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改接近登顶时刻

时间:2019-05-13 05:0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银行股改接近登顶时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银行股改接近登顶时刻》。

第一篇:银行股改接近登顶时刻

银行股改接近登顶时刻(国有商业银行股改系列报道之一)《国际金融报》(2005年08月24日 第一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这项改革作出重要指示。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通过股份制改造,把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将对整个金融体制改革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为了记录这段历史,分析和分享“背水一战”的成果和得失,本报自即日起推出《国有商业银行股改系列报道》,今日推出第一篇。敬请读者关注。

随着美国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先后宣布参股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试点进入到“三步走”的第二步,第三步发股上市愈来愈近。被中央领导同志称作“背水一战”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在艰难越过数座山峰河流之后,即将“登顶”,从而成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标志。

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非常关心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这次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温家宝在今年“两会”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推进金融改革,这是中国经济当中的一个十分重要、而且问题较多的环节,要下大力气。2004年9月21日,黄菊副总理在中国建设银行即将迎来50周年之际,也强调国有独资银行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重大决策:注资提速

2003年底,国家注资450亿美元,对中行、建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标志国有独资银行股改进入快车道。2005年4月21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150亿美元注资方案,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至此,工商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全面走上股改道路,这也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标志。

具体而言,国家确定了试点行实行“三步走”,即财务重组———公司治理改革———资本市场上市。同时强调从实际出发,实行“一行一策“的原则。中行和建行两家银行采取了不同的机构改组模式。中国银行整体改造成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央汇金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中国建设银行则以分立重组的方式设立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6月17日,美国银行宣布参股中国建设银行,成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首家战略投资者;中国银行8月18日宣布,苏格兰皇家银行将出资总计31亿美元,购入该行10%的股权。

本着“先易后难”的顺序,国家很可能在通盘考虑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基础上,再推出农行的股份制改造方案。农行股改方案中,可能会涉及相关政策的调整,以及农业发展银行、农信社以及邮政储蓄的进一步改革。

公司治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有这样一个比喻: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重组和机构重组方面的进展被比作“物理变化“,公司治理方面的改革进展被比作“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完成后,化学变化正在发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表示,“长期以来,国家是国有商业银行惟一的所有者。由于实践中没有对政府行使所有权的界限进行有效规范,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存在产权边界模糊、产权界定不清、产权约束弱化的现象,并直接导致了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监督约束机制弱化的银行治理状况。因此,说到底,公司治理应当成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

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曾有一种观点认为,产权改革不是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核心任务。直到今天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已经向纵深推进的时候,这种观点还偶尔泛起。现实已

经给予这种观点明确的答复。刘明康的上述表示其实已经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必须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目标定位是,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银监会在决策中集中体现了以“开放”促改革的思维,借鉴国际大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专门制定了《关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要求两家试点银行建立规范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建立对高级管理层授权经营的考核目标和问责制度;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等。现在,中行和建行的员工经常把这个《指引》挂在嘴边,这是公司治理改革的大纲。

“总体看,两家试点银行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两家试点银行股份制改革工作的重点将全面转入到深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上来。”银监会的负责人曾在多种场合谈到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迫切性。

人们已经看到,两家试点银行均已根据国际惯例设立了股份公司内设组织机构,引入部分国际知名银行家作为独立董事,并积极着手面向全球招聘专业化高级管理人员,提高经营管理专业化水平;两家试点银行均依据国际银行业的先进做法对战略规划、风险管理、人事激励、机构扁平化、业务流程、财务会计、信息科技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专门聘请国际知名的中介机构进行专业辅导,制定了人力资源体制改革等专项改革方案和计划。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组织框架的改革和运行不但要„形似‟,更要„神似‟。”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曾如是说。

四大国有银行高管在各个场合发言时都表达了同一个共识:上市不是改革的最终目标,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内部管理的规范化改造才是根本。

上市模式

在试点银行改革方案清晰之前,管理层曾邀请某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路径的设计。当时,这家会计师事务所的研究人员提出,分拆上市模式对国有商业银行不适合。原因在于,分拆上市将使存续部分的经营压力更大。

按照目前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现状,经济发达地区的分行一旦分离出去,那么存续部分的资产质量更差,不仅会严重影响存续部分的持续经营能力,同时也使债权人对存续部分的经营产生怀疑,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动荡。

