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 强国社区
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提高执行力,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长期任务,各级政府必须立足于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形成有助于提高执行力的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决策机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科学民主决策是政府机关正确行使权力的前提,也是执行力建设的基石。要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确保决策者不专权、不武断、不轻率、不缺位。涉及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以及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能公开的要事先向社会公布,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
二是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在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上加大力度,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土地拍卖、工程招标、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体制机制。各部门要把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为问责的重点,形成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施问、有错必追究的工作机制。
三是健全完善政务公开制度,着力打造透明政府。服务型政府没有自己的利益,只有人民的利益。政府透明了,人民知情权才有保障,才能随时观察政府是不是在为实现人民利益努力;人
民才会积极参政议政,充分表达民意,防止不当决策损害人民利益;党员干部才不敢懈怠,注重体察民情,顺应民意,接受监督,人民群众才会增强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要充分发挥电子政务、政府网站、电视新闻等平台的作用,加强基层便民服务窗口建设,逐步形成市乡村上下贯通的便民服务网络,构建政务公开的长效机制。
四是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配合。政府执行力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是由政府工作效率决定的。要进一步完善行政服务中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全市所有有行政审批权的单位,都要进入行政服务中心大厅,以“创新服务理念,争创服务特色,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能”为目标,努力为广大群众和基层、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行政审批服务。凡是应该取消的审批一律取消,必须审批的,一律进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
第二篇:执行力 - 强国社区
学习邳州经验,提升执行力
12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记者盛若蔚、申琳撰写的文章《执行力,邳州速度的特殊“推手”》和李章军的评论文章《执行力是执政能力重要体现》,在学习了这两篇文章以后,感触较深。邳州曾是“三区”——革命老区、传统农区和水患灾区。可就是在这种艰苦条件下,邳州人从走不出一个“农”字、甩不掉一个“穷”字做起,短短几年间创造了落后地区发展的奇迹,“南有昆山,北有邳州”的赞誉盛传四方,“邳州现象”现象享誉全国!这很值得我们反思。“邳州现象”无处不体现出科学发展。邳州人的创业精神和发展速度启示我们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性,提高执行力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必然要求。
邳州的成功经验启示我们,要不断提升干部的执行力,并以此为“推手”,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当前,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学习“邳州现象”不是目的,目的是怎么对照先进干好我们的事业,就是要做到“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贵在执行”。面对“邳州现象”,不说“我们怎么办”,要自问“我”该怎么办、“我”必须怎么办?只有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尽心竭力做好份内的事,才是真正“学”会了“邳州现象”。所谓执行力,即把目标转化为结果的能力,指的是贯彻战略
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这本是企业方面的一个用词,现在把它用到党政机关里面,我认为,意义重大。党政机关,要提高执行力,就必须提高干部执行力;提高干部执行力,就必须提高干部素质;提高干部素质,就要加强干部培训。党政机关加强执行力建设,提升干部执行力,需做到“三个必须”:
1、党政机关加强执行力建设,必须强化机关干部的责任意识。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其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始终保持对党的事业的崇高感、神圣感、自豪感,自觉忠于党,忠于事业,忠于职守。
2、党政机关加强执行力建设,必须加强机关干部的培训工作。要以机关岗位需要为取向,能力开发为重点,加强机关干部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使庸者不庸,能者更能。同时,建立学习考核激励机制,培训结果和成效要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真正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在实际培训工作中,一要加强领导干部培训,二要加强后备干部培训,三要加强党外干部培训,四要加强一般干部培训,五要加强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切实提高全体干部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3、党政机关加强执行力建设,必须完善机关干部的评价考核制度。完善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领导考核和群众、服务对象评议相结合的目标绩效考核制度,要注重平时考核结果,建立考核档案,实行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制度,考核内容要和岗位责任制相衔接。
第三篇:提高政府执行力
提高政府执行力
执行力是目标与结果直接的纽带。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责,执行力是须臾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政府的执行力更成为决定民族兴衰的重要因素。然而,政府的执行力也不是一天炼成的,而是在严格制度的规范下逐步打造出来的。
