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资料
单地把公民当成一般消费者看待。政府的职能既不是掌舵,也不是划桨,而是为公民服务。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服务 公民参与 企业化政府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政府职能的发展和侧重点的不同,政府管理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念、评价标准也在发生变化,表现为从以政治法律为主导和评价标准,到以市场经济为主导和评价标准,再到以公民社会为主导和评价标准。出现了传统行政管理(Old Public Administration)、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两种模式,当前正在探索走向新公共服务(New Public Service)。
传统行政管理模式是政府控制社会,政府职能以政治、法律为标准,以政府目标为导向,由政府官员制定政策并由政府机构贯彻实施。政府的行政责任和绩效评价由政府领导决定,至于公民对政府的工作是否满意难以在实践中落实和反映。政府常常是主观上希望为公众更好地服务,为社会谋福利,但往往适得其反,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情,该管的事情却没有做好。因为政府管的事情太多,成为全能型大政府,导致政府机构膨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财政赤字严重。这是传统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征。这种情况到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已经难以维系。在欧美国家主要是由于福利国家造成财政负担严重,人们缺乏进取心和工作热情。在中国则是政府主宰一切社会资源,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盛行,否定市场经济,造成效率低下。
一、新公共管理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新公共管理模式是政府采用市场机制,借鉴私营企业管理经验实现制度创新。政府以市场经济为标准,政府仍起主导作用,但主要是充当市场催化剂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建立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市场实现政策目标,充分发挥私人、企业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这一阶段政府的指导思想是公共选择理论,即个人对私利的追求的合力恰恰能满足公民社会整体的利益。人们把政府称为企业化政府,把公民称为消费者或顾客。这一阶段的理论和实践被称为“管理主义、新管理主义、经济理性主义、再造政府或新公共管理”。
新公共管理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英美国家首先兴起并迅速传遍世界的政府改革模式,其本质特征就是(Work Better and Cost Less)要求政府像企业那样高效运作,政府官员要像企业家那样精打细算地使用财政资金,政府服务要走市场化道路,向市场要服务,向市场要效率,大规模地实行公共企业私有化,推行顾客服务、私人承包、绩效评估和目标化管理模式,目的是通过经济理性主义分析找到解决政府问题的出路。这是西方国家应对财政危机的办法。这种政府管理模式在一定时期和一些发达国家内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被一些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奉为成功经验甚至是金科玉律而到处套用,而不顾本国实际情况,结果造成了许多问题。
新公共管理模式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高度发达,法律制度十分完备,社会保障非常健全,社会福利水平很高的基础上的。在这种条件下,政府为了刺激社会的活力,减轻社会福利的压力,又不至于遭到过分激烈的反对,而采取了将一些政府职能推向市场的做法,使一部分政府职能实行市场化运作,将部分国有企业私有化,更多地强调效率和效益(Efficiency, Effectiveness, Economy)。
新公共管理理论集中反映在戴维·奥斯本(David Osborn)和泰德·盖布勒(Ted Gaebler)在1992年出版的著作《再造政府》(Reinventing Government)中。他们提出了以企业家精神改造政府的十项原则,构成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林达·凯布林认为,新公共管理将管理技术引入行政管理,采用顾客服务、绩效承包、竞争激励、减少规制等市场化安排,实现政府部门、营利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竞争,奖优罚劣,减少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的垄断特许权。克里斯托弗·胡德认为,新公共管理不同于传统行政管理之处在于它“信任市场和私营企业管理方法和理念,这些观念是以经济理性主义的语言表达出来的。”
新公共管理的两个基本原则是:一是依靠市场模式,二是强调企业家精神。
按照奥斯本和盖布勒的观点,市场模式应当应用于政府管理,要创造公营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竞争、私营企业争取政府合同的竞争、公共机构之间的竞争以及政府机关内部的竞争。这种市场化政府模式相信市场自由竞争的力量可以实现自利的个人、企业、社会集团和公共机构之间利益的平衡,从而达到社会效益
最大化。这种模式有利于实现分权、竞争和适应环境变化,使消费者有更多的自由选择权,使政府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新公共管理使市场消长变化不仅对个人的选择施加影响,而且最终指导社会的发展方向。利用市场机制改造政府,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效率,能够满足公民的部分需要,但是这种观点的问题在于它完全没有考虑民主社会平等和正义的价值观念。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新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理念就是“人们的行为都是由自我利益支配的”。新公共选择理论完全拒绝了“公共精神、公共服务”的价值观念,这些观念在一个文明民主的现代社会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一个社会从个人、企业到政府都以自我利益作为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以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改造社会,必然会造成“马太效应”,政府像对待消费者一样对待公民的要求,谁有钱就为谁服务,变成了金钱的奴仆,还能维护公共利益吗?
