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培计划”教师培训的教学管理与服务 河北联合大学 李晓红 李跃 张磊
文章编号:2095-2708(2013)02-0067-0
4“国培计划”教师培训的教学管理与服务*
李晓红1,李 跃1,张 磊
2(1.河北联合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2.河北联合大学 轻工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关键词: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农村教师;教师培训;教学管理
摘要:“国培计划”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提供了再学习与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教学管理作为培训工作的核心,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在培训过程中,教学管理工作呈现出新特点、采用新方法,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五种意识,从而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培训的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民众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教师普遍数量不足、教师素质不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学历层次参差不齐,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投入较少,加之地域上偏远闭塞、交通不变等客观原因,致使农村教师接受到前沿讯息和继续教育机会较少,教育方式严重滞后,存在着城乡教师队伍发展严重不均衡的问题。因此,扩大农村教师培训规模,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迫在眉睫。2010年“国培计划”项目的出台和实施非常及时,也非常有必要。作为承担该培训任务的机构,必须认真布置、精心组织、深入研究、确保质量。
在培训过程中,教学管理作为培训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功能定位和科学教学模式的重要保证。作为培训学院应制定出科学、合理、全面、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工作方法,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从而确保“国培计划”的顺利实施。
一“国培计划”的主要内容和相关要求
“国培计划”是“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简称。是2010年起,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定的重大项目之一。是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也是促进并带动地方农村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为广大农村教师接受优质教育资源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教育保障。
“国培计划”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2012年,又增加了“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国培计划”旨在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通过该计划培训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
范作用;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重点支持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引导和鼓励地方完善教师 培训体系,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显著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促进教师教育改革,推动高等师范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明确提出各地要高度重视“国培计划”的实施工作,并对实施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其中包括:要精心筹划,精心组织。各地要精心筹划和组织培训项目实施工作,确保培训取得良好效果;要创新模式,务求实效。积极探索运用有效的培训方式方法,满足教师多样化的培训需求,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提出要做好培训项目的督促检查。加强项目实施计划和培训方案的审核,建立培训项目监管机制,督促检查教师培训计划的落实。建立教师培训效果评价制度,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导向,制定评价标准,及时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教学安排、管理服务情况、学员满意率等状况进行调查。承担培训任务的院校和培训机构要加强自评,不断改进工作,力求高质量地完成培训任务。
[2]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1]2号)中对2011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也提出了高度重视,提出各地要紧密围绕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按照《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要求,认真总结“国培计划”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切实做好2011年“国培计划”组织实施工作。提出要积极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方法,不断改进培训教学组织方式,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认真做好参训教师的管理工作。要为参训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和食宿条件,为学员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要加强学员安全管理工作,要做好学员考核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健全项目监管机制,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管理,确保“国培计划”实施的高质量、高水平。[3]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2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2]3号)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对参训学员的管理, 各培训任务承担机构要加强学员管理, 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确保学员按要求完成培训任务。提出规范项目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各地要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实行精细化管理,加强过程监控,完善质量评估机制,促进内涵式发展,在培训规模扩大的情况下,确保培训质量的不断提高。[4]
从以上三年的“国培计划”通知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教师培训中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做出了主体的布置。那么,在教师培训中我们如何按照“国培计划”的要求,把教学管理任务落到实处,是每个“国培计划”培训机构教学管理工作人员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 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五种意识
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中,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教学培训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以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培训工作的正常运行为中心,努力调动学员与教师之间教与学的积极性。为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带动培训教师深化教学改革,提供支持与保障。教学管理人员在管理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要用人文精神来推动教学管理工作,在管理工作中建立平等、民主的干群关系。另外,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以
