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7[范文]

时间:2019-05-13 05:31: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反思.7[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反思.7[范文]》。

第一篇:教学反思.7[范文]

思想政治课也有魅力

没有反思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没有反思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在许多人的眼里,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枯燥的、空洞的说教学课。而从事这一学科教学的人,也必定是思想呆板、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或是多说少做、尽说空话的人。生活中还有一些对政治学科的偏见;有人说政治课最好学,整个一个“贝多芬”,多背多得分嘛。也有人说,政治课最好教,拿着书照本宣读、划划记记,应付考试绰绰有余。起初教政治课时,也为思想政治课面临的郡竟感到自卑,然而十多年从教后,我却慢慢的喜欢这门学科了。

我曾对学生说过,其他学科是长知识,政治学科则是长智慧,特别是哲学,它能使人聪明、智慧。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教我们怎样利用外部有利条件,促成事物的发展。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则是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这样办事往往事与愿违。

思想政治课最富时代性,每年高考试题中设置的新情况、新问题必然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时不仅要熟练地掌握书本知识,还要去重视本年度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动态,关注国内外的重点、热点问题,运用教材原理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分析。同时,还须关注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知识,如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问题、科技发展动态、文化思想的发展等。为了搞好热点专题复习,几年来,我逼着自己去看新闻,关注热点时事,并结合书本知识去分析时事。同时,我也逐渐养成了结合教材分析时事的习惯,每看新闻,总试着把它与书本知识联系起来,并在课堂教学中及时穿插进去,这样既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时事内容,又能让学生更正确地领会教材知识。

第二篇:《7》教学反思

《7》教学反思

《7》教学反思1

一、闪光点:

(1)这节课的任务明确,任务的设计由易到难,趣味性强,同时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将教学内容与情景教学融合一起,利用学生爱摇滚音乐的这一特点,提前让学生表演课堂,课堂气氛好,许多学生会提前做准备。体现了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积极态度。

(2)同时加强了学生在课堂上训练兴趣,将教学中表示任务状态的而且很难用英语描述的词,与表达这些词语或词语的状态联系起来,在有意的情景中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不仅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还能强化其记忆效果。

(3)在讲授新的知识点时,可以回忆以前的知识。这一方法主要源于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领域的理论: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使其学过的相关语言知识在起头脑中得以多次复现,帮助其构建新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善于运用语言的.习惯和学习英语的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新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落实到写,请学生表演或展示这样的设计,旨在将学生所学的词汇与交际用语有机结合,达到优化语言学习的效果。

(5)能够突出英语教学中优化使用思维导图,加快学生理解和记忆过程。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学会了就用,用了就掌握”的原则,跟好的体现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二、不足之处:

同时,由于笔者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的有限,这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1)课堂用语不够严谨,有语误的现象,平时语言练习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以后,要加强课堂教学语言的严谨性,并随时做好经验总结。

(2)由于个别地方语音及语调处理不够柔和,导致说话重音过多,语音过于生硬,今后要多听磁带及英文原版电影,加强语感的训练。

(3)在设计学生活动方式的时候,应扩大学生的活动面,给更多的学生参与的机会。这方面要多思考新的学生活动方式,探索学生的自主活动。这样进行会使课堂更贴近学生,使英语全面化,全面化英语。

总之,这次能够参加市英语三课功大赛。我收获颇丰,对于自己的英语教学也有了更加客观的了解,也期待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锻炼,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在教学中收获更多的快乐。

《7》教学反思2

一、满意:

1.备课组选用的教学视频资源中老师讲课思路清晰明了,语言特点、教姿教态也符合学生年龄段特点。

2.学生上课期间在班级钉钉群踊跃发言,课堂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进行4种计算方法的尝试

二、不足:

1.这节课堂上与学生连麦互动时,因为网络问题没有顺利进行

2.个人讲授与视频资源没有准确结合,在视频与麦克风切换之间播放时长衔接不够准确

3.杀毒之后依然会有广告小窗口出现,迅速关掉

三、措施:

1.视频连麦不成功时,可以挑选孩子在钉钉群进行语音发言,虽然耗时,但能更好地随机与学生进行互动,检验学生的听课状态,进行实时监督

2.视频资源停顿,进行讲解时注意时长跟上,操作练习熟练

3.试着安装不同安全软件深入杀毒,拦截广告

《7》教学反思3

满意之处:

这节课的重点是能利用加减法关系计算十几减7、6,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教学例3前出示一副点子图,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为感受“想加算减法”的.价值奠定基础。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感受“想加算减法”的简捷性。

不足之处:

1. 这节课的重点并非算法的多样性,但仍然通过视频播放了4种算法,没有对“想加算减法”进一步展开,交流计算方法。虽然有适时点播,但导致部分孩子难以分清重点。

2. 对于“破十法”和“想加算减法”的比较,由于很多孩子习惯用“破十法”来解决问题,这节虽有引导孩子对二者进行观察与比较,但是时间关系,没有连麦引导孩子说发现。

3. 顾虑连麦有延时,孩子说不对,时间较短等,与孩子连麦次数较少,仅让家长将孩子的答案打到对话框里。

4. 上午半个小时播放视频加适时点播,将练习题放到下午再巩固提高这一做法有待反思和改进。

改进措施:

1. 认真备课,对资源进行筛选、整理,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2. 切记“贪多嚼不烂”,精讲精练。

3. 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多与孩子连麦,特别是总结发现提升之类的问题,多让孩子说说想法,让孩子自己去明确体验。

4. 开展组内教研,及时调整下一步的教学方式。

《7》教学反思4

教学《识字7》,最大的感受就是以简笔画代替了繁琐的讲解。

在课始,我对孩子们说:老师给大家画一幅画,你们看看是什么?孩子们肃然起敬,我一边画他们一边猜测着,当我把一个亭子画好后,他们纷纷高声喊着:是亭子。我又说:我会变魔术,将这幅画变成一个字,你们瞧,这是亭子的顶,这是屋檐,这是柱子。我边提醒边在亭子图的旁边写了一个“亭”字,孩子们都笑着说像。我提醒孩子们有些字一看字就能想到这样东西,这样的.字叫象形字,还有很多,比如“燕、田”等。接着,我还是采用了简笔画的方式,在亭子旁画了个人,在“亭”字旁也添了一个单人旁,让孩子们进行字与图的比较,孩子们也很快记住了这个“停”字。下面的“鸟、鸣、闻”也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学生看到这些字就能想出这些事物的样子,同样的,看到图,他们也能很快反应出字的笔顺。简笔画引路不仅让孩子们学习起来轻松愉快,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妨多尝试用更直观形象的东西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提高课堂效率。

《7》教学反思5

昨天上午我在一年级四班上了一节7加几的课,通过课前认真备课,到课堂上自己的表现,我有很多的想法,为了能把自己的课上的更加的有特色,把自己的课反思如下。

1、小组交流要求明确。再让学生拿出前置学习单进行交流时,我害怕出现学生不知所措的情况出现,所以我在小组交流之前就先把要求说的很明确。让每个学生在参与小组合作时都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2、小组交流的时间。墨老师和褚老师的课在进行小组交流时时间都在10分钟以上。我就想我们的内容很简单,我们在交流时也不能1、2分钟就结束吧,所以在上课时杨岩红老师的小组交流用了7 、8分钟,王雯冰老师用了14分钟,我用了大约5分钟。因为交流的时间很长所以我的课没有来得及处理练习题。

3、全班交流,学生汇报时,孩子们都说的很好,所以有很多的方法我们没有再次在课堂上提到。孩子们在全班交流时说到的方法有1、数一数,2,画一画,3、凑十法,因为在学习9加几,8加几的时候,我们已经把分一分分小棒作为一个重点的方法进行了学习,所以在这节课中我们没有再次出现操作的分一分。其实我们还可以用上圈一圈这个方法,这是我在授课时的一个疏忽的地方。这说明我太注重结果,没有去考虑到学生的思维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

通过这次上课我对数学组探究的1+4+1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自己虽然有小组的.合作、交流,但是大部分是流于形式的东西多一些。通过集体备课、磨课、学习别的年级的课我有了很多的想法,也对教学模式的变革有了重新的认识,教学模式的变革真的势在必行。

《7》教学反思6

有一次,我在上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6、7的认识”中,通过“数”主体图内的事物、点子图逐步抽像出“6”和“7”,然后要求学生用小棒来摆一摆,深化对6、7的认识。开始,我认为他们只会从学具盒中拿出6、7根小棒,放在桌上。

课中,当学生拿出小棒表示“6”和“7”时,他们大脑中鲜活的奇思妙想让我一次次惊叹!

你们看:

1.用6根小棒摆出的图形。

休田旧心目

2.用7根小棒摆出的图形。

这就是6岁儿童的杰作!

低年级学生身上仍留有幼儿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探索外界事物充满了强烈好奇心。在这种好奇心的驱动下,常常会有与众不同的新发现,并以一种兴奋的情绪和执着的追求,投入到探索数学奥秘的学习活动之中。这种在活动之中涌动着的积极情绪和追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就是创新。为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加倍呵护小学生的这种情感和态度,而不要认为这与数学无关,就不发展。应该让小学生长久保持这种积极探索的心向,促使其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因此,培养创造能力必须从小抓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其创造力。

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首先,要鼓励学生说与众不同的话,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诱发学生的奇思妙想,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其次,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促使学生在这一思维过程中打开思维的闸门,发挥其创新的潜能。第三,课上要多些允许,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营造创新的氛围。第四,要延迟评价,多给学生留些思考的时间和探索的空间,已获得更多的创造灵感。最后,要善于布置趣味作业,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总之,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识和活动,只要相对于个人的过去是新颖独特的,具有突破性的,就是创新。教师要给予肯定,给予鼓励。这是培养低年级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更为以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M·S·斯特娜夫人曾在《自然教育》一书中指出:“孩子丰富的想像力比拥有亿万家私都宝贵!”我深有同感!倘若我们不束缚儿童的思维,并对他们的创新意识给予正确的培养,不知明天以后的“明天”,他们会创造出什么?

《7》教学反思7

平舌音是声母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也是拼音学习中一个很大的困难。加上曲阜地方口音,平翘舌分的不是很清楚,往往把平舌音读成翘舌音。又一次接一年级,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平舌音的教学。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开火车形式复习了之前学过的声母,从复习拼音入手,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对今天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愿意去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孩子说说图上的内容,引出学习内容。把学习内容和生活情有效地整合起来,既有利于学习拼音,帮助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强了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很感兴趣,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涨的情绪。

二、教法多样,识记字母

在一年级教学中,字母的发音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加深孩子们对平舌音的记忆,在课上引导学生自编顺口溜、儿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例如,教z时,“小2小2zzz,写字写字zzz”,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比赛读、随机点读……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发音练习中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既加深了学生对字母的印象,又解决了他们“学得快,忘得快”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激发了起来。自主识记字形,孩子们通过看口型猜字母,用手、文具、线摆一摆字母,用自己的手和身体的动作表示一下字母等,不仅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都得到升华。

三、学用结合,加强语感训练

在学习习近平舌音节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记住平舌音,这一环节安排了说话的练习,如:在认读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后,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音,组一个词或说一句话;现在的学生识字很多,每次到这一环节的学习积极性都非常高,跃跃欲试,有的学生说出的词语,出乎我的意料。我就及时给与高度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了。在这样的训练中,不仅学生的语感得到了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的能力得到了锻炼,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学习拼音的意义。

四、多样评价,事半功倍

一年级的孩子很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在课堂上,孩子们发言积极,为他们竖大拇指,通过热情的语言来激励:“你真聪明、声音真响亮、你坐的端正,听得也认真、你的反应真快、你真勇敢……”书写字母的时候:“你书写真认真,你的字母真漂亮”“哇,你真了不起!比老师写得都好。”加上一个大拇指,一个个鼓励的、赞赏的近乎夸张的表情,这些赞赏时时撞击着学生无拘无束的心灵,给孩子们带来心灵的愉悦。在这样的激励之下,孩子们更高兴了,也更愿意学习了,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的看来,本堂课的各教学环节衔接自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1.还有极个别学生的发音一直不到位,还需要多示范,多指导。

2.习惯养成教育还要加强,如抬头听课,张嘴读书,手不乱动等行为习惯。

《7》教学反思8

本节课在前面学习十几减9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虽然书本上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口算方法,但是孩子们似乎对前面两种方法很难理解,所以,课堂上当有学生列出15-8这一算式后,我就让孩子们说说是怎样想的.,发现许多孩子知道答案是7,但说不上来是怎么计算的。能说上两句的,是这样两种方法:一是15可以分成8和7,所以15减8等于7;二是想到了8加7等于15,所以15减8等于7,这也就是书本上的第三种方法。至于书本上的前两种方法没有一个孩子提出来,于是我就结合书本上的情境图,引导孩子们理解,但是尽管如此,许多孩子还是不能接受,在后来的《一课一练》的练习中就暴露出来了。

总之,本节课孩子们掌握得不好,计算的正确率很低,而且口算得相当慢,令人疑惑的是:相加法算减法是孩子们乐于用的一种方式,并且在上学期对求加法中的未知数练习得也比较多,但是为何现在计算减法就那么难呢?可能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还没真正地理解。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退位减法的练习,希望在练习中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和水平均有所提高。

《7》教学反思9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老师要有一条河流,学生才会有一桶水。优美的散文诗需要优美的语言去讲述。我今后,要加强自我语言的修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进一步加强课堂调控的.问题。这篇文章还要在阅读上多占用一些时间,让学生充分的朗读课文。

《7》教学反思10

本课是形近偏旁比较识字。

在导入时,复习了识字四。让学生找出每串词组的规律,并复习了当时的学习方法。

我在上这一课也没有什么创新的教案设计,就按部就班的上好这一课。先出示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得是什么?(表达要求要完整),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词语。当一组词语都出示以后,要求学生找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同一个偏旁。然后再了解这个偏旁的演变过程,观察图与古文字字之间的联系:图示——古文字——今文字(偏旁)。最后再来理解这几个词语。就按照这样的方式学习以下的几组词串。

整个教学过程还是比较流畅,只是本课中,没有找到训练的点。只让学生在认识偏旁的.时候,想一想出了课文中还有那些字,也带有这个偏旁?并学习了归类的识字方法。这些字都与什么有关,通过理解偏旁的本义来理解和记住该字词。还注意让学生从义和形上比较区别了“示字旁”和“衣字旁”以及“宝盖头”和“穴宝盖”。

上下来的感觉:学生掌握得还是不错的。只是在感情朗读指导上有些难度,因为本课的韵文读起来并不是那么朗朗上口,缺少一些情感的投入,只是读顺了,然后便流利了。

《7》教学反思11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愿望”。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把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识字前,利用教学挂图和教师的导入语创设游戏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和学生共同创设了“识字列车”“汉字王国”“汉字天地” 等情境,每一个生字就成了“字宝宝” 的角色。我们把学习汉字的过程想象为乘坐“识字列车” 到“汉字王国” 去和“字宝宝” 交朋友、做游戏。有时候,我也会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情境,认读生字的过程往往枯燥乏味,我把这个过程取上有趣的名字,如“和字宝宝打招呼”“把字宝宝请回家”等,使认读生字成了有趣的游戏过程,因此对于读读说说孩子们倒是挺乐意的.。

识完字以后当然得写了,可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是刚刚接触汉字,在他们的小脑袋了不曾有过间架结构,笔画,笔顺等概念,写的是不堪入目,常听老教师们或有经验的老师说对于初学者要求要放低,遇到难写的字,应该要多强调,多示范,我想是应该这样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注意细节,更应该遵循小学生的心理规律,这样才是更有效的办法,才能有更好的结果

《7》教学反思12

本课是形近偏旁比较识字。我先出示图,让学生说说图上画得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词语。当一组词语都出示以后,要求学生找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同一个偏旁。然后再了解这个偏旁的演变过程,观察图与古文字字之间的联系:图示——古文字——今文字(偏旁)。最后再来理解这几个词语。就按照这样的方式学习以下的几组词串。当然,我重点抓住了生字的教学,有音——意——形,层层深入,扎实有效,同时注重给予学生比较充足的时间自学生字,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我觉得如果能在学习生字的时候开展一些比赛,在游戏中学习将会更有意义,也更有情趣一些。

上下来的感觉:学生掌握得还是不错的。只是在生字掌握的还不好,礻字旁和衣字旁的字特别混淆,这该怎么办啊?

