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谈如何理解16大以来取得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谈谈如何理解16大以来取得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得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加强了民族平等团结,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经受了各种风险考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符合时代特征、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政治模式,显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为其他国家政治发展提供了重要经验,对世界政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系列严峻挑战,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16大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民主法治持续进步,人民依法享有越来越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性、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发挥,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最富活力的时期,文化改革发展全面推进,人民享有愈来愈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社会主义文化空前繁荣发展的时期,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我国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是人民生活持续显著改善的时期,成功举办大事、要事,从容应对急事、难事,经受住一次又一次重大考验,是中国优势在国际比较中集中彰显的时期,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发展道路吸引力增强,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是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的时期,党的建设与时俱进,党的先进性进一步彰显,是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实现历史性进步的时期中国政治模式的权力在民、民主集中、中共领导、多党合作、一院两会、自治制度,涉及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民主集中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制度,涵盖我国的国家制度、根本组织制度、政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既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模式,也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模式。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中国政治模式,充分发挥其巨大优越性,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第二篇:中国的发展怎样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计科本091班林玉兰
中国的发展怎样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是世界历史的必然产物。它所以具有资本主义不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是因为它实现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由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具体制度组成的,大到国家的基本制度和政策法律,小到一个领域、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规章。社会主义的优势不是抽象的、空洞的,而是通过各个具体方面表现出来,它实实在在地体现于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每个人都能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历史唯物论告诉我们,一种社会制度对另一种社会制度的代替,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基于对社会发展规律深刻分析得出的科学结论,它是一个反映事物本质的规律性概念,而不是一个描述事物表层的经验性概念。无论是邓小平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还是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还是近年来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它们都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提供了很好的注解。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一直都是我党工作的中心。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亦将之作为党执政的第一要务。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最显著的成绩,就是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且平均每年以接近两位数的速度高速增长着,成绩举世瞩目,非常值得我国人民为之高兴和自豪。人民享受着社会主义的优越
性所带来的温暖。并且,我国成功地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在经济总量上成为世界第二,使得全世界对中国的经济奇迹刮目相看。2008年底,全球出现了空前的金融危机,西方国家相继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但在本质上,这种救市的办法都是用所有纳税人的钱去维护少数金融资本家的利益,而陷入困难的穷人却没有得到多少救助。这些资本家在出手向政府要钱的同时,自己却仍然领取巨额的奖金与分红。与此相反的是,中国政府却而出台救市措施和一些改善民生的政策,保经济增长,保大学生就业,保农民就业,对企业退体人员实施基本养老金政策,将关闭的破产企业的退休人员全部纳入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同时还将出台实施惠及八亿农民的医疗、养老保险制度等。在此,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先进性得以彰显,无论是金融危机前,还是金融危机后,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我们可以看到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时候我们中国万众一心,中国动员各种力量投入到了抗震救灾工作中去,在某种意义上,这充分体现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代表人民占有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能够对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进行调配。从政治制度上,我们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这两种制度的有机结合,就使得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了显著的集中性色彩,集中力量办大事方才成为可能。国家能够集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这对于提高国家的综合
国力,应对突发事件和各种灾难,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以金融危机事件为例,金融危机暴发的原因不仅仅是在于金融领域,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根源。这使得世界上更多的国家开始从深层次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的弊端,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们社会主义是以共同富裕为共同理想和最终目的,不像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最终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有真理性又有价值性。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理想,积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我们就能够越来越接近共同富裕的目标,我们的社会主义理想一定能够圆满实现。
任何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完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越发完善。与此同时,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也将越来越充分地彰显出来。
第三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
得的成就 1、2008年8月8日,我国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参赛国家及地区 204个,参赛运动员 11,438人,设302项(28种运动),共有6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北京奥运会。本届北京奥运会共打破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并破纪录共有87个国家在赛事中取得奖牌,中国以51面金牌成为居奖牌榜首名,是奥运历史上首个亚洲国家登上金牌榜首。2、2008年9月28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神舟七号是中国第三个载人航天器,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于北京时间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4秒988毫秒由长征2F火箭发射升空。神七上载有三名宇航员分别为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
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太空人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3、2010年5月1日,我国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同时超越7000万的参观人数也创下了历届世博之最。4、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北京曾于1990年举办第11届亚运会。广州亚运会设42项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广州还在亚运会后举办了第十届残疾人亚运会。5、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天宫一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即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建立空间实验室);同时也是中国空间站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6、2011年11月1日,神州八号成功发射升空,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执行与天宫一号的首次和第二次自动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为今后空间站的建立打下基础。中国从此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7、2012年9月25日,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交接入列,是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海军力量强大的体现,标志着我国政治、经济、国防、科技力量的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现代航空母舰,标志着一个强大的海军,也显现了一个国家的海军战略和综合国力。增加中国海军实力,维护了我国领土的安全!8、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实现了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飞天的梦想,成功的载人对接任务是建立空间站计划的重要一步,这不仅将是其不断增长的太空能力的最新展示,同时还将与其日益扩张的军事和外交影响力相匹配。
