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放射源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2010年度放射源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2010年,东西湖自来水公司水质监测站严格按照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要求,严格安全管理,重点抓落实,讲实效,放射源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全年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
日前,根据放射源安全管理工作要求,以及辐射安全工作评估报告有关注意事项,针对我站的放射源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评估,现将我站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1、防范未然,认识到位
放射源作为高危物品,我站严格履行放射源监管职责,加大了对放射源的管理力度,切实将放射性安全和防护纳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定期组织人员学习放射性污染防治措施,放射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气相色谱仪管理制度及使用注意事项。
2、强化措施,监管到位
成立了放射源防护领导小组,不定期对放射源的处理以及人员操作的规范性进行考察,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对仪器操作严格按气相色谱管理制度执行,严禁非本站工作人员入内和非本岗位人员操作,使用时必须两人在场,互相监督操作程序,以防发生意外。
3、加强防范,责任到位
放射源管理严格执行责任制度,责任到人,仪器由专人负责.气相色谱仪室设置了两道门,两人各自独立控制一道门,若要进入该室时,必须有两人在场,工作完毕,两人同时关好门后方可离开现场。
4、放射源安全情况检查表:
放射源安全检查一览表
第二篇:放射源安全管理
关于放射源的有关安全规定
一、放射源在订购时,必须认准厂牌,规格,型号,功能,详细了解技术指标。
二、领用时,必须按规定办理领用手续,检查仪器箱是否锁好,防止仪器从箱中滚出,操作人员要与放射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使用中注意避免碰撞跌落。
三、仪器入库时,严格办理交接手续,并不能与易燃易爆,易腐蚀性物品共同存放,采取安全放盗措施,并由专人负责。
四、仪器不使用时应放在仪器箱中存放,并加锁,先将仪器充好电,每隔三个月充一次电,存放仪器的库房要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库房钥匙要设专人保管。
五、运输过程中,仪器箱要加锁,并贴有危险警告标志,防止碰撞,及其他无关人员接触,并设专人负责押运。
六、仪器退役时,除防止放射源性物质泄漏外,还要做好其他各项检查工作,然后将仪器送回原厂家处理。
核子密度仪的储存条件
一、核子密度仪要设专用库房存放,远离职工宿舍或办公场所,具体存放地点由项目部根据本项目部实际情况落实。
二、核子密度仪不准与易燃、易爆、易腐蚀性物品混放在同一库内。
三、核子密度仪的库房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防漏的安全防范措施。
四、核子密度仪必须设专人保管。
五、核子密度仪存放温度不得低于零度。
核子密度仪安全检查制度
一、仪器在使用中,每周定期检查,当辐射源杆变脏使其运动不灵活时,应进行清洁和润滑保养。
1、拆除闸门装配四个固定螺栓;
2、将闸门机构拆除;
3、站在仪器的后面,用长柄刷或压缩空气清刷仪器内部暴露出来的地方;
4、清除整体闸门、装配,并喷以随仪器提供的无油脂硅润滑剂;
5、待干了后,将闸门快与盖板装回;
6、检查M小于-3手柄,是否能在导管中滑动自如,清扫及润滑既结束。
二、每月检查手柄装置的磨损
1、将手柄放置BS位置;
2、将导管侧边的5/23英寸内六角螺栓松出至手柄松开即止,内六角螺栓不要卸下;
3、检查手柄锁的斜面前缘磨损情况;
4、检查导管内部槽的磨损情况;
5、将手柄装回导管,拧紧内六角螺栓。
三、每六个月或一年进行一次泄漏试验。
1、使用CPN公司的TD-11TK的检漏工具检查;
2、将显示屏键盘四个固定螺栓拆下,将显示器屏键盘拆下,这样就可以擦到任何被241放射材料的微显痕迹;
3、将显示器屏键盘装回,四个固定螺栓检装好;
4、用棉签擦拭闸门周围黄铜清扫环,这样就可以擦到任何铯137放射性材料的微显痕迹;
5、将签杆拆去一半,放入朔料套,填好表格,一半装于信封中,邮寄到检漏仪上所显示的地址,以便收到试验结果。
四、每隔一年或两年请专家对仪器进行全方位的标定,检定合格后,方可再次使用。
核子密度仪安全操作规程
一、核子密度仪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操作。
二、使用前必须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及许可证上规定的条款,严格按说明进行操作。
三、在间断使用时,应注意开关、电源。
核子密度仪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核子密度仪的监督管理,保障从事核子密度仪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保护环境,促进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1、核子密度仪应设专人使用;
2、仪器使用人,必须认真学习和掌握仪器使用说明书和注意事项;
3、非工作人员严禁擅自使用仪器,否则带来的后果由个人负责;