另一个新公共管理和再造政府运动的模式是奥斯本和盖布勒所推崇的“企业化政府”即“以新的方式利用资源,实现生产和效益最大化。”
关键问题是新公共管理所主张的政府改革不仅仅是引进私营企业管理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全盘接受私营企业的价值观念,认为政府应当像企业那样运作,应当采用“科学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以企业家精神管理政府。
但是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是完全不同的。政府管理的最高目标和价值是社会安定、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它的最主要手段是通过税收实现国民财富的二次分配,提供私人和企业所不愿或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安全、环境保护、国家安全、国际环境。而企业的最高目标和价值是利润和效率,主要手段是提高科技实力和产品、服务的竞争力,本质上科技发展主要是私人和企业的事情,国家不可能从根本上和长远上提供科技发展的推动力。经济和科技主要是企业和私人的事情,国家应当主要关注政治、社会和文化发展,建立和巩固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法律和制度环境,更好地发挥私人和企业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企业家精神是精打细算,富于创造和冒险精神。这种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但同时也存在消极的一面,例如,唯利是图,垄断经营,以邻为壑,缺乏社会责任,为了利益甘冒风险而不计后果等都可能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而政府不能唯利是图,不能不计后果,不能不顾社会利益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政府与企业家最大的不同在于政府要承担起它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要将公共权力和公共资金、公共资源用于公共目的,以公共精神投身公共事业。
二、新公共服务模式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
新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是政府以公民社会为评价标准,以公共利益为最高目标,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公民政府关系。政府的作用是通过与公民对话,在公民和各利益集团间充当中间人,协调政府、私人、非政府组织的利益,形成利益共识。政府官员必须遵循法律规则、社会价值、政治要求、专业标准和公民利益,认真履行其义务,承担对公民社会的责任。这是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特征。
传统的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是政府承担责任,按照民主原则实现程序公正,确保公民的投票权、代表权、财产权、言论自由权等。政府的存在只是在公民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起协调作用,给公民实现自己的个人利益提供发展空间和条件。公民的作用是在尊重别人的权利的基础上追求个人的兴趣和利益。这种观点实际也是与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相一致的。
新型的民主公民权利义务观念认为,公民可以在自己的政府管理中发挥积极参与作用,公民不仅仅追求眼前的个人利益,而且着眼于广泛和长远的公共利益,具有一般的公共事务知识,关心社会的整体命运和道德维系,对所在社区具有认同和归属感,为社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这种民主政治所服务的公共利益不仅仅是代表公民的个人利益的集合或并列,而且更重要的是代表人类和世界的文明进步的历史趋势。这种观点是新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并在其中得到集中反映,这是全球化时代的必然要求。许多政治学和公共管理专家、学者以及实际工作者都认同这种政府管理模式。很多人将重点放在如何促进公民参与上,探索在公共组织中实现政务、事务公职人员与公民对话、协商、研讨的途径。柴瑞尔·金(Cheryl King)和卡米拉·斯蒂沃斯(Camilla Stivers)在1998年编辑出版的《政府是我们》(Government is Us)一书中,对
公共管理人员改变他们的公民观念提出建议:第一,公共管理人员要将公民当公民看待,而不是仅仅当成选举人、委托人或消费者。他们应与公民分享权力,减少控制,信任合作。第二,与管理主义者只注重追求效率不同,政府和公共管理人员应当更强调责任意识和公民参与意识。
在政策科学领域,通常的偏见是市场导向、公共选择和自我利益等。对此,皮特·戴龙(Peter Deleon)认为,政策科学正在偏离民主的出发点,他建议应当实行“参与式政策分析”,让政策分析专家与公民一起对重要的公共问题进行质询和讨论,建立起一种更加民主平等的政策科学模式。
在实践中,一些公民参与的探索已经出现。为人们所广泛关注的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奥伦治县所进行的“公民至上”工程。该工程的目的是改善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一方面,作为公民,人们必须采取对邻居和社区负责任的态度;另一方面,政府必须愿意倾听公民的意见,把公民的需要和公民的价值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公民至上”的理念来源于消费者与公民的不同。作为消费者人们采取的立场观点和行为方式与作为公民是不同的。作为消费者,他们关注于自身的有限利益和要求,希望其愿望尽快得到满足。作为公民,他们着眼于共同利益和社区的长远的发展。“公民至上”的理念就是鼓励更多的人们承担起公民的责任,让政府更加重视公民的利益和要求,并贯穿于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和全方位,而不仅仅体现于选举上。政府应当首先满足消费者的自利的、短期的需要的观念是有问题的。因为政府的消费者的概念不同于私营企业消费者的概念,不同群体的消费者有不同的迫切要求,作为私营企业的理念是谁支付更多钱谁就享受更好的更优先的服务,作为政府就不能这样做。政府不能仅仅把公民作为消费者看待,只提供力所能及的有限服务,甚至就像自动售货机一样。公民权利不能简化为消费者权利,公民既是消费者,也是委托人,更是政府和社会的主人。
