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

时间:2019-05-13 05:0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

第一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笔记

主讲:马天元

2014年4月11日

一、会议时间:2013年11月9日至12日

二、出席者: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169人。部分列席人员。

三、通过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

四、全面深化改革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

核心问题: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4、2020年改革愿景:

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5、部署十五方面改革: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激发非公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2)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

(3)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稳定税负、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宜。

(5)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6)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贸区建设。

(7)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8)推进法制中国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9)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10)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11)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教育、就业、收人、社保、医药改革。

(12)创新社会治理体系——设国家安全委员会。

(13)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14)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

(15)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五、设立两大机构:

1、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2、国家安全委员会:

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心得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可以看出经济体制改革仍是重中之重,是龙头,说明发展才是核心问题。其核心思想是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法跟过去不同,原来市场是基础性作用,是铺垫,现在是决定性作用,是市场说了算。政府职能作为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守夜人,更符合市场关系。由此我想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治理大中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于2012年11月14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新的规定。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否则其他改革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甚至一旦偏废于此就有可能让改革进度甚至方向得不到掌控。就真的会失去最最基础的力量的支持。引起中国历史上新的翻天覆地的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的革命。当那时,普通百姓又要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又要苦苦探寻救国之路,又要在发展与倒退中反复,而现在经济发展了,人民受益了,并且一直受益下去,党的执政地位就在大中国的各个角落得到认可,得到维护,不容任何反党、反社

会,破坏今天来之不易的各个方面都取得历史性,阶段性重大发展成果的大好局面。党的理论一直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一直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瞻性的高度敏感,并善于总结发展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意在总结出其中的客观规律,并及时的上升到国家意志来指导中国的发展实践。相信中国的未来会更美好,只要我们都不懈努力。这次全会,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将推动中国进行新一轮改革,中国巨轮将再次扬帆起航,踏上新的改革发展征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继续顺应改革的潮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道上,昂首前进。

作为一名机关普通工作人员,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

1、在关键时刻,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强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的思想主导,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禁止出现无大局、无组织、无原则的事件。加倍珍惜目前的大好形势,珍惜好当前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2、树立服从意识。党员干部服从是天职,要不折不扣、不走样、不变形的执行好党的各项决议。在自己的岗位上始终坚持着“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献给组织”,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3、树立责任意识。在其工作岗位的时间是有限的,在位一天,应尽一天的责,做出一天的成绩。在工作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忠诚履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4、树立团队意识。体现了一个团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有干劲,才能出业绩。一个好的班子,要坚持做到同心、同向、同步,每个人始终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不失位”,各就各位。才能保证整个团队有力、高效的运作。

5、树立创先意识。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采用过去的传统办法,很难取得实效,要求我们基层干部要树立创先意识,要有拿得出手的“核武器”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以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业绩说话、服众。

6、改革是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是推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我党和各族人民必须抓紧工作,抓紧落实,励精图治,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

伟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改革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以更加宽广的胸怀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毫不动摇推进改革,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

第三篇:浅谈第十八届三中全会

浅谈第十八届三中全会

安全12-2 陈曦 12095104 十八届三中全会即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会议共有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169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专家学者出席。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一、会议背景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10月29日召开会议,讨论十八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并决定于11月9日至12日召开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常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后召开五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第一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一中全会)通常紧接该次党代会召开,主要讨论党内人事安排和近一个时期的重大政策方针。第二次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二中全会)则一般召开于次年元旦后两会前,议题集中在一府两院及其所属部门的机构、编制变动和人事安排上。到三中全会,则通常推出中国深层次改革政策,通常以经济体制改革政策为主,也存在重大政治体制改革内容。有时也研究部署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等工作。

二、开会过程

2013年11月9日,会议在北京举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11月12日,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在北京闭幕。

三、决议结论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该决议中指出:

经济体制

1.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政治体制

1.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2.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3.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文化体制

1.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社会体制

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生态文明体制

1.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2.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四、历史影响

从历史的角度看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制度变革和体制创新上。全会在一些基本制度和理论问题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如首次定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明确强调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同等重要性;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特别提出了“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制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制度、股票发行注册制度、权力清单制度、官邸制、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等等。这些重大突破,巩固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理论,对个人、社会、国家和世界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全会激发了个人创富热情