4、禁止与易燃、易爆、易腐蚀性同时存放在一起,其储存场所必须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盗、防泄漏的安全防护措施;
5、向当地卫生、公安、环保部门登记备案;
6、仪器要定期检定和维修;
7、使用时,除专业人员操作外,其他人员均需远离仪器,以免被辐射,如违反规定,后果自负;
8、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从事放射工作的个人剂量监测和健康管理规定;
9、对已从事和准备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身体检查并接受放射防护知识培训和法规教育,合格后方可从事该项工作;
10、在每次使用仪器后,应对仪器做正确地维护和保养。放射事故应急处理制度
一、因放射性事故造成人员财产损坏时,首先抢救人员,然后抢救财产。
二、CPN POTAP ROBE密度及含水率仪器或HYDR OPROBE仪器如果万一发生事故时,第一保护现场,第二撤离人员,第三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第四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追查放射源。
三、如果发生仪器打碎、燃烧,碎片撒在周围地上或可见放射源损坏时,立即封锁现场,用绳子围住事故现场,禁止一切车辆运行,让所有人员撤离现场,现场禁止通行,走动。
四、发生放射性事故,必须在发生事故二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五、及时上报卫生、公安机关,并在卫生部门监督下处理事故。
六、如施工现场受到污染,在环保卫生部门监督下,并将仪器储箱运回工厂,进行修理或销毁。
七、放弃或退役的放射源应由授权的当地和废物处理机构进行处理。
第三篇:放射源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放射源安全管理解决方案
——北京万维盈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近年来,我国因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放射源丢失、被盗的事件时有发生,导致多起放射性污染事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据不完全统计,从1954年到2003年年底,全国共发生各类辐射事故1500余起,平均每年发生事故30余起,其中4起辐射事故曾经造成8人死亡。
目前,在用放射源的核素有47种,民用的主要核素是137Cs、60Co、241Am、238Pu、90Sr、192Ir、63Ni等;而以137Cs、60Co、241Am为核素的放射源分别占放射源总数的41.61%、25.1%和8.18%,这三种核素占到总数74.89%。尽管放射线应用的前景十分看好,但其对人体有着极大的危险性,它可破坏人体的组织,也会引起恶性肿瘤,甚至会使各类生物遗传基因产生突变,使细胞染色体遭到破坏。因此如果有关部门不对放射源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有效监管,很可能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甚至发生恶性的区域污染事件.某省使用放射源单位XX余家,放射源XX余枚,河北省放射源点多面广,且随着近年来核技术应用的普及,放射源数量也在增加,河北省环保部门对放射源监管工作的任务极其艰巨。河北省他人民政府依据国家《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划(2006—2020)》中关于逐步建立全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的工作指示,发布了河北省《印发关于建设环境保护四大体系实施意见的通知》,该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全省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和放射源网络监控系统”。
然而,目前传统放射源监管技术不能实现放射源的实时动态监控,放射源的用/存/移全过程处于监管真空状态,有关部门无力应对放射源丢失、非法移动等事故;环保部门放射源审批过程还是以人工操作为主,费时费力,效率较低;现存多数系统尚未实现放射源移动执法能力,限制了放射源监管执法工作的实时、灵活、便捷的开展。
作为放射源使用大省的某省,实现核与辐射“管理程序化、组织网络化、技术规范化、方法标准化、装备现代化、质保系统化”的能力建设目标已迫在眉睫。1.2.建设思路
“管核先管源”是各级环保部门对放射源进行监控管理的基本原则。无论是放射源使用单位还是放射源监管单位,从根本上讲应解决以下问题:
1、放射源是否安全,是否存在意外丢失的可能;
2、放射源是否出现泄漏现象;
3、放射源的应用管理措施是否有效,是否会对确定或不确定人群形成伤害;
为达到监控放射源的目的,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GIS技术、GPS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技术,将放射源安全管理建立了以GPS-CPS定位及剂量率为检测单元的集数据监测,同时辅以视频技术为基础的“某省省放射源物联网在线监控系统”。
“某省放射源物联网在线监控系统”将实现放射源的监控(RFID监控、视频监控、剂量监测)、放射源使用许可和转移审批、放射源转移GPS实时定位监控、放射源监察巡检、放射源移动监察及放射源应急管理等体系,真正做到“防丢失、防偷窃、防泄漏”,从根本上提升放射源监管水平。将辐射防护检测技术与IT技术融合为一体,既实现了环保对放射源的监控技术要求,也实现了公共安全的监控追踪要求。1.3.建设内容 某省放射源物联网在线监控系统拟采用辐射探测技术、视频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设计、开发、建立重点放射源自动监控项目,计划分期分批实现对河北省全省放射源的在线监控与管理。计划从2011年开始分部实施将全省***家***枚源或库纳入监控系统。其中固定源单位***家,移动源单位***家。
