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感想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感想
200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回眸新中国建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历史,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了从解决人民生活温饱问题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跨越,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大国,世界瞩目中国,中国龙腾飞了。
30年,对于历史长河就那么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发达富裕文明和谐的国家来说,又是一个丰富而值得铭记的过程。
30年前的那个春天,一位颇具设计天才的老人,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设计出了一条宽广坦途———实行改革开放,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来。于是,1978年,我们成功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1979年,设立了经济特区。1982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6年,启动了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1987年,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1992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992、1994年,施行了医疗及住房市场化改革。1997年,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999年,吹响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冲锋号。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2002年,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05年,废止了农业税条例,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决定。2007年,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
30年改革开放,30年功勋卓著。30年辉煌成就有力地证明: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策,是最科学的、最正确的、最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决策。3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农民到市民,从农田到工厂,从森林到牧场„„先进代替了落后,机械取代了人工,旧貌换新颜。我们体验了收复港澳的快慰,一国两制的成功,三峡工程建设的壮观,神舟飞船升天的壮举,西部开发的激情,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我们一次又一次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上新的高潮,一个又一个宏伟计划交替闪烁在电脑屏幕上,一扇又一扇窗口争先恐后向大海开放,一条又一条高速公路马不停蹄地追逐着车轮的速度。
30年后的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阔步前进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各项事业兴旺发达蒸蒸日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热烈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建设成就的时刻,我们更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党始终牢记神圣使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到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同志在谈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解决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大会总结: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化,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和金融,财税,投资,价格,科学等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调控继续改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进出口总额大幅增加,实施“走出去”战略迈出坚实步伐,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
我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幸运地出生在改革开放热潮当中,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虽然我没有经历过1978年到我出生之前的事情,但是从我记事起,我就看到祖国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名21世纪的大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当然最关注改革开放及十七大中关于教育文化和人民生活的话题。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就业规模日益扩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不断健全,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管理逐步完善,社会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综合国力大大提高。改革开放后,人民切实享受到种种优惠。学生上初中免去了学杂费,这不但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能有余款多学其他技能。今年由于气候恶劣物价大幅上涨,政府干预调控,使得价格基本稳定,人们能接受,生活有了保障。
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改革开放,圆我们美满幸福生活!
回眸过去,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国富民强;展望未来,我们坚信祖国会更加强大,人民会更加安康!在炎黄子孙心中,自古以来有一种图腾———龙,那是我们中国人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让我们来共同企盼中国龙腾飞得更高、更远
第二篇: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感想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感想
中国的发展具有非凡的复杂性、非凡的艰巨性、特有的长期性,来不得半点虚幻、浪漫。唯有脚踏实地、耐心谨慎地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发展。舍此别无他途。
1978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聪明、力量和探索,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中国奇迹、世界奇迹。什么是最宝贵的?自己的经验是最可宝贵的。自己的经验是什么?就是邓小平理论,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验,既是对我们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总结,也是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将改革推向前进的历史要求。
改革是社会制度演进的基本方法
在人类改造自然、不断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也在不断地改造和发展。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包括各种制度的存在和价值,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是服务于生产力发展的。只要存在发展,就需要改革。改革是制度的发展方式,是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式。
人类创造了很多制度,用制度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保障自己的权利。制度是人创造的社会体系,是人类生产生活、生存发展的社会必需品,是为人自身的利益服务的。
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不断创造、改革和完善制度的过程。制度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文化制度等等,各种制度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本身最终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不是主观臆断、凭空想象的。现实存在的制度,只能与国家、民族的实际相结合、相适应,只能是特色的。
制度发展无非有两种基本方式。当制度不可能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时候,就通过革命的办法,以激烈、暴力、流血的方式,改朝换代,政权更迭,来满足人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当制度能够自我调整、自我发展的时候,就通过改革的办法,以和平、渐进、不流血的方式,变革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制度进步的过程,也是制度演进的方法。历史上这两种变革方式,始终在进行着。
一种制度是否有生命力,就要看它有没有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假如社会主义制度不具有这样的能力,不能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那将和一切死去的制度一样,要被送进博物馆。邓小平同志说,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改革也是一种革命,是“第二次革命”,只不过这种革命的方法不同于暴力的、流血的革命,其目的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是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
一切存在的、现实的社会主义,都是特色的。我们的社会主义只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走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道路,即由中国人民自己探索的改革开放之路。
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探索,既是实践的探索,又是理论的探索。实践探索是理论探索的源泉、动力、真理标准和价值体现。理论探索总坚固践探索的经验,升华为理论,进一步指导实践探索的发展。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脱离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相辅相成,共同演奏出中国改革的华彩乐章。任何改革都离不开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思考。正如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胜利一样,没有邓小平理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改革就不会成功。古今中外,改革失败的例子还少吗?
