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教学读书笔记
读《有效教学十讲》有感
作为一名新手,自己刚毕业不久就走上了教师的岗位,刚开始我是茫然的,不明白怎么去上课,一堂课中该教什么,怎么教,只知道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很显然,我不是一名“合格”的老师。在忙碌中,工作的第一个学期很快就结束了,而我相信自己也在工作中有所成长,但是还不够。这个假期,我拜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在读的过程,有所收获,也有所反省。
新课改实施的几年来,有效教学已经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可以说有效性是所有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虽然我一踏上工作岗位就置身于有效教学的热潮当中,但是对于有效教学,自己的认识还很浅薄,自己的教学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那么教学的有效性究竟指什么呢?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怎样做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带着这些问题,我读完了这本书,我不能说已经完全领悟和认同书中的所有观点,但是至少我对有效教学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同时它也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有效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有效率的教学,也就是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情感体验。这种有效是双向的,是教学双方的有效,也就是教师教得少,学生学得多。在这本书中,余文森教授就把教学的有效性放在第一讲,通过“过玉米地掰玉米”的隐喻形象地对学习的有效性的三个方面指标:
一、学习速度;
二、学习结果;
三、学习体验做出了总结,并从教学的生成性、三维目标、教学情境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教学的有效性。书中将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的主要表现总结为:
一、学生变了;
二、老师变了;
三、课堂教学变了。所谓学生变了,我想,就是要让学生变得爱学习,是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一种转变,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外在的压力,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从而改变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引起了我的共鸣。我认为所谓的改变,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他特别喜欢的一门学科。”一个孩子学习积极性怎么才能上来,一定要有兴趣,孩子对学习要找到兴趣点才行。那可能在这门和那门都感觉不同,能够哪一门特别感兴趣,就找到这个感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率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对此,我颇有感触。
我所任教的学科是美术,美术学科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课程,具有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同样担负着培养学生认识事物、多角度思考问题、创造性思维方式等全面发展的责任,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美术课在许多学生、家长甚至是老师眼里都是“副课”,不能受到重视。在工作的这几个月里,教学经验的缺乏、学生个人能力的差异、课堂上的不配合、条件上的限制等各方面原因,都让我的课堂教学的进行显得“困难重重”。当时这让起初信心满满的我也受到过不少打击,那个时候总是一味的从客观因素上寻找问题,后来有机会参加两周的培训学习,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培训的日子,虽然每天都有至少六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但是为我们授课的老师们,他们幽默的谈吐,丰富的知识使他们在课堂上显得十分有魅力和吸引力,因此在课堂上,专注认真的我们总是觉得时间过得特别的快。记得那堂剪纸实践课,在剪纸老师的妙手下,一个个生动的形象诞生,在场的两百名老师不论会与不会,也不管剪得好与不好,个个都是十分认真的动手实践,就连男老师都很积极,大家争先恐后的抢着上台展示自己的杰作。不知不觉,三个小时就那么快的过去了。想一想,对于我们感兴趣、吸引我们的事情,我们总是很乐意去参与,相反,就会觉得十分的枯燥与乏味。
长者常说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的动力,现在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学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一个人的兴趣对他所从事的事业有无积极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如果可以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美术活动参与的积极性,我想不论是农村学校还是城市学校,美术课都一样可以上的有声有色。一个对美术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美术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而感到“枯燥乏味”,又烦又累而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反之,如果他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学生学好美术打好基础。要使学生愉快的学习,就必须使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愉快过程,因此,就必须在这个过程中挖掘其快乐的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美术课的兴趣,体会到真正的收获与快乐,才是解决美术课受“冷落”的根本,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点之一。
余教授认为教学关系是动态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教是为了不教,这是教与学的本质关系。对此我十分认同,就像爱因斯坦说的“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我国著名的教学论专家江山野先生他把学生从小学到高中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完全依靠教师阶段”,“基本依靠教师阶段”,“相对独立阶段”,“基本独立阶段”和“完全独立阶段”。教学关系是动态的,为了能够促成学生将来的独立,低年级开始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教的着眼点是为了不教,学的着力点在于自主、独立学习,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
教育家陶行知就一直强调“解放儿童”。而解放儿童的关键应该是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始,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实践,探索和学习。
第二篇:有效教学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由崔允漷教授主编,崔允漷:浙江临海人,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上海市高校曙光学者。主要出版物有《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等编著译作16本。近年的主要研究工作是参与设计并推广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的推广以及试验校本教师培训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什么是教学、怎样教的有效、怎样教的更好。
在什么是教学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教学与教学理论,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教学的基本问题。
在教学与教学理论这一部分,教学之所以为教学而非其他活动的逻辑必要条件是引起意向、明释内容、调试形式、关注结果。这四个元素共同支撑起有效教学的框架而且是时间逻辑与问题解决路径的统一。教学的语义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现在教学的规定性定义为: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课程理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本书认为教学理论主要是一种规范性、实践性的理论,该理论集中讨论三个问题:什么是教学、怎样教的有效、怎样教的更好。
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部分阐述各种教学理论流派的思想。拉特克、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的思想促成了教学理论的形成,赫尔巴特后的教学理论分哲学取向与心理学取向两条线索发展,苏联和我国传统的教学理论属于前者,心理学取向的教学理论主要包括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主义心理学、情感心理学等不同的流派,其中,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教学理论、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是上述流派的代表观点,现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多元智能教学理论、脑科学等领域的理论对教学正在产生着影响。
教学活动的结构主要包括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的目标与内容、活动过程与方法等方面。这就衍生出教学的基本问题:师生关系、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接受学习与情感学习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师生人际关系主要有放任型、民主型、专制型。民主型关系在现实的教学中更受推崇。知识与智力是能力的两个重要组成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尤其是程序性知识,另一方面要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学不仅是认知过程,也是情感过程,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教学论意义。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接受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并使知识系统化。但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造精神方面作用不明显,发现学习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但效率较低,适用范围有限。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掌握人类通过漫长实践积累起的知识,故应以接受学习为主,发现学习为辅,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
在怎样教的有效这一部分,主要从课堂教学准备、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教学评价等几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论述。
课堂教学准备发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其核心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综合各种资源和影响因素,形成相应的方案。教师在确定学习目标时,应学会分解课
程标准,运用替代、拆解、组合策略,通过寻找关键词、扩展剖析关键词、形成解剖图等途径将学习目标具体化。学习目标确定以后,教师需要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根据学生学习的目标,纸笔测验、表现性评价是主要的评价方式,两者各有其必须遵守的设计原则与程序。在明确学习目标与评价任务后,教师要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以期达成学习目标,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的内容时,要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中的课程资源进行二度开发与设计,结合自己的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现场条件、学校条件运用“增、删、换、合、立”的策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与该进。要保证学习活动顺利的进行,需要对学习活动进行适当的组织。在以上问题确定之后,教师需要编写《课程纲要》与教案,课程纲要的编制要基于课程标准进行设计,按目标—评价任务—学习活动来呈现。教案的编写要基于课程标准。在教学准备之后,教师进入课堂实施教学,教师要考虑自己的主要教学行为,主要教学行为分呈示、对话、指导三类。其中,呈示行为主要有语言呈示、文字呈示、声像呈示、动作示范四类。在教学中,语言呈示主要指讲述,文字呈示主要指板书,声像呈示分视觉媒体呈示、听觉媒体呈示、视听觉媒体呈示、计算机多媒体呈示、计算机网络呈示。动作示范主要表现出六种形式:读说示范、演唱示范、运动示范、操作示范、运算示范。对话行为包括问答、讨论两种形式,指导行为包括自主学习指导、合作学习指导、探究学习指导三种,每种教学行为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与表现形式、影响因素以及运用策略。教师应该熟悉这些行为,并对这些行为加以灵活的选择与运用。