监控范围包括:测厚仪、密度仪、料位计、分析仪、探伤机等。监控技术分别采用固定源剂量监控、视频及移动源的剂量监控、GPS-CPS轨迹监控、及RFID射频监控等。1.前端监控系统:对放射源所在场所进行监控、并对过程和状态的信息进行采集。
2.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利用有线、无线网络等多种传输手段,将实时采集的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数据传输系统拟采用租用中国电信专用网络,视频监控信息储存在电信服务器中,采用电信托管管理方式。其他监控系统传输储存在环保局监控中心服务器中。
3.中心数据库:中心数据库的建立、维护管理、查询、分析及发布。中心数据库建设在省环保局监控中心。
4.监控平台:全面准确的了解放射源所在场所的状态、位置等具体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放射源实现合理、有效地管理,对异常情况实现自动报警,并进行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响应与处理等。
5.监控中心:通过通信传输线路与放射源自动监控设备连接,实现对放射源的在线、连续监测,并对放射源监控设施运行情况实时监控。1.4.实施原则
放射源的安全监控措施是放射源的安全防护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方案将遵循以下原则:
1、责任主体原则:各涉源单位作为放射源使用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主体,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并不免除各放射源应用单位应承担的放射性污染防治各项义务和责任。
2、实用原则:本方案将根据我省实际,选用当前先进、可靠、成熟、实用的技术路线和监控措施,统一放射源在线监控仪器设备技术要求。
3、统一监管原则:为保证在线监控系统的有效运行,河北省放射源物联网在线监控中心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全额出资建设,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的前端监控设备的运行维护由河北省环境保护厅统一委托第三方进行运行管理。1.5.建设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河北省辐射污染防止条例》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国发[2007]37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国家环境监测管理条例》
《全国环境监测站规范化建设指南》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的通知》(发改投资[2008]639号)
《环境监控中心建设技术要求(试行)》
《国家应急平台体系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码规范》(试行)《国家应急平台标准体系框架》 《应急信息资源目录系统设计规范》 《放射源安全和保安行为准则》-IAEA 《关于发布放射源分类办法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 2005年 第62号
《关于建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分级处理和报告制度的通知》-环发〔2006〕145号 关于印发《关于γ射线探伤装置的辐射安全要求》的通知-环发〔2007〕8号
1.6.参考标准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辐射防护用Χ、γ辐射剂量当量(率)仪和监测仪》(JJG 393-2003)《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GB8566-88)《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GB50169-92)《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判标准》(GBJl31-90)
《ANSI N42.33-2006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for Portable Radiation Detection Instrumentation for Homeland Security》
《ANSI N42.20-2005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Performance Criteria for Active Personnel Radiation Monitors》
《ANSI N42.29-2007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for Performance Criteria for Personal Emergency Radiation Detectors(PERDs)for Exposure Control 》 《控制柜安装标准》(GB4720-84)《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GB/T 18317-2001)《地理信息分级、分类及编码规则》(GB 104.14)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1.1-2000)《标准编写规则 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GB/T 20001.3-2001)《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GB/T 7027-2002)
