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从以人为本开始
【内容摘要】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人为本将成为全社会的重要生成部分。作为社会体系中重要人力资源的教师,其基本素质与综合能力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已不足以满足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求,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技术,不断更新与丰富新的知识储备,不断强化与提升专业技能,让自己始终拥有“源头活水”,让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充满鲜活力,以人为本已成为学校教师发展的生存根本。
关键词:以人为本教师管理
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需要相应的学校管理制度的支撑和保障,没有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和完善,就不可能有课改目标的真正实现。因此学校的管理制度必须与时俱进、开拓思路、打破以前的思维方式,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在总结反思新课改革中的经验及问题的基础上,汲取各种有益的理念和实践,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以人为本,逐步起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的课程改革之路,只有这样,才能为我校持续健康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
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以成为大家的共识。学校是围绕“人”而开展工作的,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以人为本”关键在于尊重人,体现着价值尺度从“物”到“人”的转移,是关切现实人的命运和关怀人生价值取向的集中反映,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如何提高个体与群体的工作效率,完成目标任务。管理的过程应该是包括教育、服务、管理在内的多种活动、多个空间、多方互动的综合过程。在管理过程中,人是最活跃、最积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只有充分理解人、尊重人,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开发人的潜在能力,以人的发展为本,并且将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捆绑在一起。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做的更好。
从现在大多的学校管理状况来看,更多强调的是量化管理。学校管理者把企业管理的方法运用到学校管理中来,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教师的各项工作进行系统的准确的量化。量化管理有其科学性、合理性,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劳动,有其自身的特点,使其难以准确量化。首先,教师的劳动对象不同于企业。企业职工的劳动对象是物,教师的劳动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其次,教师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成果不同于企业。对于企业而言,它的劳动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其劳动过程的投入和劳动成果的多少可以用数量和价格进行量化的效益计算。然而教师的教学活动则不同,教师的劳动是对学生身心施加影响的一种精神活动,就其活动成果而言,学生培养是教师集体合作的结果,甚至是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个人共同作用的产物,所以劳动过程及劳动成果的特殊性,无法把某一位教师的劳动从中清晰地提取出来。事实上,教师的责任感、事业心、教学能力、教学经验以及脑力劳动的付出,才是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而这些方面最重要的有是责任感事业心),而这些恰恰是量化管理所无法准确测量、清晰计算的,也是不易操作的.这的确是个难题,需要积极的探索,不断的完善。那么在我们学校的管理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我校采取“以人为本”,促进职工的发展
学样管理首先要从“教师”出发,要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关心教师、培养教师,要关注老师的需求,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树立以教师为中心和管理理念。“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教师是最重要的,尊重教师的发展,学校才能生生不息,作为知识分子密集的学校,尊重教职工、注重教职工的发展就显得至关重要。利用培训、学习来提高工作积极性,提高大家自身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促进职工自身的发展,从而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这样才是当代学校的发展型管理模式。
由于大多数学校的生源都来自于所在的各村,村内的环境、文化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起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在现行市场经济冲击下,大部分学生见利忘义,为了个人利益而不顾社会的利益;现实生活中有真善美的东西,也有假丑恶的存在,这就需要我们去改变它,防止这种东西陷入学校的学生中来。学校教育要求学生学会有爱心,可是社会上一部分人甚至个别人惟利是图,部分学生在社会上做好事都遭到一些学生的讽刺,为此,学校教师要教育学生明辨是非,要从自己真正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使学生真正成为明辨是非的人。
二、以人为本,帮助教师实现自身价值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强烈期望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就是大多数教师的理想追求,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因此完善自我、体现人生价值和学校发展是和谐统一的,学校就是每位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教师在管理中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由于下面几种家庭因素导致教师在自己的人生教育教学中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大致存在以下几种类型。(1)单亲家庭:一个孩子在家庭中,由于得不到完整的爱护和关心,往往比较脆弱或顽劣。女生表现为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了信心,整日心事重重,提不起精神,对自己的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学校的规章制度等方面不予理踩,男生往往比较顽劣,整天在学校或在班理捣蛋,或游手好闲,甚至有时在学校集众斗殴,给学校教师的管理工作带来许多麻烦。(2)在当今社会中,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这种家庭往往表现为父母都是文盲或半文盲,读书和不读书都能赚大钱,家长感到培养孩子没有用,对自己的子女放任自流,极少过问,存在着一种让子女早日不读书,帮助家里赚钱的想法。(3)娇生惯养的家庭:这种家庭往往是父母教育子女方法不和谐。一方要严格管教,另一方面却维护子女,导致让孩子越来越偏离正常的教育轨道;或者有爷爷、奶奶的偏护,上一辈人非常溺爱,不管是对是错,都很放纵孩子,从而使孩子在家里做“小皇帝”,久而久之变成对上