要使教学有效,除了较好的运用主要教学行为之外,还要有恰当的辅助教学行为来支持。辅助教学行为主要有四种: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课堂强化技术的应用、教师期望效应的实现、课堂良好气氛的营造。学习动机包括动机的内在需求、外在诱因、自我中介调节作用,成败归因。若要培养和激发学习的动机,需要对动机的各个方面进行培养和激发。课堂强化的基本策略包括两种: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常用的课堂强化技术主要有六种,在进行课堂强化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选择课堂强化物并对课堂强化进行合理的安排;教师期望效应具有暗示性、层次性、情感性、激励性的特点,其实现过程包括教师形成期望、教师传递期望、学生内化教师期望、教师维持和调整期望四个环节,教师应该在客观基础上积极期望,在教学中倾注情感与爱心,在循序渐进中欣赏学生的成功;课堂气氛有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三种类型,主要受教师、学生、课堂物理环境三因素的影响,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有六种策略。
课堂管理对教师来说,主要是在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采取得有干预措施,课堂问题行为主要分为违纪行为和心理问题行为,前者是课堂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教师应视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忽略不当行为、适用非言语线索、表扬期望行为、言语提醒、执行结果等一系列尽可能少的中断教学进程的策略。但要大量减少问题行为,教师需将注意力从“亡羊补牢”转向“未雨绸缪”,有效教学是预防问题行为的根本之道,此外,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建立课堂规则和常规、实施具有监督功能的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经历了考试、测量、评价三个发展阶段,当前教学评价领域正发生范式转换:从考试文化到评价文化,评价文化倡导平衡的评价系统,保证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的平衡、纸笔测验与表现性评价的平衡、输入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平衡。学生成就评价的主要方式主要有日常检查、考查、考试或测验,结果处理主要有评分制与评语制。对于学生学习的改善,评价结果的运用和报告特别重要,需要提供清晰且全面的描述性信息作为有助于学生改善学习的反馈,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关建环节,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包括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应当指向教学改善,基于专业思考和协商参与。基于合作、技术与研究的课堂观察是实施课堂教学评价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怎样教的更好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教师、教学和研究,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路径。
教师是研究者,从事教学研究对教师个人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研究者才能度过适应期,才能走向职业发展高峰,教学过程是研究过程,要使教师教的更好,更有意思,教师就要从事教学研究。与其他研究一样,教师的教学研究也必须遵循基本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规范,教师从事教学研究一般需要五个步骤:发现问题,分析与选择问题,制定研究计划,实施研究计划和收集数据,会答和解决问题。
自我反思、同伴互引和专家引领是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基本路径,基于自我反思的教学研究按水平和层次主要分事件记录型、他人比较型、自我批判型,同伴互引可分为目标发散型、目标聚焦型、目标多重型,专家引领按教师的专业需求分为构建需求型、支架需求型、心智模式型,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和研究对象的性质,选择相应的路径。
通过学习《有效教学》这本书,自己获益匪浅,其中,对第八章教学评价第三节课堂教学评价感触颇深,现在,对课堂教学评价进行阐述并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在《有效教学》中,作者对课堂教学评价的观点如下:首先,作者认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环节,具有明显的发展性功能。而后作者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框架、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在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中,作者认为,首先,课堂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的改善、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需要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重视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其次,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基于专业思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应具有专业的态度,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再者,课堂教学评价必须基于协商参与。
在课堂教学的内容框架部分,作者认为仅关注教师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不完整的,应同时关注课堂教学的输入、过程和输出。输入维度包括情境因素和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的过程维度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关键,在评价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关注教师的教也要关注学生的学。在课堂教学的结果维度中,作者认为教学的效果体现在学习上,关注教学效果就是关注教学在学生学习上产生的结果,作者认为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输入、过程和结果应当进一步具体化,可细化为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
在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部分,收集课堂教学的信息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所在。课堂观察是简便有效的方法,课堂观察工具有定性和定量之分。定量工具包括编码体系、等级量表和项目清单,后者包括叙述体系、图示记录和电子记录。在课堂教学评价的类型部分,作者认为课堂教学评价包括同行评价、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作者同时认为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准确评价并对教师提供有效反馈,须综合运用多种途径。
我的理解:
英国课程论专家劳伦斯·斯腾豪斯认为“每一个课堂都应该是课程理论的实验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实验室的研究者,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课堂生活。”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是评价者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以及整个课堂环境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课堂教学价值并提升课堂教学价值的过程。
通过对我国现行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和自身的体会,发现在现在的学校中,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要素分解法,将教师课堂教学分为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几方面,并对其进行评价。第二,具体行为分类法,把教学行为分为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但大部分学校更加注重教师教的行为。第三,依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过程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即以学评教。
化学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科学素养,从而将学生置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所以,第三种“以学评教”是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倡导的评价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通过观察和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进行猜想和假设,如何开展实验,如何获得结论,如何讨论,如何思考等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从中能发现教师是否设置了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否联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既对学生学习的评价结果,实际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一些新的教学评价观念正深入人心,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践行着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1)课堂教学评价观念上存在误区 认为提问的人越多越好,部分老师将提问人次当成了衡量教育过程的重要指标没有掌握提问时机、提问内容,造成提问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回答的准确率越高越好,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率和教育质量成正比例关系;教师讲的越少越好,部分教师认为应该给足学生自学时间;教学手段越复杂越好,认为从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媒体水平越高、方法越繁琐、形式越多样,则教育质量越高。
(2)课堂教学评价操作上存在误区
重听课轻评价;表面评价,仅指出好的方面,忽视错误的方面;面面俱到,没有侧重点;只重视新的方式方法,忽略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3)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单一
在实际的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大多数学校是采用“听课后集体评议”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评价,而仅有一部分化学教师会自发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课后反思和评价。
(4)更多的注重课堂教学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中,运用的主要是纸笔测验,更多的关注学生对知识理论的应用,评价的目的更多的指向对学生进行甄别,忽视教学评价的激励改进功能。
针对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基于传统“一堂好课”的标准,还要基于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要求,力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师的自我反思。
那么,教师要怎样做才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更好的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呢?教师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在课堂教学评价中,重视同行评价与学生评价的反馈作用。根据评价及时的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充分吸收其中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2)加强教师自我评价。培养自己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的能力,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运用正确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运用定性和定量的课堂观察工具,全面的搜集课堂信息。
(4)建立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5)教师应增强学科意识。
第三篇:有效教学读书笔记之二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之二
瓜洲中学语文组李梅
行动原则,是指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谓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它集中体现了进行新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概括为四个字即“爱”“全”“活”“新”。
一、爱
“爱”的原则是指博爱与悦纳原则,全过程,科学、民主、真诚、的对待学生主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同等、同样、公平的真挚的“爱”。尔斯泰曾说过:“一个教师如果只爱事业,他是个好老师。一个教师如果爱事业也不爱孩子的教师更好一些的教师。而如果教师把事业和对学生的爱兼备与一身,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爱更是一种能够触及及学生的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爱是一种对全体学生的关注,爱是一种对每位学生的信任,爱是一种平等的尊重,爱是一种深刻的理解,是心灵的沟通,爱是成功的期望。新课程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爱更是一种能够触及学生灵魂,动人心魂的教育过程。爱是一种对全体学生的关注,爱是一种对每位学生的信任,爱是一种平等的尊重,爱是一种深刻的理解,心灵的沟通,新课程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施以真实的,本能的,平等的,全部的,爱,要爱全体学生。二是教师要施以深度的爱,三是教师要有持续的爱。
二、“全”