全会推动了各项基本制度的完备和定型,也促进了制度运作的有效性、规范化和程序化。这有利于社会成员和各个市场主体对未来形成稳定的预期,减少了利益之间的重叠和交叉,约束、规范了人们在市场竞争中可能采用的方式和手段。必将极大激发人们参与到公正合理的财富创造中去,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全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全会提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制度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全会关于市场、产权、司法、财税、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变革,必将有效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和促进我们建成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

全会推动了国家发展转型

全会一系列顶层设计铲除了转变发展方式的各种体制机制上的障碍,为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政府干预过多、市场竞争体制不完善、资源价格扭曲等障碍必然随着改革的推进逐步被破除。同时,提高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转变发展方式施加了更大的外部压力。

全会决议有利于世界和平繁荣

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揽子方案,不但会让中国获得改革红利,也将让全世界收获中国的改革红利。全会提出“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发展的机遇。全会提出“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不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改革,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和重大贡献。

五、社会评价

经济改革固然是外界关注三中全会的重点,但是中国官方媒体针对转变政府职能、提倡行政审批改革、简政放权做了一系列报道,反映出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议题。——新加坡《联合早报》

预计中国新领导层的改革可能包括转变政府在经济中的职能,让经济从依赖投资转向依赖消费和服务,从而实现再平衡,将城镇化作为下一个重要经济增长驱动力,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创新能力。——美国《华尔街日报》

话语必须转化为行动。中国没有那种奢侈的条件,能够让所有的改革都等到时机成熟才启动。中国领导人可能不得不承担起更大的风险,加紧推动亟需的改革。应该认识到,中国政府的谨慎或许反映了其经济和政治智慧。——英国《金融时报》

中国的开放,从上海自贸区到澳门的横琴模式,都是试验性质,摸着石头过河,看似大胆,但又兢兢业业,如履薄冰,要不断总结经验,将优点极大化、缺点极小化,才向全国推广。它和运动型的政策,有本质上的差别。——香港《亚洲周刊》

在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国领导人高频率地总结改革、强调改革、部署改革,无疑具有极强的政策定调意义,同时也极大地稳定和提升了国内、国际对新一轮改革的预期。——香港《大公报》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任务与定位十分清楚,就是要将“改革尚未成功”的改革继续下去,“开放尚未彻底”的开放继续下去。所以,还是改革开放,只是需要更深入、更全面实施。——台湾《经济日报》

六、总结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

握方向,大胆实践探索,注重统筹协调,凝聚改革共识,落实领导责任,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关心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我们要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加速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国际化,能源资源价格市场化;积极推动国企改革,放开市场准入,培育包括民营经济、混合经济等多种市场主体,形成公平而富有活力的竞争环境。

我们要以公平正义为核心,推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有效推动分配制度改革,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

这次会议将带来深刻变革,其意义不亚于35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将使中国摆脱对投资的过度依赖,并使中国人民从国民生产中获得更多益处。改革成就中国梦!

第四篇: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

专题学习

【媒体评论】

人民日报:让改革旗臶在中国道路上飘扬(社论)【专家观点】

高尚全: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走向观察】

新华视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使社会公平正义提速 【域外评论】

多国媒体解读三中全会《公报》 关注中国改革

媒体评论

人民日报:让改革旗帜在中国道路上飘扬(社论)

1978年以来,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是一座改革的历史航标。在万众瞩目与期盼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了。中国的改革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次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次会议的召开,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新形势下坚定不移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部署、总动员,必将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会高度评价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方向,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定》确立这个总目标,深刻表明了改革的鲜明性质和根本任务。改革开放的旗臶必须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必须牢牢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这“六个紧紧围绕”,既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必将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一鲜明思路,体现了我国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也契合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改革先易后难,更要攻坚克难;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具体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我们必将能够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可以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目标完成之日,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时。到那个时候,中国的面貌必将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是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进行的一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13日 02 版)

