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农民的好医生战胜军

时间:2019-05-13 05:2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系农民的好医生战胜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系农民的好医生战胜军》。

第一篇:心系农民的好医生战胜军

天空高远,因为它知道雄鹰和小鸟需要飞翔;大地宽厚,因为它记得大树和花草需要生长。

崔晓满说,我们党伟大,因为她始终记得人民需要安康和幸福。作为党的一员,他始终不忘自己在党旗下喊出的铿锵誓言。

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崔晓满这么说,也这么做。

崔河村山多、水少;荒地多,耕地少;人口多,资源少。崔晓满一次次地和村干部分析研究当地实际,终于从发展种养殖业和第三产业上找到了一条致富的路子。

~年,他带领村干部多次到外地参观学习,调研考察。为了节省开销,每次他们都是能步行就不坐车,能用2元坐三轮,就不花5元坐大客,能带干粮就不在外面吃。经过再三考察对比,最后选择了养蚕、养兔两个项目。

崔晓满先在村里扶持了几个种桑养蚕示范户,结果两张半桑蚕就能收入近3000元。看到养蚕有钱赚,乡亲们纷纷找老政委和示范户学技术。如今,全村桑田已发展到100多亩,仅两年就实现了“户均一亩桑,户养3张蚕,人均增收1000元”的目标。

随后,崔晓满又启动养兔项目。为避免风险,他又先从老伴的积蓄中拿出5万元,从河南引进玉黄肉兔、浙系獭兔和西斯兰大耳长毛兔各10组、120只,并购买粉碎机、颗粒机,在村里办起种兔常到今年3月,种兔已繁殖到1500只以上。一个“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崔河村正式启动。

建起一个群众满意的好班子

刚回村时,崔晓满发现有的党员干部只想着自己发家致富,党支部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村支部建设不好,群众没有主心骨,党的富民政策再好,村里的面貌也难改变。崔晓满决心从教育入手,与党员干部一起学党章,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授自己在部队带班子的经验,指导督促支部按组织程序定期研究决定重要问题。他还和党员干部一起开展“一个党员学一技,一个党员带一户”活动,带动大家积极投身帮贫脱困改变面貌的工作中。

~年初,崔晓满建议召开村民大会,改选村班子。建议被采纳后,一位年轻党员被推举为村委会主任。他又帮村支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发展一名预备党员,确定3名重点培养的年轻积极分子,给村支部增添了活力与生机。这年底,崔河村党支部甩掉了20多年的后进帽子,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红旗党支部。群众的事最大

崔河村小学老师们说,老政委自当上名誉校长那天起,学校无论什么事,总是抢在先干在前。一天夜里,天降暴雨。第二天一大早,他第一个扛着锹赶到学校冒雨清理校园周围的水沟。校领导说:“您老60多岁了,不能再让您干这些粗活、累活了,指挥指挥就行。”他说:“我是党员,还是名誉校长,光指手画脚群众能信服吗?”

县教育局王全吨感叹,他见老政委3次,留下3次难忘的记忆。盖新学校时,他看到老政委戴个旧草帽,正和老百姓一起埋头平地基,累得满头大汗;到学校进行安全检查时,看到老政委和老师们一起清垃圾,满身尘土;来听课时,老政委和大家一起认真听课,一起查看教案,还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说了很多内行、独到的见解。

在崔晓满的心里,老百姓的事都是大事急事,他身先士卒,说办就办。村支部的同志劝他:您年龄大,不要干得太累,啥事您说,我们干。他说:也不是去堵枪眼、炸碉堡,就是干点活,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二篇:心系农民的好医生战胜军