人们对分拆上市的忧虑还在与,分拆上市还会存在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一方面已经上市的银行和未上市的银行之间业务的同质性会造成两者之间的竞争,这不符合证券市场的有关要求和规则;另一方面也会形成上市银行和母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不仅会影响其他关联行的利益,而且还会在信息披露方面遇到较大的挑战。

中国工商银行的负责人也多次表示,工行争取在2006年完成整体上市。现在存在变数的是中行,建行以及工行未来上市地的选择。对此,银行方面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鉴于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庞大以及目前国内证券市场的容量有限,许多人士建议,应按照先国外、后国内的顺序进行上市,采用这种选择的意义在于:可以避开国内证券市场容量的限制,防止由于融资数量巨大对国内证券市场产生冲击。

不管是中行还是建行,即使确定了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也要等到股权分置改革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后展开。另有观点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实现国外上市后,可根据需要并视当时国内证券市场的情况在国内证券市场发行上市。

第二篇:银行股改学学习体会

银行股改学学习体会

银行股改学学习体会2007-02-16 10::10

中国金融业经过多年改革,已较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工行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虽然其传统的经营作风已得以转变,但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意识,经营理念、市场意识与市场经济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转变观念是当前我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前提条件,工行应尽快转变一些错误的经营意识,为上市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一、转变经营意识对于股份制改造的重要意义

(一)转变经营意识是健全经营机制的前提条件

过去的工商银行实际上更像是一

个政府的执行部门,而不是独立的企业。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在人事制度、薪酬制度、职工福利、社会保障以及内部激励机制上,都存在明显的行政级别制度和严重的官本位。内部激励的不足,加上外部压力的不足,如仅仅依靠加强管理,很难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通过改制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上的问题。我们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就是彻底解决经营机制不到位的问题,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而改变经营机制的前提条件是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目前我行的经营意识还存在滞后甚至错误的地方,这势必会影响到工作目标、发展计划、决策质量、市场营销、风险控制等各个方面,从而影响到股份制改造的进行。因此转变经营意识是当前我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迫切需要。

(二)转变经营意识是适应市场竞

争的需要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银行业势必要面对强大的外来竞争。根据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协议,到××年底我国将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金融机构将享受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等的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在同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在此种情况下,如果不抓紧时间彻底转变经营意识、深化体制改革,消除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上的缺陷、改变经营管理落后的状况,提高综合竞争力,届时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因此唯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彻底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准官僚体制”,转变“官本位”的经营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确保股份制改造不偏离方向,取得圆满的成功。

二、我行应在哪些方面转变经营思路

转变经营思路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它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从建立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出发,我行应在以下几方面转变经营思路: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行的发展观都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不能正确处理规模、质量、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盲目地追求规模和数量的增长,以致出现了重规模、轻效益,重发展、轻风险,重投入、轻产出,重短期效益、轻长期效益的局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成本,在市场竞争中显得被动,业务发展徘徊不前。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且属于高风险企业,防范风险、提高质量、加快发展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其经营根本目的是追求发展的高质量,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使效益最大化。因此,要进行股份制改革,我们必须要树立科学的银行发展观,坚持效益与效率并重的经营理念,要确保规模、质量、效益的同步增长,实现真正的绩效进步。

(二)加强成本制约的观念。商业银行的成本制约包括财务成本、税务成

本、拨备成本、资本金成本、风险损失成本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忽略了成本的制约因素,盲目地增人增机构增规模,不计成本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浪费。此外,我们的内部管理在成本约束上也存在漏洞,缺乏控制节约成本的有效措施,许多领导到员工没有很好地树立节约成本的意识。实践证明,无约束下的经营,就会增加经营风险。因此,我们要把各种成本制约的理解贯彻到各级行管理层,要学会在有成本制约条件下的健康发展,每项业务都要讲成本管理,每项经营活动都要讲成本制约,认真测算评估投入与产出的数额比例,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三)更新服务意识。银行是企业,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市场,而市场的主题是消费群体,没有客户就没有我们的存在和发展。虽然与以前相比,我们的经营服务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已得以转变,但这些转变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缺乏更深程度的挖掘。在当前市场