专家观点

高尚全: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让沉寂已久的中国大地焕发出春天的活力,广袤的农村首先实现了复苏和发展。1984年的秋天,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重要论述,城市经济紧跟农村改革的脚步,焕发出巨大活力。20年前的深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奠定了我国经济持续繁荣发展的体制基础。10年前的秋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任务,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面进步。

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之所以具有如此伟力,主要是因为它推动我国实现了以下五个方面的重大转变。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 十年“文革”结束后,我国虽然进行了初步的拨乱反正,恢复并稳定了国家生活的正常秩序,但“左”的影响依旧强大。“两个凡是”和“以阶级斗争为纲”仍然占据政治和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国家的发展进步仍然受到禁锢。1978年5月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思想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号召人们彻底打破思想枷锁,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打破了教条式的理论禁锢,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上,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正是由于有了这个转变,才可能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变封闭半封闭的状况,进而迎来整个国家的发展进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改革开放的思想内核,为我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不竭的思想理论活力源泉。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今天,我们已经彻底告别了由国家计划统配社会资源的时代,市场繁荣、产品丰富。绝大多数人认为,遵循价值规律、由市场来配臵资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实际上,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极为不易,是改革开放曾经走过的最艰难的历程,也是到目前为止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就在农村和局部地区铺开,农村生产力迅速得到解放,农产品日渐丰富,但城市经济因延续计划管理体制未见大的起色。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此后,经过不懈探索,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发展构建了最为重要的制度基础,使价值规律深入到社会经济的每一个微观单元发挥作用,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活力、发展热情。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5个主要环节: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要求围绕这些主要环节,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其后10年的改革开放,就是以这5项工作为中心,推动了我国的发展进步。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任务,要求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无疑,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经济基础。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向全方位对外开放转变。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各项工作中长期存在一种“左”的偏见,盲目自信,唯我独尊,排斥国外好的做法和经验,使我国经济管理、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等很多方面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初,国务院决定设立蛇口工业区。同年7月,中央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按照市场取向进行改革探索。1984年,国务院决定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进一步对外开放。1985年,中央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福建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成为经济特区。1990年中央推进形成了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流域开放带。这一阶段的对外开放,引进了大量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使国内商品市场丰富和繁荣起来,使市场因素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大幅上升,有力冲击了计划经济的樊篱,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作出了重大贡献。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之后,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扩大,由沿海地区迅速向内陆腹地拓展。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吸收利用外资从弥补“双缺口”为主转向优化资本配臵、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转变,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利用外资实现新发展,规模和质量全面提升。2003—2011年,我国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到7164亿美元,年均增长9.2%。2010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突破1000亿美元,2011年达1160亿美元,全球排名上升至第二位,并连续19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改革推动了开放,开放也在倒逼改革。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例,为使国内经济制度与国际贸易规则接轨,中央政府部门清理各种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共清理地方性政策和法规19万多件,使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与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相一致。一些长期难以突破的顽疾在这个过程中被顺利克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而得到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迸发出更大活力。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向法治社会转变。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传统。坚定走依法治国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时,邓小平同志就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依法治国的要求更加迫切,因为市场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正是顺应这一历史发展潮流,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郑重地提了出来,并把过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极其鲜明地突出了法治的理念。1999年3月,全国人大对宪法进行了修改,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能够从根本上杜绝“文革”那样的政治混乱,进而保障经济社会在稳定的环境下顺利发展。法治还是现代市场经济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主体的微观交易行为,比如商业谈判、签订契约、解决纠纷等,无不需要法治的规范。市场交易遵循成熟的法律制度,纠纷能在良善的司法体系中获得合理解决,市场主体就会产生稳定的预期,就会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市场经济的活力就会进一步释放。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全面走向法治社会,必将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改革开放推动我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转变 改革开放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状况,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3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呈现出大幅度增长态势。从1978年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提高到24565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7917元。居民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2012年的36.2%和39.3%,人民生活从满足于吃饱穿暖转变到更加注重个性和享受的多层次消费。居民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0年的74.8岁;文盲率从1982年的22.8%下降到2010年的4.1%。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我国的发展进步带来了无穷的活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改革开放没有止境,因为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不断变化的,因而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必须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从实践来看,以上五个方面的转变还是初步的,继续深化和提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艰巨的任务要完成。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改革,努力破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难题,消除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通过改革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作者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 人民日报 》(2013年11月11日 07 版)