我们知道,现在许多人对政府的工作不满意。但是仅靠引进市场机制和企业管理技术,提高效率,是远远不够的。人们不信任政府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政府没有承担起应尽的责任,特别是在公共道德和公道正派方面存在问题。新公共服务理念反对新公共管理采取市场和企业的价值观念,如自利、竞争、企业家家精神,要求政府更加关注公民参与、协商、领导、公平、正义、责任、专业等,而这些观念在被称为新公共管理的圣经《再造政府》中却被忽略,甚至连公民和公民权都没有提及。这样怎能建立起对公民负责的民主政府呢?在一个公民社会里,政府官员不仅要做好服务工作,还要承担协调、沟通、谈判、仲裁、判决和化解矛盾的工作。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是负责和公道、正派。
若波特·顿哈特(Robert B.Denhardt)和詹尼特·文森特·顿哈特(Janet Vinzant Denhardt)提出了新公共服务型政府的7项基本原则:
第一,公共服务的基本作用是汇集和满足公众的利益要求,而不是试图控制和驾驭社会的发展方向。第二,公职人员必须形成公共利益之上的理念,其目标不是找到由个人选择所驱动的解决方法,而是形成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
第三,满足公共需要的政策和方案可以通过集体努力和协作过程有效地实现。
第四,公共利益是以共同价值为基础进行对话的结果,而不是个人利益的集合。因此,公职人员不应该仅仅满足顾客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建立与公民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第五,公职人员不仅必须按市场规律行动,更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依照社会价值和政治标准,满足专业化要求,实现公民利益。
第六,公共组织体系只有在尊重全体公民的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和参与过程,才能取得长久的成功。第七,公共利益在公职人员和公民的共同努力下可以更好地得到实现,而不能仅靠企业管理模式。
总之,政府管理今后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的形势要求政府管理不仅要采取传统行政管理方法,而且要充分吸取新公共管理的重视市场机制和企业管理方法的优点,探索新公共服务型政府管理的模式,以公民参与、公共利益和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管理的核心内容。
三、中国政府管理模式的反思
中国政府管理也经历了传统的政治挂帅的管理模式和以市场机制、企业化政府模式改造政府管理的探索。
其中有许多经验,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探索走向新公共服务模式的新道路。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当时国际国内局势的影响,左倾急躁冒进的指导思想占统治地位,政治挂帅,思想领先,要打烂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破旧立新,斗私批修,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批唯生产力论。政府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政府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控制了一切资源和机会,领导人民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大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这有点类似于在西方搞的福利国家,但生产力水平低下,难以维系,人民的基本物质生活都难以保障,造成了全能型大政府和贫穷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社会的发展总是遵循其自然的历史规律,不可能超越,否则就要犯大错误,走弯路,还要被迫返回原路。
改革开放以后,经过拨乱反正,重新走上了尊重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轨道,政府职能也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的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任务以后,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明显发挥出来,许多国有企业经过改造重组,走向市场,实行优胜劣汰,一大批私营和合资企业成长起来。政府也进行了自身的精简改革,实行党政分开和政企分开,不再包办代替不应该由政府承担的任务,新公共管理模式也在理论和实践上影响到了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引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企业化管理、顾客至上等也成为政府管理的口号,一些地方还提出了“经营城市”的理念。
新公共管理模式注意发挥市场机制和竞争作用,借鉴企业管理的经验,是政府改革的一个新思路,具有创新性,实践中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由于政府管理与企业管理存在根本不同,因此,以企业家精神改造政府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大问题,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和不全面、不科学、不持续、不和谐发展,值得认真反思。
