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作业-抗震救灾精神的进一步弘扬

时间:2019-05-13 05:46: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邓三作业-抗震救灾精神的进一步弘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邓三作业-抗震救灾精神的进一步弘扬》。

第一篇:毛邓三作业-抗震救灾精神的进一步弘扬

抗震救灾精神的进一步弘扬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级强烈地震。面对这场特大自然灾害,我们忍住了悲伤,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国紧急行动起来,积极迎战。

6月30日,胡锦涛同志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将这次抗震救灾所体现的精神概括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这其中体现出来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进一步弘扬。

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在抗震救灾的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立即向全国发出抗震救灾的号令,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影出现在救灾最前线。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党委政府紧急行动起来,尽职尽责,全力以赴,齐心协力,救援灾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迅速组成紧急救援队,披荆斩棘,强行突破,直奔抗震救灾第一线,创下了短期内运兵10万的纪录;虽然灾情十分严重,令人触目惊心,但是,我们的党和政府丝毫也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坦然面对,积极采取措施。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面对灾害,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的英勇表现,以及无数民众自发参与救灾赈灾的无私行动,汇聚成一个强大的力量,无数个深动画面一一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可歌可泣,令人动容。抗震救灾,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全国人民火速行动起来,在危难之际纷纷奉献爱心,伸出援助之手。一个民族以整体的力量与巨大的自然灾害相抗争的壮举,如果没有昂扬的民族精神支撑,是无法想象的。

二、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温家宝总理在灾区考察时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灾区范围已经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地震的强度、烈度也超过了唐山大地震”。然而,我们并没有被眼前的灾难所吓倒,相反,我们上演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人民战争。从每天24小时的报道来看,随着拯救行动日以继夜地展开,灾害损失被尽可能降到最低;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在“决不言放弃”中不断产生,从而浓缩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与死神搏斗的伟大精神。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发出救灾号召,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抢救,到各路人马冒着不息的余震救援废墟下的生命,让人看到的是勇敢、是坚强、是沉着、是不避艰险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精神在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十几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紧急动员,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昼夜兼程,赶到灾区。尽管桥毁路损,尽管大雨滂沱,尽管给养一时难以到位,可他们不讲条件、不顾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顽强地在废墟中搜救每一名幸存者,抢救每一名伤员。在抗震救灾战场上,他们是主力军,是突击队,是攻坚勇士,听指挥,肯吃苦,能承受,能战斗!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国难当头,他们仍然是最可爱的人,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三、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也是抗震救灾的基本理念。在抗震救灾中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对人的关爱,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具体表现为:

第一,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让我再救一个”。“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救人是第一位的,一分一秒都不能耽搁”,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尊重人的生命权、生存权是抗震救灾的最高宗旨,生命至上,人的生命高于一切,是党、政府和老百姓的共同价值观。

第二,设立国家哀悼日,2008年5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第一次为普通公民而降,以国家的名义给予死者最高的尊严。其三,堰塞湖导流排险,下游群众的疏散转移,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其四,体现以人为本,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住处,有病能就医。其五,确保大灾无大疫,切实做好灾区卫生防疫、消毒、饮水和食品安全。其六,在抗震救灾中重视心理救助、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形成了以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为主体、广大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心理救助队伍,把物质家园的重建与精神家园的重建结合起来。

四、尊重科学

尊重科学,是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和新亮点,具体体现在:一是决策的时机性,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批示,当晚即召开政治局常委会,作出全面部署。震后几个小时,温家宝总理就出现在灾区第一线,直接指挥抗震救灾。二是统筹的科学性,抗震救灾需要统筹兼顾,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协调,这就包括中央与地方,包括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包括卫生、医疗以及志愿者等方方面面,既要统一指挥,精心部署,又要同心协力,互相协作。三是信息的公开性,政府在第一时间公布灾情,灾情发布及时、公开、透明,得到了海外舆论的广泛好评。四是救灾手段的科学性,诸如航空遥感飞机、搜救犬、生命探测仪、“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活动医院等等。五是专家工作的重要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在第一时间成立涉及地震、卫生、防疫、水利、地质等多学科的专家委员会,作为决策咨询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水利专家做了唐家山堰塞湖1/

