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红十字会工作总结汇报
在县委、县政府和市红十字会的正确领导下,xx县红十字会认真履行红十字会各项职责,加强组织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救灾、救助、救护工作,建立红十字特色救助项目;积极推进遗体捐献工作;强化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全面实施全民自救互救工程;抓好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积极组织基层红会组织;发展红十会会员;成立志愿者队伍,我县红十字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红十字会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开展救助活动,打造红会知名品牌
今年我会继续发扬红十字会人道、博爱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社会救助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打造了我县红会的社会知名品牌。
1、情系特困农民,开展新农合救助
我县自2003年开展新农合工作以来,参合率逐年上升,从2003年的60.7%上升到今年的98.3%,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贵问题。但由于我县是一个贫困县,仍有部分特困人群因无力支付个人应当交纳的10元钱,不能参加合作医疗,享受不到党和政府的这项优惠政策;有的农民因患大病重返贫困,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我县红十字会按照《xx县红十字参与新农合试点实施意见》,积极开展了救助活动,推进了新时期农村的发展。针对参合特困农民大病报销后仍十分困难的实际,今年春节期间,为确保特困参合农民渡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2月12日,我们在县中医院举行了红十字会救助特困群众救助金发放仪式,共为164个贫困家庭分别发放300至4000元不等金额的救助金12万元,解决了这些特困参合农民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度过了一个祥和幸福的春节,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老百姓敲锣打鼓送来锦旗一面,提高了红会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
2、关爱弱势人群,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关爱老年人,已成为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下的迫切要求。关心他们的健康,体恤他们的生活,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为此,我们将关爱老年人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在春节前,向全县乡镇敬老院发放价值3.43万元的常用药箱490个;并由县委常委、副县长xx同志亲自带领县红会、皮防所工作人员,走访慰问了我县麻风病人,并为他们送去价值 2240 元的羽绒服和2600元的面粉和食油。这对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关注弱势群体,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人道主义救助行动”,使特困群众共享和谐社会的文明成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落实“博爱周”计划,扩大红十字会影响
按照省市红十字会《关于开展“博爱周”活动的通知》针对社会对红十字会认知度差、群众对红十字会工作不甚了解的现状,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博爱周”活动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扩大红十字会在社会的影响。
1、广泛宣传,大力传播红十字基本知识
利用5.8红十字纪念日,在县城最繁华的街道(xx路)、公共场所设立15个咨询点,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卫校学生、红十字会志愿者,共出动150余人上街进行了艾滋病预防、自救自护知识的宣讲,并组织县直医疗机构进行义诊、现场救护模拟活动;印制散发《红十字法律、法规、章程汇编》、《红十字宣传手册》、《人道、博爱、奉献》、骨髓、遗体、干细胞捐献、无偿献血等相应知识宣传材料2万余份,悬挂宣传口号15条,为800余人次进行义诊,免费测量血压,提供健康咨询。通过我们的宣传,使更多人了解、支持、关心红十字事业。5月8日上午,红会会长、县委常委、副县长xx同志、副会长、县长助理xxx同志、卫生局xxx同志等上街慰问宣传、义诊的同志,红会各项活动县电视台均进行了跟踪报道和宣传,扩大了红十字会在社会影响。
2、开展支持新农合专题募捐活动
根据省市红十字会关于开展《关爱农民健康——百万红十字志愿者暨支持“新农合”大型募捐活动》的通知,我县红十字会下发了《关于开展〈关爱农民健康——百万红十字志愿者暨支持“新农合”大型募捐活动〉的通知》,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卫生局、红十字会办公室、宣传部、财政局、民政局、审计局等有关部门任成员的xx县支持“新农合”募捐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动员会议,传达了关于在全县开展《关爱农民健康——百万红十字志愿者暨支持“新农合”大型募捐活动》的通知,县委常委、副县长xxx同志作了动员部署,办法按xxx年8月份募捐方案进行,从5月8日起,凡有工资收入的职工,原则上每人不少于10元,最后共募捐十三万元,为救助特困农民打下坚实基础。
三、组织救护知识培训,提高公民自救、互救能力
为提高公民的自救、互救能力,我会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大型企业职工培训救护知识。在xxx有限责任公司组织了一期“红十字会救护知识”师资培训班,由取得省红十字会救护证书的救护队员为他们授课,进行了救护操作演练,共培训14人,经过2天的培训、考试、考核,12人取得济南市救护队员师资证书,合格率86%,在社区我会组织了两期救护培训班,共80人,使社区居民掌握了常见突发事件的自救、互救方法,并实际操作演练,提高了公民的整体素质和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发展基层组织、开展青少年红十字会活动
我会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把红十字会工作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组织开展红十字会示范学校活动,成立基层组织5个,发展志愿者50人,团体会员35个,成人会员750人,青少年会员2200人,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 “红十字宣传月”、无偿献血宣传、卫生救护知识培训、预防艾滋病讲座等活动,开展了红十字人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使红十字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为鼓励更多的学校和青少年加入到扶危济困、敬老爱幼、助人为乐、无私奉献行列中来。与县教育局联合开展了 “一助一”结队帮扶活动,其间穿插向帮扶对象献爱心,捐赠活动,一助一向50多个帮扶对象赠衣物、书籍、学费等物品,总价值1000多元。有力支持了我县红十字会的工作。
五、加强救灾备灾工作,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制定自然灾害救灾备灾预案,完善措施。按照中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的职能,我们把强化防灾救灾的意识,作为我会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制定了xx县红十字会自然灾害救灾备灾预案,并多次组织演练,增强有效处置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六、弘扬博爱精神,积极推动无偿捐献
一年来,我会始终把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普及献血知识,推动捐献造血干细胞和遗体捐献工作作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动员和组织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和广大会员、志愿者带头参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无偿献血、捐献遗体(器官)工作迈上新台阶。通过宣传,今年有三名在职机关干部办理了逝后遗体捐献登记。