中国政府当前和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内都应当集中精力尽快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社会公平,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维护和促进国家和平发展的国际国内局面。在这些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而不是简单得把责任推向市场,用企业和市场的办法解决社会问题。中国的问题十分复杂,不可能一付药包医百病,不能把复杂困难的问题简单化,向企业和市场一推了之,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和态度。
中国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出现的损公肥私、化公为私的现象,导致大量工人下岗失业,危害社会稳定;政府与民争利,官商勾结,乱占耕地等问题的出现都与这种改革价值取向和理论指导有关。中国的事业单位改革的思路也是要走市场化道路,学习企业管理模式,提高经济效益,甚至提出教育产业化的口号,结果造成公立学校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医院与药厂推销人员内外勾结,吃回扣,开大处方,造成医疗费用节节攀升,老百姓看病难。中国的事业单位很多都具有垄断性和资源独占性,如果让他们像私人企业那样运作,要盈利甚至实现暴利是易如反掌的事情,这样可就损害了一般老百姓的利益。中国要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而不是市场化或企业化政府,不能简单地把公民当成一般消费者看待。政府的职能既不是掌舵,也不是划桨,而是为公民服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认真研究,长期探索。
国外的先进经验要学习借鉴,但不能简单照抄照搬,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又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问题。先进国家实行得很好的东西,拿到中国来就可能变为走样,为什么?因为国情和发展阶段不一样。中国还没有完成一般政府公共服务的任务,就超前地提出企业化政府的口号,实在是为时尚早。
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不应当是建设企业化政府,而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不是向市场、企业和社会甩包袱,而是要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为公民、企业排忧解难,建设良好的制度环境,实现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一个民主、富强、文明的和谐社会。政府制定公共政策和进行决策必须公开化和透明化,让公民参与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聪敏才智。要真正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依法行政,首先要转变政府管理观念和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立荣著《中外行政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 傅大友等著《行政改革与制度创新》,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3. 黄仁宗:《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关》,载于《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全球化与政府作用”课题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改革:中国的经验、问题与前景》,载于《管理世界》2001年第4期。
5. 毛寿龙等:《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 Box, Richard.1998.Citizen governance.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7. Chapin, Linda W., and Robert B Denhardt.1995.“Putting ‘Citizens First!’ in Orange County, Florida.” National Civic Review 84(3):210-215.8. Robert B.Denhardt,Janet Vinzant Denhardt.2000.“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0(6): 249-259.9. King, Cheryl and Camilla Stivers.1998.Government Is Us: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an Anti-government Era.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Inc.10. Deleon, Peter.1997.Democracy and the Policy Sciences.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1. Kaboolian, Linda.1998.“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8(3):189-193.12. Hood, Christopher.1995.“The ‘New Public Management’ in the Eighties.” Accounting, Organization and Society 20(2-3):93-109.13. Denhardt, Jonet V.and Robert B.Denhardt.2003.The New Public Service.Amonk.NY: M.E.Sharpe.14. Pollitt, Christopher.1990.Managerialism and the Public Service.Cambridge, England: Basil-Blackwell.作者:曹文振,男,1965年11月生,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法学博士,现在韩国国立汉城大学行政大学院作高级访问学者。