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科学界定和规范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职能,形成有效的政府协调机制。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地区差异大的国家,需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着眼于提高执行力,中央应在强调大政策方针一致性的同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则要在贯彻中央方针政策的过程中,从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形成统一的决议之前,可以各抒己见,充分反映和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但决议一经形成,就不能以任何借口阻滞政策的贯彻落实。强调政令统一,并非要求盲从,更不意味着扼杀地方和部门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要建立健全政府官员问责制。问责制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制度保障。在一些地方,行政不作为已成为影响政府执行力的突出问题。对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加强对行政过程的监督检查,对盲目决策、违法行政、执行不力和效能低下、疏于管理和处置不当等行为进行问责,强化行政过程的制度约束。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着力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政府工作人员素质高低,决定着政府执行力的强弱。应当承认,在我国的政府系统中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素质势在必行。
如何提高政府执行力
“执行力”一词最早流行于国外企业界。所谓“执行”,是一套系统化的流程,它包括对方法和目标的严密讨论、质疑、坚持不懈地跟进以及责任的具体落实。执行力是“做”的能力,即企业选用合适的人去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好的能力。就政府而言,所谓执行力,是指政府部门执行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划计划、决策政令的能力,也是指政府通过战略流程、人员流程和运行流程进行工作目标落实的系统化过程。它首先要求政令畅通和政令统一,各级政府必须按照宪法规定的原则,统一服从中央政府领导,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政策决定。同时,政府执行力也并非意味着下级政府只能跟在上级后面亦步亦趋,做法律政策的“传声筒”。它要求下级政府和官员真正吃透法律政策的精神,明确上级政府意图,体察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的政策决定创造性而又不违背原意地在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
政府的执行力取决于公务员的执行力,影响政府执行力的因素有公务员的观念、素质和能力、政府的体制机制、客观外部环境等多个方面。也就是说要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可以多方面的采取措施,比如提高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强化机构建设,转变工作作风,破除官本位,培养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树立争取的权力观等等,但众多措施中改善体质机制,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执行力尤为重要。
行政问责制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责任追究制度。在提倡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是强化和明确政府责任、改善政府管理、建设责任政府的本质要求;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对政府权力监督制约,提升政府执行力,建设效能政府的制度保障;也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
全面推行行政问责制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把行政问责制与开展绩效评估结合起来。绩效评估是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前提和基础,有了绩效评估的结果,行政问责才有可靠的依据。因此,要科学确定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实行政府内部考核与公众评议、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评估办法,促进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要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导向作用和激励约束作用。
二是把行政问责制与行政监察、审计结合起来。要加快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努力建设责任政府;把行政问责与行政监察、审计结合起来,有责必问,有错必究;对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严格依法追究责任。
三是把行政问责制与政务公开结合起来。政务公开是提高政府效能、防止腐败的有效措施,也是开展行政问责的重要途径和保证。要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层次,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要以人民群众关心的事项和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四是把行政问责与依法行政结合起来。要研究把行政问责制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推行行政问责制要与宪法、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相衔接并有所区别;要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权限,减少行政执法层级,完善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
五是建立健全政府的责任体系。要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主要职责,理顺并进一步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行政首长及相关人员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形成完整的政府责任链条。同时,要按照有权必有责、权责相统一的要求,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使每一项职能、任务、每一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科学界定行政问责的内涵和外延,明确行政问责的主体、对象、重点、范围和方式;加强问责机制建设,明确问责程序。
六是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体系。按照权责统一、依法有序、民主公开、客观公正的原则,建立健全行政问责的体系。要规范行政问责的主体及其权限,解决由谁来问责、谁来监督的问题;规范行政问责的客体及其职责,明确责任种类及责任追究方式;规范行政问责的事由和情形,明确哪些行为应当问责,哪些行为可以免责;规范行政问责的程序,实现行政问责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总之,从2003年以来我国加快了行政问责制的步伐,现如今问责制已经进入制度化时期,比如近日出台《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详细规定了问责的对象;问责的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五种方式;问责制不能代替党纪处分;问责决定向社会公开,免职一年内禁止新任相当职务等内容。