走向观察

新华视点: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使社会公平正义提速

(原标题: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看中国发展新走向)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11月12日,举世关注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关键时期的盛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凸显出中国发展新的走向。改革牵引作用将进一步发挥 中国发展将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分析指出,全会在总结35年改革开放成功实践基础上,重申发展是第一要务,强调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给社会各界吃了一颗“定心丸”,告诉人们未来中国仍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将坚持改革开放。过去35年,是我国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35年,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35年。“回顾发展历程,没有农村改革,就没有农产品的极大丰富和农业基础的稳固;没有国企改革和非公经济发展,就没有今天工业大国的地位;没有恢复高考,就不会有今天那么多的建设人才。是改革,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祖新说,“实现蓝图靠发展,发展要靠改革。过去的经验是这样,未来也是这样。”面向未来,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硬指标”,还要完成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一系列重要指标;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新的历史起点上,靠什么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顺利完成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全会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那就是不仅要在经济领域充分发挥改革的牵引作用,而且要通过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聂高民看来,全会实际上为改革做好了“顶层设计”。比如,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重点,制订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的时间表,做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决定等,“中央进一步加强改革的统筹协调,必将推动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市场将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 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 决定性 作用,以前的提法是 基础性 作用。对市场作用提法的升级,凸显了中央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决心,打消了一些人对中国未来发展改革方面的疑虑,预计未来经济体制改革将有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王军说。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这是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的。中国改革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体系仍不完善、内生动力有待增强、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等突出问题,成为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要着重攻克的难关。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其中包括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

聂高民认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初步建立,但仍然存在不少壁垒;商品价格虽然实现了主要由市场来决定,但要素价格市场化仍然滞后;城乡建设用地的二元分割,制约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下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来解决。经济体制改革既要激活微观活力,又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全会在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同时,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不应当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立起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都应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平等参与竞争,在此基础上是可以实现融合的,股份制就是一种混合所有制。”聂高民强调。在发挥市场对资源配臵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全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王军认为,在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解决政府“越位”问题的同时,要解决好政府的“缺位”问题。在简政放权、减少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的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尤其是事中、事后的监管,维护好市场秩序;要增强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社会公平正义提速 发展成果将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改善民生,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正面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意味着促进公平正义将进一步提速。”王军说。

改革开放35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城乡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区域差距的扩大,征地拆迁、公平竞争、收入分配、教育医疗等方面问题不断凸显,提速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愈加迫切。“从以人为本到进一步强调促进公平正义,体现了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宁宁说,“公平正义不是拉平,而是要让大家在享受同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条件下,在同样的法治环境下平等竞争。与此同时,要让社会保障体制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后的支持,让人民在遇到问题时仍然充满希望。” 迟福林认为,收入分配改革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全社会都非常期盼。预计下一步在财税体制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及收入规范化等方面将会有更多政策出台。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全会还指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臵,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迟福林说,改革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进程,为新型城镇化进程找出了一条路,是促进公平正义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也为下一步农村改革指明了方向,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激发农民积极性传递了重要信号。“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必须并行推进。”聂高民说,全会提出要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这必将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真正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2013-11-13 07:22:10 来源: 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域外评论

多国媒体解读三中全会《公报》 关注中国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12日下午闭幕,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已公布的这份近5000字的公报,从澳大利亚的铜矿老板到美国白宫的战略家,全世界都在努力解读。全会公报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尤其是让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提法引发外媒关注。各大外媒不仅关注,还纷纷拿“三中全会公报”新闻放在了头版。多家外媒报道指出,中国共产党过去的声明中,市场经常扮演“基础”角色,如今措辞的变化意味着市场的地位有所提高。其他国家媒体也同样重视三中全会公报中的提及多次的“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德国学者霍尔特曼12日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中国当前的经济增长等指标都不错,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领导人拿出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姿态推动改革,需要很大的勇气,这在西方国家是不可想象的。英国路透社网站头版:中国誓言让市场占主导 2020年看成效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周二闭幕,会议勾勒了中国未来深化改革的重点和路线图。中国共产党11月12日公布了未来10年的改革计划,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希望带领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未来持续增长。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中国承诺改革 中国的领导人承诺制定一系列财政和土地改革,放松投资管制,让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三中全会(公报):这个时刻终于来了。过去4天,我们一直盯着新浪微博、《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广播,试图寻找会场上在讨论什么的信息。《纽约时报》:中国领导人承诺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领导人要将市场竞争作为一个发展经济的关键点,将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分给农民工们。中国将鼓励企业创新,从而刺激国内消费。