第二篇: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真题
公共行政学2003年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
1、机关行政
2、政府行政过程
3、行政发展
4、公共产品
5、第三部门
6、《权利下放法案》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2分,共60分)
1、概述研究行政环境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简述行政领导的涵义和要素
3、略谈现代人事行政的更新机制
4、如何认识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及其对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论断
5、怎样理解当代西方国家建立“企业化政府”的新理念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
1、中西政府制度没有多大区别
2、首长制行政体制无异于委员会行政体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题16分,第二题24分)
1、我国行政信息制度的历史发展
2、从我国加入WTO的角度,谈谈自己对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主张
管理思想史2003年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
1、大卫.李嘉图的群氓假说
2、《管理心理学》(莉莲.吉尔布雷恩)
3、梅奥人际关系学说
4、德加.沙因的复杂人假说
5、目标管理
6、切斯.特巴纳德
7、PDCA环(戴明环)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2分,共48分)
1、科特“新规则”的内容
2、学习型组织的组成成分及其特征
3、新三论及其在管理学上的意义
4、坎南“政府失败说”的主要观点
三、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析泰勒、法约尔、韦伯等人管理思想的异同
2、托马斯彼得斯的管理思想较之传统的管理思想有何新变化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2分,共44分)
1、西方政府管理改革的基本历程和主要实践
2、日本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及面临的新难题
第三篇: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形势探讨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形
势探讨
一、近三年录取情况
2013年行政管理专业,360分就可以进入复试,公共课单科57分过学院线,专业课105分过学院分数线,这对于2014年广大考生来说,真是个利好的消息。2013年行政管理专业86个人有复试资格,因行政管理专业复试人较多,学院建议低分学生调剂,14个人选择调剂,10个选择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录取8个),4个选择调剂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全部录取),实际72个人进入行政管理专业复试,实际录取49个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其中包括推免生。
2010年公费和办公费比例增加到80%以上,招生形势仍旧大好,2011年的学生全部是公费;2012年61人36人 A类公费,10个B类,11个C类,4个D类。2013年49人,分别26个A类,12个B类,11个C类,所以2013年的公费比例逐渐加大。
二、读研就业情况
以后国家对全日制的学术型硕士逐渐加大奖学金支持力度和培养力度,就业形势会更加喜人。就业主要集中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或大型企业,比如中建三局,三一重工,中广核,深圳航空,深圳发展银行,世界500强——强生药业,汉口银行,中科院武汉分院,河南邮政,中国建设
银行,招商银行等各大银行,中国移动和联通等,就业基本不成问题。
三、2014年考研形势分析
因为2014年的招生简章到今年10月份才能发布,我们先结合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课招生简章及以往历年考试形势,2014年的考研我们做出以下分析:
1.专业课书基本上可以参照2013年专业课书复习,变动
不会很大。
2.竞争压力依然大,专业课仍然是胜利进入华师的制胜法
宝,因为专业课提高很快,大部分考生都是跨专业跨学校的,相对于其他人,可能在专业课上找出好的方法可以让你事半功倍。
3.有条件的话,建议参加下培训班或者自己购买点辅导资
料,毕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以让你看到更高。
4.专业课既然是考试,就一定要背书。首先,前期8月份
之前打好英语的基础,8月之前英语是重点,确保英语能过线。其次,专业课复习可以用四轮复习法:看书(六七月之前,通读课本,了解大致内容和课本框架)——消化掌握重点(八九月,根据辅导资料和真题,把握考点重点,并辅以做笔记消化理解)——背诵记忆(9—12月,分为重点,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记忆知识点)——查漏补缺(考前一个月,通过自我测试和模拟题,发现
不足)。
最后,调整心态,掌握方法,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具体可以交流QQ1325869273,预祝大家考研成功!