2.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
某省放射源物联网在线监控系统是一套基于Web Service结构、GIS界面管理、有线或无线实时通讯集成一体的监控平台。系统是集固定源、移动源自动监控仪器及门禁监控系统为一体的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展示、统计及应用的综合业务平台,监控信息通过互联网远程实时传输至系统监控平台,监控系统可提高核与辐射环境监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可提高对辐射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系统可通过环保系统内部的业务协同,有效地获取用源单位在用源总数、种类和活度、库存源总数、种类和活度等动态业务数据,为核与辐射环境管理提供服务,系统可全面提升河北省放射源环境管理水平。2.1.系统设计
放射源自动监控监管系统按照以下设计原则进行设计研发:
1、系统设计先进性、开放性:
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采用B/S系统构架,系统数据库基于SQL SERVER平台。系统的总体布局是一个分级分布式计算机网络通讯管理系统,整个系统采用开放式设计,可以方便地连接不同的硬件设备,同时方便地跟其它计算机系统连接。
2、系统设计实用性:
系统建立在对河北省环保厅实际需求为原则开发的,系统操作、维护简便实用。
3、系统设计自动校验操作行为
完全建立在我国现行的环境地理信息管理工作的规范上,严格基于环境信息管理工作流程,全部采用直观的GIS用户界面,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极强,系统自动校验操作行为并提示正常操作路线。
4、系统设计模块化
系统设计在数据层、管理层与应用层之间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应用系统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进行开发。GIS的可视化界面以及方便灵活的参数设定修改体系,使目标系统容易维护而且容易定制。
5、系统设计稳定性
系统研制主要目的是对放射源进行全天24小时监控,杜绝放射源事故的发生,所以软件的稳定、可靠运行及硬件设备的性能指标是系统设计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从技术和安全等多方面和软件所有的设计和实现中都遵循着稳定、可靠的原则实施系统设计。
6、系统设计安全性
系统在网络安全的各个环节采取了可靠的安全措施(防火墙、数据库备份、权限设置、密码设置),免遭攻击和破坏,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7、系统设计的标准化、规范化
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材料等,均符合相应的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或者符合相关系统内部的相应规范,为系统升级、扩充,以及与其它系统或厂家的设备的互连、奠定了好的基础。总体设计中采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使相对独立模块易于进行组合调整和系统扩展。同时,在系统中涉及到的各种通信协议符合国际标准,将各种软件模块和硬件彼此之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保证了信息互通和应用互操作。
8、系统设计的成熟性
系统设计所采用的软、硬件设备材料等均为相对成熟的技术或产品,系统能够有效的降低误报警,满足河北省厅及各市环境保护局日常监管的需要。上述原则之间并非协调一致,许多原则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如先进性和实用性、成熟性之间,信息共享与安全保密之间。因此在系统设计过程中保证了系统的先进性、开放性、高可靠性、实用性、成熟性的有机结合,在各种矛盾之间寻求一个对立统一的、和谐一致的解决方案。2.2.系统结构描述 2.2.1.系统组成 1.现场监控系统
主要包括剂量监测仪和视频监控仪等,设备具有耐辐射、防潮、防腐蚀、防高温、防震动、防尘、防油污等功能。防爆区域具有防爆或隔爆功能。目前依据河北省放射源使用类型分为固定源、移动源、半移动源现场监控系统。
固定源、半移动源现场条件相对稳定拟采用剂量或+视频或GPS-CPS定位(RFID)+视频监控的方式,采用有线传输(电信2M)为主,部分网络无法到达的地方可以采用电信的3G无线通讯网络的方式。
移动源现场监控因受制于现场条件及监控技术等因素计划全部采用3G无线通讯网络进行建设。
2.通讯传输系统
包括各监控企业及环保局监控中心光纤或ADSL专有网络建设。其中环保局监控中心需要建设100M以上光纤,企业网络传输系统由企业自建,所有监控信息通过专网传至电信托管机房。
现场通讯方式,如用采用视频监控作为监控手段之一,则建议采用专线为主3G无线为辅的方式,否则,建议采用以3G或2.5G为主,专线为辅的方式(重要的涉源单位,如辐照站等),以降低建设成本。
3.监控中心平台软件及中心数据库
由放射源信息系统平台软件、系统服务器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环保局监控中心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中心。收集所有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加以处理统计、分析,发布。