七、积极开展工作,推进管理体系改革
我会多次向县机构编制部门提交了关于成立xx县红十字会专设机构的报告,并将上级要求及我市其它区县机构改革情况向县委县政府作了汇报,为县领导政策提供了依据,加快我县机构改革的步伐。
八、落实“奔跑工程”政策,惠及特困残疾人员
按照济南市红会精神要求,认真审核,严格把关,最终确定2名特困残疾儿童,免费得到治疗,切实让特困农民的残疾儿童得到实惠。
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九、下一步工作打算
1、尽快做好换届选举前后的准备工作。争取尽快协调理顺红十字会体制,使红十字会各项工作进入正常地运转。
2、继续宣传,贯彻,实施红会法,采取媒体、发放宣传小册子,印宣传材料,上街宣传等形式,大力弘扬博爱,奉献精神。
3、强化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工作,进行初级卫生技能培训,完成市红会制定的卫生救护培训指标,不断提高各类人群的自救互救能力。
4、深入扎实搞好红十字会参合工作,广泛发动支持新农合募捐,做好募捐集资的各项准备工作及集资款的发放工作,切实解决贫困农民参与新农合,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5、开展红十字会青少年活动,与县教委联系,组织开展红十字会示范学校活动,开展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丰富多彩的宣传服务和救助活动。
6、积极发展会员单位、会员和志愿工作者,保证会员单位和会员数量有所增加,完成市红十字会年初制定的分解指标。
第二篇:红十字会汇报材料(范文)
人道 博爱
公正
奉献
——五大连池市第一中学创建红十字示范校汇报材料
一、学校概况:
五市一中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26350平方米,生均14.2平方米,建筑面积11486平方米,生均6.2平方米。学校现有33个教学班,在校生1947人,教职工115人。学校以“文明向上、勤奋求实”为校风,教师为人师表、勤奋钻研,学生孜孜不倦,奋发努力,形成了“敬业爱生、严谨治学”的教风和“博学勤思、文明朴实”的学风。近年来,先进的教育理念,现代化的的教育设施,又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加强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确立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和“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目标,开创了教育教学的新局面。学校先后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省级“三育人”先进集体、黑河市级一类学校等荣誉称号,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二、提高认识,理解创建工作的意义 1.宣传教育、理解意义
学校通过学校宣传栏和班级黑板报宣传红十字会知识,开展红十字、消防、禁毒等讲座和图片展,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进行系列教育,利用假期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到福利院开展敬老爱老活动,开展感动校园、感动你我小故事征集活动,以“5•8世界红十字日”、汶川地震、西南地区特大旱灾、青海玉树特大地震等特殊的时机,适时地对学生开展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教育、逃生演练、消防演练等。通过活动促使更多地同学学会珍惜生命、关爱他人,把红十字精神贯穿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
2.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关心人、帮助人、体谅人是人之为人的品性,通过学校教育,进行红十字精神宣扬,使我们的学生拥有善良的品性、感恩的心理、悲悯的情怀和阔博的胸怀,进而去影响他人、影响社会,让更多的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关心、帮助他人,既是人性的善的张扬与升华,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3.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虽然有服务社会的功能,但绝不等于教育没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和终极目标,教 1 育不仅要为“人才”奠基,更要为“人”奠基,唯有如此,教育才回归教育,教师才像教师,学生才像学生。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塑造社会的工具,而在于为“人”奠基,在于激发、唤醒、培育人之人为的真善美品性。教育绝不能亦步趋步地跟随社会,停留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上,而应该在实然的根基上,培育学生去超越社会、引领社会,去追求应然的美好。我们培养的学生,即使他的学科成绩即使是班里最后一名,仍然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仍然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高贵的人生追求,这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现在的学科成绩不能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唯有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阳光的心态、善良的品性、感恩的心理及宽博的胸怀,才会让其终生受益。
三、成立组织,保障创建工作的进程 1.学校成立红十字理事会
为更好地开展学校红十字工作,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学校成立了红十字会,并组成了红十字理事会,由王升祥校长担任会长,学校分管领导李淑波、李向东担任副会长,由校各部门负责人担任理事。设立秘书处,由共青团书记孙小雷担任秘书长,负责学校红十字会的日常工作。理事会成员进行了详细地分工,以更有效地开展红十字工作。学校红十字会会长对工作非常重视,亲自在行政会议、教职工会议上落实红十字工作。
2.班级成立红十字小组
在学校红十字会领导机构的统一领导下,以年级组为单位下设3个红十字大队,由年段长任大队负责人,指导各小组开展活动。各班级成立红十字小组,分成三个小组,由团委书记任小组长,组织开展班级红十字活动。
四、救护培训,增强师生的救护精神
学校专门邀请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王黎卫主任对全校师生进行红十字知识、精神的宣传,并对学校管理人员进行了现场急救知识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救护新概念、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意外伤害等救护知识,既有理论知识讲座和,也有救护技能实践操作,使受训教师初步掌握了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医疗救护的基本常识和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和考试,共有48人取得了救护员证。通过培训,老师们不仅初步掌握了医疗救护的基本常识和动作要领,更重要的拥有了一种关爱生命的救护精神。
同时学校把生存教育、应急教育、自救互救教育、自我防身及有关安全常识的教育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5.12大地震后,学校更是加大了各种逃生演练的力度,还重视把每次的出操、出跑、集会作为常规的演练,真正做到安全演练落实在平时,使学生对安全救护知识的谙悉变为日常的行为。
五、人性教育,让人间充满美好
我们所理解的美好人性,它既非上天所赐,也非与生俱来,它既是生物性,也是社会性,是人类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某一集体的深层心理结构,保存、积淀在有血有 肉的个体之躯。它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三合为一的整体。它又可分为三大领域:一是认识领域,即人的逻辑能力、思维模式。二是伦理领域,即人的道德品质、意志能力。三是情感领域,即人的美感趣味、审美能力。因此,美好人性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理性、自由、公正、公平、博爱等外,还包括国家意识与民族情怀、和谐理念与共享意识、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责任与合作意识、宽容和接纳不同民族与文化的意识,以非暴力解决各种争端的意识、低碳的生活和消费意识、维护人权的自觉意识、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维护社会公德与秩序的自觉意识、以批判与全局的观点思考的能力、以国际视野审视问题的能力、科学理性思辨能力、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能力等等,概言之,美好人性的核心理念为科学理性、人文情怀和艺术精神。