8月31日,来自黑龙江省各条战线的500多名党员干部和省委书记宋法棠等省领导一起,聆听了战胜军先进事迹报告:从医28年,他累计主刀手术11000余例,抢救危重患者6000多人;他带领全院职工把一个不能做任何手术的乡镇卫生院,建成可做30多种手术的一级甲等医院……9月9日,记者在哈尔滨市新发镇红十字医院见到了他。把根扎在乡镇1954年,战胜军出生在鹤岗市一个普通矿工家庭。1968年,不满15岁的他下乡到了北安农场。一天,正在种地的表舅突然肚子疼得直不起腰,他陪着表舅到县医院去看病。还没到午休时间,医生们却在办公室里打扑克,“下午上班再来!”医生的冷漠让战胜军无法接受。他发誓,今生一定要当一名农民的好医生。1974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他被佳木斯医学院录取。1977年毕业后,他和妻子门春华一起来到了哈尔滨市新发镇卫生院。卫生院的条件太差了:十几间平房、6个医生、十几万元的外债。两年后,医生们调的调、走的走,只剩下了他们夫妻。一位在杭州某医院当领导的老同学给他们夫妇发来了聘书,战胜军回信说:“我无法离开贫困而又淳朴的农民们,农民们也离不开我。”把爱送给农民1998年初,家住万家村的马桂香老人患胆结石在新发医院做了手术。术后10天回到家中,误将爆米花皮吸入气管造成剧烈呛咳,使刚拆线的刀口崩裂,胃肠涌到腹外。老人的7个女儿认为,母亲是在战胜军的医院做的手术,医院不能不管。她们把老人扔在医院,一分钱不交就走了。战胜军啥也没说,马上为老人又做了手术,并留在医院治疗了20多天,经常给她喂吃喂喝,帮她梳头,有时还给她接大小便。出院时,老人的女儿非常愧疚,主动补交了近4000元的医药费。2004年10月20日,战胜军被确诊为肺癌。战胜军仅住院半个月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一边化疗,一边坚持工作。一周之内,他两次因体力不支,在做完手术后晕倒。去年10月24日,就在去北京做左肺叶切除手术的前一天,他还坚持做了两台阑尾炎手术和一台剖腹产手术。把“红包”还给农民战胜军提出了“三不准”,即不准收“红包”、不准勒卡患者、不准开大处方,并制定了《医患协议书》、《告患者书》,详细告知患者各种诊疗所需的费用,同时还公示了30多个病种的收费标准。像阑尾炎,全部医疗费用限定在1000元,胃穿孔限定在2500元,比市内的各大医院便宜一半还多。2005年1月26日,阎家岗农场的农工魏亚珍请战胜军给她作剖腹产手术。孩子顺利出生后,家属拿出了500元钱,战胜军婉言回绝。魏亚珍泪流满面:“战院长,你让我们母子平安,这点心意你不领,这不是让我们难受吗?”战胜军只好收下了这500元钱,回头又把这笔钱打到了魏亚珍的住院押金里。把农民的新医院建起来战胜军有一个愿望:攒钱建一座现代化的农民医院,让贫苦的农村患者也享受城里人的医疗待遇。他和全体员工勒紧腰带,不该买的一分钱也不花。医院的办公桌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古董”,刨一刨贴个面儿,照样是新的。医院每年的招待费不超过1000元,去年才700多元钱。当院长18年,战胜军和全院的医护人员艰苦奋斗,不但还清了十几万元的外债,账面上从100元已经攒到了150多万元,医院也从十几间平房变成了二层小楼,固定资产达到了190多万元。全院陆续购进了一些先进医疗设备,一跃成为一级甲等医院。在新发镇医院小楼的后面,记者看到新的地基已打牢。战胜军高兴地说,新建的医院有3600平方米,明年“七一”竣工。

第三篇:农民信赖的好医生事迹材料

在南岗区红旗乡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一座全乡2万多父老乡亲们值得性命相托的健康之家--红旗乡卫生院,在这个家里有一个父老乡亲们忠心信赖的好医生--白玉军大夫。几年来,他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在四里八乡父老乡亲们心里竖起了一座无言的丰碑,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缕阳光,照亮了他们的健康和幸福之路。

勤奋敬业、无私奉贤

XX年9月,白玉军从待遇优厚的王岗医院调到地处偏远的经济状况最差的红旗乡卫生院,从来到红旗乡卫生之日起,白玉军就肩负起组织的期望和重托,全乡父老乡亲们的健康就成为了他沉甸甸的牵挂。当时的红旗乡卫生院,可以说白手起家:医务人员严重匮乏,医疗设备极其简陋,连做一个最简单的阑尾炎手术都不能做。看到这种情况,白玉军对自己暗下决心:一定要带出一支技术过硬、医术高超的医疗队伍,不辜负院领导和全乡父老乡亲们的期望。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咱不能把进门农民兄弟往外推”。从此,他日夜刻苦钻研技术,顾不上自己经济上的拮据,购买了许多医学书籍,不断完善提高自己,并大胆应用于临床。在外科手术过程中他亲自给医生们做示范,在给患者诊断时他手把手的教大家,以榜样的力量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以自己高超的医术带动了医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短短的三年时间,在院领导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卫生院从一个连简单手术也做不了的小诊所似的医院,成长为一个能成功开展甲状腺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卵巢癌根治术,还有效治疗了多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等多种疑难病症,红旗卫生院成为四里八乡父老乡亲们家喻户晓、值得性命相托的健康之家。这个家一年一个跨跃,二年一个飞跃,三年一个发展的可喜变化,凝聚了白玉军大夫无私的奉献!

