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开展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工作,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迈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发展的需要。为了积极发展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加快培养急需的高等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对口支援新疆高等师范学院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通知》精神,2003年以来,东北师范大学与南京大学对伊犁师范学院进行了近五年的对口重点支援,这一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2006年6月,南京大学与伊犁师范学院签订了为期5年的南京大学支援伊犁师范学院学科建设协议书,对口重点支援伊犁师范学院的数学、物理学、化学三个学科专业。其实,南京大学对伊犁师范学院的支援早在2000年就开始了。2000年8月江苏省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达成智力支援的合作协议后,南京大学就一直不间断地选派博士生、研究生来伊犁师范学院支教。
通过几年的对口支援,伊犁师范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学术气氛空前活跃,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领导干部和各级管理干部思想观念得到提升,学院的管理水平上了新台阶。可谓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二、对口支援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抓住机遇培养学术骨干,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对口支援的中心是培养高层次的教师队伍,四年来,东北师范大学通过单列博士名额和单考硕士名额,录取了我院4名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47名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南京大学录取了我院2名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6名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此外,东北师范大学接受了我院25名教师访学,南京大学接受了3名教师访学。为培养后备师资,东北师范大学还接受了我院4批共25名本科生插班学习,有50%以上的学生考取了该校的研究生。
深造与访学期间,两校为我院的教师配备了学术造诣高、科研能力强的教授细心指导。深造与访学的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东北师大攻读硕士的欧阳艳的8篇论文、何晓燕的6篇论文分别被《sci》收录;在南大攻读博士学位的蒋中英发表的3篇论文被《sci》收录,施津菊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论文。这些同志相继被自治区评为教授和副教授,真正成为学院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学院的内涵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上述高校学习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占整个学院读学位教师的50%。考博士、考硕士对我院的师生已不再是梦想,目前,我院教师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令人欣慰。通过这项工作,学院高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也有望达到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
(四)选派优秀干部前来任职,提高我院的管理水平。加强受援学校的管理队伍建设是支援的一个重要内容。2006年9月,经东北师范大学向教育部推荐,自治区党委任命东北师范大学副校级干部王延教授为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为加强我院美术专业的建设,东北师范大学派出苗根源副教授任我院艺术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派出黄以能教授、孔敏教授分别任物理电子信息学院、数学系副院长、副主任。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的管理和建设中,带来了内地高校的办学理念,影响、感染和带动着我院干部和教职工的思想观念。我们深切感受到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提升对学院长远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这将对我院的各项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找准切入点,帮助我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黄以能教授表示自己援疆任务结束后还将定期来我院指导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工作,力争将该实验室建成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为边疆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东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的刘厚生教授来我院开展了锡伯族语言文化的研究,以我院和伊犁州的查布察尔锡伯族自治县为科研基地,帮助我院的人文学院获得一项锡伯族语言文化的自治区级的课题。为联合开展沙漠湿地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所杨海军课题组捐赠了5万元的科研启动基金。前来支援的专家们在边疆找到了自然、人文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均表示愿意尽力帮助我院在这些领域取得一批前瞻性的成果,达到双赢的目的。
(六)动真情,办实事,给予了我院经费、设备方面的大力支持。东北师范大学为我院捐赠了24595册图书价值35万元,捐赠了25万元现金用于我院购买教学设备,捐赠了5万元的科研启动基金;为我院读博士、硕士、访学教师及插班的本科生均减免了一半的学费,四年累计减免学费共68.8万元。为减轻我院教师负担,东北师范大学将单考硕士研究生考点设在我院,4年来,每年派3名工作人员冒着严寒,不辞万里来学院组织考试,并承担全部旅差费。2007年3月东北师范大学还单独列预算50万元,专门用于援疆人员的旅差费及其他相关支援费用。2007年3月,南京大学决定拨出150万元与我院共建伊犁师范学院凝聚态物理材料设计研究所,第一批100万元的设备即将投入使用,南京大学捐赠的3万元的1000册图书也即将到校。两校这种无私的援助行为令我院各族师生深深感动,成为我院师生员工传颂的佳话。