巴西《圣保罗报》: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度将更大 中国这次提出市场“决定性”作用,或意味着经济对外开放度将更大,特别是在过去政府约束较多的领域,比如金融、能源、电讯等。这对外国企业或许意味着更多机会。英国广播公司网站(BBC):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布深化改革方案 中国领导人刚结束了一场重要的会议,即三中全会,宣布了一系列经济改革,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文件被认为是中国今后10年的“改革总部署”,是“描绘未来中国改革的总路线图”。中国改革将给经济和社会带来重大转变。英国《金融时报》网站:中国承诺深化改革 三中全会闭幕,中共将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国预计经济增长7%,改革将加强国家安全。公报许多修辞与传统相似,但具体措施可能涉及切实的改变。中共在12日公布的一份旨在推进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宣称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并明确了各级党委在推进改革过程中的“领导责任”。这份外界密切关注的文件勾勒出中国最高领导层对未来五年的改革构想。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中国不再只对“经济数字”较真 本次全会已经传递出中国“正面、积极、持久和新颖的”改革之风,中国正在形成的“改革势头”将会对市场进行改革,这是民众乐于看到的,不再只对“经济数字”较真,中国政府正在寻求新的解决方案。CNN以“一日焦点”的形式报道三中全会,题为《改变中国》 北京,11月12日:一位中国准军事化的巡逻员正在人民大会堂前巡逻。中共刚刚结束它的三中全会。中国观察家们密切关注这次会议能否成为中国新的改革的起点,以往的中共三中全会都起到改革先锋作用。德国《明镜》周刊:中国改革蓝图:市场与权力 持续四天的中共三中全会围绕改革主题展开。对于决议成果,世人期待甚高。

公报谈到很多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韩联社:中国将进入深化改革新时代 三中全会通过相关文件,未来10年中国国政运行的基调已经确立,那就是深化改革。而未来中国将进入自邓小平开始改革开放以后更加深入进行改革的新16 时代。社会主义中国在历经30余年的改革开放,在牢牢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各种副作用也随之而来,必须通过深化改革维持健康的肌体。韩国《朝鲜日报》报道:中国自己“拿起手术刀” 此次三中全会中国能否自己“拿起手术刀”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因为开创“中国2.0”时代,就需要铲除过去35年间推行市场经济改革引发的贫富差距、腐败、低效率等副作用。《印度时报》:中共深化改革举措对印度有借鉴意义 要理解中国举行此次三中全会的分量,就必须回顾历史。改革35年以来,中国GDP增长率平均每年10%,使5亿多人脱离贫困。虽然中国比印度的绿色革命起步晚10年,但中国人将农业解放出来,引入了家庭责任制,投资于研发和技术,所取得的产出3倍于印度。中国通过出口积聚了几万亿美元储备,成为世界工厂。更重要的是,其在价值链上的攀升。世界需要中国持续稳定发展,而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中国未来发展绘就新的路线图,有助于解决贫富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不仅对中国具有划时代意义,对世界的重要作用也不容低估。

2013-11-14 来源: 钱江晚报(杭州)

编后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深刻分析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形势任务,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集中了全党全社会智慧,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心声,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因此,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认识到全会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并充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习近平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