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只有突破原有的局限,创造个性化服务,以全面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转变市场营销观念。长久以来我们对营销客户定位的问题都较为模糊,这使我们走了一些弯路,也为我行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些障碍。当前我们应找准客户定位,牢固树立为优质客户服务的意识,因为的优质客户会给我们带来的经营利润。银行的业务基础是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银行,没有优质市场和优质客户就没有银行的业务发展,加强市场营销是目前提高我行核心竞争能力的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善于研究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善于拓展优质市场,善于竞争优质客户,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促进业务的快速发展。

(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是充当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工

具,由于存在有国家作资本支持的错误意识,我们对于风险的认识远远落后于一些股份制银行更不能与机制健全的外资银行相比。作为高风险行业的商业银行,面临着政策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多种风险。防范风险不仅关系到银行的切身利益,员工的个人利益,同时也是银行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强化风险意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员工的风险意识,使警惕风险、正视风险、管理风险、防范风险的意识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全面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有效保障。

(六)转变对不良贷款的意识。与股份制银行相比,不良贷款问题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一根软肋,虽然近几年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银行自身的努力,我行不良贷款的包袱已有所减轻,但对于不良贷款的认识问题上,我们还

存在着误区。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股份制改革以后,对于不良贷款的处置不能再依靠核销、剥离等内部政策进行消化,而是需要通过银行自身的准备金、拨备前利润和原有的资本金来解决。和不良资产规模相比,目前我行的准备金覆盖率还比较低,如果按照贷款的五级分类,我们的准备金尚不足以弥补损失类贷款,在此种条件下,我们更应该转变对于不良贷款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不良贷款的问题。

(七)树立全面协调均衡的经营理念。目前我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还是依赖资产业务,但仅仅依靠这一传统业务远远无法达到市场的需求。随着资本一级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渐拓宽,一些优质客户已不再需要银行的融资渠道。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都迫使我们去思考今后的发展问题,真正的优质商业银行应该在为客户提供资资金融通服务的同时,也能够向客户提供资金清算、财务顾问、财

富管理等服务等中间业务。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内涵在迅速扩充,提升客户服务价值和对客户价值的最大挖掘,要求商业银行实现资产、负债与中间业务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中间业务的发展不受资本金约束,可以弥补资产负债业务发展受到的限制,因此协调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发展,既是市场经济法则对商业银行的要求,也是商业银行经营规则的内在要求。

第三篇:银行股改学学习心得体会

银行股改学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金融业经过20多年改革,已较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工行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虽然其传统的经营作风已得以转变,但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意识,经营理念、市场意识与市场经济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转变观念是当前我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前提条件,工行应尽快转变一些错误的经营意识,为上市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一、转变经营意识对于股份制改造的重要意义

(一)转变经营意识是健全经营机制的前提条件过去的工商银行实际上更像是一个政府的执行部门,而不是独立的企业。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在人事制度、薪酬制度、职工福利、社会保障以及内部激励机制上,都存在明显的行政级别制度和严重的官本位。

内部激励的不足,加上外部压力的不足,如仅仅依靠加强管理,很难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通过改制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上的问题。我们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就是彻底解决经营机制不到位的问题,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而改变经营机制的前提条件是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目前我行的经营意识还存在滞后甚至错误的地方,这势必会影响到工作目标、发展计划、决策质量、市场营销、风险控制等各个方面,从而影响到股份制改造的进行。因此转变经营意识是当前我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迫切需要。

(二)转变经营意识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银行业势必要面对强大的外来竞争。根据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协议,到2006年底我国将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金融机构将享受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等的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在同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在此种情况下,如果不抓紧时间彻底转变经营意识、深化体制改革,消除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上的缺陷、改变经营管理落后的状况,提高综合竞争力,届时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因此唯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彻底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准官僚体制”,转变“官本位”的经营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确保股份制改造不偏离方向,取得圆满的成功。

二、我行应在哪些方面转变经营思路转变经营思路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它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从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出发,我行应在以下几方面转变经营思路: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行的发展观都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不能正确处理规模、质量、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盲目地追求规模和数量的增长,以致出现了重规模、轻效益,重发展、轻风险,重投入、轻产

出,重短期效益、轻长期效益的局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成本,在市场竞争中显得被动,业务发展徘徊不前。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且属于高风险企业,防范风险、提高质量、加快发展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其经营根本目的是追求发展的高质量,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使效益最大化。因此,要进行股份制改革,我们必须要树立科学的银行发展观,坚持效益与效率并重的经营理念,要确保规模、质量、效益的同步增长,实现真正的绩效进步。