三、对口支援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是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保证。在对口支援的4年里,东北师范大学的党委给予此项工作高度的重视,强调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带着真情厚意援疆。党委书记盛连喜、校长史宁中先后来伊犁师范学院指导支援工作;主管此项工作的副校长、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忠两次来伊犁师范学院,协调解决对口支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口支援领导小组副组长、研究生院院长苏忠民做了大量的日常工作。东北师范大学校领导先后8人次来伊犁师范学院访问和考察。南京大学副校长张大良教授对援疆工作充满政治责任感,对学院提出的困难做到了有求必应;对口支援办公室主任毛昌鉴同志尽职尽责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落实协议内容;研究生院的王亚军老师热心负责,从研究生需求计划的发布、报名、确定人选,包括接送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关心。伊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洛合达尔汗、院长赵嘉麒等4位领导先后6次赴东北师范大学寻求帮助和支持,三次赴南京大学洽谈对口支援事宜。三校领导层的沟通交往,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和了解。三校都在领导小组之下成立了对口支援办公室,确保了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
(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是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基础。我院与两校的领导和教职工都从讲政治的高度,带着深厚的感情认识这项工作。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把对口支援工作当作一项落实党中央西部开发战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予以高度重视。伊犁师范学院把受援工作作为历史性的机遇,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条件来加以认识。在东北师范大学学习的教师得到了众多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是对在校学习的少数民族教师在生活上给予了细致周到的服务。每逢节假日两校都组织学习的教师和支教的教师召开座谈会和茶话会,两校教师亲如一家。
(三)突出重点,搭建平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是作好对口支援的关键。近几年,东北师范大学紧紧围绕为伊犁师范学院培养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实施支援工作。抓住了关键,找准了切入点。从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层次,逐步扩大到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使对口支援工作一步步向纵深发展。
(四)动真情、办实事、求实效是对口支援工作的目的。支援工作中涌现出很多令伊犁师院师生感动的事迹:东北师大甄艳老师身患糖尿病坚持来伊犁支教;吴琼和李君老师都是新婚不久就积极报名来伊犁师范学院支教;白华英老师推迟了婚期前来支教,除每周承担12节课的教学任务外,还为伊犁师范学院学生开设考研辅导班……东北师范大学将对口支援经费纳入预算,为学习的教师减免学费,南京大学决定捐赠150万元,与我院共建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所,这一幕幕一桩桩无不显示出两校对边疆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片真情。伊犁师院的师生都深情地说,没有这两所高校的真情支援,就没有我院今天令人瞩目的发展与变化。
四、今后的工作设想及建议
(一)高度重视我院与两校签订的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书,全面落实协议书的内容。我院制定出每年希望支援的具体计划,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将其列入当年的工作规划中,将计划分门别类的予以落实。每年召开对口支援工作例会,及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使对口支援工作不断深入。
(三)继续加强与两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科研协作促进支援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联合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项目上下大力气,作大文章,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并将对口支援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尤其是抓好南京大学与我院共建的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所的工作。今后我们将和对口支援高校联合申报高层次的科研课题,希望教育部及有关部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四)对口支援工作的重心要下移。对口支援工作要从现在的校领导层面下移到院系、教研室以及具体人员的层面。通过网络等先进的教育手段,南京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能够一对一的指导帮助我院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使其早成长,早出成果。
(七)进一步加强互派管理干部的任职挂职工作,这是提高我院管理水平和培养干部的有效途径。希望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最好连续派出同一学科专业的专家教授把支援学科做强做大,也希望对口支援的高校在将来的工作中,对来边疆任职、挂职的干部和任课教师予以重点使用,创造一个人人愿意来边疆奉献的良好氛围。
(八)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营造浓厚的援疆氛围。对口支援这项事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自加压力,抢抓对口支援工作的机遇,不仅要加快校内改革的步伐,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而且要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大力宣传援疆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让这项工作深入人心。我院将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热情周到的服务为支援我院的专家教授、支教教师和管理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让他们把才华带到边疆,把事业传到边疆,把感情留在边疆,营造起一个和谐有序的援疆氛围。
第二篇:伊犁师范学院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开展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工作,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迈向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发展的需要。为了积极发展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加快培养急需的高等人才,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对口支援新疆高等师范学院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关于实施援疆学科建设计划的通知》精神,2003年以来,东北师范大学与南京大学对伊犁师范学院进行了近五年的对口重点支援,这一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对口支援的基本情况