▪ 刘云山 ▪ 王岐山 ▪ 张高丽

▪习近平▪ 李克强 ▪ 张德江 ▪ 俞正声

▪习近平▪ 马凯▪ 王岐山 ▪ 王沪宁▪ 刘云山 ▪ 刘延东 ▪ 刘奇葆 ▪ 许其亮▪ 孙春兰 ▪ 孙政才 ▪ 李克强 ▪ 李建国

中央政治局委员

▪ 李源潮 ▪ 汪洋▪ 张春贤 ▪ 张高丽▪ 张德江 ▪ 范长龙 ▪ 孟建柱 ▪ 赵乐际▪ 胡春华 ▪ 俞正声 ▪ 栗战书 ▪ 郭金龙▪ 韩正

▪ 刘云山 ▪ 刘奇葆 ▪ 赵乐际 ▪ 栗战书

中央书记处书记

▪ 杜青林 ▪ 赵洪祝 ▪ 杨晶

主席

▪习近平

中央军事委员会

副主席

▪ 范长龙 ▪ 许其亮

▪ 常万全 ▪ 房峰辉 ▪ 张阳▪ 赵克石

委员

▪ 张又侠 ▪ 吴胜利 ▪ 马晓天 ▪ 魏凤和

书记

▪ 王岐山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赵洪祝 ▪ 黄树贤 ▪ 李玉赋 ▪ 杜金才

副书记 ▪ 吴玉良 ▪ 张军▪ 陈文清 ▪ 王伟

以上内容来源于新华网,详情请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胡锦涛

▪ 胡锦涛 ▪ 吴邦国 ▪ 温家宝 ▪ 贾庆林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 李长春 ▪习近平▪ 李克强 ▪ 贺国强员▪ ***

▪习近平▪ 王刚▪ 王乐泉 ▪ 王兆国▪ 王岐山 ▪ 回良玉 ▪ 刘淇▪ 刘云山▪ 刘延东 ▪ 李长春 ▪ 李克强 ▪ 李源潮

中央政治局委员

▪ 吴邦国 ▪ 汪洋▪ 张高丽 ▪ 张德江▪ *** ▪ 胡锦涛 ▪ 俞正声 ▪ 贺国强▪ 贾庆林 ▪ 徐才厚 ▪ 郭伯雄 ▪ 温家宝

▪习近平▪ 刘云山 ▪ 李源潮 ▪ 何勇

中央书记处书记

▪ 令计划 ▪ 王沪宁

▪ 胡锦涛

主席

▪习近平▪ 郭伯雄 ▪ 徐才厚 ▪ 范长龙

中央军事委员会

副主席

▪ 许其亮

▪ 梁光烈 ▪ 陈炳德 ▪ 李继耐 ▪ 廖锡龙

委员

▪ 常万全 ▪ 靖志远 ▪ 吴胜利

书记

▪ 贺国强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副书记

▪ 何勇▪ 张惠新 ▪ 马馼▪ 孙忠同▪ 干以胜 ▪ 张毅▪ 黄树贤 ▪ 李玉赋▪ 吴玉良 ▪ 张军▪ 陈文清

以上内容来源于新华网,详情请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1949.10-1954.09)1949.10-1954.09

▪ 董必武 ▪陈云▪ 郭沫若 ▪黄炎培

后任命

▪ 邓小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1954.09-)