改革是有目标和方向的。符合中国实际的,能够解决中国发展问题,能保障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们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判定的基本标准就是邓小平同志讲的“三个有利于”,一切都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句话,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就能保障中国长期发展、长期稳定。
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各种制度都将长期处于不断变革中。环境、条件、形势的不断变化,促使制度要适应这些变化。中国的发展道路、模式、经验,只能产生于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与别国情况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就像是开不同的锁,只能用不同的钥匙。今天中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化、大进步的时代,13亿中国人民正在迈向工业化、现代化,这是何等壮观的历史画面!不仅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伟大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双重探索,是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靠自己,走自己的路,这就是历史的结论。
改革是中国的时代精神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性创造,是今天中国的时代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探索等等,构成了我们的改革精神、时代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吸收世界上一切有益于我们的营养,创造性地推动中国的发展。三十年来,我们在世界这个汪洋大海中,沿着中国航线,驾驶着我们这艘不断成长的“中国号”巨舰,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这种精神就是敢于挑战一切困难。中国需要的是长期稳定、长期发展。只有长期发展,才能保持长期稳定。只要长期稳定,必然有长期发展。长期**就必然长期落后。要实现长期稳定、长期发展,还是要靠改革开放。改革是有一定风险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稳定造成一种波动,但改革本身就是积极稳定的方法。要长期稳定就必须改革,不改革也不可能长期稳定。中国未来的历史任务就是长期发展、长期稳定。不发展的东西,是保持不了的!改革有方向,有目的,有原则。脱离了国情、历史、发展阶段,就必然要“翻船”。中国的改革是在国体性质不变的前提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
改革是中国发展的唯一出路
社会主义是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社会。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具有自我改革、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能力的制度。
三十年前,中心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一个深层次的背景,就是对社会主义的重新思考和熟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实现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实现中国人民的富裕和幸福的制度、道路和模式。难道还有一种不能实现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主义制度、道路、模式?!
改革开放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今天取得的成绩,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更艰难的挑战还在后头。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多变的历史阶段。历史有多长,改革开放就有多长;发展要多久,改革开放就要搞多久;历史没有终结,发展没有终结,改革开放就没有终结。发展和改革是相伴相随、相辅相成的历史过程。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情况更复杂,任务更艰巨,是前无古人的,有多少未知的东西待我们研究、探索。不懂、没有经验,是我们今天碰到的大课题!
历史和未来不是主观臆想。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是进行实践和理论的探索,在这种探索中前进。中国的发展具有非凡的复杂性、非凡的艰巨性、特有的长期性,来不得半点虚幻、浪漫。唯有脚踏实地、耐心谨慎地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发展。舍此别无他途!
改革一定要有利于发展,尤其是长期发展;改革一定要有利于稳定,尤其是长期稳定。改革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只能一步一步走!没有既定的目标模式,只有不断随着发展而不断改变。
过程、度数、一步一步,是改革的历史,渐进性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而不是改革自己决定自己的历史过程。这里要非凡强调,改革是方法,是社会历史进步、发展的方法。假如说改革有目的,那就是由改革对象自身的规律、目的所决定的。如上层建筑是服务于经济基础、以服从经济基础为前提的,它的性质就是如此。而改革的目的,就是使二者相适应。假如对象自身没有这个目的,改革又如何实现?!改革脱离了实际、国情,就是灾难性的,就是把改革本身当做目的了!
改革和开放都不是目的。我们绝不能为改革而改革,为开放而开放。
改革的成败,不是以快慢、大小、深浅来检验的,而是以社会的进步、发展作为实践标准的。改革不能自身检验自己,而是由改革的对象,即上层建筑能否不断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能否不断得到发展为检验标准的。今天的中国,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改革更复杂、更非凡。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与不断发展的社会情况相适应。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止境。时势不容我们逡巡不前。中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需要中华民族的伟大聪明和力量。
第三篇: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1)
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着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具体而言:
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显着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
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着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亲身经历者和思想推动者,同时也是这段历史最敏锐的审视者和最深切的感悟者之一。对于改革开放,厉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完成了三件事。“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个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证券市场,第三个是民营经济的兴起。”农村家庭承包制这一制度变革的主要贡献,是在当时条件下,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促进农民的生产,从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进行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由于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中国有了证券市场。尽管在当时它还是很不完善,但毕竟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开辟了道路。尽管股份制曾经受到过各种怀疑、甚至责难,但中国的股份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终于取得了成就。对于民营经济,厉以宁指出,虽然当初出现时也是面临各种责难,不过在民营企业不断成长以后,大家真正感到民营企业的确至关重要。就业问题是谁帮助解决得最多?是民营企业,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岗位是在民营企业中,很多城市中的税收主要是民营企业提供的,我们的出口中也有不少是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民营经济的兴起调动了许多人创业的积极性,这对长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脱离实际,对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物质经济条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可以说,能认识到中国处于初级阶段这个事实,标志着我们的发展终于走上了实事求是和尊重客观规律的道路。