小耗子老师和彤彤老师都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辨析的空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得以落实,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值得我学习。

本课的词义都比较简单,都是学生熟悉的事物,难点是偏旁的辨析,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围绕词语展开教学,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辨析不同偏旁表示的.意思也不同。通过理解讲述《嫦娥奔月》、《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加深学生对词语所指事物的直观感受,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礻”字旁的意思。另外,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我通过指导学生结合图上的事物、情境练习说话,用上所学的词语,建立了字、词、句的联系,进一步区分生字的偏旁,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书写生字时,学生的正确率就比较高了。

《7》教学反思13

6、7的认识这节课学习内容较多,通过观察情境图,实际物体,熟练数出6、7两个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数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难点是掌握7以内数的顺序,掌握6、7的组成。

对于实物的数一数,说一说,计数器,刻度尺上的数字感受以及6、7的读写,学生学习的很快,对于5、6、7的比较大小,在原来5以内的比较大小的基础上,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困难,进行的很顺利。通过“鱼缸”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受7和第7的不同,对数的顺序有更深的理解。结合问题,一共有7缸鱼,和第七缸有几条鱼,来体会序数和总数的不同。

本节课的第二部分的学习,6、7的'组成通过实物的摆一摆,分一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6可以分成5和1,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来完成剩下四组,对于7的组成,通过把7分成6和1,让学生发现7分成1和6,以此规律来完成后四组的探索。通过课堂练习发现,学生对于6、7的组成,还不太熟练,课后仍需要加强练习,加深印象。

本节课学习内容较多,学生对于6、7的书写和组成,数序的感受,都不是很熟练,需要再进行练习。

《7》教学反思14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交流算法,逐步理解8、7加几的凑十方法,认识和掌握8、7加几的凑十口算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口算8、7加几的得数,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重点是能正确计算8、7加几,难点能掌握用“凑十法”计算8、7加几计算方法。

本节课是在学习《9加几》基础上教学的,也就是孩子们已经对“凑十”的方法有了大概的了解,在学习9加几的过程中,他们充分体会到“凑十”后,算10加几的简便。教材8加几、7加几的安排与9加几类似,不同的是不再出现逐个数数的算法,而且把8加几、7加几融合在一个例题中进行教学,以提高综合计算能力和思维水平,为以后学习6、5、4、3、2加几奠定基础。我在课前安排了对口令的游戏,活跃了课堂氛围,紧接着通过情境创设复习9加几的内容,回顾凑十法在口算过程中的应用。例题呈现了装在两个盒子里的小号,每个盒子都有10个空格,其中一个盒子装了8把,另一个盒子装了7把,要求计算出一共有多少把小号。这个地方我要求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反映自己的思考过程。在摆小棒之前,帮助学生明确摆法:用小棒代替小号,左边摆8根,右边摆7根,移一移,怎样能够计算出“8+7=?”,学生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的摆出课本上的第一种摆法,对于第二种摆法也有一部分的孩子能够摆出来。接着我让两名学生到前面来摆一摆,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我板书8加7的思考过程,最后我指名几个学生看着算式说一说8加7的思考过程。“想想做做”的第1、2题让学生通过练习从具体到抽象巩固和掌握用“凑十法”计算8、7加几的思考方法,我让学生独立先在书上圈一圈,再讨论圈的方法。 “试一试”让学生尝试计算7+9,学生除了可以用把7凑成10或者把9凑成10的计算方法外,还可以由前面学过的9+7=16,想到7+9=16。第4题通过同一组题的比较,让学生掌握用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利用已学过的计算进行新的计算。此后在开火车的游戏中,将8、7加几的`算式有序的呈现出来,学生口算得数以后,整理算式让学生来发现规律——数与另一加数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学生用凑十法来思考如何计算8、7加几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把几和几凑成十,再来将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这才是正确的思考顺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思维过程的培养。

此外,例题让学生摆一摆,而没让学生填一填,还有练习题目的处理上很多细节不够到位,例如第一个题目,出示以后就直接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并说一说,再来动手圈。这里出现的问题与教学设计不够精细、提问和评价方式等都有一定的关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7》教学反思15

今日教学6和7的减法,发现减法比加法容易出错,特别是把6、7个食物用虚线分成两部分,很多学生弄不明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见下图,这一节课下来巡视中发现有5名小糊涂做错了,主要错误见下图。

反思孩子为什么减法更容易出错,第一可能是这节课把减法和分的联系我强调的少了,第二,这节课我对例题的改变处理,我突出了让学生用小棒来摆的操作,但是重点被我弱化了,把一个整体分成两个部分,左边一部分和右边一部分。根据整体被分成的两个部分可以列出两个算式。例如可以说7个胡萝卜左边被分成了两个好朋友,右边还有几个好朋友?第三 6、7的减法所有的算式应该是在55页习题第6题的时候再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生成所有的减法算式。

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上,我不光是要备课本上的例题、习题。而且还要多看看书,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遵循先后顺序。

第三篇:《7》教学反思

《7》教学反思

《7》教学反思1

本周二上了一节校内教研课,上课内容为苏教版 小学 语文二年级下册的识字课《识字7》。上课之前我想上网查查看能不能直接下到课件或者教案。但当我打开百度后才后悔自己冒失的选了这一课。当时师傅也说,这一课好像从来没有见谁选来上公开课。看来一切都得靠自己了。为了备好这一课,我查阅了各种教参,苦研韵文。最后抛下所有的已有教案,自己设计教案,自己制作课件。教案设计好后还跟师傅不断探讨,最后在师傅的辅导下,确定了教案。为了上好这一课,我在不同的班级试上了三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修改。每一次的修改都倾注了师傅的心血。实在非常感谢师傅。

本课的教学思路大致为:一、复习导入;二、整体感知韵文;三、观察图片导入韵文前半部分;四、释词“神话、祝福、祖先”;五、释示字旁的来历;六、拓展练习:示字旁生字开花;七、释衣字旁的来历;八、导出“裙子、裤子、衬衫”;九、衣字旁生字开花;十、选词说话。十一、指导写字。在这些大致的思路中,我贯穿了认真读词。在设计教案时,我也反复思索过:我们二年级的语文课堂到底要给学生什么?说白了,就是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但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只有六个词语,五个生字。我怎样利用这仅有的六个词语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呢?想到我们平时做的一些练习,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我可以用生字开花的方法训练孩子们的集中归类识字,我可以利用仅有的六个词语训练孩子的选词说话的能力,不给标准答案使得这样的训练更能提高孩子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上上周去百家湖小学听课,使我从实践的角度零距离的接触到了“本真教学”。百小的课堂真实,不花哨,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那些形式化、不必要的教学程序能省的都省了。我也考虑到我们班学生的特点:聪明有余,规范不足。便将那些别人认为比较难的,如“选两个词说话”纳入到教学中去。在说话环节要求将话说完整,训练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而我舍弃从偏旁到词语,选择从图片到词语再到偏旁的教学过程更是从学生的感官思维敏感的实际出发的,也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也更符合人的认知发展规律。总之这节课我的每一步设计都是从我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的是“以学定教”的原则。

虽设计好了,但很多的细节问题还是不断暴露。在不同的班级试上总会有不同的效果,也会暴露很多新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上好这一课,师傅反复指导我修改,把课堂的预设细节到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的程度。感谢师傅的指导,更感谢师傅对我的支持与肯定!

到真正开始上课时,我备好了一切,唯独没有备好上课的时段:春季下午的第一节课。这个时候不仅学生容易犯困,就是听课老师也会犯困。为了避免课堂上的昏昏沉沉,我让学生在午自习时睡了一觉。而我自己更是以亢奋的精神来上这一节课。由于过于亢奋,便紧张有余,整堂课上得略显急躁,不是我喜欢的稳扎稳打的课堂,好像要飘起来一样。也是由于急躁,不够沉稳,在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示范作用没做好。也是由于急躁,我总是喜欢不断的重复学生的.话语。我自己只能给这节课打 70分。本节课上得还是有点飘,不是我理想中的真实、有效的课堂。

上完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备课,不仅要备学生、备教材,还要备上课时段。同一节课相同班的学生在不同的时段上课,要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和上课风格。我外出听过的很多课,并不是老师上得不好,而是因为时段的原因,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上午第四节课,我认为是最难上好的一节课,而上午的第二节课是最容易上好的一节课。

二、教师不能过分的依赖多媒体。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它是为我们教师更好的上好一节课服务的,而不是拖累教师,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东西。也就是多媒体是为我们服务的,而非我们为它服务。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在检查学生生字时选用生字卡片,而不是PPT的原因。用生字卡片单个的出示生字,可以让学生在读、记一个生字时不被其他生字干扰。

三、教师课堂亲切的话语,稍慢的语速能使教学效果更好。心理学表明:亲切的话语,温柔的语速对孩子进行教育,会使孩子更容易接受。我想对大人也是,我们都喜欢听一个说话如春风化雨般的人说话,而不喜欢听一个咋咋呼呼的人说话。把语速降下来,把分贝降下来,孩子才会更喜欢我的课堂。

四、当教师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有勇气坚持下去,遇到困难不退缩,我们才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识字7》一节平常又不寻常的识字课,让我收获了很多。我明白了:成长是需要磨砺的。

《7》教学反思2

《6和7的认识》这堂课,从第一次试教、第二次试教、最后的教研课到现在的第一次试教和教研课。前前后后我已上了5次,每次课都有不同的收获。

这一次欣然接受安排上课,想着可以用到以前的教案。当看到教案时却发现以前的'许多环节在现在都不是很实用,经过几次修改,几次请教,一次试教,使我的教案初步模型。

1、在教学中,我用看——找——画——说来认识6和7,数字从抽象到实际,这能更好的让学生认识6和7这两个数字。在这四个环节中,使学生的观察、思维、创新、动手操作等能力得到了提升。

2、在教学中不断插入童话,使学生学得有趣。在一开始,我就说:“数字王国里住着数字国王、数字宝宝来看小朋友了,如果小朋友表现最棒,那数字国王就会送小朋友很多礼物”。这样就使小学生充满兴趣继续学下去。

3、在教学中插入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课堂中,我运用了手势、数数游戏等。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进来。

4、练习设计有层次,有坡度,难易适度。不仅有基本练习题,还设计了富有思考性、发散性思维的习题,题量适中。比如在进行6和7比大小时,我就出示这一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总的来说,这堂课较成功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较好地运用了参与教学、合作教学、兴趣教学、自主教学等策略。本节课能较好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当然,本节课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在教学基数与序数的区别这一环节,由于时间的关系,讲解不够详细,显得过于仓促。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努力学习,及时反思,总结经验,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7》教学反思3

本节课在前面学习十几减9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十几减8、7的计算方法。

虽然书本上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口算方法,但是孩子们似乎对前面两种方法很难理解,所以,课堂上当有学生列出15-8这一算式后,我就让孩子们说说是怎样想的,发现许多孩子知道答案是7,但说不上来是怎么计算的。能说上两句的,是这样两种方法:一是15可以分成8和7,所以15减8等于7;二是想到了8加7等于15,所以15减8等于7,这也就是书本上的'第三种方法。至于书本上的前两种方法没有一个孩子提出来,于是我就结合书本上的情境图,引导孩子们理解,但是尽管如此,许多孩子还是不能接受,在后来的《一课一练》的练习中就暴露出来了。

总之,本节课孩子们掌握得不好,计算的正确率很低,而且口算得相当慢,令人疑惑的是:相加法算减法是孩子们乐于用的一种方式,并且在上学期对求加法中的未知数练习得也比较多,但是为何现在计算减法就那么难呢?可能对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还没真正地理解。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强退位减法的练习,希望在练习中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和水平均有所提高。

《7》教学反思4

6、7的认识这节课学习内容较多,通过观察情境图,实际物体,熟练数出6、7两个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数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难点是掌握7以内数的顺序,掌握6、7的组成。

对于实物的数一数,说一说,计数器,刻度尺上的数字感受以及6、7的读写,学生学习的很快,对于5、6、7的比较大小,在原来5以内的比较大小的基础上,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困难,进行的很顺利。通过“鱼缸”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受7和第7的不同,对数的`顺序有更深的理解。结合问题,一共有7缸鱼,和第七缸有几条鱼,来体会序数和总数的不同。

本节课的第二部分的学习,6、7的组成通过实物的摆一摆,分一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6可以分成5和1,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来完成剩下四组,对于7的组成,通过把7分成6和1,让学生发现7分成1和6,以此规律来完成后四组的探索。通过课堂练习发现,学生对于6、7的组成,还不太熟练,课后仍需要加强练习,加深印象。

本节课学习内容较多,学生对于6、7的书写和组成,数序的感受,都不是很熟练,需要再进行练习。

《7》教学反思5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愿望”。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把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识字前,利用教学挂图和教师的导入语创设游戏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和学生共同创设了“识字列车”“汉字王国”“汉字天地” 等情境,每一个生字就成了“字宝宝” 的角色。我们把学习汉字的过程想象为乘坐“识字列车” 到“汉字王国” 去和“字宝宝” 交朋友、做游戏。有时候,我也会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情境,认读生字的过程往往枯燥乏味,我把这个过程取上有趣的名字,如“和字宝宝打招呼”“把字宝宝请回家”等,使认读生字成了有趣的游戏过程,因此对于读读说说孩子们倒是挺乐意的。

识完字以后当然得写了,可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是刚刚接触汉字,在他们的.小脑袋了不曾有过间架结构,笔画,笔顺等概念,写的是不堪入目,常听老教师们或有经验的老师说对于初学者要求要放低,遇到难写的字,应该要多强调,多示范,我想是应该这样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注意细节,更应该遵循小学生的心理规律,这样才是更有效的办法,才能有更好的结果

《7》教学反思6

反思(一)

《识字7》是一组看图识字,就是利用图画帮助学生体会字义,在上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图中的亭子与“亭”字有什么相同之处,比比看,谁的眼睛亮?于是同学发现:“亭”字的点横像小亭子的尖顶,中间的的口字像亭子顶下的两根柱子,它的平宝盖像亭子的两翼,下面的丁字像亭子下的几根柱子。瞧:同学观察得多仔细啊!一个“亭子”就这样被牢牢地记在心中了。接着,我由扶到时放,让孩子们分组讨论一下其它四个字——图文对照,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最后通过小组上台汇报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的学习所得。他们知道了一个人站在亭子前不走了叫“停”;一个人在门里竖着耳朵听叫“闻”;“鸟”字和小鸟很像特别提出了“鸟”字的一点就像小鸟的眼睛,竖折折钩就像小鸟的背;而小鸟张开嘴巴在叫就是“鸣”,“鸣”就是叫的意思,因为鸟叫时要用口所以“鸣”要加个口字旁。听了他们的汇报,我禁不住为这群孩子喝彩,他们的眼睛多亮啊!他们小小的大脑已经开始了探究、分析、判断,是多么的了不起啊!我想:把课堂还给孩子是最明智的做法,要相信每一个孩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充满了智慧,就看老师会不会引导,能不能发掘。

反思(二)

《识字7》第一部分是通过看图会意识字,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中,我逐个出示图片和生字,让学生图文结合来认字,随着一个个小人,一棵棵树木不断增加,学生的兴致也越来越浓厚,从他们的眼睛里我读出了汉字的无穷魅力。这里书本只是一个引子,通过书本我们为孩子打开一扇窗,从而使孩子能乐于主动识字。在教完书上的部分后,我又让孩子们做了一个“我会变”的游戏。把“月”变成“朋”,把“又”变成“双”,把“口”变成“吕”和“品”;把“日”变成“昌”和“晶”……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地识字,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教材的第二部分是要让学生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两句话较难理解。我主要是通过故事、歌曲和联系生活,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小蚂蚁搬青虫》这个故事生动有趣,学生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众人划桨开大船》和《团结就是力量》这两首歌节奏感强,很多孩子虽然不会唱,但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最后,我让学生说说什么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时,很多学生都打开了话匣子。在此基础上,我还补充了一些成语和俗语,加强语言积累,巩固理解。