3、1/2和全部溃坝三种预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六是法制的规范性,6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把恢复重建纳入法制轨道。6月8日此条例公布实施。7月1日又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使抗震救灾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灾难摧毁了物质世界,却锤炼了我们的精神。不管什么样的困难,与汶川强震相比都微不足道。让我们一起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把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学习和工作的动力,就一定能够重建美好家园,建设和谐社会主义和全面小康社会。

第二篇: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唱响时代主旋律

------十三亿双手紧握的力量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铿锵有力的16个字,足以让地动,让山摇。它既概括了汶川地震灾害的严重破坏性,紧急投身救灾的迫切性,更是对13亿中华儿女应肩负社会责任的严肃召唤!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着所有人的心。中央领导人、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民警、白衣天使、志愿者等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多难兴邦、忧患砺党——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锤炼和升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将激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我们一起努力经受住了考验,一起走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十三亿人一起大力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共同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人民军队好、人民群众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自强不息精神---是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重要保证。上到国家领导,下至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灾区人民都将自强不息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面对大灾,党和政府科学应对、调度有方、从容不迫,上下一心,镇定自若,给全国人民吃了定心丸。强有力的指挥,体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指挥有力,领导有方,或亲临一线,或运筹帷幄,保证了全国一盘棋,全力支援抗震救灾斗争。十几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紧急动员,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昼夜兼

程,赶到灾区。尽管桥毁路损,尽管大雨滂沱,尽管给养一时难以到位,可他们不讲条件、不顾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顽强地在废墟中搜救每一名幸存者,抢救每一名伤员。在抗震救灾战场上,他们是主力军,是突击队,是攻坚勇士,听指挥,肯吃苦,能承受,能战斗!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国难当头,他们仍然是最可爱的人,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广大灾区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自救互救,患难与共,自强不息,赢得了全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敬重。为就学生而牺牲的中学老师、拿出所有药品救人的诊所医生、成都出租车组成的营救对、清理废墟,搭起帐篷,下地抢收油菜、下田插秧的农民们每个人都值得称颂。

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灾难和死神面前的不屈不挠、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拯救生命的坚定从容、忠于职守的高度责任、共克时艰的戮力同心等等,都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已经深深融进中华儿女的血脉里,集中体现在各族人民的行动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组织力量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了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整体形象,充分表现了在灾难面前顶天立地的崇高精神境界。当前,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需要我们用更加统一的意志、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密切的配合来扎扎实实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中央强调抗震救灾工作和社会经济建设都要抓。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要坚持以

人为本,努力做好安臵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灾后重建等工作。只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弘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精神,我们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排除一切险阻,夺取这场抗震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力。

抗震救灾工作虽仍严峻,但不可否认我们也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果。其中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从抢险抢救转为灾后重建,从保全生命保证生活转入正常生产。悲痛确实让人难过,但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必须从悲痛中解脱出来。好好地活下去,是对死者最好的慰籍,也是对恩人最大的报答。这就需要再去人民---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就是主要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困难。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特别是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应当大力弘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接受援助而不依赖援助,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自力更生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就在于自身力量是一种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再好的外部条件和外部因素也只能通过内因发生作用。

顽强的中国人民既然能在1976年战胜唐山大地震,接着又建起一个新唐山。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坚信,有13亿人的支持,我们就一定能够彻底战胜汶川大地震带给我们的伤害,要不了多久,一批崭新的城市和乡村,将会在巴蜀大地拔地而起!

