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寒假征文:故乡
寒假征文:故乡
对于我来说,“故乡”一直是一个很遥远的词,它就代表着一个小小的村落,一片绿油油的田地,一方亮闪闪的土地,一个遥远的梦想。
过年时分,我随着奶奶,寻找那一片叫做故乡的地方„„
舅姥爷一听说我们要去,连早饭都没吃就跑到外面来等我们。看见我们远远地来到了,他饱经风霜的脸上掩盖不住喜悦,咧开嘴露出里面残缺的牙齿,拉住奶奶的手就不肯放下了。几十年的风雨,两人又苍老了许多——舅姥爷的背已经驼下去,黝黑的皮肤上刻着岁月的痕迹,虽然已经八十多岁身体依然硬朗。奶奶看着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哥哥,也早已激动地说不出话来,两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一阵嘘寒问暖后,我们便走到了舅姥爷的家。
那一个破旧的小院已经经过数十年的风吹雨打,门前的柿子树是奶奶小时候亲手种下的,现在已经可以被一个人环抱过来,生机勃勃郁郁葱葱。舅姥姥就颤颤悠悠地从里面走出来,看到我们,就紧紧拉着爸爸的手不放,花白的头发,沧桑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泪水也闪闪发光。她将我们领进屋后,小心翼翼的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已经快要坏掉的梨塞进我的手里,还有一包已经冻得僵硬的玉米糖,都是存放了很久不舍得吃的东西!很大的锅里正煮着鱼,我明白一条鱼对于这个清贫的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要攒很久很久的钱,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买鱼,又早早炖上,等我们来吃。一瞬间,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让我感动,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忙着做饭,忙着收拾,忙着烧炕——看到他们驼着背步履蹒跚却又激动的身影,看到他们的脸被火光映照地温暖而美丽,我的心里也感受到了幸福。
大家都进了屋,太阳也西坠了。炊烟从无数屋顶上升起来,暖暖地映着夕阳,映着田里的作物,一幅安静与祥和的景象。我坐在屋顶上,看到太阳一点点离开,一点点沉下,看到屋前晃晃悠悠的灯光,听到鸡鸭的鸣叫,一种惬意涌上心头。当夜渐渐深了,我不经意间抬头,惊奇地发现了漫天繁星——就像一块绣满碎花的绸缎,那样美丽,闪闪发光。纯洁地让我着迷,那样空旷幽静,清澈透明,是城里所无法比较的,那样单纯地闪光,那样无暇,那样活泼„„第二天,鸡鸣时分,我们就早早起来。我走在清晨的田埂上,看缀满露水的青菜。我在小路上奔跑,寻找一种洒脱,让风吹动我的头发,我在无边无际的田野里享受自由,在一片绿色的海洋里寻找自己的世界„„
我们要走了,舅姥爷舍不得我们。从仓库里拿出已经挑好的花生和自己做的桃酥,还有红薯、芋头、大蒜还有这几天鸭子刚下的蛋„„将后备箱塞得满满地,这些农家食品,都是年迈的舅姥爷忙碌了一年后的收获,都是他们的心意,是他们对亲人的挂念与祝福。
我们带着满满的祝福满满的心愿回了家,这次回到故乡,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一种特殊的故乡的气息。故乡的感觉,让我找到了根,有了思想的寄托,有了精神的处所。这就是故乡。
从小到大第一次回到故乡,第一次回到祖先的地方,见到了勤劳朴实的人们,感受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风,感受了一份宁静与舒适。或许,这就达到了回故乡的真正目的。
胜利一中初二:董睿智
第二篇:故乡征文
故乡征文
许多时候,我会把自己遗落在别处。只是当清凉的月光照进梦里的时候,依然会有温暖的意象漫上心头。那温暖的一抹一定与家乡、与童年有关。
家乡很平常,就像月光照过的每一个地方。在一望无际的平原,家乡是散落在一条无名小河边的村庄,村子不大,平凡得如同天幕上任意一颗星子。这个河汊上的村庄曾经因为河流的冲刷而有些低矮。但是在家乡度过的童年时光里,我并没有觉得她任何的矮小平常,我们一样在低矮的地平线上望星空,天空还因为高远而更加澄明了一般。正是在那片养育了我童年的土地上,我学会了憧憬纯净而高的天空,敬重那些平凡而有尊严的生命,珍视炊烟里的温暖和矮过屋檐的幸福。
童年记忆里浸润了太多的月光。
那时候,月夜总是童话般芬芳。曾经在月夜听玉米嘶嘶拔节;曾经在月夜带回来一两只蛐蛐放在窗前清唱;曾经在月光里奔跑,跌倒了,沾了一身的尘土还满怀骄傲……曾经在月光下说书的老人早已故去了,曾经借着月光做针线活的人早就架上了老花镜,曾经在月光里留下的脚印也被砌进深层的泥土,被水泥混凝土抹平了……为什么我还会回到那些曾经?