2003年7月16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新疆高等师范学院工作会议”上,东北师范大学与伊犁师范学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2006年6月,两校续签了对口援助学科建设的协议书。按照协议书的内容,东北师范大学对伊犁师范学院进行了全方位、有重点的支援,重点支援伊犁师范学院的生物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专业。
2006年6月,南京大学与伊犁师范学院签订了为期5年的南京大学支援伊犁师范学院学科建设协议书,对口重点支援伊犁师范学院的数学、物理学、化学三个学科专业。其实,南京大学对伊犁师范学院的支援早在2000年就开始了。2000年8月江苏省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达成智力支援的合作协议后,南京大学就一直不间断地选派博士生、研究生来伊犁师范学院支教。
通过几年的对口支援,伊犁师范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学术气氛空前活跃,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领导干部和各级管理干部思想观念得到提升,学院的管理水平上了新台阶。可谓成效显著,硕果累累。
二、对口支援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抓住机遇培养学术骨干,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对口支援的中心是培养高层次的教师队伍,四年来,东北师范大学通过单列博士名额和单考硕士名额,录取了我院4名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47名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南京大学录取了我院2名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6名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此外,东北师范大学接受了我院25名教师访学,南京大学接受了3名教师访学。为培养后备师资,东北师范大学还接受了我院4批共25名本科生插班学习,有50%以上的学生考取了该校的研究生。
深造与访学期间,两校为我院的教师配备了学术造诣高、科研能力强的教授细心指导。深造与访学的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东北师大攻读硕士的欧阳艳的8篇论文、何晓燕的6篇论文分别被《SCI》收录;在南大攻读博士学位的蒋中英发表的3篇论文被《SCI》收录,施津菊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论文。这些同志相继被自治区评为教授和副教授,真正成为学院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学院的内涵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上述高校学习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占整个学院读学位教师的50%。考博士、考硕士对我院的师生已不再是梦想,目前,我院教师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令人欣慰。通过这项工作,学院高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也有望达到国家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
(二)缓解教师匮乏的矛盾和压力,传播名校的教风与学风。为了给外出深造、访学的教师创造条件,缓解我院师资紧缺的所带来的压力,6年来,南京大学共派出来12批137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来我院支教,东北师范大学派出25名骨干教师来我院支教,承担了近300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累计授课超过1.5万学时。他们带来了内地著名高校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凭借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理论功底先进的教学方法,刻苦钻研的精神,赢得了边疆各民族师生员工的好评。支教教师和研究生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三)帮助我院凝练学科方向,加强优势学科建设。东北师范大学书记盛连喜教授来学院就生物学学科建设及伊犁地区生态环境研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校长史宁中教授先后两次来我院指导基础数学学科建设及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申报工作。党委副书记柳海民教授应邀来我院,就新形势下教师教育的专业化问题与我院教科系的教师进行座谈,并举办学术讲座,为我院突出师范性特色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南京大学物理系博士生导师黄以能教授来我院挂职,结合学院的实际,提出把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作为今后我院重点发展的学科。经过论证,南京大学物理系同意与我院共建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所,并捐助了150万元的仪器设备,力争使该学科达到新疆的领先水平,使之成为我院的优势特色学科。2007年1月,我院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实现了研究生教育零的突破,这正是对口支援高校的辛勤汗水浇灌出的艳丽花朵。
(四)选派优秀干部前来任职,提高我院的管理水平。加强受援学校的管理队伍建设是支援的一个重要内容。2006年9月,经东北师范大学向教育部推荐,自治区党委任命东北师范大学副校级干部王延教授为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为加强我院美术专业的建设,东北师范大学派出苗根源副教授任我院艺术学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派出黄以能教授、孔敏教授分别任物理电子信息学院、数学系副院长、副主任。他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校的管理和建设中,带来了内地高校的办学理念,影响、感染和带动着我院干部和教职工的思想观念。我们深切感受到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提升对学院长远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这将对我院的各项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找准切入点,帮助我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黄以能教授表示自己援疆任务结束后还将定期来我院指导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工作,力争将该实验室建成自治区重点实验室,为边疆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东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的刘厚生教授来我院开展了锡伯族语言文化的研究,以我院和伊犁州的查布察尔锡伯族自治县为科研基地,帮助我院的人文学院获得一项锡伯族语言文化的自治区级的课题。为联合开展沙漠湿地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草地所杨海军课题组捐赠了5万元的科研启动基金。前来支援的专家们在边疆找到了自然、人文科学研究的新领域,均表示愿意尽力帮助我院在这些领域取得一批前瞻性的成果,达到双赢的目的。