医术高超、医德高尚

在白玉军从医的二十几年当中,不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是默默无闻的奋战在医疗战线的最前沿,不辞辛苦、甘于奉献。在手术台上,他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不是他不想休息,而是排着队急切地等待着他医治的父老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容不得他走下手术台,有时干脆就不吃饭了。XX年3月,他组织全院医护人员成功抢救了一个高压电击伤患者,当时患者呼吸心跳骤停30分钟,即将被宣叛死亡,有的医生说放弃吧,白大夫坚定地说:有一线希望,我们要做万分努力:气管插管、呼吸机、心内注射、胸外心脏按压……奇迹终于出现了,患者的心肺成功复苏了。终于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患者家属激动的双膝跪下感谢他救命之恩,这一情景,至今仍令许多医护人员难已忘怀。

虽然白玉军大夫已经是一个很有名的医生了,但始终保持勤俭质朴的良好作风。XX年12月的一天,快要下班了,这时医院来了一位急性消化道穿孔的患者,白大夫二话没说,马上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这台手术一直做到晚上8点多钟。这时外面已是漆黑一片,院领导让他打车回家。可是他考虑到医院的经济很比较困难,就硬是在寒风里站了四十多分钟,等来了最后一辆回家的班年。由于疲劳,到了家里才知道自己的双脚已经冻伤了,妻子看到这种情景,心疼地瞒怨,你这是图个啥呀!他就是这样一个甘于奉献和甘于平谈的好医生。

医院就是家,父老乡亲们就是全部

白玉军同志,这个普普通通的汉子,双肩上,一头挑着农民兄弟的健康平安,一头挑着妻子、儿女的家庭重任。他的妻子常年身患重病,但繁忙的工作却让他无暇顾及妻子和孩子,因为父老乡亲们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父老乡亲们啊!XX年年5月,白玉军的妻子突患重病,当时他正准备做一例急诊手术,接到妻子病重的电话,他没有回去看望妻子,只歉疚地说了一句“我的病人已经躺在手术台上了”。今年5月妻子病情再度恶化需要去北京会诊,院领导劝他陪妻子一起去看病,可是他一想到还有五名重症患者在等待着他手术,就婉言谢绝了领导的好意。因为他觉得五名患者的生命比爱人一个人的生命更重要,他不能丢下满怀期盼的患者们,他含泪送走了独自去北京治疗的妻子。当他得知爱人被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后,一个坚强的男人流下了无言的泪水,面对病重的妻子,他感到无比的愧疚。但他始终认为:我可以做一个不称职的丈夫、父亲,但绝不能做一个不称职的医生,因为父老乡亲们把生命托付给了我!

三年来,他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多为病人着想,最大限度为农民兄弟降低医疗费用。父老乡亲们是淳朴的,他们表达感激也从来都是直来直去的。他们从家里拿来鸡蛋、青菜等表达对白大夫的感激之情,但都被白大夫婉言谢绝了。

---白医生,我们“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的愿望实现了。谢谢您。医院留言簿上质朴的话语倒出了全乡父老乡亲们的心声。

在二十几年的从医生涯里,党和人民对他所付出的一切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先后获得了黑龙江省农村卫生优秀人才、区优秀共产党员、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组织和人民给予的荣誉面前,他依然保持着谦虚谨慎、勤奋敬业的工作作风。

白玉军大夫很普通,也很平凡,但正是因为牵挂着父老乡亲们的健康,因为对乡村医疗事业的执着的热爱,他才用大爱书写出生命的礼赞,用坚强的臂膀撑起农村医疗事业的一片蓝天!