图一:现场监控系统物理联接图
图二:监控中心网络拓扑结构图
定位监控、越界报警
对于移动放射源在移动前需要申请备案,并可加装移动监控设备(包括GPS和剂量监控),使得监测部门能随时跟踪了解移动的实际位置,并能保存历史轨迹,以便日后随时回放移动路线
通过定位监控可以设置放射源的报警距离、检测间隔、监控状态和是否短信报警。
报警距离:设置放射源的报警距离。
检测间隔:设置放射源的检测间隔
监控状态:设置监控状态的开启和关闭。
短信报警:设置短信报警的开启和关闭。如开启,则将报警信息以短信的方式发送至设置的手机号。
图四:放射源GPS-CPS定位功能
图五:报警功能的设置
2.2.2.放射源辐射剂量监测 根据放射源工作种类,分为固定源剂量监测,半移动源剂量监测和移动源剂量监测。固定源辐射剂量监测采用24监控辐射剂量本底;半移动源辐射剂量监测根据各放射源移动时间阈值设置监控剂量本底;移动源剂量监控根据移动源使用情况实时采集辐射剂量。
系统可以实时查看地图上某点的放射源实时情况,包括当前辐射数值、仪器状态、数量、名称、产地、与之关联的视频通道等等。根据相应的操作权限,用户可以设定放射源的监测数据上下限范围,采用周期等,出现异常情况现场报警(可声光报警)并将报警信息实时上传,此外支持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报警。在此功能模块下可查询放射源信息、放射源安全监控系统的历史报警信息;放射源安全监控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能自动生成各种曲线和图形,并提供对曲线数据的相关性分析。
图六:放射源剂量监控
2.2.3.WEB实时视频监控
目前大多数的视频监控系统只能提供用户端的C/S架构的软件,使得系统的安装维护非常不便,也只能支持个别用户监控。为了支持更多Internet上用户的访问,并和放射源数据库系统,业务流程管理系统,传感器监控系统等进行统一的开发风格,将视频监控系统纳入到B/S架构下。是通过将用户的视频解码软件封装为ActiveX控件的方式将其融入到Web方式下。视频监控系统采用集中管理、分布监控的设计思路,全网采用星型网络结构,所有数据(声音、图像、GPS信息、报警信息等)经过数字化处理,通过宽带IP数据网进行远距离传输。全网采用3级组网架构,河北省环境保护厅为一级单位,市局为二级单位,各涉源企业为三级单位。
视频显示窗口的上方为分屏选择按钮,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显示画面的数量,用户可根据连接的设备数量和视频窗口的大小选择1分屏、4分屏、9分屏、16分屏,所有视频监控信息全部存储在电信托管专用服务器中,可根据用户需要随时调取历史信息。
视频移动侦测报警
在此设置每个通道的视频移动报警参数: 移动检测区域(图像被分成22 * 18个块,双击需要设置的块,可以设置或取消本块的移动检测设置)、报警检测时间、报警检测开关、移动报警检测的灵敏度、报警自动清除时间(报警延迟时间)、报警联动输出通道、报警联动录像通道。
图像屏蔽
在此设置每个通道的视频图像屏蔽参数,用户可以随时屏蔽掉敏感区域,如密码输入区。屏蔽区域(图像被分成22 * 18个块,双击需要设置的块,可以设置或取消本块的屏蔽设置)。
放射源数据异常报警联动
数据区中,可以定义某个放射源绑定的视频通道,当该放射源数据出现异常时,引起视频报警联动,触发报警录像。
图七:放射源视频监控
2.2.4.放射源信息管理
放射源的添加删除修改等基本操作
用户可以通过该工具在地图上任一点添加标识放射源,并记录该点位置。放射源基本信息编辑
对放射源基本属性信息进行修改和编辑,包括放射源设备名称、数量、核素名称、放射源编码、活度、购置时间、位置信息、产地、使用地点、使用状况以及关联的定位器信息等。放射源群组管理
“群组管理”专门为集中查看与管理部门信息、放射源信息以及GPS信息而设计。以放射源在用单位为一个放射源工作组或群,通过系统群组管理实现分散放射源的结构化管理。通过系统群组管理可以实现放射源在用单位名称等接收、解除、历史轨迹查询。与视频及短信的报警联动
实现地图、视频及短信的报警联动功能,出现异常情况如移动放射源偏离初始预设轨迹均会启动报警联动。历史视频信息
根据时间、NVS名称、通道、报警类型等进行联合查询,播放器可实现快进、快退、逐帧回放、循环播放、鼠标拖拉等操作。历史数据信息
放射源在线监控信息管理系统按检测设备的名称分组来收集数据,可以有两种方式查看所收集到的数据:文本显示及曲线显示。
图八:放射源信息管理
自动报警管理
系统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移动视频侦测、移动放射源航迹监控、放射源数据异常、放射源定位监控等均可触发自动报警,其表现形式有:所监控的放射源现场画面自动全屏显示、触发视频录像、短信及时提醒、异常数据醒目显示、GIS地图区域所对应的放射源点变红。
在无人值守状态,报警会自动停止,用户可以登录系统查看历史记录获取相关的报警现场情况包括视频录像及数据、放射源位置等等。
2.2.5.放射源的日常监管
日常辐射安全许可证发证的管理,日常检查、检测的数据汇总管理功能,实现对放射源的管理动态更新,系统能现场出具行政处罚意见书、监督意见书、剂量监测报告,实现监督现场在线预览、在线打印、文档导出等功能。
2.2.6.系统维护管理
系统具备用户权限管理功能、监管单位具有三级以上分级,可分配不同等级的系统使用权限,实现分级管理,能够动态配置用户的操作权限,防止非法或越权使用本系统,客户端用户管理。以权限组为基本单位,每个权限组可包含多个设备和多个用户,为权限的控制提供极大的方便
系统可按条件查询系统日志、操作日志以及转发日志。
系统可根据各授权角色实际需要定义个人信息及授权角色的重点监控源,以便于角色进入系统后快速定位到当前角色的重点监控源。
2.2.7.系统扩展功能
采用模块化组合设计,可以支持连接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可扩展性强。