9.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2012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06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2007年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第1名,2011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10、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7.2万亿元,比2002年增长1.5倍。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
11、教育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1978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只有16.5万,占当时中国人口总量96259万的0.0171%。2006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数达到377.5万,占当年中国人口总量131448万的0.2871%,30年间增长了16.7倍。我国已经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不花钱、有学上”。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增强高校创新能力。
12、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13、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一个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税种宣告终结。自2004年开始,国务院就实行了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2005年岁末,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废止农业税条例,使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九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废止农业税条例,使解决“三农”问题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14、2006年7月1日全线开通试运营的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建成使我们进一步增加内地和西藏紧密的联系和交流,增强民族团结,保卫国土安全。更好地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造福西藏各族群众,努力将那曲物流中心打造成国内一流的物流中心。西藏有丰富的旅游、矿产、水利等资源,青藏铁路的建成和通车,便利了游客进藏和西藏的资源开发,对于扩大旅游创汇、资源开发利用有重大的意义。
15、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性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成填补了我国科学事业上的一项空白,为我国将来对南极进行系统的考察、进一步加强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和平利用南极造福于全人类奠定了基础。
第四篇:吉林大学建校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
吉林大学建校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
自1946年建校以来,吉林大学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六十年前,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了吉林大学的前身—东北行政学院。学校随战事辗转于哈尔滨、沈阳和长春,先后更名为东北科学院、东北人民大学。这所后起的综合大学,从一开始就显示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办学质量迅速提高,1960年即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学校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采取多种措施,使学校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逐步提高。1984年,成为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1985年,在国内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5年,成为“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2000年,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和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了新吉林大学,2004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六年来,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并被列为中央管理。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俊彦云集,聂荣臻、白求恩、李四光、林枫、吕振羽、匡亚明、朱光亚、唐敖庆、饶斌等一批享誉海内外的革命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或是亲手创办了学校,或是长期执教于此,奠定了学校的地位和声望。
建校六十年来,吉林大学为共和国的建立、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吉林大学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党创办高等教育的历史,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六十年来,六所学校汇聚了一批又一批声誉卓著的学术大师,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30多万,可谓英华荟萃、桃李芬芳。仅从这里走出的以“两弹元勋”朱光亚为代表的两院院士就有70余位,还有一批政界精英、著名学者、商业巨子、教育家、企业家、军事家和社会活动家,在各自的领域出类拔萃,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吉大校友遍布各行各业和世界各地,他们大都朴实勤奋,自强不息,建功立业,为母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涌现了继焦裕禄、孔繁森之后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200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首的郑培民、“铁法官”谭彦、中国十大经济人物马蔚华、中国软件企业连续两年成为十大领军人物的程传海等优秀人物和以陈佳洱、李岳生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大学校长。据搜狐网教育频道发布的2006年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吉林大学校友现任中央委员、候补委员的人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四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吉大校友的奋斗足迹。
六十年来,六所学校孕育了丰富的思想精华,取得了大量高水平科研成果。吉林大学是全国迄今为止连续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高校;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学校被SCI收录论文数和引文数一直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唐敖庆教授关于配位场理论和分子轨道图形理论方法的研究,引领了当时世界理论化学研究的潮流;高清海教授关于人的发展哲学的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学界翘楚;孙革教授关于迄今世界最早的被子植物的研究,实现了全球古植物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孔维教授成功开发出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艾滋病疫苗,取得了与国际同行比肩的成绩;魏存成教授关于高句丽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为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奠定了考古学和历史学基础;杨兆升教授关于交通运输和城市交通流的研究,任露泉教授关于地面机械仿生技术的研究,王胜今教授关于伪满时期中国东北移民问题的研究等等,都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在共和国建设的不同时期,学校都根据国家需要,跟踪世界前沿,产出高水平成果,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六十年来,学校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主战场,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良好的带动和辐射作用。50、60年代为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并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我国石油的发现和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70、80年代,围绕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产出了一大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技术成果,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学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仅产出了大量的高新技术成果,还建立了以被誉为“民族软件的骄子”的吉大正元、我国首次向国外转让技术成果并合作建立的吉大德固赛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尤其是2000年合校以来,我们充分发挥了合校后形成的学科优势、规模优势和人才优势,克服了诸种不利因素,经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使学校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是综合实力得到增强。通过整合六校资源,合校的优势逐渐显现。合校以来,新增一级学科授权点21个、博士点12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2个。2001年,国家把我校列为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使我校得到了快速发展。2004年,我校进入“中管”高校行列,学校地位得到了提升。