美好人性教育不是游离于素质教育之外的另一种教育,而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个性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一,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国民的素质,国民素质的核心是国民的人性,而追求美好人性是人性教育的价值追求,故两者本质上都是为了使人具有人之为人品性。其二,素质教育强调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开发人的综合潜能,它既重视开发人的自然潜能,又重视开发人的社会潜能和精神潜能,而这三种潜能恰恰是人性结构完整的组成部分,开发三种潜能更是美好人性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其三,素质教育之素质,从本义上讲是“白质”“未有文之质”,“白质”“未有文之质”是自然的本质,是事物的本性,现代词典中的“素质”一词的首解多为“事物本来的性质”,因而从教育的发生论看,素质教育是从人的本性出发,不断开发先天素质,扩充、发展后天素养,使先天素质与后天素养浑然一体的过程,人的自然潜能的开发属前者,社会潜能和精神潜能的开发更多地属后者,而且后者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上的发展和深化。显然,素质教育强调的也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有机统一,也包含了人的认知性、伦理性、审美性的人之为人的特征。因而说培育美好人性,彰显人性的光辉,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美好人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对个体的人性施加影响的教育实践,培育美好人性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是一个从低到高、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整体。
一是成人的教育,即教给学生人之为人应具有的基础知识,形成人应具备的基本思想、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
二是做人的教育,即教给学生如何和谐地处理自己与自己、与社会、与组织、与自然的关系,并协调好知、情、意三者的关系,使之在德、智、体、美等各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养。
三是美好人性的形成,教育应激活人性中的自然属性,开发学生的自然潜能,使学生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能干,这是她的重要使命之一,但决不是全部。人类正是凭籍得天独厚的大脑(灵性、创造性)才得以生存,也要靠创造性得以进一步发展和持续发展。但人如果只局限于自然潜能的扩张和生物性的满足,必然会造成人类(个人和群体)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失衡。因此,激发人性中的精神属性,开发人的精神潜能——理 性的精神、反思性自我意识、审美的追求和人类高级情感的形成应成为教育的首要使命。精神是人性中最美丽的花朵,她贻人以芬芳,为创造性(科学)提供发展方向,使创造性始终造福于人类,而不是滥用于自我膨胀、自我毁损。她予人以美好,当外在的事物(社会规范、道德律令、科学探索等)一旦唤起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向往,就会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当他们把审美当作人生的最高追求和心灵的最高建树,就会把美好人性的建树变成个人的自觉精神活动,这样,人性之真、善、美的价值导向便会引领学生进一步丰富人之为人的人类高级情感。
弘扬红十字精神,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加社会救助救灾工作,让每位学生都有美好人性,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我们要走的路也很长很长,但我们深信:做了,才有体会;做了,才有感悟;做了,才可改进;做了,才可提高。
第三篇:红十字会汇报材料
园林社区红十字会汇报材料
园林社区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型社区,是伊金霍洛旗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农牧民转移过渡房集中建设区域。现有居民5002户14988人,其中低保户194户289人,残疾人59人,孤寡老人53人。社区有工作人员38名,其中干部10名,大学生8名,社区辅助工作人员20名。社区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1405平方米,服务中心设有一站室服务大厅、医疗卫生服务室、警务室、人大代表接待室、民愿接待室、红十字博爱超市、健身房、残疾人康复按摩室、多功能文艺大厅、棋牌室、图书阅览室、书画室、多媒体教室等,是一处集办公阅览、培训教育、政法综治、娱乐健身、爱心救助、医疗卫生、康复训练、物业管理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场所。
近年来,园林社区红十字会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红十字会的精心指导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广泛动员人道力量,积极投身于红十字事业,使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主要经验及成效
(一)健全基层组织网络,夯实红十字会发展基础
2008年10月,通过向社会募捐、共建单位协调和旗红十字
会的大力支持下,成立园林社区红十字服务站。2010年社区积极充实和完善了社区红十字组织,目前社区共有红十字会会员106人,并依法选举产生了理事会会成员,理事会理事21人,秘书长1人,并聘请了1名名誉会长、3名名誉副会长。并建立了一支86人的红十字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和完善了《社区红十字会工作制度》、《社区红十字会捐赠求助制度》、《社区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制度》等,各项职责制度日趋完善。
(二)构筑爱心服务平台,开展博爱救助送温暖活动
1、开展群众性救护培训和宣传活动。为提高居民群众自救互救知识技能,我社区积极邀请旗红十字会专业老师多次深入社区开展救护知识培训,2011年共培训居民群众360多人次,通过实际操作和现场讲解相结的方式,介绍了心肺复苏技术和止血、包扎等多项应急救护知识,让居民群众掌握简单的救护技能,有力地推动广大居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社区并通过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宣传标语、宣传资料、专题讲座等形式积极开展红十字会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在社区内营造一种浓厚的关爱氛围。
2、开展博爱送温暖活动。社区利用各大传统节日,积极开展对社区贫困党员、贫困残疾人员、贫困学生、贫困老年人、重大病患者的节日送温暖活动。在春节期间组织各共
建单位开展对帮扶户的慰问活动,在元宵节社区民族文体艺术协会走入居民小区开展元宵节庆祝活动,在端午节开展“我们的节日送温暖”活动,在“七一”开展了慰问老党员活动,在中秋节通过“博爱超市”为社区内的6户贫困家庭开展了园林社区“情暖中秋,爱暖社区”募捐晚会,在募捐活动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拆迁征地户、驻区企业、学生慷慨解囊,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晚会为6户困难家庭共募捐现金4800元,并当场将募捐款项平均每户800元发放到困难家庭手中,同时爱心企业泰康人寿保险公司伊旗支公司和真牛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为6户困难家庭分别发放蚕丝被、电饭煲、热水壶、米、面、月饼等生活用品共折合人民币4000余元,社区并给5名流动人口发放了中秋月饼,为他们送上社区和谐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社区民族文体艺术协会在“九九重阳节”开展了走进老年公寓关爱老年人慰问演出活动,在国庆节开展了关爱进城务工人员活动。2011年共计发放帮扶慰问物资8万余元,帮扶贫困党员3人、贫困残疾人员21人、贫困学生23人、贫困老年人18人、重大病患者16人,组织开展活动12场次。
