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陶瓷制品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情况及我省陶瓷产业应对分析
我国陶瓷制品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情况及我省陶瓷产业应对分析
2012年2月16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陶瓷餐具和厨房用具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据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我国输欧厨餐具累计金额超过7亿美元。欧盟立案后,我国2000多家日用陶瓷生产企业将受到波及。此案并非中国陶瓷制品首次遭遇贸易救济调查,截至目前,我国出口陶瓷制品已遭遇了来自加拿大、巴西、印度、阿根廷等20个国家(地区)的贸易救济调查,而且近年来国外对华陶瓷制品贸易救济调查的频率有所上升。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自1980年澳大利亚对我国陶瓷餐具启动首例贸易救济调查以来,截至2012年3月,我国陶瓷制品已遭遇30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产品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瓷砖,另一类是陶瓷餐具或器具。其中,反倾销21起,保障措施9起。
2001年之前,我国陶瓷制品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数量较少,共7起;2001年之后,我国陶瓷制品每年都会遭遇贸易救济调查,共计23起。
一、瓷砖成为近年来国外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的重点
在国外对华陶瓷制品提起的30起贸易救济调查中,涉及瓷砖的案件共13起,占国外对华陶瓷制品贸易救济调查总数的43.3%;涉及陶瓷餐具或器具的17起,占比56.7%。
尽管从总数上来看,陶瓷餐具或器具是主要被调查对象。但从年度分析来看,2005年之后,瓷砖逐步成为国外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的重点。2001年之前,我国陶瓷制品共遭遇7起贸易救济调查,均为陶瓷餐具或器具。2001~2004年,我国陶瓷制品共遭遇11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陶瓷餐具或器具7起,占同期我国陶瓷制品贸易救济调查总数的63.6%;瓷砖4起,占比36.4%。2005年~2012年3月,我国陶瓷制品共遭遇12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陶瓷餐具或器具3起,占同期国外对华陶瓷制品贸易救济调查总数的25.0%;瓷砖9起,占比75.0%。
二、反倾销是国外对华陶瓷餐具或器具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形式
在我国陶瓷餐具或器具遭遇的17起贸易救济调查中,反倾销14起,占我国陶瓷餐具或器具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总数的82.4%;保障措施3起,占比17.6%。
1.发展中国家成为我国陶瓷餐具或器具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发起者
我国陶瓷餐具或器具遭遇的17起贸易救济调查由14个国家(地区)发起。其中,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各2起,阿根廷、埃及、巴西、厄瓜多尔、加拿大、秘鲁、墨西哥、南非、欧盟、土耳其和约旦各1起。
在这14个国家(地区)中,发达国家3个,启动4起贸易救济调查;发展中国家11个,启动13起贸易救济调查。
2.我国陶瓷餐具或器具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形式多样化
尽管从案件总数来看,反倾销是我国陶瓷餐具或器具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形式,但2002年之后,保障措施调查数有所增加。2002年之前,我国陶瓷餐具或器具共遭遇7起贸易救济调查,均为反倾销;2002年之后,我国陶瓷餐具或器具共遭遇10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保障措施3起,反倾销7起。
三、反倾销和保障措施是国外对华瓷砖产品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形式
在我国瓷砖遭遇的13起贸易救济调查中,反倾销7起,占我国瓷砖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总数的53.8%;保障措施6起,占比46.2%。
1.入世以来,国外对华出口瓷砖贸易救济调查显著增加
2001年之前,我国瓷砖从未遭遇过贸易救济调查,但2001~2011年,我出口瓷砖共遭遇了13起贸易救济调查,年均1.2起。
2.发展中国家成为国外对华瓷砖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发起者
我国瓷砖遭遇的13起贸易救济调查由10个国家(地区)发起。其中,约旦3起,均为保障措施调查;印度2起,均为反倾销调查。此外,阿根廷、巴基斯坦、厄瓜多尔、菲律宾、韩国、摩洛哥、欧盟、泰国各1起。在这13起案件的发起方中,仅有欧盟是发达国家(地区),共启动1起反倾销调查,其余12起贸易救济调查均为发展中国家发起。
四、我省陶瓷产业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情况分析
1、陶瓷是我省出口的主要产品,醴陵市是我省陶瓷出口主产区,据海关统计数据,2011年醴陵市完成外贸出口总额7.3亿美元,增长20%,海关直接出口2.77亿美元,增长28.4%,出口收汇2.89亿美元,增长26.42%,出口行业分布情况为:日用陶瓷占69%(出口增长19.1%)、电瓷占17.4%(出口增长56%)、烟花占7.5%(出口增长33.3%)、其它占6.1%(出口增长38.9%)。2011年新批自营进出口企业24家,截至2011年12月底全市拥有自营进出口企业177家。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直接出口额在3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24家,出口额排名前十的企业依次为:华联、华鑫(电瓷)、泰鑫、陶润、泉湘、港鹏、阳东(电瓷)、吉利(烟花)、高强(电瓷)、达越特(箱包)。其中华联出口额超过5000万美元,华鑫、泰鑫、陶润出口额均突破了1000万美元。2012年2月16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陶瓷餐具和厨房用具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我省涉案企业达85家之多,涉案金额7200万美元,其中华联瓷业涉案金额为1200万美元。华联瓷业被欧盟调查机关确定为强制应诉企业。2010年欧盟对华瓷砖反倾销调查,我省长沙贸联进出口公司涉案,涉案金额达1000万美元。
2、积极应诉,切实维护我省陶瓷企业利益。欧盟对华瓷砖和日用陶瓷反倾销调查,其目的是要保护其成员国内相关产业,在欧盟立案调查初期,省商务厅及时与商务部公平局和轻工商会联系,及时通报案件情况,并在长沙和醴陵市商务局组织召开了涉案企业应诉座谈会,通报欧盟调查机关的有关规定和应诉注意事项。动员我省企业积极应诉。省市商务主管部门加强协调和组织,醴陵市主要涉案企业组成应诉联盟,一方面积极参加轻工商会组织的行业无损害抗辩,另一方面加强应诉的抗辩材料的整理。切实维护我省陶瓷企业的利益,为确保对欧盟陶瓷产品出口市场积极努力。
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确保陶瓷产品出口不出现大幅下滑。省商务厅和醴陵市商务局在协调涉案企业积极应诉的同时,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市场,如东盟国家、南美国家、中东国家和非洲国家等地区市场,引导企业走多元化市场发展策略,化解欧盟反倾销调查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二篇: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典型与案例分析