有人说,一个想家的人,会把村头的老柳树想得如画般美丽。即使贫瘠的土地,也会在想象中流出蜜来。何况我的家乡并不贫寒,月光下的土地那么富饶美丽。晶莹的露珠,沾着青草的香气;星空被窗棂切割过反而更多维,月亮被窗纸遮挡后更朦胧而柔光。心负载了很多的梦想,在故乡的土地上行走着,我知道自己终将粘着温热的泥土离开这里。多少次郑重地审视自己长长短短的影子。那时候我随着快乐的影子行走,何时我背着影子回家乡?
无数次躺进窗边的月光里,乡间安宁的夜是蛐蛐、青蛙、娃娃鱼和蝉的,偶尔还有各家的鸡鸭牲畜发出来的音响。这种时候,一切声音都沾了露水,湿湿地慵懒,惺忪了眼一般。如果是霜雪过后的时刻,连鸟鹊的叫声都是亮晶晶的。于是,无数个想象放飞出去,传说混淆了童话,神话和现实分不清家。这一切又似乎全都因了月亮:在云里藏猫猫的月亮,在水里照镜子的月亮。上弦月、下弦月,满月……每一种形态里都装了各种式样的故事和等待,伴着童年,伴着梦的月亮。
那样的月夜,会有多少诗歌埋进心里等待发芽?
很多时候我会不由得去想:儿子将来回忆童年时会不会有遗憾呢?路灯总是为黑夜张着眼,到处亮晃晃的夜,月亮会躲得远远的。他的月亮会像我家乡的月亮一样大而清润吗?他的月光里有神话吗?有童话在月光里长大吗?也有一点点心底的秘密在月亮的阴影里躲藏过吗?