第四篇:华中师范大学专业简介
1.专科起点本科
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法学、会计学、旅游管理、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教育管理、工商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社会工作(社区管理)。
2.高中起点专科
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英语、法学、电子商务、会计学、学前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社会工作(社区管理)、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在各地具体的招生专业、层次,请向我院在该地的学习中心咨询。
招生专业简介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
1.高升专
主要专业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作品选、文学理论、现当代文学专题、外国文学、文学文本解读、写作等。
2.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语言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文学批评、先秦两汉散文史、唐宋诗词史、明清小说史、20世纪中国文论、20世纪世界文学、民间文学、比较文学等。
二、英语专业
1.高升专
主要专业课程:综合英语、阅读、语音、听力、写作、语法、英美概况、计算机基础等。
2.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综合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英语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语用与交际、英语教学论、跨文化交际、词汇学、第二外国语等。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1.高升专
主要专业课程: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数值分析、微型计算机技术、实用数据库等。
2.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学、计算机网络、微型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等。
四、教育技术学专业
1.高升专
主要专业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摄影技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教育传播学、计算机动画、电视原理等。
2.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与学科教学论、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网络及教育应用、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远距离教育技术、CAI课件设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微机原理等。
五、电子商务专业
1.高升专
主要专业课程:电子商务概论、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西方经济学、实用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多媒体技术与网页制作、C语言程序设计等。
2.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信息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电子商务政策法规、网上支付与电子银行、CI与网络广告、客户关系管理、Web站点设计与管理、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电子商务安全认证等。
六、法学专业
1.高升专
主要专业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学、合同法学等。
2.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婚姻家庭法、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私法学、律师与公证制度、证券法等。
七、学前教育专业
1.高升专
主要专业课程:学前教育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基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基础等。
2.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原理、幼儿教育课程、学前儿童游戏、幼儿教育管理学、幼儿语言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音乐教育、幼儿美术教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等。
八、工商管理专业
1、高升专
主要专业课程:经济数学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市 场营销原理与实务、市场调查与预测、经济法概论、小企业管理等。
2、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原理、现代企业管理、应用统计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法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企业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
九、会计学专业
1.高升专
主要专业课程:基础会计学、经济法学、经济数学基础、财务会计学、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
2.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西方经济学、银行会计、管理学原理、证券投资学、新税制、数据库实用技术、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房地产会计、审计学等。