第三篇: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范文模版)

机电工程学院

形势与政策课学期论文

论文题目: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要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中,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时刻,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数以万计的生命被无情的夺去,无数人的家园被残酷的摧毁,危害之大,波及范围之广,世所罕见,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中华民族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当人们还未从汶川地震的巨大哀痛中恢复的时候,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再次发生强烈地震,突如其来的灾难再次给人民生命财产精神造成重大的打击。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办,2010年世博会圆满落幕,在国际社会深受经济危机影响的大环境下,在一次次自然灾害的深重打击下,中国经济依旧保持高速增长,中国高速发展的马车没有停息,反而越驶越快。在这一切的背后,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在支撑着中华民族,战胜一系列重大灾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便是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在汶川地震灾难发生的第一时刻,党中央迅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党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亲临一线指挥抗震救灾,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医生护士、媒体记者以及志愿者等迅速向灾区集结并及时开展救援行动,各类救灾物资迅速向灾区调集,全国各地的政府、企业和民众迅速行动起来支援汶川抗震救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抢救出了无数的生命与财产,取得了抗震救灾的巨大胜利。玉树地震之后,我们同样做出了及时有效的应对。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特大自然灾害,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急行动起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以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充分体现与张扬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强烈民族凝聚力和团结力量,坚韧不拔、沉着坚毅、不畏艰险、临危不惧的意志品格,体现了我国人民高尚无私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表明了我们的党和国家的坚强领导和我们的人民军队坚不可摧的力量。

沧海桑田,华夏五千年,之所以中华民族能够在滚滚历史长河中,经受一系列重大灾难而屹立不倒,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始终坚守着、积存着、传承着一种百

折不挠、奋发进取的民族精神,始终体现着、印证着、弘扬着一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始终贯穿着一根压不弯的民族脊梁。这种气概、精神与能力,越在大灾大难面前,越能得到充分的彰显与升华。愈挫愈勇,愈摧愈坚,不断从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又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内涵。抗震救灾斗争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世人由此看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振和焕发、延伸和升华。

抗震救灾精神,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的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立即向全国发出抗震救灾的号令,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身影出现在救灾最前线。中央各部门和各地党委政府紧急行动起来,尽职尽责,全力以赴,齐心协力,救援灾区。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面对灾害,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的英勇表现,以及无数民众自发参与救灾赈灾的无私行动,汇聚成一个强大的力量,无数个深动画面一一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可歌可泣,令人动容。

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大无畏精神。虽然地震给我们造成的损失很惨重,但是我们没有被眼前的灾难所吓倒,相反,我们上演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人民战争。随着拯救行动日以继夜地展开,灾害损失被尽可能降到最低。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在“决不言放弃”中不断产生,从而浓缩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与死神搏斗的伟大精神。汶川地震后从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发出救灾号召,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抢救,到各路人马冒着不息的余震救援废墟下的生命,让人看到的是勇敢、是坚强、是沉着、是不避艰险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心。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精神在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十几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紧急动员,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昼夜兼程,赶到灾区。尽管桥毁路损,尽管大雨滂沱,尽管给养一时难以到位,可他们不讲条件、不顾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顽强地在废墟中搜救每一名幸存者,抢救每一名伤员。在抗震救灾战场上,他们是主力军,是突击队,是攻坚勇士,听指挥,肯吃苦,能承受,能战斗!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国难当头,他们仍然是最可爱的人,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抗震救灾精神,就是愈挫愈奋、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广大灾区群众不等不靠,奋力自救,释放出了巨大的力量。我们没有看到埋怨和悲观,而是奋力和积极的抗灾精神,在受灾地区,即使是几岁的孩子都表现了拼搏精神。他们面对灾难不屈不挠,自救互救,患难与共,自强不息,赢得了全国人民与世

界人民的敬重。来自灾区的消息一次又一次地震撼人们的心灵:遇难的中学老师吴忠洪双手撑地,身下是两名学生;幼儿园老师瞿万容用后背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抱着一个孩子;绵阳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这些消息让我们深深感动的同时,更让我们坚信,有了这种愈挫愈奋、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灾区人民不仅能坚强地抚平伤痕,走出灾难,而且一定能在灾后重建中,团结一致,努力奋斗,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繁荣。