▪ 陈云▪ 林彪▪ 彭德怀 ▪邓小平▪邓子恢 ▪贺龙

1954.09-1959.04 ▪ 陈毅▪ 乌兰夫 ▪李富春 ▪李先念

1959.04-1965.01

1965.01-1975.01

1975.01-1978.03

1978.03-1983.06

1983.06-1988.04

▪ 陈云▪ 林彪▪ 彭德怀 ▪邓小平▪邓子恢 ▪贺龙

▪ 陈毅▪ 乌兰夫 ▪李富春 ▪李先念 ▪聂荣臻 ▪薄一波▪ 谭震林 ▪陆定一 ▪罗瑞卿 ▪习仲勋

▪ 林彪▪ 陈云▪ 邓小平▪贺龙▪ 陈毅▪ 柯庆施

▪ 乌兰夫 ▪李富春 ▪李先念 ▪谭震林 ▪聂荣臻 ▪薄一波▪ 陆定一 ▪罗瑞卿 ▪陶铸▪ 谢富治

▪ 邓小平▪张春桥 ▪李先念 ▪陈锡联 ▪纪登奎 ▪华国锋

▪ 陈永贵 ▪吴桂贤 ▪王震▪ 余秋里 ▪谷牧▪ 孙健

▪ 邓小▪ 李先▪ 徐向▪ 纪登▪ 余秋▪ 陈锡平念前奎里联▪ 耿飙

▪ 陈永贵▪ 方毅▪ 王震▪ 谷牧

▪ 康世

▪ 陈慕华

1978.03-1982.05

▪ 王任重▪ 陈云 ▪ 薄一▪ 姚依▪ 姬鹏

波林飞

▪ 万里 后任命 ▪ 杨静▪ 张爱

仁萍

▪ 黄华

1982.05-1983.06

▪ 万里▪ 姚依

▪ 万里▪ 姚依林 ▪李鹏▪ 田纪云

后任命

▪ 乔石

▪ 姚依林 ▪田纪云 ▪吴学谦

1988.04-1993.03

后任命

▪ 邹家华 ▪朱镕基 ▪钱其琛

▪ 朱镕基 ▪邹家华 ▪钱其琛 ▪李岚清

1993.03-1998.03

后任命

▪ 吴邦国 ▪姜春云

1998.03-2003.03

▪ 李岚清 ▪钱其琛 ▪吴邦国 ▪温家宝

2003.03-2008.03

▪ 黄菊▪ 吴仪▪ 曾培炎 ▪回良玉

2008.03-

▪ 李克强 ▪回良玉 ▪张德江 ▪王岐山

历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201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习近平▪ 李克强 ▪ 张德江 ▪ 俞正声 ▪ 刘云山▪ 王岐山 ▪ 张高丽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2007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 胡锦涛 ▪ 吴邦国 ▪ 温家宝 ▪ 贾庆林 ▪ 李长春▪习近平▪ 李克强 ▪ 贺国强 ▪ ***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2002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 胡锦涛 ▪ 吴邦国 ▪ 温家宝 ▪ 贾庆林 ▪ 曾庆红▪ 黄菊▪ 吴官正 ▪ 李长春 ▪ 罗干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1997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 江泽民 ▪ 李鹏▪ 朱镕基 ▪ 李瑞环 ▪ 胡锦涛▪ 尉健行 ▪ 李岚清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1992年10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 江泽民 ▪ 李鹏▪ 乔石▪ 李瑞环 ▪ 朱镕基▪ 刘华清 ▪ 胡锦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历任正职领导人

▪ 黄欧东 ▪ 黄火青 ▪ 陈锡联 ▪ 曾绍山

省委(第一)书记

▪ 任仲夷 ▪ 郭峰▪ 李贵鲜 ▪ 全树仁▪ 顾金池 ▪ 闻世震 ▪ 李克强 ▪ 张文岳

▪ 黄欧东 ▪ 张正德 ▪ 王光中 ▪ 全树仁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 王怀远 ▪ 闻世震 ▪ 李克强

▪ 杜者蘅 ▪ 黄欧东 ▪ 陈锡联 ▪ 曾绍山▪ 任仲夷 ▪ 陈璞如 ▪ 全树仁 ▪ 岳歧峰

省政府省长

▪ 闻世震 ▪ 张国光 ▪ *** ▪ 张文岳▪ 陈政高

▪ 黄欧东 ▪ 黄火青 ▪ 黄欧东 ▪ 李荒

省政协主席

▪ 宋黎▪ 徐少甫 ▪ 孙奇▪ 肖作福▪ 张文岳 ▪ 郭廷标 ▪ 骆琳▪ 岳福洪

参考资料

1.李克强同志简历.新华网 [引用日期2012-11-16] . 开放分类:

下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班会

    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班会 为了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我班11数本一班于11月13号召开了一次以“学习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主题班会。 1、观看有关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

    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最终版)

    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全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十八届三中全会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会公报指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全文专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全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月12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全会的中央纪委委员124人,列席226......

    对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感悟

    对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感悟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如期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全会就经济......

    学习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思想汇报

    免费分享创新 学习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思想汇报 2013年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成功闭幕。为期4天的全会听取讨论了xx受中心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

    关于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总结(写写帮整理)

    关于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学习总结 鉴于在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圆满结束,作为即将入党的大学生,应积极响应党的工作,向党看齐,特此我们物流管理1301班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