预留数据库转换导入导出功能,可以与其他数据库实现对接。
数据扩展:预留数据访问接口,可以方便其他系统共享存储数据;内置数据分发服务器,采用统一的XML规范分发实时数据包,外部系统可以实时接收处理应急数据;内置Web服务器,外部系统可以采用URL形式获取实时数据。系统采用SQL数据库。
功能扩展:可灵活的增、减功能模块;
业务扩展:采用组件耦合模式,可根据业务需要任意扩展其应用范围。
第四篇:放射源安全管理工作汇报
山东省****化工有限公司
放射源安全管理工作汇报
****化工有限公司始建于1964年,是以肥料开发与生产为主的化工企业,2004年进行改制,现已成为一座年产合成氨10万吨、尿素15万吨、甲醇5.5万吨的化工企业,现有职工1000余人,拥有固定资产3亿元,公司先后被授予“山东省环保先进企业”“枣庄市环保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是**重点肯干支柱企业之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司高度重视环保工作,认真落实国家《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等规定,建立健全放射源、射线装置的管理台帐,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培训,开展辐射环境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落实辐射项目环评审批及“三同时”环保验收制度,对放射源实施全方位监管,杜绝了辐射环保事故的发生。
1、历史使用放射源情况
公司原有12枚放射源CO60,其中6枚在用,6枚闲置,2006年7月有4枚送省贮存中心贮存,2007年9月新购置3枚,2008年9月有5枚废旧放射源送省贮存中心贮存,目前共有放射源CO60六枚,均为料位计使用。其中三枚的单枚活度均为1.85×10Bq,属Ⅴ类放射源,另三枚的单枚活度均为3.7×10Bq,89
属Ⅳ类放射源;没有废旧放射源,没有历史遗留、掩埋在地下等未经处置的废旧放射源。
2、落实辐射安全责任制
公司与**环保局签订了《辐射工作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本公司的辐射工作安全责任人;成立“辐射安全环境保护管理办公室”,全面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并由仪表车间专人对放射源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管,对放射源进行编码,建立辐射档案,在日常检查工作中,对有关情况认真进行记录。
3、认真开展辐射环评工作,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2007年10月,由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对我公司的CO60γ射线液位计辐射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并通过了山东省环保局的审批。2007年12月,根据《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规定要求,我公司办理了《辐射安全许可证》,有效期至2012年12月。
4、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应急计划
为确保放射源的安全,公司制定了《放射源使用安全操作规程》、《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实施。同时制定了《放射源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成立了应急小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定期演练,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有条不紊进行应急处理。
5、配备监测和防护设备,加强对职工的安全培训
为确保操作人员及职工的安全,公司共投资约10万元配备个人剂量报警仪2台、射线检测仪1台等监测设备,并购买正穿铅衣、铅手套、铅帽、铅围领、铅眼镜各2件等防护用品;同时加强对放射源操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总计共有6人通过了由省、枣庄市环保局举办的培训,取得了《辐射环境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合格证》,工作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杜绝辐射事故的发生。
6、加强放射源的现场管理
为切实加强放射源的安全管理工作,放射源按规定进行了用铅罐进行密封,经检测现场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在工作现场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放射源安全警示牌,向职工告知放射源的危害;并设安全隔离栏杆,严格要求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放射源现场及非放射源人维修员不得对放射源设备进行拆卸和维修。
下一步,公司要继续提高对辐射环境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深化辐射安全责任制,强化辐射安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严抓细管,构筑坚固的安全大堤,杜绝辐射事故的发生。
第五篇:放射源管理