抗震救灾精神,就是以民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苦难深重、历经坎坷的民族。古往今来,民本思想凝聚着我们的力量,让我们拥有了战胜无论是来自自然灾害还是外敌侵犯的信心和力量。从大禹治水拯救生灵的上古传说,到八年抗战救亡图存的浴血奋战,再到改革开放以人为本的生动实践,维护生存权、保障发展权好似一条红线,始终贯穿其中。“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今日中国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以人为本的发展之路,中国的人本精神在与世界的沟通中又一次张扬。人民生命高于一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汶川地震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做出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并亲赴灾区,在余震不断中指挥抢险救援。震后两小时,温家宝总理奔赴地震灾区,先后两下灾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生命高于一切”成为全国大救援的响亮口号,“以人为本”成为一切救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舍生忘死、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震后,在灾区的残垣断壁中,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救援人员奋力拼搏,与时间和死神赛跑,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写下一篇篇悲壮感人的延续生命之歌。在这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面前,在这不容思索的关键时刻,涌现出了一大批临危不惧,置个人生命危险于度外,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他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地面有十指鲜血淋漓的士兵,空中有达到体力极限的飞行员;内有为救学生直面死神的无畏教师,外有都市街头蜿蜒长龙的献血队伍。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面对他人生命安危,这种舍生忘死、先人后己的奉献精神总在最关键的时刻、最需要的地方闪耀。

抗震救灾精神,就是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互助精神。无论在震区,还是祖

国各地,人人心系灾情,用出人出力出物的实际行动付出一片片真情和爱心。人们的心靠得更紧,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同情、和善、友爱等情感特别得到增强。地震带来的灾难现状是残酷的,但全国军民对灾区的火速支援,特别是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团结互助精神却让人温暖、令人赞叹。正是这种精神,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激励人们擦干眼泪,奋勇前行,用信心去创造美好的新家园。

抗震救灾精神,就是立足本职、勤奋工作的敬业精神。在大地震发生之后的抗震抢除救灾战斗中,灾区的通讯、公安、民航、运输、医疗、地震监测及其他各职能部门做出了极其突出和卓越的贡献。这些部门的干部职工做到了临震不惊不乱,人在机器在,岗位在,没有一个逃离岗位,他们认定了与机器、与房屋、与岗位共存亡。地震越剧烈、危险越大,其他部门和灾民可以越跑得快、逃得远,但是这些部门的干部职工却不能跑,他们越震越往房子里钻,越震越只能定在岗位上。他们十分清楚大地震对他们的家庭、他们的亲人、他们的财产意味着什么,也清楚全家老小这时对他们的期待,但是他们只有咬紧牙关、含着泪水坚持在岗位上。他们清楚逃离岗位对全局,对成千上万灾民的不堪后果,他们下定决心不做历史的罪人,而要当抗震救灾的无名英雄。

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度保证;改革开放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支撑;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牢固纽带。

正是因为由伟大的民族精神发展而来的抗震救灾精神,我们在遭受灾难,抗击灾难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依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所谓多难兴邦,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笔财富,我们应当继承好发扬好,在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指引下,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更大成就。

第四篇:如何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如何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是我国伟大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努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组织班级,同学多参加希望工程活动,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尽我们做能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

二在学校举办讲座,展览,弘扬英雄抗震救灾事迹,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多向周围同学传播优秀英雄世事迹。

三在学校举办以抗震救灾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将英雄抗争救灾事迹以舞蹈形式表现出来,晚会中还可唱抗震救灾主题的公益歌曲,诗歌朗诵,小品,相声。