“全”的原则是指“全面发展”的原则,有效教学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我们的基本理念,在新课程有效教学中,新课程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观念,树立多元学生发展观和全面发展的意识。决不能再把学生分为要因材施教;励学生学习兴趣,程教师要从过去,转而关注其在精神领域、三“活”
“活”的原则是指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多元性、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活”的原则有六层含义及要求:教学设计的多元性、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教学方法的多元性、灵活性、多元性、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多元性、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教学组织的多元性、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课后拓展的多元性、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多元性、灵活性、多样性、开放性。
四“新”
“新”是指超越与创新的原则,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对现有的理论不断超越,不断创新和创造,使之更加完善,“新”的原则主要体现,二是教学设计要创新。三是教学方法要创新。四是教学评价要创新。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不提倡和强调用统一模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强调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内容综合化、教学方法灵活性、“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是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有效手段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主线、评价为手段的教学模式,“问题一评价”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主要手段的问题教学模式。教学行动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课前问题评价、课中间题评价和课后问题评价等。教师和学生带着问题来上课,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通过交往和对话来解决问题,下课后教师和学生仍然着问题走出教室,使“问题“在不断的评价过程中得提升和解决。实施“问题一评价”教学法,能够真正体现三维目标,学生在发展问题、解决问题、评价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既能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又能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还能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充分理解的基本,结合教师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创新出适合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问题一评价”教学模式“二十步”的主要含义:第一步、备学生,具体分为备全体、备问题、备知识基础、备能力被情绪。第二部、备课程具体分为备目标、备内容、备意义、备资源。第三步、备情境,具体分为备问题情境、备活动情境、备媒体情境、备环境情境。第四步备自已,风格、备弱点、备心态、备形象,备能力、备艺术。第五步、备设计、备过程、备方法、备课件、备时间。第六步、创建新教师文件夹行动。第七步、问题提出。第八步、问题对话、第九步、问题刺激、第十步、问题指导。第十一步、问题评价。第十二步创建有效课堂教学自我评价行动。第十四步、为题作业。第十五步、为题展示。第十六步、问题探究。第十七步、创建多元主体行动,第十八步,创建多元维度行动。第十九步、实施综合评价行动。
第四篇:《有效教学》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
这几天我认真地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书中有很多理论思想使我受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也同时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它有着很多的实际意义,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不但有广博的知识,良好的教师风范,还要有精干的业务能力,才能在工作中不断的创新,尽职尽责的完成工作。一,课前的充分准备是和谐互动的前提.有效教学首先体现在有效备课上,课前的充分准备就是有效备课.怎样才能算是有效备课呢 第一.备而能用.备课应该备而能用,减少无效备课,“备课”“上课”不能两张皮.第二..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水平迅速提高.第三.有利于学.让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所有的知识过手,培养能力到位,力争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向课堂要效益在“新课程怎样备课”中,使我知道了备课的概念和意义,所谓备课就是教室上课前所做得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充分地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的过程。它的意义在于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师生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在教学反思中提高教学能力等,知道了新课程教学的误区,还有如何备好一节课等等,如果没有学习这本书,我不会知道备课当中会有那么多的要求,那么多的知识蕴含其中:
一、切实转变传统观念,为学生制订全面的学习目标,二、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三、认真挖掘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四、客观分析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这其中包括
1、学生自己学会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2、新旧知识有直接联系的,迁移类比 ——诱导学生,3、学生难以理解不易接受的动手操作——指导学生,4、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学习。.曾经有老师认为,现代课堂强调师生互动和动态生成,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尚有许许多多的不可预见性,那么似乎可以简化备课,甚至不要备课.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引导者,怎样促进,怎样引导,是不可能在教学活动中随意生成的,必须在课前事先有所考虑,课堂上的生成需要教师运用教育的智慧去引导,学生学习欲望和动机需要教师去激发.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因此,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互动,课前师生的充分准备是前提.二,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是和谐互动的保证.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必须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互动中来,师生,生生之间平等的互动.教师必须从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中解脱出来,这是两种教育观念的激烈碰撞,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面对新课程,教师只有转变角色,明确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真正身份,充分重视和谐互动对学生学习的重大意义,才能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教师即促进者,指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应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动手,这就要求教师调整,改变教学行为和策略,转变角色,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应成为学生
学习的促进者.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使课堂变成充满生趣的师生交流场所.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被排斥与课程之外,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使教师丧失了课程的意识,丧失了课程的能力.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三,平等,对话与交流是实施和谐互动的基础.成功的课堂或者说成功的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和谐的交流和平等的对话.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不再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交流,不再是唯教师,唯教材而独尊的行为.而是一种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没有对话和交流就没有真实的互动,这种交流和对话必须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只有在师生和谐互动中才能形成学生的体验与收获.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教师要及时反馈与鼓励.学生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和召唤,才能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产生充满活力,充满创造的体验,也才能在对话的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如果教师上课还是“一言堂”,学生只有随声附和的份儿,那就根本谈不上彼此之间敞开心扉,实现平等,民主的对话.课堂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的“对话”,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或交流,更主要的是进行平等的心灵沟通.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凭借丰富专业知识和社会阅历感染和影响着学生,同时,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完整的精神的个体展示在教师面前.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对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种“共享”.教师是学生年长的伙伴,真诚的朋友,贴心的师长.在课堂教学中应善于营造一种生动,平等,和谐的对话情境.教师要摈弃自己唱主角,学生当配角,部分学生唱戏,多数同学当听众的状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影响着学生,感染着学生,引导着学生.在多元的互动中,学生的见解,教师的知识阅历,学生的生活经验,个体的独特感受交织在一起,从而达成课堂的教学目标,这种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是一种“共享”.这就使得课堂沟通在渠道上多样化,在信息交流上多元化,和谐互动的课堂需要对话和共享.四,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和谐互动的重要条件.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建立起师生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能营造教与学之间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始终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热情耐心,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多关心,多鼓励,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他们平等相处,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得以在民主,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让他们感到教师的平易近人,亲切可信,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学习
五,兴趣是激发学生真实互动的内在动力.激发鼓励教师在参与过程中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是培养兴趣的重要前提.古人云:乐学才能善求.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有了兴趣,思维就会处于活跃状态,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有创意的新观点,并且在课堂互动中与别人交流和商讨自己的观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提供在集体讨论中自主选择话题的机会.通过激发学生的思想和观点,教师可以使学生们共同对他们的学习负责.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和共同阐述的空间,自由选择的权利,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六,关注与倾听是实现课堂和谐互动的必要的修养.和谐互动要求要学会关注.教师不仅要自己关注学生,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关注.学生不只是关注教师,还要关注其他学生.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关注教师和其他学生,课堂上就不可能呈现出和谐乃至高效的“互动”.教师关注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今天,更要着眼发展;不仅要关注好的学生,更要关注学习偏差的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情感,意志等等.学会关注是“和谐互动”所必不可少的.教学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必要条件有三方面:一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