(二)加强成本制约的观念。商业银行的成本制约包括财务成本、税务成本、拨备成本、资本金成本、风险损失成本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忽略了成本的制约因素,盲目地增人增机构增规模,不计成本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浪费。此外,我们的内部管理在成本约束上也存在漏洞,缺乏控制节约成本的有效措施,许多领导到员工没有很好地树立节约成本的意识。实践证明,无约束下的

经营,就会增加经营风险。因此,我们要把各种成本制约的理解贯彻到各级行管理层,要学会在有成本制约条件下的健康发展,每项业务都要讲成本管理,每项经营活动都要讲成本制约,认真测算评估投入与产出的数额比例,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三)更新服务意识。银行是企业,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市场,而市场的主题是消费群体,没有客户就没有我们的存在和发展。虽然与以前相比,我们的经营服务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已得以转变,但这些转变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缺乏更深程度的挖掘。在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只有突破原有的局限,创造个性化服务,以全面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转变市场营销观念。长久以来我们对营销客户定位的问题都较为模糊,这使我们走了一些弯路,也为我行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些障碍。当前我们应找准客户定位,牢固树立为优质客户服务的意识,因为20的优

质客户会给我们带来80的经营利润。银行的业务基础是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银行,没有优质市场和优质客户就没有银行的业务发展,加强市场营销是目前提高我行核心竞争能力的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善于研究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善于拓展优质市场,善于竞争优质客户,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促进业务的快速发展。

(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是充当着国家宏观调控

银行股改学学习心得体会

第四篇:银行股改学学习心得体会

银行股改学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10-08-13 20:50:09来源: 作者:admin 编辑:admin 阅读:

44次

中国金融业经过20多年改革,已较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工行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虽然其传统的经营作风已得以转变,但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意识,经营理念、市场意识与市场经济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转变观念是当前我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前提条件,工行应尽快转变一些错误的经营意识,为上市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一、转变经营意识对于股份制改造的重要意义

(一)转变经营意识是健全经营机制的前提条件过去的工商银行实际上更像是一个政府的执行部门,而不是独立的企业。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在人事制度、薪酬制度、职工福利、社会保障以及内部激励机制上,都存在明显的行政级别制度和严重的官本位。内部激励的不足,加上外部压力的不足,如仅仅依靠加强管理,很难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通过改制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上的问题。我们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就是彻底解决经营机制不到位的问题,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而改变经营机制的前提条件是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目前我行的经营意识还存在滞后甚至错误的地方,这势必会影响到工作目标、发展计划、决策质量、、风险控制等各个方面,从而影响到股份制改造的进行。因此转变经营意识是当前我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迫切需要。

(二)转变经营意识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银行业势必要面对强大的外来竞争。根据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协议,到2006年底我国将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金融机构将享受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等的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在同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在此种情况下,如果不抓紧时间彻底转变经营意识、深化体制改革,消除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上的缺陷、改变落后的状况,提高综合竞争力,届时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因此唯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彻底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准官僚体制”,转变“官本位”的经营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确保股份制改造不偏离方向,取得圆满的成功。

二、我行应在哪些方面转变经营思路转变经营思路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它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从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出发,我行应在以下几方面转变经营思路: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行的发展观都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不能正确处理规模、质量、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盲目地追求规模和数量的增长,以致出现了重规模、轻效益,重发展、轻风险,重投入、轻产出,重短期效益、轻长期效益的局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成本,在市场竞争中显得被动,业务发展徘徊不前。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且属于高风险企业,防范风险、提高质量、加快发展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其经营根本目的是追求发展的高质量,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使效益最大化。因此,要进行股份制改革,我们必须要树立科学的银行发展观,坚持效益与效率并重的经营理念,要确保规模、质量、效益的同步增长,实现真正的绩效进步。本文来自