第四篇:如何提高政府执行力
申论热点:如何提高政府执行力
温家宝总理视察河南期间,随机停车走进洛阳市送庄镇西山头村的村民家中,当地村民李剑雷因不满洛阳市区禁止进城卖桃,向总理实话实说,总理现场办公,解决了送庄镇进城卖桃难题。在温总理过问农民卖桃难的当天下午,有关领导就在送庄镇召开了现场会。会上决定,向果农发放进城直销特别许可证,果农持证进入市场。果农进城自设摊点销售者,城管部门要执行首次不处罚政策,主动引导果农进入市场销售。向总理反映卖桃难题,送庄镇农民为自己争得了卖桃的便利,也为其他县种植瓜果的农民叩开了进洛阳市直销的绿色通道。洛阳市一夜之间就高效率地解决了桃农进城卖桃难题。
河南洛阳的这一幕,与几年前重庆云阳发生的事件非常相似,一位农村妇女拦下总理的车说实话,总理亲自帮她讨薪,第二天就拿到了被拖欠的工钱,“农民工讨薪问题也因此被提上了公共议程”……
由“讨薪”到“卖桃”,问题并非难到不可解决,也并非中央不让解决,一次次的重演,关键在于部分地方政府工作部门缺乏执政为民的理念,缺乏执行力。“执行力”一词最早流行于国外企业界。所谓“执行”,是一套系统化的流程,它包括对方法和目标的严密讨论、质疑、坚持不懈地跟进以及责任的具体落实。执行力是“做”的能力,即企业选用合适的人去做正确的事,把事情做好的能力。就政府而言,所谓执行力,是指政府部门执行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划计划、决策政令的能力,也是指政府通过战略流程、人员流程和运行流程进行工作目标落实的系统化过程。它首先要求政令畅通和政令统一,各级政府必须按照宪法规定的原则,统一服从中央政府领导,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央政策决定。同时,政府执行力也并非意味着下级政府只能跟在上级后面亦步亦趋,做法律政策的“传声筒”。它要求下级政府和官员真正吃透法律政策的精神,明确上级政府意图,体察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上级的政策决定创造性而又不违背原意地在本地区本部门贯彻落实。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执政之道,重在正确决策,贵在落到实处。执行出生产力、执行出竞争力、执行出创造力。提高政府执行力,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必须找准切入点,抓住着力点,改进不足点,主要从六个方面入手: ㈠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从真抓实干上入手。
真抓实干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第一要义。要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立说立行、精益求精、务求高效。凡是县委作出的重大决策和已经确定的事情,必须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凡是面向社会的行政许可和管理事务,必须全面推行限时办结制、超时默认制、牵头单位负责制,提高审批效率。继续强化行政服务中心功能,巩固和完善“进一道门办好,交规定费办成,在承诺日办结”的行政审批模式。规范政府工作流程,实现管理高效化、运行规范化和服务标准化。
㈡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从开拓创新上入手。
开拓创新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动力源泉。我们要有敢于创新的精神,敢闯才能创新,创新才能突破,突破才能前进。善于用创新的方法,创造性地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是执行力的最高境界。要善于把中央的大政方针、省市的决策部署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把实施决策的原则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统一起来,努力在结合中作文章、理思路、亮新招、出实绩。特别是当前,房县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工作千头万绪,我们要把精力集中到抓大事、攻难事、办实事上来,勇于尝试新办法,敢于寻找新途径,善于集中各方力量和智慧,力争在重点、难点工作上取得新突破。
㈢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从领导带头上入手。
领导带头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关键所在。各级各部门负责人要敢于叫响“向我看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抓执行、促落实。要做带头执行的表率,“一把手”应该由督促执行向率先执行转变,成为抓执行的“示范”;要做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的表率,切实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和水平;要做团结协作的表率,做到加强团结、维护团结、珍惜团结,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干事讲配合,做事讲宽容,形成同心同德、相互支持、共同奋斗的局面;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廉洁自律不仅事关党和国家的事业,而且事关个人的政治前途,要耐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树立清正廉洁形象。
㈣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从提高素质上入手。
提高素质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重要基础。要鼓励和激发广大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努力提高公务处理能力和水平。要加强教育培训,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苦练岗位技能,克服“本领恐慌”,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争做本岗位、本行业的行家里手。要勤奋自学,多学业务和各种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政策水平,增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勤奋自学的典范。要学以致用,着眼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实际问题,坚持边学习边思考,边思考边实践,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和促进工作的举措。
㈤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从健全机制上入手。
健全制度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有力保障。要立规矩,文件的下发都是致力于强化工作机制,建立规范制度,健全行政体系,落实行政责任。要重评估,绩效评估是谋发展的手段,将目标进行分解,强化责任界限,注重督办评估,确保完成目标任务。要追责任,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对于政府部门存在的执行上级机关决策和部署不力、违反规定进行决策、不认真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等问题予以问责,形成责任体系的奖惩效应。
㈥提高政府执行力,必须从强化监督上入手。
