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颐武:莫言表现中国作家坦诚面对世界的力量
张颐武:莫言表现中国作家坦诚面对世界的力量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8日0:15分,中国作家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瑞典学院发表名为“讲故事的人”的文学讲座,这是莫言赴瑞典领取诺贝尔文学奖之旅的首次演说,早有外界评论其演说内容将构成解读莫言作品的一把钥匙。对此,腾讯文化在第一时间独家连线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文化学者张颐武(微博)(微博),为读者进行点评。
对于为什么莫言以“讲故事的人”作为自己的讲座主题,张颐武认为说家本身就是以虚构作为生存方式,讲故事是作家基本职责,“讲故事的人”本身就是对莫言自己的描述,这个主题非常契合角色和得奖场合。
莫言在讲座中着重提到,《透明的红萝卜》里的男孩形象可以被视为其所有作品的灵魂,对此,张颐武表示自己在上大学时就读过这部作品,其中黑孩的形象表现了莫言在生命面前的生存意志和受苦难的能力,这种坚韧性是他人生的写照,是他的自况,也跟读者的感受一致。
山东高密这片故土从不缺乏文人巨匠,莫言自己就以蒲松龄的后人而自豪,张颐武认为蒲松龄及山东的民间文化跟莫言小说的神秘主义确实很接近,莫言通过这些发掘了本土文化的力量。
对于莫言在讲座中反复提到的《生死疲劳》,张颐武称这本来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采取佛教轮回的故事,怪异的想象力是它的核心内容,这部小说可以代表莫言的文学高度。
莫言在讲座中专门提到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他读书时,有一个苦难展览,老师要求同学都哭,他向老师举报了一个没哭的同学。第二个故事是在部队时他在办公室,一个长官推门找人,他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最后一个是关于坏人会遭受惩罚的民间故事。
为何莫言会在如此重大的场合提到这三个故事?张颐武解读,这三个故事代表了莫言的世界观,这三个故事表达了莫言的核心思想,表达了他怎样成为莫言,第一个故事张颐武多年前就听莫言讲过,那次讲述甚至更详细、更生动,这个故事体现了人应该有其他选择的自由,说明保持个性和世界的多样性,第二个故事表达了对世界的尊重,第三个故事指不应该排斥他人,这其中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是莫言的哲学,也是莫言的世界观。
张颐武最后称,这三个故事的表现很强有力,表达对文化的尊重,对血脉的尊重,讲得非常自如,足以代表中国本土作家对世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