(六)动真情,办实事,给予了我院经费、设备方面的大力支持。东北师范大学为我院捐赠了24595册图书价值35万元,捐赠了25万元现金用于我院购买教学设备,捐赠了5万元的科研启动基金;为我院读博士、硕士、访学教师及插班的本科生均减免了一半的学费,四年累计减免学费共68.8万元。为减轻我院教师负担,东北师范大学将单考硕士研究生考点设在我院,4年来,每年派3名工作人员冒着严寒,不辞万里来学院组织考试,并承担全部旅差费。2007年3月东北师范大学还单独列预算50万元,专门用于援疆人员的旅差费及其他相关支援费用。2007年3月,南京大学决定拨出150万元与我院共建伊犁师范学院凝聚态物理材料设计研究所,第一批100万元的设备即将投入使用,南京大学捐赠的3万元的1000册图书也即将到校。两校这种无私的援助行为令我院各族师生深深感动,成为我院师生员工传颂的佳话。
三、对口支援工作的经验和体会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是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保证。在对口支援的4年里,东北师范大学的党委给予此项工作高度的重视,强调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带着真情厚意援疆。党委书记盛连喜、校长史宁中先后来伊犁师范学院指导支援工作;主管此项工作的副校长、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忠两次来伊犁师范学院,协调解决对口支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口支援领导小组副组长、研究生院院长苏忠民做了大量的日常工作。东北师范大学校领导先后8人次来伊犁师范学院访问和考察。南京大学副校长张大良教授对援疆工作充满政治责任感,对学院提出的困难做到了有求必应;对口支援办公室主任毛昌鉴同志尽职尽责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落实协议内容;研究生院的王亚军老师热心负责,从研究生需求计划的发布、报名、确定人选,包括接送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关心。伊犁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洛合达尔汗、院长赵嘉麒等4位领导先后6次赴东北师范大学寻求帮助和支持,三次赴南京大学洽谈对口支援事宜。三校领导层的沟通交往,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和了解。三校都在领导小组之下成立了对口支援办公室,确保了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
(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是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基础。我院与两校的领导和教职工都从讲政治的高度,带着深厚的感情认识这项工作。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把对口支援工作当作一项落实党中央西部开发战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任务予以高度重视。伊犁师范学院把受援工作作为历史性的机遇,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条件来加以认识。在东北师范大学学习的教师得到了众多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是对在校学习的少数民族教师在生活上给予了细致周到的服务。每逢节假日两校都组织学习的教师和支教的教师召开座谈会和茶话会,两校教师亲如一家。
(三)突出重点,搭建平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是作好对口支援的关键。近几年,东北师范大学紧紧围绕为伊犁师范学院培养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实施支援工作。抓住了关键,找准了切入点。从提高教师的学历水平和层次,逐步扩大到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使对口支援工作一步步向纵深发展。
(四)动真情、办实事、求实效是对口支援工作的目的。支援工作中涌现出很多令伊犁师院师生感动的事迹:东北师大甄艳老师身患糖尿病坚持来伊犁支教;吴琼和李君老师都是新婚不久就积极报名来伊犁师范学院支教;白华英老师推迟了婚期前来支教,除每周承担12节课的教学任务外,还为伊犁师范学院学生开设考研辅导班……东北师范大学将对口支援经费纳入预算,为学习的教师减免学费,南京大学决定捐赠150万元,与我院共建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所,这一幕幕一桩桩无不显示出两校对边疆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片真情。伊犁师院的师生都深情地说,没有这两所高校的真情支援,就没有我院今天令人瞩目的发展与变化。
四、今后的工作设想及建议
(一)高度重视我院与两校签订的援疆学科建设计划书,全面落实协议书的内容。我院制定出每年希望支援的具体计划,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将其列入当年的工作规划中,将计划分门别类的予以落实。每年召开对口支援工作例会,及时解决出现的新问题,使对口支援工作不断深入。
(二)继续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以人才培养带动学科建设。聘请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做我院的兼职硕导,支持学院4个硕士学位点的建设,“十一五”期间争取使伊犁师范学院再增加几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增强自我发展的“造血能力”,全面提高伊犁师范学院的办学层次和水平。希望教育部能为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每年单列5名左右的博士生名额招收我院的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同时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单列1-2名博士、3-4名硕士名额,专门用于培养我院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通过两校的支援,使我院“十一五”期间几个学科专业和实验室能够达到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水平。
(三)继续加强与两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科研协作促进支援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在联合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项目上下大力气,作大文章,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并将对口支援的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尤其是抓好南京大学与我院共建的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研究所的工作。今后我们将和对口支援高校联合申报高层次的科研课题,希望教育部及有关部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四)对口支援工作的重心要下移。对口支援工作要从现在的校领导层面下移到院系、教研室以及具体人员的层面。通过网络等先进的教育手段,南京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教授能够一对一的指导帮助我院的中青年学术骨干,使其早成长,早出成果。
(五)我院衷心地希望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每年都能派出若干名教授、副教授来我院讲学或承担研究生教学和本科生的教学任务,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内地名校来1-2名专家讲学,我院有几十名教师、几百甚至几千学生受益,可谓事半功倍。