下五种意识,确保管理工作上水平;第一,责任意识。教学管理人员是培训计划的执行者,教学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培计划”的培训质量。教学管理工作要上水平,教学管理人员是关键。所以,教学管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做到精心细致、履行职责、恪尽职守、态度端正,应充分认识自己责任重大,要充分认识到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第二,服务意识。教育是服务,管理更是服务。教学管理工作时繁杂而琐碎的,教学管理人员更应牢固地树立服务意识。教学管理人员只有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不断强化为学员服务,为教师服务,乃至为教育事业献身的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为适应并出色履行岗位职责提供根本的精神动力。第三,奉献意识。教学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管理人员在自身精神方面有其特殊的要求。基于教学管理工作的服务性、庞杂性,教学管理人员除了忙碌与辛苦外,更需要一种热爱本职、安于寂寞、淡泊名利的心态。只有具有平和、精细的品格,用温和与真诚去对待工作,才能把自己的事业做好。第四,创新意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杰出人才的重任。“国培计划”的顺利实施也要依靠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培训学院不仅要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创新,教学管理工作也需要不断创新。教学管理工作既具有规律性又具有能动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面对需要解决的各种实际问题,教学管理人员必须从思想上、意识上、方法上进行创新。在具体的工作中通过学习与实践,来进行创新理念的培养,用创新的管理服务教学、用创新的理论带动发展。第五,质量意识。教学质量是“国培计划”的立项之本、生存之基,而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学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两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教学管理工作虽然繁琐沉重,但责任重大,稍有差错,就会影响整个培训计划的实施。为此,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要严守教学管理工作规则,在学员管理、课程安排、考试管理、成绩录入等方面严把质量关。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堵塞漏洞、规范行为,使教学管理有条不紊,不出差错,进而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 教学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四化”
(一)课程管理合理化
普通高校教育都是以培养学术型、工程型知识人才为主,其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的设计是“厚基础、宽口径”,理论知识的传授占据相当大的比重。而“国培计划”的培训结构是培养面向中小学教育的建设、方法、管理、服务、应用等基础教育建设的模式,是在一线教学需要的能“站得住、用得上、留得下”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就决定了培训院校必须注重实践教学,重视基层实习、实训,着重培养教师拥有“一技之长”的技能,从而带动中小学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以英语教师培训为例,由于英语教师资源的匮乏,培训教师特别是部分小学教师属非专业教学,即:主修为语文、数学等科目,临时代理或兼职英语教师。这种情况,难度大、缺口大,会造成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厌恶,很难掌握和领会教师的思想意图。所以,这就要求培训学院在课程设置及教材选用上合理选材、协调一致、难易适中,从而稳步提升培训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课程安排上,尽量让培训学员适应和掌握各个科目的重点、难点及方法,课程安排协调搭配,任课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能急于求成,只重进度、不重效果,确保每天讲课内容能让培训学员完全“消化”。另外,科学合理编制课程表,待课程编制计划确定后,生成课程表。学员培训时可人手一份或从专用学习网站上下载。
(二)成绩管理科学化
“国培计划”成绩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对学员在培训期间学习质量的一个综合评定和全面监控管理的过程,也是评定学员能否结业合格的重要一环。我院“国培计划”学员成绩管理采用专人专职管理,管理学员成绩的都是学院教学办的教学秘书和教务员,他们都具有多年的成绩管理和学籍管理经验,其特点是:归档有序、分类清楚、条理清晰、查询方便。从成绩提交、归档、查询到备案、交接等工作,各个环节,思路明晰,操作得手,这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为“国培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另外,我院还采取了成绩多级管理的办法,在省教育厅继教处的宏观调控下,加大多级管理力度,即:培训学院结合校级管理模式制定管理章程,规范成绩管理的各个环节,对成绩管理的整个过程起到决策、监督、协调的作用。培训学院将与继续教育学院合作协调,做好包括成绩管理在内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成绩保管、备案将由培训学院教学办、图书资料室、继续教育学院三方保存,统一规范化管理,达到管理科学化、操作规范化、数据一致化。
(三)考试管理人文化
培训课程结束后,将进行科目结业考试。考试工作由学院专门的考试管理机构负责组织进行。学院教学办将作出详细的考试时间、地点和监考教师的计划安排,并适时召开学员考前动员会和考务工作专题会议。在考试管理方法上,培训学院将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化关怀。如:1.考试时间变更;如需调整考试时间,培训学员可结合自身掌握知识程度和所在班级教学进度,向任课教师和学院教学办反馈意见,教学办将尽快结合情况逐级上报,获批后将妥善调整或更改考试时间。2.缓考申请;在必修科目考试之前的一周内,接受学员提出的缓考申请。培训学员如有突发事件或确实不能按时考试的,可在考试开考前一周之内填写《“国培计划”培训学员缓考申请表》,经本人、班长、任课教师及培训院方负责人签字后,报到学院教学办,教学办将第一时间传真或电话报至省继教处负责部门,经审批后即缓考申请生效,与申请缓考学员沟通后将与下一期学员进行考试。此缓考申请可委托他人代办,但应出具证明材料,并由培训院方教学办核实。
3.补考;学员正常考核如有不及格者,允许补考一次,补考时间由培训院方教学办统一安排,考试成绩按实际成绩记载。4.考试注重实践成果;考试应注重教学实践成果。传统的考试,即出卷笔试,理论多、实践少,概念、内容等只能死记硬背,应试而行,实效效果差。像教学法和教学实践类的课程应实践大于理论,培养学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找问题、想办法,进行深入研究。培训学院一直以科学的教学理念,出色的教学技能为重点,大力挖掘广大中小学教师潜力,告别传统考试方法,大胆力行创新,从而提高和培养了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讲课能力。
5.阅卷;在考试前,为确保考试质量,任课教师应向考试负责人和教学办汇报出题构思、想法以及内容,经审核签字后,方可印刷试卷进行考试。在阅卷前,任课教师做好标准答案,教研室主任负责具体布置分工。阅卷时要专心认真,如有疑问及时提出商讨,确保零差错。成绩评出后,填写《“国培计划”培训学院XX课成绩单》一式三份交至需提交的部门,最后由学院教学办教务员统一汇总至《结业备案表》。6.成绩查询;如对考试成绩持有异议的学员,可在该门课程考试成绩公布后两周内(工作日),由有异议者向培训学院提交查卷申请。查询试卷由培训学院教学秘书、教务员及继续教育学院教务人员,以及必要时聘请校教务处专家进行,学生本人及其他人不允许参与查卷。查卷结束后,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及校教务处三方将开具最终查卷情况的说明。如确实有误,将追究责任并
报省教育厅继教处进行成绩更改。
(四)教学实践多样化
“国培计划”教学实践体系的建设,要围绕着中小学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这两个中心点来进行。以突出培训教师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建立具有“国培计划”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学员能力考核为中心的考核体系,引导教学走出应试教育、学科型教学的现状。教学实践体系的建设要实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开放式实践教学。我培训学院采取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受到了广大培训学员的欢迎与认可。
1.参观学习交流式实践教学;组织培训学员到唐山市试点、重点中小学观摩并参与教研活动。利用“放眼看、走出来”的办法,使学员们拓宽视野、增长技能,把好的方法、经验学以致用,从而激发教学热情、开发个人潜能、提高大家的业务能力。
2.项目式实践教学;就是将一项任务让培训学员独立完成,从信息资料收集、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员具体负责。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疑答惑的作用。并以此带动学员们参与到相关教学课程设计技能竞赛等教学活动中来。
3.小组式实践教学;根据培训计划与任务,结合学员自身的特点,将学员分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讨论、研习等,是体现各支小组特点的一种方法。
4.模拟式实践教学:利用现有的硬件设施和技术条件,营造出课堂教学情境,使学员能够在模拟真实的职业氛围中学习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5.沙龙式实践教学:合理安排出时间,至少每周举行一至两次中小学培训教师教学沙龙,以此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并就以教学培训中热点、难点问题与任课教师深入探讨,也利用这次机会谈一谈每周的培训成果、自己的想法与体会等等。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http:///cms/gygp/index.htm
[2]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
