉴定类型也不例外。结合笔迹鉴定综合评断的特点,在笔迹鉴定中强化鉴定复核制度,可避免或减少鉴定结论出现不真实、不合法的现象。因此为保证笔迹鉴定结论的科学可靠性必须加强鉴定复核制度。

5、加强笔迹鉴定监督:就笔迹鉴定的性质而言,无论是司法机关内部的专职鉴定人的鉴定活动,还是民间鉴定服务机构的鉴定活动,都是法律活动。目前检察机关对整个鉴定的监督明显是不够的,因此要加强对笔迹鉴定的监督,必须要强化检察机关对鉴定监督的意识,也可根据需要在检察机关内部建立专门的鉴定监督机构,实施对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自侦部门和人民法院的鉴定监督,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和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专家鉴定队伍。

6、不断提高鉴定人员鉴定能力的业务水平:前面已经提到笔迹鉴定要懂得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文字学、语言学、书法学等基础知识,才能准确的、客观的做出鉴定结论,这就要求鉴定人注意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又通过实践不断总结。达到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以此提高鉴定人的业务水平和鉴定能力。为维护司法公正,公平提出科学依据。

四、关于笔迹鉴定的发展趋势

当前笔迹鉴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正在形成六大发展趋势:一是笔迹鉴定的标准化趋势;我国长期以来缺乏对司法鉴定的立法,导致司法鉴定领域各机构自立标准作出鉴定结论,且有主观标准化的倾向,③从而导致在一些纠纷、经济案件中,原、被告双方各持相反鉴定结论的情况出现。笔者认为汉字笔迹鉴定的标准应包括:(1)鉴定主体标准;(2)鉴定客体标准;(3)鉴定程序标 ;(4)鉴定书标准。其中(1)、(3)、(4)是鉴定立法上的问题;标准(2)是笔迹鉴定真正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统计分析方法在笔迹鉴定中的运用;“在同一鉴定活动中,被寻找客体的相对稳定性、物质反映性和可识别性是实现鉴定同一必不可少的条件。”④(2).笔迹鉴定本质上也是解决笔迹特征的个性化程度和稳定程度问题。

笔迹的统计分析是对笔迹特征种类、数量、表现形态的统计,为确定特征的鉴定价值和分析特征价值所呈现出的规律的科学方法;同时,也是确定笔迹特征标准和建立笔迹的计算机自动识别系统的基础。笔迹统计分析的迅猛发展 必将促进我国笔迹标准化、规范化进程。三是笔迹鉴定的微观化趋势;笔迹鉴定的微观化趋势在实践中有着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其本质原因还是要归结到书写习惯体系的形成机理中。人们通过对汉字符号进行反复的练习,使得与控制特定汉字符号形成的各书写动作不断协调直至书写动作的自动化,最终形成动力定型。汉字符号笔画越细微,书写动作之间的协调控制能力要求越高,使得书写动作也就越精细,那么整个书写动作也就越复杂。一个复杂而又紧密的书写动作系统即书写动作自动化锁链系统一旦形成,就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任一原始的书写信号刺 激就会自动再现整个书写动作系统。笔迹微观特征具有其独特的稳定性和特定性,而特征的特定性和稳定性正是笔迹鉴定最根本的依据和条件,也就证明了笔迹微观特征在笔迹鉴定中的重大意义。四是计算机自动笔迹识别的运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发展,为重新认识笔迹特征,加深对特征的理解,甚至实现笔迹鉴定的自动化提供了契机。笔迹的计算机鉴定结果辅助笔迹的人工鉴定,并利用计算机储存量大、准确性高、高效快捷、网上会诊等方面的优势,加强笔迹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发展。五是仪器分析在笔迹中鉴定的运用;由笔迹的定义“笔迹从形成的要素来看,是人们根据文字符号的书写动作规范,运用书写工具,书写运动器官的书写动作在纸面上或其他书写面上的动态痕迹。”⑤所以笔迹鉴定是一门由平面到空间,从空间到时间系统认识笔迹特征的过程。仪器分析技术具有微损或无损检验的优点,保证了检材的完整性,且不影响其他笔迹检验方法的应用。六是手写字迹书写时间的鉴定。手写字迹书写时间的鉴定也是笔迹系统检验的客观要求之一。现阶段书写时间鉴定技术发展的不成熟和现实生活对书写时间鉴定的迫切需求的矛盾必将促进手写字迹书写时间鉴定成为笔迹鉴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其具体方向上又正在朝鉴定的快速、超微量甚至无损检验、自动化半 自动化仪器检验及文件的人工老化研究方面发展。