我国钢管产品贸易摩擦现状解读
我国钢铁行业已经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重”灾区,而纵观国外对华钢铁行业的贸易救济调查,钢管类产品又是“重”中之“重”。我国钢管行业的贸易摩擦现状以及行业受影响情况值得关注。
一、我国钢管行业贸易摩擦现状
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截至2010年5 月底,国外共对华钢铁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86 起,其中涉及钢管类产品44 起,占比51.2%。我国钢管行业的贸易摩擦案件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1.增长突然且爆发态势明显。1985~2006 年,国外对华钢管产品的贸易救济调查比较平稳,除2001 年的3 起、2005 年的2 起以及2006年的3 起外,其他年份均为1 起,但2007年突然增至7 起,2008 年和2009 年分别达9 起,且分别占当年国外对华钢铁产品贸易救济调查总数的70%、50%和60% 2009 年10 月,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征收17.7%~39.2%的最终反倾销税。随后,美国对华钢管产品征收最高91.93%的反倾销税,墨西哥、印度分别对华钢管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2.形式趋于多样化,“双反”案增多。在2007 年之前,国外对华钢管产品的贸易救济调查全部为单一的反倾销;从2007 年开始,贸易救济形式趋于多样化,出现反补贴调查和特别保障措施调查。其中,反补贴调查10 起,且全部为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特别保障措施调查1起。
3.无缝钢管是国外对华钢管产品贸易救济调查的最主要产品类型。国外对华钢管产品的贸易救济调查,涉案产品的海关编码主要为7303~7307。其中,7304 无缝钢管和7306 其他钢铁管涉案居多,分别为18 起和17 起,分别占比40.9%和38.6%。另外,7303 铸铁管、7305 其他圆形截面钢铁管以及7307 钢铁管子附件分别为4 起、1 起和4 起。而从国外对华无缝钢管启动调查的国家看,美国、欧盟、印度、墨西哥、阿根廷、加拿大、哥伦比亚以及印尼均列其中。
4.启动调查的国家不断增多,美国居首。截至2010年5月底,在国外对华钢管产品启动的44起贸易救济调查中,美国发起20起,占比45.5%;其次为加拿大,6 起,占比13.6%;阿根廷3 起,占比6.8%,位居第三位。此外对华钢管产品启动贸易救济调查的国别(地区)还包括:欧盟、印度、澳大利亚、墨西哥、南非、巴西、哥伦比亚、印尼和俄罗斯。
5.措施出台越来越密集且以肯定性裁决为主。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1985~2006年,国外共对华钢管产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7项,平均每3 年出台1 项;而2007~2009 年,针对我国钢管产品的贸易救济措施总计达19 项,平均每年达6项之多;2010年1~5月,国外针对我国钢管产品的贸易救济措施已经有4项。由此可见,国外对华钢管产品的贸易救济措施出台越来越密集。同时,在国外对华钢管产品已作出终裁的36起贸易救济调查中,肯定性裁决29 起,占比80.6%;否定性裁决仅7起。
二、我国钢管行业的受影响情况及原因分析
1.影响:出口急剧下降。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钢管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均位居全球首位,但频繁的贸易救济调查和制裁使我国钢管企业备受打击。以我国钢铁产品出口中的主打产品——无缝钢管为例。国外对华无缝钢管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主要发生于2006 年之后。其中,2009年较为集中,共计9起。而我国无缝钢管的主要出口国——美国、欧盟、印度、加拿大等均对我国无缝钢管启动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欧盟对华无缝钢管征收反倾销税产生了“多米诺效应”,2009年10月中旬和2010年1月下旬,美国分别对华无缝碳钢和合金钢标准管、管线管和压力管以及石油管材启动“双反”调查;2009 年11 月,阿根廷对华钢管启动反倾销调查;2010 年1 月12 日,印度对华无缝钢管启动反倾销调查„„
频繁的贸易救济调查使我国无缝钢管出口急剧下降。据统计,2008年之前,我国无缝钢管出口总体呈增长态势,并于2008 年达到609.5 万吨;2009 年我国无缝钢管出口急剧下降,出口量仅为317.1万吨,同比下降48.0%(见图2)。其中,对美国出口40.6万吨,同比下降82.3%;对欧盟出口12.3万吨,同比下降71.1%。中国无缝钢管出口美欧被逼入绝境。
在2010年5月31日举办的“中国·聊城钢管产业高峰论坛”上,“我的钢铁网”钢管事业部总经理张利民指出,目前,我国对美国、欧盟等国家(地区)的出口已基本停滞。从2010 年的数据来看,无缝钢管行业已经出现了贸易逆差,这说明现在国内无缝钢管出口已经严重下滑,甚至到了出不去的地步。
2.原因:出口依存度高而产业集中度低,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我国钢管产品频遭国外贸易救济调查主要是因为我国钢管出口量连年大幅增长。在2008 年之前的8年中,我国钢管产量以平均24%的速度增长,到2008 年产量达4416.42万吨,占世界钢管产量的1/3 以上。无缝钢管出口是典型的代表,我国已成为无缝钢管生产和出口大国,出口量占生产量的近1/3,出口依存度较高。以顶峰年份的2008 年为例,当年我国无缝钢管产量为2017.66 万吨,同比增长11%;出口为609.5 万吨,同比增长54.06%。再加上产业集中度低、出口企业众多且良莠不齐,引发市场无序竞争,从而招致国外贸易救济调查。
三、应对之策
随着我国钢铁产能的提高,未来一段时间,钢铁产品大量出口的潜力仍较大,国外对华钢铁贸易救济调查可能继续增长,因此,积极应对乃重中之重。
就企业而言,其应保持长远的投资眼光,既要看到某个产业的发展现状,又要了解产品出口目的地相关产业的产销情况,特别是国外对我国实施贸易救济调查的情况,从而做到“知己知彼”;就行业协会而言,其应发挥协调作用,同时强化对国内钢铁产业和国际(特别是主要出口国)钢铁市场的研究工作,防范贸易摩擦的发生;就政府而言,尤其要做好企业的后盾,充分利用对话机制,通过磋商协作处理钢铁贸易摩擦,并且充分利用WTO诉讼等各种机会,从规则角度,积极维护企业利益。
专家观点:
中美贸易摩擦频繁发生责任在美国
美国商务部曾决定对中国大陆产的礼物盒以及包装丝带,征收最高超过231%的反倾销税,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决定是在中国商务部宣布对美国的肉鸡产品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的第二天发布的,看起来中美双方颇有一些针锋相对的味道。有很多贸易专家就认为,美国这一次这种做法并非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更多的贸易摩擦的开始,针对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会不会演变成贸易战的担忧?
“2009年中国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中国遭受到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案子有116个,涉及金额达到127亿美元,但是目前中国和美国之间出现的贸易摩擦或者是贸易纠纷不会酿成中美之间的贸易大战”,这是中国商务部钟山副部长的一个表态。
其实自从2009年9月11号轮胎特保案以来,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可以说是频繁地发生,为什么这段时间中美之间贸易摩擦会进入这么一个高发期呢?