http:///cms/sfxmbuwen/584.htm
[3]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
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1]2号)http:///cms/sfxmtingwen/907.htm
[4]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2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
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2]3号)http:///cms/sfxmtingwen/1279.htm
[5] 杨利平.强化“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 努力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J].中小学教
师培训,2011(2):7-8.[6] 李慧.有效教师研修模式的探究与实践-以承办“国培计划”北大高中语文骨干教师
研修班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3):5-7.[7] 陈先哲,黎辉文.试论如何达到高校教师培训质量和效益的统一[J].中继续教育研
究,2005(3):48-51.*基金项目:河北省社科联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 201202021
On the Role of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Service in National
Training Program
LI Xiao-hong1,LI Yue1, ZHANG Lei2
(1.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9, Hebei, China;2.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0, Hebei, China)
Abstract: National Training Program provides a platform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exchanging teaching experience for the majorit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especially those in rural areas.As the core of the training,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management is self-evident.It shows new features and applies new methods as the training deepens.Teaching management staff should have five kinds of consciousness to make the management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and thu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training.Key words: National Training Program;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rural teacher;teacher training;teaching management
◆此论文发表在《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第2期,p67-70页;
第二篇: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 河北联合大学 李跃,张磊
文章编号:2095-2708(2012)01-0087-02
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研究
李 跃1,张 磊2(1.河北联合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063009;2.河北联合大学 轻工学院,河北 唐山063009)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诚信危机;诚信缺失;解决途径
摘 要: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实践,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它不仅对促进整个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有着积极作用,而且对于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完善、人的全面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人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大学生中加强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文章从加强诚信教育的意义与作用、诚信危机的产生及加强诚信教育的紧迫性、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培养和途径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方法与对策,为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了思想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大学高校来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一所大学发展和生存的必备条件。在培养大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诚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核心所在,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最核心的外在表现。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诚信品质,对当代大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当今社会,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对社会诚信的冲击随之而来。由社会经济结构多元化而引发的社会分配结构的多元化、社会利益结构的多元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元化、社会就业方式的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等等,都严重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大学生中进一步加强诚信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迫切需要,也是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诚信”顾名思义,即:“诚实、守信”,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道德基础,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诚”与“信”在古义中互通,可互训,其意同也。《墨子》中:“行不信者,名必耗。言不信者,行不果。”说明了“诚”与“信”的重要性。单看字义,“诚”可指“内诚于心”、“坦诚于事”、“真诚于人”,“信”则指“信守于忠”、“信存于道”、“外信于人”。两字结合来看,可表现为诚挚、诚恳、真诚的道德诉求,重言诺、守信用、讲信义的社会道德实践,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言必行,行必果”的根本。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文化当中,诚信属于一种由人格信任、情缘信任和血缘信任构成的伦理范畴和道德标准。就道德范畴而言,诚信强调个人内在品质、自身修养,是个人立德修身之本,立业成才之基。从法律范畴而言,诚信强调外在的强制,要求个人在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时,讲究信誉,恪守信用,行为合法,不规避法律和曲解合同条款等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诚信的概念也不断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诚信不仅表现为一种对公民个人的道德要求,而且已然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显著标志。
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看重诚信的品质。以大学生为例,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过程,最终还是要步入社会,走入市场。就学校而言,如果不注重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培养,将形成诚信缺失。这不仅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使学生今后难以在社会中立足。小而言之,会使其误入歧途,导致目光短浅、因小失大,从而影响到个人发展。大而言之,将导致道德天平严重失衡,在诚信体系基础上的社会将会变得残缺,也将由此引发更深层次的社会危机。所以,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需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二 诚信危机的产生及加强诚信教育的紧迫性