笔迹鉴定结论作为一项专门的技术鉴定结论,是我国法定的七大证据之一,在司法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笔迹鉴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正在形成六大发展趋势。笔迹鉴定技术是一门重要的法庭科学,其鉴定结论是法定七大证据之一,然而笔迹鉴定发展现状的滞后性,迫切地要求笔迹鉴定向标准化、微观化、计算机自动化、统计分析、仪器分析和手写字迹书写时间的鉴定等方面发展,逐步建立完善的笔迹鉴定科学,为侦查破案和法庭审判服务。

五、结束语

我国现代笔迹鉴定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伴随着20世纪30年代书写习惯理论的建立,笔迹鉴定学经历了一次跨时代的飞跃。如今面对实证检验的挑战,最为科学证据之一的笔迹鉴定,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理论基础、改进鉴定方法、保证鉴定材料质量等途径,不断提高其科学性。此外,笔迹鉴定发展现状的滞后性,迫切地要求笔迹鉴定向标准化、微观化、计算机自动化、统计分析、仪器分析和手写字迹书写时间的鉴定等方面发展,逐步建立完善的笔迹鉴定科学,为侦查破案和法庭审判服务。笔迹鉴定作为一种办案手段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它是经得起检验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系。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司法改革的深入.在各方对鉴定活动的审查监督下,笔迹鉴定也必将通过其专门技术活动来帮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服务。

参考文献:

①[德]汉斯 ·波赛尔.科学:什么是科学[M].上 海:三联 出版社,2002. ②杜志淳.中国司法鉴定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③邹明理、侦查与鉴定热点问题研 究 [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 ④张玉穰. 同一鉴定规 则研 究 [J].中国司法鉴定,2004.

⑤邹明理 .笔迹学 [M].北京:中国政法大出版社,1993.1.

第五篇:笔迹鉴定

笔迹鉴定

笔迹鉴定是文件检验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是运用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字学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通过两部分笔迹之间的比较鉴别,确定其是否为同一人笔迹的专门技术。鉴定鉴定实践中它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存疑文书上的笔迹与嫌疑对象的笔迹是否同一人所写;

(二)一份或多份文书上的几部分笔迹是否同一人所写。

笔迹鉴定的种类

按笔迹的形成条件可分为:正常笔迹鉴定、伪装笔迹鉴定、摹仿笔迹鉴定、条件变化笔迹鉴定等。

按笔迹的语言种类可分为:方块文字鉴定、拼音文字鉴定、阿拉伯数字鉴定等。笔迹鉴定的原理

笔迹鉴别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每个人的身体解剖结构不同(如手的大小,手指,腕等的骨骼肌肉人各不同),每个人的摹仿记忆能力不同,每个人的书写技能和肌体配合水平不同从而造成个体的差异性。

