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3、《故乡》课文讲义
13、《故乡》课文讲义
一、小说基础知识回顾
1、小说定义: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分类: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篇幅长度)
3、人物塑造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4、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5、小说的故事情节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部分。(序幕、尾声)
6、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课文基础梳理的时间和原因。(开端)
第二部分(第6自然段到第77自然段):叙述“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第一层(6--8)老屋寂寥,增我悲凉;与母叙话,与侄交谈。第二层(9--33)“我” 忆儿时闰土,思念往昔情义。第三层(34--52)“我”见杨二嫂,平白受欺凌。第四层(53--77)写“我” 中年
闰土,倍感隔膜之痛。(发展高潮)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到结尾):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感想,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向往。(结局)
四、问题导入:
1、故乡除了景物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记忆中:明朗、美丽,1、秕谷(bǐ)祭祀(sì)瓦楞(lãng)阴晦(huì):“好的多”令人向往;现实:灰暗、萧条,令人伤感。
阴沉,昏暗恣睢(zì)(suī):任意胡为装弶(jiàng)
2、看看那些主要人物到底有哪些变化?闰土、杨二嫂、“我的心情” 寒噤(jìn)惘然(wǎng):心里好象失去了什么东西的样子。猹(chá)隔膜(mó):思想感情不相通脚踝(huái)胯(kuà)下獾(huān)鹁鸪(bó)(gū)髀(bì)嗤(chī)笑絮絮(xù)瑟(sâ)索蜷(quán)缩折(shã)本潺潺(chán)黛(dài)色愕(â)然五行(xíng)颧(quán)骨伶(líng)仃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展转:生活不安定,四处奔波。
2、《故乡》选自《呐喊》,作者 鲁迅,写于1921年,在这十年前,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
3、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按时间 顺序安排情节。全文可分为三部分,即 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
4、鲁迅(1881-1936),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开始用“鲁迅”笔名创作,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有《野草》,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杂文集有《坟》,《华盖集》等二十余集。1936年病逝于上海。《社戏》选自《呐喊》,《雪》选自《野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风筝》选自《华盖集》。
5、课文主题: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为线索,深切地感触到故乡的衰败,并以此作为小说的情节基础,描写了以闰土为代表的旧中国农民的悲惨生活,表达了“我”对贫苦农民的深切同情,反映了农村经济的日益破产,揭示了农民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抒发了热切向往新生活的愿望。①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杀;②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了;③愚昧、落后、贫穷的轮回;④渴望理想的人与人关系。
6、背景: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
这篇小说是鲁迅在1919年12月初,回故乡接母亲时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在故乡,他目睹了故乡的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希望”的破灭,心中感到无比的悲哀。1921年,作者依据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文章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我是作者所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不能指作者自己。
三、结构分析:第一部分(开头到第5自然段):写“我”渐近故乡时的悲凉心情和眼前故乡破败萧条的景象,交代了“我”回故乡
五、人物命运分析 A
整理编排:仝晓勇
★小结:闰土的遭遇正是当时广大受压迫、受剥削农民的具体写照。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也就在于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双重压迫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B
★总结:从她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杨二嫂曾是一个被称作“豆腐西施”,端庄文静的人物。由于长期艰辛生活的磨难,她变得尖酸、刻薄、庸俗、势利。她是一个贪小便宜、自私的小市民,辛苦恣睢的典型。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在军阀势力的统治下,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农村经济的破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C
