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以身立教
《以身立教》---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巴东县民族实验小学 郑孝珍
教育部公布的最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原来的规范相比,新规范从原来的8条缩改为6条,并在保留原来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新增了一些可操作性强、描述更为具体的条目。
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准确地理解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并自觉用新《规范》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新时期师德楷模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一、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我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起了“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教师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第二篇: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另附:「以身立教」学习资料
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附件:【以身立教】
(一)师德是高于一般社会公众道德水准的职业道德
在意识水准上,师德较之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高的要求,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从根本上说,教师作为一个职业,与其他的职业有相似之处,都是一个工作岗位、一个饭碗。但是教师职业与其他工作又不一样,他的服务对象是人,他们的劳动在于培养、塑造一代新人,其一切行为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教师的地位、作用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所以,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比一般的职业更特殊一些。纵观人类道德史,师德总是处在当时社会道德的最高水准上。孔子曾用“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来描述他理想中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并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教师的道德含义,被后世奉为“万世师表”,他所开创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为历代不断继承和丰富。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胡总书记2007年8月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更进一步指出:“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这些论述充分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以身立教”的共同特点。当前,教师在传播人类文明、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成长的引路人。他们不但要用丰富学识教人,更要用高尚品格育人;不但要通过语言传授知识,更要用自己的高尚品格去提升学生的品格,影响学生的心灵,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守秩序的一代新人。正是基于这一特点,社会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要比其他任何行业都高一些,以至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往往成为社会公德的标杆,成为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明灯和风向标。
(二)师德规范是调节教师自身及与外界关系的行为准则
师德规范所表达的是教师所特有的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因此,它与一般职业道德一样,具有以下重要特征:师德是一种职业规范,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师德又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是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师德没有固定的形式,通常体现为教育观念、生活习惯、理想信念等;师德通过内省和信念来强化,并通过教师的自律来实现;师德不具有刚性的约束力,主要通过内心反省和公众舆论加以约束;师德的主要内容是对教师义务的要求;师德标准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师德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等等。为使师德理念形成规范,一般都要采用制度、守则、公约、承诺、誓言、条例,以至标语口号之类的形式,将其公之于众,以便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所接受和实行,并进而形成一种职业的道德习惯。在我国,由于教师的自律组织和社会团体并不发达,因而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是由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会联合制定并颁布实施的。1984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制定并颁发了首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试行)》,并于1991年正式施行。1997年,针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原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第一次修订。2008年重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教师职业特点和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更加强调职业精神,尊重道德属性。它既体现了教师职业神圣性的一面,也考虑到其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的平凡性,并承认教师职业境界的层次性;它既有适度超前的目标性引导,又明确了不容许超越的行为底线,因而更加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特点与要求。
(三)颁行师德规范是以德治教的根本体现
人们常说,教师自身就是教育力量。从理论上来分析,一个教育者往往拥有三种权力:其一是职位权力,它代表国家或学校管理学生,并执行教育的强制标准;其二是专家权力,作为专业人士,他们要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或建议;其三是参照权力,他们要把自己作为楷模和榜样来影响学生的发展。当然,任何滥用权力的行为都会走向目标的反面。因此,法律和道德是约束教师正确从教的两条准绳。为强化依法治教,我国颁布的《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都对教师的品行要求做出了规定。但法律具有普遍性、强制性特点,决定了它所规范的行为不可能太多、太广,其所规范的只能是一些最基本的行为“底线”。而对教师提出较高的、较广泛的职业操守要求的,恰恰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规范指引着教师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方向,并作为教师自律和外界他律的尺度,对教师的行为产生着广泛的影响。所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虽然不具有法律的强制力,但它作为一种行业的操守规范,对教师仍然具有约束力。一方面,当一个人选择从事教师职业的时候,他就自愿选择了接受这一规范的约束。他在教育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要体现出规范所确定的精神和原则。尽管教师的个人能力有高下之分,但师德规范则成为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方向和终极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旦制定并颁布之后,就成了外界评价教师职业操守状况的“标尺”。学校对教师的师德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在教师评优工作中所考虑的师德因素,都是以教师对师德规范的践行情况作为依据的。如果教师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师德规范的要求,教师本人要受到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他们的失德失范行为往往会成为公众谴责的对象。从这些特点来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还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的。只不过,其强制性的力量来源于行业内部的管理、评价行为,来源于公众的舆论,而不像法律那样来源于国家司法机关的威慑力。