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学到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化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观念,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吃透教材,精心设计预案。有效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开放性。现行教材采用的是模块教学法,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知识涵盖广,外延大,需要教师去挖掘、去领悟、并创造性地使用,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入手进行预设,有备而来,有备无患,尽可能多的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预设到,以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及时调控,适当删减或调整,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促成生成,精彩新课堂
大家知道,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等。课后教学反思 ,提升教学智慧
由于课堂教学的许多临时生成性因素,致使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同实施之间有一定的落差,所以每一堂课后要及时反思,及时写下心得体会,总结“成功亮点”,考虑“失误不足”,思考“创意闪光点”,不仅要善待“生成的问题”,还要会鼓励、期待甚至帮助学生去“生成”问题,不要害怕自己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只要培养自己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就可能将这些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难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我一直从事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各科学习,既是学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习课程,更是开阔学生视野、接触优秀文化知识,培养学生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的重要渠道。只有教师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有效课堂应该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老师要使自己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老师要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寻求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的向导和组织者,成为深刻理解学生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的知音。这样,学生就能以极大的热情、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课堂气氛就会异常活跃,学生就能畅所欲言。有效课堂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科学的机会。科学的学习过程,应当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性活动的过程,它应当包含丰富的过程性目标。我们老师在教学中,着重是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思考、交流和实践等探究活动中感悟方法,进而有序而且有条理地思考,用心去体验学习科学的过程,要相对重体验轻结果,以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我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学生要比以往更聪明,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作为教师,更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一切方法与手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调控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创新火花、灵光一现的思维碰撞都无比完美的表现出来。
有效课堂应该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态下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又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还是师生
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的过程,其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是丰实、平实、真实的课。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重要的是看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知识,受到了多少启发,能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是否得到了发展。我们老师需要从教育理念、学科知识、教育机智、教育手段和课堂细节等方面充分准备和思考,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位,在课堂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做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确保课堂三维目标的实现。希望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上出更多的好课来!总之,《有效教学》的研究前景很广阔,需要我们不断的认真细致的研究,挖掘出“目标导学、合作探究”的巨大潜力,使“目标导学、合作探究”适应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形成以“静听”为主的学习定势,使学生养成心理上的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新能力.要让学生走出“静听”,学会“倾听”.“倾听”是教师与学生心灵沟通的一种方式.一位善于“倾听”的教师就像一位高明的心理医生,能够准确把握学生脉搏的跳动,能够及时预测学生情绪的波动,能够巧妙调整课堂的气氛,把师生的沟通上升为一种艺术.教师的“倾听”,改变了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独立思考.教师不仅要自己学会倾听,还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生在课堂上的倾听,有两层含义:一是倾听教师,二是倾听学生.学生倾听的质量是“和谐互动”的重要保证.七,高超的提问艺术,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实现和谐互动的真实有效和生成.提问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实现师生和谐互动的平台;提问是一种交流,是师生传递信息的一种渠道,是引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的方式.在一般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能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
第五篇:有效教学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1
习题课是指以解答习题为主的辅导练习课。习题课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实践,对于深入理解基本内容,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中汲取广博的实际知识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在学习了几个重要的概念或规律,尤其是结束了某一章的学习,我都要安排几次习题课,及时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自己在上课时也在尽可能的提高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但是目前习题课的课堂上仍存在着大量的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教学,因而必须要提高习题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1.自己存在的问题
1.1.课堂内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升学“捞分”而设计的`习题多是简单、机械的,解题所涉及的能力多为要死记硬背的陈述性知识和模仿套用的程序性知识,注重死记定义和公式,很少注重理解物理概念、物理学原理和建立物理学的知识体系,不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2.很少发展用实验、估算等简便、实用的习题课难以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情感。浩瀚的题海、枯燥重复的题型,机械乏味的解题,无法唤起学生对物理美的认识。
2.阅读得到的习题课的理论知识
2.1.习题课是习题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课型,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深化物理基础知识的通道,是联系概念、规律的纽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必由之路.它不仅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和扩展物理知识。
2.2.实施习题课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
(1)紧密配合概念、规律教学的原则;
(2)充分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原则;
(3)选择习题的的典型优化原则。
2.3.物理习题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实现学生认识上第二次飞跃的主要途径。要特别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
1.教给学生分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
2.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4.选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选题要少而精;
2.选题要有典型性;
3.选题要有针对性;
4.选题要注意联系实际。
3.物理习题课有效教学的教学策略
a、通过课前准备习题,让课堂实在起来。仔细研究教学目标,并精心选择习题,严格控制习题数量,认真达到习题课的教学目标。
b、采取不同的方式引入呈现习题,让课堂有趣起来。比如:生动描述并介绍最新科技;探寻自然之谜的真相;列举生活问题并分析原理;讲述引入奇闻轶事;通过师生互动发现问题;使用教学仪器,工具和多媒体提供相关信息等等。
c、尽量创设习题情境,使得课堂灵动起来。设置悬念,创设习题情境、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都是很好的解决方法。
d、合理有效的分析习题,让物理习题课堂真正思辨起来。如:识别习题、分析习题物理过程的差异化教学等。
e、扩展每一道习题,一题多思、一题多问、一题多解,让课堂厚重起来。
f、改善课堂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具体的有效提问的做法如下:
(1)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
(2)问题难度适中;
(3)提问当问在疑处;
(4)提问应当是递进式的、有层次的、有节奏的、前后衔接、相互呼应和逐步深化的;
(5)提问要平等对待所有的学生;
(6)对于回答出色的同学要给予表扬;
(7)要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提供一个适当的支架;
(8)教师要在学生错误的回答或不完整的回答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9)教师能在学生正确的回答中发现更简洁更美妙的东西。
g、与学生要有情感交流,相互理解,课堂才能更加知心。
阅读了《高中物理习题课有效教学策略初探》之后,感慨颇深,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问题,也学习到了很多改善习题课的策略,期望自己在今后的习题教学中不断改正,进步。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2
任何有效教学总意味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为了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作好准备。这种准备活动最初称为“备课”,后来发展成系统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只是教学行为的一种备择的教学方案。它需要借助于一系列“教学行为”实现教学方案的理想和价值。比如有效“讲授”和“提问”。
人类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尤其是书本和网络资源的出现,使学习者由原来的“听讲学习”转向“阅读学习”和“发现学习”成为可能。但这种转向的程度是有限的,教师仍然在充当“供给者”、“提供者”的'角色;学生仍然只是“接受者”、“承受者”的角色。只有当教师由原来的“供给者”转向“激励者”,学生才有可能真正地亲自去发现学习,成为“发现者”和“建构者”。
什么是一个有效教师?有效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而是传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师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而且因喜欢而信任。而教师能否成为这样的人,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三个品质:热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师是一个热情的教师;一个对学生满怀期望的教师;一个值得信任的教师。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3