反思(三)

《识字7》以韵文的形式,要求学生认识会意字“从、众、林、森”。教学时,我先组织学生看插图,再让学生回到书本读读韵文,同桌交流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读韵文、谈发现后,渐渐明白了构字的关系,很快记住了4个会意字。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感受造字的乐趣,我问学生还认识哪些“品”字形结构的字,学生们说出了“品”“晶”“磊”等字,从中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同时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引导学生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给学生生动地讲述了《蚂蚁搬青虫》的故事,同时又相机拓展了“齐心协力、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四个成语以及“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有关团结的谚语,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韵文的理解,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反思(四)

本课中的生字,我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认真观察字形,并按笔顺描红。早晨,我让孩子们进行默写。我发现:孩子们写“变”“丝”“黄”这几个字时,不注意细节,要么添加了一笔,要么漏写了一画,要么方向搞错。这样课堂上教学生字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也更有针对性。课堂上,我还适时的补充有关团结协作的成语和谚语,学生学得可有劲儿啦!再结合青海玉树受灾后,全国人们的爱心行动,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团结的力量,让他们的内心有所震撼!也对“团结起来力量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反思(五)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坚持“先自学而后教”、“专教那些学生不会和相对薄弱”的原则,在识读部分采用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自读生字,同座互读词,小组合作学习查字、词,自读、听读、练读、好朋友互读儿歌等形式。在记字、写字部分采用小组讨论记字;自学笔顺图、自己描字、自己观察掌握如何把字写好看等过程,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只对难读准的字,加以示范。

对不易理解、读好的词,如“跟从、群众”加以点拨。对难记、难写的“群、黄、成”字加以指导。对:“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难理解的句子,我通过讲《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又结合这阵子青海玉树发生的地震,讲了我们中华民族如何帮助玉树人民振作起来,重建家园的故事,同时让学生自己举例生活中的例子,如拔河比赛等,让学生深刻理解团结力量大的道理。通过这些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自学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各方面得到发展。

反思(六)

这篇识字课的形式是对对子,对对子能使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我不但引导学生识字,还激发了学生主动积累对子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本单元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的,而在这篇课文中就选入了与品质有关的对子。在教学中,我也适当地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我利用对反义词的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理解什么是对对子,为学习本课内容打好铺垫。

二。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及时巩固要求认识的字。

我从音、形、义三方面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通过“你觉得哪个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个问题,让学生去关注字音,如平翘舌音的区分。然后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记字形,这又体现了学生拥有学习的选择权、决定权和主动权。

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似曾相识,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学生认字,千万不能像狗熊掰棒子——一边学,一边丢。要重视在合作中、游戏中、活动中巩固认字。比如,同位或小组中比赛谁认得快、记得牢,发挥同学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作用。比如,孩子自编句子、儿歌、谜语,在鼓励学生从身边、从书报上找到刚认的字,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认字。总之,认字教学一定要把工夫花在千方百计让学生和生字多次见面上,力求做到当堂认识,当堂巩固。

一堂课下来,我感受颇多。对于识字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教学中我不断地鼓励学生用自己最习惯最喜欢的方法记忆汉字,激发了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汉字。大家都清楚,识字量大了,如何巩固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教学,我发现小学生对趣味识字这环节很感兴趣。在游戏中,在玩中识字,让他们感受到识字的极大乐趣。学生在玩中巩固了本课中的生字词,还可以在不自觉中巩固以前认识的字,效率极高。

三。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字词。

我通过让学生读文,找出课文中隐藏的5组对对子。指导学生读好对子,利用读词语、读课文,对识字这一环节加以巩固。在对课文内容的处理上,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与理解的同时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本文反义词的意思。通过直观图片、拍摄相关录像创设情境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清楚地让学生理解这5组对子的含义。同时,渗透了思想教育,教育大家都应“见贤思齐”。比如从“是”与“非”的理解到合成一个词语“是非”,结合“长短”一词深层意思的理解,积累成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取长补短”。相信经过这个延伸,他们肯定理解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意思。又如,我在理解“虚心——骄傲”、“热情——冷淡”、“诚实——虚伪”这三组反义词时,能让孩子结合他们自身的生活实际来谈谈自己的理解,这样教育效果更好,给他们的印象也很深刻的,有助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拓展练习,升华情感”这个环节,我可以处理得更好一些。如我可以利用填写含有反义词对子的名言警句这一形式来对本课内容加以拓展,以达到进一步升华情感,培养孩子好品质的目的。

反思(七)

这是一篇典型的反义词的文章,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就接触了许多的反义词,所以在上这篇课文时,我以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采用大组合作、师生对读等方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了新的知识,在于教寓乐的过程中既复习了旧知又掌握了新知。这篇课文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会用反义词和掌握新字,我让班里在课堂上认的最快的学生当小老师,其余同学的积极性便很快被调动了。

反思(八)

对于识字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很多很多,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最习惯最喜欢的方法记忆汉字,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大家都清楚,识字量大了,如何巩固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教学,我发现小学生对趣味识字这环节很感兴趣。在游戏中,在玩中识字,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通过“送生字宝宝回家——为生字宝宝找朋友——带生字宝宝出门——常回家看看”这几大环节的教学,学生在玩中巩固了本课中的生字词,而且,在不自觉中巩固了以前认识的字,效率极高。

反思(九)

第七单元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

我先让孩子们读一读这个单元的导语,读完后提问:读完之后,你知道什么样的品质是好品质?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

生:爱劳动,爱集体,诚实是好品质,爱劳动,爱集体,诚实的人是好孩子。

现在想来,这个问题提的过于窄,扶得太牢,如果我把问题改成: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说:读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那就给了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所以以后要注意提问的开放性。

如果我就是提这个问题,但在学生回答完之后,再加一个问题:那还有什么品质是属于好品质?怎么的孩子也是好孩子?那就可以稍微弥补一下这个问题的单薄性,可惜我没问下去。看来课前思考还不够成熟。

《识字7》

本文又是一篇对对子的课文,孩子们在读完课文后,很快就发现:不同于《识字3》,《识字7》是反义对课文。在拓展延伸中,我让孩子们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对几对这样的对子。

孩子们积极踊跃:黑对白,天对地,胖对瘦,高对矮,困难对容易……

看孩子们那么兴奋,我又在这把火上浇了一点油:一个小朋友说,我们全班来对!好吗?气氛一下达到了高潮!

最后学习我会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我问孩子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可惜啊!没人有反应,只能靠自己了:

师:我先板书“长”。取人之长:就是学习别人身上的——长指什么?

一个学生喊了出来:长处。(聪明的孩子)

师:取人之长:就是学习别人身上的长处,优点。

“长”就是指长处、优点。

那“短”呢?指什么?

生:缺点。

师:那“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意思就是:学习身上的长处——

生:来补自己身上的缺点。

师:那你能不能联系我们实际来说一说:你想学我们班谁身上的长,来补自己身上的短?

生1:我想学习黄英杰上课专心听讲。

生2:我要学习许辰婕写字认真、漂亮,从今天起,我回家也去练字。

生3:我要学习朱嘉俊,学习他的聪明。

师:聪明怎么学啊?

生3:我要像他一样,多看书。

师:那你肯定会变得很聪明的,老师觉得你这节课就聪明了好多。

……

相信经过这个延伸,他们肯定理解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意思。

反思(十)

这篇识字课的形式是对对子,对对子能使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本单元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的,而在这篇课文中选入了与品质有关的对子。教学中,我不但引导学生识字,还激发了学生主动积累对子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在教学中,我也适当地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整堂课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我利用对反义词的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理解什么是对对子,为学习本课内容打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首先,采我用了多种形式让学生尽量读对课文,读通句子。使学生感受到读准字音很重要,借此让他们在课文中寻找并认识生字。

其次,我从音、形、义三方面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通过“你觉得哪个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个问题,让学生去关注字音,如平翘舌音的区分。然后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记字形,这又体现了学生拥有学习的选择权、决定权和主动权。

三、朗读课文,理解字词

我通过让学生读文,找出课文中隐藏的6组对对子。指导学生读好对子,利用读词语、读课文,对识字这一环节加以巩固。在对课文内容的处理上,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与理解的同时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本文反义词的意思。如:通过直观图片和创设情境,更清楚地让学生理解这6组对子的含义。同时,渗透了思想教育,教育大家都应向小红学习。

四、巩固生字,学写生字

我先设计了一个“走迷宫”的游戏,为了巩固本课刚学过的生字。由识字引到写字,我指导书写“冷、淡”这两个字,主要是先让学生观察,再来说注意的地方,然后通过书空来熟悉字的笔顺规则,最后落实到笔尖上去书写。在指导书写的同时我还注意了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

五、拓展练习,升华情感

我利用填写含有反义词对子的名言警句这一形式来对本课内容加以拓展,以达到进一步升华情感,培养孩子好品质的目的。

一堂课下来,我感受颇多。对于识字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教学中我不断地鼓励学生用自己最习惯最喜欢的方法记忆汉字,激发了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汉字。大家都清楚,识字量大了,如何巩固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教学,我发现小学生对趣味识字这环节很感兴趣。在游戏中,在玩中识字,让他们感受到识字的极大乐趣。学生在玩中巩固了本课中的生字词,还可以在不自觉中巩固以前认识的字,效率极高。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认为在理解“虚心——骄傲”、“热情——冷淡”、“诚实——虚伪”这三组反义词时,能让孩子结合他们自身的生活实际来谈谈理解会更好,给他们的印象也会是很深刻的,这样更有助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

《7》教学反思7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和邓小平的生卒年月和生平事迹,运用句型…was born in…. … died in… … was…. …did ….来描述以上四位历史名人。我的设想是通过猜谜的形式来揭示人物,让学生在语境中感知和学习目标句型。

先在六3班上。六3班学生的知识储备有些欠缺,我花了点时间和他们简要介绍和提示了猜谜的范围。他们的思维非常发散,能联想到很多不太相关的问题,我要花点心思、时间和语言的引导才能把他们拉回课题。结果进度没有按预设的按时完成。要多琢磨更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如何让他们快速地投入学习,并专心关注学习内容?

六2班的上课流程更为顺畅一些。复习词、文后,玩游戏猜谜,学习句型,还有时间读书,看相关的笑话和做活动手册的听力练习。在热身的头脑风暴说名人的环节,黄炫智和陈琪琪一口气说了六七个名人的名字。在整个上课过程中,黄耀可多次举手发言,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来,进步很大。李杰锐的解说也为名人介绍增色不少,值得表扬。吴姗珊还教会了大家一个新单词influence(verb,影响)。学习氛围真不错。希望能将这个优点保持下去,并发扬光大。

《7》教学反思8

最近学习了十几减8、7的减法,因为有了十几减9的基础,学生能较快地掌握计算方法,虽然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还不那么理想,但学生的思维表达却有了大大的提升。反思这一课的教学,我有以下三点收获和启思。

一、注重算法多样化,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

通过之前“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两种20以内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在这节课上我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而且还要让他们去表述自己的想法。基础好的学生多喜欢“做减想加”的方法;对于占大部分的中等学生来说,8,7加几这方面的知识还不能熟能生巧,想起来也是磕磕绊绊,速度自然慢正确率也不会很高,我就重点指导了“破十法”;当然还有一部分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分步减”的方法去计算;少数基础较差的学生,我是允许他们用“数的方法”去减,但是还是努力让他们试着接受其它的方法。毕竟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个别差异的,我们要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全面出击”与“重点指导”相辅相成

新课改计算很注重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数学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否“合适”与“不合适”,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们不能主观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就过分强调或限制。“想加算减”有利于知识的结构化;“数的方法”很“笨拙”,但对于没辙的孩子管用;“破十法”易于理解,知识点相对独立;“分步减”有的孩子喜欢。教学时,我们在鼓励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的同时还是要注重计算方法的优化,只不过不能要求他们每一种方法都掌握,方法太多也会让他们陷入“无所适从”的脑空白状态。

三、多种形式,趣味练习

方法再多,还需要到实践中去应用。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是相对枯燥的内容,退位减又是计算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乐学。如: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猴子过桥”,走一步,算一道题,要是哪个学生算错了,小猴子就会掉进河里,学生对于这样的练习就会兴致很高……

俗话说:熟能生巧。相信多多练习,学生一定能在实践中学会优化方法,口算速度也会逐步提高。

《7》教学反思9

本单元的话题是谈论大家的旅游计划,要求学生通过学习“would like to ”这个短语,学会表达自己的旅游计划。而这节课主要是做一个关于旅游计划的听力练习和3a的阅读练习。为了使学生能学好这一课,我做了以下的举措:

1.通过多媒体,呈现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让学生对旅游产生兴趣。为此,我精心的准备了一些旅游的风景图片,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中准备了美丽的图片,让学生用短语“would like to ”造句。看到那么多的漂亮图片,学生眼前一亮之余还主动的说出英语句子,在口头上得到充分的训练。

2.通过听力的.练习使学生充分的熟悉和运用新的知识。为3a的引入作准备。

3.3a的阅读训练中形式多样,在学生对新的知识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听力的训练,让学生听课文找答案,通过多媒体可以马上展示答案,让学生立马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准确。

4.在最后还安排了写作的训练,兼顾着“听、说、读、写”的训练。

《7》教学反思10

这个学期要求学生养成三个好习惯:一、读书有选择,二、读书做记号,三、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对这三个习惯学生一点儿也不陌生。学生已经有了多次购书的经验,说起怎么选书来头头是道,对书店里的分类情况也十分了解,看来他们也经常去书店呀。只是提醒学生选书时不需要一本本拿下来看,只要看看书脊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书,拿书时要注意轻拿轻放。这堂课的主要时间放在了“读书做记号”这一板块上。虽然一直和学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但没有系统讨论过这个问题,从孩子们的书上可以发现他们做记号的'随意性很大,同一个记号,前后表示的意思也不一样。

这堂课涉及到了这个问题,就重点强调了一点:自己做的记号前后要一致。在交流了一些常用的符号后,让学生阅读《创新作文》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练习了一次,花的时间多了一点,但我认为比较值得。第三个板块“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课上我布置学生观察了教室,回忆了上学期观察校园一角植物的经历,初步了解了静态观察和动态观察的具体方法。课后布置学生写了一篇观察日记,到讲评日记的时候再具体结合内容讲这个问题吧。

《7》教学反思11

平舌音是声母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也是拼音学习中一个很大的困难。加上曲阜地方口音,平翘舌分的不是很清楚,往往把平舌音读成翘舌音。又一次接一年级,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平舌音的教学。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开火车形式复习了之前学过的声母,从复习拼音入手,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对今天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愿意去探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孩子说说图上的内容,引出学习内容。把学习内容和生活情有效地整合起来,既有利于学习拼音,帮助记忆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强了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很感兴趣,课堂上始终保持高涨的情绪。

二、教法多样,识记字母

在一年级教学中,字母的发音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加深孩子们对平舌音的记忆,在课上引导学生自编顺口溜、儿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例如,教z时,“小2小2zzz,写字写字zzz”,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比赛读、随机点读……让学生在兴致勃勃的发音练习中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既加深了学生对字母的印象,又解决了他们“学得快,忘得快”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激发了起来。自主识记字形,孩子们通过看口型猜字母,用手、文具、线摆一摆字母,用自己的手和身体的动作表示一下字母等,不仅帮助学生记忆字形,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都得到升华。