第三篇:以身立教_为人师表心得体会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心得体会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教师不只是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做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所以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我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起了“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教师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无私奉献,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
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
第四篇: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理解,摘要: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一、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奠基作用、催化作用、修正作用、完善作用。
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以身立教”,以人格培养人格呢?教师待人要真诚;教师的人格要合格;教师要讲究文明,以身作则(仪表、举止、语言、礼仪等);教师要全面发展等等。
关键词:以身立教 教师 为人 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教师不只是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做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本人想结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探索,来谈谈如何“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现代人在走向社会前,总要在学校里生活。学校与教师就是他们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和向导。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言行就是模仿的榜样,可能会对其产生较大的甚至是终身的影响。因此,为人师表的地位在师德的各项内容中就显得尤为突出。教师若想成功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必须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论是孔子讲的“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还是陶行之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都入木三分地阐释了为人师表的要义。
人们把教师誉为不辞劳苦、辛勤耕耘的园丁,不仅是对他们教书育人丰硕成果的十分赞许,更是对他们为人师表高尚师德的充分肯定。用美国著名作家萨克雷的一段话来评价为人师表的意义是再恰当不过了:“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教师的言行、学识、情趣等都是为人师表的载体,但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
第一,品德修养。现今教师的品德修养从大处看应充分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六十四字创业精神”,从小处看应努力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应该让学生懂得,完善品德修养的过程,也就是挥斤运斧、凿璞成玉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过程。正因如此,教师本身更要努力做到“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孟德鸠斯语)。就拿某些教师来说,一次黑板报的评比,学生会已经判出第一了,可某些老师自以为是,知道第一不是自己班时,跑去得第一的那个班里看。然后居然说出一些低素质的话语。让学生会把第一名换了„„自己尚未做到“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那些教师怎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品格修养?言谈举止不是区区个人小事,而是一种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对于教师言谈举止应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
第二,治学态度。提倡教师应成为“职业学习者”、“终身读书人”,这样才能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并在课堂上给学生打开一个新的天地。早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列宁就号召青年人要“用人类已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头脑”,这对每个教师如何治学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一个教师有了这种“知不足”、“知困”的精神,就会端正治学态度,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教学相长,从而为学生作出榜样。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在学校里,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渡过了教师们带给他们的人生之初最美妙最难忘的时光,教师们的言传身教,使学生们感叹知识世界的奇妙,领略了人类创造的伟大,仿效着恩师迈向社会迈向人生。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则告诉我们:“任何章程和任何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的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一句话,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
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是真诚。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决不能搞“两重人格”。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其次是人格。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信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种小小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瑕癖,则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失望。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人格修养提出严格的要求。第三是全面。教师应当使自己尽可能的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德与才的分离,言与行的相悖,大节谨慎而小节不拘,聪敏过人而举止轻浮等。对于一名希望成为优秀教师的人来说,都是应当尽量加以避免的。总之从事了教师的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落实到教师人格塑造上,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是热爱科学追求真理。
教师要把学生引入科学真理的殿堂,自己就必须具有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德。要努力培养出求实、严谨、虚心、刻苦的学生。学风是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和精神风貌在对待科学真理态度上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教师的优良作风,对于引导学生形成爱科学的品德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人活着,就要敢于为真理抛开个人的得失,敢于为求知而坚持不懈的奋斗。要致利于形成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专博相济、富有活力的知识结构。从纵向上讲,应当学有专长,术有专攻,对自己所任学科有较为深入的钻研;从横向上讲应当具备相当开阔的科学视野;从发展上讲应当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知识,为自己的知识体系造成一种开放的态势,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客观形式的要求。