向松祚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
我想我们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看到争端的案例越来越多,而且争端的程度越来越升级,但是我们看到其中有一个现象,其实所有贸易争端主要都是美国挑起来的,中国没有主动挑起一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这个责任主要是在美方,特别是奥巴马政府,我们知道奥巴马其实去年11月份刚刚到中国来访问,而且当时在中国还受到很好地欢迎,大家都认为他对中国是很友好的态度。回去以后马上贸易争端突然一下迅速升级,包括人民币汇率问题,为什么是这样,核心是奥巴马政府,特别是他本人,把贸易问题和人民币汇率问题完全政治化,为什么他要把它政治化,这个主要是取决于他现在在国内面临非常大的危机,失业率严重地居高不下,而且美国马上面临到国会的中期选举,民主党其实这次面临巨大的挑战。所以包括国际上,包括美国本土的很多评论认为,奥巴马这一次把这个政治化,他这个讲话主要是讲给谁听的,主要是讲给美国,他的选民听的,我们知道制造业是美国民主党的“主要票仓”,当然它也给中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对中国的经济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但是他主要是为了赢得政治上选举的胜利,所以它是一个政治化的„
我想贸易摩擦、贸易战,实际上是人们的一种说法,它只是有程度上的区别,我们可以讲贸易摩擦,比如说我们最近看到的,主要是集中在什么,比方说两反,所谓两反调查,一个反倾销,一个反补贴的调查,调查如果是成立以后,它会征罚一些惩罚性的关税。同时,他还会有所谓的特保案,它要证明,中国的产品到美国市场去,损害了美国制造业的利益等等。所谓的贸易战,程度或者是级别要更高,比如说美国有可能动用所谓的,因为美国的贸易法案里面有所谓的超级“三例一”,类似这样的条款,甚至会出现部分对贸易实行一些制裁,甚至中断一些对部分产品的贸易。
贸易战对中美双方都极为不利
不过我个人的判断,特别从最近美国政府,包括美国产业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表态,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从现在这个程度,提升到贸易战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为什么?很简单,因为现在美国是中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但是反过来,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而且我们最近看到,奥巴马在他的国情咨文里,他明确讲得很清楚,他说我们对世界的出口,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能解决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美国人的就业,而且他说了,亚洲,特别是中国,是美国未来产品主要的出口市场,他怎么会冒这个风险,怎么会有这个胆量和中国贸易关系彻底撕破脸皮,从目前的贸易摩擦,完全过渡到一种很严峻的贸易战,我相信这是不可能的。
从中国来讲,我们看到我们商务部副部长也讲了,中国是贸易保护受害者,我们确实不希望看到,我们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也确实还需要我们贸易的推动,尽管我们要逐步地从过渡依赖出口转向内需,所以我想双方会有一个克制。当然最近我们看到,实际上双方火药味比较重,但是我相信双方会逐步地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当然双方在这个里面,怎么能够有智慧的办法,通过各种妥善的办法,能够达到一个解决的方式,是未来的一个核心焦点。
略感失望美国要“敲打”中国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往邻居家扫落叶是理性的但结局是不幸的
去年一年我们知道美国对中国提出了好多要求,但是有些要求我们实在是达不到,美国人是有一点点失落的,借贸易这些问题敲打敲打中国,这个我们可以理解,虽然说法上我们完全不赞同。当然还有一点,我们电影里这句话,“地主家没余粮了”,我们不愿意这么想,因为毕竟才三千多万美元的一个包装袋,美国就真的没余粮也应该不至于在这点小钱上下文章,但我觉得这件事情反映了一个不好的心态,我们去假设一下,我们大家都住在一个院子里边,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理性,很努力地把自己家的落叶扫到别人的院子里面去,这样我们的院子就干净了。但是每个人都这么理性的结果是,所有人都费了很大的力气,但是院子还是一团糟。
现在我觉得美国的做法就是这样。他实际上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理性地讲他认为对自己很有利,但实际上对他的利益其实没有任何好处。我觉得这倒提醒了我们一件事情,我们不可能总是用我们认为有道理的话去跟美国人讲,这个理在我们,但是你跟他说不通,所以就一定要在说对话的同时,你还得找对人,什么人在唆使着美国政府在对我们搞贸易摩擦,我们真正的谈话对象就应该是他们,而不只是总是说我们要考虑到美国普通消费者的利益,普通消费者在买东西的时候,他是希望中国的产品越便宜越好的,但是他在一旦面对电视政客的时候,他的第一反映是我又被中国人给欺负了,所以我得支持政府,报复他,他的身份总是在转变的。
中国应积极采取法律手段应对贸易摩擦
首先我觉得我们中国必须有一个很平静的心态,什么叫平静的心态,其实美国对中国贸易摩擦,包括反倾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我相信会长期存在。为什么?因为现在中国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中国现在已经超过德国,成了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所以贸易摩擦不仅来自美国,来自欧洲,来自其他国家,这种贸易摩擦会长期的,而且频度会越来越高,这是
其实新世纪以来,中国和美国,和其他国家贸易的摩擦其实越来越多,但是我们普遍看到,中国的多数企业,当然可能在国际上打交道经验还不是很丰富,而且时间也不是很长,怎么样能够利用这个法律手段。比如说美国说,我们的轮胎出口到美国,损害了美国的轮胎行业,损害了他的工人,其实这个说法你有证据吗?你有数据的证据吗?这个你可能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是因为中国,说中国的出口到美国去,增加了美国贸易的逆差,你的证据在哪里,所以要通过这种证据,如果证据不成立,法律上可以不支持他这个判决,世界贸易组织也不会不支持,所以我想中国的企业必须要有这个清晰的认识,我们怎么拿起法律武器,在法律架构之内,而且我们要主动去阐述新的贸易规则。
我的观点:
首先,贸易摩擦的形式从反倾销向多种贸易保护手段扩展,包括反补贴,特保条例,337知识产权调查,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等。其次,随着反补贴贸易摩擦形式的增加,贸易摩擦已从针对某一个或某一些产品为对象的微观层面延伸至宏观经济政策、体制和制度层面,贸易摩擦涉案对象开始由中国企业延伸至中国政府。再次,贸易摩擦涉及的产品和领域逐渐扩大。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环境保护等方向发展。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优势行业扩展,如钢铁、汽车、通信设备、化工企业产品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贸易摩擦中的新热点。另外,我国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印度、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等经济体对我国的贸易壁垒也越来越高,涉及产品越来越多,涉案金额也越来越高。
从深层分析,导致目前贸易摩擦升温的主要因素有贸易保护主义、国际产业结构的重构和趋同、出口市场的集中及多边贸易体制的缺陷。贸易保护主义出现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各国政府面临更多的经济、政治方面的压力,因而采取贸易措施以缓解国内的矛盾和压力。然而,贸易壁垒的高筑只能加剧各国间的紧张关系,不但不能缓解金融危机对经济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反而会加深全球性的经济贸易萧条。
我国应尽可能地通过多边渠道解决贸易争端,促使贸易摩擦非政治化,尽量避免双边贸易战。尽管目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仍然是主流,我们自己还是要矢志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针,在扩大内需的同时,千方百计地稳定出口,不受贸易保护主义的干扰。面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的企业的应对之策是做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加强财务管理,防范和化解风险。从长远来看,应抓住眼前的机遇进行转型,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面对产业升级与产业重构的挑战,重点针对贸易保护与摩擦易发的产业领域,调整出口产业结构。
第三篇:后危机时代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及应对思路
