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艳《爱的教育》名著导读[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05:37: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红艳《爱的教育》名著导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红艳《爱的教育》名著导读》。

第一篇:王红艳《爱的教育》名著导读

用“爱”润泽生命——赏读《爱的教育》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小学王红艳

同学们,有人说“人的成长就是精神的成长”,在小学,最能温润我们心灵的一本书就是——《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著)。《爱的教育》是以日记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小学生安利柯四年级时的故事。主人公主要是他的同学、老师及家长。书中洋溢着他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真挚深厚的爱。让我们赶快打开书,去呼吸爱的芬芳吧!

一、徜徉故事里,结识人物,接受爱的洗礼

《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全书由三部分穿插组成:一是四年级学生安利柯的日记,写了从他开学的第一天10月17日开始到次年的7月10日学年结束,将近10个月的学习与生活的故事;二是记录了老师给孩子们讲的9则“每月故事” ;三是父母、姐姐写给安利柯的话。

我们只有徜徉故事之中,结识一个个充满爱心的人物,才能感受到爱的光芒。首先吸引同学们的一定是那些日记里的故事:

卡罗纳同情受捉弄的克洛西,替他向老师承认错误。纳利受到了别人的欺负,卡罗纳主动挺身而出,互动保护纳利。体育课上,卡罗纳鼓励纳利坚持到底,使纳利最终成功地站在了竹子的平台上。行侠仗义的卡罗纳的故事,会让你学会怎样去爱弱小的同学。

安利柯看到波莱科西对自己的玩具火车爱不释手,就主动送给他。卡罗纳失去母亲很伤心,安利柯就用行动安慰他,母亲接来时,不去拉母亲的手,而是和卡罗纳并肩一起走。卡罗纳诚挚友善,对同学体贴入微的爱的故事,对于怎样帮助别人,一定使你深受启发。

父亲带安利柯去看40年前教过自己的小学老师,教会了我们怎样尊师。日记里的事似乎就发生在同学们身边,一件件,平凡细微,却会令你倍受感动,并且不知不觉中学会用“爱”处理好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其次,情感深挚、情节曲折跌宕的每月故事定会令你爱不释手,感动落泪。“爱国少年”记述了流浪少年即使自己受辱,也不肯收受说自己国家坏话者的施舍。“小侦查员”介绍了少年爬上树梢为士官们侦查汇报敌情,中弹坠落树下牺牲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小抄写员”描写了贫苦少年叙利亚为了帮父亲多赚点钱,瞒着父亲在半夜爬起来抄写文件,以至成绩退步令父亲失望并遭到斥责,虽有委屈但不抱怨的令人无比感动的故事。“守护‘爸爸’”记叙认错生病父亲的少年,在找到真正父亲后,仍然继续照顾病危的老人。“六千英里寻母”讲述了热那亚少年马可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到国外打工的母亲,由于它的矢志不渝才救活了危病中的母亲。这些故事,完美地塑造了拥有爱国情、大爱亲情、勇于牺牲精神的人物,会教会我们怎样爱国、爱亲人、爱社会。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同学们,就请你按照读故事、识人物的方法,进行第一遍读,去和高尚的人谈话,接受爱的精神熏陶吧!

二、流连文字间,感悟写法,学习写人记事

由于《爱的教育》是以小学生的口吻写的,语言朴实,内容和形式上更贴近小学生的作文实际,所以,很多的篇章、段落都是我们学习写人记事文章的范文。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所以,同学们在读中就要批注上你所感受到的好的写作方法。例如:

1.用具体的事件塑造人物品质或性格特点。

文中记录的9个“每月故事”,都是通过具体的事件塑造了人物某方面的好品质。每件事情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事情发展顺序记叙。

2.用具体的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品质或性格特点。

(1)卡洛雯瘦长身材,应狗鼻子,眼睛很小,生性比较狡猾,眼睛总像是要寻找什么东西似的。他是个杂货上的儿子,好像很喜欢钱,常常把衣袋里的钱拿出来数,而且一下子就能把钱准确地算出来。算乘法也从来不用乘法口诀。他把钱积攒起来,存在小学生银行里,从来都不乱花一文。如果他不小心让一个小铜板掉到了位子底下,就是花上一个星期,他也得把他找到。本段通过卡洛雯的长相、日常行为举止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他的爱财特点。