法国学者蒙田指出:真诚是“道德首要的和基本的部分”,制约着其他一切道德观念,没有真诚这种道德,任何道德都将是不真实的,或者都将不是真正的道德。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诚信是社会前进的旗帜、社会文明的规范、社会发展的基石。然而,当今社会,知识经济导致全球范围重智轻德现象日趋严重。经济、政治和日常生活中诚信缺失现象广泛存在,人们可以利用掌握的技术知识为自己带来财富和荣誉,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由于过于重视知识和智力的培养,产生了重智轻德的倾向,忽视了道德情操和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致使青年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只顾及自己的目的、追求个人的私利,放弃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甚至跨越“雷池”,不惜使用违纪、作弊、坑蒙拐骗等违背思想道德的手段和行为,达到所需目的。
以国外为例,英国三分之二的青年道德观念模糊、分不清是非对错、不知道把谁作为榜样或相信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青少年被称为漠不关心的一代,他们只顾自己切身利益,放弃社会责任;法国青少年中犯罪比率高达57.3%,对社会危害很大,被专家认为是“牺牲的一代”。中国的学生在应试教育中度过了青少年时期,在高考的影响下,中小学不得不把录取率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只重视成绩提高忽视了优秀的道德品质培养成为了各个学校的“弊病”。到了大学阶段,由于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多,使学生们产生了提高学历和技能就能得到相应“价值”的误区,从而拼命地去“奋斗”,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这不仅加重了“重智轻德”的教育倾向,而且造成了严重的诚信缺失。所以,就我国高校教育而言,诚信缺失的影响巨大,诚信教育培养不容忽视。
三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培养和途径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的支持,更需要一批既掌握现代专业技能,又具备诚信素养的高素质人才以来维护。大学生群体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对其加强诚信教育,以诚实守信为切入点,深化素质教育,净化校园风气,建设浓氛围、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诚信教育培养的途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重视和规范诚信教育。学校要高度重视诚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突出地位,要改变传统的重智轻德的现象,把对学生的诚信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教育体系,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即: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生安全离校教育,从德育课到基础课、专业课,从日常行为管理到校园各项活动,都要让诚信意识渗透到校园的方方面面,达到促进作用。各学院定期组织班级、团支部和党支部加强法制意识教育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把诚信教育与校风建设、基础文明建设、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增强诚信教育工作的创新性、实效性和影响力,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锻炼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能力,使诚信内化为广大学生的一种自觉意识和自身追求。要强化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公平竞争意识、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对规则虔诚的态度。学校可根据各专业设置的特点,在专业课中融入道德教育,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诚信对事业成功、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
其次,树立诚信立教的师德准则。俗话说:“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自明,为人师者榜样其表不可低估。在学生眼中,教师是人格健全、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人,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然而,在市场经济猛烈冲击下,高校学术腐败、造假等行为时有发生,这些丑恶现象的负面影响往往比普通失信行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严重的破坏。推行教师学术道德建设,以身作则、树立诚信为学的典范,对培养和教育学生诚信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营造校园内外的诚信氛围。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做任何的工作都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营造一个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一是要提高认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诚信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保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要加大力度宣传,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全方面多角度地开展诚信理念的宣传活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诚信理念根植于内,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赵祥伦,刘丽莉,唐青.关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探讨[J].教育文化论坛.2009.(2):48-51 [2] 李小豹.缺失与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6(5):71-73 [3] 熊琳.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手段选择[J].教育评论2007(3)
On the Research and Thinking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redit Education
LI Yue1,ZHANG Lei2
(1.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ebei 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 2.Qinggong College,Hebei 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the credit education;the credit crisis;lack of credit;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bstract: As a crucial part of ethical practice, credit has been the precious spiritual heritage of the Chinese nation.It not only has an ac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healthy social climate and progress, maintaining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but also has great significance in forming a person’s value, perfecting its personality as well as helping develop its ability comprehensively.Universities have responsibilities of cultivating and providing the high-quality personnel for the society, since the healthy personal qual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one nation’s progress and its social development.Thus, it i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the credit education and establish correct value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The article has given an analysi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credit educ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the significance and influe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credit education, the appearance of credit crisis and the urgency of strengthening credit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hat can help promot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credit education with ideas and approaches.此文章发表在《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p87-88,106页;