“有效教学”有三个基本要素: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综合起来讲,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呢?
书中谈到首先要有效备课 。备课中讲到三种计划的制定,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有这种能力。具体到日计划的制定,也提出要考虑三个要素
(1)学习者,包括了解学生个别差异及学生需要;
(2)学科内容及其结构,在这里指出教师的责任,尽管教科书中规定了教学内容,但是教师还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教材再度开发。还提出了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即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文中指出教学目标关键在于教师提出的目标既不至于太抽象而令学生无动于衷,又不至于太具体琐碎而令学生不得要领。具体教学目标应该以激励学生热情的学习为标准;教学方法要为教学目标服务,要考虑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及课堂管理因素组合,很轻松地指出教师是一个“象受欢迎的男女演员”一样的复合型的天才。
其次,有效指导 。主要讲了“有效讲授”与“有效提问与倾听”。在有效讲授的论述中教了我们三种技巧,感觉很亲切,很实用。象一位长者在循循教导,我浏览了刘教授的'博客,其中对加入的条件有几条要求很耐人寻味。
这样写:接受我的新生活建议,1、让读书成为生活习惯 2、把体育锻炼当成头等大事 3、为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 4、不破坏、不挥霍自然资源 5、宽容他人的生活习惯,尊重文化多样性 6、保护动物,尊重生物多样性。感觉刘教授更加有血有肉,读起文章来更感觉亲切,似乎再听报告一样的感受,仿佛看到教授写书是的情景。文中关于“保持节奏”的策略也讲的很细致。如教学节奏与任务的难度或复杂程度相适应;教学环节的过度及不同 主题间的过度要重视,要保证过度数量不多,尽可能有条理,简洁等。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4
随着课堂教学的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每一位教师都在寻找、积累和建构自己的有效教学的经验,力求“低投入,高产出”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大长进、发展。笔者认为当前的阅读教学要着眼于几个“点”来优化教学。
一、把握本文的基点
各篇课文的基点各异,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要能准确地把握课文的.基点,准确把握课文的价值取向。虽说“一千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毕竟还是“哈姆雷特”,而不会变成“孙悟空”。因此准确解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前提。
二、找准课堂切入点
就教学来说,找到个性化教学的视角,这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因为这样可以使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过渡段、文题,等等。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材中“掏出”极宝贵的可教因素,通过二度创作,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的思维的触角深入到文本的内核,从而让课堂成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场所。
比如有位老师上的《天鹅的故事》,紧紧抓住“感动”一词,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感动老天鹅,感动天鹅群,感动老人,最后感动读者,感动所有的人,让人们懂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体会到天鹅的顽强和团结精神。
三、捕捉情感兴奋点
有效的教学在于能够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需要”和“差异”往往并不限于知识水平,而在于求知热情。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考虑“我应该讲什么知识”,还要考虑“我应该如何让他对这些知识有热情”,善于培植学生的兴奋点,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就表现在如何合理而有效地点击到学生愿意兴奋、能够兴奋的关键点和关节点上,从而不断推动学生智力和思维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有效的教学设计还应能唤起学生充分的阅读期待、要体现语文味、在读、说、悟一统语文阅读课堂的今天还应引导学生扎实落实“写”的训练。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5
这14天的跟岗学习,期间得以品味黎奇主编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书。本书根据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通过整合与创造,总结出了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行动策略。《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一方面从传统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入手,如以往的课堂教学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等,并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剖析;另一方面通过对课堂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总结,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总结出实践教学中的成熟经验,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主要围绕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这一教师关注的问题,从有效课堂教学的准备策略、实施策略、评价策略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力图形成既能反映课堂教学实质,又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新理论。从内容上看,《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对寻找平衡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核心元素、重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有效课堂准备的三个纬度、越传统课堂形态的组织策略、扩大课堂教学评价正向价值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地探索。
全书共有五篇,分别是:第一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第二篇:重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第三篇: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准备的三个维度;第四篇:超越传统课堂形态的组织策略;第五篇:扩大课堂教学评价正向价值。每一篇都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而这些问题也都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大家都倍感困惑的问题。而每一个问题大都由四个层次组成,首先是“问题提出”,概括叙述了这些问题的来源;然后是“问题表象”,对所提出问题的各种各样的形式都罗列出来;其次是“问题归因”,就是对所罗列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是“行动策略”,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本书给出了解决的方案,以及实施这些方案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同时本书也给出了大量的课堂实例,真正的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读起来不至于感到空洞乏味。
对这本书我首先是通读整书,然后是精读,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仔细品味,查找自己教学中所困惑的情况,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说一下我自己的感想。
所谓高效课堂,简言之,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它包括三层意思:高效果,即教学活动的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目标一致;高效率,即教学活动的“投入”与“产出”要符合经济、节约、高效原则;高效益,即教学活动要能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化的发展,取得良好的育人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回归简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追求生物课堂的“高效课堂”,理解教材、用好教材是基点。教师要通过对教材的再加工、精加工,将简单、静态、结果性的文本材料,设计成为丰富、生动、过程化的教学内容,成为有活力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在这样的加工和开发过程中,如何努力实现“低头入,高产出”,如何让学生在获得生物知识、技能、创建出有效、高质的生物课堂呢?“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课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通过人细胞的分裂视频,让学生从宏观上认识细胞分裂,然后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离,产生问题,从而自然而然引出分裂前要复制,接着引导要如何平均分,把染色质的知识进行复习,讲解分裂过程的变化,从而归纳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这样在让学生在既学习了知识的同时,又复习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现象理解到本质。课堂中让学生产生 “有效思维”,从而成为 “有效教学”。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在有限的40分钟生物课堂上,紧扣教学主线,让课堂变得简约而高效,是我们解读教材和精心整合教材的一条可行之路。
二、过程走向丰富
高效的生物课堂教学,除了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技能的发展、过程的参与、方法的掌握外,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体验和良好价值观的形成,尤其是对生物之美的发现、体验、热爱,对生物文化的感受、理解、敬畏,对生物精神的.领悟、继承和弘扬。生物课堂在恰到好处的丰富拓展中,达到了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完美统一。
三、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课堂的实际效果其实不在于教师的讲,而在于学生有效地学。在课堂时间管理中通过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改变课堂教学节奏,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来提高全体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
1.加强学生心理教育,提高学生专注于课堂的能力
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教育学生:
(1)会用心;
(2)保持良好的自我情绪;
(3)能排除干扰,通过自身的优势、缺陷等的深刻认识,培养“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
2.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
提高全体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教师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必须进行认真的设计,根据每个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对应的教学设计的安排,力求做到自己所设计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新鲜、有趣。
(2)充分利用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以及学科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3.教学要有一定的节奏变化
呆板的教学节奏将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停滞或精力的分散,从而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降低或课堂问题的发生。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学生进行及时、充分地交流来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教学节奏的调整,使课堂教学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特别是一节课的前15分钟之后,教师必须通过问题情境的变化来调整教学节奏,这种课堂教学节奏的变化可以使学生比较长久地保持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达到提高学生有效学习时间的目的。
4.课堂上还学生十分钟