(二)加强成本制约的观念。商业银行的成本制约包括财务成本、税务成本、拨备成本、资本金成本、风险损失成本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忽略了成本的制约因素,盲目地增人增机构增规模,不计成本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浪费。此外,我们的内部管理在成本约束上也存在漏洞,缺乏控制节约成本的有效措施,许多领导到员工没有很好地树立节约成本的意识。实践证明,无约束下的经营,就会增加经营风险。因此,我们要把各种成本制约的理解贯彻到各级行管理层,要学会在有成本制约条件下的健康发展,每项业务都要讲成本管理,每项经营活动都要讲成本制约,认真测算评估投入与产出的数额比例,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三)更新服务意识。银行是企业,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市场,而市场的主题是消费群体,没有客户就没有我们的存在和发展。虽然与以前相比,我们的经营服务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已得以转变,但这些转变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缺乏更深程度的挖掘。在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只有突破原有的局限,创造个性化服务,以全面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转变观念。长久以来我们对营销客户定位的问题都较为模糊,这使我们走了一些弯路,也为我行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些障碍。当前我们应找准客户定位,牢固树立为优质客户服务的意识,因为20%的优质客户会给我们带来80%的经营利润。银行的业务基础是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银行,没有优质市场和优质客户就没有银行的业务发展,加强市场营销是目前提高我行核心竞争能力的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善于研究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善于拓展优质市场,善于竞争优质客户,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促进业务的快速发展。

(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是充当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由于存在有国家作资本支持的错误意识,我们对于风险的认识远远落后于一些股份制银行更不能与机制健全的外资银行相比。作为高风险行业的商业银行,面临着政策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多种风险。防范风险不仅关系到银行的切身利益,员工的个人利益,同时也是银行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在中,必须强化风险意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员工的风险意识,使警惕风险、正视风险、管理风险、防范风险的意识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全面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有效保障。8*范$y文&%$目录d#网@3

(六)转变对不良贷款的意识。与股份制银行相比,不良贷款问题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一根软肋,虽然近几年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银行自身的努力,我行不良贷款的包袱已有所减轻,但对于不良贷款的认识问题上,我们还存在着误区。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股份制改革以后,对于不良贷款的处置不能再依靠核销、剥离等内部政策进行消化,而是需要通过银行自身的准备金、拨备前利润和原有的资本金来解决。和不良资产规模相比,目前我行的准备金覆盖率还比较低,如果按照贷款的五级分类,我们的准备金尚不足以弥补损失类贷款,在此种条件下,我们更应该转变对于不良贷款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不良贷款的问题。

(七)树立全面协调均衡的经营理念。目前我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还是依赖资产业务,但仅仅依靠这一传统业务远远无法达到市场的需求。随着资本一级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渐拓宽,一些优质客户已不再需要银行的融资渠道。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都迫使我们去思考今后的发展问题,真正的优质商业银行应该在为客户提供资资金融通服务的同时,也能够向客户提供资金清算、财务顾问、财富管理等服务等中间业务。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内涵在迅速扩充,提升客户服务价值和对客户价值的最大挖掘,要求商业银行实现资产、负债与中间业务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中间业务的发展不受资本金约束,可以弥补资产负债业务发展受到的限制,因此协调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发展,既是市场经济法则对商业银行的要求,也是商业银行经营规则的内在要求。&*范$#文&%$目录##网@!

第五篇:银行股改学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金融业经过20多年改革,已较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工行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虽然其传统的经营作风已得以转变,但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意识,经营理念、市场意识与市场经济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因此,转变观念是当前我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前提条件,工行应尽快转变一些错误的经营意识,为上市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一、转变经营意识对于股份制改造的重要意义

(一)转变经营意识是健全经营机制的前提条件过去的工商银行实际上更像是一个政府的执行部门,而不是独立的企业。在此种情况下我们在人事制度、薪酬制度、职工福利、社会保障以及内部激励机制上,都存在明显的行政级别制度和严重的官本位。内部激励的不足,加上外部压力的不足,如仅仅依靠加强管理,很难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通过改制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上的问题。我们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就是彻底解决经营机制不到位的问题,建立“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而改变经营机制的前提条件是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目前我行的经营意识还存在滞后甚至错误的地方,这势必会影响到工作目标、发展计划、决策质量、市场营销、风险控制等各个方面,从而影响到股份制改造的进行。因此转变经营意识是当前我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迫切需要。

(二)转变经营意识是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银行业势必要面对强大的外来竞争。根据我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协议,到2006年底我国将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金融机构将享受与中资金融机构同等的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在同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在此种情况下,如果不抓紧时间彻底转变经营意识、深化体制改革,消除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上的缺陷、改变经营管理落后的状况,提高综合竞争力,届时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因此唯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彻底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准官僚体制”,转变“官本位”的经营思想,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确保股份制改造不偏离方向,取得圆满的成功。