3、开展免费医疗服务活动。通过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在社区内开展免费的义诊活动和育龄妇女的免费健康检查活动,2011年5月8日与旗红十字会联合开展了“红十字会志愿者免费捐赠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并联系鄂尔多斯市眼科医院为居民开展免费眼睛健康检查活动。
4、开展博爱助学活动。社区根据上级政府“博爱一日捐、助你上大学”文件指示,为社区内的23名贫困大学生办理了“博爱一日捐”救助工作,为他们切实减轻一些生活困难。
5、开展红十字志愿者服务活动。
为做好红十字工作,社区立足于志愿者队伍建设,大力招募各系统、各行业的爱心人士,为开展好人道救助、奉献和关爱活动奠定基础。截止目前,社区共有红十字会志愿者86名,每月有一周时间为养老院的老人免费理发,定期对孤寡老人义务服务,并深入开展“红十字会法”的宣传咨询服务,营造了以人道、慈善为主导的社会公益文化氛围,为创建和谐社区贡献了力量。
二、下一步思路
2012年,我社区将按照红十字会“六有”要求,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网络建设,发展壮大红十字志愿者队伍,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博爱超市”救助平台,开展红十字特色活动,全面推进社区红十字会事业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区作出积极贡献。
1、进一步开展人道领域的社会公益活动,宣传红十字法律、法规,传播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弘扬红十字精神。开展好红十字主题活动,亮出红十字特色,扩大红十字影响。
2、努力拓展红十字筹资渠道,发动社会的各方力量,争取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奉献爱心,进一步提高红十字救助能力。
3、扎实推进“关爱生命工程”工作,积极配合政府、卫生等相关部门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大力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角膜器官捐献以及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4、积极开展“救护培训”活动,组织社区群众开展免费的现场初级救护培训,普及救护和防病知识,增强全民自救互救能力。
5、进一步深化“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为群众解难,在各大节日期间继续开展以救灾和帮困为重点的人道主义救助和慰问工作。
红十字事业是光荣而又崇高的事业,今后我们将以“六个好”社区建设为目标,大力开展社区关爱事业,全力建设居民满意、政府放心、和谐稳定的社区典范,为开创社区红十字会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红十字会汇报材料
人道博爱公正奉献
——澄潭中学创建市红十字示范校汇报材料2011.11
一、学校概况:“人·教育·自然”和谐的校园
新昌县澄潭中学是县直属普高,她的前身为创办于1876年的沃西书院。现有36个教学班,2300多名师生员工,校园占地145406平方米(200亩),绿化面积87690平方米,既有田园风光、学园气息又有都市风情、现代气魄的“人·教育·自然”和谐一致的澄潭中学已成为浙江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学校为浙江省文明单位、省二级重点中学、省绿色学校、省科研兴校百强学校。
澄潭中学以“怀文抱质、自强不息”为校训,坚持“精神立校、科研兴校、创新强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战略,确立了“培育美好人性”的教育理念,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师资培训、学生素质、校园文化、学校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形成了“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效能管理模式和“知识共享,智慧共用”的教学工作运行体系,使全校师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学校的办学效益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浙江省教科院方展画院长说:澄潭中学的底子是一所经济欠发达的山区薄弱学校,她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一步步发展为优质学校,其成长路径和李辛甫的办学思想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09年11月,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在对澄潭中学调研后作了这样的评价:澄潭中学办学有思想、有理念、有自己的教育理想,能把一所农村中学办成全省有名不简单、不容易。
《人民教育》于2009年第1、2期对其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予以了特别报道,在报道中,《人民教育》这样赞誉澄潭中学:“在澄潭中学,没有高分录取的学生,没有声名显赫的教师,也没有地理上的优势,却让我们看到了教育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所学校的精神,令人尊敬;这所学校的未来,值得期待。”
二、提高认识,理解创建工作的意义
1.宣传教育、理解意义
学校通过学校宣传栏和班级黑板报宣传红十字会知识,开展红十字、消防、禁毒等讲座和图片展,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进行系列教育,利用假期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到福利院开展敬老爱老活动,开展感动校园、感动你我小故事征集活动,以“5•8世界红十字日”、汶川地震、西南地区特大旱灾、青海玉树特大地震等特殊的时机,适时地对学生开展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教育、逃生演练、消防演练等。通过活动促使更多地同学学会珍惜生命、关爱他人,把红十字精神贯穿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
2.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关心人、帮助人、体谅人是人之为人的品性,通过学校教育,进行红十字精神宣扬,使我们的学生拥有善良的品性、感恩的心理、悲悯的情怀和阔博的胸怀,进而去影响他人、影响社会,让更多的人发自内心地尊重、关心、帮助他人,既是人性的善的张扬与升华,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3.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虽然有服务社会的功能,但绝不等于教育没有自身独立的价值和终极目标,教育不仅要为“人才”奠基,更要为“人”奠基,唯有如此,教育才回归教育,教师才像教师,学生才像学生。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塑造社会的工具,而在于为“人”奠基,在于激发、唤醒、培育人之人为的真善美品性。教育绝不能亦步趋步地跟随社会,停留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上,而应该在实然的根基上,培育学生去超越社会、引领社会,去追求应然的美好。我们培养的学生,即使他的学科成绩即使是班里最后一名,仍然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仍然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高贵的人生追求,这才是教育的最大成功。现在的学科成绩不能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唯有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阳光的心态、善良的品性、感恩的心理及宽博的胸怀,才会让其终生受益。
4.生命质量提升的需要
地震、泥石流、海啸、洪涝、干旱、冰冻等自然灾害,校园踩踏、校车事故、幼儿园暴力、战争等诸多令人揪心的事件,无不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渺小的个体、脆弱的生命,但我们可以坚强,可以万众一心,可以团结互助,可以用人类的精神挽救生命、获得重生,提高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三、成立组织,保障创建工作的进程
1.学校成立红十字理事会
为更好地开展学校红十字工作,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学校成立了红十字会,并组成了红十字理事会,由李辛甫校长担任会长,学校分管领导应顺南、单晓担任副会长,由校各部门负责人担任理事。设立秘书处,由校办主任俞孟浩老师担任秘书长,负责学校红十字会的日常工作。理事会成员进行了详细地分工,以更有效地开展红十字工作。学校红十字会会长对工作非常重视,亲自在行政会议、教职工会议上落实红十字工作。
