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皖编办〔2006〕19号 关于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原离退休人员相关费用提留问题的意见
关于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原离退休人员相关费用提留问题的意
见
皖编办〔2006〕19号
省直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的意见》(皖办发[2005]26号),现就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原离退休(含提前退休,下同)人员相关费用提留问题提出如下处理意见:
一、关于离退休人员的福利费提留问题
(一)转企改制事业单位原离退休人员的福利费标准,可按年人均4000元、每人15年计提,由单位集中提留、逐年发放。
(二)财政供给(包括全额和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时,原离退休人员福利费,按上述标准一次性从原单位净资产中提留。对国有资产不足提留或资产评估后为负数的,由省财政从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上缴的国有资产变现资金结余中调剂解决;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时,按上述标准一次性从原单位净资产中提留。
(三)原离退休人员福利费提留后,由转企改制前的主管部门设专户监督管理,转企改制单位负责具体发放。
二、关于提前退休人员养老、医疗保险费用提留问题
转企改制事业单位实行提前退休政策所需养老、医疗保险费用,按照不额外
增加社保和财政资金支出负担的原则处理。提前退休人员提前退休年限内的退休
费、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费,按规定由所在单位和个人一次性向所在地社保经办
机构缴纳。单位所缴纳的费用原则上从单位国有资产变现中支出,不足部分由其
主管部门从自有资金中划拨补助,或由省财政从省属经营性事业单位上缴的国有
资产变现资金结余中调剂解决。单位和个人未能一次性缴清提前退休年限内的退
休费、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费的,不得办理提前退休手续。
三、关于原离退休人员的增资经费提留问题
有正常事业费全额拨款的转制单位,转制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由社会保
险经办机构负责全额发放,其中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担按照接收时当地企业人均
月养老金标准核定的部分,差额部分由省财政按原经费渠道安排所需资金,并在企业参保时划入参保所在地养老保险基金财政专户。
有正常事业费差额补助的转制单位,转制前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社会保险
经办机构负责发放按照接收时当地企业人均月养老金标准核定的部分,以后不再
增加,与原待遇的差额由原单位支付(其中财政承担的部分,由财政按原经费标
准和渠道划拨到单位;单位承担的部分,从原单位国有资产变现中按人均1-2
万元提留费用中支付)。
没有正常事业费拨款的转制单位,转制前离退休人员原按国家和省有关事业
单位政策核定的基本养老金,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支付。国家统一出台事业单
位离退休费调整政策时,此类离退休人员按企业办法增加的基本养老金与按事业
单位办法增加的离退休费的差额部分,由原单位在转企改制时,从国有资产变现
中按人均2-3万元提留费用中负责支付。
(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安徽省人事厅 安徽省财政厅 安徽省劳动
和社会保障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6年2月16日
第二篇:皖编办〔2006〕15号关于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
皖编办〔2006〕15号
省直各单位: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的意见》(皖办发[2005]26号),现就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范围
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范围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或中介服务活动、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国有事业单位(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名单由省编办界定后逐个下达)。
二、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操作程序
(一)转企改制事业单位拟定改革方案;
(二)转企改制事业单位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转企改制方案;
(三)转企改制事业单位改革方案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省编办,省编办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报省编委审批。
(四)进行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
(五)办理资产处置核批手续;
(六)办理提前退休人员审批手续。
(七)办理劳动工资关系和社保关系划转手续;
(八)办理事业单位注销登记和企业工商注册登记手续。
三、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方法步骤
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总体上要求从2005年12月开始,2007年底前完成,分两个批次组织实施。第一批次原则上在2006年底前完成,第二批次原则上在2007年底前完成。每批次具体分四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1个月时间完成)
召开省属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动员大会,广泛宣传发动;建立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转企改制工作的领导;各主管部门组织所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职工认真学习转企改制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二)拟定转企改制方案阶段(2个月时间完成)
各主管部门组织所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按照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各项政策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拟定转企改制方案,并经本单位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单位概况;转企改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转企改制具体形式;资产处置办法(包括剥离、核销、提留、出售、优惠等);人员安置方案及有关费用测算;转企改制后设立的新体法人治理机构和企业发展构想;转企改制的组织领导和实施步骤;需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的重要事项。
(三)方案报批阶段(2个月时间完成)
各转企改制事业单位将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转企改制方案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报省编办(一式10份)。省编办收到方案后及时转有关部门征求意见,有关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审核意见反馈省编办,省编办汇总有关部门意见后拟定审批意见,报省编委审批。
(四)组织实施阶段(3个月时间完成)
转企改制方案批准后,在主管部门指导下,由原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各批次转企改制单位须于当年12月31日前完成各项转企改制工作,并将转企改制工作实施情况总结报省编办。
2005年12月8日
第三篇:皖编办〔2006〕14号 于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的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入与不良资产处置的意见
关于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中的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入与