后危机时代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及应对思路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为了摆脱危机,各国纷纷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作为贸易大国,我国不可避免地频频遭遇贸易摩擦。在后危机时代,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呈现出涉案金额大幅攀升,涉案商品以工业半成品为主,贸易保护的手段增多、力度加大、措施更加隐蔽等特点。客观来看,这主要是由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对于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我们要从自身查找原因,立足国内市场努力扩大内需,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法律保护意识,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磋商谈判机制,必要时也要采取“反贸易保护措施”。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贸易摩擦;贸易保护 0 0 7年下半年,发端于房地产市场的次级贷款危机在美国爆发,随后通过国际传导机制在全球迅速蔓延,最终在2 0 0 8年演化成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的破坏程度堪比1 9 3 0年的资本主义大危机。作为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我国的对外贸易随着美国居民消费的萎缩受到沉重打击,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为了恢复国内生产,纷纷拿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使我国的对外贸易雪上加霜。
一、后危机时代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 0 0 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其重要表现是贸易保护的措施增多,贸易保护的手段多样化,贸易保护的程度加深。其采取的手段主要是: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贸易特保。作为贸易大国,我国不可避免地频频遭遇贸易摩擦。0 0 9年是我国遭遇贸易摩擦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我国成为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的最大受害国,全年共有2 2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了1 1 6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高达1 2 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 3%、1 0 2%,均达到历史最高值。其中,美国对华贸易救济案件涉案总额达7 6亿美元,为上年的5倍多。同时,印度、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其中发生在9月份的中美轮胎贸易特保案——号称“贸易保护第一案”,是近年来我国遭遇的最为严重的一次贸易保护。0 1 0年,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遭遇贸易救济调查l 9起,涉案金额1 1.9亿美元,同比增长9 3.5%,其中与低碳等技术壁垒的贸易保护增多。同时,2 0 1 0年1至4月份,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共发起3 3 7调查2 0起,比去年同期增长一倍。其中
涉及在华企业的案件有4起,而去年同期为2起;涉案产品包括墨盒、动态随机存储半导体和产品、数字显示设备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此外,以我国为涉案产品原产地,但未列明我国企业为涉案企业的3 3 7调查还有4起,涉及产品包括微机电系统、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集成电路芯片集和电子触摸屏。
在后危机时代,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涉案金额大幅攀升。近年来,我国一直位居全球贸易摩擦的榜首,涉案数量和金额都不断攀升,而且涉案金额的攀升幅度远远超过了涉案数量的增长幅度。据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 0 0 9年l至8月,l 7个国家对华采取贸易救济措施7 9起(其中,反倾销5 0起,反补贴9起,保障措施l 3起,特保7起),涉案总额约为1 0 0.3 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 6.2%和1 2 1.2%。涉案金额的增幅是涉案数量的7.5倍。
二是涉案商品以工业半成品为主。从商务部公布的国外对华贸易救济案件中看到:涉案商品主要是工业半成品,如:铜版纸、长丝玻璃纤维、聚酯高强力纱、铝合金轮毂、葡萄糖酸钠、钼丝、无缝钢管、盘条、预应力钢绞线、钢铁紧固件等。相比于以前我国贸易摩擦涉案商品多是纺织品而言,上述商品属于资源和资本密集型商品;相比于我国出口占比最大的机电产品而言,上述商品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品;而且上述商品并非最终消费品,而是工业生产的中间产品。
三是贸易保护的手段增多,保护力度加大。从近来针对我国商品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可以看出,除了通常使用的反倾销和3 3 7调查外,反补贴、贸易保障、特保也开始频繁使用,而且反补贴通常和反倾销一起使用。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尚未被美国正式承认,反补贴措施是针对政府的外贸政策而实施的,打击范围可以扩大到多个行业和领域,需要企业和政府共同应对,应对难度较大,因此,贸易保护的力度更强。
四是发展中国家作为贸易调查发起国的比例增加。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出现的贸易救济调查中,印度取代美国成为对华发起调查最多的国家。同时,除了美国、欧盟这些曾经与我国贸易摩擦较多的经济体外,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墨西哥、秘鲁、多米尼加、俄罗斯、印尼、巴基斯坦、澳大利亚,哥伦比亚、哈萨克斯坦、南非等国也纷纷对我国发起贸易调查。从以上国家来看,发展中国家所占比例增多。五是贸易保护措施更加复杂和隐蔽。从各国实施的贸易保护壁垒看,传统的关税壁垒使用的频率越来越低,使用更多的是环保壁垒、卫生检疫壁垒,甚至是政治壁垒。2 0 1 0年5月1 2日,美国参议院推出了有关气候变化的立法草案。该草案允许采取“边境措施”,即对从未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严格管制的国家进口的产品征收“碳关税”。此外,欧盟对来自我国的苗木采取更加严格的限制措施;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食安输发0 5 1 0第l号通报,决定加强对我国产黑蜂巢农药残留的监视检查,将检查频率提高至3 0%;印度则是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限制外资进入本国市场。在实施贸易保护的诸多国家中,只有巴西和越南采取了关税和关税配额的方式。
二、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
多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遭遇贸易摩擦较多的国家,客观上看,这是由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一)国际原因。造成我国频遭贸易摩擦的国际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世界经济不景气。2 0 0 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美国、日本、欧盟出现经济负增长。我国受此影响,出口增速也出现下滑。世界经济萎缩导致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限制进口,扩大出口。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出口大国,频频遭遇贸易摩擦也就不足为奇了。
2.缺乏国际贸易沟通协调机制。我国的贸易顺差有其形成的特殊背景——国际产业转移。日本、韩国和台湾通过对外投资的形式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大陆,并把贸易顺差也转移到我国名下。在此情况下,高额利润被资本输出国把持,我国仅仅是外资的打工仔,但是,我国却受到西方国家沉重的贸易保护打击成为资本输出国的替罪羊。国际贸易沟通协调机制的缺失,导致我国的贸易处境恶化,并不断遭遇贸易摩擦。这是不公平的,我国需要同国际社会进行沟通协商,取得理解和支持。
3.贸易保护的“模仿效应”。最初,对我国实施贸易保护的是西方等发达国家。由于多种原因,我国未能有效应对,导致贸易保护主义者们频频得手。
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看到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贸易保护措施抑制我国出口颇为有效的情况下,也纷纷效仿,导致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市场遭遇贸易摩擦日益频繁。
4.部分国家以邻为壑的政策措施。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出台治理危机的政策方案,一些国家不负责任地将自身的经济问题归咎于他国,尤其是自己的进口国,于是,我国作为出口大国就成为这些国家攻击和诟病的对象。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在国际贸易史上并不罕见,其结果不会对世界市场的整体经济结构和运行带来什么益处,却只会不断恶化国际贸易环境,导致更多的贸易摩擦,给世界市场带来风险。