2.班级成立红十字小组
在学校红十字会领导机构的统一领导下,以年级组为单位下设3个红十字大队,由年段长任大队负责人,指导各小组开展活动。各班级成立红十字小组,分成三个小组,由团委书记任小组长,组织开展班级红十字活动。
四、救护培训,增强师生的救护精神
学校专门邀请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王黎卫主任对全校师生进行红十字知识、精神的宣传,并对学校管理人员进行了现场急救知识的培训,培训的主要
内容是:救护新概念、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意外伤害等救护知识,既有理论知识讲座和,也有救护技能实践操作,使受训教师初步掌握了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医疗救护的基本常识和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和考试,共有48人取得了救护员证。通过培训,老师们不仅初步掌握了医疗救护的基本常识和动作要领,更重要的拥有了一种关爱生命的救护精神。
同时学校把生存教育、应急教育、自救互救教育、自我防身及有关安全常识的教育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5.12大地震后,学校更是加大了各种逃生演练的力度,还重视把每次的出操、出跑、集会作为常规的演练,真正做到安全演练落实在平时,使学生对安全救护知识的谙悉变为日常的行为。
五、奉献爱心,内化师生的人道精神
1.结对贫困村和贫困户,传播社会关爱
学校积极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和发扬红十字精神,先后与澄潭镇南街村、里丁村、兴旺村、东西陈村、芝田村等村结对,实行学校与贫困村、教师与贫困户的结对帮扶,为结对村提供发展资金带动其发展,给特困户、受灾户、残障农民送去慰问金。在结对过程中,学校利用人口集中,农副产品消费量大的特点,引导结对村的农户种植水稻、蔬菜,养殖家禽,学校提供技术指导,保证农户生产出绿色食品供应学校食堂,从根本上帮助老百姓走上致富路。学校因浓浓的帮扶和关爱情,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显著的帮扶成果,多次被评为县“联创联建”先进单位,09年、10年两次获县奔小康工程结对帮扶先进单位,还相继被评为绍兴市“三级联创”先进集体、浙江省“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先进对子。
2.成立校爱心基金会,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
长期以来,我校把关注弱势群体、关爱贫困家庭学生、开展帮困助学列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一是工作到位,责任到人。学校确定校团委、总务处为该项工作职能部门,各班主任为做好贫困生摸底调查工作责任人,其他各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学校成立爱心基金会,建立贫困生档案,为做好帮困助学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领导重视,率先垂范。李校长提出,不让一位学生因家庭贫困在我校失学,为此,校长本人主动结对贫困生,并多次出资上门慰问贫困生,同时还多次带头捐款,为贫困学生排忧解难,领导多次义举感动全校师生,为学校开展帮困助学、筹措更多资金树立了榜样。三是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为让更多贫困家庭子女得到资助,走出困境,学校每年都有师生捐款活动,将爱的涓流注入学校爱心基金会,注入学生的学习、成长历程中。学校爱心基金会成员每周将全校废物回收,为基金会筹集款项。四是帮困助学,落到实处。为让每位贫困家庭学生得到政府、社会、学校的关爱,我们在每年新生中开展摸底调查,在此基础上,对每位贫困生开展家访,经学校审核后,确定救助对象,并积极做好国家助学金、县慈善总会、县关工委等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正是因为我校扎实的爱心助学工作,学校多次被评为市、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学校也没有一位学生因家庭贫困
而失学。
3.救助生命,让花季少年共享美好
2006年初春,学生石斌斌身患鼻癌,全校师生立即行动起来,在短短两天内就捐款12.6万元,及时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澄潭中学师生捐款挽救石斌斌的事迹很快成为多家媒体报道的焦点,引用媒体的话说“在这春寒料峭的时节,比浓浓春意更让我们感动的是澄潭中学师生无私拯救石斌斌的感人义举”,“澄潭中学仅是一所学校,而且是一所农村学校,在学生有难之际,全校师生热情地伸出了援助之手,在短短几天内捐款达12万元之多。这也是近几年来我县捐款数额最大的一次了,而一个单位捐款数额如此之巨可能是创下了我县历史之最了”。
澄潭中学无私捐款挽救石斌斌同学的爱心之举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一些素不相识的好心人送来了爱心款,在浙江大学读书的100多位新昌籍学子捐助了5000元,初中母校儒岙中学捐了1000元,县民政局、同班同学家长、企业家、无名的汇款„„一场挽救生命的行动在澄潭中学的带领下推向了高潮。
2010年2月,学生王佳斌患白血病,学校获知后,校长第二天就对全校师生作了《让每一个生命都健康快乐地成长》的捐款动员,全校教职工两天捐款80550元,学生登记捐款数177143.80元,实际收到172173.08元(部分学生身边没有现金)。只是天意的不公,让一个花季少女早早结束了生命,澄潭中学全体师生的爱心没能挽留住王佳斌年轻的生命,澄中师生对王佳斌的爱心不能尽善尽美。事后,学校尊重师生的意愿,把剩余的款项进行了退还,但是大部分师生都选择把余款捐入学校“爱心基金会”(共计103595.78元),继续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同学。
六、人性教育,让人间充满美好
我们所理解的美好人性,它既非上天所赐,也非与生俱来,它既是生物性,也是社会性,是人类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某一集体的深层心理结构,保存、积淀在有血有肉的个体之躯。它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三合为一的整体。它又可分为三大领域:一是认识领域,即人的逻辑能力、思维模式。二是伦理领域,即人的道德品质、意志能力。三是情感领域,即人的美感趣味、审美能力。因此,美好人性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理性、自由、公正、公平、博爱等外,还包括国家意识与民族情怀、和谐理念与共享意识、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责任与合作意识、宽容和接纳不同民族与文化的意识,以非暴力解决各种争端的意识、低碳的生活和消费意识、维护人权的自觉意识、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维护社会公德与秩序的自觉意识、以批判与全局的观点思考的能力、以国际视野审视问题的能力、科学理性思辨能力、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的能力等等,概言之,美好人性的核心理念为科学理性、人文情怀和艺术精神。
美好人性教育不是游离于素质教育之外的另一种教育,而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个性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一,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国民的素质,国民素质的核心是国民的人性,而追求美好人性是人性教育的价值追求,故两者本
质上都是为了使人具有人之为人品性。其二,素质教育强调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开发人的综合潜能,它既重视开发人的自然潜能,又重视开发人的社会潜能和精神潜能,而这三种潜能恰恰是人性结构完整的组成部分,开发三种潜能更是美好人性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其三,素质教育之素质,从本义上讲是“白质”“未有文之质”,“白质”“未有文之质”是自然的本质,是事物的本性,现代词典中的“素质”一词的首解多为“事物本来的性质”,因而从教育的发生论看,素质教育是从人的本性出发,不断开发先天素质,扩充、发展后天素养,使先天素质与后天素养浑然一体的过程,人的自然潜能的开发属前者,社会潜能和精神潜能的开发更多地属后者,而且后者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上的发展和深化。显然,素质教育强调的也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有机统一,也包含了人的认知性、伦理性、审美性的人之为人的特征。因而说培育美好人性,彰显人性的光辉,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