四举办以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主题的论文征集活动,并进行评选,优胜者可组织到困难地区进行实践活动,与需要帮助的的弱势群体面对面交流,了解弱势群体的真实生活。进行义讲义工等活动,丰富课余生活培养民族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是我国伟大的民族精神,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年轻一代很少遭遇挫折和苦难,大学生应肩负着社会和历史的重任,树立自强不息的意识。我们应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如此,还应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主动关心同学,与人和睦相处。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要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继续发扬抗震救灾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第五篇: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面对四川汶川地震这场特大自然灾害,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义无反顾地进行了一场撼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战斗。在抗震救灾中,中华儿女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险阻,团结战斗,顽强拼搏,为全世界展现了一个爱国主义、以人为本、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自强不息、不畏艰险的抗震救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体现,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彰显,是鼓舞我们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地区各方面紧急行动、全力以赴,灾区广大群众不屈不挠、奋起自救,全社会奉献爱心、倾力支援,展开了一场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凯歌。军队和武警部队作为主力军和突击队,在这场伟大斗争中承担起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广大官兵心系灾区人民安危,肩负党和人民期望,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英勇奋战,以忠实履行使命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人民心中筑起了巍然屹立的不朽丰碑。实践再一次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中国具有强大发展活力,中国人民不愧为英勇顽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伟大人民,人民军队不愧为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伟大军队,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群体和模范人物。他们的先进事迹可歌可泣,他们的英勇壮举感天动地,他们的优秀品格令人敬佩,他们的崇高思想催人奋进。这次表彰的英雄集体和模范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作为时代的先锋、群众的楷模、祖国的骄傲、人民的光荣,这些英雄集体和模范如同一个个窗口,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巨大勇气和精神风貌;如同一面面旗帜,高扬在人们心中,激励亿万人民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伟大的实践催生伟大的精神。抗震救灾斗争考验了我们国家的力量,也锤炼了我们民族的意志,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进步,一支军队要强大,不仅需要物质基础,而且需要精神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既可以促进物质力量的发展,又可以使物质力量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因此,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体现。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这样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98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一样,将穿越历史,光照千秋,成为党和人民永恒的精神财富。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要紧密结合部队实际,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搞好抗震救灾精神的学习教育。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学好胡主席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和把握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要大力宣扬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英雄集体和模范的先进思想和事迹,广泛开展向英模学习活动,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使抗震救灾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全面回顾总结部队抗震救灾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规律,不断提高我军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要着眼完成使命任务,把抗震救灾精神转化为官兵立足本职做贡献的实际行动,转化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决心,转化为推动部队建设和改革的巨大力量。全军官兵要以受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为榜样,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形成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在这次特大灾难面前,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为夺取抗震救灾重大阶段性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抗震救灾的实践证明,有了这样的精神力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艰难险阻,就能够创造出人间奇迹。大力弘扬“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形成加快推进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广大军民临危不惧、奋不顾身,所展现出的“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充分显现了中国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勇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勇气概,是我们加快推进灾后重建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力弘扬“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精神,努力实现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精神,是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灵魂,也为我们推进科学重建和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通过这次论坛交流,进一步深化认识,更加自觉地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按照省委提出的“两个加快”的要求,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奋力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胜利,走出一条大灾之后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下载毛邓三作业-抗震救灾精神的进一步弘扬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邓三作业-抗震救灾精神的进一步弘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邓作业

    家乡的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调查研究 第一部分:调查环境记录 2012年1月10日,我在西塘庄的街道上就农村垃圾处理问题进行调查,调查通过问答、实地考察的方式,调查期间收集了相......

    毛邓作业

    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新途径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新途径 十六届四中全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正确应对面临的严峻挑战,顺利完成所肩负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是提高党的领导......

    如何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如何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摘要: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就是要使之变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信念;就是要使之变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

    毛邓作业(5篇)

    毛邓三作业 论述题: 1、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

    浅谈曾国藩的人格魅力——毛邓三作业

    学号:10390167 姓名:梁文专业:临床医学班级:8班成绩: 浅谈曾国藩的人格魅力 有人评价他是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有人赞扬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精神偶像。他就是曾......

    长征精神 毛邓三论文(推荐阅读)

    长征精神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壮举,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的伟大实践,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挽救中国革命的一次战略性转移,其显示出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长征......

    毛邓三试题[★]

    毛邓三试题——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解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 ①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必须坚持而不......

    毛邓三习题集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习题 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