(二)国内原因。虽然许多学者认为是发达国家的“双重标准”和对华“非市场待遇”使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频发,但国内原因也不容忽视。
1.过分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竞争优势。我国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是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加工组装类的外资企业纷纷在华设厂,不可否认,我国长期向国际市场输出的廉价劳动力有利于国际通货的稳定,但是也对进口国的相关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引起劳工组织不满。我国之所以能够长期实施较低工资,是因为:第一,劳动力供给比较充足。我国有六亿多农民,他们在现有工资水平不提高的情况下能够源源不断地进入劳动力市场。第二,劳动保障措施不完善。很多出口型企业缺乏相关的劳动保护措施,企业逐利的本性驱使其逃避给予工人完善的社保。比如:沿海加工类企业中有很多“农民工”,这种称呼反映出他们同正式员工在待遇上的差别,也反映出他们的身份地位未被城市容纳,处于城市边缘地带,工作极不稳定,具有较大流动性。第三,外资企业钻政策空子。长期以来,出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考虑,我国政府有规定“最低工资标准”的传统。虽然政府的初衷是保障劳动者利益,但却在现实中遭遇外企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工资水平的“钻空子”现象,这种工资水平的制定不能反映劳动供给的实际状况,而且是单方制定,劳动者缺失工资议价权。第四,最为核心的一点是,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事的是国际价值链中加工组装部分的生产,很难提高产品附加值,为了获得高利润,只能靠压低成本,从而对低成本的用工方式有很大依赖性。我国过分依赖低价策略参与国际竞争,从短期看,必然遭到其他国家的制约和诟病,从长期看,也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此外,低价策略具有可模仿性,一旦周边地区复制了这种廉价的生产方式并更好地利用了低价策略,我国就极有可能被国际市场淘汰。
2.我国对出口企业的优惠政策容易引起国外反倾销和反补贴。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出口为导向的,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出口,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和政策进行鼓励。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手段就是税收优惠和出口补贴在税收优惠方面,我国长期实行出口退税、税收抵免和税收饶让的措施。按照国际征税理论,这种措施能够减轻贸易企业的税负,避免重复征税,而且很多国家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实施了税收优惠。但是,如果这种税收优惠实施范围较广,事实上就降低了企业成本,成为国外认定我国企业实施“倾销”的根源。在出口补贴方面,我国主要是在企业用地、固定投资、更新改造、高新技术采用等方面给予补贴。按照WT O的《补贴与反补贴协议》,补贴分为三种类型:红箱补贴、黄箱补贴、绿箱补贴。其中,红箱补贴是禁止性补贴,绿箱补贴是不可诉补贴,黄箱补贴是可诉性补贴。我国的出口补贴很大部分归于黄箱补贴,对这种补贴是否起诉取决于双方政府的协商沟通。目前,我国遭遇反补贴的产品很多是在黄箱补贴的范畴。
3.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一直以来,我国是美国3 3 7调查立案最多的国家,而与此同时,我国长期以来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造成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淡薄,自主创新的成本远远高于违法成本,于是出现了对国外技术的模仿和抄袭。而且,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缺失,也导致国内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打击了它们的积极性,使得企业普遍缺乏核心技术研发的动力。
4.部分贸易企业应对不得力。在面对“双反两保”立案时,国内大多数企业由于应诉不积极也造成发起国频频使用贸易保护的大棒制裁我国。企业的不应诉或者消极应诉,导致起诉方轻而易举地取得案件的胜利,较为有效地打击了我国企业的出口,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贸易保护行为。而且,这样的结果使得进口国频频效仿,导致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普遍遭遇贸易保护。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之所以成为贸易摩擦的对象国,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之所以说是偶然,是因为在当今的国际经济环境中,我圜所处的分工地位和发展阶段使得我国成为各国贸易打击的对象;之所以说是必然,是因为我国的低成本优势的弊端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导致贸易摩擦的发生。
三、我国应对贸易摩擦的基本思路
对于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我们要从自身查找原因,立足国内市场努力扩大内需,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法律保护意识,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磋商谈判机制,必要时也要采取“反贸易保护措施”。
第一,调整国内的出1:7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逐渐改变低成本竞争策略。目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已经联合下发《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明确从2 0 1 0年7月1 5日开始,取消包括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建材等在内的4 0 6个税号的产品出口退税。这说明过去我们不分青红皂白,对所有出口产品一律实施优惠的出口政策出现变化。这一政策变化,意在调整我国出口产品结构,转变过度依赖低成本劳动力优势的竞争模式,使一些不应被保护的行业和产能过剩的行业加快产业升级。
第二,立足国内市场,多管齐下扩大内需。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外需求大大萎缩,我国继续实施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必然会遭遇重重障碍,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转变发展导向,立足于国内市场扩大内需。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多种措施刺激内需,但是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改善国内消费环境:一要完善社保体制,使老百姓解除后顾之忧,敢于消费,愿意消费;二要保持物价稳定,保证国内有充足的购买力;三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低收人群体的收入水平,扩大市场需求;四要降低一些高档产品的消费税,增加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范围;五要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第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积极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为保护知识产权,我国已经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今后要着眼于长远利益,完善这些法律法规。同时,要积极进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企业的维权意识,继续加大知识产权侵权犯罪惩处力度,增加侵权成本,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还要加大对高新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国际竞争的新优势。
第四,加强国际法规普及教育,提高政府和企业的法律意识。一方面,我国地方政府在制定优惠政策时要遵循国际准则,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另一方面,出口企业在按法办事的同时,要学会如何使用国际法规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积极应对贸易诉讼。企业是国际摩擦的微观主体,也是贸易保护主义的直接受害者,让他们拿起武器保护自已是最为有效的应对方式。
第五,积极争取我国贸易谈判的话语权,建立行之有效的磋商谈判机制。贸易摩擦从根本上看是国际经济体系不完善带来的必然现象,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竞争中话语权的缺失导致其成为发达国家的替罪羊。因此,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交往规则的制定,加强国际经贸合作,改善国际形象,提高国际地位,争取国际谈判话语权。目前,我国虽然已经人世,但是在发达国家主导的贸易体系下,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经济发展模式以及货币汇率等都受到歧视和制约,需要进行多方协商和斡旋,争取互信和支持。
