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情日记
元谋县江边乡阿卓村委会新农村指导员颜耀驻村感受三则
2012年3月,我作为新一批下派的新农村指导员,带着组织的信任和群众的期待到达了所驻村江边乡阿卓村委会。在驻村期间,我被所见所闻深深的震撼着、感动着。
民生之要
阿卓村委会海拔较高,地处山坡顶端,没有有效水源,农业生产完全是靠天吃饭,在连续三年的干旱肆虐下,放眼看去大片土地枯黄,没有绿色。“抗大旱、救大灾、保民生、抓春耕、促发展”是省、州、县在全省各地遭受百年大旱之灾作出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我们第六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指导员的首要工作任务。
水是万物之源,水利则是农业的命脉,特别是在三年连旱之下,在透雨尚未到来之前,当务之急就是想农民之所想,做到“两个确保”:一是确保农民有安全卫生水吃,二是确保烤烟生产有水浇。民生的内涵虽然很丰富,我深刻地认识到,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就是抗大旱、保人畜饮水、保烤烟浇灌用水。民生问题,就宏观而言全国一样,但如果从纵观、微观,特别是我们深入到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农民家庭等最基层时,因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差异,以组为单元、以户为细胞的广大农村,农民对民生的认知和需求各不一样,尤其是像以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阿卓村委会的4个村小组,烤烟收入才是农民当前增收的主业,只 1
有栽田烟、栽好烟、卖好价,才是改善民生的好办法、硬道理。为打赢一场抗旱攻坚战,在扶贫挂点单位县人社局了解情况后向旱情严重的和尚村小组69户送去蓄水桶138只,为村民解决了燃眉之急。在江边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帮助争取项目资金,争取到州烟草公司烟水配套工程项目资金2百多万元,解决了阿卓村、和尚村2个自然村组引水工程,架管引水、挖蓄水池,建烤烟房35座,确保烤烟生产种植面积400多亩。一位老党员说:“我们虽在边远、贫困的地方,但共产党没有忘记我们,虽然旱情严重,但州县乡都比较关心,大家有信心战胜这场灾难。”在深入了解大家的想法后,我结合村情实际帮助村民拟定了“护好林、管好水、修好路、发展核桃、花椒种植、黑山羊养殖”等主要发展思路。发动大家当前要抓好护林防火工作,保护好生态环境。
步行四个多小时的求学路
边远地区的孩子“上学难”是我驻村最深刻的感受。当我入户了解情况,这里读书的孩子,要到乡办中小学上学,从阿卓村委会的4个村组到乡中学启宪完小远的有四十多公里山路,村里就读乡小学和中学的学生要绕过几座大山,走四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江边乡中小学一个月放两次假,这些读中学小学的山里娃要在学校与家之间往返两次。看着他们,七岁至十四五岁的孩子,一天要步行四个多小时,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是老爹用马驮,并且还是爬山,这样的长途跋涉,连成年人都觉得吃力。我简直无法想象这些山里娃是怎样走过来的,但为了求学,他们
风雨无阻,他们用自己稚嫩的双脚一次次丈量着家与学校的距离。在这里,“不读书就走不出大山,不学文化就改变不了贫困落后的面貌”已成了大家的共识,再艰难家长都支持孩子读书,再辛苦孩子们都坚持到学校。这些山里娃与城里风吹不着、太阳晒不着的孩子相比已经拥有了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有了这每月步行四次,每次四个多时的求学经历,今后的人生路上还有什么难得倒这些勇敢坚强的山里娃呢?