第三篇:现代人读书情况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影响 河北联合大学 李跃 张磊
文章编号:2095-2708(2013)02-0060-0
4现代人读书情况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影响
李 跃1,张 磊2
(1.河北联合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9;2.河北联合大学 轻工学院,河北 唐山063000)
关键词:读书状况 阅读方式 多元化 图书馆 未来发展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各省市地区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积极构建以及世界读书日、城市读书日、图书博览会等活动的深入影响,我国国民人均阅读率已有很大提高。然而,与此同时,现代人阅读方式呈现多元化局面,传统意义上的读书方式与现代阅读方式特别是网络信息化阅读发生了激烈碰撞。鉴于此,本文对现代人读书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比较分析了传统阅读方式与现代人阅读方式的不同,着重探讨了新形势下现代人读书情况对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影响,并简要描述了未来图书馆的几种基本形态。
中图分类号:G251.5文献标志码:A
书籍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伟大的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曾经有句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英国哲学家培根也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温家宝总理在参加世界读书日活动与编辑和读者交流读书心得时,也曾提到:“关于书,我与在座的青年朋友们一样,很喜欢读。在读书中我有三点体会:第一,是要处理好读书与人生的关系。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历史,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第二,读书要选择。要读那些能够给人以感染和力量的书,让人了解大学问家的思想和风范的书,特别是那些震撼人的灵魂的书,激发人的斗志的书;第三,我曾经提倡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我又提倡读书活、活读书、读活书。其实前者讲的是学习,后者讲的是实践。”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地不断加快,工作、生活、学习等压力随之而来。生活在这样一个知识经济爆炸的时代,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精力和充沛的体力去读书、读好书,从而去探索和研究新的方向,开创新的未来。今天,现代人究竟该怎样去读书?现代人的阅读方式对图书馆的发展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一 现代人读书状况分析
1.社会不同群体人均阅读率稳步提升
央视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曾做过一档有关国人读书情况调查的节目。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我国有着十分庞大的阅读群体,他们不仅仅局限于教育、文化、宣传、科技等领域,而且已经覆盖了各行各业,各个年龄阶层。其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中学生及大学生,其阅读书籍包括了中外文学经典及与所学文化知识相关的书籍两大方面。从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平均每人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左右的读书时间,特别是大
一、大二的学生。他们通常选择阅读与其所学专业内容相近的图书。同时,选择传统文学和流行小说也比较多;大学
高年级的学生,特别是计划考研的学生则有针对性的选择考研系列丛书;成功、励志、经济财富类的图书则是选择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这部分学生的首选。
调查还显示,绝大多数成年人倾向于选择更具实用性的图书来阅读,如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图书或是生活类科普图书等。以某中学的教师群体为例,除了每天备课、上课、教研、批改作业外,大部分教师都要抽出一至两个小时阅读关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法的图书,从而借鉴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另外,现在大部分学生家长会陪孩子一起读少儿课外读物和英语类书籍。与此同时,家长们也会选择读财富类、人物传记类等励志书籍,从而开拓孩子的视野,激发孩子潜能。在成年人读书状况的调查中,还发现“跟风读”的比率也较高,“跟风读”即跟着他人的阅读目标去读书,而没有自己的阅读目标。就是流行什么读什么,比如选择阅读近几年流行的历史小说类、历史讲坛类、养生类、人物传记类、探索发现类等图书来阅读。总的来说,现代人选择育儿、养生、美容、健身、服饰搭配等方面书籍进行阅读的比率大幅提高。此外,在调查中还发现,退休人员近年来已成为了热衷读书的又一大群体。他们选择阅读的图书种类非常丰富:如养生、健康、历史、文化、军事、美术、书画等。
随着科技进步和网络电子信息的普及,数字阅读,如: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小说、手机小说、微小说、微博小说等读者规模在不断扩大,国民阅读趋向于数字阅读分流。现代人阅读内容、阅读方式、阅读习惯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呈现出数字化、多元化、个性化三大特点。
二 传统阅读方式与现代阅读方式的比较与分析
1.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方式
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方式,即普通纸质媒介阅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 见。无论是在各省市地区图书馆、高校图书馆,还是在新华书店的购书大厅、青少年宫阅览室、工会书屋、社区书屋、科技书屋、农村图书服务站、读者沙龙等地,阅读书籍的人非常多。尤其是在节假日,选择去各种场所阅读的人更加多,这其中有少年儿童、青年学生、还有中老年人等,他们都加入到了全民读书热的‘潮流’中。相比带有赢利性的书店,这些公益性的阅读场所书籍资源基本充足、分类较为详尽,基本上能满足社会广大读者的需求。在读书热潮的带动下,这些公共阅读场所在增加自身特色的同时,加强和改善了阅读环境,丰富了读者的视野,起到了以兴读书之风、学习之风,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全民综合文化素质,从而提升人文精神的作用。
与此同时,各类“传统”图书的销量也逐年提高,其中财经著作、流行文学、名人传记、影视书籍、军事科学、青春(校园)文学、健康养生、育儿百科、实用专业类书籍最为畅销;此外,口袋书、掌中宝、必读宝典、精品小书等,因其体积小巧,包装精致,易携带,可读性与实用性强,也非常受读者的青睐。这些纸质图书的出现是传统纸质媒介从形式上的创新转变,将让读者更加方便快捷地汲取各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满足其阅读需求。
2.现代信息化时代下的阅读方式
随着电子技术广泛普及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出版社、报刊杂志社等许多传统的信息服务机构都纷纷利用互联网的发展丰富和拓展自己的服务功能。网络阅读,特别是手机阅读已成为了新的大众传播媒体,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的欢迎与喜爱。网络阅读倍受青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网络电子图书一般能提供信息检索的功能,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
要,选择自己需要的阅读信息;二是在部分传统图书(纸质图书)价格不稳定,起伏较大的图书市场,电子网络图书可以说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阅读方式,可以节省一部分费用;三是年轻人接触新鲜事物的速度较快,他们更喜欢尝试新的生活方式,通过互联网阅读,会让他们感觉时尚和轻松。很多人会选择在出差或旅行时通过平板电脑、ipad等浏览图书。便捷的服务和充裕的内存使年轻人充分享受到了电子科技产品带来的舒适的阅读感受。随时随地读书,正是网络时代电子阅读的优势所在。
综上所述,两种阅读方式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阅读方式与现代信息化的阅读方式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两种方式各有其特点,相比较而言,当下电子阅读群虽然在不断发展壮大,但仍然属于一种浅阅读,相对传统阅读(纸质图书阅读)而言,阅读计划性、目的性不强,作为消遣的可能性更大。与此同时,网络阅读本身也有一些缺陷,其重要的弊端是受众有限。而纸质图书本身的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是电子图书无法比拟的。纸质图书通过读书环境和固有习惯可以使人入静,边看边思索,把自己带到文化知识的意境中。正如西方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所说:“我们的文明是书籍的文明:它的传统和它的本源,它的严格性和它的理智责任感,它的空前想象力和它的创造力,它对自由的理解和对自由的关注—这一切都以我们对书籍的热爱为基础,愿时尚、传媒和电脑永远不会破坏或者松弛个人对书籍的这种亲切的依恋!”