二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合校以来,共培养各类全日制学生7.3万人,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定。有17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35部教材被列为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教材获国家教材奖,7篇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我校学生多次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比如,1人获得了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第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捧得优胜杯;在数学建模比赛中先后荣获国际级一等奖2项、国家级一等奖13项等。
三是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稳步提升。被SCI收录的论文数始终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被引用次数连续五年位居全国高校第7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冻干注射用重组抗肿瘤融合蛋白进入一期临床试验等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反响;绿色仿生不粘锅项目成功签约等,标志我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高;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7个(含筹建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学校科技园被批准为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全国36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学校各医院按照“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建设思路,产出了一批高水平医疗成果,服务社会能力有所增强。由我校和新疆考古研究所合作发掘的罗布泊小河墓地被评为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对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并受到国家有关部委表彰。我校专家学者还积极参与到国家、省市决策咨询智力支撑体系,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四是高水平拔尖人才有所增加。有2人新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有3人被学校聘为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有2人担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有1人担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首席专家(其中一人为召集人),有4人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有5人获全国百名教学名师奖。引进双聘院士7人,学术带头人31人,学术骨干25人。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我校设立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实验室。
五是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重点加强了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和校园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同时,新增学生宿舍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新增家属住宅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教职工人均收入增加一倍,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到现在为止,吉林大学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全部12大学科门类;有本科专业124个,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7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个;有国家重点学科17个。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教师5937人,其中教授1325人,博士生指导教师737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9人(双聘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2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6人。学校拥有190个具有现代化研究手段的实验室,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985工程”二期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5个,“ 985工程”二期建设科技创新平台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其他部委重点实验室13个。学校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有一批产业化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国家攻关项目、“863”项目、“973”项目等高新技术成果。吉林大学是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现已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在校全日制学生63432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19679人,留学生852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15967人。学校对外交流广泛,校际合作紧密,已与美国、德国、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先后与德国图宾根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韩国高丽大学等世界知名高等学府建立了校际关系。吉林大学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学科门类齐全、办学规模最大、综合实力一流的重点综合性大学,综合排名一直处在全国高校前10位。
当前,学校正秉承“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才强校、学科兴校、依法治校和勤俭持校的发展战略,为把吉林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及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及启示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隆重召开,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回眸这30年,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改革逐步深化并推动开放,开放也进一步促进改革。就连十八大也畅言:改革开放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使许多方面都有了可观的改善,无论是在生活上、思想上还是文化上。
生活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是最显著的一点,之前我们吃好东西很罕见,特别是吃饺子,只有在过年那天才能吃到,可是现在什么时候都能吃。在家里自己可以做,在外面也可以吃,餐馆多的是!穿着上,有很明显的对比,改革开放前穿着是很单一,没什么色彩!可是,改革开放后穿着色彩鲜明,五颜六色,非常漂亮!
思想上,以前人们的思想都很封建,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改革开放使人们的思想脱离了束缚,上进了很多。文化上,改革开放后就特别重视教育,而且受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受高等教育的人逐增。文化素质在教育中显著提高。
具体的成就与启示如下: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巨大的成就
1.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中国发展模式也越来越有吸引力。
2.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
三十年的时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两步战略目标,由饥饿到温饱,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贫穷落后、商品匮乏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折;收入和住房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
3.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4.法治更加健全,人民民主更加充分,民主法治意识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5.社会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和谐稳定。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香港澳门回归,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洪水,非典,冰雪灾害,汶川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6.文化体育繁荣昌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也使我国体育事业蒸蒸日上,2004 年雅典,中国军团位列金牌榜第二位;2008 年北京奥运会,获金牌榜第一名。
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
远程火箭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升天,嫦娥卫星奔月。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
8.融入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
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二、改革成就辉煌,成就带来启示,我们要看到在改革开放30年来,是不断改革的30年,是不断开放的30年,更是经验不断总结发展的30年。回顾30年来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我们不难得出以下这些经验和启示。
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这“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苦探索得来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事业,绝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的中国一定会为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