★亥革命的不彻底性造成的农村破产人民生活痛苦的现实,表达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新生活的渴望。
回故乡——急切 见故乡——悲凉 忆故乡——令人向往
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舍 见杨二嫂——惊吓、困窘
见闰土——兴奋、惊异、悲哀
离故乡——失望、气闷、悲哀、憧憬未来
▲人物分析小结:
1、闰土:是一个勤劳善良,质朴老实,痛苦麻木,但不觉悟的农民形象。作者对其态度: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塑造其目的:揭示帝国主义、封建社会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害。
2、杨二嫂:是一个贪婪、尖刻、鄙俗,自私庸俗的小市民典型。作者对其态度:既可恨、可鄙又可怜。塑造其目的:在三座大山压榨下乡镇小市民也逃不了日益贫困的厄运。
3、“我”:是一个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具有民主进步思想倾向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作者对其态度:寄希望于未来,却又对前途感到渺茫。塑造其目的:串联全文。(故乡及故乡人的变化都是通过“我”的观察与感受表现出来的。)
▲作者描写这些人物的变化,其作用是:
1、反映中国人的精神,表现中国普通民众的生命是怎样被扼杀的。整理编排:仝晓勇
2、表现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贫穷轮回。如,闰土:少年——中年;水生:少年——中年
3、渴望纯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中年闰土对“我”的态度,杨二嫂对“我”的态度,说明了孩提时那种真诚友善的关系完全消失。表现了“我”渴望打破封建社会的尊卑秩序,渴望建立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六、问题探究
1、作者回到阔别20余年的故乡,在故乡呆了大约多长时间?是如何推算出来的?明确: 约半个月左右。依据:“第二日”(P75第二自然段),“这样的过了三、四天”(P81第四自然段),“又过了九日”(P85第一自然段)等。
2、这么长的时间,作者对每天都作了介绍吗?着重写了哪些天的事情?明确:着重写了这些日子的事情:①“第二日”;②“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③“又过了九日”
3、作者又着重写了这些天的哪些人、哪些事?用了哪些方法刻划人物?明确:①“第二日”:母子见面;回忆少年闰土(回忆瓜地刺猹、初见印象、讲雪地捕鸟和瓜地刺猹、离别赠物);见到杨二嫂(声音、视觉、语言、动作)②“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会见闰土(肖像、神态、语言、动作等)③“又过了九日”:动身启程。
4、第1段中的“冒了严寒”说明什么?“冒着严寒”写回故乡的季节,写出我回故乡急切心情。
5、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6、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7、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我所感的悲凉”? 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造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8、文中又一次提到“眼前展开一片„„金黄的圆月,其作用是什么?(形象地突出“我”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
9、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①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借代)②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比喻)
10、点出哪三种旧的生活态度?新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呢?(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新的生活是不同于以上三种的安宁、幸福、和平的生活。)
11、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这是为什么?因为“我”对故乡的现实(即人与事)感到失望,故乡没有给“我”留下好印象。
12、86段的三种生活: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辛苦辗转”的意思是像“我”那样异地谋生,到处奔波,生活不安定。“辛苦麻木”的意思是像闰土那样在社会的重压下贫困艰辛,精神萎靡而麻木。“辛苦恣睢”的意思是像杨二嫂那样生活每况愈下而尖刻、泼辣、放肆、自私自利。
13、该有新的生活”是指?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14、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一句如去掉“竟”,句子的含义有什么不同?(“竟”字表现“我”对与闰土的隔膜之深,感到惊愕。如去掉“竟”字,表现不出“惊愕”的意思,同时也削弱了文章谴责旧社会的意义。)
15、“我”就是鲁迅吗?通过对全文的分析,用一句话概括出“我”是怎样一个形象?“我”有作者的影子,但不等同于作者。“我”漂泊在外,对故乡一直怀着美好的回忆,看到故乡衰败、冷漠的现实,深感悲哀、失望,但内心深处,还有对故乡美好未来的憧憬。“我”对闰土怀有深厚的感情,表现了“我”对劳苦人民的同情与
爱,对等级观念的否定。“我”是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16、结尾充满了哲理,怎样理解?它告诉人们: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迅跑,就会迎来新生活。
七、重要语段理解
1、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欢喜:见到童年好友。凄凉:二十几年的世态炎凉使他感到痛苦、难堪。恭敬、老爷:写出闰土在封建等级制度下所受的精神压迫和痛苦,也刻画出了农民闰土与知识分子“我”之间关系的隔膜。)
2、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打了一个寒噤:闰土居然叫我“老爷”使“我”感到惊异,少年时的纯真友情,完全被封建等级制度观念所代替。厚障壁:比喻因等级观念而产生的深深的思想隔阂。)