在一堂课中要让学生有10分钟的充分练习,俗话说:“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每节课堂中要让学生有充分的练习,在以前,教师常搞“题海战术”。布置的练习没有选择性,不管是有用无用,是否重复等摆出了一大堆,学生苦不堪言,穷于应付,往往事倍功半。现在高效课堂,就必须精选习题,精心琢磨,自编自拟也必不可少,这样的习题目的性更强,高效学习更明显。我们实行了学案,一部分可作课堂练习之用,另一部分作课后作业。随堂练习就是学生在课堂中的练习,有书上的例题,也有学生与例题相匹配的练习,让教师在讲授了新知或者示范了例题以后,让学生能够得到相应的练习,让学生把学生的知道能够及时得到巩固,加深理解,当然做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对题目解题的规范,让其培养良好的做题规范。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它更是一种体验,一种激励与唤醒。生物课程标准指出,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生物知识,在简约中寻求深刻,在丰富中追求厚实,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彰显生命力,走向生物课堂“高效教学”之路。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6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面无表情地看着,单调的带读与重复着,唯唯诺诺地举手的局面。老师与学生之间大都是灌输,而缺少交流,这样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从中得出,我们在教学中很多是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行为。这种状况对小学生学习英语极为不利。作为一名小学英语老师,我们怎样改变这种沉闷的局面,使英语教学变得更加有效呢?我在课余时间认真学习了《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一书,有很大收获。
首先我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有效的教学是用最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要消耗少,收效高。所谓的“收效”是指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其次这本书中讲到的提高有效教学的途径,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帮助。
1、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最基础的学习动力的源泉。因此教刚接触英语的儿童时,首先要培养他们的兴趣,以各种游戏和其他生动活泼的方式让他们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学习英语。
教学中要把握“玩中有学,学中有玩”的原则,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孩子们设计不同的游戏、活动、任务等,使孩子们在不知不觉
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学会了语言。
2、在课堂中采用创设情景的教学方式。
通过创设情景,能使学生仿如身临其境,触景生情,较快进入英语角色,并乐意参与语言的各种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熟悉运用和牢固掌握所学过的知识,达到了缓解知识点掌握的难度,让学生感觉到易学而不怕学、甚至中意学的效果。实践也证明,“情景教学法”能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良好的效应。它从根本上提高了英语教学效果。最大程度地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能够让教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轻松。
3、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人们在学习语言时大致上要经过如下几个过程,即听音、辩音、观察、模仿、练习、运用。从婴幼儿的语言习得过程来对照外语学习的阶段,最先掌握的是听,听懂领会理解他人的语言;其次是说的能力,在听懂领会理解他人的语言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和想法。
(1)听的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播放某一语句或某一词汇让学生仔细听,其目的是让学生集体或个别模仿,重在训练准确、地道的语音和语调;在教学会话时,教师要全身心地进入角色,如有可能,尽量现身说法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实际情景中,从而使学生听懂理解会话语句的含义;在英语学习启蒙阶段,学生不易听懂教师的课堂用语,这时,教师可以用“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来帮助学生:如在说到“Stand up ”(起立)“Sit down ”(坐下)时,可以用手语或肢
体语言来表示(手语向上是起立,手语向下是坐下);又如在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或做完一个操练,教师可边说“Good ”边伸出大拇指,如果特别好的说“Wonderful ”,用两只大拇指边说边做,使学生理解、听懂含义;不但要让学生多听教师的语言,更重要的.是还要用心倾听他人的发言。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英语交际的主要场合,在这当中有很多听的机会,低年级的学生有意注意较弱,控制时间较短,在听较为单调的词汇、句型时容易走神,因此,在个别学生发言时,教师必须做出明确要求即认真倾听同学发言,找发音错误并纠正。
(2)说的能力的培养。说英语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尝试着说英语的时候,要遵循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不能任意拔高,增加学生说的恐惧感。模仿说是说的起点,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模仿说。通过大量的模仿说,使学生的舌头不再僵硬,语音准确,语调不再别扭。这是降低说话难度方法之一,也是说的能力中最为低层次的能力,因为它只停留在单纯的模读、模说、机械重复,机械识记的阶段,并没有完全进入交际语言的程度。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孩子能把教材中的词汇、句子、儿歌甚至是短文一字不漏的读或是背下来,但是一旦进入真正的交流状态,便显得不知所措,无言以对,这样的孩子不是真正会“说”英语的孩子,因此教师要利用课内外的一切机会,尽量用英语与孩子交流,引导他们用学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是交流信息。从简单的问候“Hello!Good morning!到复杂的“What colour do you like?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用学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成为真正会
“说”英语的人。
4、创设英语氛围,让英语常驻教室。
有资料表明,人在学习语言时,其视听信息的输入能达到20%。但是,低年级学生英语词汇量较少,用英语交流有一定困难,加上有限的课时及条件,使学生缺乏英语交流的环境。学生在学校活动的主要场所是教室,他们一抬头所见的就是教室的四壁,如果能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小的英语世界,学生一进教室,所见的全是英语信息,天长日久,这些英语信息会在无意中进入学生的大脑,为他们将来的英语语言输出做出一些积累。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更加深入地学习、实践“有效课堂教学”,努力使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应有的发展。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7
通过《有效教学》第一单元的学习,让我对“什么是教学”有了系统的认识。
教学的本质是教师引起的、维持与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活动的逻辑必要条件指的是构成“教学之所以为教学”而非其他活动的,并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的若干基本元素。教学行为的起点在学生,学生的意向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行为效果的优劣,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展示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而适当的教学形成会配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为有效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若是缺少了最后反馈的环节,那么教学是否有效就无从判断。可见这四个元素如影随形,共同支撑起有效教学行为的主体框架。
教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拉特克到赫尔巴特,揭示了关于教学的经验、思想到理论的演变进程。近年来新领域的研究开拓了教学理论的研究视野,书中的对脑的科学解释以及颜色的作用的介绍让我很受启发。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功能。首先它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发生的前提。在课堂上直接影响课堂气氛,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其次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学校风气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注重培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8
书中提到“教育的艺术同时也需要给予信念”接着举一例子:
有一位老师在给临毕业的学生们上最后一节课时他把学生们带到实验室给他们的最后一次实验“水的三种形态”老师对孩子们教育道“人生也有三种形态当你对生活将0℃以下的态度时你的人生便是结冻的冰当你对生活持平常态度的话人生便是水虽可流动但却无法过湖河的局限如果你对生活持100℃的激惜你却是水蒸气能够不受限制积极生活。”
心得体会:
老师的教诲无限给学生们以崇高的人生信念要乐观积极而向上的生活。育人更需要讲艺术同样一句话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的人能给人说笑了有的人能给人说跳了。可见说话要讲艺术话有三说巧说为妙。由于参试率的重要性所以学校对控制流生工作抓得很好这就导致了初三学生各班都有一批习惯差基础差的学生。面对马上开始的第一轮数学复习这一批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复习效果。但是老生常谈的教育对他们好象刀枪不入作为非班主任的数学教师更是拿他们没有办法。如何利用数学知识的迁移去教育他们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最近我尝试着去做果真收到不同的效果。现与大家交流一下请提宝贵意见。
付诸实践:
最近在学习统计与概率这一章知识一次我让同学们把复习题做在课堂笔记上课后收上来时仍和平常的结果一样::三(8)班有18位同学用了一张纸交上来。我把每一位同学的笔记批上了“优”和日期这18张纸我只给打了日期。辅导课上我没让科代表发下去而是让科代表又从课堂笔记中挑出比较上档次的'10余本单摆放在一起其余的笔记放在一起18张纸也放在一起分三类摆在讲桌上。上课铃声落后同学们都注视着我而我故意盯着讲桌上的三类笔记。同学们也把目光转移到讲桌上的笔记有的同学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对比的效果。然后我让只用一张纸做的那18位同学站到讲台上问:“知道为什么要把大家叫到这儿吗?”这18位同学都意识到:自己没有课堂笔记。但是只有两个同学是低着头不好意思地小声说的大部分同学只认识到表面的错误。我又接着说:“请大家互相看一看我们18位同学。”(他们都互相看了看因为当中有成绩稍微好的有一窍不通的有在年级都调皮出名的经过对比谁都不希望和××是一种类型的。)之后3位成绩稍好的同学也低下了头。我又帮他们分析:“大家的座位是无规则地分散在各个组却不约而同地随便拿一张纸当课堂笔记。表面上是因为没有课堂笔记而站在一起受批评请你们思考一下我们这18位同学实质上的共同缺点是什么?”又有几位同学低下了头有人小声嘀咕:“是学习习惯不好。”我又趁机帮他们认识自己:哪些同学肯交头接耳哪些同学作业潦草哪些同学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哪些同学解题过程不详等。这时他们确定能承认自己是有这些不良习惯。我又启发他们:“这些不良习惯造成的一个共同后果是什么?”他们大都表示:“后果是成绩不怎么突出。”“成绩总也上不去”“越来越学不会”。然后我又把挑出的10余本上档次的课堂笔记抱过来“请大家看一看这十几本笔记猜一猜可能是谁的。”他们猜的名字多是班级前20名中的结果验证只有一本没猜对。我分析:“是他们商量好买上档次的笔记吗?是老师要求他们这样做吗?本子的贵贱从某个角度来讲反映了这位同学学习数学的习惯反映了他对学习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把握。有一句话:‘一件小事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习惯一个人的习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态度一个人的态度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中间过程省略的话就是习惯决定了一生的命运。这就是我们数学正在学的‘样本估计总体’思想在哲学上的升华。下面请大家估计一下“我们整个初三年级如果布置这项作业的话哪些同学会没有课堂笔记?”经过这一番话所有同学的头垂的更很了脸上都露出严肃的表情。他们显然能估计出哪些同学但没有一个人去回答。而我要的并非答案恰恰是他们惭愧的表情。这说明他们不仅在班级的范围认清了自己还站在全年级的角度把自己归了类;不仅是从学科的角度认识了不良习惯的危害还从人生命运上做了新选择。为了缓和一下气氛我又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你要是去参加同学的生日晚会别人都西装革履而你却穿着拖鞋、背心去这给同学留下什么印象?”大家又笑了。
最后我把态度转变较慢的3位同学留下一个人发讲桌上的课堂笔记一个人发18张纸发完后回到我面前。我又开导他们:“沉甸甸的课堂笔记代表踏实、稳重最后收获的是硕果累累;而18张纸代表轻浮、草率最后收获的是——”
在后来的检查中发现这18位同学都买了比较昂贵的笔记本有的还补回了以前作业。我想他们这不是有意选择了本子而是慎重地选择了人生的方向这也许是其他教育方法不能一次达到的。
总之教学是艺术是无止境的要有意识地长期追求和探索。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9
对于现代教育来说“有效教学”一词,应该是很熟悉了,我却迟迟未深入学习。最近有幸读崔允漷教授《有效教学》一书,颇有感触,一直以来,我对有效教学的理解非常浅薄:有效教学就是最大限度的在教师教学领域里,以最少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快收效的结果来使得教育成果最大化,达到又快又好的本质。其实,我的理解有些偏颇,不仅失之科学,而且过于片面。现就阅读崔允漷《有效教学》一书写点读后感想。
一、书中基本框架
这本书的指导思想是让学习者“像专家一样思考”。本书的单元组织、各章内容、正反信息、练习设计、站的选择等都体现了如下思考:如何把问题还原到原点来思考?如何将教学问题置于课程、教育、社会大背景中综合地思考?如何促使学习者将中小学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学习、评价进行一体化的思考?如何促使学习者形成教育领域的大观念,而不至于去记去背书中提供的那些条条框框的东西?