不良资产处置的意见 皖编办〔2006〕14号
省直各单位: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的意见》(皖办发[2005]26号),现就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中的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入管理使用和不良资产处置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转企改制单位的资产评估
1、转企改制单位的资产(除工会经费外)均列入评估范围。由本单位负责清产核资、登记造册和编制基准日的资产负债表及财产目录。
2、在上述资产清查的基础上,由转企改制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或委托中介机构对其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并将审计结果报省审计厅、省财政厅、省编办。
3、在完成审计的基础上开展转企改制单位资产评估。首批转企改制的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资产评估的基准日统一确定为2005年12月31日,第二批转企改制的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资产评估的基准日统一确定为2006年12月31日。转企改制单位全部资产(包括土地)的评估,要在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中通过招标确定。资产评估结果报省财政部门(土地评估结果报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核准,并在转企改制单位予以公示。
4、为确保资产评估和审计结果的公开、公正、公平,任一转企改制单位的资产评估和财务审计均不得由同一家中介机构承担。
5、转企改制单位从资产评估基准日到完成转企改制期间内的收益,50%上缴至省财政厅非税收入汇缴结算帐户,再由非税收入汇缴结算帐户划解财政专户,用于支付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成本,另50%由转企改制后的单位所有。如果出现亏损,亦按上述比例分别承担。
二、关于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入的管理、使用
1、转企改制单位自办的幼儿园、医务室、职工食堂、集体宿舍等非经营性资产应进行剥离,剥离后可委托转企改制单位代管。
转企改制单位原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费、提前退休人员提前退休年限内的退休费、经济补偿金、抚恤金、丧葬费及富余职工安置等费用,经省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核准后,可在单位的净资产中计提。
2、转企改制单位国有产权转让价格以经核准的资产评估结果为基础,同时考虑盈利水平和市场发展前景等因素合理确定。转企改制单位的国有资产产权转让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方式进行。国有产权转让中,资产评估价值在20万元以上的,必须进入安徽省产权交易中心公开进行转让;资产评估价值在20万元以下的,可由主管部门报请省财政部门批准后,按照国家和省有关国有资产转让的规定实施协议转让。
3、转企改制单位的国有资产产权出售收入全额缴入省财政厅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再由省非税收入管理机构按规定划解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统一用于支付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改革成本。其中,涉及转企改制单位国有划拨土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出让手续,其应缴的土地出让金,经省财政厅批准,可作为资本金转增改制企业,用于弥补改制单位净资产负数和支付改制成本。上缴财政的国有资产产权出售收入,其使用由主管部门拟定专项报告并经省财政厅批准后执行。同一主管部门(单位)下属的若干转企改制事业单位国有产权转让收入,可经财政部门批准先在本部门调剂使用。经财政部门确认不足以支付下属单位改革成本的,经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联席会议办公室批准,可由省财政厅从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上缴的国有资产产权出售收入结余中调剂解决。
4、省属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保留国有产权的单位应及时到省财政部门办理企业产权登记手续。
三、关于不良资产的处置
1、转企改制单位在进入国有资产产权转让程序之前,应办结不良资产的移交手续,并按照国家有关资产损失管理的规定处理。转企改制单位以净资产作价入股的,必须依法办妥债权债务处理的相关手续。
2、转企改制单位的不良资产项目、数量、金额应与省财政厅批准核销的内容一致。转企改制单位的不良资产指定由安徽省产权交易中心进行清理和追索,转企改制单位不得擅自处置已核销的不良资产。转企改制单位应持不良资产核销的批准文件、不良资产清单和相关原始凭证、不良资产专项审计报告与省产权交易中心签订《不良资产移交协议》,并办理移交手续。对其中移交的实物性资产,转企改制单位、产权交易中心应在转企改制单位主管部门的共同参与下,进行现场勘查、盘点和标识等清理工作。对其中的大宗物资或不便搬运移动等资产,省产权交易中心应与转企改制单位签订委托代管协议。对其中移交的债权、股权性资产,可暂不变更债权人名称和股东名称。但债权、股权的所有权益应移交省产权交易中心。
3、转企改制单位对移交后的不良资产仍负有配合追索、提供资料等义务;转企改制单位的主管部门应督促转企改制单位履行协助追偿的义务。
4、省产权交易中心处置不良资产净收益,要及时缴入省财政厅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帐户。
安徽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安 徽 省 财 政 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6年1月10日
第四篇: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若干配套政策的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若干
配套政策的意见
(豫政 〔2006〕49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若干配套政策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七月二十八日
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中若干配套政策的意见
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现就有关配套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财政支持
1.继续征收文化事业建设费,用于文化事业建设。继续增加对宣传文化事业的财政投入,建立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促进宣传文化事业发展。
2.省、市两级设立文化体制改革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转制单位职工安置和弥补社保资金的不足。具体办法由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制定。
3.转制后原有的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主要用于解决转制前已经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
二、关于税收优惠
4.对国家、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和转企改制的文化单位,自2006年起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
5.对政府鼓励的新办文化企业,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
6.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文化集团的核心企业对其成员企业100%投资控股的,经批准后,可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7.转企改制过程中,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参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不征收营业税。
8.转企改制过程中的国有资产转让净收益按国家有关规定全额上缴财政的,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不征收企业所得税。