山乡摩托车
在农村公路上,经常会遇到一些从乡村小路上蹿出来的摩托车,或拉着一大筐农副产品,或带着妻儿老人,跑得挺欢。看着他们颠颠簸簸的样子,在城里柏油大道上跑惯的我难免为他们的安全有些担心。
说实在的,我对摩托车并不“感冒”,特别是在城里,每当看见一些被人们称为“小半截”的架着摩托车在城里横冲直闯的时候,心里总不是滋味。对摩托车再次认识,是我被单位派到一个远离县城70多公里的一个偏远山村担任新农村指导员以后。我进驻的那个村子离乡政府驻地有30多公里,以前是不通公路的,近年来,国家实行了“村村通”工程,5年前才修通了公路,但是坡陡弯急,坑坑洼洼,路面等级差。晴天越野车和大车勉强可行,雨天就只有摩托车通行了。国家实行惠农政策,摩托车被列入“三下乡”补贴范围,买一辆价格5000元左右的中档摩托车,国家补
贴600多元。一般农户只要卖出两头牛或三、四头猪,就可以买一辆像样的摩托车了。
摩托车不捡路,不论晴天雨天,路宽路窄或田间路面,它就能够通过,出行极为方便;摩托车不娇气,驮上200多公斤的东西,它也能够在乡间凸凹不平的小路上奔跑,力量顶得上两、三匹马;摩托车使用方便,它不像牛车马车既要管车还要饲养牛马,深受农村青年人的喜爱。有男孩的家中,很多家庭可以没有彩电,但不能没有一辆摩托车。在我进驻的这个村委会的300多户农户中,已经一半以上的人家有了摩托车,而且还有快速增长的势头。
摩托车的增长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活力,成了农村商品流通和运输的主要工具。农村的集市上,每逢赶集,街口总是停满了各式各样的摩托车。城里的拉来了农村人需要的服装、糖果和小商品,农村的驮来了新采收的粮豆、菌子和出栏的鸡鸭。摩托车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摩托车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方便,拉近了村与村之间的距离。村干部下村,送孩子上学,看病走亲戚,都靠摩托车代劳。以前村与村之间不通公路,出行都靠两只脚;现在村与村相隔10多公里的地方,只需20来分钟,村与村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缩短了。山村摩托车的快速增长,在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和方便人们生活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无证驾驶、违规行使等问题比较常见,希望有关部门加强理和完善管理
办法。但不管怎样,我却是喜欢上了摩托车,如果我还在乡下工作,说不定我也会买上一辆摩托车。
2012年6月3日
第二篇: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
X年X月X日,星期X,晴。
今天上午获悉分公司XX的女儿在X年X月X日的一起意外事故中不幸受伤,经医院诊断为左肩粉碎性骨折,左腿软组织严重挫伤,现已出院在家休养。班子成员间相互通报后大家都感到非常震惊,决定下午一起去XX家进行探视慰问。
XX同志在X月X日刚被公司紧急派往XX进行XX维修处理,X月X日他刚抵达XX第二天,其女儿就遭遇事故。关键时刻,面对公与私的选择,XX选择了对女儿伤情的默默承受,未对分公司透漏只言片语,提丁点要求,强忍对女儿的深深牵挂,克服近40度持续高温炎热气候,坚守在XX勤奋工作,并按时圆满完成了任务。直到昨天,在安排他们去另一地方处理问题时,同伴才向分公司反应了XX女儿发生的情况。大家都震惊了,感动了,面对女儿发生这么大的事故,作为父亲,该是如何地心痛。然而,XX却不给分公司添麻烦,未向分公司提任何要求,默默坚守外地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这种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是我们每一个员工都要学习的!