(六)希望教育部再增加1-2所高校支援我院并纳入援疆学科建设的计划中。我院将继续加强与有支援协作关系的河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联系与沟通,把支援的内容做大做实,为学院的发展谋求更多更强的外部资源。
(七)进一步加强互派管理干部的任职挂职工作,这是提高我院管理水平和培养干部的有效途径。希望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最好连续派出同一学科专业的专家教授把支援学科做强做大,也希望对口支援的高校在将来的工作中,对来边疆任职、挂职的干部和任课教师予以重点使用,创造一个人人愿意来边疆奉献的良好氛围。
(八)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营造浓厚的援疆氛围。对口支援这项事业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自加压力,抢抓对口支援工作的机遇,不仅要加快校内改革的步伐,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而且要加大宣传工作的力度,大力宣传援疆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让这项工作深入人心。我院将继续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热情周到的服务为支援我院的专家教授、支教教师和管理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让他们把才华带到边疆,把事业传到边疆,把感情留在边疆,营造起一个和谐有序的援疆氛围。
第三篇:2011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峰峰矿区中医院 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为扎实做好“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工作,切实加强我区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村医疗技术水平和卫生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我院制定了《峰峰矿区中医院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对口支援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项目的组织管理
我院对对口支援工作高度重视,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代卫章院长为组长的峰峰矿区中医院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领导组,并将相关科室负责人纳入小组成员。同时制定了《峰峰矿区中医院医院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和《峰峰矿区中医院院城乡对口支援工作计划》,力求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工作开展之初,我院组织相关人员到受援卫生院进行调研,切实了解卫生院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群众的医疗需求。
二、项目的主要做法和开展情况
根据对口支援工作方案要求,我院分别与彭城镇卫生院、界城镇卫生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派出由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理疗科组成的5位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医疗技术人员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三、项目取得的成效
从2011年6月20日到2011年10月20日,我院派出内科、外科、妇科、中医理疗科4名医疗技术人员分别前往界城镇中心卫生院、彭城镇卫生院进行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实行轮换制。按照工作要求,在支援期间,为支援医院多次开展示教及临床查房。同时,积极支持并免费接收受援卫生院医务人员进修,对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如规范病历书写、提高病历质量以及常用的常规操作。努力帮助受援卫生院培养骨干和科室带头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建立专家会诊、双向转诊制度。帮助受援卫生院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新技术和新业务,拓展服务范围,同时根据派驻医务人员的专业特长,指导受援卫生院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重症的中医诊治水平。不断完善受援卫生院的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规范和改进管理。我院于2011年10月7日前往彭城镇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共有6名医疗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义诊活动,诊疗范围包括外科、内科、妇科等,共义诊78人次,诊断高血压9人,冠心病6人,子宫肌瘤2人,发放宣传资料158份。
四、项目安排、管理及使用情况 根据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院派驻的医务人员参加对口支援工作期间,确保工资待遇、福利水平、岗位、职务等不变。
通过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帮助受援医疗卫生机构巩固和提高已有的专业技能,努力开设适宜专业和适宜学科并能开展工作。通过帮扶,努力实现“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养一批人才”的目标。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实现支援与受援双方互赢,逐步缩小城乡医疗卫生差距,以期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的目的。进一步改善农村就医条件,提高整体服务能力,推进城乡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共同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健康和谐发展,切实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下一步我院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
(一)加强工作督查,确保落实对口支援工作计划内容和工作效果。
(二)明确职责,继续加大人才输出的力度,加强对口支援双方的沟通,共同做好支援工作。
(三)建立对口支援工作的长效机制,扩大对口支援的范围和内涵,巩固对口支援工作成果,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院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2011
年12月
第四篇: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宜城市中医院