本书的组织架构按学习单元的方式来呈现:什么是教学——怎样教得有效——怎样教得更好、更有意思。这几个方面循序渐进地诠释了何谓有效教学、教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并引入了大量的教学实例、教师教学反思和教学随笔,让人读起来轻松、易懂、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读书收获
(一)明确有效教学的课堂框架
正确的教育理念是规范的教学行为的指路明灯。在阅读第一章的开头,文章就提出问题:什么是教学?我在线教育已经十多年啦,可还不曾静下心来认真的思考什么是教学,怎样教得有效,怎样教得更好、更有意思。想起来还真的有点不可思议。总是认为教学就是把已知的东西教给未知的学生。
所谓“有效”,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生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引起意向——学生想学习,即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
(二)明释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三)调适形式——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指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信息技术中在讲述理论时要配合适当的实践操作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许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四)关注结果——学生学会了,教学行为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落脚点在于让每位学生学有所得,各有所获。所以一些课堂行为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而舍本逐末地脱离了最初教学的意向性,教学最实质的内容在于学生得到了什么。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二)理解怎样教得有效
有效性是教学的灵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之前,我们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在头脑中或书面形成一个计划。教学准备的核心就是为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教师综合考虑各种资源和影响因素,并作出各种决定,进而形成相应的方案。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自身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三)思考怎样教得更好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单元的“怎样教得更好”中提到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路径是:一个是自我反思;第二是同伴互导;最后是专家引领。
首先是自我反思。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我就知道自我反思对于一位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自我反思成就了很多名师。以前读书的时候,心理学的书中也有提到,波斯纳著名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因此,我们不可估量反思的作用。书中明确的提出,自我反思是提升经验的桥梁、是锤炼思维的工具、是追求卓越的动力。对于我来说,懒于记录、反思是我欠缺的地方。只有不断地反思,才能不断地进步。要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其次是同伴互导。一位优秀的教师,除了学会坚持不断地自我反思外,还要学会同伴互导。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渺小的。当你遇到一个难题时,自己怎么绞尽脑汁都无从着手时,可以借助的力量就是自己的同伴。别人总会有你想不到的想法。以我们信息技术学科为例吧,师资少,学校里仅有五位信息技术教师。书中提到一点同伴互导时应注意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第一是要积极参与合作;第二是心态要平和,坦诚相待;第三是学会如何合作;第四是积极行动,共同担当。在师资少的情况下,同伴互导可以激发每位参与者的合作动机或智慧,让每位参与者真正享受互惠的效益。
最后是专家引领。书上的定义说,专家引领是当你因某个问题不得其解而处于困惑状态时,专家给予启发、点拨而使你解决问题、消除困惑的过程。我们信息技术学科虽然在中学中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但似乎效益不佳。即便我们能做到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导,有些问题是我们和同伴百思不得其解的,那就需要有专家引领。那专家在哪里呢?罗丹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专家也需要我们去发现。当然,如果学校给我们搭建和专家交流的平台那当然更好。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10
空闲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书中关于课堂有效教学,余教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为老师们进行剖析和策略指导,感受颇多。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一、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每一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都来缘教师的认真备课。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我明白了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在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备课。要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进现行备课形式,着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首先是紧抓落实课前预习。它可以迫使学生去静心读书,达到真正意义上的预习。这样学生学校的效率就提高了。
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就是准确和明确。目标的制定既要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其次,目标的制定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动机等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目标的表达准确、清晰,对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从学生已有的基础出发。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得就比较人性化。
要想使课堂真正有效,设计精益求精的课堂练习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精心设计预习作业,而且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设计。通常第一课时,老师在课堂上都要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然后再进行整体感知。那么,我们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就可以将以上两项内容布置下去。到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利用课件来进行独立作业。以这样的方式来落实生字词,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效率很高。另外,由于我们已经将课堂上要讲的内容作为预习作业布置下去了,那么我们在课堂上讲课的速度必然加快,效率就自然提高了。另外,就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还可以把它们设计成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巩固。对此,我觉得在第二课时前,还是要采取独立作业的方式去进行必要的检查。这样,我们可以让学生预习有目标,复习有目标。而不至于让作业仅仅成为一种习惯,流于形式。这样,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学生的课后学习有目标,检查又环环相扣,教学的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二、要以学生为本,用真爱构筑课堂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能够不断的获得美好的心灵体验。引用余教授的话:“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从《有效教学十讲》中明白了我今后更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改变以往以单纯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给予更大的关注,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富人性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课堂有效教学应深入优化教学环节,加强有序课堂的有效教学管理。
在有限的40分钟内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把教学设计付诸实施,从而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有的教师对一堂课的环节安排缺乏缺乏合理的安排,有的课堂环节的密度过大,有的前松后紧,没有较好地把握学生注意力、接受度,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因此在时间管理上,我们应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优化教学过程,保持适度信息,讲在该讲时,放在该放时,综合考虑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各种因素,尤其是提高学生的专注率。
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兴趣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先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在“智力发展最佳状态”中学习,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有效知识。
关注课堂生成,及时调整预设。(1)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增加,改换。即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2)将教学环节提前或者移后。(3)给学生搭桥引路,让学生顺利的说下去。在学生发言遇到困难时,教师要想办法给予帮助,引导,让其顺利的达成目标,生成精彩。另外,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及时调整了预设,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协调了,就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这样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明显,课堂教学就变得有效。
四、课堂有效教学需要反思和探究。
有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将教学实践和反思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无论是行家里手,还是年轻教师,在各自的认识层面上都会发现不足,都会留有遗憾因此我们就要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看完《有效教学十讲》后我明白了应该留有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自己像过电影似的再现课堂教学的情景,及时捕捉问题,记下得失。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好的教学?如果不及时反思,很多感觉稍纵即逝,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教学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看完了《有效教学十讲》我受益匪浅。在教学的过程,我一定要好好总结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用更好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完善自己的不足,同时我还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把我们的教学过程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要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教育教学理论上的学习,争取在学科教研方面有所发展,在备课、上课、作业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在专业发展上下功夫,真正提高教育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11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缺少的不是知识,也不是责任心、爱心等,而是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等,这些都是消极的、无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性是一种压抑,一种挫伤。
现在,很多老师都知道这样不好,但又苦于无处借力,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我们学习了《有效教学》一书。《有效教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它不像一般理论书籍那样深不可测,而是植根于现实教育,用质朴生动的语言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教学实践一个重要问题:有效教学。
什么是有效教学呢?凡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思考着,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放弃教学的责任,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但加个问号不等于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什么价值。
通过学习《有效教学》使我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应该是学校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想做到“有效教学”,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真实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现自己。其次要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的还比较少。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在“有效指导”中的有效“提问”与“倾听”一节中提到:“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教师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说提问贯穿在每天的教学中,贯穿在整个课堂中,可见,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
的确,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往的“教师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正如书中所说:“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书中对“什么样的提问是有效的”给出了建议:一是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二是使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到提问要精心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抓住知识的关键,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同时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还要注意难易适度,把握好分寸,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布设悬念,使学生“跳一跳能把果子摘”。
其次,提问还要有层次性,问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随之逐步提高;此外,我们还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激发、指导学生对学生提问,学生对教师发问等提问的多元模式,这些都是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
关于有效讲授,书中提到了一条就是要幽默风趣,令学生保持轻松活泼的心情。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一定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旦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数同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出课堂,这样便需要老师花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
究其原因是教师的任务导向不明确。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学习的材料,而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上,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的事件有一个预测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对授课内容在时间上要做出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够充分有效的传授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读完本书,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我们要多读书、多学习,掌握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并在其指导下积极开展有效教学实践,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12