3、“„„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事:中国传统的一套封建礼法关系,以及这种礼法关系所维系着的封建等级观念。人与人平等相待就不成规矩,可见受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之深。不仅经济生活上困苦不堪,精神上也被严重摧残。)
4、“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缺吃少穿的情况下还送来干青豆体现他的善良和淳朴。)
5、“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说明官税繁重。)
6、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7、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表现他内心不平,又无力反抗,更不知如何改变现状。)
8、下午,他拣好了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和烛台,一杆抬秤。(反映出闰土的麻木与迟钝,把改变现实的希望寄托在对神灵的祈求、祷告上。)
10、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象,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我”相信故乡会好的,但总觉得美好的未来很渺茫,以至于眼前曾有的影象模糊起来了。)
11、希望本无所谓有„„也便成了路。(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意思是: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不断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
12、我希望他们不再象我,又大家隔膜起来„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辛苦展转,像“我”那样异地谋生,到处奔波,生活不安定。辛苦麻木,像闰土那样在社会的重压下贫困艰辛,精神麻木。辛苦恣睢,像杨二嫂那样生活每况愈下而自私、尖刻、贪婪。全句表达了作者希望“应该有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13、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比喻。指当时社会造成的人们之间思想感情上的隔膜。)
14、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A 离开故乡的路B 人生的路)
1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鲁迅当时还不是阶级论者,美好的希望、新的生活是什么,鲁迅不能明确地回答,因此作品中的“我”当然也不能回答。想到希望,自然便害怕起来了。)
16、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明“我”对希望的实现、新生活的到来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17、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无所谓有”,意在说明光有“希望”,空怀“希望”而不去追求,奋斗,“希望”就不成其为“希望”;“无所谓无”意在说明即使“希望”只有一点点,但只要
整理编排:仝晓勇
为了“希望”而不懈追求,始终不渝地去奋斗,“希望”就会成为现
实。这句话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它的喻意是:要实现美好的愿望,就要努力去实践。这段话强调了实践的意义。有了希望不去实践,这种希望是无所谓有的;有了希望 并为之奋斗,希望定会实现。希望 需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 能实现。这个比喻,表达了“我”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
18、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相对来说,闰土的改善生活的愿望实现起来容易,而我的愿望是改变社会。反映我一方面有追求新生活的坚定信念,另一方面也感到希望的渺茫。当时的鲁迅并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具体的“路”,因而“我”对路的憧憬不免迷茫。)
19、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第一个“高墙”是实写。第二个“高墙”是虚写,是比喻用法,指“我”与闰土之间隔着“厚障壁”,即封建意识、封建等级观念造成的隔膜。)
八、写作特点分析
1、对比: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农民命运的日益悲惨。②杨二嫂前后对比:反映黑暗社会病入膏肓。③“我”与闰土前后关系:等级观念的鸿沟难以逾越。④闰土和杨二嫂:对闰土的崇敬与同情。⑤故乡情景前后对比:每况愈下的中国农村经济。⑥“我”、闰土和水生、宏儿:对未来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描写要突出故乡前后的变化。
2、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感情。①开头景物:反映农村的衰败和“我”的悲凉心情。(第2、6段)②神异图画:创造明朗愉快的气氛,烘托“我”对少年闰土的热爱。(第12段)③离乡景物:创造静溢气氛,形成情景交融的深远意境。(第78、84、88段)(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4、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3、运用准确的性格语言表现人物。杨二嫂。
4、巧妙地运用第一人称叙述手法,行文自然流畅。
九、课文趣味拓展——争鸣:“碗碟”到底是谁埋的?
鲁迅的小说《故乡》一文中有这么一段:“„„母亲说,那豆腐西施的杨二嫂,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本是每日必到的,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他可以在运灰的时候,一齐搬回家里去;杨二嫂发现了这件事,自己很以为功,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这段有一处有争议的问题引起学生们的浓厚兴趣,那就是:“我”搬家时的“碗碟到底是谁埋在灰堆里的?”