二尊重规律,勇于创新。
教育是一门具有自身特殊规律的科学,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千百万人的成长、发展和人生幸福的事业。必须小心翼翼的严格的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三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现代教育是主体化、开放式的教育,学生的成长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教育合力”综合施加影响的结果。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力的组织者和专门者,应当对教育合力的形成、发展和优化发挥主导作用和调节作用。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尽一切努力,妥善处理好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各方面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校内致力于建设一个团结、坚强的教师集体。在校外积极开发和利用一切对学生成长有利的教育因素。这对教师的品德,素质和能力无疑都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就要宏扬集体主义精神,处处坚持以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为重,努力培养开阔的胸怀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四讲究文明,以身作则。
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对于教师来说,言谈举止不是区区个人小事,而是一种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对于教师言谈举止的具体要求是: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仪表。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部形态。这方面的要求是要清洁整齐,朴素大方,协调得体,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二是举止。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这要求是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振奋的神态,要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配合,发挥出最佳的辅助作用。三是语言。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四是礼仪。主要是指教师在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行为的总和。富有时代特点的必要的礼仪,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杠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教师要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应有的尊重,从而不但给学生以良好影响,同时也促进全社会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
为人师表作表率,爱岗育人当先锋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人师表做表率,爱岗育人当先锋》。如何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为人师表作表率,爱岗育人当先锋”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出色解答。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应主动成为为人师表的表率。新时代的教师,首先要拥有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有了这份执着和热爱,那份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油然而生;有了这份执着和热爱,才会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用师爱建立与学生间崇高、无私、美丽的情感;有了这份执着和热爱,才会成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一面旗帜。教师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着学生,要教育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我们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高尚的人。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作文,一个学生说自己最讨厌的人就是小学时候的一位老师,说这个老师教育方式简单,说话很难听,而且经常因为学生学习不好而迁怒于家长,甚至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由要求家长送孩子去她家里上补习班。在这个学生的心目中,他的这位老师是一个师德缺失的人。当时看完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知道该如何给这篇作文下评语。也许这个老师还不知道自己在学生的心里留下了多坏的印象,但她的所作所为却给孩子心目中的教师形象蒙上了一层深厚的阴影!
可能是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熟悉的面孔、课本、教案,又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久而久之,厌倦、懈怠如荒原上的野草在生长,如同一位医生看惯了死亡而对病人的伤痛麻木不仁一样,我们确实有部分老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爱心,经常戴着放大镜来看待学生的错误,不能用一颗包容的心来爱每一个学生,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诋毁教师的言辞。面对这种现实,我们不能抱怨,我们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都应反思自己的行为,尤其是我们的党员教师。因为党员就应该是先进的化身,我们有责任教育和影响周围的广大教师。党员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师德的表率,更要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崇高的理想和健全的人格。
如果说“为人师表作表率”是思想上的自我准备,那么“爱岗育人当先锋”则浓缩着我们的工作方向:热爱自己的岗位,并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祖国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创新靠教师。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对学生,更重要的是对教师。党员教师更应先行一步,做加强学习,自我教育的带头人,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来对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教育改革的先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容地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们才能真正在三尺讲台这个特殊的舞台上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需要的艺术品。
三寸粉笔写信仰,三尺讲台谋发展。信仰是浩瀚海洋的明灯,是漫漫黑夜里渴望的黎明;发展是对学术的追求,是对人生的锤炼。只要我们始终牢记自己在党旗下宣誓时的豪言壮语,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那么我们的信仰就会在发展中谋求辉煌。有一首诗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老师;有一种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师魂。虽然我们依然清贫,但我们因为充实而快乐。我们拥有同一颗炽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用爱播撒希望。拼搏吧,战友们,为了我们的梦想与希望!奋斗吧,老师们,我们的事业无尚荣光