二、我行应在哪些方面转变经营思路转变经营思路就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它是可持续的发展观,从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角度出发,我行应在以下几方面转变经营思路: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行的发展观都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不能正确处理规模、质量、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盲目地追求规模和数量的增长,以致出现了重规模、轻效益,重发展、轻风险,重投入、轻产出,重短期效益、轻长期效益的局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与成本,在市场竞争中显得被动,业务发展徘徊不前。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且属于高风险企业,防范风险、提高质量、加快发展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其经营根本目的是追求发展的高质量,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使效益最大化。因此,要进行股份制改革,我们必须要树立科学的银行发展观,坚持效益与效率并重的经营理念,要确保规模、质量、效益的同步增长,实现真正的绩效进步。

(二)加强成本制约的观念。商业银行的成本制约包括财务成本、税务成本、拨备成本、资本金成本、风险损失成本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忽略了成本的制约因素,盲目地增人增机构增规模,不计成本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浪费。此外,我们的内部管理在成本约束上也存在漏洞,缺乏控制节约成本的有效措施,许多领导到员工没有很好地树立节约成本的意识。实践证明,无约束下的经营,就会增加经营风险。因此,我们要把各种成本制约的理解贯彻到各级行管理层,要学会在有成本制约条件下的健康发展,每项业务都要讲成本管理,每项经营活动都要讲成本制约,认真测算评估投入与产出的数额比例,追求效益的最大化。

(三)更新服务意识。银行是企业,企业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市场,而市场的主题是消费群体,没有客户就没有我们的存在和发展。虽然与以前相比,我们的经营服务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已得以转变,但这些转变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缺乏更深程度的挖掘。在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只有突破原有的局限,创造个性化服务,以全面优质的服务吸引客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转变市场营销观念。长久以来我们对营销客户定位的问题都较为模糊,这使我们走了一些弯路,也为我行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些障碍。当前我们应找准客户定位,牢固树立为优质客户服务的意识,因为20%的优质客户会给我们带来80%的经营利润。银行的业务基础是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银行,没有优质市场和优质客户就没有银行的业务发展,加强市场营销是目前提高我行核心竞争能力的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善于研究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善于拓展优质市场,善于竞争优质客户,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促进业务的快速发展。

(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作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是充当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由于存在有国家作资本支持的错误意识,我们对于风险的认识远远落后于一些股份制银行更不能与机制健全的外资银行相比。作为高风险行业的商业银行,面临着政策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多种风险。防范风险不仅关系到银行的切身利益,员工的个人利益,同时也是银行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在经营管理中,必须强化风险意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员工的风险意识,使警惕风险、正视风险、管理风险、防范风险的意识深入每个员工的心中,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增强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全面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提供有效保障。

(六)转变对不良贷款的意识。与股份制银行相比,不良贷款问题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一根软肋,虽然近几年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银行自身的努力,我行不良贷款的包袱已有所减轻,但对于不良贷款的认识问题上,我们还存在着误区。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股份制改革以后,对于不良贷款的处置不能再依靠核销、剥离等内部政策进行消化,而是需要通过银行自身的准备金、拨备前利润和原有的资本金来解决。和不良资产规模相比,目前我行的准备金覆盖率还比较低,如果按照贷款的五级分类,我们的准备金尚不足以弥补损失类贷款,在此种条件下,我们更应该转变对于不良贷款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不良贷款的问题。

(七)树立全面协调均衡的经营理念。目前我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还是依赖资产业务,但仅仅依靠这一传统业务远远无法达到市场的需求。随着资本一级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渠道逐渐拓宽,一些优质客户已不再需要银行的融资渠道。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客户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都迫使我们去思考今后的发展问题,真正的优质商业银行应该在为客户提供资资金融通服务的同时,也能够向客户提供资金清算、财务顾问、财富管理等服务等中间业务。目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内涵在迅速扩充,提升客户服务价值和对客户价值的最大挖掘,要求商业银行实现资产、负债与中间业务的均衡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中间业务的发展不受资本金约束,可以弥补资产负债业务发展受到的限制,因此协调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发展,既是市场经济法则对商业银行的要求,也是商业银行经营规则的内在要求。

下载银行股改接近登顶时刻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银行股改接近登顶时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