XX的家并不难找,就在XX中转廉租房内。50平米左右,室内简易地放置着生活用品,窄窄的客厅内,XX正在看电视,左手缠着绷带。XX妻子找了几个凳子给我们坐下,她却一直站在我们旁边和我们谈话,直到有人提醒,她才从厨房里找了一个垫水盆的凳子坐在我们旁边,心痛地向我们诉说着女儿事故的整个过程,女儿住院时她一个人照顾的艰辛。当我们询问她要不要把XX调回来帮忙时,这位妻子/母亲谢绝了,她只淡淡地说了句,主要是换药时上下楼背不动X岁的女儿,有点不方便,还是让XX在外边安心工作吧。说起医疗费,她告诉我们前期治疗已花费XX元,本来指望能申请一些医保补助,不想由于XX经常出差在外,近年来多次错过女儿的医保续费期,导致此次费用基本需自筹负担;另外,后期治疗还需大笔费用。
坐在他们家窄窄的房间内,说了好多好多,大家心里都有些许苦涩。我们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的战友和同志,因为常年出差在外,在至亲的人出现困难的时候,他毅然选择了沉默,未向分公司提要求,就连透漏一点消息都没有,坚持在外完成自己的工作,作为一个父亲,这需要何等的勇气;而他的妻子,面对困难时,绝不拖累丈夫的后退,坚持一个人把所有事情扛下来!
从XX家回来后,分公司领导班子召开会议,决定就XX家的困难现状发起倡议,班子成员带头亲为,号召分公司全体职工群众:伸出一点援手,献出一点爱心,成全一份勇敢的坚持,传递一份敬业正能量!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温暖的人间!
作为一个基层管理组织,要时时刻刻都把职工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关心他们的疾苦,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各个方面为他们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家共同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后记:X年X月X日,XX公司张贴出爱心捐款倡议书,各级管理人员带头、职工群众踊跃参与。截止X年X月X日,共有X余名职工群众捐款,合计X元。分公司党支部代表爱心资助职工于X年X月X日把爱心款送到XX手中,家属不胜感激。
第三篇: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
日期:2012年4月10日 驻村名称:昌宁县漭水镇漭水村
昌宁县人民法院 张志愿 司法警察大队副大队长
[安排]4月8日法院党总支安排第一党支部于4月10日进驻挂钩联系点漭水镇漭水村开展“四群工作”,为期10天。
[出行]4月10日上午8时:
一行24人在院党组书记、院长李秉琦的带领下前往漭水村。
8:30分村委会会议室:
村党支部书记对我们24人进行分工,分为6组,由村干部带队分别对我们24人挂钩的共225户挂钩户进行走访,我负责联系10户,分别在草子地、宝家寨、小路坡三个村民小组。
[走访]我的第一站是草子地的穆子春家,去他家刚好赶上他们家办喜事,附近的村民都来帮忙。其中我负责联系的李顺、李应昌、禹芹秀三家都在,他们听说我是法院的,热情地把喜糖和水果摆了一桌,好几十人都围了过来。社长说“咱们“茶乡法官”来我们茶乡了,当时拍电影的时候我们可都当了一回 “明星”,是群众演员呢……”在《茶乡法官》的话题下,大伙都和我拉起了家常,我们聊开了,从发展生 产、基础设施建设再到社会治安、子女教育、留守儿童老人问题,大伙都把我当做了知心人,我认真地记录着每个人的问题,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积极做好答复工作,积极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种法律知识……就这样我们一直聊到了将近12点。
13时,在赶往宝家寨的途中,我遇到了宝家寨的一位姓罗的老大哥,他听说我的来意后热情地给我当起了向导,他说,现在正是茶叶采摘季节,大伙都忙着呢,我先打个电话,看看人在不在家里。在他的帮助下我走访了宝家寨的孙玉斌、李凤香等五户挂钩户。在李凤香家84岁的老奶奶听说我是法院的干部对我格外亲热,当了解到他们家李凤香的丈夫是下岗工人,现在被查出骨结核晚期,两个孩子都在省外读书,家里全年的收入不足5000元,现在已经是债台高筑,他们希望我能帮忙给李凤香的丈夫办个低保。对他家走访结束后,我联系了村民小组长,了解了李凤香户的详细情况。17时,完成了10户挂钩户的走访我回到了村上,把了解到的情况向村委会做了汇总,并重点对李凤香户的情况进行了汇报,村委会同意在2013年的低保名额中为李凤香的丈夫办理低保。