强化监督是提高政府执行力的有效手段。政府执行力的提高,除了依靠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和行政监督以外,还要更加重视社会监督,利用公众舆论和期待压力推进执行力的提高。要确保民众的知情权,广泛的知情权是行使有效监督权的保障。要确保民众的参与权,充分利用沟通渠道,广泛征求群众对政府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的意见和建议,问计于民。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支持社会舆论监督。
政府的执行力取决于公务员的执行力,影响政府执行力的因素有公务员的观念、素质和能力、政府的体制机制、客观外部环境等多个方面。也就是说要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可以多方面的采取措施,比如提高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强化机构建设,转变工作作风,破除官本位,培养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树立争取的权力观等等,但众多措施中改善体质机制,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执行力尤为重要。
行政问责制是指特定的问责主体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责任追究制度。在提倡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是强化和明确政府责任、改善政府管理、建设责任政府的本质要求;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保证;是加强对政府权力监督制约,提升政府执行力,建设效能政府的制度保障;也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
全面推行行政问责制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把行政问责制与开展绩效评估结合起来。绩效评估是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前提和基础,有了绩效评估的结果,行政问责才有可靠的依据。因此,要科学确定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实行政府内部考核与公众评议、专家评价相结合的评估办法,促进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政绩观;要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导向作用和激励约束作用。
二是把行政问责制与行政监察、审计结合起来。要加快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努力建设责任政府;把行政问责与行政监察、审计结合起来,有责必问,有错必究;对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严格依法追究责任。
三是把行政问责制与政务公开结合起来。政务公开是提高政府效能、防止腐败的有效措施,也是开展行政问责的重要途径和保证。要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和层次,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要以人民群众关心的事项和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四是把行政问责与依法行政结合起来。要研究把行政问责制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要赔偿;推行行政问责制要与宪法、国务院组织法的规定相衔接并有所区别;要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权限,减少行政执法层级,完善执法程序,提高执法水平。
五是建立健全政府的责任体系。要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主要职责,理顺并进一步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明确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行政首长及相关人员的政治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形成完整的政府责任链条。同时,要按照有权必有责、权责相统一的要求,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使每一项职能、任务、每一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科学界定行政问责的内涵和外延,明确行政问责的主体、对象、重点、范围和方式;加强问责机制建设,明确问责程序。
六是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度体系。按照权责统一、依法有序、民主公开、客观公正的原则,建立健全行政问责的体系。要规范行政问责的主体及其权限,解决由谁来问责、谁来监督的问题;规范行政问责的客体及其职责,明确责任种类及责任追究方式;规范行政问责的事由和情形,明确哪些行为应当问责,哪些行为可以免责;规范行政问责的程序,实现行政问责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总之,从2003年以来我国加快了行政问责制的步伐,现如今问责制已经进入制度化时期,比如近日出台《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详细规定了问责的对象;问责的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五种方式;问责制不能代替党纪处分;问责决定向社会公开,免职一年内禁止新任相当职务等内容。
第五篇:关于提高政府执行力
关于提升政府执行力、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的建议陕西经贸管理学院院长市政协委员李刚执行力是政府工作的生命力,因此加强政府执行力建设是当前迫切的政治任务。而行政人员作为政策的执行者,每个人能力直接影响政策执行的效果。因此,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关键在于提升行政人员的整体素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共十七大以来,从总体来看,政府行政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各级政府间仍然存在亟待改善的问题,行政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仍有很大的提高的空间,地方政府执行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执行观念落后。官本位思想严重,公共利益、公共服务意识淡薄,一些行政人员从官本位的私利出发,粗暴执行政策或消极抵抗,不与群众沟通,导致政策偏差,“人治”思想根深蒂固。整个社会对法治既谈不上信仰、渴求,也谈不上实行、遵守,特别是行政机关的领导法制观念淡薄,在工作作风上习惯于我行我素,甚至以言代法,在发号施令、作出决定时不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对执法部门及其人员放松领导,疏于监督,任由他们随意行政,执行失效、执行失灵。
二、执行程序繁琐。我国行政体制是典型的官僚制政治体制,虽然具有举国优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很多地区、部门在行政执行过程中,预设了很多前置程序,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需要经历许多不必要的行政环节,并且这些环节又不公开,不仅浪费纳税人的宝贵时间,而且影响行政效能的提升,延缓行政目标的实现。执行程序繁
琐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