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读课文,认真探究问题,结果全班同学议论之后就出现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是“杨二嫂埋的”;另一种认为是“闰土埋的”。
认为是“杨二嫂埋的”理由是:
1、这是由那个时期的杨二嫂性格特点决定的。她自私、贪婪、爱贪小便宜,通过“嫁祸别人”去捞取资本。
2、第74段“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所以,闰土不必埋在灰堆里,应正大光明的去拣择。没有必要把碗碟藏起来。
3、杨二嫂怎么知道灰堆里有碗碟呢?她也不用草灰,他为什么径直的到灰堆去掏呢?她怎么知道灰堆里有碗碟呢?分明是她干的。
4、“前天伊在灰堆里,掏出十多个碗碟来,议论之后,便定说是闰土埋着的”中的“议论、定说”是指杨二嫂无凭无据,栽赃嫁祸于闰土。
5、从闰土的善良性格和“迅哥”的感情来分析:确定他不会偷碗碟的。
认为是“闰土埋的”理由是:
1、“埋的”不一定就是“偷”,二者概念不同,这是前提。
2、“自从我家收拾行李以来,(杨二嫂)本是每日必到的”,从“每日必到”可以看出:对搬家的情形杨二嫂几乎是了如指掌,那闰土往灰堆里埋碗碟,杨二嫂也会尽收眼底。所以她才径直地去灰堆里掏它,并想嫁祸闰土。
3、杨二嫂是个贪婪的人,她看到碗碟应该直接拿回家,而不必埋在灰堆里。
4、也许是闰土在选择物品中选中了碗碟,只是怕放在外面人们搬家容易碰碎,所以放在了灰里,待拉草灰时一并拉回去。不存在偷不偷的问题。
十、《故乡》读后感——安徽省桐城市铁铺中学吴龙本老师 话题一:变化——“无可奈何花落去”
《故乡》是鲁迅取材于亲身经历的小说,文章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人物的“变化”。少年闰土,月夜看瓜刺猹,装逮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是儿时“我”羡慕向往的英雄。二十年后,苦难的生活使他变得呆滞麻木,他“先前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更可悲的是他内心的变化:见了久违的“我”,竟以“老爷”称呼。面对苦难的现实,没有了少年时的聪明能干,只是寄希望于神佛保佑。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年轻美丽,因而她的豆腐店的买卖也非常好,人称“豆腐西施”。二十年后,她成了“凸颧骨,薄嘴唇”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变得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爱搬弄是非,目的只在于想从“我”的搬家中多捞点好处。话题二:色彩——“东边日出西边雨”
《故乡》中交织着冷暖两种色调。记忆中的故乡是美丽温暖,不只是正月盛大祭祀的热闹,更因为它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波浪翻滚的大海为背景的海边沙地,还有那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小英雄紫色的圆脸,明晃晃的银项圈,海边五色贝壳。“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还有各种颜色鸟类:稻鸡、角鸡、勃鸡、蓝背„„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那么鲜艳、明丽,构成幅“神异”的图画。而现实中故乡色调是昏暗的、阴冷的、低沉的,时候是“深冬”,天气是“严寒的”“阴晦的”。刮着“冷风”,声音是“呜呜的”,看到的是“萧索的荒村”,整体给人以压抑沉郁之感。
话题三:活动——“天空没有留下痕迹,但鸟儿已飞过”一部《故乡》涉及诸多活动,其意义也迥然不同。小说整体写的是一次搬家告别活动,并由此牵涉不同时空诸多人物。记忆中儿时过年的盛大祭祀活动,儿时小伙伴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月夜看瓜、海边拾贝等一系列充满神奇色彩亲近大自然的活动。还有在故乡的会见中年闰土,撞见扬二嫂,拜访亲戚本家详略安排,各各不同,各色人等以其独有活动,展示其充实丰满形象。话题四:交往——“你看云时很近;你看我时很远”
小说《故乡》中有不同人物,主要写“我”与他们的交往,记忆中少年闰土与迅哥儿的交往,少年闰土是信息交流发布者:雪地捕鸟、月夜刺猹、海边拾贝、潮汛看跳鱼儿神异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他还送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更是难得的纪念品。现实中“中年闰土带来一包干青豆”,“我”让他自己拣几件留用的东西:长桌、椅子、香炉、烛台、抬秤还有全部草灰。曾经的儿时伙伴分手时大哭不肯出门,现到中年隔膜加深,成了“老爷”与“下人”。难道是时空的阻隔改变了远近?众邻居在“我”搬家时的表现,更让人弄不清“是远还是近”。
话题五:愿望——“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中人们生活不同,愿望不一。中年闰土的愿望是世道太平没有兵匪、官、绅、饥荒、苛税,这些愿望的实现全求神佛保