第六,必要时也要采取“反贸易保护措施”。国际贸易是建立在互利双赢基础上的经济行为,我国产品的低价出口对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来说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而部分不负责任的国家不反思自身经济体系的问题,反而将危机的原因推到别国身上,从而打压别阁经济发展,这是不理性的做法。我国在遭遇此类打击时,尤其是针对近期愈来愈频繁的恶意反倾销和反补贴行为,可以充分利用WT O规则赋予我们的权利,据理力争,采取针锋相对的制裁和贸易保护措施。
总之,我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是多个问题的复杂集合,需要我们妥善应对和解决。同时,贸易摩擦频发也教育我们,在深度思考我圈对外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要加快转变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升级和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使我国不仅成为贸易大国,更要成为贸易强国。
第四篇:我国产品近年来遭遇的反倾销调查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产品近年来遭遇的反倾销调查及其原因分析
摘要:贸易的全球化趋势愈强,各国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倾向也随之愈强,反倾销就成为大多数国家主要采取的贸易保障制度。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的几近白热化、各国关税水平的不断下降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际间的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显得更加激烈。中国来受到反倾销调查的次数居于世界首位,这对中国企业与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分析反倾销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以寻求对策来改变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关键词:中国 反倾销 调查 原因
一、倾销和反倾销
倾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经营者以低于国内市场正常或平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向另一国市场销售其产品的行为,目的在于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并因此给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生产商及产业带来损害。反倾销则是指一国(进口国)针对他国对本国的倾销行为所采取的对抗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反倾销措施包括临时措施、价格承诺和征收反倾销税。反倾销税是最主要的是一种反倾销措施,它是在反倾销调查当局在最终裁定中作出肯定性的倾销和损害存在的结论时所征收的税项。
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协议》规定,成员要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遵守三个条件:首先,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第二,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第三,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对中国反倾销现状分析
《反倾销协议》 本意是为了防止部分国家滥用自由贸易原则而对他国造成损害。但是,有些国家却利用反倾销作为贸易保护的工具,制止他国产品进入本国,阻碍自由贸易。外国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而受到反倾销调查的产品种类也集中,而且影响较为恶劣,具体表现为:
1. 以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主,发展中国家也在增加
发达国家或地区中以欧盟与美国为主,其中以欧盟发起的对华的反倾销调查最多,美国居于第二位。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的国家也在增多,如印度后来者居上,频频对华发动反倾销调查。
2、反倾销税率极高,涉及金额巨大,影响恶劣
部分地区和国家对中国的反倾销税率制定得极高,并且呈逐步上升的赵势,例如,1988年欧盟对中国彩色电视杨进行反倾销立案起到1998年底做出最终反倾销税期间,其税率从15.39%到26.6%直至最后的44.6%。由于高额的税率,中国的彩色电视机失去竞争优势并最终退出了欧洲市场。再有,2004年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对中国的木制百虽窗帘和帘板征收120%的临时反倾销税。
3、受到反倾销调查的主要是合资企业
改革开放后,大量外资涌入中国,并形成了大量的合资企业,由于具有外资背景的优势,合资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更容易进入国际市场,在中国进行出口的企业大多都是三资企业有数据表明“在我国目前获得进出口的自营权的18万家企业中,三资企业就占了17万多家。”所以,受到反倾销调查的主要是合资企业,由于企业得不到利润,外商对我国的投资热情会减弱,有可能造成外资外流,进而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
从反倾销的立案调查数量来看,我国是世界上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从1995 年到2009 年,世界范围内共发起3 865 起反倾销立案调查。自1979年欧盟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发起第一起反倾销调查来,国外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一个最重要的例证就是我国产品遭遇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的增加,我国已经连续15 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立案调查最多的国家。1995 年~2009 年国外对华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调查情况如图1 和图2 所示。
图1 1995~2009 年国际反倾销调查案件统计
图1 显示从1995~2009 年的15 年间,全球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达3 865 起,其中2009 年最高,达到437 起;1995 年最低,为157 起。而我国遭遇的反倾销立案调查数量也高达746 起,从1995 年的20 起,到2009 年的75 起逐年增长。
图2 1995~2009 年国外对华反倾销数占全球反倾销发起总数比率
图2 反映了国外对华反倾销数占全球反倾销发起总数的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由图显示国外对华反倾销调查数占其全球反倾销发起总数的比重由1995 年的12.73%上升到2008 年的35.1%,增长了22.37%。如此快的增长趋势,不仅说明我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运动的主要目标国,也使我国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对我国出口贸易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图3 对华反倾销立案 与措施的前11名国家
图三从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发起国家来看,尽管早期来说发达国家是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国家,但是近几年,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数量呈大幅度的上升,现已取代发达国家成为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措施的主要国家。
三、我国出口商品屡遭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原因分析
我国出口商品屡遭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业,可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国际经贸形势所迫。
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使地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他们(包括美国)为保护本国产品的国内市场,频繁运用反倾销措施来限制外国产品进入。另一方面,由于乌拉圭回合协议的生效,要求各国大幅度削减关税和取消进口数量限制,各国为抵消这一谈判结果对本国工业的冲击,纷纷采用反倾销这一便利而有效的措施。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出口产品种类多、数量大,保持对较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宝2贸易的顺差,自然成了反倾销的主要对象之一
第二,制度差异引起歧视。