三、学用结合,加强语感训练

在学习习近平舌音节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记住平舌音,这一环节安排了说话的练习,如:在认读整体认读音节的四声后,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音,组一个词或说一句话;现在的学生识字很多,每次到这一环节的学习积极性都非常高,跃跃欲试,有的学生说出的词语,出乎我的意料。我就及时给与高度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了。在这样的训练中,不仅学生的语感得到了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的能力得到了锻炼,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学习拼音的意义。

四、多样评价,事半功倍

一年级的孩子很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在课堂上,孩子们发言积极,为他们竖大拇指,通过热情的语言来激励:“你真聪明、声音真响亮、你坐的.端正,听得也认真、你的反应真快、你真勇敢……”书写字母的时候:“你书写真认真,你的字母真漂亮”“哇,你真了不起!比老师写得都好。”加上一个大拇指,一个个鼓励的、赞赏的近乎夸张的表情,这些赞赏时时撞击着学生无拘无束的心灵,给孩子们带来心灵的愉悦。在这样的激励之下,孩子们更高兴了,也更愿意学习了,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的看来,本堂课的各教学环节衔接自然,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还存在一些不足:

1.还有极个别学生的发音一直不到位,还需要多示范,多指导。

2.习惯养成教育还要加强,如抬头听课,张嘴读书,手不乱动等行为习惯。

《7》教学反思12

我承担的精品课任务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第一课时的教学。再一次承担打磨精品课的任务,心还是戚戚焉,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此次精品课的打磨呢?我想做出不同的尝试。一节精品课的产生很多时候是一个科组或者是一个团队努力的结果。执教老师不断地去试教,听课老师不断评课,执教老师的不断修改教案等等。因为我校承担精品课的任务较重,如果,按照惯例不断地试教,不断地磨课,这会影响到科组其他老师的教学,所以,我想走一次完全属于自己的磨课之旅,与我一起磨课的老师就是在网络中上过这一节课的素未谋面的老师们。

第一次试教。

为准备第一次试教,我在网上搜了许多的关于《识字7》的课件和教案。我发现能搜到的教案及课件都有互相借鉴的痕迹。于是,我根据众多的教案,设计出了《识字7》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

1、出示《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中的图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识字环节,我采用了多种手法去促使学生牢记生字。有,找出形声字;找出几个字中的相同部件,认识偏旁“隹”;猜字谜、摘苹果、猴子过河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乐于识字。

3、出示课文中涉及的动物图片,让学生看图读动物的名称,然后,让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巩固识字。

4、学习课文,出示课文中的句子,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伙伴”、“翱翔”、“丛林”“嬉戏”等词语的意思。

5、通过观看一组野生动物的可爱图片,初步引导学生理解“保护动物大事”。

6、指导书写“丛、拍、牢、护”四个字。

第一次试教完。整个教学流程显得很家常,过程显得不精细,教师用语显得单调随意、教学过渡语生硬。导入部分用《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的图片,固然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但是,从教学效果来看,有一部分孩子会沉浸于那些图片的新奇,不能完全投入到学习当中。本课的形声字不多,让学生找形声字会有点流于形式。在游戏当中识字,游戏过多,识字环节显得拖沓。利用动物图片巩固生字,形式单调,学生兴趣不浓。拍手游戏学生玩得不起劲,老师指导不够到位。指导书写的字不够代表性。以上是我试教完后,给自己揪出来的不足之处。

1 第二次试教。

试教前的磨课。针对不足,我不断地去参考从网上搜到的资料,对所存在的问题实行逐个击破。就导入,网上就有猜动物谜语激趣导入、出示动物图片导入等,最后,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猜字谜、看图片等环节,所以,我决定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导入课题,直接点题,让学生一上课就走进课文。在第一次试教后,发现识字教学环节显得拖沓,所以,果断地把找形声字的环节删掉,也把摘苹果的游戏删掉,因为这一环节与猴子过河的游戏的效果重复。利用动物图片巩固生字是很有必要的,就是形式不够吸引。在这个环节,我参考了网上的教学用语和自己的加工创造,把这一环节变成了一起去欣赏动物们送来的礼物——动物们最美的一张照片,并逐一和它们打招呼——孔雀,孔雀,你好!从而实现识字巩固的全面参与和趣味性。就学生拍手游戏玩得不起劲的情况,我觉得问题在于教师的语言没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所以修改了这一环节的'教学用语。为了使拍手的形式更多样,我创新式地想到了,教师和学生一起拍手读儿歌。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和学生拍手读儿歌。相信这样能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对于指导书写的字不够代表性的问题,我反复地观察了本课要求会写的八个字:丛、牢、拍、护、保、物、鸡、猫。最后,觉得牢、物、鸡、猫这四个字在精品课中指导书写,会比较能体现出磨课的精神。牢、物两个字有相同的部件“牛”字,但写法不一样。鸡、猫两字在本课中属于笔画较多、较难写好且是左右结构的两个字,需要给学生一个书写的归类指导。对于教学过程显得不精细,教师用语显得单调随意、教学过渡语生硬的问题,我采用了把自己在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然后精心修改,努力向语言活泼、有吸引力、鼓动性等方向修改。经过不断地参考与修改及创新,我觉得所设计出来的教学流程是符合执教班级的学情并符合教学规律的。第二次的试教,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

博采众长,实现自我成长。

不敢说本次精品课的教学设计完全是原创的,其中很多的设计都是参考了网上的,但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众多教学设计中博采众长,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为了设计出符合本班学情的教案,我参考了十几篇网络上的教案。每看一篇教案,我觉得自己在与教案的设计者对话;同时还是一个评课的老师,在评判着教案的优劣;还是一个“采蜜者”在吸取教案中的精华,把适合本班学情的教 2 学环节或思想挑出来,为我所用。每看一篇教案就是一次磨课。最后得出的教学设计中的创新之处,有两点:一是设计与动物们打招呼的环节,这一环节很有趣地实现了巩固识字的全员参与性;二是教师和学生合作拍手读儿歌的环节,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和学生拍手读儿歌,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很高。在这个取舍与创新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适合才是最好的。很多教案都有一些出色的环节,看得人怦然心动,但是,如果不适合本班学情的,再棒的环节也不出彩,要懂得舍弃。在识字教学中要顾及全员参与性。识字教学一般会用到游戏教学法,很多时候,识字游戏都只能由一部分学生参加,兴趣昂然的也就只是一部分学生,这对一些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尽量设计一些能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游戏,比如本设计中的与动物们最美丽的照片打招呼的环节。要“精”就得磨。此次磨课,我把在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并且反复修改,尽量改得引人入胜。之前,一直不屑如此做法,觉得太造作了。但是,如此做下来的效果是,发现自己把教材吃得更透,在家常课中的教学用语也更丰富,在备课时更加自觉地去考虑学情,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多起来,教学思路更开阔。我想,这就是自我的成长了!

《7》教学反思13

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是z、c、s的读音、记住他们的形和书写顺序,我在课堂中用认识拼音王国中新的拼音小朋友来做导入语,让学生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拼音小伙伴,接着让学生一起来认识新的小伙伴。既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又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在教学zcs的发音上,我将zcs的发音和字母的`字,刺猬的刺和四只的四联系起来,结合情境图和情境歌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在书写方面,我首先跟学生明确由几笔写成,先写哪一笔以及在四线三个里写在哪里这三个问题,再示范书写并请学生跟着我一起书空。

接下来,我再来主要来说说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首先,对时间的把握还不够准确。由于本节课只教学了三个声母的音、形和写法,课堂知识容量少,所以最后还有大概3分钟的空余时间。我应该加强对时间的掌握,可以稍微提及下节课的整体认读音节。其次,我需要强化课堂管理。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自制能力比较差,课堂习惯尚未养成,在课堂上不能保持长久正确端正的坐姿,我应该时刻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再次,教学声母z、c、s时形式较为单一,没有变化,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一年级的学生又由于其特殊性,不能够长时间集中开注意力,这就导致了课堂效率的降低。在教学口诀阶段,可以让学生自编,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能拓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开火车读字母时时间较长,学生容易形成厌倦的心理,可以换成其他的形式,比如分组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最后,对发音不正确的学生的指导还不够。对zcs三个声母的书写指导也还不够细致,可以再补充强调一下,尤其是s的书写。

《7》教学反思14

天所学声母zcs在拼音字母教学中应该是学生难掌握的一个知识点。首先是这几个字母的发音舌位学生不容易掌握好,所以许多学生在发这几个平舌音的时候经常和翘舌音混淆起来。其次是学生一大部分为曲阜本地人,方言味太重,很多孩子说起话来是“一平”到底的,或是“一翘”到底,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新课伊始,我就课件出示了小刺猬,我对孩子说我们让小刺猬带我们去野外玩,好吗?小孩子很高兴,兴趣一下子高涨了很多。接着出示课件,把孩子带进了一个美丽的郊外,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爱学习的小姐姐,看到了打滚的刺猬,看到了吐丝的蚕宝宝,然后让他们练习说话,“一位姐姐在写字”“小刺猬在草地上打滚”“蚕宝宝在吐丝”,从而导出声母“zcs”。很多小朋友在课前已经认识了zcs,但发音都不够准确,我发现有的学生不得要领,有的甚至读成翘舌音,出现这一问题,我没有生硬强调发音规律,而是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去让学生慢慢体会,进而准确发音。如,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发音时的口形特点;同桌互读(互相观察谁读得对读得好),“夸一夸你的同桌”;请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就连暂且落后的学生也迎头赶上了。我省去了教学的发音要领,我想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讲,让他们模仿或许更好一点,还有几个小朋友总是要读成翘舌音,还需要多示范,多指导。俗话说:教无定法。每个老师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教学,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我想,我们都应该去大胆尝试一下,在探索中求得质的飞跃,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定扎实的基础。

为了记住字形,我引导孩子编顺口溜,帮助记忆。学生会编“一个2字Z、Z、Z,小小刺猬C、C、C,宝宝吐丝 S S S……”通过儿歌,孩子可以较快的记住ZCS的字形。

汉语拼音比较枯燥乏味,为了吸引孩子们的眼球,在拼读音节时我设计了游戏,唤起他们学习拼音的兴趣,引导他们在语言实践中轻松愉快地学拼音。这节课中,我对孩子说,小刺猬种的果子成熟了,他想邀请我们去吃果子,你读对了,才能摘下来。小孩子很积极,都想尝试去摘。在拼读zuo cuo suo的时候出现错误的情况比较多 ,z—u—o—zuo, 明明是平舌音,但孩子在拼读的时候却会出现这样的状况:z—u—o—zhuo,前面拼的好好的,可是最后拼出的.音节却是翘舌音了,还需要多多的强化。

儿歌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读准确、读流利和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有感情),并且应该布置预习,让学生在课堂外把儿歌读准确。(因为担心小朋友读不准声母,又怕家长也读不准,教错小朋友,我就没有布置预习。不过儿歌以后是要布置预习了。)我在课堂上还没能达成“读出自己的个性”这一点,对儿歌朗读的要求也还没明确。一年级除了要求学生多背儿歌之外,也可以开始渗透朗读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最好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读出个性来。

当然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我改进:常规培养需强化,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需要时时刻刻做出有效的引导、调控。合作小组的构建、强化也有待于提高。

《7》教学反思15

《识字7》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课文。课文是首拍手歌。符合二年级学生的阅读,琅琅上口。识字课文的主要目标就是识字。因此在本次的课上,我主要把重点放在识字教学上。

本篇课文要认识的生字一共十个。我分成两次教学。第一次通过动物的图片来认识其中的六个字:孔、雀、锦、鹰、鹂、灵。让学生能够通过动物来识记相关生字。并且在其中加入小游戏。让学生能快乐的学习生字。生字教学是很枯燥无味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一些小游戏和小活动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次让学生先读课文,再学剩下的生字。()通过不同方式的读和一些小游戏来巩固。

识字教学一直是我比较头疼的问题。直到参加了国培,听了几位优秀老师的课,让我豁然开朗。识字课原来也可以上的那么生动有趣,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于是,我便试着向她借鉴,结合自己班里的.实际,运用各种方式的读和游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我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的确比以前高了很多。

在这节课上也运用了一些不同的方式读,总的来说识字部分还是可以的。但是在课堂设计上还有些不足。本文共有八个生字。我把写字教学全放到了第二课时。这样,对孩子们来说负担比较重,很难完全接受。最好是可以把八个字分成两节课来教学。一节课四个生字。这样学生们比较容易接受,也比较容易掌握。还有自己的语言、表情等方面仍然需要加强。语言应该更加的抑扬顿挫,表情更加的丰富。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在识字教学方面,仍然需要加强。识字可以放在一起学完,不需要分成两部分来学习。对于识字教学,仍需要我不断的努力、摸索和学习。这样才能进步的更快,才能在识字教学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

第四篇:《识字7》教学反思

《识字7》教学反思

《识字7》教学反思1

本节课,我没有利用班班通给学生讲课。但我还是按照识字教学的四大环节的(第一课时)即:让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生字回文,指导写字。为了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能够很快地摸索出一套有效的识字方法,我注重反思自己的不足。

在进行第一个环节:让学生自读课文时,没有把提出的要求事先写在黑板上,结果我刚说完让学生自读课文,学生就哇哇地读了起来,我就赶紧让学生停下来,结果个别学生仍然在读,课堂有点儿时空。其次是:让学生自读两遍后,为了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应该指名学生再读,并及时进行评价,订正。但在教学时,我却忽略了这一点儿,在进行第二个环节:学习生字,让学生给生字找朋友(组词),假如再让用所组的词,说一句话,如:爱护、保护,这样不仅让学生很自然地理解这个字的意思,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今后,我一定会逐步地渗透到我的教学中去。

其次是“生字回文”这个环节,课前在准本时,我担心让学生拍手,课堂会失控,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当我和一名学生示范拍,接着又让两名学生交叉拍,然后让全班同学同桌互拍,结果是学生兴趣盎然。但在指导学生写字时,由于自己经验不足,备课不扎实,结果出了差错,不了了之。例如:再讲“物”字的“牛”字旁时,“牛”的第三笔不是竖钩,当“牛”变成“牛”字旁时,不光笔画发生了变化,“横”变成了“提”,并且笔顺也发生了变化。“牛”的最后一笔是“竖”,“牛”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再就是反犬旁和提手旁的区别,我本想强调反犬旁的最后一笔是“撇”,结果我一紧张,又写成了“提”,倒是让学生帮助我纠正了过来。

《识字7》教学反思2

教师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我们交给孩子识记的方法,在教学《识字7》看图识字、并根据图理解字义时,我主要通过形象记忆法来帮助识记。如:教“停”“闻”“鸣”时。我先指导孩子仔细看图,看图上画的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之后再用动作演示来理解字义,“停”是人来到小亭边,歇歇脚;“闻”人在门里用耳朵仔细地听;“鸣”鸟张开嘴巴叫。这样让学生做动作,来加深理解字义,孩子比较感兴趣,同时孩子对字形也记住了。

在识字教学中,通过简笔画、动作、语言都能创设情景,是汉字与事物形象地联系起来,能有效地提高识字效率。识字教学还有很多方法,如:猜字谜法、顺口溜识字法、找规律识字法、故事识字法比较识字法等都能有效提高识字效率。

《识字7》教学反思3

《识字7》是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识字课,学生通过“对子歌”的学习,不仅完成识字的任务,还要初步领悟“骄傲”、“虚心”、“热情”、“诚实”等词语的含义,从而学会一些做人的道理。但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对课文中所表现的情感,领悟起来有一些困难,只凭教师的说是不够的,所以在教学中我遵循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借助图片把学习语言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并充分利用文本这个范例,让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中去学生字、学语文。但这一点也需要自我反思,如果能“以读代讲”,可能比只看画面效果好些。

课中巩固生字的环节我采用了学生喜欢的“宠物小精灵”卡通图片(每个图片后面都有生字),让孩子们争卡片读生字,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预期效果。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认为我对教材的把握还不太准确,学生对“骄傲”、“虚心”、“热情”、“诚实”等词语的含义还没能做到加深理解,在加深学生理解词语方面还需要加强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识字7》教学反思4