记得是小学的最后一年,家里的老房子要拆了,怎么也想不通,那么高大的老房子为什么要拆掉?那些细鳞一样的青青瓦片在月光里就是水墨画一样弯弯曲曲的线条,像河流的水纹。粗粗的房梁,雕花的门和窗。大门楼上方的木雕就更精致,百年的风雨虫蛀多多少少侵蚀了它,可依然是秀眉一样让人觉得细腻清爽。那时候谁也想不到要在原貌上修缮,拆掉的老屋那么伤痛地留在我少年的心上。后来,我趁着月光把拆下来的门楣雕花偷偷藏在了房间隐蔽处。可是那藏品依然没能逃脱被毁的命运。那以后好多个夜晚,仿佛我的月亮里有了小小的灰影,不知道月亮会不会因此老掉。现在想来,少年的清愁在回忆里也像月影般朦胧而美了。
月光下捉迷藏是我们这个年龄的人童年时大都有过的经历,那是何等单纯的快乐!用围巾或者一根红领巾蒙上了眼睛,等到规定时间一到,先是屏了气息听动静,然后仔仔细细地探寻每一个最隐蔽的墙角、草堆间隙,一不留意,那个要找的人却从大树的影子里“哧溜”闪出,再也憋不住声响,于是跑的人嘻嘻哈哈得意地笑着跑,追的人毫不放弃呼哧呼哧喘着粗气紧跟着追,只要还没回到规定的那个“家”,就要继续……如此反复一轮轮进行,非要等到家长们无数次喊着回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这等简单的游戏里没有现在电子游戏里的抢滩登陆,没有血腥的枪战,没有穿越火线的残酷激烈,可是哪一个孩子会因此而厌倦!奔跑中炼壮了身体,也练就了智慧和耐力。从咿呀学语时我们就已经懂得了这种可以换来快乐的藏匿和找寻。简简单单的游戏,对应着苍穹中的阴晴圆缺,也对应着不断探寻中的人生。回望的那一刻,心里再一次印上了月光下小小的光亮的影子,清辉再一次沐浴着滞重的灵魂。我知道自己永远也走不出这心的家园。
在尘世间度过半生,身上早已是尘埃遍布。可依然会在或喜或悲的泪光里仰望那一轮清月。我尘世的家乡早已改变了模样,可心的家乡依然铺满任我飞翔的月光。满架的书,爱不释手的诗卷,气韵袅袅的一杯清茶……让自己局促于安静的一角,静看浮华的机运流云般离去。我知道,这是月光里的家乡赋予我的,童真、拙稚,却也恬然、安适。
夜深了,月光里的家乡依然清雅、淡定,却弥足温暖。
第三篇:寒假征文:故乡的年
寒假征文:故乡的年
圣诞树上披着的银装褪去了,换上了一套带有中国韵味的红衣裳,一看便知,年来了。
从腊月二十三开始,大家便为了年的到来筹划计划起来,各家各户都忙着去采购年货、大扫除、买对联。一进商场,只见各种灯笼、对联浮现眼前,商品也都在进行打折促销,琳琅满目的,令人应接不暇。
到了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中最忙碌的一天。父母早早的起床,去市场买新鲜的海鲜,一回到家中,就忙碌了起来。父母忙把各种菜都准备好,以前的我十分期待着过年,但随着城市年味的越来越淡,不知怎的,现在我倒没有了那份期待了。近黄昏时分,家家户户的灯都亮了起来,丝丝美食的香气也随风阵阵飘来,香味真是诱人心脾,然而这香味中有着浓浓的团圆气息。吃完了年夜饭,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一家人沉浸在无尽的喜悦、笑声中。到了大年初
一、初二,马路上是来来往往的车辆,透过车窗,隐约看到一家家人欢乐的笑脸。在如今这个生活节奏加快的时代里,亲人、朋友相聚一堂似乎很困难了,而过年正是天涯海角的游子与亲人团聚的大好时机,虽然我体会不到游子的心情,但过年时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却也其乐无穷。
在大年初四的时候,大街可不如初一初二,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街上显得很冷清,一眼望去,邻街店面的对联以及少数开着的餐厅,像是这座城市过年中的点缀,为这有些静寂的场景增添一份微不足道的喜气。
听长辈们说,他们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以前的经济条件不如现在,没有现在那么多东西,每到新年就特别开心自己有一件新衣裳,还可以和家人一起吃到平日里享不到的食物。最重要的是,到了除夕夜晚,要“守岁”,每到这个时候就精神特别好地和兄弟姐妹一起做游戏聊天到凌晨,则大人们要烧纸钱给已故的祖先们,到十二点一过,鞭炮声便陆续响起,总是当窗外的烟火爆竹声逐渐零星,灯火,渐次暗淡、熄灭,他们才安静下来睡觉。
而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每天几乎都和过年一样,唯一的差别也就是与亲人团聚的那一份快乐吧!可并不是人人都能回家过年,有些外出的游子是否有考虑家中亲人的思念呢?