美好人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对个体的人性施加影响的教育实践,培育美好人性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是一个从低到高、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整体。
一是成人的教育,即教给学生人之为人应具有的基础知识,形成人应具备的基本思想、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
二是做人的教育,即教给学生如何和谐地处理自己与自己、与社会、与组织、与自然的关系,并协调好知、情、意三者的关系,使之在德、智、体、美等各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养。
三是美好人性的形成,教育应激活人性中的自然属性,开发学生的自然潜能,使学生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能干,这是她的重要使命之一,但决不是全部。人类正是凭籍得天独厚的大脑(灵性、创造性)才得以生存,也要靠创造性得以进一步发展和持续发展。但人如果只局限于自然潜能的扩张和生物性的满足,必然会造成人类(个人和群体)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失衡。因此,激发人性中的精神属性,开发人的精神潜能——理性的精神、反思性自我意识、审美的追求和人类高级情感的形成应成为教育的首要使命。精神是人性中最美丽的花朵,她贻人以芬芳,为创造性(科学)提供发展方向,使创造性始终造福于人类,而不是滥用于自我膨胀、自我毁损。她予人以美好,当外在的事物(社会规范、道德律令、科学探索等)一旦唤起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向往,就会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当他们把审美当作人生的最高追求和心灵的最高建树,就会把美好人性的建树变成个人的自觉精神活动,这样,人性之真、善、美的价值导向便会引领学生进一步丰富人之为人的人类高级情感。
弘扬红十字精神,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加社会救助救灾工作,让每位学生都有美好人性,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很多,我们要走的路也很长很长,但我们深信:做了,才有体会;做了,才有感悟;做了,才可改进;做了,才可提高。
第五篇:红十字会工作总结
红十字会工作总结
2015年,全市各级红十字会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贯彻落实中央群团工作会议和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精神为主线,以开展“三严三实”教育活动为抓手,大力弘扬红十字精神,广泛传播红十字文化,服务帮助“三最”群体,努力当好党和政府人道工作领域的助手,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年内,XX市红十字会被人社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命名为“全国红十字会系统先进集体”,受到大会表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xx,中国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xx来锡调研时,充分肯定了我市红十字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一、贯彻落实中央群团工作会议和总会“十大”精神,不断提高人道服务能力和水平
5月,中国红十字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7月,中央首次召开群团工作会议。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红十字事业和群团工作相继发表了重要讲话。市红十字会及时组织学习、宣传和贯彻。一是向市委专题报告,提出贯彻落实意见。二是召开全市红十字会系统工作会议,学习中央群团工作会议和总会“十大”精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上来。三是举办全市红十字会干部培训班,展望“十三五”愿景,阐述红十字运动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全市红十字会专兼职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四是采取有效措施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取得初步成效:配合市人大开展《红十字会法》贯彻情况执法调研,为红十字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法制环境;认真办理“增加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红十字会开展人道救助工作”、“将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纳入财政预算或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内容”、“回收废旧衣物再利用”等三个政协委员提案;“红十字衣物捐赠”和“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进万家”公益项目分别列入2015年和2016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主动及时汇报工作、公开信息和财务收支情况,接受社监委和审计、财政等部门及全社会的监督。
二、强化备灾救灾意识,不断提高救援综合能力
加强应急救援队建设。我市红十字搜救应急救援队和心理应急救援队去年被列为省级救援队候选队,2015年我市进一步加强了两支救援队建设,完善了队伍管理制度,加大了对队员的培训力度。及时修订了《XX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队伍管理和队员行为规范》、《救援现场队员手册》。搜救队每周组织队员至少集中训练一次,并进行封闭式训练和开展野外生存训练各2次,开展大型演练活动2次。举办两期红十字心理应急救援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红十字心理应急救援队及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务队等80余人参加培训,进一步提升了队伍的整体水平。配合省红十字会在我市成功举办江苏省红十字赈济救援队首批队员集训及演练活动,我市选派红十字专职干部及应急救援队员共8人参加了培训,其中2名救援队骨干进行了交流。6月1日湖北沉船事件发生后,市红十字心理应急救援队2名队员接市应急办指令,第一时间赶赴湖北监利,对20余名遇难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受到好评。
进一步拓展筹资募捐渠道。深入开展“红十字人道万人捐”活动。市红十字会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开展以“汇聚人道力量建设幸福无锡”为主题的2015年“红十字人道万人捐”活动,号召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和职工,红十字会会员与志愿者,广大市民群众和社会爱心人士为募捐活动助力。同时倡议更多爱心人士加入XX市红十字会固定捐款人队伍,共同成为推动红十字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活动以“坚持自愿,倡导奉献”为原则,不搞摊派,不下指标,不在工资中代扣,旨在动员社会各界人士真诚地献出一份爱心,营造全民广泛参与、博爱文化引领、公益行善修身的社会氛围,共同创造温馨美丽的幸福家园。全市共募集善款1841万元,其中市本级1041万元,发展固定捐款人105人。探索开展线上募捐和线下募捐相结合的筹资新路。通过网络媒体、邮政报刊、地铁传媒等大众化媒体宣传平台拓宽募捐渠道并初显成效。通过网络在线捐赠系统接受网络定向募捐3.5万元,其中定向救助2.3万元,非定向救助1.2万元。线下继续和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保持沟通合作,促进爱心企业参与慈善事业行动,收到雅迪冠名基金200万元,其中30万元定向用于“XX市红十字衣物捐赠人道救助项目”;接受百姓导购网现场募捐5.87万元、惠山寺定向募集资金3万元;接受向泰国四面佛爆炸事件中受灾的无锡家庭定向募捐款5.91万元;规范募捐箱管理工作,共计募捐12.3万元。
积极援助尼泊尔和西藏地震灾区。4月25日尼泊尔境内和我国西藏地区发生地震,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较大损失。按照上级要求,市红十字会认真做好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第一时间发出呼吁,公布24小时捐助热线,安排专人值班,全面接受社会捐款,按时上报捐款统计报表,公开捐款接收明细和使用去向。全市共收到地震捐款45025元,已全部汇缴至省红会,统一用于灾区应急和灾后重建工作。