三 现代人读书情况对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影响
图书馆是保存我们集体智慧的最重要的方式,它如同人类的大脑让我们从中寻回遗忘,发现未知。如今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现代人读书情况的改变,图书馆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中介地位已明显发生变化,甚至被日益边缘化。1982年美国的图书馆学家兰凯斯特曾提出“图书馆消亡论”。并预言,在未来20年后,纸质图书馆将消亡,将由纯电子介质信息所替代。如今,酷爱网络而远离图书馆的人逐渐增多,似乎向人们传递着图书馆日渐衰落的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带来的冲击已势不可挡。图书馆如何面对变化,不断发展与生存,被人们所关注。
1、网络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但不能替代图书馆
网络电子图书与纸质图书两者虽存在种种差异,但两者可以在资源配置上互补。用不同的方法为读者丰富资源、获得知识共享。网络虽然影响着图书馆的发展,但绝不能也绝不会取代图书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①在实际应用中,网络阅读虽然方便快捷,但上网付费、高消费、高耗能等问题凸显,这样会使更多的人选择去图书馆。因为在图书馆不光是读书,上网也可以享受免费。这样看来,网络的“门槛”高于图书馆,尤其是对社会低收入群体来说更是如此。
②从内容上看,网络主要以海量信息为主,以便于人们随时随地上网检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与图书馆相比,显然网络上的知识是有限的,尤其是那些受著作权保护的知识,只有在图书馆里才能免费查询得到。比如:在网络上利用百度、Google等查询名人的讯息或国民生产总值数据,花上几秒钟的时间就能查到,比上图书馆方便很多。但如果你想知道国家发展因素等诸如此类资料的话,光有搜索引擎是远远不够的。
③从功能上相比较,网络的海量内容让人们叹为观止,但目前尚欠缺图书馆保持人类记忆的基本功能。网页的删除、网址的更换、冲突,常使人找不到以前
发现过的资料。即便是数字图书馆收藏的各种多媒体数据库资料,随着新一代技术的出现,其保存的数字内容就要迁移到新的媒介上,它对新的操作设备与环境有着较强的依赖。另外,网络保留的资料与图书馆保留的资料有很大区别。相比较而言,网络上可以免费获取的内容几乎没有多少是与图书馆收藏的内容重复的。而图书馆会有意识地收集那些对于个人来说难以获取的资料。况且在资料绝版或其他原因而难以查找的情况下,图书馆往往是唯一能够找到这些资料的地方。
④从文献源上说,网络提供的知识信息不如图书馆的可靠和权威。搜索引擎具有一定局限性和限制性,比如你搜索某位名人的名字,结果虽繁多,但需要加以筛选提炼,很难找到真实、可信、权威的信息,我们不能不去怀疑这些资料是否真实。而在图书馆,图书管理员可以评估信息的质量,这也是图书馆与网络的本质区别之一。
⑤从未来发展看,网络与图书馆可以相互介入、相互促进,而非相互取代。现代图书馆大范围地应用网络技术,不仅是对网络的推广,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技术是中立的,文化反应决定了怎样使用它。所以,需要通过不断更新发展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效果。
2、未来图书馆的基本形态
从未来角度看,图书馆事业将以网状的公共基础设施形态不断发展。人们可以平等、自由获取知识的公共基础设施网。坐在家里或直接链接图书馆的网页享受图书馆的各种知识服务。另外,未来图书馆的数字馆藏与实体馆藏将并存发展,有虚拟的网络交流社区和实体的交流场地。未来的图书馆既是一个网站,也是一个实体场所,其馆舍还是一个地区的标志性公共建筑,它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与文化传承。通过知识信息的不断完善,人们通过阅读产生正确的思想,从而提升了公众理性。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创造和丰富了人们的阅读生活和文化品味,真正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1] 王子舟.图书馆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 陈葵珍.试析现代阅读新趋势及对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79-82
[3] 韩子军.电子资源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2(5):79-82
[4] 姜玉明.从图书馆三要素谈电子文献对图书馆的影响[J].图书
馆,2002(6):52-54,69
On the Influence of Modern People’s Current Reading
Condition on Libraries’ Future Development
LI Yue, ZHANG Lei
(Hebei United University, Tangshan Hebei 063009)
Key words: current reading condition, reading patterns, diversification, libraries, future development
Abstract: With the sound building of libraries, such as provincial libraries, municipal
libraries and universities libraries, as well a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various reading-promoting activities, Chinese modern people’s current reading rate has improved quite a lot.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evere conflicts between traditional reading patterns and modern ones, especially those conflicts between traditional reading patterns and modern Internet reading.Given things mentioned above, this paper has given an analysis of modern people’s current reading condition and provided a compared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reading patterns and various modern ones 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modern people’s current reading condition on libraries’ future development.Finally, this paper has come up with some basic patterns of the future libraries.注:该文章发表在省级期刊《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P60-63页。