第四篇:心系群众,扎根基层马永军个人先进事迹

心系群众,扎根基层

——记铁匠苗族乡人民政府乡长马永军

铁匠乡是赫章县唯一的苗族乡,地处贵州省赫章县的西部边境,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08公里,东与双坪乡接壤,西面、南面与威宁县羊街、盐仓二镇相邻,东与辅处乡相连。全乡辖10各村,64各村民组,居住着汉、苗、彝、白、布依、穿青人、蔡家等民族和未定民族。由于铁匠乡人口复杂,经济薄弱,山地崎岖不平,有的村民来乡镇办事要徒步数小时以上,生产生活环境极其恶劣。俗话说得好“要想跑的快,还得车头带”。铁匠乡的“二当家”就是个活生生的实例。

一、苗族同胞心连心、工作起来更舒心

马永军同志自2011年换届时到我乡工作。由于马永军同志是苗族,更是深得百姓的爱戴。所以在这个苗族乡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他了解这里的风俗习惯,根据我乡的具体情况、根据群众的需求,想方设法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从小事做起,从实处着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人民群众之中,与当地群众建立起了深厚感情。工作起来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心连心,大家做起事来安心、放心、舒心、爽心。

二、打好攻坚战、做好领头人

每一届政府换届后,任务重、事情多、时间紧。在乡里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乡里乡外的农民朋友们常说我们的马乡长是地里的庄稼汉、乡里的村干部、县里的勤务兵。2012年1月,我乡积极响应县委、政府提出的“三个白万工程”工作,乡党委、政府果断决定,在全乡范围内大规模种植核桃,发展和壮大这颗“摇钱树”。在时间紧、任务重、气候差的条件下。马永军同志穿着大雨鞋、扛着锄头钯,大喊一声:“兄弟们,上得了”,那人是一大片,风风火火干起来。在休息的瞬间里、在拉家常的空档里、在手拿小酒壶、口含干饼干的机会里。马永军同志又担当起 1 技术人员来。如何才能把坑挖好?将混好的肥料的表土填入坑中?然后将苗放入坑中,舒展根系,边填土边踏实,使苗木主干保持垂直,最后,使根茎高于地面5厘米左右,培土高于地面5-10厘米。然后充分灌水,待水渗透后用土封严。最后覆盖地膜,以保持增温和预防干旱,提高苗木的栽植成活率等等。

三、用真心办实事、用行为感动人

马永军同志常讲“我们不需要做多,但是我们要用真心去做好每一件事”。今年3月20日,马永军同志到辅处乡参加完烤烟现场观摩会,就风尘仆仆赶回来,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大刀阔斧地开展乡村干部培训会、种烟农户现场观摩会、烟站技术人员走村窜寨指导、培训等。甚至手把手地交他们怎么育苗,怎么才能种出好的烤烟等。他经常说:“我们要为人民办实事,为人民服务就要真心,真诚的与民沟通。为减少群众的生产生活负担,要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以解决民生问题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服务人民为宗旨,抓住以党的建设统揽各项工作为龙头,促进立体种植、循环养殖业发展等各项工作为突破。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把人做好,才能做好事情。”

第五篇:习近平心系基层部队 筑牢强军兴军基石

习近平心系基层部队 筑牢强军兴军基石

   A+ A-分享

2016-08-01 08:24: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查看原文

【相关视频】习近平主持政治局会议 10月召开十八届六中全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伟大的梦想,就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讲,也是强军梦。”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基础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 基层是部队建设和战斗力的基础。

如何做好军队的基层建设,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最大限度激发官兵履行使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一个巨大的命题。

2015年1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视察昆明部队时回答了这个问题:要关心关爱基层官兵,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想方设法为基层排忧解难。

百丈高台起于垒土,军队大厦根在基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走入基层部队,对官兵们做到思想上关心、精神上关怀、生活上照顾。

思想上 做听党指挥的人民军队

习近平主席强调:坚持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部队,是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政治保证。人民军队强就强在这一点。

2014年初,习近平主席亲自审定中央军委举办高级干部理论学习研讨班的方案,亲自确定参训人员,亲自过问教学安排。接连三期,来自全军和武警部队的高 级将领齐聚一堂、学习参训,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作动员辅导、参加学习交流,围绕学习领会习近平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组织了一系列 专题研讨,努力掌握强军兴军的强大思想武器。