第五篇: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定稿]
为人师表: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为人师表是师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教师从教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对教师、对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认真实施这一职业道德规范,必须牢记它的具体要求。
第一,要做一个优秀品德的垂范者。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要有高尚的节操,要尊老爱幼。要团结同事,谦虚礼让,要勤奋学习,勤劳节俭,要律己宽人,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公正无私;
第二,做高素质的教育者。牢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认真贯彻和实施党的教育方针,把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积极实行启地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育质量,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具有健康的体魄;
第三,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牢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牢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做出表率。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对教育的理解,摘要: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一、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奠基作用、催化作用、修正作用、完善作用。
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以身立教”,以人格培养人格呢?教师待人要真诚;教师的人格要合格;教师要讲究文明,以身作则(仪表、举止、语言、礼仪等);教师要全面发展等等。
关键词:以身立教 教师 为人 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教师不只是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做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从而才能培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本人想结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探索,来谈谈如何“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现代人在走向社会前,总要在学校里生活。学校与教师就是他们从家庭走向社会的桥梁和向导。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言行就是模仿的榜样,可能会对其产生较大的甚至是终身的影响。因此,为人师表的地位在师德的各项内容中就显得尤为突出。教师若想成功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必须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论是孔子讲的“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还是陶行之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都入木三分地阐释了为人师表的要义。
人们把教师誉为不辞劳苦、辛勤耕耘的园丁,不仅是对他们教书育人丰硕成果的十分赞许,更是对他们为人师表高尚师德的充分肯定。用美国著名作家萨克雷的一段话来评价为人师表的意义是再恰当不过了:“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教师的言行、学识、情趣等都是为人师表的载体,但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
第一,品德修养。现今教师的品德修养从大处看应充分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六十四字创业精神”,从小处看应努力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应该让学生懂得,完善品德修养的过程,也就是挥斤运斧、凿璞成玉的过程,这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过程。正因如此,教师本身更要努力做到“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孟德鸠斯语)。就拿某些教师来说,一次黑板报的评比,学生会已经判出第一了,可某些老师自以为是,知道第一不是自己班时,跑去得第一的那个班里看。然后居然说出一些低素质的话语。让学生会把第一名换了„„自己尚未做到“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那些教师怎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品格修养?言谈举止不是区区个人小事,而是一种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对于教师言谈举止应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
第二,治学态度。提倡教师应成为“职业学习者”、“终身读书人”,这样才能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并在课堂上给学生打开一个新的天地。早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列宁就号召青年人要“用人类已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头脑”,这对每个教师如何治学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一个教师有了这种“知不足”、“知困”的精神,就会端正治学态度,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探索新问题,教学相长,从而为学生作出榜样。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在学校里,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渡过了教师们带给他们的人生之初最美妙最难忘的时光,教师们的言传身教,使学生们感叹知识世界的奇妙,领略了人类创造的伟大,仿效着恩师迈向社会迈向人生。
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则告诉我们:“任何章程和任何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的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一句话,要照亮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
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首先是真诚。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决不能搞“两重人格”。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其次是人格。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信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种小小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瑕癖,则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失望。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人格修养提出严格的要求。第三是全面。教师应当使自己尽可能的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一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德与才的分离,言与行的相悖,大节谨慎而小节不拘,聪敏过人而举止轻浮等。对于一名希望成为优秀教师的人来说,都是应当尽量加以避免的。总之从事了教师的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返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落实到教师人格塑造上,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是热爱科学追求真理。