第四篇: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三十年的时间对于历史的长河如流星划过天际般,稍纵即逝。然而,对于中国,三十年的风雨沧桑又是那么曲折,那么艰辛。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拂下,神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拨乱反正全面展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步骤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走上正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和领导体制得到健全,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们伟大的祖国从封建,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春天。
三十年来,我们始终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非凡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触手可及。
接下来我将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分别向大家介绍,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来的变化。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见证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改革开放前,中国人的衣橱处在绿、蓝、黑、灰的“统治时代”,上世纪70年代,人们的衣服全都是以“灰蓝黑”为主色调,要是有谁能穿上件绿色的军装则显得格外光荣。西方曾戏称中国人为“蓝蚂蚁”。到了80年代,衣服的样式多了起来,同时也出现了色彩。90年代,街上服装店一家连着一家的营业了。而今,颜色由30年前的一枝独
秀,到现在的百花齐放,款式由简约变时尚,由单调变复杂,“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服饰的颜色、质地、款式、做工等也都变得更为讲究了。不同季节、不同场合常常会需要不同的服饰,今天中国的时装界也充斥着国际时尚元素。就比如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服饰可谓“丰富多彩”。
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小时候经常听老一辈说起粮票的故事,虽然未曾亲身经历,但感触也较为深刻。改革开放前物资短缺、单调,人们的营养严重不良,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有时候能吃上一个窝窝头都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而今,物质极大丰富,宝宝喝上了牛奶,学生尝到了肯德基麦当劳,老年人也吃到了以前不敢奢望的补品。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80年代我们吃四只脚的(猪牛羊),90年代我们吃两只脚的(鸡鸭鹅),现在我们吃一只脚的(蘑菇)。八十年代我们吃四只脚的十因为那时改革开放刚开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家畜肉类不在紧张。90年代我们吃两只脚的,那是因为那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逐渐从只吃肉走向营养好的选择。现在我们吃一只脚的是人们提倡生命科学,绿色食品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蔬菜类都属于“一只脚”。
家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温暖,安全。想象一下若是“屋漏
偏遭连夜雨”的场景又怎能让人感受到温暖?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了“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而今,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住,也成为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
以前,有这样一句顺口溜:“雨天似胶,晴天如刀,走路闪腰,骑车摔跤。”它形象说明了人们出行难的问题。建国初期—交通不便,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电车、汽车比较多见,黄包车,自行车是比较普遍的代步工具。农村里,北方有马车、人力板车,南方有航船、牛车,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以自行车为主 有时候如果有人生病了,也只能徒步到很远的地方去治疗。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我想当时拥有一辆自行车的感觉并不亚于现在拥有一辆小轿车。如今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私家车随处可见。出门便有公交车或者的士。
风雨兼程,一路高歌,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我们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和惊叹的伟大成就。这是解放思想的 30年,是解决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30年,是披荆斩棘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30年,是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30年。这是不平凡的30年,是光辉的30年,是伟大的30年。改革开放已步入“而立”之年,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将更加生机勃勃。
第五篇: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演讲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演讲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我心中的灯塔》。
如果有人问我,党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我会很自豪地告诉他:党是矗立在我人生中的一座灯塔!因为她有着太阳般的光辉,水滴石穿的持久和千米山峰坚定不移的信念!她让我敬仰、引我前行、促我奋进!
1921年的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仿佛一道曙光划破长空,在东方闪烁,中国革命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就在这弹指一挥间,旧中国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生机勃勃、一片繁荣的景象。而今天,伴着新世纪的旋律,踏着新世纪的足音,中国共产党建党87周年的喜庆日子正向我们迎面走来。
党的十七大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奥运的到来也圆了我们的百年梦,这将永远记录于我们的史册!2008年也是我国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的大好日子!1978年年底,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序幕,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各方面体制,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同样,2008年,意义非凡,从雪灾到令人揪心的5.12大地震,我又一次看到了党的身影!危急关头,困境绝地,中国共产党人挺身而出,他们中有干部,军人,警察,医生,教师。。。奋战在抗震一线,冲锋在救灾一线,蒋敏,廖永寿,谭千秋,蒋晓娟。。。这样的楷模太多,太多,让我敬仰!总有一种感动泪如泉涌,总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灯塔,光荣而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面对鲜艳的党旗,我神情凝重,党养育了我,我理当为党增辉。也许我没有机会用轰轰烈烈的人生壮举来向党表示忠诚,但我想,我可以像绵绵春雨,涓涓细流那样,在我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奉献我的青春和满腔热血!
虽然我是一名会计,犹如沧海一粟,但是在我的工作岗位上时刻心中有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我工作中的原则!加入公司以来,我就一直把自己看成一名普通的工人,在工作中和同事和睦相处,只要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从不会拒绝!我乐于奉献,因为我的心中,灯塔一直照耀着,每当我感到困惑时,他在不远处看着我,只要我微微抬起头,便找到了答案,坚定了我的信念!对于公司交给我的任务,无论多困难,多复杂,我从不会吭一声,即使从没有接触过,即使是在下班后,即使是周日放弃休息;当听到地震的灾情传出,我无法赶赴灾区,只能在第一时间尽我的一点绵薄之力捐款;在党中央的号召下,我积极响应,把我包里仅存的零钱拼凑交纳特殊党费,回到家又赶紧取钱追加交纳;每次过组织生活的时候,在我公司范总的领导和组织下,认真学习党的精神,积极参与到薛家镇的和谐建设之中!虽然我不能要求别人做什么,但是我想我可以通过我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来感化身边的每个人,尽管我的付出和那些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们相比,显得是那么的渺小和微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