9.由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的,对其自用房产、土地和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
10.文化企业纳税确有困难的,可申请减免经营用土地和房产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
11.文化体制改革单位中,对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电影制片厂或经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电影集团及其成员企业销售的电影拷贝收入免征增值税,对电影发行企业向电影放映单位收取的电影发行收入免征营业税。
12.文化体制改革单位的文化产品出口可按照国家现行税法规定享受出口退(免)税政策,文化劳务出口境外收入不征营业税,免征企业所得税。为生产重点文化产品而引进先进技术或进口所需要的自用设备及配套件、备件等,按现行税法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13.转制后税收征收管理范围保持不变,过去所享受的税收政策继续执行,原有的增值税优惠政策继续执行。
14.鼓励、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兴办或参与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并享受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税收待遇。
15.社会力量通过国家批准成立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或国家机关对宣传文化事业的公益性捐赠,经税务机关审核后,纳税人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在应纳税所得额10%以内的部分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纳税人缴纳个人所得税时,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的部分可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16.对原实行工效挂钩政策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转制后可继续实行工效挂钩政策,经税务机关审核,其实际发生的工资支出额准予税前扣除。
三、关于资产处置
17.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由同级财政部门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和财务审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支付。转制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18.清产核资中清查出的资产损失按规定报经批准后进行核销。转制为企业的出版、发行单位,转制时可结合清产核资、资产评估、财务审计,对其库存积压待报废的出版物经财政部门审批后做一次性处理,所发生损失经税务机关审核认定后在税前列支。转制后对库存出版物的呆滞损失实行分年核价、提取提成差价的方法。商品盘亏数额在规定范围内的,允许自行转账,所发生损失经税务机关批准后在税前列支。
19.转制单位资产出让时,应比照国家和我省有关国有产权转让政策的规定,进入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选定的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市场确定价格;采取协议方式转让国有资产,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经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转让价款原则上应当一次性付清,如金额较大、一次性付清价款确有困难的,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在1年内付清,且首付款不得低于总价款的30%,并在合同生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支付;其余款项应当提供合法的担保,并应当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支付延期付款期间的利息;购买方未付清价款之前无权处置国有资产;确需处置的,须经产权持有人同意并报有关部门批准。
20.转制为股份制的文化企业,经财政和主管部门批准,可从1992年以来净资产增值部分(除国家投入外)提取不超过30%的额度,以股份的形式奖励给经营管理人员和有较大贡献的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该股份只有分红权,没有所有权。
21.商标、专利及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原则上按规定进行评估作价,由产权所有者交转制后的新单位使用。
22.清产核资中清理出来的转企改制前发生的3年以上应收账款,在转企改制时可按有关规定进行核销;3年以内的应收账款确已形成呆坏账的,也可按规定进行核销。已核销的应收账款实行账销债留,转制后的新单位继续保留追索权,收回的资金仍为原资产所有者所有。为调动转制后新单位的索债积极性,原产权持有人可按一定比例将实际收回的资金奖励转制后的新单位。
23.根据文化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允许转制单位租用国有文化设施。缴纳租费确有困难的,经批准可适当减免。
四、关于土地处置
24.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原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可参照省属企业改制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的有关规定,分别采取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和保留划拨等方式。
25.原划拨土地使用权以出让方式处置,用于商业、旅游、娱乐和房地产开发等经营性项目的,一律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进行。
26.不改变土地用途的,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以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
27.用于非经营性项目且用地单位不变,可按土地使用权评估确认价的20%—40%补交土地出让金。一次性缴清土地出让金确有困难的,可以通过合同约定方式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期满未缴清土地出让金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经批准,艺术表演团体和确有困难的文化单位的土地出让金可采取先缴后返的办法,由财政部门返还给转制单位。
28.采用租赁方式处置的,土地租金可实行“2年免除3年减半”,个别特殊困难的单位可免缴5年。
五、关于授权经营
29.文化企业集团、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等需实行经营性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报同级政府批准授权。授权经营企业原有行政管理和党的领导关系不变。
六、关于收入分配
30.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可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企业要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企业自身特点的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七、关于工商登记
31.文化企事业单位在办理转制登记时,原专项审批的许可证在有效期内的,可不再重新办理审批手续,但要及时到相关部门办理许可证的变更手续。
八、其他
32.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的资产审计、评估、广告、资产交易等各项收费,按省有关企业改革、改组、改造过程中收费行为文件执行。转企改制过程中所需办理的工商登记、税务变更登记以及水电、土地、房产、交通工具、通讯设施等过户手续,除证照工本费外的收费一律免缴;转企改制单位未发生现金流量的资产过户,可不视为交易行为。
33.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后,需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
34.对于转企改制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及时研究具体办法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