《识字7》以“拍手歌”的形式,为小朋友描绘了大自然中动物们自由生活的情景,同时揭示了“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的道理。课文内容生动、活泼,富于情趣,节奏感强,适于朗读。“拍手歌”的形式也为课堂活动的组织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教学本课第二课时,我觉得有如下几点成功之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激发兴趣,激起学习的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呈现给学生许多动物的美丽画面,让他们在欣赏中感受,在感受中产生兴趣,有了认识动物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喊喊动物朋友的名字并跟他们打招呼;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样子;动物朋友要把生字朋友带回课文了,读一读把它们留住;老师要考考大家,谁敢接受挑战;编儿歌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课堂上教者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互动交际、拍手诵读等,促使他们动脑、动眼、动手、动嘴,调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方法科学识记生字;在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会结合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并在熟练诵读的基础上,学会模仿编儿歌,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中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三、循序渐进,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会编儿歌。

课后的练习安排了孩子尝试编写与卫生有关的拍手歌。为了落实好这个目标,在教学时我首先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押韵,押韵有什么作用,从而让他们对编儿歌的要求有更进一步认识;接着我找了一首同样是保护动物的拍手歌,把当中的一些内容删除,让学生补充完整,在这过程中始终强调押韵的好处。最后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刚才的基础上独自模仿其中一两句自己编拍手歌。在练习编写的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浓郁的兴趣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大胆地发挥想象,从而顺利地完成任务。由于受知识水平限制,也有个别孩子编写的儿歌过于直白。

四、注重识字过程中人文关怀。

从上课开始与动物朋友打招呼,与他们交朋友,用几句话说说动物朋友的样子,模仿编儿歌,懂得保护动物。整个过程,学生的情感始终倾注于动物朋友的身上,识字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动物”相处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渗透着人文关怀。我们知道学生学会了相处,学会了关爱,就会去关爱同学、老师、亲人,就会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通过这堂课的磨课实践,我感受很深。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不应是枯燥的,它应该是活跃的、趣味的,投学生所好,取学生所需。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灵感,让他们轻松快乐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

《识字7》教学反思5

教材分析:《识字7》以“拍手歌”的形式,为小朋友描绘了大自然中动物们自由生活的情景,同时揭示了“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是大事”的道理。课文内容生动、活泼,富于情趣,节奏感强,适于朗读。拍手歌的形式也为课堂活动的组织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学情分析:《拍手歌》是孩子们熟悉、喜欢的游戏形式,孩子的朗读兴趣很浓。充分认识到文本对孩子的吸引力,让孩子在快乐的朗读、背诵中感受地球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以及动物和人类的互相依存,应该是水到渠成的。本课要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这是教学的重点,充分地利用孩子生活、学习中识字的经验,在原有识字水平上展开教学,突破难点,提高识字能力,注重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自主学习,乐于与他人合作,促进语言积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孩子们喜欢动物的情感,产生保护动物的愿望。

重点: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难点:

写好“保护”两字,注意左右结构汉字的书写特点。

教学媒体:

写含有本课8个生字的自编的句子的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小动物,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精彩的动物世界去看一看。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

(1)欣赏各种动物在不同环境活动的场面,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说说自己看到了哪些动物。

导语:多么广阔、美丽的大自然啊!动物们有的在空中自由飞翔,有的在地上快活地奔跑,有的在水里无忧无虑地玩耍。他们生活的可真幸福啊!今天,老师从美丽的大自然中邀请了5位美丽的客人来咱们班做客,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美丽的客人吧!

二、看图、读词、识字

1.出示课件,看图片,认识动物。

2.出示词语,图文对照,认读词语,与动物打招呼如“孔雀,你好。”

(1)自由认一认,读一读。

(2)小老师领读。

(3)开火车认读。

导语:美丽的客人走了,它们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中,让我们牢牢记住它们的名字吧!

3.出示生字,识记生字“孔、雀、灵、鹂、锦、鹰”。

(1)同桌合作识记生字。

(2)交流汇报。

导语:你们真是太聪明了,帮了老师,老师谢谢你们,今天我们可爱的小鸭子也遇到了困难,你们想帮帮它吗?(想)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三、出示课件“谁能帮帮我”,学习生字“丛、牢、嬉、护”

1.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2.交流汇报。

3.组词说话练习。

导语:你们帮了老师,又帮了小鸭子,你们这么喜欢帮助别人,一定有很多朋友,是吧?那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四、巩固生字

1.找朋友游戏。

(1)教师示范。

(2)做游戏。

导语:孩子们,看得出来,你们不但喜欢猜谜语,还会编谜语,那我们就来一起猜谜语,好不好?

2.课件出示“我会猜”。

小牛戴帽子──牢。一只美丽的鸟──鹂。

女孩喜欢做游戏──嬉。火烧的山倒了──灵。

手拿户口本──护。两个小人走独木──丛。

导语:你们真是太聪明了,有一位孩子跟你们一样聪明,也非常喜欢动物,他根据大自然中动物的特点编了一首非常有趣的拍手歌,你们想读吗?打开课本读读。

五、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

3.分小节展示朗读。

4.评价。

5.课件出示(拍手歌)练读。

(1)自由模仿练读。

(2)男女分小节接力读

(3)师生拍手加动作表演读。

(4)自由练读,说说读了拍手歌,你知道了什么?

导语:是啊,大家说得太好了,大小动物都有家,人和动物是朋友,我们人人都应该关心动物,保护动物。在这儿,我们可爱的大熊猫也提醒大家要保护动物,并编了一首保护动物的小儿歌。

六、出示课件(稀有动物图片),介绍认识稀有动物

导语:多么可爱的动物啊,像这样的动物,在我们国家本来就非常稀少,可是我们还是会看到有人伤害或捕杀他们,当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

(1)同桌互说。

(2)指名说。

(3)自由对动物或捕杀者说。

结语:孩子们,让我们从小做一个关心动物,保护动物的好孩子,做一个保护动物的小宣传员,好不好?那我们把这首儿歌唱给所有的人,让所有的人都来保护动物好吗?

《识字7》教学反思6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7》这是一篇以拍手歌的形式出现的韵文识字教学课文,共十小节,字数相同,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能让学生从演唱拍手歌的活动中轻松地学会生字,同时体会到——大自然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动物与人类相互依存。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为主线,把时间、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活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猜谜语、图片展示、动作演示、编儿歌等。激发学生兴趣。

这篇课文(拍手歌)有两个特点:一是押韵,二是节奏感强,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读出节奏感。教学时,我先讲解押韵的特点,强调尾音的重读。但是学生练读时依然不整齐,我反思应该先指导孩子们根据动物的特点学学动作、练习拍手,拍打的时候节奏要均匀,然后再单独带动作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熟,最后把读课文和拍手结合起来,这样随着手的节奏练朗读应该会更整齐。

在识字教学时,我力求做到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想结合,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在情景中学习。甲骨文的出示让孩子对中国文字更感兴趣,也了解了字理,是我生字教学尝试的第一步。但由于课堂节奏把握不好,结尾有点仓促。

我将不断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力求做到朴实、真实、扎实。

《识字7》教学反思7

汉字是世界迄今为止仍在使用的表意义文字。本课侧重于形近偏旁比较识字,比较“示字旁”、“衣字旁”和“宝盖头”、“穴宝盖”两组易于混淆的偏旁。在教学中我特别把握这一契机,激发学生对这一古老文字的热爱之情。

第一步:温习旧知,激趣识字。

用文字游戏让学生重新回顾识字3,4里文字的演变知识。既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又启发了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和方法识字的方向。了解这个偏旁的演变过程,观察图与古文字之间的联系:图示——古文字——今文字(偏旁),再来理解词语。

第二步:采取多种形式识字,强化对形近偏旁构成的生字的比较记忆。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识字。开课就先用一个大红年画把学生带入鲜明的语境当中学习生字“福”,学生驾轻就熟。再引出“祝福”一词为后面理解较抽象的“示字旁”的本意做个铺垫。

象形字识字。我先让学生理解了“祝福”,“神话”,“祖先”的意思,再建立起偏旁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感知汉字的演变规律:由丰满的图形→简洁的象形文字→端正的正楷字。理解象形文字的字理、偏旁的由来。也从中认识世界、感悟文化、丰富情感,为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储备了势能。

比较识字。由于是形近偏旁的教学,那么在课中就要引导学生做全面地比较。我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字理比较“示字旁”和“衣字旁”不同的本意,进而能准确地辨别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此外字形上的“一点之别”虽然是细节却不容忽视。而本课生字“裙,裤,衬”虽然字形复杂,却是有章可循。利用学生已有形声字的概念,我让学生比较异中同,同中异,就不必在进行烦琐的字形分析了,还可以让学生得到自主识字的实践。

第三步:教学有主次,训练有层次。

本课编排的这两个偏旁,“示字旁”字由于古今意的差别较大,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距离较远,因此从本班学情出发,我把它定为教学的重难点。而“衣字旁”由于学生在上学期已有接触,且意思明朗,因此我采取了“开放式”的教学法,放手让学生自学。

《识字7》教学反思8

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就是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愿望”。一年级的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汉字教学规律,采用多种形式把学生识字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识字,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识字前,利用教学挂图和教师的导入语创设游戏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和学生共同创设了“识字列车”“汉字王国”“汉字天地” 等情境,每一个生字就成了“字宝宝” 的角色。我们把学习汉字的过程想象为乘坐“识字列车” 到“汉字王国” 去和“字宝宝” 交朋友、做游戏。有时候,我也会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情境,认读生字的过程往往枯燥乏味,我把这个过程取上有趣的名字,如“和字宝宝打招呼”“把字宝宝请回家”等,使认读生字成了有趣的游戏过程,因此对于读读说说孩子们倒是挺乐意的。

识完字以后当然得写了,可是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是刚刚接触汉字,在他们的小脑袋了不曾有过间架结构,笔画,笔顺等概念,写的是不堪入目,常听老教师们或有经验的老师说对于初学者要求要放低,遇到难写的字,应该要多强调,多示范,我想是应该这样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注意细节,更应该遵循小学生的心理规律,这样才是更有效的办法,才能有更好的结果

《识字7》教学反思9

我承担的精品课任务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第一课时的教学。再一次承担打磨精品课的任务,心还是戚戚焉,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此次精品课的打磨呢?我想做出不同的尝试。一节精品课的产生很多时候是一个科组或者是一个团队努力的结果。执教老师不断地去试教,听课老师不断评课,执教老师的不断修改教案等等。因为我校承担精品课的任务较重,如果,按照惯例不断地试教,不断地磨课,这会影响到科组其他老师的教学,所以,我想走一次完全属于自己的磨课之旅,与我一起磨课的老师就是在网络中上过这一节课的素未谋面的老师们。

第一次试教。

为准备第一次试教,我在网上搜了许多的关于《识字7》的课件和教案。我发现能搜到的教案及课件都有互相借鉴的痕迹。于是,我根据众多的教案,设计出了《识字7》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

1、出示《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中的图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识字环节,我采用了多种手法去促使学生牢记生字。有,找出形声字;找出几个字中的相同部件,认识偏旁“隹”;猜字谜、摘苹果、猴子过河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乐于识字。

3、出示课文中涉及的动物图片,让学生看图读动物的名称,然后,让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巩固识字。

4、学习课文,出示课文中的句子,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伙伴”、“翱翔”、“丛林”“嬉戏”等词语的意思。

5、通过观看一组野生动物的可爱图片,初步引导学生理解“保护动物大事”。

6、指导书写“丛、拍、牢、护”四个字。

第一次试教完。整个教学流程显得很家常,过程显得不精细,教师用语显得单调随意、教学过渡语生硬。导入部分用《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一书的图片,固然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但是,从教学效果来看,有一部分孩子会沉浸于那些图片的新奇,不能完全投入到学习当中。本课的形声字不多,让学生找形声字会有点流于形式。在游戏当中识字,游戏过多,识字环节显得拖沓。利用动物图片巩固生字,形式单调,学生兴趣不浓。拍手游戏学生玩得不起劲,老师指导不够到位。指导书写的字不够代表性。以上是我试教完后,给自己揪出来的不足之处。

1 第二次试教。

试教前的磨课。针对不足,我不断地去参考从网上搜到的资料,对所存在的问题实行逐个击破。就导入,网上就有猜动物谜语激趣导入、出示动物图片导入等,最后,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有猜字谜、看图片等环节,所以,我决定用开门见山的方式导入课题,直接点题,让学生一上课就走进课文。在第一次试教后,发现识字教学环节显得拖沓,所以,果断地把找形声字的环节删掉,也把摘苹果的游戏删掉,因为这一环节与猴子过河的游戏的效果重复。利用动物图片巩固生字是很有必要的,就是形式不够吸引。在这个环节,我参考了网上的教学用语和自己的加工创造,把这一环节变成了一起去欣赏动物们送来的礼物——动物们最美的一张照片,并逐一和它们打招呼——孔雀,孔雀,你好!从而实现识字巩固的全面参与和趣味性。就学生拍手游戏玩得不起劲的情况,我觉得问题在于教师的语言没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所以修改了这一环节的教学用语。为了使拍手的形式更多样,我创新式地想到了,教师和学生一起拍手读儿歌。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和学生拍手读儿歌。相信这样能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对于指导书写的字不够代表性的问题,我反复地观察了本课要求会写的八个字:丛、牢、拍、护、保、物、鸡、猫。最后,觉得牢、物、鸡、猫这四个字在精品课中指导书写,会比较能体现出磨课的精神。牢、物两个字有相同的部件“牛”字,但写法不一样。鸡、猫两字在本课中属于笔画较多、较难写好且是左右结构的两个字,需要给学生一个书写的归类指导。对于教学过程显得不精细,教师用语显得单调随意、教学过渡语生硬的问题,我采用了把自己在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然后精心修改,努力向语言活泼、有吸引力、鼓动性等方向修改。经过不断地参考与修改及创新,我觉得所设计出来的教学流程是符合执教班级的学情并符合教学规律的。第二次的试教,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

博采众长,实现自我成长。

不敢说本次精品课的教学设计完全是原创的,其中很多的设计都是参考了网上的,但并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在众多教学设计中博采众长,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为了设计出符合本班学情的教案,我参考了十几篇网络上的教案。每看一篇教案,我觉得自己在与教案的设计者对话;同时还是一个评课的老师,在评判着教案的优劣;还是一个“采蜜者”在吸取教案中的精华,把适合本班学情的教 2 学环节或思想挑出来,为我所用。每看一篇教案就是一次磨课。最后得出的教学设计中的创新之处,有两点:一是设计与动物们打招呼的环节,这一环节很有趣地实现了巩固识字的全员参与性;二是教师和学生合作拍手读儿歌的环节,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和学生拍手读儿歌,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很高。在这个取舍与创新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适合才是最好的。很多教案都有一些出色的环节,看得人怦然心动,但是,如果不适合本班学情的,再棒的环节也不出彩,要懂得舍弃。在识字教学中要顾及全员参与性。识字教学一般会用到游戏教学法,很多时候,识字游戏都只能由一部分学生参加,兴趣昂然的也就只是一部分学生,这对一些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在识字教学中,我尽量设计一些能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游戏,比如本设计中的与动物们最美丽的照片打招呼的环节。要“精”就得磨。此次磨课,我把在课堂上要说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并且反复修改,尽量改得引人入胜。之前,一直不屑如此做法,觉得太造作了。但是,如此做下来的效果是,发现自己把教材吃得更透,在家常课中的教学用语也更丰富,在备课时更加自觉地去考虑学情,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多起来,教学思路更开阔。我想,这就是自我的成长了!