在读完余文森先生的《有效教学十讲》之后,我感触颇深,并且受益匪浅。在这本书中,余文森先生写的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教学方法,他的讲解与实例相结合,清晰透彻,使我对我的教学观念发生了一些改变。
教育对于我这个刚走上一尺讲台年数不多的新教师来说,体会和感悟方面还不是很到位,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余文森教授在教育方面,尤其是有效教学方面颇有心得。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之后,我反思良久,书中的.内容,他对于教育的看法让我感受到了震撼,我的心灵受到了冲击,使我产生了一段新的心灵旅程。我明白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想让教学变得更加有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①备课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学的首要条件。备课是否有效,不是看教学流程、教学设计写的如何,关键是教学设计是否与课堂表现相一致,与学生需求相吻合,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有效备课更关注教学对象,更关心教学效益,更注重教学实践,更注意教学反思。简单讲,备课与不备课,认真备课与不认真备课,教学效率绝对不一样。
②有效指导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适时、适度、适当、适合、适应去指导学生,在教学中,从学习目标的确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从教学手段的安排到教学语言的运用,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有的放矢,切勿取“头”甩“尾”。
③灵活运用教法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教师传授知识的难易程度关系很大,新课程中,教材与教学参考只是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的参考资料,而并非唯一依据,老师必须根据教学环境、学生实际,结合自身吃透教材,灵活的处理学习材料,设计出独具匠心的教案,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④注重学生有效学习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学习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和发展;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注重过程教学,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尽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教法、努力地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⑤注重教后反思教学反思是在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之后,把课堂上的反馈信息、自我感觉以及引发的诸多思考形成文字。促进教者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从而更有效的处理和运用教材,逐步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水平。
读了这本书后,里面的很多章节让我沉浸其中。我从这盏明灯中得到很多启迪,并受到了鼓舞,我将继续用心去体会,去感悟书中的精髓,用书中的教育理论知识来武装自己,用具体的实例来启发自己,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13
在第XX个教师节这天,教育局长为我们送来了精神食粮——余文森教授的《有效教学十讲》。
作为教师,我们理当好好学习这本书。学校开展了“读局长赠书,思有效教学”读书活动,我利用空闲时间认真阅读了《有效教学十讲》一书,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思索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际行动。
整本书有十讲,分别是: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的生成性、三维目标、教学情境、教学关系、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新课程教学改革成绩与问题反思、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基本特性、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以及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类型。这本书是余文森教授二十几年来对课堂教学观察、思考所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他从我们的实际教学生活出发,以“对人的成全”为内在尺度,通过对课堂教学耐心、细致的省察,通过生动的小案例,见微知著,道出许多启人心智的关于有效教学的独特见解,展示了精彩的理论依据,为教师怎样经营好课堂提供了大量的教学策略。
教学的有效性是本书的主题,把教学的有效性摆在第一讲,勿庸置疑,教学有效性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教师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就应该像我们每个人追求幸福一样。为什么要有效教学?余文森教授在书中写到:“我想一个高明的校领导、一个了不起的老师,应该考虑到这一点:你不能占据学生学习的全部时间,一定要‘解放儿童’!”“我们的学校课程学习时间已经挤占了学生的所有课外学习的时间,学生几乎没有个性化的学习!如果所有的孩子掌握的知识都是一摸一样的,这绝对是国家的灾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也提到“明智的、善于思考的教师只有在课堂中有效教学,才能为学生赢得更多的自由时间”。所以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努力告别无效、低效的课堂,不能以抢占学生的时间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应构建有效的课堂。
对于有效教学,余教授还提出了三条“铁律”第一条铁律,就是“先学后教”,他指出要以学定教。他强调的'是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不能包办代替。第二条铁律,就是“先教后学”,以教导学。余文森教授指出在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时,要先教后学,或是边教边学。这里的教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在课文中获取信息。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第三条铁律,就是“温故而知新”,余文森教授说学会了才有兴趣,所以“温故”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指导学生系统的梳理知识,把已掌握的知识建构成新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单词与词汇的梳理尤其重要,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建构成知识网,学生记忆更快,更牢固。
总之,如何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下需要教师智慧的、合理的采用相应的策略,这也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及时调整教学模式。
其实学习是如此,我们的工作更是如此。相同的工作量,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用最短的时间去完成,那么在完成时,你就会非常快乐。这就是“有效、高效”!安排好时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高质量的工作,或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或者技能得到更好地训练,这才是有效。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14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感触很多。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要想在历史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实施有效教学,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二、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如七上第8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为起到这个作用,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一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引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三、巧设疑问,以疑激趣
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通过一环扣一环的设疑解难,把学生引向似如柳暗花明又一村中的“又一村”的境地,这样既激发了兴趣 ,又掌握了知识。
四、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 ,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 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有效教学读书笔记15
近几年,我校生源数量、质量有所下降。
穷则思变,变则通。
生源数量、质量下降得确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平添了诸多不利因素。但却为探究式的自主的有效的学习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肖成全所著的(有效教学)可为我们提供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钥匙。我铁山学校开展的“目标导学、合作探究”的自主有效课堂的实施办法就是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的措施。中国乃至世界的伟大的大教育家孔子每每遇到他的学生问及真理、从政等等问题时总是因人而异。以小组形式的合作探究可以是我们向先贤学习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
读了(有效教学)一书使我受益彼深,又经历组内探讨,校内交流,这次学习成为记忆以来收获最大的一次学习。体会集为三点:第一,教师要时时处处学习,体会,实践。第二,教学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第三,学生是学生的主体,教学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无论是专家,专家型教师,还是全国级、省级、市级优秀教师,他们的知识面都很广,文化底蕴都相当丰厚,这是他们长期学习积累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善于把积累的知识恰当地运用到教学当中去。因此,在教学工作中要抓住点滴时间学习,积极主动地进行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反思后再实践。权威人士说得好,认认真真写三年教案远不如认认真真写三年教学反思。
教学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必要条件有三方面:一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学到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化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观念,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吃透教材,精心设计预案
有效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开放性。现行教材采用的是模块教学法,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知识涵盖广,外延大,需要教师去挖掘、去领悟、并创造性地使用,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入手进行预设,有备而来,有备无患,尽可能多的将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预设到,以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及时调控,适当删减或调整,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促成生成,精彩新课堂
大家知道,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它不可能百分之百按预定的轨道运作,常会生成一些意料之外的新信息、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等。
课后教学反思 ,提升教学智慧
由于课堂教学的许多临时生成性因素,致使事先设计好的教学同实施之间有一定的落差,所以每一堂课后要及时反思,及时写下心得体会,总结“成功亮点”,考虑“失误不足”,思考“创意闪光点”,不仅要善待“生成的问题”,还要会鼓励、期待甚至帮助学生去“生成”问题,不要害怕自己解决不好这些问题,只要培养自己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就可能将这些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把原先可能成为难点的问题转化成教学的亮点。
我一直从事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各科学习,既是学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习课程,更是开阔学生视野、接触优秀文化知识,培养学生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的重要渠道。只有教师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有效课堂应该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老师要使自己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老师要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寻求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的向导和组织者,成为深刻理解学生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的知音。这样,学生就能以极大的热情、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课堂气氛就会异常活跃,学生就能畅所欲言。
有效课堂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科学的机会。科学的学习过程,应当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性活动的过程,它应当包含丰富的过程性目标。我们老师在教学中,着重是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操作、思考、交流和实践等探究活动中感悟方法,进而有序而且有条理地思考,用心去体验学习科学的过程,要相对重体验轻结果,以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有效课堂应该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老师要敢于改革,敢于创新,敢于改造教材,尝试新的教法,解放课堂、解放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自发地参与、投入学习,淡化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不是不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把更多的主导权给学生,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我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学生要比以往更聪明,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作为教师,更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一切方法与手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调控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创新火花、灵光一现的思维碰撞都无比完美的表现出来。
有效课堂应该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态下的课。这样的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在课堂上有师生之间真实的.情感、智慧、思维、能力的投入,又有相互的讨论、思维的碰撞,还是师生相互的构成,并生成出许多新的东西的过程,其中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的生成,是丰实、平实、真实的课。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重要的是看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知识,受到了多少启发,能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是否得到了发展。我们老师需要从教育理念、学科知识、教育机智、教育手段和课堂细节等方面充分准备和思考,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位,在课堂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做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确保课堂三维目标的实现。希望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上出更多的好课来!
总之,(有效教学)的研究前景很广阔,需要我们不断的认真细致的研究,挖掘出“目标导学、合作探究”的巨大潜力,使“目标导学、合作探究”适应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在张店区教育局党委关于“划片招生”的有关政策的影响下和全校教工的共同实施“目标导学、合作探究”措施的积极努力下,改变或彻底改变学校生源数量、质量有所下降的这一现状。为我们铁山学校进行的“目标导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究作出积极贡献。使“目标导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我铁山学校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