(2)我们围着波莱科西,看着他那还没有痊愈的伤痕,心想:可怜的波莱科西!你同痛痛快快地玩吧,我要把所有好玩的东西都拿出来让你玩儿!我还要把所有的书搬出来让你看,至少我要把这两小火车送给你!这段话通过“我”的心理活动,刻画了一个待人真诚友善的少年形象。

3.巧用修辞突出特点。

卡洛雯的口袋总是装得满满的,简直就是一个“百宝箱”,里面什么小东西都有。将卡洛雯的口袋比作“百宝箱”。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口袋特点,生动有趣的突出了他小商人的特点。

4.景物烘托。

这天春光明媚,火车飞奔在绿油油的原野上,篱笆掩映在花丛绿荫中,一阵阵清香的空气扑鼻而来。这段话通过对灿烂春光的描写突出父亲去见40年前教过自己的老师的高兴心情。

三、辨别优劣中,去糟取精,批判接受名著

俗语说:“金无足赤”。名著虽为名著,但由于时空的限制,以及作家自身特点,使其作品也会呈现出不足。

1.主题思想上的不足。

例如《爱的教育》中,一月的日记中“大快人心”一节,把淘气的弗兰迪开除了。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每个孩子都不能被剔除出去。

再如四月的每月故事,写平诺特就了落水的同伴,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实际中,也是不提倡儿童去冒险的。

2.写法上不够精炼。

作品语言太过平淡,描写也不够十分细腻。

《爱的教育》虽然存在不足,但是不能掩盖它的“爱”的光辉。它不但教孩子学会爱,其实,教师和家长看了,也会深受启发。这部书自1888年出版以来,先后被译成数百种语言,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读物,受到全球数以亿计的家长、教师和少年儿童的喜爱。

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教育》就如同一溪流动的清水,能够润泽我们的生命,使我们向着真、善、美成长,日趋完美。快找来《爱的教育》,享受“爱”的润泽吧!

第二篇:爱的教育名著导读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案

一、激情导入

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

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爱”,那我们怎么去体会爱,理解爱,付出爱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分享一部世界名著。那就是全世界儿童、老师、家长都必须读的书,那就是——《爱的教育》。让我们亲切地呼唤——让我们高声地赞美——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齐读作家名字。如何读好一本好书呢?当我们拿到一本好书,从作者简介、内容概要、序言、前言、目录、到正文故事,都要从头到尾通读一遍。而重点是读好每一篇正文故事。和同学分享你的读书方法。

小结,课件出示,齐读——读书方法:了解故事内容走近人物角色交流精彩片段摘抄好词好句读出自己感受

这节课我们主要练习这两种读书方法:走近人物欣赏片段

二、走近人物

一本好书之所以吸引人,离不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人物变得鲜活了,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一起友好地喊出《爱的教育》书中的人物名字。(课件出示:安利柯、可莱谛、卡隆、代洛西、泼来可西、克洛西、斯带地)

在这本书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我来考考大家!

1.爱的教育的主人公是(),他的家庭成员有()。

2.驼背奈里被人欺负时,是()救了他。

3.()从一个别人眼中的笨孩子变成了二等奖的获得者。

4.生性活泼快乐的可莱谛爱穿()色的裤子,戴一顶()皮帽。

5.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

6.()为了救一年级的学生,脚被马车碾断了。

7.()的家里来了小偷,他为了救奶奶,被小偷杀死了。

8.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

9.半夜起来帮爸爸抄写封条的是()。

交流:在这些人物中,你最佩服谁?为什么?

对你最佩服的一个人物写几句话。

三、欣赏片段

片段一:安利柯是个四年级的学生,就跟我们班的同学一样大小。在他身边的一个个可爱的人的身上,发生了一件件有趣的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先一起走进几个小故事,一起走近几个可爱的人物,感受故事中的爱。

先一起来交流《好朋友可莱谛》的故事。谁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你觉得克莱谛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有什么话对克莱谛说的?