三、执行效率低下。效率是执行的灵魂。但一些执行机关会有针对性地对有关政策进行选择排队,一推二托,如果上级机关压得狠、催得急则马上办理,否则可能仅仅限于向下级传达和告知,然后则搁置一旁,这样的结果必然造成执行力减弱。另外,地方政府或职能部门为了彰显自己的部门权威,或在规则范围内故意抬高办事门槛,将行政运行程序复杂化,延长办事周期,或直接违反规定吃拿卡要,提高办事成本,最终导致执行不能在体制内解决,而通过体制外运行又使执行效率大大降低。
四、执行人员素质较差。由于行政人员自身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无法达到要求,因此对政策精神、内容领悟不到位,执行责任心不强,最终导致政策的执行效果与预期的不一致。有的因为社会关系的羁绊,使得一些优秀人才无法流动到组织需要的岗位上去,资源无法得到最优配置。在一些重要岗位上的人员无法胜任工作,优秀的人才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人才与工作的匹配度较差,部分公务员思想封闭,观念落后,缺乏创新动力。习惯墨守成规,不思考干成事的办法,光想找干不成事的理由。遇到困难能推则推,能躲则躲,出现问题则相互扯皮推诿,缺乏责任感。对执行力的认识不足、没有对执行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全面的理解,导致工作表里不
一、首鼠两端、阳奉阴违。甚至,有些官员为牟取私利,贪污受贿,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执行力。
五、是激励、控制机制不健全。由于苦乐不均,没有实现奖勤罚
懒,因而行政人员执行命令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控制不够,越权行事。各部门的权力边界没有被清晰界定,使得权力不断扩张,妨碍相关部门的执行力。
如何提升政府执行力和管理,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提升政府执行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中提升人力资源、提高行政执行者的素质,是保障政策执行的基础和前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政府执行力。
一、科学选拔。对于政策的执行来说,选拔人才是关键。邓小平所说的“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很大程度上就是选人用人。人才是智力资源的载体,只有聚集各方面高素质的人才,才能使党的政策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首先确定科学的选拔标准。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能为本,注重实绩。其次要创造良好的选拔任用的制度环境。要引入竞争机制,创造一个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使优秀的人才能够被选拔并任命。其次,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以此来激发行政人员的工作热情。第三,要完善定期监督与不定期监督、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社会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监督体系,从制度上保证“能上能下”,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同时探索科学选拔人才的方式方法。选拔干部的方法包括:测试法、工作样本法、管理评价中心法等。
二、转变思想。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没有公仆意识,就无法深入基层、改善民生,因此行政人员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上,把更多财力投到解决群众
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使广大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要大力建设现代行政文化。
三、政府是一个服务机构,起码对于人民老百姓来说,不应该太过功利,不应该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日益严峻的周围环境。当然经济的腾飞是一个城市的发展的主要象征,一项制度的出台,一个决定的拍板,如果能多征求民意,能多方求全兼顾,也许会少些遗憾。
四、加大培训与开发。培训与开发是提升行政人员素质,进而提升政府执行力的有力手段和重要方法。因此,要注重被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和培训内容的实效性,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奖惩措施。同时,根据被培训人员的特点,进行差异化培养,最大程度上提高行政主体的素质和能力。
五、加强考核。考核作为对于行政人员业绩的评估,可以在许多方面发挥作用。首先,考核所提供的信息有助于高层管理者判断应当作出何种晋升或调整的决策。其次,它为行政人员提供了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行为进行一个审查。通过考核可以揭示出那些低效率的行为,同时可以帮助行政人员强化那些正确的行为。另外,它还可以起到激励和监督的作用,刺激行政人员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执行力。
六、有效激励。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完善的激励机制,建设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可以激发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增强组织凝聚力,将个人目标与政府部门总体目标统一起来,促进行政人员不断前进,从主观上提升自己的执行力;同时,有效激励也是更为有效和可持续的方法。
七、建立健全网络问政的长效机制。
1、网民留言办理机制。很多省市区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建立办理回复网民留言和市长信箱的固定工作机制,建立网民留言定期浏览制、网上交办制、限时办结制、联动督查制、舆情分析制等制度。
2、网络发言人制度。网络发言人制度是传统发言人制度在互联网空间的延伸和拓展。它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拉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距离,大大提高政府部门处理信息的效率,培养政府官员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从而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3、网络问政评议和问责制。要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不仅要吸纳组织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还要吸纳一般干部群众,特别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参与评价。设置系统化的评价指标,把组织领导是否有力、制度建设是否科学完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办理结果是否被认可等纳入评价范围,同时细化和量化评价项目,形成一个比较全面、具体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体系,提高评价的广泛性、代表性和准确性。加强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运用,充分发挥群众评议的导向和激励约束作用,督促解决评价中反映的问题,并及时通报评价结果。
八、实行政府官员的财产公示。人正不怕影子邪,勇于接受群众的监督。不然,按现在发生的官员可以拥有几十套房子的事 情还会发生。当官是为了给人民服务,这是宗旨,永远都不会变,也只有公
务员一心一意为人民办事,也才不会有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