三、实施人道救助项目,不断深化救助效果
根据《XX市红十字会人道救助实施办法》,以项目化管理开展红十字博爱人道救助,不断深化救助效果。XX市“红十字爱心桥”定向救助项目、XX市“红十字助老帮扶基地”项目、XX区“惠爱·康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项目被列入省级博爱系列项目。市本级共发放救助款535.68万元,受益1万多人。其中应急救助9.12万元;定向救助项目210.12万元;专项救助项目301.44万元,对外援助15万元。
实施“衣物捐赠红十字人道救助项目”。认真组织实施2015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衣物捐赠红十字人道救助项目”,随时接收广大爱心市民捐赠的衣物,经消毒整烫后调剂救助困难群体。市红十字衣物捐赠中心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开发并投入运用捐赠衣物管理软件,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加强了对捐赠者和受捐者的信息管理。据统计,市红十字衣物捐赠中心全年共接收处理衣物50558件,受益困难群体28284人。为提高影响力,市红十字会先后在火车站广场开展为外来务工人员送冬衣活动,为建筑工地工人送冬衣活动,为残疾人家庭和贫困家庭送温暖活动。经统计,向本市低保低收入残疾人和外来务工人员发放衣物8597件。同时,加强与有衣物需求的贫困地区红十字会的联系,向安徽六安、云南丽江,新疆霍城等地运送衣物40747件,为手足同胞送去了温暖,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的高度赞扬。年内,XX区红十字会建立了衣物捐赠中心,堰桥街道和钱桥街道也分别建立了捐赠点,初步构建了全市衣物捐赠三级网络。
实施“红十字爱心桥”定向人道救助项目。在与无锡日报继续合作的基础上,4月份起又与江南晚报合作开设了“红十字爱心桥专栏”。在两个报刊的专栏上同步、定期公布特殊困难对象信息,接收社会定向捐款,及时在网站更新接收和使用情况。全年共审核通过27名爱心桥救助对象,在无锡日报上刊登16期,在江南晚报上刊登15期,共收到社会捐款11.277万元,拨付救助款20.855万元,受益30人。“红十字爱心桥”为社会爱心人士和“三最”群体搭建了爱心平台,涌现了周耀麟、董甫泉、卢英杰、化名晚报读者等一批关注“红十字爱心桥”栏目的固定捐款人。
实施红十字心理援助项目。认真实施红十字心理援助中心项目,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教工作。接听电话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免费心理疏导7350多人次;为43名困难家庭心理患者免费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进学校9场次,受益2000余人。成立XX市红十字心理援助中心江南大学工作站,进一步延伸了“红十字心理援助中心”服务功能。“红十字心理援助中心”项目被市文明办评为2014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实施冠名基金定向救助项目。充分发挥“红十字博爱仁医基金”、“红十字博爱教育基金”、“光彩博爱基金”及“红十字博爱雅迪基金”等定向基金作用,深入开展定向助医、助学、助困活动。共发放救助款170.31万元,受益2500余人。
实施艾滋病人关爱项目。“红丝带关爱中心”项目被列为201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市红十字会与市五院共同制定计划并组织实施,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关心救助困难艾滋病患者。据统计,共深入社区、工地开展防艾宣传及志愿服务22场次,举办防艾专题健康讲座15场次,关心关怀困难艾滋病患者96人。
实施红十字普仁复明项目。认真实施与市二院合作的“红十字普仁复明中心”项目,深入社区开展眼病防治知识宣教活动8次,资助5名困难眼疾患者实施复明手术,接受角膜无偿捐献16片。
此外,还组织实施了中国红基会“小天使基金救助”项目,9人获得“小天使基金救助”项目资助,共计30万元;实施人体器官捐献救助项目,关心困难器官捐献者家庭,发放救助款45.67万元,8户家庭受益;实施应急救助项目,开展应急人道救助,发放救助款9.12万元,17人受益。
四、扎实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不断提高人群普及率
大力开展应急救护百万培训。联合市应急办、市委市级机关工委、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局等六部门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公益性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的通知》,深入开展救护培训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活动。全年共完成救护员培训7823人,完成省任务数的112%;普及培训62544人,完成省任务数的109.73%。市和XX区红十字会共同组织实施中国红十字会“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项目”,推动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深入开展。在XX区职业学校、XX区山明中学和新区设立应急救护培训基地,配发价值6万余元的救护器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举办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复训班,复训师资75人;选拔101人参加省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8人参加省应急救护师资复训班复训,进一步充实了我市师资力量;选派1名师资参加省师资教学法大赛,荣获特等奖。
深入开展公益有偿救护培训。加强与公安、交通等部门的联系,主动为驾校提供服务,采取上门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机动车驾驶学员进行救护培训。市本级完成机动车驾驶人救护培训共49748人。同时,主动适应社会各界培训业务需求,做好企事业单位救护培训工作,为152家企业培训救护骨干5585人。
充分发挥红十字救护站项目效应。发挥“灵山景区红十字救护站”和“锡惠景区红十字救护站”作用,为游客提供健康咨询、院前紧急救护、免费测量血压等特色志愿服务等。据统计,全年共接待健康咨询3000余人次,紧急救援500多人次,开展志愿服务受益100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景区应对突发意外伤害事件处置能力。灵山景区红十字救护站”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资助项目验收。充分发挥锡惠景区红十字救护站的地理位置优势,广泛宣传红十字知识和“三救三献”知识、传播红十字文化、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
五、加强部门协作,促进捐献工作取得新进展
加强与市血站合作,超额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任务。继续与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合作,在全市所有的爱心献血屋、流动献血车开展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时报名、同时采血采样。加大对血站各采血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成功入库率,降低入库人员反悔率。全年采集血样入库1178人,提前超额完成了省红会下达的全年1000人份的任务。成功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1人,再动员成功85人,高分辨采血31人,捐献体检9人。诸海燕、孙艳等两名志愿者被评为“中华骨髓库五星级志愿者”。
加强与卫生部门合作,遗体(器官)捐献工作有新进展。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合作,深入推进器官捐献工作。召开人体器官捐献委员会办公室会议,研究出台了我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和规范工作流程,提升器官捐献工作效率。组织召开市人体器官捐献工作推进会暨捐献业务培训班。新增器官捐献报名登记志愿者36人,成功实现器官捐献8人,捐献大器官27个(其中2例心脏捐献在全省尚属首次),使25名器官衰竭者重获新生。与红十字急救中心和江南大学、无锡卫校遗体接受站合作,不断完善遗体捐献工作机制。全年新增遗体捐献报名登记志愿者67人,实现捐献15人。新增角膜捐献报名登记志愿者52人,实现捐献8人。