[感受]结束了一天的走访,是我感触颇深,老百姓的质朴让我有了自责的惭愧,领导干部下基层不是一种简单的解决干群关系的方式,从“孟连事件”到“孟连经验”,我想 我们更多的不是一味的去批判它的过去,而是应该学习它的现在。“四群工作”是省委的重大举措,是真正拉近干群距离的心贴心的为民理念,我想对我们的每一个干部职工都是一种心灵的洗礼,感受到了“关注民生,发展”八个字的分量。
第四篇:民情日记
红安县机关办“三万”活动工作组
成员 韩晓彬 2015的1月20日,星期二
开展三万活动以来,红安县机关事务办驻点二程镇大赵家村的“三万”活动工作组,深入到汪散村的家家户户,走访到田间地头,同农民朋友面对面解答,手拉手帮扶,心连心交流,深切感受到农民朋友的质朴、坦诚,也使我们工作组的同志在开展工作的同时,心灵上受到了洗礼。
今天是2015年1月20日,星期二。大寒节,机关办领导带领全办同志按照“15105”的要求,在活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机关办党组决定不能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地开展活动,要采取非常规的工作方法进行。“5+2”、“白+黑”工作法就是其中之一,这样很好地解决了正常业务不耽误、“三万”活动照开展的问题,两个轮子一起转,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8:30时我们到了大赵家村,赵利华书记便带我们到十一组汪散看办公室捐款整修的二口塘堰的情况。看见塘堰巳经开始蓄水了。心里非常高兴。我们便和在塘边洗衣洗菜的村民聊起了家常来。对当家塘的整险加固,解决了村民多年期盼,以后的生活饮水就放心了。村民们千恩万谢感激不尽。在我们向他们征求对村集体的发展建议和意见时,他们也都发表了个人的看法:
一:现在附近几个小组青壮年都出外务工,村里基本没劳力,只有老人和小孩在家缺乏安全感;
二:他们村算是比较偏远的山村,房屋基本都是60——70年代的土石结构,他们也想响应政府的新农村建设的政策。
综合全体干部走访的情况总结:一是:这个村大部分家庭经济较差,对自己改建新房有一定难度。大家帮他们算了一下:近二年国家对农民工务工的政策较好,劳务费水涨船高,再加上各种物价虚高。在我县请个工匠的净工资在150元/天左右,加上人/天50元的招待费,加起来就是200元出头了。这样的开支对农村家庭来说还是很难承担的。所以大家都想申请新农村建设;二是:近几年出现了出外务工的热潮。农村青壮年都出外打工去了,大部分村都是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伤残人员在家,大家都觉得缺乏安全感。现在党和政府政政策好,大力提倡建设新农村。大家希望政府能不能有规划地把这些村以建新农村的模式(象览儿工业园)那样组建到一起。他们觉得这样既能节约出大量的土地复垦;又能让组建后的新农村的留守村民守望相助。这样的话出外务工的人就能放心家里;留守的家人也就有安全感了。大家就无后顾之忧了。
第五篇:民情日记最新
民情日记:让疾病不再成为负累
2013年9月17日上午,晴
徒步走进五河居果园二巷,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条狭窄的农村巷道,踏着石子小路,来到一户人家。这家三口人,有老太太,她的儿子及孙女,一家吃低保,儿子朱思兵受伤手臂残疾,不能干重活,当我问到孙女上班了没有,老大娘忍不住落下泪来,哽咽道:“当时让她念高中,她不念了,都是家里给耽误了。”我一边安抚大娘,一边问女孩想不想上班,她腼腆一笑,纯真的眼神中流露出她对工作的渴望,我当即就告诉女孩:“想找工作可以直接找我,我帮你介绍到酒厂或者园区工作”。
离开之后心情还未平静,随即又走访一户,户主李士友听说我们来了,很是热情,坐下来后,我环顾四周,老人家里陈设十分简陋,三个房间都只各放一张床,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老人说:自己得了肾癌,多亏了大儿子照顾,要不早没了,住院治疗费都是大儿子给的。小儿子不孝顺,成天赌钱,输了好几万。自己看病花去16万,报销6万,现在仍欠2万元未还上。我当时就表态,大儿子孝顺的品德值得我们学习,对于小儿子如果您答应我们帮您管一管,剩下的欠款我考虑调用政府专项大病救助资金把欠款先还上。老人听后很激动,连连说:共产党的政策好。