《识字7》教学反思10

教学《识字7》,最大的感受就是以简笔画代替了繁琐的讲解。

在课始,我对孩子们说:老师给大家画一幅画,你们看看是什么?孩子们肃然起敬,我一边画他们一边猜测着,当我把一个亭子画好后,他们纷纷高声喊着:是亭子。我又说:我会变魔术,将这幅画变成一个字,你们瞧,这是亭子的顶,这是屋檐,这是柱子。我边提醒边在亭子图的旁边写了一个“亭”字,孩子们都笑着说像。我提醒孩子们有些字一看字就能想到这样东西,这样的字叫象形字,还有很多,比如“燕、田”等。接着,我还是采用了简笔画的方式,在亭子旁画了个人,在“亭”字旁也添了一个单人旁,让孩子们进行字与图的比较,孩子们也很快记住了这个“停”字。下面的“鸟、鸣、闻”也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学生看到这些字就能想出这些事物的样子,同样的,看到图,他们也能很快反应出字的笔顺。简笔画引路不仅让孩子们学习起来轻松愉快,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妨多尝试用更直观形象的东西来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提高课堂效率。

《识字7》教学反思11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难点是理解两句谚语“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方面来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的。

一、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识字7》第一部分是通过看图会意识字,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中,我逐个出示图片和生字,让学生图文结合来认字,随着一个个小人的出现,学生的兴致也越来越浓厚,从他们的眼睛里我读出了汉字的无穷魅力。这里书本只是一个引子,通过书本我们为孩子打开一扇窗,从而使孩子能乐于主动识字。

二、营造气氛、明白道理

教材的第二部分是要让学生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儿歌意思的理解是本课的一个难点,第一二两行的意思直观,学生能读懂,“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意思抽象,言不尽意,很难有明确的表述,光说让学生心领神会,可怎么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我主要是通过故事、和联系生活,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小蚂蚁搬青虫》这个故事生动有趣,,透过小蚂蚁的成功,认识了一群蚂蚁的力量远远超越一只蚂蚁,这是和团结合作密不可分的,团结起来力量大,这就是“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学生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三、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我重点指导了“众”“群”“成”这三个生字,主要采用直观教学和观察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四、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体现学生的合作学习。例如,在讲完小故事后,可让小组学生讨论小蚂蚁身上具有什么精神。学生读的形式单一,还可以加上小组读、同桌读。就更能体现学生的合作学习。

《识字7》教学反思12

反思(一)

《识字7》是一组看图识字,就是利用图画帮助学生体会字义,在上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图中的亭子与“亭”字有什么相同之处,比比看,谁的眼睛亮?于是同学发现:“亭”字的点横像小亭子的尖顶,中间的的口字像亭子顶下的两根柱子,它的平宝盖像亭子的两翼,下面的丁字像亭子下的几根柱子。瞧:同学观察得多仔细啊!一个“亭子”就这样被牢牢地记在心中了。接着,我由扶到时放,让孩子们分组讨论一下其它四个字——图文对照,说说你们有什么发现?

最后通过小组上台汇报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的学习所得。他们知道了一个人站在亭子前不走了叫“停”;一个人在门里竖着耳朵听叫“闻”;“鸟”字和小鸟很像特别提出了“鸟”字的一点就像小鸟的眼睛,竖折折钩就像小鸟的背;而小鸟张开嘴巴在叫就是“鸣”,“鸣”就是叫的意思,因为鸟叫时要用口所以“鸣”要加个口字旁。听了他们的汇报,我禁不住为这群孩子喝彩,他们的眼睛多亮啊!他们小小的大脑已经开始了探究、分析、判断,是多么的了不起啊!我想:把课堂还给孩子是最明智的做法,要相信每一个孩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充满了智慧,就看老师会不会引导,能不能发掘。

反思(二)

《识字7》第一部分是通过看图会意识字,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中,我逐个出示图片和生字,让学生图文结合来认字,随着一个个小人,一棵棵树木不断增加,学生的兴致也越来越浓厚,从他们的眼睛里我读出了汉字的无穷魅力。这里书本只是一个引子,通过书本我们为孩子打开一扇窗,从而使孩子能乐于主动识字。在教完书上的部分后,我又让孩子们做了一个“我会变”的游戏。把“月”变成“朋”,把“又”变成“双”,把“口”变成“吕”和“品”;把“日”变成“昌”和“晶”……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地识字,感受着祖国语言文字的神奇。教材的第二部分是要让学生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这两句话较难理解。我主要是通过故事、歌曲和联系生活,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小蚂蚁搬青虫》这个故事生动有趣,学生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众人划桨开大船》和《团结就是力量》这两首歌节奏感强,很多孩子虽然不会唱,但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最后,我让学生说说什么时候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时,很多学生都打开了话匣子。在此基础上,我还补充了一些成语和俗语,加强语言积累,巩固理解。

反思(三)

《识字7》以韵文的形式,要求学生认识会意字“从、众、林、森”。教学时,我先组织学生看插图,再让学生回到书本读读韵文,同桌交流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读韵文、谈发现后,渐渐明白了构字的关系,很快记住了4个会意字。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感受造字的乐趣,我问学生还认识哪些“品”字形结构的字,学生们说出了“品”“晶”“磊”等字,从中感受到了识字的乐趣,同时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引导学生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给学生生动地讲述了《蚂蚁搬青虫》的故事,同时又相机拓展了“齐心协力、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四个成语以及“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有关团结的谚语,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韵文的理解,也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反思(四)

本课中的生字,我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认真观察字形,并按笔顺描红。早晨,我让孩子们进行默写。我发现:孩子们写“变”“丝”“黄”这几个字时,不注意细节,要么添加了一笔,要么漏写了一画,要么方向搞错。这样课堂上教学生字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也更有针对性。课堂上,我还适时的补充有关团结协作的成语和谚语,学生学得可有劲儿啦!再结合青海玉树受灾后,全国人们的爱心行动,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团结的力量,让他们的内心有所震撼!也对“团结起来力量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反思(五)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坚持“先自学而后教”、“专教那些学生不会和相对薄弱”的原则,在识读部分采用整体感知,自读课文,自读生字,同座互读词,小组合作学习查字、词,自读、听读、练读、好朋友互读儿歌等形式。在记字、写字部分采用小组讨论记字;自学笔顺图、自己描字、自己观察掌握如何把字写好看等过程,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在“刀刃”上,只对难读准的`字,加以示范。

对不易理解、读好的词,如“跟从、群众”加以点拨。对难记、难写的“群、黄、成”字加以指导。对:“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难理解的句子,我通过讲《小蚂蚁搬走大青虫的故事》,又结合这阵子青海玉树发生的地震,讲了我们中华民族如何帮助玉树人民振作起来,重建家园的故事,同时让学生自己举例生活中的例子,如拔河比赛等,让学生深刻理解团结力量大的道理。通过这些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锻炼自学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各方面得到发展。

反思(六)

这篇识字课的形式是对对子,对对子能使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我不但引导学生识字,还激发了学生主动积累对子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本单元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的,而在这篇课文中就选入了与品质有关的对子。在教学中,我也适当地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我利用对反义词的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理解什么是对对子,为学习本课内容打好铺垫。

二。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及时巩固要求认识的字。

我从音、形、义三方面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通过“你觉得哪个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个问题,让学生去关注字音,如平翘舌音的区分。然后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记字形,这又体现了学生拥有学习的选择权、决定权和主动权。

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似曾相识,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学生认字,千万不能像狗熊掰棒子——一边学,一边丢。要重视在合作中、游戏中、活动中巩固认字。比如,同位或小组中比赛谁认得快、记得牢,发挥同学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作用。比如,孩子自编句子、儿歌、谜语,在鼓励学生从身边、从书报上找到刚认的字,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认字。总之,认字教学一定要把工夫花在千方百计让学生和生字多次见面上,力求做到当堂认识,当堂巩固。

一堂课下来,我感受颇多。对于识字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教学中我不断地鼓励学生用自己最习惯最喜欢的方法记忆汉字,激发了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汉字。大家都清楚,识字量大了,如何巩固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教学,我发现小学生对趣味识字这环节很感兴趣。在游戏中,在玩中识字,让他们感受到识字的极大乐趣。学生在玩中巩固了本课中的生字词,还可以在不自觉中巩固以前认识的字,效率极高。

三。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字词。

我通过让学生读文,找出课文中隐藏的5组对对子。指导学生读好对子,利用读词语、读课文,对识字这一环节加以巩固。在对课文内容的处理上,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与理解的同时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本文反义词的意思。通过直观图片、拍摄相关录像创设情境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更清楚地让学生理解这5组对子的含义。同时,渗透了思想教育,教育大家都应“见贤思齐”。比如从“是”与“非”的理解到合成一个词语“是非”,结合“长短”一词深层意思的理解,积累成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取长补短”。相信经过这个延伸,他们肯定理解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意思。又如,我在理解“虚心——骄傲”、“热情——冷淡”、“诚实——虚伪”这三组反义词时,能让孩子结合他们自身的生活实际来谈谈自己的理解,这样教育效果更好,给他们的印象也很深刻的,有助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拓展练习,升华情感”这个环节,我可以处理得更好一些。如我可以利用填写含有反义词对子的名言警句这一形式来对本课内容加以拓展,以达到进一步升华情感,培养孩子好品质的目的。

反思(七)

这是一篇典型的反义词的文章,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就接触了许多的反义词,所以在上这篇课文时,我以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采用大组合作、师生对读等方式,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了新的知识,在于教寓乐的过程中既复习了旧知又掌握了新知。这篇课文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会用反义词和掌握新字,我让班里在课堂上认的最快的学生当小老师,其余同学的积极性便很快被调动了。

反思(八)

对于识字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很多很多,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最习惯最喜欢的方法记忆汉字,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大家都清楚,识字量大了,如何巩固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教学,我发现小学生对趣味识字这环节很感兴趣。在游戏中,在玩中识字,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通过“送生字宝宝回家——为生字宝宝找朋友——带生字宝宝出门——常回家看看”这几大环节的教学,学生在玩中巩固了本课中的生字词,而且,在不自觉中巩固了以前认识的字,效率极高。

反思(九)

第七单元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

我先让孩子们读一读这个单元的导语,读完后提问:读完之后,你知道什么样的品质是好品质?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

生:爱劳动,爱集体,诚实是好品质,爱劳动,爱集体,诚实的人是好孩子。

现在想来,这个问题提的过于窄,扶得太牢,如果我把问题改成: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说:读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那就给了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所以以后要注意提问的开放性。

如果我就是提这个问题,但在学生回答完之后,再加一个问题:那还有什么品质是属于好品质?怎么的孩子也是好孩子?那就可以稍微弥补一下这个问题的单薄性,可惜我没问下去。看来课前思考还不够成熟。

《识字7》

本文又是一篇对对子的课文,孩子们在读完课文后,很快就发现:不同于《识字3》,《识字7》是反义对课文。在拓展延伸中,我让孩子们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对几对这样的对子。

孩子们积极踊跃:黑对白,天对地,胖对瘦,高对矮,困难对容易……

看孩子们那么兴奋,我又在这把火上浇了一点油:一个小朋友说,我们全班来对!好吗?气氛一下达到了高潮!

最后学习我会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我问孩子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可惜啊!没人有反应,只能靠自己了:

师:我先板书“长”。取人之长:就是学习别人身上的——长指什么?

一个学生喊了出来:长处。(聪明的孩子)

师:取人之长:就是学习别人身上的长处,优点。

“长”就是指长处、优点。

那“短”呢?指什么?

生:缺点。

师:那“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意思就是:学习身上的长处——

生:来补自己身上的缺点。

师:那你能不能联系我们实际来说一说:你想学我们班谁身上的长,来补自己身上的短?

生1:我想学习黄英杰上课专心听讲。

生2:我要学习许辰婕写字认真、漂亮,从今天起,我回家也去练字。

生3:我要学习朱嘉俊,学习他的聪明。

师:聪明怎么学啊?

生3:我要像他一样,多看书。

师:那你肯定会变得很聪明的,老师觉得你这节课就聪明了好多。

……

相信经过这个延伸,他们肯定理解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意思。

反思(十)

这篇识字课的形式是对对子,对对子能使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本单元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的,而在这篇课文中选入了与品质有关的对子。教学中,我不但引导学生识字,还激发了学生主动积累对子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在教学中,我也适当地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整堂课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我利用对反义词的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理解什么是对对子,为学习本课内容打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首先,采我用了多种形式让学生尽量读对课文,读通句子。使学生感受到读准字音很重要,借此让他们在课文中寻找并认识生字。

其次,我从音、形、义三方面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通过“你觉得哪个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个问题,让学生去关注字音,如平翘舌音的区分。然后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记字形,这又体现了学生拥有学习的选择权、决定权和主动权。

三、朗读课文,理解字词

我通过让学生读文,找出课文中隐藏的6组对对子。指导学生读好对子,利用读词语、读课文,对识字这一环节加以巩固。在对课文内容的处理上,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与理解的同时利用各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本文反义词的意思。如:通过直观图片和创设情境,更清楚地让学生理解这6组对子的含义。同时,渗透了思想教育,教育大家都应向小红学习。

四、巩固生字,学写生字

我先设计了一个“走迷宫”的游戏,为了巩固本课刚学过的生字。由识字引到写字,我指导书写“冷、淡”这两个字,主要是先让学生观察,再来说注意的地方,然后通过书空来熟悉字的笔顺规则,最后落实到笔尖上去书写。在指导书写的同时我还注意了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

五、拓展练习,升华情感

我利用填写含有反义词对子的名言警句这一形式来对本课内容加以拓展,以达到进一步升华情感,培养孩子好品质的目的。

一堂课下来,我感受颇多。对于识字教学,我们不难发现,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有很多很多,教学中我不断地鼓励学生用自己最习惯最喜欢的方法记忆汉字,激发了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喜欢学习汉字。大家都清楚,识字量大了,如何巩固是教学的难点,通过教学,我发现小学生对趣味识字这环节很感兴趣。在游戏中,在玩中识字,让他们感受到识字的极大乐趣。学生在玩中巩固了本课中的生字词,还可以在不自觉中巩固以前认识的字,效率极高。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认为在理解“虚心——骄傲”、“热情——冷淡”、“诚实——虚伪”这三组反义词时,能让孩子结合他们自身的生活实际来谈谈理解会更好,给他们的印象也会是很深刻的,这样更有助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

《识字7》教学反思13

本周二上了一节校内教研课,上课内容为苏教版 小学 语文二年级下册的识字课《识字7》。上课之前我想上网查查看能不能直接下到课件或者教案。但当我打开百度后才后悔自己冒失的选了这一课。当时师傅也说,这一课好像从来没有见谁选来上公开课。看来一切都得靠自己了。为了备好这一课,我查阅了各种教参,苦研韵文。最后抛下所有的已有教案,自己设计教案,自己制作课件。教案设计好后还跟师傅不断探讨,最后在师傅的辅导下,确定了教案。为了上好这一课,我在不同的班级试上了三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修改。每一次的修改都倾注了师傅的心血。实在非常感谢师傅。

本课的教学思路大致为:一、复习导入;二、整体感知韵文;三、观察图片导入韵文前半部分;四、释词“神话、祝福、祖先”;五、 释示字旁的来历;六、拓展练习:示字旁生字开花;七、释衣字旁的来历;八、导出“裙子、裤子、衬衫”;九、衣字旁生字开花;十、选词说话。十一、指导写字。在这些大致的思路中,我贯穿了认真读词。在设计教案时,我也反复思索过:我们二年级的语文课堂到底要给学生什么?说白了,就是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但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只有六个词语,五个生字。我怎样利用这仅有的六个词语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呢?想到我们平时做的一些练习,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我可以用生字开花的方法训练孩子们的集中归类识字,我可以利用仅有的六个词语训练孩子的选词说话的能力,不给标准答案使得这样的训练更能提高孩子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而上上周去百家湖小学听课,使我从实践的角度零距离的接触到了“本真教学”。百小的课堂真实,不花哨,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那些形式化、不必要的教学程序能省的都省了。我也考虑到我们班学生的特点:聪明有余,规范不足。便将那些别人认为比较难的,如“选两个词说话”纳入到教学中去。在说话环节要求将话说完整,训练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而我舍弃从偏旁到词语,选择从图片到词语再到偏旁的教学过程更是从学生的感官思维敏感的实际出发的,也就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也更符合人的认知发展规律。总之这节课我的每一步设计都是从我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的是“以学定教”的原则。

虽设计好了,但很多的细节问题还是不断暴露。在不同的班级试上总会有不同的效果,也会暴露很多新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上好这一课,师傅反复指导我修改,把课堂的预设细节到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的程度。感谢师傅的指导,更感谢师傅对我的支持与肯定!