国际上一些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对社会方义中国怀有偏见,往往给予“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待遇,专横地以替代国价格作为计算机基础,而在第三国参考价格选取上又别有用心或负责任。并对我国外贸企业以“国有”为由,普遍实行单一的反倾销税率,甚至把对这个别企业的反倾销当成对整个国家来裁决,即一家企业遭受反倾销起诉,全国同类出口产品同为被告,这显有失公正合理。虽然欧盟于1998年4月改变了对华反倾销政策,名誉上称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但实际上还是将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但实际上还是将中国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对我国仍实施歧视性的反倾销措施,采用“参照国”等不合理做法。
第三,价值竞争激烈。
我国产品本身就具有低成本的价格竞争优势,再加上出口秩序的混乱,出口企业削价竞销,导致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大幅度下跌,对进口国企业构成一定的威胁。
第四,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
从产品结构看,我国出口的一些产品,科技含量低,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半成品等,易给进口国造成低价倾销的印象。
第五,国际营销谋略不足。
我国出口企业大多缺乏对国际市场的深入调研和总体把握,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制定总体营销和自己品牌占略,单纯依赖 低价战略打入国际市场的居多,对非价格竞争手段重视不够。一方面,一些出口企业由于急于成交,报价较低,易使进口方造成“价廉质劣”的印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对进口国消费者风俗习惯的调查研究,不重视口味、款式、包装等方面的改进和创新,往往使一些“好货”卖不出“好价钱”;再一方面,一些企业未能根据国际市场和进口车行情及时调整出口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致使某些商品大量涌入进口国,增大了对华反倾销的概率。
第六,法律应诉不力。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反倾销应诉机制,存在着应诉经费不足、专业人才匮乏、企业应诉意识淡薄等问题。国外对华反倾销案调查后,许多企业因多种顾虑往往不愿应诉。我国反倾销诉讼的被动与消极做法,给那些指我国倾销的国家造成了易于成功的错觉,其结果不仅助长了有些国家肆意对华倾销的气焰,还丧失了多年开避的市场。
结论
由于中国近些年来受到反倾销调查的数量急剧上升,因此人们主要把目光放在了如何应对他国对华的反倾销,对反倾销的认识也主要集中于负面影响,这是片面的。中国也应学会利用《反倾销协议》来维护本国企业和经济的利益,防止外国企业通过倾销行为来占领中国市场,保护中国企业的发展,同时,中国可以利用反倾销对外国对华的恶意反倾销起到震慑的作用,中国企业并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总之,中国应该力求在遵守现有的《反倾销协议》,并尽最大努力联合所有可能的力量完善现行的规则,使其符合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宋丽娜《中国频频招致反倾销诉讼原因新论》,《国际商务财会》,2007年7月号 [2]姜爱丽等《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制度》,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年版 [3]姜作利《中国与WTO争端解决机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 卷第4 期,2010 年8 月 [5] 余敏友.我国贸易摩擦的形势、原因和对策——以反倾销案件为中心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7(1): 1−14.[6] 卢佩娜, 王莹.外国诉我国倾销问题研究
第五篇:2012年我国印刷产业规模现状调查分析
2012年我国印刷产业规模现状调查分析
来源: 中华印刷网编辑部 2012-09-18印刷
截至2012年4月,全国103家印刷企业获得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近年来,我国印刷产业依靠实施绿色印刷、数字印刷和鼓励自主创新,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三,成为全球重要的印刷加工基地。
“不久前,在德国德鲁巴国际印刷展览会上,中国参展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超越日本和美国成为展会的第四大参展国;中国有239家参展企业,仅次于德国本土。”柳斌杰说,我国印刷业近年来不断发展与蜕变,主要得益于印刷业被列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印刷业也适时提出实施绿色印刷,将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集约化程度的推手之一。2016年数字印刷包装市场将破百亿
来源: 中华印刷网编辑部 2012-09-18数字印刷
日前,据斯密斯拍诺公司(SmithersPira),即以前的派诺国际)发布了一篇名为《数字印刷包装的未来》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数字印刷包装和标签的产值达到了48亿美元。
数字生产的好处已经在商业印刷领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但它在包装和标签领域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目前的普及率也比较低。
短版需求推动数字印刷应用
报告指出,数字印刷包装市场增长迅速,并将在2016年达到122亿美元的产值,2011年至2016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6%。这相当于它在2011年印刷了370亿张A4页面,并将在2016年印刷759亿张A4页面。数字印刷包装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包装买家需求的改变——市场的包装种类和规格越来越分散,导致短版印刷越来越多,从而为数字印刷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数字印刷和印后加工设备制造商在产品的速度、质量和可靠性等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改进,从而使数字印刷的盈亏临界点变得甚至比传统印刷还要高。据最新的惠普Indigo和赛康窄幅卷筒纸印刷机在印刷数量少于7000米的时候都比传统的柔印机更具有成本效率,而且短版活的比例还将继续增加。最新的B2幅面单张纸喷墨和碳粉印刷机也将目标客户锁定在了折叠纸箱印刷领域,例如富士胶片设备就能通过水性UV油墨极大地提升包装印刷的质量。
北美使用数字包装最多
数字印刷在包装领域的渗透率最高,如瓦楞纸箱、软包装、金属和硬塑料包装。2011年,数字印刷的产值和产量分别只占到了全球包装市场(价值3000亿美元)的1.59%和0.63%,尽管会一直保持增长,但它在2016年的产量也只能占到全球包装市场总产量的1%左右。
北美是2011年对数字包装使用最多的地区,其次是亚洲。总的来说,发展中国家对这项技术采用速度要更快一些,但它们的基础比较薄弱。土耳其、中国、印度和巴西在2011年~2016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都达到30%以上。而在当今的数字印刷包装市场上,静电照相是最主要的印刷技术,而到2016年年底,喷墨技术在产量和产值上将全面超过前者。
喷墨与静电照相各有优势
尽管静电照相技术已经在数字标签领域站稳了脚跟,但依然逃不过喷墨技术的穷追猛打。数字技术在标签领域使用相对较多,但用喷墨技术印刷的瓦楞纸箱、软包装和金属包装则比较少见。日前,惠普大幅面业务副总裁兼总经理桑蒂表示,高性能的喷墨印刷在视觉通讯领域已全面取代丝网印刷,并将目标直接指向包装市场。
数字生产的好处已经在商业印刷领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但它在包装和标签领域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目前的普及率也比较低。短版印刷更经济、质量稳定、能进行按需和个性化印刷、能与专门的印后设备相连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将促进包装买家对数字印刷方式的使用。
一些大型包装企业现在还不愿意采用数字生产方式的原因有四个:一是设备和耗材的成本过高;二是与传统印刷机相比,数字印刷机的幅面和生产能力有限;三是对印后加工设备的要求较多;四是很难满足一些包装产品对特殊功能的需求。品牌商和零售商一直都在试图通过降低成本和加快响应速度来改善供应链。所有品牌都在寻找新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一些国家还通过立法的方式要求品牌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信息,欧洲和美国甚至要求产品可以实现有效追溯和具有盲文说明,而数字印刷则有助于提高包装的灵活性,降低包装企业的库存成本。
在品牌保护方面,数字印刷也能发挥自己的作用,隐形油墨和UV荧光碳粉能够给包装带来隐蔽和明显的防伪功能,而可变数据印刷功能则能使包装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字和识别编码,从而确保它在整个供应链中的可追溯性。
中国的出口面临新挑战引来印刷行业新机遇
来源: 中华印刷网编辑部 2012-09-18印刷
市场对QE3早有预期,这一宽松政策的推出,将加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美元将进一步贬值,致使人民币升值,全球通胀压力加剧,中国的出口面临新挑战,而中国的印刷行业或将因此而出现新机遇。