整理编排:仝晓勇
佑了。杨二嫂年老色衰,生活困窘,她的愿望是能尽量多的捞点好
处,哪怕是一副手套,一只狗气杀。“我”的愿望则是寻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后辈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闰土杨二嫂们的愿望在于满足困乏的物质利益,“我”作为觉悟的知识分子则苦苦思考探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整理编排:仝晓勇
第二篇:故乡课文读后感
故乡课文读后感
故乡课文读后感1
第一次接触《故乡》这篇文章应该是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那个时候只是节选了其中的一段《闰土》,读第一段闰土刺猹的情景时,脑子里就真的浮现出来一个少年在月光下看瓜的情景,浮现出来的那个画面是能动的,觉得那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少年,当时觉得那是无比快乐的生活。
对于“我”看到的“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记忆犹新,有一种被关在监狱里的感觉。小的时候我也是用闰土一样的方法捕鸟的,不过只有麻雀,而不会有什么稻鸡,角鸡,鹁鸪,蓝背……于是我也很羡慕闰土。因为其中的一些段落是需要背诵的,还有其中的一些重点句子是要有他的深意的,然后语文老师就把他的意思写下来,这些重点词句的深意最多的竟然有百十来字,我们每个人都抄了去背,其中就有“四角的天空”这一段的.含义,所以记忆深刻。
那个时候我们班分了8各小组,我还是一个小组长,负责这一个小组的背诵任务,我记得一个同学背“闰土”的一些深意一直背不下来,天都快黑了,还是背不下来,我也替他着急,因为当时老师也还在办公室,要检查的,背不下来不让走的,那个语文老师是一个极其认真的人中年男子,刚上六年级的时候教我们数学,教的极好,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教我们语文了,教的也是极好,现在好像已经是校长了。
最后终于在我的一再提醒下他终于结结巴巴的背下来了,我大着胆子去跟老师说他背下来了,老师竟然没有检查,就说:那就走吧。大概老师也是看天太晚了吧。作文
故乡课文读后感2
最近几天看了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读完这篇文章后,我颇有感触。《故乡》这篇文章以叙述主人公“我”回到家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了旧中国农民悲惨生活和精神病苦,抒写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存在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在本文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闰土。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少年闰土的形象与中年闰土的形象有很大差异。少年闰土是天真、活泼、勤劳、勇敢、机灵的小英雄,而中年闰土的形象是迷信、麻木、好不觉醒的木偶人。“他站住了,脸上显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这几句话可以看出闰土见到童年好友是高兴的,但是二十几年的世态炎凉使他感到痛苦、难堪。“终于恭敬起来”蕴含深沉的悲哀。“厚障壁”比喻人与之间的隔膜,封建等级观念的束缚。从中可以看出中年闰土的性格是封建社会压迫,扭曲的结果,值得同情。从闰土身上,可以看出旧社会的黑暗和劳动人民苦难的生活,我为我生活在一个新中国,一个新的社会而感到幸福。鲁迅先生在文章最后说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说明了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就没有希望。虽然实现“希望”困难很大,但是只要去不断的探索,实践,就有可能实现“希望”。我也在想:我们在生活中何尝没有呢?
故乡课文读后感3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少年便是闰土。我是在鲁迅的《故乡》中认识他的。当时,这健康可爱、有着紫色的圆脸、颈戴银项圈的少年,留给了我很大的印象。他给作者,也给我们诉说了他的稀奇的见识: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他和作者一起开心的交谈,一起天真的欢笑,在一起肆无忌惮的玩耍。
但,二十年过去了,闰土已不是以前的闰土了,岁月在他的脸上和手上,都留下了沧桑的痕迹。他之前紫色的健康的圆脸,如今变作灰黄;红活圆实的手,如今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倒像是松树皮了。最重要的是,闰土见到鲁迅后,第一声叫出来的.,竟然是“老爷”!