(他很爱读书,很忙碌。但不忘记写作业,很孝顺母亲。不停地干活,他没有时间做作业。

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一个孩子争分夺秒、勤奋好学、孝顺母亲的孩子的形象。文中有一句话特别让我感动。一起来看这一句话。

生读:母亲,您不要担心!请男同学起立,你们想做克莱谛这样的孩子吗?假设你的母亲在你面前,请你坚定地响亮地说一遍:“母亲,所有事情我都会做好的,母亲,您不要担心!” 全班齐读。

多么感人的一句话,多么温暖的一个故事,多么孝顺、勤奋的孩子。刚才我们欣赏了精彩片段,读懂了文章内容,走近了可爱的可莱谛,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片段二:让我们继续走进《爱的教育》,一起分享另一个故事《我父亲的先生》。请打开《我父亲的先生》这一篇。谁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我父亲带着我坐火车去看望已经84岁的先生,先生很高兴。)

为什么父亲去看望先生,也带着我去呢?

(他想让儿子去,让他的儿子也像他一样尊敬老师。)

你读懂了父亲的心。这就是言传身教,这就是一个父亲的教子有方。你觉得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44年了,先生还保留着学生的作业。)

是啊,多么令人敬重的先生。我很惭愧,我没有像他那么地爱学生。你想对先生说什么呢?

是啊,多么好的老师啊,他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教育带来。当我读着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眼睛也湿润了,因为这让我想起我的小学老师,也让我想起小学老师对我的鼓励和动力。我也几十年都没有见到我的小学老师了,所以,我敬佩文中安利柯的父亲,他能坐着火车去看望44年前的老师,这种尊敬老师的感情真让我感动。

片段三:爱就在我们身边,爱就在我们心间。让我们分享另一个爱的故事《卖炭者和绅士》。绅士是指什么样的人?(很有钱的人,有地位的人)卖炭者又给你什么样的印象?谁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内容?结果呢?

(诺培斯取笑同学,他的父亲要他去道歉。虽然对方拒绝,但他仍坚持要儿子道歉,并且两个父亲握手言和了。而两个孩子也拥抱和好了。)

这就是一个父亲的言传身教。这就是父亲的教子有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父亲是怎样教育儿子,我请一个同学来读描写父亲的句子。从这些语句,你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绅士?

绅士主动去握卖炭者的手,他是个道德高尚的人。

绅士这么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儿子应该尊重别人。)

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不管别人是干什么工作,无论贫富贵饯,都要尊重别人。绅士用他的爱来熏陶、教育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也变成一个关心别人,知错就改、不取笑他人的好孩子。请男同学诚恳地读一遍诺培斯道歉的话。

我们身边也会发生这样不愉快的欺负人的事,你做过吗?你道歉了吗?当你犯错的时候,你父亲是怎样教育你的?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忍风平浪静。同学们学会互相宽容,真的很棒。同学之间就应该这样友爱。同学间的友爱多么美好。

四,自由交流。

以上几个人带来几种不同的爱,书中还有同学之间的友爱,博爱的亲情以及无私的师生之情等等,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下面,请自由谈谈,你还喜欢哪些书中的人物?哪个故事让你感动?

五、总结升华

今天,我们一起在经典名著的殿堂里领略了名著的魅力,汲取了智慧,净化了心灵,丰富了精神,愉悦了人生。

这部作品人物美、故事美,正因如此它在世界上拥有众多读者。今天我们只欣赏了它最生动的几个情节,最主要的几个人物,最美的几处景致,它还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等待我们去发掘。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学修养的提高,再过半年,一年,五年,再读这部书,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

六、作业

今天我们一起选读了几个故事,在以下的日子,你准备怎样读这本书呢?(学生谈自己的阅读计划)

老师的提示(出示幻灯片):

1.阅读计划——运用学过的方法,用心阅读,有计划地坚持每天读一部分;

2.重视积累,及时摘抄精彩的语句,写下阅读的心得。

(二)品读《义快的行为》

1、出示“阅读提示”:

(1)故事中谁最让你佩服?谁最让你同情?谁最让你讨厌?为什么?

(2)故事最后,加罗纳对着老师的耳朵低声说了些什么?

(3)如果你是当时在场的同学,你会怎样做?

(4)你从这个故事受到怎样的教育?