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学、劳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经济法学、劳动法学、应用统计学等。
十一、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概率论基础、实变函数、数学教学论、抽象代数、微分几何、射影几何、数学建模、竞赛数学等。
十二、旅游管理专业
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文化学、旅游心理学等。
十三、应用心理学专业
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SPSS统计软件、健康心理学、学校心理辅导。
十四、小学教育专业
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发展心理学、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数学教育、教育管理学等。
十五、教育管理专业
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教育学、教育管理学、学校管理学、管理心理学、教育督导、中外教育史、教育科研方法、教育统计与测量等。
十六、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管理方向)
1.高升专
主要专业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方法、社区管理、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物业管理、民法与婚姻法、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等。
2.专升本
主要专业课程:社会学理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个案工作、城市社会学、社会研究方法、社区工作、社会统计学、社会行政、社会问题研究等。
十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行政管理)
1.高升专
主要专业课程: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务应用文写作,社会学概论,行政管理学,管理心理学,公关与礼仪,政治经济学等。
第五篇: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行政管理复试辅导资料参考
华中师范大学 行管 复试经验
之复试
又是一年的此时此刻,但楼主心情却已截然不同。依稀记得,去年考完各种happy各种堕落,完了到这会儿的时间,考研也已经告一段落,放松完毕,那些考研期间没时间没精力不能做的事情也做的差不多了,所以是时候逛逛论坛,关心下自己的战绩,以解心头的各种疑虑了,所以这也是我为什么这会儿写点儿东西给大家看的原因。
在此也特别感谢12届写帖子的学长学姐们,给我很大启迪。
华师行管考研复试内容:
专业课面试40分,行政法笔试40分,英语笔试20分,总共100分。
复试参考书目: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北大高教出版社 第三版 姜明安主编
同等学历及跨考专业加试科目:
《政治学基础》第二版 王浦劬 北京大学出版社
《管理学原理》第五版 周三多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复试流程:
复试总共两天时间,去年是4月13号到4月14号,12号下午政审,13号上午体检,下午考英语,晚上先考加试,然后是行政法笔试。第二天,专业课面试,是根据12号政审交材料的时候你的抽签号,决定你面试的时间。
复试之专业课面试
复试书目:
初试的6本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内课外基本各占50%。
主考官乃管院三巨头:
张立荣(院长),刘筱红(博导),姚锐敏(教授/副院)
面试流程:
按抽签号顺序,三人一组,进去后教学秘书会让你抽题,完了大概有3到5分钟的准备时间,所以无论你记得多熟,都把书本带进去,以备不时之需。拿到题目,不要紧张,先列提纲。如果题目是课外的,很生疏的话,先迅速的在脑袋里面搜集一遍信息,把你知道的东西都罗列出来,然后再整理,有条不紊的讲给老师听。
记得,即便是完全不知道题目讲的是什么,你也要很淡定的告诉老师,你对这个题目不是很了解,但是希望能讲下你自己的见解。然后沉着、冷静、自信且有条理的讲完自己的观点就好。这种情况不常见,大家也不要紧张,哈哈哈~如果,你很lucky,抽到课本里面的知识点,也不要放松大意,一般情况下,像这种题目,想拿高分的话,你不仅要答出知识点,还需要再谈谈你自己的见解,但是,如果你对你想说的东西没太大把握,也不要讲,以免画蛇添足。
考场礼仪:
给主考官的第一印象很重要,你可以穿的不用太正式,但一定要整洁大方。简单的介绍下自己,跟老师有礼貌的打招呼,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其实都很重要。张院和姚老师都很和蔼的哈,刘老师也很有魅力,所以大家放轻松,积极自信冷静的表达自己就很ok了。记得,无论你当时有多high、多紧张,也一定要让自己的话说得很清晰流畅、观点明确、逻辑严密,考前可以每天花个5分钟站在镜子前练习下或者找同学提前演练。亦可联系我707979553,更多东西分享给大家。
专业课的复习方法:
一般情况下,出成绩到复试有差不多50天左右的时间准备,鉴于初试6本书背过,比较熟悉,而行政法任务艰巨,可以将它置于后15天来过一两遍即可,经过观察历年的面试题目(我曾经记下来过,回头找下,发给大家哈)。
针对于面试,楼主发现《中外制度比较》和《博论》基本不出题,陈振明的《公共管理学》、刘筱红老师的《管理思想史》,还有那本《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考得比较多,大家可以着重准备下,然后可以再看下十八大和十大届三中全会的决议,特别是对行政体制改革的说明,将复试时间合理安排,事半功倍。
至于《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这个本书的笔试(我同学有姚院行政法的课件,回头要来),是重中之重,务必要引起大家重视,我们这届一个400+同学,就是因为笔试不理想,才得到C类(A类与C类之间,算上补助,一共相差近八千大洋的说)。
最后,还是恭喜学弟学妹们都能得到自己理想的成绩,不久之后,桂子山见哈。
目录
行政法真题及书中答案
《行政法》之经验谈
《行政法》复习重点与考点
《行政法》要点归纳及原则总结(手写版)《行政法》讲义
面试部分参考真题
面试之经验谈
时政部分
张院的服务型政府论文
加试部分真题
加试之经验谈
《管理学》讲义
《政治学基础》讲义
英语之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