放射源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辐射污染防治工作,预防和减少辐射污染事故危害,有效控制辐射污染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放射源的安全使用,维护职工、群众身体健康,保持社会稳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一、放射安全工作许可与资质管理
1、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及含放射源和射线装置(简称放射源)的单位,应当办理放射安全工作许可证;已办理了放射安全工作许可证的单位,在有效期结束前三个月,到市环保局办理换证手续;放射源报废和退役的,应提前到市环保局办理报废和退役手续。
上述单位按放射安全许可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到市环保局政务办理大厅进行申报。市环保局审核相关材料后,报省环保局审批(其中涉外放射源还需到国家环保总局审批)。
2、放射源使用单位,辐射防护应当符合国家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3、放射源及其设施的设计、建造和安装单位必须具有国家认可的资质和产品合格证,新购放射源必须有国家统一编号。
4、新建、扩建、改建的放射源建设项目,建成调试后,在试运行三个月内,向市环保局申请验收,经市环保局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个人剂量监测与辐射环境检测
1、放射源使用单位应配备必要的检查或监测设备。受辐射剂量较高的技术和操作维修人员要配备带报警装置的个人辐射剂量计。
2、对运行中含放射源的装置和场所,要配置剂量监测和报警装置,并定期检验,确保辐射防护设施完好与含源装置性能的稳定。
三、机构管理与操作人员培训
1、放射源使用单位,要设立放射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安全组织,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2、管理与操作人员要进行岗位培训,获得上岗证书。每年进行辐射安全方面的环保专业培训,内容为:辐射安全知识、放射安全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处理等。
3、放射源实行专人保管,实行管理、使用分离的原则,杜绝“以使带管”现象,防止放射源失控现象发生。
四、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与事故应急响应措施
1、建立放射源使用登记制度,贮存、领取、使用、归还放射源时应当进行登记、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2、制定放射源使用操作程序,责任到人,并在工作场所悬挂。
3、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落实防火、防盗、防丢失、防泄漏安全责任制。
4、制定详细的事故应急预案,对各类事故的应急响应程序要落实到责任人。
5、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火灾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应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五、放射源使用和贮存的安全防护要求
1、放射源的使用场所应有相应的辐射屏蔽,并设置放射安全禁区黄线,安装带报警的剂量测量仪器。
2、存放和使用放射源场所应当设置放射性警示标志。附近不得放置易燃、易爆、腐蚀性物品。
3、辐照设备或辐照装置应有必要的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4、放射源的包装容器上应当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并配有中文警告文字。
5、使用放射源单位,在购置新源时,应与放射源生产单位(或原出口国或废源集中贮存设施)签订废弃放射源贮存和处置协议。
6、用源单位产生的放射性废气、废水和固体放射性废物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处置,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后外排或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六、放射源安全报告与放射检测
1、放射源统一编号报告,在放射源到企业后,将填写源编号的申购表报市环保局备案。
2、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火灾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应在第一 时间内向市环保局、市公安局报告,并同时报当地政府和环保、公安部门。
3、使用放射源单位应编制放射源的安全使用和安全保卫情况评价报告,于每年11月底前报行政辖区内的环保分区或县级市环保局,同时报市环保局。
4、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水和固体放射性废物处置的单位,应将处理、处置情况向行政辖区内的环保分局或县级市环保局报告。
5、环保部门在接到放射性同位素使用和安全情况评价报告后,对使用单位进行检测,内容为:
(1)放射安全的管理机构、人员岗位培训落实情况。
(2)放射源使用、登记记录。
(3)废旧放射源回收协议和回收证明。
(4)操作规程、安全制度、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5)事故应急预案落实情况。
(6)辐射屏蔽、剂量测量、报警、警示标志、安全联锁装置检查。
(7)核定放射源周围环境的放射性监测数据。
七、本暂行规定由市环保局科技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