2010年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为扎实做好“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工作,切实加强我市农村卫生工作,提高农村医疗技术水平和卫生服务能力,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根据宜城市卫生局相关文件要求,我院制定了《宜城市中医院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了对口支援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管理
我院对对口支援工作高度重视,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吴文凯院长为组长的宜城市中医院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领导组,并将相关科室负责人纳入小组成员。同时制定了《宜城市中医院城乡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力求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工作开展之初,我院组织相关人员到受援卫生院进行调研,切实了解卫生院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群众的医疗需求。
二、对口支授主要做法和开展情况
根据对口支援工作方案要求,我院分别与郑集镇卫生院、流水镇卫生院、王集镇卫生院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派出由内科、外科、妇科、康复科组成的5位思想觉悟高、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医疗技术人员开展对口支援工作。
三、对口支授取得的成效
从2010年6月20日到2010年12月20日,我院派出内科、外科、妇科、康复科5名医疗技术人员分别前往郑集镇卫生院、流水镇卫生院、王集镇卫生院进行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实行轮换制。按照工作要求,在支援期间,为支援医院多次开展示教及临床查房。同时,积极支持并免费接收受援卫生院医务人员进修,对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如规范病历书写、提高病历质量以及常用的常规操作。努力帮助受援卫生院培养骨干和科室带头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建立专家会诊、双向转诊制度。帮助受援卫生院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新技术和新业务,拓展服务范围,同时根据派驻医务人员的专业特长,指导受援卫生院提高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重症的中医诊治水平。不断完善受援卫生院的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规范和改进管理。
我院于2010年9月17日前往郑集镇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共有16名医疗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义诊活动,诊疗范围包括外科、内科、妇科等,共义诊78人次,诊断高血压22人,冠心病6人,子宫肌瘤
2人,发放宣传资料158份。
四、对口支授安排、管理及使用情况
根据对口支援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院派驻的医务人员参加对口支援工作期间,确保工资待遇、福利水平、岗位、职务等不变。
通过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帮助受援乡镇卫生院巩固和提高现有的专业技能,努力开设适宜专业和适宜学科并能开展工作。通过帮扶,努力实现“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养一批人才”的目标。努力减轻农民负担,实现支援与受援双方互赢,逐步缩小城乡医疗卫生差距,以期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的目的。进一步改善农村就医条件,提高整体服务能力,推进城乡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共同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健康和谐发展,切实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下一步我院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
(一)加强工作督查,确保落实对口支援工作计划内容和工作效果。
(二)明确职责,继续加大人才输出的力度,加强对口支援双方的沟通,共同做好支援工作。
(三)建立对口支援工作的长效机制,扩大对口支援的范围和内涵,巩固对口支援工作成果,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院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2010年12月
第五篇:2014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北方医院2014对口支援工作总结
2014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古沟乡卫生院、泥河镇中心卫生院和我院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对口支援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2014年,我院分别和古沟回族乡卫生院、泥河镇中心卫生院接成对口支援帮扶单位,自卫生局下达对口支援工作项目之日起,为了保证对口支援工作的顺利实施,医院成立了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和各科主任为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认真地做好各项工作安排。医务科负责组织并协调对口支援工作,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检查计划的落实情况。
二、根据工作安排,医务科积极联系受援医院,了解受援医院的现状和工作要求,共同确立了对口支援计划,落实对口支援人员。经过双方多次沟通和协商同意,签订了《淮南北方医院对口支援古沟回族乡卫生院协议书》、《淮南北方医院对口支援泥河镇中心卫生院协议书》并报市、区卫生局备案。确定了本对口支援人员、工作内容、双方责任等,明确职责,共同实施对口支援计划。
三、签订协议以后,医务科组织本对口支援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根据对口支援工作方案及受援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制定了详细的对口支援周计划。本对口支援古沟乡卫生院由五名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组成,涵盖急诊科、内科、骨科、眼科、检验科等,并于2014年3月1日正式入驻古沟回族乡卫生院,开展对
口支援工作;对口支援泥河镇中心卫生院由三名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组成,涵盖骨科、神经内科、妇产科等,并于2014年3月1日正式入驻泥河镇中心卫生院。为了更好地做好本次对口支援工作,要求并督促对口支援人员严格按周计划执行。一年来,我院为对口支援单位举办专题讲座4次,开展手术示范5次,带教查房16次,带教读片40次,接受卫生咨询共4540人次,深受受援医院好评。
四、根据对口支援协议,我院接收古沟回族乡卫生院李雪琦、聂朋军两位同志,泥河镇中心卫生院陈珊珊、常菊香两位同志来我院进修学习,以提高受援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
五、紧密联系,密切合作,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加强对口支援人员的管理工作,开展业务学习和知识讲座,共同推进对口支援工作顺利的开展。
北方医院医务科
二0一四年十二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