第三篇:比较教育名著导读

《比较教育名著导读》参考书目

1、(美)康德尔,《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

2、(英)埃德蒙·金,《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3、(美)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人民教育出版社。

4、UNESO,《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

5、UNESO,《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

6、UNESO,《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教育科学出版社。

7、UNESO,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教育科学出版社。

8、(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9、(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10、(美)伯顿·克拉克等,《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11、(美)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

12、(美)克里斯托弗·纳普尔等,《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

13、(荷兰)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14、顾明远,《比较教育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15、王承绪等,《战后国际教育研究丛书》,江西教育出版社。

16、顾明远等,《世界教育大系》,吉林教育出版社。

17、(美)伯顿·克拉克,《大学的持续变革——创业型大学新案例和新概念》,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四篇:教育名著导读作业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一直很喜欢看书、读书,而且喜欢自己买书看。偶尔会借别人的书看,总觉得看借的书看得不尽兴,没法在书上边看边写边画,还要随时记得还书的日期,就会加快看的速度,以致看得没那么认真仔细。有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而我是书非买不能读也。

学校里每周末都会有小书摊,每周我都会去淘几本书,有时看到好多喜欢的书都想买,但资金有限,只能一步三回头地离开。大学四年买了不少的书,有的看过了也受益了。比如《窗边的小豆豆》、《遇见未知的自己》、《拆掉思维的墙》、《追风筝的人》、《群山回唱》、《偷影子的人》、《孤儿列车》、《萤火虫小巷》、《岛》、《白说》、《看见》、《向着光亮那方》、《小王子》、《明朝那些事儿》、《平凡的世界》、《我们仨》、《伊斯坦布尔的假期》、《我的前半生》、《福尔摩斯探案集》······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窗边的小豆豆》、《遇见未知的自己》。

《窗边的小豆豆》是大二的时候听同学说起的,她有一本,我借来看了,但仍觉得不满足,周末的时候去小书摊也买了一本。书中的小豆豆因为淘气、“怪”被学校劝退,来到了巴学园,遇到了小林校长,从此,她的人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仿佛看到很多熟悉的影子,这影子中,有我自己,有我的同学,我的老师。好像很多人都曾是小豆豆,有的老师好像小林校长,也有的老师特别像小豆豆以前学校的老师。我想起我自己,上幼儿园的时候比较笨、不开窍,每天只想着玩,老师找我妈妈谈过好几次,意思就是我太笨了,教什么都学不会。回家之后妈妈就教我,可我就是记不住,最后妈妈大概也觉得我笨不再教我了。后来上小学之后,不知怎的,突然开窍了,老师讲的东西都能记住了,考试成绩还挺不错。好羡慕小豆豆这么幸运可以遇见小林校长,听她讲四个小时的话而不厌烦,有耐心地对她,鼓励她,把她当成朋友对待。好羡慕小豆豆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直到她二十岁之后才告诉她被学校退学的事情。想起曾经的同学,有很多很调皮、特别的,但同时又很有某种才能或天赋的同学,在当时的教育环境里,被认为不听话、怪、差学生,还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以致有的很早就辍学或被退学回家。如果,我们有像小林校长那样的老师,有像巴学园那样的学校,也许,就会减少很多离开学校的学生。巴学园就像一个教育的乌托邦,也许,即使存在也会很少很少吧。

当我读完《窗边的小豆豆》时,内心有个声音在呐喊:以后一定要做像小林校长那样的老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对学生有信心、有耐心,耐心守护他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当我读《遇见未知的自己》的时候,一直以为读该类书便是需要人生指导的人。终究,事实并非如此。生活在喧嚣匆忙世界中的我们,需要这样一股心灵归于静谧的清流。总在想,我是否也能有机会遇见住在我心中的那位智慧老者,穿越迷茫,遇见未知的自己。该故事的主角若菱,名校毕业,拥有令人羡慕的高新白领工作,但心中却不时自问:为什么我不快乐?为什么我如此不幸?我该如何当自己生命的主人?在一个下雨的寒冷冬夜,若菱巧遇一位智慧老者,在与智慧老者的数次交谈过程中,她渐渐填补不快乐,重新面对自己,寻找回最真实勇敢的自己。

我想,书中的那位智慧老者应该是我们心中另一个自己,我们永远都难以知道自己真正该怎么活,真正渴望的是什么,所以一次次我们错过了隐身于思想深处的另一个自己。人生其实很简单,最终追求的莫过于“真我、喜悦、和平”罢了。最喜欢书中的这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我们内心透射出来的结果。

我觉得读书的过程就是遇见别人的思想,进而碰撞出自己的思想,最后遇见未知的、全新的自己的过程。我喜欢读书,读书让我觉得很快乐,我可以从书中看到外面的风景,看见别人的喜怒哀乐,看见世界的美丽,也可以看见平常匆忙生活忽略的自己的内心。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一番我们不了解的世界。读书,就是遇见未知自己的过程。