教师要把学生引入科学真理的殿堂,自己就必须具有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品德。要努力培养出求实、严谨、虚心、刻苦的学生。学风是一个人的人格品质和精神风貌在对待科学真理态度上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教师的优良作风,对于引导学生形成爱科学的品德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学生:人活着,就要敢于为真理抛开个人的得失,敢于为求知而坚持不懈的奋斗。要致利于形成一种适应时代要求的、专博相济、富有活力的知识结构。从纵向上讲,应当学有专长,术有专攻,对自己所任学科有较为深入的钻研;从横向上讲应当具备相当开阔的科学视野;从发展上讲应当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知识,为自己的知识体系造成一种开放的态势,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客观形式的要求。
二尊重规律,勇于创新。
教育是一门具有自身特殊规律的科学,教育事业是关系到千百万人的成长、发展和人生幸福的事业。必须小心翼翼的严格的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三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现代教育是主体化、开放式的教育,学生的成长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教育合力”综合施加影响的结果。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力的组织者和专门者,应当对教育合力的形成、发展和优化发挥主导作用和调节作用。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尽一切努力,妥善处理好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各方面复杂的人际关系,在校内致力于建设一个团结、坚强的教师集体。在校外积极开发和利用一切对学生成长有利的教育因素。这对教师的品德,素质和能力无疑都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为此教师就要宏扬集体主义精神,处处坚持以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合格人才为重,努力培养开阔的胸怀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四讲究文明,以身作则。
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对于教师来说,言谈举止不是区区个人小事,而是一种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对于教师言谈举止的具体要求是:文明健康、真诚和谐,亲切得体。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仪表。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部形态。这方面的要求是要清洁整齐,朴素大方,协调得体,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二是举止。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这要求是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振奋的神态,要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配合,发挥出最佳的辅助作用。三是语言。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四是礼仪。主要是指教师在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行为的总和。富有时代特点的必要的礼仪,是协调人际关系的杠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教师要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应有的尊重,从而不但给学生以良好影响,同时也促进全社会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
为人师表作表率,爱岗育人当先锋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人师表做表率,爱岗育人当先锋》。如何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为人师表作表率,爱岗育人当先锋”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出色解答。
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应主动成为为人师表的表率。新时代的教师,首先要拥有对事业的执着和热爱,有了这份执着和热爱,那份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才会油然而生;有了这份执着和热爱,才会发自内心地热爱学生,用师爱建立与学生间崇高、无私、美丽的情感;有了这份执着和热爱,才会成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一面旗帜。教师的言行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着学生,要教育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我们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高尚的人。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作文,一个学生说自己最讨厌的人就是小学时候的一位老师,说这个老师教育方式简单,说话很难听,而且经常因为学生学习不好而迁怒于家长,甚至以提高学生成绩为由要求家长送孩子去她家里上补习班。在这个学生的心目中,他的这位老师是一个师德缺失的人。当时看完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知道该如何给这篇作文下评语。也许这个老师还不知道自己在学生的心里留下了多坏的印象,但她的所作所为却给孩子心目中的教师形象蒙上了一层深厚的阴影!
可能是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熟悉的面孔、课本、教案,又很少接触外面的世界,久而久之,厌倦、懈怠如荒原上的野草在生长,如同一位医生看惯了死亡而对病人的伤痛麻木不仁一样,我们确实有部分老师对学生缺乏足够的爱心,经常戴着放大镜来看待学生的错误,不能用一颗包容的心来爱每一个学生,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诋毁教师的言辞。面对这种现实,我们不能抱怨,我们每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都应反思自己的行为,尤其是我们的党员教师。因为党员就应该是先进的化身,我们有责任教育和影响周围的广大教师。党员教师不仅自己要做师德的表率,更要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逐步形成崇高的理想和健全的人格。
如果说“为人师表作表率”是思想上的自我准备,那么“爱岗育人当先锋”则浓缩着我们的工作方向:热爱自己的岗位,并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祖国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创新靠教师。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对学生,更重要的是对教师。党员教师更应先行一步,做加强学习,自我教育的带头人,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认识来对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做教育改革的先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容地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我们才能真正在三尺讲台这个特殊的舞台上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社会需要的艺术品。
三寸粉笔写信仰,三尺讲台谋发展。信仰是浩瀚海洋的明灯,是漫漫黑夜里渴望的黎明;发展是对学术的追求,是对人生的锤炼。只要我们始终牢记自己在党旗下宣誓时的豪言壮语,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那么我们的信仰就会在发展中谋求辉煌。有一首诗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老师;有一种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师魂。虽然我们依然清贫,但我们因为充实而快乐。我们拥有同一颗炽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用爱播撒希望。拼搏吧,战友们,为了我们的梦想与希望!奋斗吧,老师们,我们的事业无尚荣光。
教师如何做到为人师表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就是说我们做教师工作的,必须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自己的“言”为学生之师,“行”为学生之范,言传身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做名副其实的 人类灵魂工程师。那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为人师表”呢?