目前,我国印刷行业正面临着一种困境,印刷企业正面临着挑战。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共有印刷企业10万余家,比上一年减少1930家,减少了1.8%;从业
人员356万多人,比上一年减少9.7万人,减少了2.7%;印刷业总产值已达8677亿元,增长了12.59%。这些企业消失的印刷企业或转型,或重组,或破产。笔者认为,这种迹象表明,我国印刷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这次QE3的推出,单从进口来说,对我国印刷企业是有利的。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我们从国外进口的材料、印刷机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便宜上很多。着就为我国印刷企业带来了一笔不小的利润。笔者认为,我国印刷企业应抓住这次机会,利用这次机会,摆脱印刷“困境”,特别是中小型印刷企业。但是对于以出口为主的印刷企业来说,可能是“雪上加霜”。
印刷行业现状的原因
众所周知,我国是印刷大国。但是,我国的印刷企业,中小型占绝大数,而且行业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从最现代化的企业到最落后的小作坊企业比比皆是。这些小作坊本身的竞争力较差,为了生存而不惜以低于成本的工价抢得订单,从而使行业陷入削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中;同时,这些企业自然也不可能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技术及设备的提升,使中国印刷业的整体竞争力被削弱。最为重要的是,在我国印刷行业发展过快,所谓有因必有果,这也是导致我国印刷行业出现现状的主因之一。
在此,笔者用一个例子说明印刷行业发展过快的弊端。拿盖房子来说,大家都知道盖房子先从根基开始,而后接下来的每一个步骤都是稳打稳扎,如果中间出现任何一个漏洞,就很有可能给这个房子的“寿命”带来威胁,诸如根基不牢固、偷工减料等。而在印刷行业,本来我们也应在“盖房子”的过程中稳打稳扎,但是由于当时科技水平较落后,所以不得已在“借助”外来力量来发展国内的印刷行业。也就因为如此,我国目前只能算是印刷大国,而非印刷强国,原因只因没有核心技术以及主心轴,如果国外的印刷行业出现问题,那么我国印刷行业势必遭到牵连。
现如今,印刷企业所需要的不再是“企业数量” 票据印刷纸盒印刷网络印刷标签印刷烟包印刷书刊印刷个性化印刷大幅面印刷
印刷新纪元:绿色印刷
来源: 中华印刷网编辑部 2012-09-11绿色 印刷
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人类环境宣言》,标志着环境保护事业的正式开启。由此,世界各国政府对环保问题日益重视,当然也包括了中国在内。
自从哥本哈根会议敲响世界的环保警钟后,印刷业内人士已越来越多的意识到,印刷生产中国对自然资源及能源的过度消耗及包装废弃物对自然环境带来的污染,已成为阻碍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绿色环保”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看,绿色印刷已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立志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为新闻出版行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出版产品质量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我国新闻出版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绿色印刷”应运而生,为印刷行业开启了“新纪元”。
有关绿色印刷的几点建议
传统印刷中使用溶剂型油墨其有机挥发物(Voc),以及油墨中有些无机颜料含有铅、铬、铜、汞等重金属元素的排放都将对环境造成“伤害”。此外,印刷中另一最基本的元素,纸张也是环保工作中一项非常棘手的问题。纸张的制造多少会涉及到树木的砍伐。
1.法制与思想教育双管齐下
以法律制度管理印刷业的现有问题,而不以人情去管束。依法治理更有利于管理的科学化和系统化。鉴于我国的国情和“绿色印刷”的起步发展阶段,我们可以借鉴国际惯例,建立健全我国的绿色印刷和绿色包装的法律法规体制。这里要着重的提出两条来,第一是,印刷和包装行业存在的对环境危害的突出问题出台相应的法规加以限制;第二是,政府需在政策上给予印刷行业大力扶持,以为企业“保驾护航”早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与此同时,提高印刷企业的“绿色印刷”环保观念也是第一要务,只有从第一线开始抓起,“绿色印刷”才有发展和前进的动力。要使从事印刷事业的业内人士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从思想上重视节约资源、能源工作。
2.研制新型油墨
正如前所言,油墨中所含有的化学元素对环境有着极大的危害。我们可以大力研制和开发水性墨、UV墨等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油墨。水性油墨是世界公认的环保型印刷材料,由于水是极性物质,根据极性物质与极性物质相溶的特性,水性油墨中不含或仅有极少量的有机溶剂,因此,水性油墨的最大特点是减少了VOC的排放量,从而避免了挥发性有机物的污染,改善了印刷作业环境,有利于人体健康。而且,水性油墨可以除去除溶剂油墨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和对包装产品的污染。但是水性油墨只适合于凹印和凸印,不适于胶印和平板印刷中。我们可以在此方面来进行研究,研发出适于这种印刷的油墨;还可以在深入的研究它,以降低企业的运用成本。
3.推广柔版印刷
柔性版印刷也常简称为柔版印刷,是包装常用的一种印刷方式。根据我国印刷技术标准术语GB9851.4-90的定义,柔性版印刷是使用柔性版,通过网纹辊传递油墨的印刷方式。柔性版印刷是在或聚酯材料上制作出凸出的所需图像镜像的印版——就像是小孩玩耍的玩具印章。油墨转到印版(或印版滚筒)上的用量通过网纹辊进行控制。印刷表面在旋转过程中与印刷材料接触,从而转印上图文。
柔版印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印墨是一种以醇类、水为主要溶剂的低粘度挥发干燥型印墨,干燥速度快,适应柔印高速多色的印刷。无污染、干燥快的水性油墨的应用,对坏境保护极为有利。
4.培养人才
一切的工作都是以人为本的,这不仅仅是指为人民服务,开展工作也是需要人力的支持。正如大家常说起的21世纪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印刷业的发展也必定离不开人才。
目前,在行内较为知名的院校有:北京印刷学院、武汉大学、西安理工和华南理工等等。我们可以根据他们各自的专长和特色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比如,武汉大学在印刷方面的专长是印前数字化流程,就可以对此着重培养,加大相关的印前软件开发知识,印前流程等等。
产业也可以参与院校的培养,以保证人才的实践能力。在此方面,北京印刷学院就是“领头羊”。2010年1月10日,其与5家印刷企业共建“绿色印刷油墨研究所”、“绿色制版与先进材料研究所”、“喷墨印刷材料实验室”、“工业印刷数字化打印技术实验室”、“水性油墨研发中心”。2012年9月5日,北京印刷学院与新闻出版总署质检中心共建“绿色印刷检测实验室”。这些举动都是学术与市场需求的相结合。
印刷复制行业归入文化产业
来源: 中华印刷网编辑部 2009-08-07印刷 文化产业
伴随着产业布局的政策调整,今年年初,国家出台的对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得部分印刷复制企业搭上了利好的班车。近年来,全国各地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设立了各种名目的产业项目发展资助资金,今年的文化产业发展资助资金的申报工作自二季度以来陆续启动。就记者所了解到的情况看,北京、江苏、广东、湖南、河南、重庆、山东、甘肃、浙江等省(区、市)以及各省内一些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地区的文化产业项目资助资金,已经吸引了众多与“文化”二字相关的印刷复制企业。然而,关于“文化产业”的具体所指,什么样的企业项目可以划归“文化产业”?这仍然让业内一些企业有所疑问,这里我们就这个话题作一下回顾和了解。
传世名画高精印刷复制品
2004年3月,国家统计局制定并公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根据这个分类,我们可以找到印刷业在“文化产业分类”中较为明确的位置。
针对2004年出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05年国家统计局、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相关部门编制了《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该框架进一步规范了文化产业及文化相关产业的范围:提供与文化产品、文化传播服务和文化休闲娱乐活动有直接关联的用品、设备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具体可划分为“核心层”、“外围层”和“相关层”。今年3月27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有关出版印刷等文化产业税收政策通知,其附件也列举了“文化企业的具体范围”。其中包括:经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许可设立的只读类光盘复制企业、可录类光盘生产企业。采用数字化印刷技术、电脑直接制版技术(CTP)、高速全自动多色印刷机、高速书刊装订联动线等高新技术和装备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印刷企业。
转载:新闻出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