他们之前以兄弟相称,但现在却主仆分明,只是因为“那时是孩子,不懂事”么?二十年的转变,使得他从一个勇敢机智、见多识广的小男孩成为一个庸俗、卑躬屈膝的下人。到底是什么使他的改变如此之大呢?是贫穷?还是所谓的“长大了”?或者……
应该是当时的社会吧。是当时的种种压力,才使得一个天真无邪、自由快乐的少年变作一个目光呆滞、呆若木鸡的农民。闰土就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庸俗、麻木。
文章的最后,鲁迅的侄子宏儿和闰土的第五个孩子在一起,同二十年前的鲁迅和闰土一样,在一起欢乐的玩耍着。这不就是小时候的鲁迅和闰土吗!但等到他们长大之后,会不会也和现在的他们一样,中间相隔着一层可悲的身份的厚隔膜呢?
第三篇:《马说》课文讲义
《马说》课文讲义
一、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 “韩柳”。
二、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世有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2然后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3祗辱..有奴隶人之手(只是)(辱没)4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喂牲口用的食器)5不以.千里称.也(凭,凭借)(著称)6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吃完)7 食.马者(通“饲”,喂)8 才.美不外见.(才能,美好的素质)(表现在外面,“见”通“现”)9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普通的)(等同,一样)10或.尽粟一石(有时)11策.之不以其道.(用鞭子打)(方法,正确的方法。)12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通“才”,才能)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鸣叫)(通晓)14执策..而临.之(拿着马鞭子)(面对)15其真不知.马也(识别,了解)
三、从文中找出三个通假子并释义。
1食马者(“食”通“饲”,喂)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 表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四、按要求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
15、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16、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通过伯乐的发现人才;而龚自珍表现的人才选拔是不拘一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17、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如: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咏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8、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五、课文思考
1、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食马者” 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埋没人才的人)。
2、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3、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4、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5、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6、第三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
7、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8、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六、拓展延伸
1、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千里称也”?首先,马必须调节自身的尽是与跑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
2、对对联。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3、分别概括123的层次: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4、“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5、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6、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
19、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合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
第四篇:故乡的婚礼讲义
故乡的婚礼
琦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故乡的婚礼的习俗。