笔迹的反映性是笔迹鉴定的物质基础,笔迹的相对稳定性是笔迹鉴定的基本条件,笔迹的总体特殊性是笔迹鉴定的鉴别依据。

笔迹鉴定与笔迹分析

笔迹鉴定是通过两部分笔迹之间的比较鉴别,确定其是否为同一人笔迹的专门手段。笔迹分析是通过对书写自己的全面观察和深入研究,做出书写者智力、情感、道德、社会能力等心理特征分析的一项专门技术。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据称笔迹分析者通过笔迹的布局、书写速度、书写压力、行间距、字间距、字体大小等特征可以分析出一个人的性格、才智、情感、道德、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可通过笔迹分析出人的理解、表达、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交往、控制、适应、组织能力等许多方面。笔迹分析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在就业指导、人事选拔、心理咨询方面可以发挥作用,这个在以色列、德国专门有机构研究它,但目前在我国发展较弱。

笔迹鉴定与书法鉴赏的差异

近年来,随着书法作品进入诉讼,有几个案件引发了笔迹鉴定界与书法鉴赏界的交叉、争论。最早是苏童的作品,还有吴冠中的一个作品,两个都是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做的鉴定,鉴定结论是案件中涉及的作品是赝品,对此书法界有不同的看法,认为笔迹鉴定咋能做书法鉴赏?这些案子应当由书法鉴赏家去做。

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它们的原理不同、方法不同、检验对象不同、法律地位不同。原理不同是由于笔迹鉴定是对检材和书写习惯进行比对,我们可以对任何人的笔迹进行比对,就是说可以对任何人的笔迹进行鉴定,而书法作品不同,它是书法鉴赏家对某人在某段时间内的作品进行归纳,然后采用种属识别的方法加以认定。

最主要的一条是二者的法律地位不同:笔迹鉴定的结论是法定的定案证据之一,而书法鉴定的结论是作为专家意见。

下载论摹仿笔迹鉴定正文.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摹仿笔迹鉴定正文.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笔迹鉴定

    招聘中如何分析“笔迹”? (一) 以色列一名叫利维森的企业主笃信笔迹分析,每个到他金属厂求职的人都要接受笔迹测验。有一次,他聘请了一个私人司机,但却不敢使唤,因为他信任的笔迹......

    笔迹鉴定

    (一)压力过重 1.表示执笔者的主观很强,凡事独断独行,喜欢我行我素。 2.自尊心极重,好胜,有反抗的个性。 3.意志坚定,不轻易放弃初衷,也不易改变自己的主张。 4.性情固执,思想保守,同时......

    笔迹鉴定样本

    笔迹鉴定样本笔迹鉴定属于司法鉴定中的同一认定,它是根据人的书写技能等特性在书写字迹与绘画中的反映,笔迹鉴定样本。通过两部分笔迹之间的比较鉴别,鉴别书写人的专门技术。主......

    笔迹鉴定申请书范文合集

    笔迹鉴定申请书申请人:XXXX市XX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住址XXXX市米东区博瑞新村56号楼3单元102室。 法定代表人:XXX,公司总经理。 被申请人:艾XXX,男,哈族,1976年6月13日出生,现住XXX煤矿......

    笔迹鉴定申请

    笔迹鉴定申请书 申请人:张三,男,1981年12月20日生,汉族,住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金岭名厦22楼。 申请事项: 依法对原告周涛向法庭提交的2013年11月20日签订的《借款合同》中的签名‘......

    笔迹鉴定申请书

    笔迹鉴定申请书 申请人:王XX,男,汉族,19XX年11月18日生,住郑州市管城区十八里河镇东吴河村。 申请事项: 依法申请鉴定被告河南省XX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向法庭提交的“收到条”中的签......

    笔迹鉴定申请书

    笔迹鉴定申请书 申请人:朝鲁门,男,1978 年 7 月 16 日,达斡尔族。 住 址:内蒙古呼伦贝尔鄂温克族自治旗巴彦托海镇锡尼河路平安街电信2栋 241 号 。 身份证号码:***716203......

    笔迹的鉴定

    笔迹的鉴定将两个相同的文字,来作笔迹的比较,而证明是同一个人所写的,这就是笔迹鉴定。 每个人所写的字,都有其个人的特性,只要以科学的方式加以仔细的检查,一定能看出个所以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