第五篇:教育名著导读作业

1.佐藤学 《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读后感 《静悄悄的革命》,这是一本入门的以课堂为讲述对象的教育理论书籍,分析了课堂中发生的种种现象,用作者佐藤学的话:“我想揭示教室里发生的小事的大意义,所采用的素材是在哪个教室里都能看得见的日常小事。通过解读这些小事里所包含的深刻内涵,来重新审视每天的教学活动,并以此为切入点,向改革教室迈出新的一步。”

日本的文化传统和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这本书和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也很契合。当今社会大环境的急剧变化正在引发着日本的教育的“静悄悄的革命:。佐藤教授指出:“静悄悄的革命是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果实。”读了这些话。我理解了这本书命名的原因。认真读完《静悄悄的革命》,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涤,自己教育实践中的一些疑惑,也找到了答案。特别是以下两点,更是赞同佐藤学的观点。

一、创造一种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

所谓学习,是作为教育内容的对象世界(物)的接触与对话,是与在此过程中发展的其他学生的或教师的认识的接触和对话,是与新自我的接触和对话。学习是通过创造世界、人际交往和完善自我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作者把通过这三种对话性实践而完成的学习的特性称为“学习的三位一体论”。

活动的、合作的学习我们并不陌生。这个反思的学习又该如何体现呢?在新课标中建议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回顾自己思考过程的习惯,能在回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够分析自己思维过程中的得和失,并总结经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多问一些:想一想,你是怎么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的?你为什么没有能够得到问题的答案?你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回想起自己的教学,更多地是追求那种热闹的,积极发言的课堂气氛对于课堂上一时的沉默,总是担心因此会浪费时间,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总觉得这样的课一定是在设计上存在着不少问题,学生参与面寥寥无几便是自己教学工作的最大失败。于是,便总是追求课堂上积极发言,积极响应的热闹气氛,全然忽视了相互间地用心倾听。在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发现大多老师也是如此,好像课堂气氛是否热闹便是一节课成败的标志。于是,往往一个问题的设计造成课堂上的暂时沉默,教师就会很急躁地给予适当的提示,或直接给出答案,随后在一连串的“知道了

吗?”“明白了吗?”的询问声,在学生频频地附和声中,满意地继续去上自己的课。如今“主体性”神话的提出,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仔细回味佐藤学教授的话。是的,从表面上看,课堂显得异常活跃,气氛相当热闹,学生是在积极地配合,实际上是教学中的一种假象。教师在无意识中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剥夺了学生创新的机会。

二、学会倾听

“倾听”是佐藤学反复强调的重点。教师不仅要倾听学生的声音,而且要倾听学生未能表达的内在的声音,“教师边与每个学生谈话,边倾耳静听每个学生尚未说出的话语”。佐藤学的教学理论决定了他对“倾听”的理解,因为他所看重的是对话,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对话,他认为只有在一个相互协作、充满活力的对话式教室中才存在真正的教学,才有所谓的学习的快乐和教育的幸福。在他眼里,教学方法包含四个要素:教师、教材、学生(及其同伴)、学习环境,这四个要素的相互变化构成了教室里的生活世界。而“主体性”神话却只关注了学生这一个变量,割裂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导致了“单向度”的教学。“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

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在与教材、教室中的学生以及学习环境的关系中来加以认识。学习只在与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够得以生成、发展,” 儿童的主体性要在这些关系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

因此,我想教育改革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它提倡一种新的学习观,实现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这场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2.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读后感

伤心最大的益处,”梅林回答说„„“是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这是绝对灵验的。你可能衰老到全身在颤抖,你可能彻夜不眠,静听你紊乱失调的脉络„„

你可能看到你周围的世界被邪恶的疯子蹂躏得面目全非,只有一样东西可以对付它——学。

学习为何人世如此沧桑,学习什么令它变迁。

只有学习能令你的思维永不枯竭,永不孤立,永不受折磨,永不恐惧或怀疑,也永不会起后悔的念头。学习这东西最适合你。”

——怀特(white,T.H.),《永恒的国王》

在这个学期选择了读这本书《教学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常引起心灵的共鸣。在书中我看到:“ 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是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他们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他们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世界。这张网以及它所包含的种种联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中。”