一、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教书育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 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礼记》中说:“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徳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全面贯彻党的 教育方针,切实做到寓思想教育于教学和各项活动中,决不能只管教不管导。一个只埋头教书的教师,充其量只能是个教书匠,只有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在面临我国加入的今天,有个别教师却把这个给忘记。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去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益于祖国、有益于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加强语言修养。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语言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的交流中,在评价学生的言语中,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在参与学生的活动中,教师必须把好语言这个关口。特别要注意:表扬不能失实、超限;批评不能贬斥,刺伤。要很好的掌握分寸。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具有教育性、启发性、简练性和 直观性等。
三、规范自己的行为。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行为表达着情感,学生从教师行为中接受着情感的熏染和启迪。这是因为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相互接触,教师所表现出的道德面貌,既是学生认识社会,认识问题,认识人与人关系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道德品质成长的最直观、最生动的榜样。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行为,才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只有把尊重师德规范变成自己深刻的信念,才能有为人师表的自觉行动。教师的言行,点点滴滴,随时都注入到学生的心头,起到影响和感化作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试想:“一个上课迟到,学生作业不及时批改的教师,如何让学生按时上学,按时完成作业;一个难不帮,见坏事不制止的教师又如何教出救困济贫、助弱斗凶的学生。可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无声的命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身体力行。时时刻刻以自己的人格影响人,以自己的品行感化人,以自己的言行引导人,处处是学生的模范,事事是学生的榜样。
四、以高尚的形象树立威信和尊严。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服饰。庄重、大方、整洁、朴素的着装,能够体现出教师的职业特点与美感,容易引起学生的 敬爱之情,进而树立教师的威信和尊严。过分鲜艳、浮华或过分拘谨邋遢,都是不适宜的。
教师的威信和尊严不是自封的,而是通过“教书育人”实践逐步树立起来的。在这方面教师还要注意不能在学生面前把自己看得“神圣不可侵犯”。如果这样,学生当面不敢“冒犯”你,但心里不服气,在一定的时机总是要“冒犯”你的。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把学生自己同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要讲清道理,以理服人,不要大动肝火,更不能挖苦体罚学生。一旦自己有过失,要敢于承认,有错必改,以取得学生的谅解和信任。
五、对自己严格要求。
学生每时每刻都注视着教师的言行举止。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人受着象教师这样的严格监督,也没有有任何人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如教师一样的深远的影响。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怎样做到事事、时时、处处为人师表呢?那就是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一身作则,注重身教。必须不断注意自我修养,陶冶情操,自觉用师德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自觉地增强教育事业心和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为人师表。
雪笑吟
师表,是表率的意思。为人师表是指品德、学问上值得人们学习的榜样。
其特征可用5个字概括,那就是“德、才、学、识、貌。”
何谓德?德即品德。为人师表的人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才:才能。学:学问。识:见识,经验。也就说为人师表的人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不但有自己从事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人文地理、科学社会知识),而且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貌:即精神面貌。为人师表的人行为举止要端庄得体、文雅适度、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应表现出教师应有的文