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学校工作再上新台阶 加强学校红十字会建设。联合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校管中心召开全市学校红十字工作会议,确定学校红十字工作重点,即以各级各类学校创建省级示范校为契机,推动学校红十字工作的全面发展;以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引导在校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学校红十字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以开展救护培训工作为依托,提高在校师生应急避险处理能力,加强与各部门的合作,形成红十字青少年工作的合力。一是积极开展“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活动。我市9所院校的10个活动项目申报了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其中4个项目获得省级支持,6个项目获得市级支持。大学生冒着烈日,在各地开展以宣传无偿献血,普及急救知识,关怀社区孤寡老人,关注环卫工人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江南大学开展的“桑榆所系、医护相依”志愿服务活动被评为江苏省十大“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二是红十字示范校评审顺利通过验收。在2015年第四批省级示范校评选中,我市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市五爱小学、市第一中学、市侨谊实验中学、市峰影小学、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市杨市中心小学、XX市璜塘实验小学等八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学校。三是人道法传播、艾滋病同伴教育等品牌活动持续开展。组织高校积极开展人道法同伴教育活动,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探索人道法教学设计大赛和文化衫设计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组织6所高校开展防艾工作青年同伴教育活动20场,宣传普及高校学生400人,活动采取寓教于乐的模式,在青年大学生中宣传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预防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四是继续做好励志奖学金发放和开展助学活动。年内向100名成绩优秀并获得大专以上录取通知书的高三年级贫困毕业生提供每人3000元的励志奖学金。连续第10年组织红十字网络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对宜兴地区贫困生实施一对一助学,共帮助397人次贫困学生,资助善款累计26万元。五是举办青少年夏令营活动。来自市属11所学校的90余名师生参加了以“携手人道、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红十字青少年夏令营活动。通过开展红十字运动知识讲座、卫生救护知识培训,帮助红十字青少年增长知识、增强技能;通过户外拓展训练,帮助青少年提高了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理顺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一是及时调整工作布局。根据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为加强红十字服务平台和载体建设,市红十字会对市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及时作出设置调整,将“XX市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更名为“XX市红十字物资捐赠中心”,民办非企业单位性质不变。保留市红十字志愿服务总队的组织名称,由组织联络处直接管理,使隶属的14支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协调统筹更加顺畅。市红十字筹资劝募队进一步规范了募捐箱的管理,对募捐箱进行了统一编号和登记。市红十字合唱团积极参加XX市市花节开幕演出、地铁2号线开通活动,并深入社区慰问演出,深受市民欢迎。二是学习“炎黄”精神,推动红十字志愿服务。通过学习无锡好人张纪清的感人事迹,广大红十字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学习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红十字志愿者通过支援灾区、募集善款、急救演练、爱心义演、爱心献血等各种形式活跃在为民服务的各个战线,充分展现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和红十字志愿服务的强大力量。
七、广泛开展宣传,促进红十字精神深入人心
组织开展博爱周系列宣传活动。在世界红十字日前后,依托灵山景区红十字救护站开展宣传活动,弘扬红十字精神。组织红十字志愿者开展广场宣传活动,通过展板形式宣传红十字知识和“三救三献”知识、为群众演示心肺复苏等急救技术,活动既加强了与志愿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又扩大了红十字会影响力。组织红十字会中医医院专家在锡惠景区红十字救护站前广场开展免费义诊活动,受到了市民的普遍欢迎。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和急救宣传广场活动。在“防灾减灾日”和“世界急救日”期间,高频率多场次地开展了广场主题宣传活动。围绕“科学减灾依法应对”这个主题,联合地震、消防、建设局等部门开展了系列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实现了红十字会系统上下联动。据统计,全市共举办大型广场宣传活动7场,开展专题讲座4次,组织应急逃生演练6场,开展应急救护培训3场,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市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科学应对技能。“世界急救日”前后,组织市、区两级红会开展了以广场宣传、救护培训演练、健康知识讲座为主要形式的主题活动,进一步传播了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和理念,弘扬了红十字精神。加强媒体合作宣传红十字事业。主动联系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体,深入报道红十字工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我市心脏捐献第一人魏冬梅、热心公益事业的小伙叶雪的捐献事迹经主流媒体跟踪报道后,在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激发了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器官捐献志愿者的行列。《8周岁的她意外离世父母捐献女儿4项器官》在省红十字会组织的好新闻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清明前夕在青城公墓缅怀实现遗体(器官)捐献者活动、101医院白衣天使造血干细胞集中采样活动等经媒体宣传报道后,有效促进了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器官)捐献工作的社会知晓率和参与度。与地铁广告公司合作,在地铁1号线和2号线共开通6列红十字专列,设置红十字宣传看板228块,分别在地铁人民医院站和市民中心站设置创意陈列广告宣传,大力宣传捐献知识,弘扬志愿者奉献精神,引领社会新风尚。
八、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主题教育,作风建设取得实效。市红十字会党组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强化问题导向,坚持从严要求,注重发挥党组成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扎实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一是党组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专题教育,落实了《践行三严三实,争当人道服务先锋》等系列专题党课。二是强化学习教育,开展了“把理想信念作为修身之本,筑牢‘三严三实’”、“加强宗旨意识,践行群众路线”,以“严以修身,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等为主题的专题学习研讨。三是查找突出问题,抓好整改落实。党组及成员针对查找的“不严不实”问题,建立了问题清单,对群众关心的捐赠款物接受和使用情况及时在网站上进行公告。四是弘扬实干精神,开展“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专题交流,在红十字会系统大力倡导“定了干、马上办、办到底”的作风,努力营造鼓励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