2.体会作者以女性的独特的视角,表现对母亲的怀念。
二、教学重难点:
1.文中写了哪些故乡婚礼的习俗与母亲的哪些事? 2.体会新娘母女的复杂感情。
3.选取普通的日常小事,怀念母亲,感受亲情。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简介“琦君”
台湾现代作家,在大陆,琦君的名气或许不比琼瑶、三毛,但作为近30年来台湾地区作品最畅销的女作家,她的文字影响了台湾几代人,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女士于2006年6月7日凌晨,在台北过世,她一生中出版的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共30余种,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橘子红了》于近年风靡海峡两岸。她的主要作品还包括:《细纱灯》、《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琦君寄小读者》…… 作家风格与作品取材: 母亲与故乡。琦君写母亲的那一篇一篇的文字,更是字字珠玑。作者以精致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看似平凡的母亲,那总是难怪文坛公认琦君是华文世界里写母亲的第一高手。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写了“故乡的婚礼”的哪些习俗? 2.找出表现新娘母女的复杂心情。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有着浓厚的怀念意味。文章叙述了故乡婚礼的过程,从女方的“请辞嫁”到男方的“坐筵”,从新娘母女复杂的泪水到其他人的喜气洋洋,整个婚礼就像那道母亲亲手给女儿做的菜,味道“咸咸甜甜”的。琦君的作品,大多具有较强的性别特征,本文也不例外。综观全篇,整个婚礼是以女性的视角进行叙述的,作者更为关注的是女性的心理活动:嫁为他人妇的新娘对娘家生活、对母亲的依念,对未来生活不确定性的担心;母亲对女儿的难舍难分以及对女儿未来生活的衷心祝福等。作者以女性独有的细腻,刻画出新娘母女复杂的心情。
(三)精读文本、感受亲情
1.勾画关键词语,找出表现新娘母女复杂心情的语句。
“做母亲的为女儿做这道菜,一边抹眼泪,一边嘴里念念有词,说的都是‘早生贵子’‘五世其昌’等的吉利话……祝福女儿早生贵子。做着做着,一滴滴泪珠儿都落在那碟菜里,真是咸咸甜甜。”“花轿一出大门,立刻把大门关上,要把风水关住,不要让新娘带走。妈妈再疼女儿,风水门仍旧不能不关。这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要出嫁了,做母亲的一方面欣慰女儿长大成人,另一方面却为不能天天看见自己的女儿而伤心难过;期待着女儿能吉祥幸福,又担心她遇到不好的夫家。这种复杂的心情都体现在最后一顿饭菜上了,真是五味杂陈。然而,再疼女儿,长期流传下来的风俗还得遵守,所以,又有了看似绝情的关风水门的举动。人是社会的人,得服从一定的规则,作为新娘的母亲,无力也不愿打破这种规则,心情的复杂,可想而知。
“做女儿的,还没吃到嘴里,泪珠儿也滴落下来了……离开母亲,到一个陌生人家对一个陌生妇人喊妈妈,当然是非常伤心,也非常害怕的,所以母女两人的眼泪就流个没完。”“新娘心里悲悲切切,根本吃不下”,“客人们埋头吃菜,新娘子低头淌眼泪”。“新娘刚到一个陌生家庭,眼泪得忍着,不能像在娘家时可以撒开地流,哪里还吃得下东西呢?”婚筵的菜很丰盛,然而新娘子却无心品尝,离开娘家的护佑,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面对未知的将来,心里充满了担忧。这是新娘嫁到了完全陌生的家庭,就是今天,即使嫁到了已经去过很多次的夫家,现代新娘子的心情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链接:白先勇(台湾当代著名作家,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说:“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阅一本旧像簿,一张张泛滥黄的照片都承载着如许沉重的记忆与怀念。”
2.欣赏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欲扬先抑、反衬 欲扬先抑: 反衬: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所运用的反衬手法。除了上面提到的“我”对母亲的感情之外,其他像以参加婚筵的人的喜气洋洋反衬新娘的伤心,以别的姑娘穿戴的时髦反衬“我”的“傻气”等都是典型例子。
(四)合作交流,联系生活:
婚姻是人生的大事,所以人们对婚礼向来十分重视,力求办得体面、隆重,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婚筵。婚筵是非常讲究的,其宗旨是喜庆、丰盛。婚筵的菜式各地不同,城市和农村也有差异,极具地方特色。联系当地习俗,谈谈现在你身边的婚礼是什么样的? 1.婚嫁的婚礼的环节/习俗?
接亲车队:排场,穿金戴银的/彩礼、礼金,可以附上照片或小视频。2.你怎么看你身边的婚礼习俗,比较琦君笔下的“故乡的婚礼”的习俗,你觉得如何?
3.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富足了,但不能奢华拜金攀比,金钱至上,应在乎珍惜无价纯真的亲情,(五)写作技法(品味语言)
“因为我的妈妈非常俭省,给我穿的是一件不发光的紫红铁机缎单旗袍,不镶不滚,那是她的嫁衣改的。改得又长又大,套在旧棉袍外面,像苍蝇套在豆壳儿里,硬邦邦稀里晃浪的,看去就是个十足的傻丫头。”
不发光,铁机缎单旗袍,不镶不滚,嫁衣改的,又长又大,真是让人失望、让人委屈,与后文的“但我更怀念母亲用嫁衣改的紫红铁机缎罩袍,和那顶法兰西帽子”形成反照,愈显得对母亲怀念之情之深。“套在旧棉袍外面,像苍蝇套在豆壳儿里,硬邦邦稀里晃浪的”,这个比喻十分新奇、形象。苍蝇小且丑,像童年的自己,豆壳对苍蝇而言大而硬,像那件紫红铁机缎罩袍;小小而傻气的“我”套在又大又长的铁机缎罩袍里,不就是“硬邦邦稀里晃浪的”吗?