到真正开始上课时,我备好了一切,唯独没有备好上课的时段:春季下午的第一节课。这个时候不仅学生容易犯困,就是听课老师也会犯困。为了避免课堂上的昏昏沉沉,我让学生在午自习时睡了一觉。而我自己更是以亢奋的精神来上这一节课。由于过于亢奋,便紧张有余,整堂课上得略显急躁,不是我喜欢的稳扎稳打的课堂,好像要飘起来一样。也是由于急躁,不够沉稳,在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示范作用没做好。也是由于急躁,我总是喜欢不断的重复学生的话语。我自己只能给这节课打 70分。本节课上得还是有点飘,不是我理想中的真实、有效的课堂。

上完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备课,不仅要备学生、备教材,还要备上课时段。同一节课相同班的学生在不同的时段上课,要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和上课风格。我外出听过的很多课,并不是老师上得不好,而是因为时段的原因,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上午第四节课,我认为是最难上好的一节课,而上午的第二节课是最容易上好的一节课。

二、教师不能过分的依赖多媒体。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它是为我们教师更好的上好一节课服务的,而不是拖累教师,分散学生注意力的东西。也就是多媒体是为我们服务的,而非我们为它服务。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在检查学生生字时选用生字卡片,而不是PPT的原因。用生字卡片单个的出示生字,可以让学生在读、记一个生字时不被其他生字干扰。

三、教师课堂亲切的话语,稍慢的语速能使教学效果更好。心理学表明:亲切的话语,温柔的语速对孩子进行教育,会使孩子更容易接受。我想对大人也是,我们都喜欢听一个说话如春风化雨般的人说话,而不喜欢听一个咋咋呼呼的人说话。把语速降下来,把分贝降下来,孩子才会更喜欢我的课堂。

四、当教师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有勇气坚持下去,遇到困难不退缩,我们才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识字7》一节平常又不寻常的识字课,让我收获了很多。我明白了:成长是需要磨砺的。

《识字7》教学反思14

可取之处:

一、情景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激发兴趣,激起学习的欲望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以接受动物王国的邀请参加动物联欢会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在其中设计多种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识字方法多样化,过程简练不重复,利用熟字加减偏旁记忆,如护利用字形想象记忆,如雀,编字谜,如丛。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联系生活实际组词,玩对号入座的游戏,玩字词句的开火车游戏,在特定情境下的巩固识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看图、识字、猜字谜都力求遵循从儿童的生活、言语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的规律。教师用协调、鼓励、请教的口吻,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积极性,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与游戏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突破识字的难点。

四、注重识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从上课开始去动物王国做朋友,与他们交朋友,读儿歌知道了什么,让学生懂得保护动物。整个过程,学生的情感始终倾注于动物朋友的身上,识字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动物”相处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渗透着人文关怀。我们知道学生学会了相处,学会了关爱,就会去关爱同学、老师、亲人,就会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五、板书设计适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又突出了重点。

不足之处:

学生看书读文的时间少了点,因为在课前布置学生读了课文,就以为可以少花时间在学生自读课文读准课文上面,其实一堂完整的识字课还是应该有学生开始接触课文借助提示读准课文的环节,初步的阅读方法的指导虽然每篇课文都差不多,但这个最初环节不可省略。还有就是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较少,识字时如果运用课件教学效果更好。

《识字7》教学反思15

【教学片断】

语文课上,学习《识字7》。依照我的设计,同学学习记忆生字“情”。我问同学:“同学们,这个字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呢?”

生:“我是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住的,我们学过了竖心旁,再加上一个“青”草的“青”字,就是“情”字。”

生:“我是用比一比的方法来记住的。我用学过“清、请”来“情”作比较,它们只是偏旁不相同。”

生:“我是用猜谜语来记住的──心至令人感动就是“情”字。

嘿,这小朋友,能想起《识字5》里的一个字谜游戏“心至令人感动”,还真不错。

“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谁可以给这个字口头组词语呢?”我接着往下引导。

生:“心情”。

生:“事情”。

……

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个同学站起来:“爱情。”这句话可捅了马蜂窝。立刻,同学有的哈哈大笑,有的不好意思的掩嘴偷笑,教室里乱了起来。看来大家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我也没打算多说。可是,我完全没想到的是,突然有人对同桌说:“哈哈,爱情!你和张梦有爱情了,你死定了,哈哈……”同桌一听,气坏了,马上站起来还击:“你才有爱情呢!”

又是哄堂大笑,我也笑了,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爱情吗?”

生:“我知道,就是爱一个人”

生:“爱情就是拍拖(广州话:恋爱)。”

那位被“讪笑”的小家伙说:“爱情就是男人爱女人,女人爱男人呗!”

我说:“哦,是这样子啊。那老师是女人,你是男子汉,老师平时很爱你,这是爱情吗?”

“是。”不加思索的回答后突然醒悟“嗯?不是吧?你应该和你的老公有爱情的。”哈哈,他们什么都懂。

马上有同学“帮腔”:“爱情应该是两个人一样大才可以有爱情的。”

我问:“嗯?那我可就不懂了,我爱你们不是爱情,那是什么呢?能不能用一个其它的词语代替呢?”

这时大家一下子恬静了下来。

我接着说:“听老师说说,看有没有道理。老师爱同学们,老师把同学当成自身的亲人,自身的小朋友,这不是爱情,应该是亲情,因为你们是我的亲人。对吗?”

同学们幸福的点头表示同意。

我又接着问:“现在再来说说同学和同学之间,男同学和女同学之间的爱,应该用什么词语呢?”

“友谊!”有位同学小声说。

“对!非常正确!是友谊,也可以说成是友情。”

“老师,我可以把同学当成我的兄弟姐妹了吧?那么可以说是亲情呢?还是友情呢?”有个小朋友问。

“当然可以啊!你和同学之间亲如兄弟,有亲情,也有友情啊!”

“哦,我明白了。”

看着天真、纯情的小朋友们。我说:“同学们,老师希望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好好相处,让我们班级充溢亲情、友情吧!”

“还有真情!”一个小朋友高兴得大叫。

“嗯,对!还有真情!”

【课后反思】

1、在学习一个“情”字的过程中,同学理解了“感情”的丰富性,体验了同学、老师、家庭的亲情、友情,比较明白的认识了爱情,也防止了闹剧(你和XX有了爱情,你死定了),对情感,从认知的角度,有了一定的真切的认识。同时,老师抓住了同学的认知抵触,从同学的认知抵触入手来组织教学,同学兴味盎然,对“情感的丰富性和丰富的表达形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样,同学自然地发生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对一年级小同学来讲,我们姑且先叫它兴趣吧)更主要的是,老师用对同学的爱,使同学懂得了爱,感受到了爱。

倘若:不许胡说!后果又会怎么样呢?兴趣、情趣,全没了,对“情”,又怎么会有真切的体验和认识呢?

2、从抵触入手组织教学,促成了同学认知的积极参与。在同学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同学认识抵触、解决抵触,自主建构文字的意义。

3、丰富了语词(是带着感情色彩和切身经历的语词),同学学会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认识、理解和运用词语。

第五篇:6和7教学反思

6和7教学反思

6和7教学反思 1

今天我作课6和7,上一周就把课备好了,特别是课下我了解了学生对于10以内数的认识,发现学生对于10以内的数都做到了熟悉,而且还会写,但是对于10以内数的加减法不能做到脱口而出,对于10以内数的书写不够规范,基于这种学情,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两个:一是在情境图中抽象出6和7,知道5添上1是6,6添上1是7,并且会从0数到7,再倒着数回去。二是学会规范书写6和7。

课堂上,由于一年级小学生刚入学一个多月,对于上课的一些行为规范和上课的要求不懂,所以上课中难的不是知识的讲解而是学生的组织。不过从上课情况看,本节课上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感觉是停一会就得维持一下纪律,不然学生的思想会跑。也许这就是低年级学生的听课特点吧。

课上我首先从书中的情境图中抽象出本课要学习的两个数字,然后让学生通过让学生理解小棒也可以表示出6和7,并用小棒摆图形,加深学生对6和7的认识,通过让学生用6和7说一句话,不仅仅是认识6和7,更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通过在尺子上补数,让学生明确5、6、7三个数的大小,最后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数字,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教学设计环节自认为还是比较完整的,只是有一个环节出现了纰漏,那就是计数器的使用,上课前慌慌张张去李老师处取计数器,可是由于没有跟书上一样的计数器,只好取了一个跟过去的算盘一样的教具,结果课堂上让学生拨6和7的时候下边珠子不够用,只好从上边拨下一个,这样可能会给三年级的算盘学习埋下隐患,这是我的疏忽。

这个疏忽给我敲响了警钟,教学上一点都不能马虎,特别是数学教学,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考虑问题要周全。备课不仅仅是备学生,备教材,更要备学具,备教具。

教学时间安排欠合理,有点前松后紧的感觉,特别是6和7的写法时间不够用。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今后打算从下几方面改进:

1、多与带同头课的老师和其它老师请教,学习他们严、细、实的教学作风。

2、合理把握时间,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

3、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具的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6和7教学反思 2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吗?

课件出示七个小矮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师:你们看他们是谁?你能拍手表示他们有多少人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7。

师:从这幅画里,你还观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有6个小矮人有胡子。)板书:6。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6和7。(出示完整课题:6和7)

[设计说明: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童话故事“7个小矮人”导入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数数和认数。

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

生:图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

生:……(学生报得数)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5添上1是6。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人。

师:还可以怎样数?

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

师:数一数,有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6个再添1是7

师:同学们这样的数数方法真好,我们大家一起再来数一数吧。(结合数数过程,课件闪动被数的对象,使学生更清楚地发现5、6、7之间的关系。)

师(小结):小朋友,教室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设计说明:充分利用教材主题图提供的资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数。对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

2.根据6、7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a.数一数主题图下面的人数和点子的个数。(课件相应演示)

b.摆一摆:小组合作,用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出不同的图形,并上台展示,说一说用了多少根小棒摆出了什么图形,进一步加强认识。

c.说一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室里有那些物体的数量是6,那些物体的数量是7?”,“再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两数表示。”(四人小组)

[设计说明: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可以用6、7表示的事物从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6、7的写法。

师:这么多东西可以用6、7表示,那你们会写6、7吗?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长得像6、7的形状。你们想到了什么?说说看(哨子、锄头等)

教师示范,学生在书上描红,每个数字描写两个。

4.教学数序。

a.出示计数器:让学生上台拨5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6颗)也就是5添上1是几?6颗珠子再添上几颗是7颗珠?(1颗)也就是6添上几是7?

问: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7去掉1是几?6去掉1是几?

b.通过直尺图,直观教学数序。

课件展示直尺图:0、1、2、3、4、5、、()

师:你知道5的后面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生:填6和7,6写在5的后面,7写在6的后面。

师:谁能从0正数到7,从7倒数到0?

学生活动:指名数,拍手数。

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

学生活动:6、7、6(抢答)。

5、比较5、6、7的大小

师:秋天到了,果实都成

熟了。你喜欢吃哪种水果?(学生发言)

师在黑板上画出5个橘子,6个苹果。

学生说出数量,并进行比较。

师在画出7个梨,引导学生比较。

师:从这三个数中任意选出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用“>”“<”连接起来。

要求每个学生独思考记录,再同桌合作,使自己的答案尽量完整。看哪一小组写出的答案最多。(强调就从这三个数字中选择)

汇报:7>6、7>5、6>5、5<6、5<7、6<7

[设计说明:结合实际生活,以“你喜欢哪种水果”为线索,引出对5、6、7大小的比较,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使学生明白了数学在生活中是处处有的,只要认真观察,就能发现。]

6.6、7的序数意义

a、游戏。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7个小朋友上来。游戏的名称是:按要求做动作。(如果对了,大家表扬他们;如果错了,举手告诉老师他们错在哪里?)

师:第7位小朋友蹲下来,6个小朋友蹲下来,第6个小朋友到讲台桌上拿6支粉笔,后面7个小朋友把手举起来……

[设计说明: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如果只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所以此处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有利于学生对6、7的序数意义的理解。]

b、出示金鱼图,学生看教科书第44页,学生口头回答。

师:像这样的问题你会提吗?指名提问,回答。同桌互问互答。

(鼓励同学们好学的精神。)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41页做一做1、2题;

2、练习九1、2、3、4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了些什么知识?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设计说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回顾和整理,并通过自我评价,增加学习的自信心。]

板书设计:6和7的认识

67

7>67>56>5

6<75<75<6

剖析:数学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虽然小学生年龄小,但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也会有数学因素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时让数学贴近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运用于教学,就能化难为易,使学生乐于接受。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以他们熟知爱听的童话故事导入,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运,喜欢做游戏,教学中我以活动贯穿始终,有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还有培养观察能力、协作精神的游戏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了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在活动中促进发展,在活动中得到巩固,在活动中学会应用。本节课学生开开心心的掌握了知识,学生的活泼、天真、聪明也让我体会到了教数学的乐趣。

6和7教学反思 3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方法的学习。本课教学中,我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动手写和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围绕让学生掌握数学方法,明确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开展,紧紧抓住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图里有什么?怎样解答?解答的正确吗?这样的思路,有条理有步骤的来解决问题。特别针对解答后的检查设计了同桌讨论要提醒同学解答时注意什么和我来当小老师的活动,让学生从一开始接触解决问题就养成检查的好习惯。为将来学习解决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适时拓展,树立创新意识。本节最后的练习,课件出示了三种立体图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两种颜色(红色和绿色)、两部分的位置(左边和右边)放置。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角度观察,写出不同的算式来解答同一个问题。提高了学生思维的广度,使学生初步具有了创新意识。

本节中的不足,是教师的引导还不能做到准确高效,提问没能达到精准,致使学生不能清楚明白提问的意思,教师语言有待精炼,能用简洁的语句清楚的表达出要求和问题。

6和7教学反思 4

教学《6和7的认识》一课后,我更加体会到兴趣对于孩子们学习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我以“趣” 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

一、创设新颖、有趣的动画人物情境。

用课件出示第42页主题图,围绕大扫除这已情境贯彻于课堂的始终,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参与课堂学习,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课堂环节设计合理,内容充实。

通过学具和计数器等地辅助学习,使学生在轻轻松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巩固知识。

三、关注细节,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及思想品质的教育。

“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而且观察主题图时,我教育引导学生要讲卫生、爱集体,学会与他人分工合作。在小组活动中,我告诉孩子们:只有团结、努力才会有更多收获。在书写6、7时,适时纠正、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

从课堂效果看,达到了预设的要求,但也存在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数学课的教学,应处于不断学习和摸索中,对于课堂时间的把我要适时掌握。

二、对于本课相关知识的复习应想得更周到。

6和7教学反思 5

整节课下来,每个环节还算是清晰的;但从细节上面看,还是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

教学内容方面,检查ppt没有做到认真细致导致ppt出现漏洞,本来应该是5个珠子的,但呈现出来的时候是6个,致使在讲这一内容的时候未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板书摆圆片的摆法未能按照教材的要求,可能造成有的学生产生疑问,应该严格按照书本左边5个的形式来摆;鱼缸图阐述几缸鱼及第几缸鱼时没能很好地把握讲解方法,听了几位老师的建议明白了什么样的讲解形式才是学生最好接受的,也有点过于纠结这一难点,这一难点也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突破,它是渗透我们整个数字的认识的教学的,应该慢慢从平时中加强巩固;最后习题量不够,讲解习题时没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及完成。