明礼貌。
教师如何做到为人师表呢?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首先应该有博大的人格魅力、高尚的品德、伟大的情操、广博的知识、教育、教学的才能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时时、事事、处处用“教师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因为教师是社会道德的引领者,教师的一举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而学生又是祖国的未来。作为教师应该热爱自己本职工作,忠于党的教育事业。你只有热爱教育、教学工作,你才能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你只有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你才能甘受清贫,抗拒诱惑、耐得住寂寞;你才能无怨无悔、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你只有热爱事业,你才能追求卓越;你只有热爱事业,你才能乐教善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你只有胸怀大志,你才能矢志从教,你才能悦纳、追求自我,自强不息。用自己的真心换回学生的爱心,你才能用自己博大的爱去关爱每一位学生,用真善美来哺育那一颗水晶般的心。教师要想做到为人师表,教师还应该做一个智者、仁者、强者。“智者的底气是聪慧;仁者的底气是善良;强者的底气是博大。强者的博大在于能让对手心悦诚服地拥戴和情不自禁地喜爱。他的威不在怒,他的力不在吼。” 教师还应该做一个“谦虚的人,因为看得远,所以不躁;因为想的辽阔,所以不妄;因为脚站得高,所以不傲;因为路走得远,所以不妒。他的底气中沉淀了更多的豁达、柔和,善解人意和悲悯情致,于是谦虚成了人性中极高的品
位和人格中让人仰慕的魅力。” 为人师表的人既不要狂傲自大、文人相轻,又不要妄自菲薄、自惭形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有一种完备的人格、宽广的胸怀、自强不息、乐关向上的气质;要追求一种求实致远、朴实高雅的品位;要有一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品格。让我们广大教师用这样的气质、品位、品格来熏陶、感染、引领学生,使他(她)们逐步养成真诚、正直、公平、平等和友好的品质,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国家的有用人才。
着装是“为人师表”的内在要求
南京市教育局下发《给南京市中小学教师15条礼仪建议》,要求教师着装要“忌脏、忌露、忌透、忌短、忌紧、忌异”等 “六忌”。《建议》指出,外穿的衣服不能过于单薄透明,不外穿吊带衫,不佩戴夸张的耳环、项链等饰物,不能染指甲和头发。
什么是“师”?今人多认同韩愈在《师说》中所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我们要知道,韩愈写作此文时,是有针对性的。因为当时社会士大夫之族存在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因而韩愈写作此文倡导从师而学的良好风气。正因如此,《师说》中才会反复强调老师在知识传授方面的重要作用。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其实,“师”的另一意思即为“范”。也就是说,作为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在为人处事上以身作则,为学生做榜样,做表率。老师着装得体自然也是为人师表的应有之意。有人以穿什么样的衣服是个人自由为由,反对对教师着装进行统一规范。但是不要忘记,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所有的自由都是相对的。作为一个个体,你当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着装,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干涉的。但是,自由的前提是,你的行为不能对他人造成影响。因为,如果你的自由是以牺牲他人的利益为前提的,那么,这种自由就是不道德的,严重者甚至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穿着自由、舒服不等于得体。比如,在海滨浴场,任何人都可以只穿着泳衣,因为,在这样的场合,穿着泳衣是为人所认可的。但是,如果你在酒店的大堂或者公共汽车上也穿着泳衣招摇过市,你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你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但是,在这种场合穿着泳衣虽然不违法,却不得体。什么叫得体?就是你的穿着要适合你所处的场合。在正式的场合着装正式,在休闲的场合着装休闲,在私密场合着装尽可以随意,就叫得体。老师也是一样。当你在浴场游泳时,尽可以穿着泳装;当你在步行街逛街时尽可以穿着休闲,吊带、短裤、紧身皆可;但是,当你站在讲台上时,你就是一名为学生表率的老师,在着装上当然要特别注意。
中小学老师面对的是未成年学生,他们都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老师不修边幅过脏的着装会让学生们认为“老师可以穿那么脏,我为什么要那么干净”,而过露过透的着装则可能对处于青春期的异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引起同性学生不合其年龄的效仿。任何一个职业都有自己特定的职业道德,注重着装是教师“为人师表”的要求,也是教师尊重学生并获得学生尊重的必然要求。南京市教育局下发的“礼仪建议”之所以是建议,就在于为师者的“礼仪”是道德的要求,不可强制。但是,属于道德范畴的东西自有其“强制力”,因为,要想教出好学生,就要做一个好老师;要做一个好老师,必然要在着装上做一个表率。这样的《建议》,是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