第四篇:透明的高密东北乡-浅谈莫言小说的创作思想 河北联合大学 张磊 李跃
文章编号:2095-2708(2013)06-0223-0
3透明的高密东北乡─浅谈莫言小说的创作思想
张 磊,李 跃12 *
(1.河北联合大学 轻工学院,河北 唐山063000;2.河北联合大学 外国语学院,河北 唐山063009)
关键词:莫言;小说;高密东北乡;创作思想
摘要:在莫言的小说中,有很多优秀的作品,都在“高密东北乡”这片充满想象力的土地上展开叙事。“高密东北乡”成了乡土中国的一个缩影,其发展变化,代表的是中国整个乡村的改变。在莫言的作品中,字里行间都体现了他对土地的恋、对母亲的爱、对人民的情。这三个方面,是莫言小说最基本的创作思想,也是莫言站在人性立场上创作的核心。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志码:A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莫言,瑞典诺贝尔委员会为他撰写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从此成为了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富有张力的文学语言,喜言鬼怪和超现实的创作内容,以及他笔下高密这片永不驯服的文学疆土,无法不让人联想到魔幻现实主义。在此基础上,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作了一个简单的类比:“他(莫言)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莫言的文学作品,题材敏感、反思尖锐、风格独特、语言犀利、想象狂放、叙事磅礴,在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中可谓独具个人魅力。《纽约时报》在书评中说:“莫言是一位世界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对莫言的文学成就推崇,认为他的创作代表了亚洲的最高水平。莫言同时也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家中屈指可数的、少有的畅销书作家,拥有着大量的忠实读者。
在莫言的创作思想中,通过描写对故乡、农民、土地、母亲的眷恋和怀念,揭示的是人的生存状态、情感经历、价值观念、人生历程。他把农村和农民生活作为自己作品永恒的主题,其主要表现在对小说创作的一种独特的民族化追求。而“高密东北乡”影射出乡土中国的风貌,代表的是中国整个农村的发展与变化。其创造思维如同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镇”、马尔克斯的“马扎多”等相似的文学地理世界。使人们的思想随着这片既神秘又熟悉的土地向历史纵深挖掘,向广袤的乡村无边地延伸。
一、故乡的烙印,小说的魂魄
莫言文学创作的基础是他在故乡的农村生活经验,这使他在农村经验的基础上展开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想象。莫言认为,文学创作是作家自我心声的流露,自我就是作家自己的个人生活体验。而莫言小说的自我特色也充分地表现出了对故乡、乡村的自我独特立场,从而在较深层面上表现出了乡村的精神,叙述方法也融入了更多的乡村文化特征。莫言从小在农村长大,当时的农村穷困落后,饥饿和恐惧成了他最强烈的感受记忆,这些在《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1
《球状闪电》、《枯河》等小说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莫言坦言:“二十年农村生活中,所有的黑暗和苦难,从文学的意义上说,都是上帝对我的恩赐。虽然我身在异乡,但我的精神已回到故乡;我的肉体生活在北京,我的灵魂生活在对于故乡的记忆里”。
莫言在小说创作当中把农村和农民生活作为自己作品永恒的主题,这充分体现了他对故乡的爱、对土地的情。“高密东北乡”成为了莫言小说作品的一个典型代表,在这里生活的是正处于巨大变革时期的那些最基层、最质朴、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他们是具有典型代表的一类群体,人们最淳朴无华的性格,最生理、最直接、最本真的表达方式,以及人性的善恶美丑,在他们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在莫言笔下所塑造出来的形形色色的农民性格,大部分都是代表着中国传统农民的那种朴实原始的性格特征,展现出了故乡的风貌与人性的本质。正如莫言所说:“是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给了我充沛的源泉。我的作品一直在写人,既直面人生又立足于写人的这么一个角度,我的小说一直把所有的人都当人来看,无论是所谓的好人、所谓的坏人,在我的笔下我都用一种同情的态度,不是把一个人美化成什么,也不是把一个人丑化到什么,站在人的立场上的写作,这可能是我获得诺奖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文学的品质获得了文学奖”。“生活是文学艺术永不枯竭的源泉,无论是什么样子的天才,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想象力,脱离了生活,脱离了与人民大众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关系,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要想写出能够深刻反映时代本质的作品,永远把民众的疾苦当成自己的疾苦,就像土行孙和安泰时刻不离开大地一样,我们才能获得蓬勃的创作动力,才能写出感动人心的作品”。
二、母亲与大地
莫言在瑞典领奖之际,到瑞典学院发表了题为《讲故事的人》的诺奖演说。在演讲中,莫言回顾了文学创作之路,再次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在莫言的成长环境中,母亲无疑对莫言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决定着莫言的写作生涯。“母亲经常提醒我少说话,她希望我能做一个沉默寡言、安稳大方的孩子。母亲的谆谆教导,使我改变了很多,所以我的名字叫‘莫言’”。母亲的去世,让莫言悲痛万分,他决定写出一部书来献给自己的母亲。因为自己对母亲情感充盈,莫言仅用了83天就写出了《丰乳肥臀》这部小说的初稿。在《丰乳肥臀》这部作品中,莫言肆无忌惮地使用了与自己母亲亲身经历有关的素材,而书中的母亲情感方面的经历,则是取材于高密东北乡诸多母亲的经历。莫言想将《丰乳肥臀》这本书献给天下的母亲,就像他希望把小小的“高密东北乡”写成中国乃至世界的缩影一样。在莫言诸多作品当中,无论是《粮食》、《欢乐》,还是《丰乳肥臀》等等,可以说,莫言一直用手中笔、心中情、眼中泪,对母亲作出了极具个性特征的艺术塑造和复杂言说。
在《丰乳肥臀》出版前后,莫言将母亲与大地联系在一起,“一旦把母亲和大地联系在一起,我的眼前便一望无垠地展开了高密东北乡广袤的土地,清清的河水在那片土地上流淌,繁茂的庄稼在那片土地上生长。„„母亲其实也是大地的之子,母亲并不是大地,但母亲具有大地的品格,厚德载物,任劳任怨,默默无言,无私奉献,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之至哉!所以为母亲歌唱,必须为大地歌唱。因此,歌唱母亲就是歌唱大地”。“我真诚地想在这部书里歌颂母亲,歌颂人民,歌颂大地”。“谨以此书献给母亲与大地”。这体现了作家莫言对母性的认知,对大地的依恋,更体现了他的根源崇拜思想。