个人本身方面,一节课声音一直处于一条直线,没能做到抑扬顿挫,在调到课堂气氛和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有待加强;课堂时间方面掌握还是不够底,面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还比较嫩。

既然存在不足就要改进,听取指导老师及其他老师的建议结合自身及班级的特点,一步一个脚印进行改进。

6和7教学反思 6

6和7的组成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6和7后进行的,本节课是后面学习6和7的加减法的基础,在设计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1、通过复习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

课一开始,我让孩子们背一背5以内数的组成,说一说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的学习方法。通过复习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这样学习新知识会变得更容易,也更容易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注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的时间和空间。有更多的机会亲自探索。如: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给圆片涂色、同桌合作分学具等活动中去自主探索6和7的组成。在记6和7的组成时,我又让学生自由记、师生互记、同桌合作记,这些活动,表明我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交给了学生,真正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操作实践,根据低段学生直观——抽象的认知特点通过把学具分成两堆这一具体操作的活动来初步了解7的组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掌握6和7的组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3、练习形式多样化。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巩固反馈阶段我设计对口令、拍手、猜数等有趣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把知识和游戏结合起来,使孩子们注意力集中,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巩固了新知。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地方:

1、板书7的组成时写得太小,不够清楚。

2、整节课提无效的问题比较多。

3、强调数的组成不够到位。

6和7教学反思 7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性质、正反比例的判断的基础上学习的。例5是有关正比例关系的实际应用,我采取引导、谈话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自觉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

1、熟悉情景,旧知迁移。

简单的练习唤起学生对正比例的认识,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建立实际问题与正比例知识点间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的意识。独立思考,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

2、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用问题串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正比例角度理解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方法。

3、精心练习,学以致用。

在题型练习上,我精心设计,有变式练习、巩固练习、拓展练习,“王大爷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的变式练习和速度一定的行程问题,最后行程问题中未知发生变化,成为稍复杂的问题等,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生活问题的同时不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的练习,既巩固了新知、形成了技能,又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感受到了数学本身的价值,深刻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很多:

1、教学内容较有难度,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掌握理解本节课内容,关注后进生过多,巩固练习没能全部完成。

2、当学生回答出两家的水费与用水的'吨数的比值相等时,如果板书李奶奶家的水费/用水的吨数=王大妈家的水费/用水吨数,对后进生的学习会更有帮助。

6和7教学反思 8

《6和7的认识》这节课相对说知识点较多,包括正确数出数量6、7的物体,掌握6、7的数序、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其中知道6、7表示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为了让学生们掌握这些知识点,教材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教材,有师生进行打扫教室的情境图,计数器,尺子图,数金鱼图,还有利于学生从图像抽象出数

的点子图。

由于教材呈现的内容相对来说较多,相互之间缺乏联系,对于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比较困难,6、7岁的孩子的有效注意时间短,一节课呈现内容、形式太多,学生注意力就会被分散,课题教学效果就会差,所以我设计了课件演示、卡片等形式,刚入学的学生没有上过课件上的数学课,所以教学效果比较活跃。

学生在认识6、7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6、7,将简单的认识6、7变成生活中的6、7,这样学习起来更有兴趣,认识数序、比较大小,学生因在幼儿班学过,所以这部分教学内容很轻松的完成,在练习时给予鼓励,使学生学习的热情再次高涨,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达到了预设的要求,整节课学生学的轻松愉快,但在基数和序数的意义区别这一环节,通过数金鱼图,来渗透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学生对此的区别只是浮于表面上的感知,具体练习时,有的学生没有真正掌握,出现错误,反思教学,如果我能在语言上再精炼易懂,更加注重数学语言的叙述准确到位,我想学生会更明白,更理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着这一前提,在今后教学中要对教参、教科书内容的理解再度加强,教学设计更加深思熟虑,给学生们上出一堂堂毫无遗憾的课。

6和7教学反思 9

6、7的认识这节课学习内容较多,通过观察情境图,实际物体,熟练数出6、7两个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数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难点是掌握7以内数的顺序,掌握6、7的组成。

对于实物的数一数,说一说,计数器,刻度尺上的数字感受以及6、7的读写,学生学习的很快,对于5、6、7的比较大小,在原来5以内的比较大小的基础上,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困难,进行的很顺利。通过“鱼缸”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受7和第7的不同,对数的顺序有更深的理解。结合问题,一共有7缸鱼,和第七缸有几条鱼,来体会序数和总数的不同。

本节课的第二部分的学习,6、7的组成通过实物的摆一摆,分一分,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6可以分成5和1,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来完成剩下四组,对于7的组成,通过把7分成6和1,让学生发现7分成1和6,以此规律来完成后四组的探索。通过课堂练习发现,学生对于6、7的组成,还不太熟练,课后仍需要加强练习,加深印象。

本节课学习内容较多,学生对于6、7的书写和组成,数序的感受,都不是很熟练,需要再进行练习。

6和7教学反思 10

我在教学“6、7的认识”时,创设了很多情境,引导同学们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起6、7的数概念。同时,在活动中感受学习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首先,我创设学习情境:拿出一面小鼓,请同学们听鼓声感知数数,用鼓掌来表示正确的个数。老师先敲5下,学生拍掌次数与它同样多;再敲5下,让学生拍掌次数比它多1下、2下。问:最后两次 拍了几下?这样,全体学生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感受到了6、7这两个数概念。

接下来,让同桌合作,分别拿出6、7根小棒,在课桌上任意摆图形,摆完后,用数字卡片标出用了几根小棒。学生们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跟同桌一起摆出了各种漂亮的图案,有:花,向日葵,六边形,七边形,路等等。这项活动不仅让学生从图抽象到了数,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思维,体会到了用数学的乐趣。

在区分基数和序数时,我首先请一组同学在讲台上站一排,从左右两边分别报数,请左起7位同学向前一步,第七位同学出列;再请从右起6名同学右手,第6名同学蹲下。再请每组的同学分别排一行,每位同学轮流象老师这样指挥。这样,在活动中,区分了几和第几的意义,突破了学习的难点。同时,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发散性。

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在观察、操作的活动过程中,感受到了认识数的乐趣。

6和7教学反思 11

兴趣是培养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好数学的最好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自然就会有好的效果。在教学“6和7的组成”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喜欢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

一开始,我就创设了到佩奇家做客的故事情境,这些动画形象是学生熟悉并且喜欢的,有趣的情境有助于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体验获得新知的过程,感受成功。

6朵花可以怎么样分呢?学生动手分一分,写一写,记录他们分的结果,让他们体验成功,感受快乐。在此基础上提出“这样看起来有点乱,能不能想个办法把它们记全呢。”对学生提出了新要求。由此,渗透了“有序”的数学思想。除了“有序”思想,我还渗透了“推想”思想,要求根据一个组成推想出另一个组成。

3.多种形式的练习

数学课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我多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众所周知,每一个学生都爱游戏,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对口令”的形式,七色花转转的游戏让学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逐步提高。

6和7教学反思 12

《6和7的认识》教学内容包括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数序、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其中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而其他几个知识点相对于学生较简单,但也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实物与抽象的数字之间的联系。

我从主题图导入,让孩子观察同学们打扫卫生的画面,找出图中的是6和7的人或物,这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简单。接着,我让孩子找找生活中的6和7,孩子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自己住在第7层”,“昨天口算训练做到第7页”,“七巧板中也有7”,“电话号码中也有7”,除了说一说以外,如果能让学生用画一画、拍一拍、写一写等多种形式来表示出7,学生能更多的感受实物与抽象数字之间的联系,对于7的认识就更加丰满了。然后通过计数器和一把断尺,让学生知道5、6、7的位置,以及6、7和1、2、3、4、5之前的大小关系。

而对于重难点6、7的基数序数意义,这节课我呈现了图中的金鱼图。让孩子们数一数“一共有几缸鱼”,“第7缸鱼有几条鱼”,“有7条鱼的是第几缸”,但是最终有个别学生也没弄清楚“7缸鱼”和“第7缸鱼”的本质区别。谢老师的建议是换一个情境,如“把7个圈涂色,把第7个圈圈出来”,在涂和圈的过程中,思维碰撞,学生自觉考虑两者的差异,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除了涂和圈之外,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座位左数第几个同学站起来,从右数几个同学站起来;从右数第几个同学把手举起来,从左数几个同学把手举起来等等。这样就可以使全班同学都参与到这个游戏中,突破重点,达到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的目的。6和7的组成与分解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让学生把6个圆片分成两堆,既不重复也不遗漏,渗透一种有序思想。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在每次移动一片圆片的体验中,观察左右两堆圆片之间的变化,感受有序的数学思维。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设的要求,整节课学生学得也较轻松,但也存在不少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比如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整个教学内容可以更具趣味性。比如设计小猴子过生日的情境,小猴子邀请了他的6个好朋友一起来参加他的生日聚会开始,导入6和7的认识。6位好朋友坐着小火车,咔嚓咔嚓,在声形并茂的过程中,教授数序和进行大小比较,孩子们会乐此不彼。到了小猴子家里,小猴子为他们准备了很多的食物,呈现6种鲜艳、动态跳跃的水果图片,让孩子们怀着兴奋的心情,开心的分成两堆。整个教学内容都贯穿在小猴子过生日的主线中,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在活动中促进发展,在活动中得以巩固,在活动中加强应用,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更好。

6和7教学反思 13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学习6和7的加减法。在教学设计时以蓝猫带领小朋友去数学乐园的情境引入,在攀登智慧塔的一关关的闯关练习中,学习6和7的加减法。教学时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在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的环节中引导学生用3句话说说图的意思,为学习应用题做好铺垫。

本节课还有一些要改进的地方:

1、对于5+1和1+5的同一幅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根据一样的图,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不同的算式。但是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还是不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时候教师应该在学生解决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事实就是一种摆法而已,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掌握,清楚的明白一图两式的由来。

2、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一图两式,为了做好铺垫,应该在复习6和7的组成时,不仅让学生复习分成,还要复习组成,并引导学生联想,看到一组还能想到哪组,这样有助于学生在看到1+5=6的时候马上可以想到5+1=6。还可以让学生举例你还能想到哪些像这样得数是6的“好朋友算式”。

3、对于本节课的计算,绝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会的,那么老师就应该选择“你的想法、你是怎么算的”,引导学生思考计算的过程,从而导入借助6和7的组成计算加减法,否则学生很容易停留在自己已经会了计算结果上,而不去考虑计算的方法和过程,在学生表述他用实物来算的时候,应及时引导升华为,因为1和5组成6,所以1+5=6。

6和7教学反思 14

《十几减7、6》是在学完《十几减9、8》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来以为将学《十几减9、8》的破十法、连减和想加算减法用到《十几减7、6》,同学们会掌握的挺好,但是实际效果并不如此。如果给一年级学生写出算式,让孩子们视算,可能还会算,但如果让学生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让他在脑中想着算式,说出计算过程,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点难,这一点我忽略了。另外,在学《十几减9、8》的计算方法时,基础打的不好,有些孩子不理解破十、连减或想加算减,以至于不能熟练说出计算过程,导致计算十几减7、6算式的不熟练,有的出现方法混淆的现象。

另外,在自主探究13-7=?时,可以舍弃用小棒摆一摆的环节,直接让孩子在练习本上写出某种方法的计算过程,这样一方面节省时间,另一方面能充分进行自主探究,以免有为了形式增加环节的嫌疑,而为了节约时间,又仓促结束,让人感觉没力度,还不如直接去掉。

本节课做练习的时间也很少,知识不练就得不到巩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练习,注意当堂检验学习效果。

6和7教学反思 15

《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另外,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选择儿童身边最熟悉的事,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理解和接受。因此,“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对此,谈一谈我在执教《6和7的认识》一课时的几点做法。

一、生活需要数学,让数学走进生活.

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也会有着数学因素的内容。如果我们教学时让数学走进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中挖掘出数学因素,并充分应用于教学,就能化难为易,使学生接受认识。周玉仁教授曾经说过:“数学教学要讲来源、讲用处”,让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在孩子们眼里,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又用得上的学科,再也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因此,要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1、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一提“数学”二字,人们总是认为数学最贴近我们的就是计算,却忽略了数学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激发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内因,首先就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我在教学这节课时就设计了“生活中的数”这个环节(片段二),让学生仔细地看,充分地说,使学生不仅认识6、7这两个数,还体验到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的数,为什么平时我们没有注意到呢?由此,引起学生的重视,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思维不拘于本课的教学内容,思维得以拓展。

2、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其实,生活中每件小事都能帮助学生学数学,并不需要我们刻意去设计。例如本课中,教材就利用了一个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面“师生打扫教室”来开展学习(片段二)。这虽是一个普通的情景,但蕴涵着浓烈的师生之情,以及讲卫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齐心协力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我就先让学生体会这种和谐的氛围,再进入主题,数出图中人、物的数量,在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的同时,也注重生活传递给我们的情感体验。这样设计远比开门见山直接数数、认数效果要好的多。

3、让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从而体现数学的意义与价值。在学生对6和7的序数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设计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片段三),这个环节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通过这个游戏,既加深了学生对基数、序数意义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特别是在第3个问题抛出时,学生的发散思维令人吃惊,有的学生从老鹰开始数,有的学生从鸡妈妈开始数,还有的学生是倒着数的,出现了多种数数方法,而这些灵活的方法正是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游戏中也有数学问题,并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把整节课推向高潮。总之,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承。只有密切联系生活和已有知识经验,才能学好数学。而学好数学就能更好地在生活中再创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与能力。“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数学学习需要活动,让数学活动进入课堂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在《6和7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以活动贯穿始终,有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片段一)、还有培养观察的能力、协作精神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在活动中促进发展,在活动中得以巩固,在活动中加强应用。但是,活动的频繁安排有时也会使课堂显得杂乱。试讲时,我安排了摆小棒、数算珠、涂点子图、填尺卡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使学生眼花缭乱,减弱了活动的热情。

因此,我舍弃了数算珠的活动,将涂点子图、填尺卡设计成小组合作学习,既节约了时间,又丰富了活动的形式,并将小组合作学习紧接在“摆小棒”的环节之后,使操作活动相对集中,避免杂乱,零散。另外,数学活动具有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如果失去了数学思考,活动则毫无意义。我设计的这两个活动主要想让学生通过涂、填等活动感受6、7的大小关系,渗透知识点的教学。新课程改革象一股春风,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钻研,努力探索,为新的课程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教学反思.7[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反思.7[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识字7教学反思

    教师教是为了不教,这就要求我们交给孩子识记的方法,在教学《识字7》看图识字、并根据图理解字义时,我主要通过形象记忆法来帮助识记,识字7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识字7教学反思》。......

    7、一分钟教学反思

    第7课《一分钟》教学反思 双小奚衍爽 这个故事通过描述一个叫元元的小朋友因为早上没有及时起床,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20分钟的事,意在教育学生要从小懂得珍惜时间,学会安排好自......

    识字7教学反思

    识字7教学反思1 本节课,我没有利用班班通给学生讲课。但我还是按照识字教学的四大环节的(第一课时)即:让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生字回文,指导写字。为了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不......

    体育教学反思7(精选合集)

    1、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我经常通过创设情景或把活动内容用情节串联起来,将师生的情感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学习,以引起他们强......

    认识7教学反思

    认识7教学反思 认识7教学反思1 今天上了6和7的认识这一课时,我即时对于这节课进行了反思。这节课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点:1、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不是特别的自然,感觉是把每块知识......

    《识字7》教学反思

    《识字7》教学反思 《识字7》教学反思1 《识字7》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教材。“是对非,长对短……”这几组意思相反的词语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识字7的内容,短短六行话,不仅为学生......

    《习作7》教学反思

    《习作7》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1、做到了课堂教学结构清晰。教学中先让学生欣赏叶圣陶的小诗《小小的船》目的有二,一是感受星空的美,调动学生写作的......

    识字7教学反思

    识字7教学反思 识字7教学反思1 我承担的精品课任务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7》第一课时的教学。再一次承担打磨精品课的任务,心还是戚戚焉,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此次精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