今天走访下来,深切感受到: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走访了这么多户,近60%以上的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病致贫让他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看来今天走访是来对了,下一步打算从三个方面解决农村因病致贫问题:
一是从政策上提供帮助,扩大新农合的覆盖面,争取达到100%。对于家庭成员中有因病致贫的,若符合低保条件,实现动态的应保尽保。
二是从资金上提供救助,设立专项大病救助资金,从镇政府财政收入中划拨,规范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三是帮助因病致贫家庭“造血”,为这样家庭的劳动力优先提供岗位,减轻家庭负担。
这次走下来感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以后会多接地气,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把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做好。
民情日记:吸引到人才是关键
2013年9月17日下午,晴
五河居书记毛学硕陪同我来到一个低收入家庭,推门进去只见四周都是低矮破旧的砖房,地上晒着满院子的花生,细问才知道这是刚从自家地里收的,我随手拨三个,两个是瘪的。晒花生的徐化平老人叹气道:“今年天特别干,种的花生都不结果子,晒晒只能自己吃。”我问他家里经济来源是什么,老伴激动地说:“自己视力模糊,两口子身体都不好不能干什么,仅仅靠儿子在外打工挣的不到两千元。” 我问老人工资不高为什么不选择回家乡就业,老两口主要担心回来工资低。我向老人解释:家乡发展潜力大,就近就地就业,不仅可以节约外出打工的诸多花费,而且有利于融洽家庭关系,加上家乡工业发展迅猛,劳动力需求量不断增大,工资标准也在持续提高,两千元以上的工作不愁找不到,请老人多做小孩工作,我镇会根据您家庭的特殊情况,优先安排小孩就业。
接着又走进对门一家,户主彭庆军的媳妇向我们讲述:家里有7口人,两口子在工地上做瓦工活,儿子彭龙开家装门市,专门做人造大理石地板,生意不错,全家月收入过万。刚准备离开,大儿子从外面回来,攀谈中看出他很有头脑,善于抓住商机,我问他对五河拆迁有什么看法,他笑着说拆
迁是大势所趋,没有拆迁哪来的生意。虽然是一句看似平常的话语,但却是蕴含道理。五河镇这几年的拆迁带动了标准化厂房建设,加速了工业项目集中进程,工业发展又带动了劳动力就业。包括彭庆军两口子干的瓦工活,也是在五河新城发展的前提下催生的。
最后走访一家,进门之后发现是一群年轻人,沟通中得知他们在外地工作,临近中秋节回家看老母亲。其中一个是从北京回来的报社记者,我问她对家乡这几年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她说:她离开五河这几年,她所居住的地方变化不大,希望政府能规划好,期待五河明天能有更快更好的发展。从他们的言语中流露出对家乡建设的美好憧憬。我告诉他们,这里将会建成以五河镇为中心,四河、峰山为两翼,规划区域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的五河新城。它的设立,不仅仅是规模的放大、数字的叠加、人口的增多,更是体制机制上全面彻底地创新,标志着五河的建设与发展将步入崭新的阶段。希望你们将来都能回家乡工作,为家乡尽一份力量。走完这几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老易的儿子这样的年轻人都倾向于选择外出打工,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建设五河,成为我们迫切要考虑的问题。下一步除了提高工资水平之外,更关键的是建立吸引人才的平台。只有加快自身发展,才能真正吸引到人才,人才促进经济质量提升,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