在书中作者讲述了自己与导师的故事,让我也想起了在初中学习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王老师,正是他的言行在引导我成为一个老师。当时我最爱上的一门课是英语,王老师无论人生经验还是知识的广博,都令我深深拜服!他在课堂上深入浅出,风趣幽默,伴随着喜乐声!所有学生的眼光在与他交流,所有学生的心灵在与他随行。他的课堂就是我所梦想的课堂。

对于不同教师,不存在可以普遍适用的优质方法,对你而言,最好的方法,是由你的本性生成出来的那一种。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形成自己,然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稳定的动态结构,加入到教学共同体中,按照自身发展的需要,接纳一些意见,谢绝另一些意见。什么都听,就什么都不是——学生对教师是有很强适应力的,那种过分谦虚,忽东忽西,总在变动中的教师,反而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学无所得。

教育在改革,在这样的空间里,我们寻找自己的心灵。那曾经热爱教育的心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在琐碎的工作中,在传统的认可与奖赏中逐渐迷失。读了《教学勇气》我在作者的引导下逐渐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拨开迷雾,认清自己的内心,即使是在寒风中摇曳的一点烛光,也坚信自己的光芒,自己的温暖那是给予一拨又一拨学生的关爱与呵护。我相信自己有勇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并忠诚地栖身于此。

3.大学四年读书生活的回顾与反思

首先,很惭愧的是我在读书上走了太多的弯路,少年时期看得最多的书是武侠和爱情小说(虽然父亲不喜欢我看这些,却没教我要看什么书,所以都是偷偷地看),现在想想,真是疯了。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是看这种书而成才的?但从我和一位同村的小时候高材生的发小的经历来看,看太多或者只看武侠爱情小说对自己的知识结构 是非常有害的,那很容易让人沉醉在一个虚构的世界当中,而我的那发小后来也只能高中勉强毕业,我也因为贫瘠的知识结构不能读自己理想的大学,当我意识到这些后,我才开始恶补我的阅读,至今才找到一点点读书的感觉。读书是极其重要的。尤其对于当今的大学生而言,我们在读书中体会到深深的快乐。读书所获,也许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但那种内在的影响却是无价的。当一颗心走进书中的时候,这颗心便会很安静,心安静了,才会去思,去想。我喜欢读书,因为读书使我进步,使我学会思考。读多了,读久了,慢慢地我学会了从书本中寻找智慧。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像长者,谆谆教诲;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读书多了,眼界和思想自然也会开拓很多。大学四年,我读了《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做最好的老师》《细节决定成败》等这些能开启我心灵的书籍,每每细细品味,字字咀嚼,书籍总能让我展开无尽的想象,引领我索求真知,我徜徉在博大精深、宽广深远的书的海洋里,感悟着这既让我熟悉又让我陌生的 美丽新世界,“书路慢慢,岂止容易,!”无数次,我暗暗地在心底这样告诫着自己,也许现在的我还未尽善尽美,但我也无怨无悔,因为当我悄然回眸自己的读书生涯,又是那样的精彩无限,释怀情意。

读书,充实了我的生活;读书,磨练了我的性格;读书,陶冶了我的情操;读书,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读书,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

下载王红艳《爱的教育》名著导读[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红艳《爱的教育》名著导读[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王红艳先进事迹

    王红艳同学先进事迹 我是八(2)班的王红艳同学,很荣幸被大家评选为三好学生。从这次的竞选中,我们可以看看出自己在同学们心里的位置,还有自己在班中贡献,看自己是否为班级尽心尽......

    名著导读

    中考语文总复习之—名著导读 考试说明:识记课表推荐的课外读物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常识。 考试范围: 《朝花夕拾》、《繁星春水》、《西游记》、《水浒》、《骆驼祥子》、《鲁滨......

    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 七年级: 一、《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1、作者:冰心2、体裁:诗歌(“小诗”)3、成因:受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影响写成。4、内容:(1)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2)对大自......

    名著导读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一定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

    名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高频考题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小说家、文艺评论家和政论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

    名著导读

    《童年》在苦难中长大 1、作者:高尔基(苏联),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2、体裁:长篇小说。 3、内容:小说讲述阿廖沙(作者乳名......

    名著导读

    四.《名人传》相关练习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 2、《名人传》叙述了( )国音乐家( )、( )国画家和雕塑家( )、( )国作家( )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

    名著导读

    课题: 名著导读 学习目标: 了解《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的主要内容 学习重难点: 了解《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的内涵和寓意 学习指导: 重点知识识记 一.《繁星·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