实现强军目标,最紧要的是确保军队坚决听党指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87年前,创建之初的红军,生死存亡之际,古田会议确立了党指挥枪的根本原则。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主席第一次主持军委常务会议就突出强调,在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问题上,必须头脑特别清醒,态度特别鲜明,行动特别坚决。

2014年10月30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全军必须坚持以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贯彻依法治军、从严 治军方针,紧紧围绕我军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军政治工作,充分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

习近平主席的殷切叮嘱,激励全军奋发作为。官兵们把强大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强大的战斗力凝聚力,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从“和平使命-2014”演习现场到反恐维稳一线,从四川芦山抗震救灾抢险到2016年各地抗洪救援,从远洋护航到联合国维和……人民子弟兵在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战场上,焕发饱满的政治热情,不畏艰险,交出一份份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精神上 叮嘱传承好“红色基因”

中国军队历来以作风优良、纪律严明著称于世。现在,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如何将军队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一代代传承下去,是个重大而现实的问题。

“当兵蹲连”是习主席亲自提出和推动的一项重要举措。他亲自审定当兵蹲连规定,在成都军区视察时要求:“当兵就要真当,蹲连就要真蹲,切实当出感情来、蹲出好作风。”

习主席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到空军机关,亲临作战值班室观摩空情处置课目指挥演练;到乌鲁木齐市郊某综合训练场,冒雨观摩实战化课目演示;到武警特种警察学院猎鹰突击队,观摩反恐实战训练;到第31集团军某师红4连,了解官兵工作训练情况。

习近平主席的以身作则,激励着各级党委机关和领导干部到基层一线去。2015年“9·3”阅兵,来自不同军种的50余位将军,身先士卒,带队通过天安门城楼,将军领队平均年龄53岁,最大的58岁。他们忘记年龄,忘记职务与士兵一个盘子里夹菜,一个训练场上吃苦,一起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党的十八大以来,仅2013年,全军就有军以上领导干部820多人次、5.6万多名团以上干部下连当兵、蹲连住班,帮建党支部6000多个、为基层办实事5万余件。

习主席反复强调,我人民军队的性质永远不能变,老红军的传统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永远不能改。丢掉了好传统好作风,就是自毁长城。

习近平与官兵吃“红军饭”,为官兵夹菜。据中国军网/军报记者 2014年10月31日中午,习近平在古田镇同11位部队基层干部和英模代表围坐在一起,红米饭,南瓜汤,大家津津有味吃起了“红军饭”。习近平同大家边吃边谈,回顾老红军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习近平语重心长叮嘱大家:“青年一代是党和军队的未来和希望,革命事业靠你们接续奋斗,优良传统靠你们继承发扬。军队政治工作要大家一起来做,基层做好工作是重要环节。要带头学传统、爱传统、讲传统,带动部队官兵传承好红色基因、保持老红军本色。”

生活上 看得仔细问得详细

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主席来到大漠深处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见到官兵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一直惦记着大家,特地来看看大家。”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留下这样一组让士兵铭记的数字:4天时间到部队就占了一天半。这一天半时间里,去部队基层又占了三分之二。在部队吃了两顿午饭,都是在士兵餐厅同战士们一道吃的自助餐。

2012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州军区某装步营,与官兵共进午餐。记者周朝荣摄

第13集团军某陆航旅飞行员张尚年忘不了,习近平主席在芦山地震灾区视察时,得知他中断婚礼赶赴灾区的情况,关切地叮嘱他:“找个日子,抓紧把婚礼办了。”

习近平主席细致入微的关怀没有停留在形式方面,更是表现在实质上方面。2015年,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印发《关于规范完善军队人员有关福利待遇的若干规定》,通过改革来解决官兵现实问 题,把工作重点向战斗力聚焦,向作战部队和基层一线倾斜,大幅度提高基层军官的待遇收入,激发广大官兵投身强军兴军实践的内在动力。

2014年1月26日,习近平来到祖国边疆的内蒙古阿尔山,冒着摄氏零下30多度的严寒,迎风踏雪慰问在边防线上巡逻执勤的官兵。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在这个强军目标的指引下人民军队必将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中,续写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壮美篇章!

下载心系农民的好医生战胜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系农民的好医生战胜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