从莫言的童年经历来看,儿时的莫言及其母亲在当时的大家庭中地位十分低微。在既缺乏衣食又缺乏家庭关爱的环境里,小莫言所能获得的双重能源,均是来自于他可怜又伟大的母亲。当母亲的逝世向他宣告着伟大母爱的结束时,此时已来不及报效母恩的莫言,猛然警醒:母亲的一生是凄惨的,母亲的人格是伟大的。这些苦难的童年经历势必会孕育出莫言对母性的认知。另外,莫言经历的是一条“来自民间─逃离民间─回归民间”的文化道路。母亲的逝世,使回归民间的他发展到对整个人类起源、繁衍、发展再思考的文化高度。最终使他认识到:“丰乳与肥臀是大地上乃至宇宙中最美丽、最神圣、最庄严,当然也是最朴素的物质形态,她产生于大地,又象征着大地”。这种将母性的生殖与大地相联系的人类观,即是前文化观念的表现。因此,莫言“母亲─大地”的母性崇拜观,在他的创作思想与前文化观的蕴孕中诞生。
三、莫氏魔幻现实主义
莫言的诺奖获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小说中的“魔幻”感觉常常也是充满主观色彩的,他让作品中的人物的全部感官开放地接收外部世界的一切讯息,于是在感觉中,植物、动物与人一样充满了灵性与活力,比如《红高粱》中的红高粱会呻吟、扭曲、缠绕和哭笑等等,莫言常常把捕捉、体验到的各种感觉,加以扩充、放大、夸大处理。所以,他笔下对事物的描述因此带上了浓重的“魔幻”色彩。比如在作品《爆炸》中父亲打来的一记耳光,“它落到我的脸上,发出重浊的声音,犹如气球爆炸”;《你的行为使我们恐惧》中书记到来的脚步声:“地球咚咚地响着,党支部书记腆着大肚子来了”,班主任老师“狼”的眼睛则“常常在幽暗里放出碧绿的磷光”;《球状闪电》中那雷电形成的火球非同寻常:“五个乒乓球大小的黄色火球沿着金线上下飞动,犹如五个相互追逐着的小动物。几秒钟后,小火球猛然聚合在一起,变成了一个黄中透绿的大火球,„„约有儿童足球那么大,一边滚一边还发出噼噼啪啪的炸裂声”,这个雷电形成的大火球不仅有形状有颜色有声音,而且还有重量,它竟被蝈蝈五岁的女儿蛐蛐像踢足球一样一脚踢射进牛棚里„„这些描写和叙述,都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出超现实的感知,经过莫言的“魔幻”夸张的变形处理,以一种神奇的感召力把读者带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
更为其妙的是,莫言还运用马尔克斯的手法来创造现实魔幻。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曾写到一个奇怪的女孩,叫雷蓓卡,她总喜欢偷偷吞食院子里的湿土和墙上的石灰块,她有时可以连续几天不吃饭,就靠湿土和石灰块维持生命。莫言在作品《铁孩》中也写了两个奇怪的小孩,喜欢吃铁,拿着一根生着红锈的铁筋,就咯嘣咯嘣地吃起来,他们还啃食过破坦克炮塔上的锈螺丝,还吃铁锅,吃火车轮子,还能分辨什么铁好吃,什么铁不好吃,大人们惊恐地称他们为“铁精”。莫言还在长篇小说《十三步》(作家出版社,1989)中写一个关在笼子里的疯子,喜食粉笔,如果有人喂食粉笔,他就讲故事„„这些描写与构思,都让人联想起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描写。
莫言还有几篇鬼魂游走的小说,如《奇遇》、《战友重逢》、《我们的七叔》等,这几部作品不仅受到了中国民间鬼神文化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其风格让人联想到了蒲松龄。如《我们的七叔》是讲死人在活人世界上出现:“死去的七叔与‘我’有几次相见,‘我’接到七叔遭遇车祸死亡的电报,匆匆赶回老家,死去的七叔来村头接‘我’,还悄悄告诉‘我’存折的秘密;在七叔墓前,‘我’掏出
酒来祭奠七叔,七叔吧咂着嘴连声说:好酒,好酒!并一盅接一盅往嘴里倒酒,七叔还从村树上摘来桑葚,捧给‘我’吃,‘我’和七叔闲闲地聊着„„”。再如《战友重逢》中,其表现手法更是让人人鬼莫辨:“‘我’(赵金)返回故乡,在过河时遇到了同村老战友钱英豪,他已在1979年自卫反击战中牺牲,这时却栖身在河堤那株柳树上,要‘我’上树陪他聊天„„后来我们在树上又见到了同村退伍的战友郭金库,便把他也叫上树来”。至此,读者满以为这是作为活人的“我”和郭金库与死去的钱英豪的鬼魂的一次相遇一场对话,但后来却发现,小说中的“我”与郭金库也都是死去的人,“我”就是那个过河时淹死的少校军官,郭金库则是在钓鳖时被洪水吞没的。“我”、郭金库与钱英豪在柳树冠上的对话实际上是三个鬼魂的对话,三人在讲着先前活着时的事或其他活人、死人的事。
总而言之,莫氏魔幻现实主义给人们一个启示,就是只要你把生命融合到写作中,你想让故事起飞,就成为魔幻。你想立足于当下,那就是现实。莫言和马尔克斯一样都在书写着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寻找一个支点,让本来复杂的生命在它面前变得通透,这样中国的文学土壤才会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 贺仲明.乡村的自语─论莫言小说创作的精神及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
学报(社科版),2006(3):79-85.[2] 曾利君.论莫言的感觉与魔幻[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3):16-19.[3] 薄刚,王金城.从崇拜到亵渎:莫言小说的母性言说[J].北方论
从,2000(3):95-99.[4] 韩双娇.故乡的印象,是我小说的魂魄[J].中华传奇(月末
版),2012(10):49-51
*基金项目:2013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201304064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Northeast Township of Gaomi
—On Moyan’s Creation Concepts
ZHANG Lei1,LI Yue2
(1.Qinggong College,Hebei United University,Tangshan Hebei 063009,China;
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Hebei United University, Tangshan Hebei 063009, China;)
Key words: Moyan, novels, the northeast township of Gaomi, creation concepts
Abstract: Many of Moyan’s novels are based on the northeast township of Gaomi, which is a land full of imagination.To many readers, Gaomi has become China’s countryside in miniature.Thus,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Gaomi represents the whole China’s countryside change and development.In Moyan’s novel, he has expressed his love to the mother, to the land and to the people.Those three kinds of love are Moyan’s basic creation concepts as well as the key points of his humane creation.◆该文章发表在《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第6期,p223-2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