不知不觉,花开花落又一年,最初的那份期待还可以回来吗?愿这灿烂的烟火可以映亮今夜的梦,梦中无数彩蝶飞舞团聚于绚丽的空中„„厦门一中初一:刘佳鑫
第四篇:寒假征文
春节“长大了” 今年的春晚上有一个节目叫《群发的我不回》,里面唱到过一句话:“不管你是谁群发的我不回。”其实,这句话里反映了一个社会问题,也是现在中国传统民俗的一个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舟山群岛新区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春节,它是中国传统的新年,是我们中国人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今天,且不说名称在历史上的变迁,我想只要还有中国人存在,它的内核是不会消失的。既然它的内核不会消失,那么我们就来谈谈它的变化吧。
与其说它是在变化,还不如说它是在“长大”。首先,是做年糕,虽然每年还是有年糕在做,但是做年糕的工具却是变了。以前,人们吃的是手工年糕,甚至有些人家会自己做年糕,想必那家人的孩子吃年糕时定会吃出一种“妈妈的味道”。但是现在不同了,年糕虽然还在吃,可现在的年糕却是都用机器制作的。至于味道嘛,我们这一代的人可能不怎么知道,但我们父母那辈的人肯定是有所体会的。
在后面的风俗里,变化较大的就是年夜饭了。以前的年夜饭都是在家里吃。有些人还回到自己父母家里,祖孙三代一起吃饭。那时候的一顿年夜饭,开始准备也要从那天下午开始呢。但现在就少多了,甚至有些家庭还会去外面的饭店里吃年夜饭,虽然饭的味道可能会好一些,但是却可能会少了那一份亲情,一份温暖。对了,还有手机!现在,我们这一辈的人中,有手机的很多。吃年夜饭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几个贪玩的会把手机拿出来玩一玩,可是万一长辈们向你问问题时,你还在玩手机,长辈们生气了,那就会破坏气氛了。这也是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弊端。
当然,现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有好的一面。如现在拜年时,出行大多都用汽车,这也有一个好处:可以和另一家人去逛个街什么的,男同志们在家打麻将,女同志们去逛街,小孩子们去玩都可以,特别是家住沈家门的,两家的女同志们如果要去临城、定海买衣服肯定要开车去。所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有好的一面的。
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舟山群岛新区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益处,也有弊端。我们要尽量去避免这些弊端的发生。让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方便。
第五篇:寒假征文节选
寒假征文节选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步入技校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的认识到实践是一笔财富。
成功的做一名好学生,不一定非要做了什么伟大的事做好你该做的每一件事,你就是成功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相信,我的未来不是梦!
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著,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我们都一直依赖父母生活,不知生活的艰难,直到这次工作拿到那笔薪水时,才意识到赚钱的不容易,真正的步入社会了,才体会了生活的种种的苦与累,体会到社会的人情世故,在社会的熔炉中磨练自己,考验自己在社会中不断的成长,并提升自己,领悟生谛和做人的道理。
日光倾巢而下时光的印记在我们的身后变得腐朽我们是否和时间来个漫长的赛跑。
社会实践不只要有工作,能供饭吃,我们的目的是为了锻炼我们自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举措,是学生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 服务社会 培养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的重要途径。
以小见大,以细微之处见长,是进行社会实践的一种长效机制。
在这个社会就是这样,只要你拥有一技之长,就能干最轻.最少的工作,而获得的却是别人的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工资。我就想,这所有的所有都是我的收获的宝贵财富,并要向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奋斗!
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认真学习了,会有好成绩;认真工作了,会有成果。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
通过一个多月的实践使我增长了见识,也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也使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所以我要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技能,将来回报父母,回报一切关心我的人。
在我看来,这些工作,做好了是的你本分,做不好,就是你的失职。每个人都会为了自己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所以要不断学习别人优秀的地方,也要不断学习怎么做人,怎么才处事,以提高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