婚礼,我们都见过或参加过,但能把普通的婚礼写得如此美的并不多见。宋代黄庭坚说:“文章的成就,更无斧凿痕,乃为佳作耳。”琦君所追求的,正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美,在人们司空见惯、不以为意的寻常事物中写出独特的见解和新意,善于从日常生活、常见事物、人之常情中,写出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而这一切,是用最朴素最自然的文字写出来的,难怪托尔斯泰说:“如果世界上有优点的话,那么朴质就是最重大最难达到的一种优点”。《故乡的婚礼》这篇散文,正是这样的佳作。
链接:
楼肇明评说:“尽管说不上是气魄宏大的散文大家,但她却是一位拥有深邃的爱心,在一个不大的题材领域里挖了一口深井的卓异不凡的艺术家”。
总结:民俗(民俗风俗人情)
作业布置:
1.阅读琦君《母亲的金手表》
第五篇:故乡课文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分析闰土,杨二嫂形象,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整体感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二十年前少年闰土的形象,本节课我们将见到二十年后的闰土,在对闰土二十年前后的巨大变化及杨二嫂的变化的分析中,努力探究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及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
1.复习、预习:
(1)二十年前后的景象有哪些变化?这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在,“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中,又重点以写谁为主?
2.分析中年闰土
(1)少年好友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肖像变化:
“紫色的圆脸”—“灰黄”且有“很深的皱纹”
“小毡帽”—“破毡帽”
“红活圆实的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问:中年闰土的脸色为什么会变得“灰黄”?“很深的皱纹”和“松树皮似的手”说明了什么?
(明确:脸色“灰黄”是饥寒交迫造成的营养不良的结果,“很深”的皱纹是生活的重负刻下的痕迹,“松树皮”似的手是长年累月超负荷的劳动造成的结果。)
问:59节中“终于”一词,体现了闰土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
明确:重逢的喜悦—想要叙旧、畅谈—想到自己的现状、凄凉—自卑自贱—终于恭敬地称“我”老爷。
称呼的变化:
问:“老爷”这一称呼写出了闰土心目中两人之间的什么变化?
明确:身份、地位的变化。
问:“厚障壁”比喻什么?
明确: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语言变化
问:中年闰土的话中也有许多省略号,这些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明确:显示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表现了他的迟钝麻木。
神态变化
问:神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怕羞”“高兴”天真活泼—“欢喜”“凄凉”“像石像”“像木偶人”。
问:“石像”这个比喻说明闰土的精神状态起了什么变化?
明确:由于饱受生活的折磨,已经变得呆滞、迟钝、衰老、麻木,了无生气。
问:是什么原因使他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用文中话回答,并理解这句话对表达中心意思的巨大作用。
明确:“多子……木偶人。”说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统治是当时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根源,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问:闰土为什么要拣“香炉”和“烛台”?
明确:把未来寄托神佛。说明他受封建迷信思想愚弄之深,说明了他的麻木迟钝。说明了闰土是旧中国一个尚未觉醒的农民形象。
(2)小结:闰土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劳苦大众在封建传统观念辖制下所受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3.分析杨二嫂形象:
(1)杨二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她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今日
肖像:凸颧骨、薄嘴唇、圆规—体现性格波悍、放肆、尖刻
语言、行动:尖叫,两手搭在髀间、贵人眼高—体现性格泼悍、放肆、尖刻
讨东西、造谣,“塞手套”—体现性格自私、泼悍,爱贪小便宜
昔日
“豆腐西施”,终日坐着—体现性格安分守己
杨二嫂的变化,说明了辛亥革命后城镇小市民阶层的贫困化,反映了经济破产的另一个侧面。
(2)作者塑造杨二嫂这一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用一,以杨二嫂的自私、刻薄衬托扬二嫂的善良、朴实。
作用二,以杨二嫂的变化说明城镇小市民的贫困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破产的广度和深度。
4.见到的景和人发生如此变化后,“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由下文“老屋离我愈远了;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可见“我”对巨变成如今的样子是十分失望的。
四、总结、扩展
本节课,我们着重分析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形象。闰土是解放前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他身上有着中国农民传统的美德—勤劳、善良、忠厚,但因长期遭受经济的压迫和思想上的愚弄,他被那个社会折磨得像个木偶人。从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可以读到作者对老一代农民不幸命运的深切关心和同情。杨二嫂是一个城镇小市民形象的代表,是一个既遭受压迫、侮辱,又深受私有观念支配的被扭曲了的人物形象。从她身上,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她的种种恶习是持否定态度的。
文中,作者着力写两个人的今昔变化,通过对比,深刻地揭示出两个人物形象所蕴含的社会意义,并揭示出小说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