不尊敬,对下横不讲理,导致学校教师在管理上经常都是一块“心病”。
三、我校采取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成长。
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创建和谐班集体,学生干部采取学生自主竞选的方式产生,实行任期轮换制,激发其竞争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制定德育常规,开展“一帮一”等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置于学校和班级同学的监督下,使学生自己在各种活动中认识自我,在管理中调节自我,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我,养成宽容,谦和地对待他人,和谐地对待自然和社会的人格素养,形成友爱、诚信、和谐、奋进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各种安全隐患,排除校园各种不利于安全的因素,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加强学校的安全保卫,开展安全自救措施,对“问题学生”耐心帮教,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心理疏导,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学习和生活。同时,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情感,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创建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坚强意志和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我校由于部分学生智商偏低,学习跟不上,难以承受繁重的课业负担,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导致班级管理工作难以开展。有些学生是由于小学基础没打好,到了初中,科目增多,知识难度不断加大,对学习感到力不从心,又没有寻找老师或同学的帮助,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最终导致变成了困难学生。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平常的一些矛盾和学习上的压力,往往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到校内或校外殴打自己平时感到看其他同学或有些恩怨的同学,最后害怕学校的处理或公安机关的追究而辍学外出打工。
创建和谐的教育服务,全力做好以生为本、教育的根本是对人的心灵、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性情的陶冶,人格与个性的教育,独立、自由精神的养成。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让所有的孩子都热爱学习并乐此不疲,让所有不同类型、不同层的学生每天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新的进步与提升,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也是至高境界。
按照我校的要求,学校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评价原则,结合运用观察、交流、检测、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应学生的成长历程。对学生作出公正、全面、综合的评价,是新课程全面实施有序推进的坚强保障。我校在完善教育设施,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如悬挂国旗、校训、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学生美术作品,开展体育、艺术等比赛活动,多样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创造畅通、灵活、自由的学习、实践、体验、发展、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之,一定要把“以管人为中心”的管理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人格,体会每一位师生的情感,关心每一位师生的发展。不仅要建立科学、健全的管理制度,在遵循学校实施制度管理的必要性和灵活性原则下注重创新思维,更要从实际出发,把这个集体里的每一个成员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并最优化地整合起来,只有这种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为人的发展而服务”的学校管理,才能真正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最高境界,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我校良好的教风、学风。
参考文献:
[1]《学校管理》郭振武,中央广播电祉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2]《现代教育管理》柳海民,中央广播电祉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3]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实践的着力点》,第一作者,《东岳论丛》(核心期刊)2006.5
第二篇:提升管理水平
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做强做优---集团总经理佘鲁林在中国医药集团管理提升活动启动动员会上发表重
要讲话
2012-5-3 9:34:51 作者:网络来源 阅读数:69 4月5日,中国医药集团及其下属各级分子公司召开“管理提升活动”启动视频动员会议,国药控股湖南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以上管理干部参加了此次会议。“管理提升活动”将从今年4月起开展,为期2年。
中国医药集团总经理佘鲁林在会上发表《提升管理水平,全面做强做优——建设世界一流医药健康产业集团》的重要讲话,从管理提升活动的重要意义、工作安排、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阶段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
一、深刻认识管理提升活动开展对中国医药集团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在复杂宏观经济形势下保增长、保稳定的必然选择。从国际上看,现在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期,从国内看,经济增长速度也逐步放缓,今年GDP增长目标为7.5%,是我国GDP8年来首次下调至8%以下。宏观经济环境比2008年形势更为严峻。我们要稳中求进,进是必然的,稳是重要的基础。我们要看到全球经济形势的“严冬”即将来临,要主动变“熬冬”为“冬训”,练好内功,夯实管理基础,对我们管理中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提早做出应对,要全力采取措施,扎实做好落实。
二是国药集团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发挥行业影响力的关键举措。目前我国医药经济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但行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医药行业正受着药品降价和成本上行的双重考验。我们要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要增长,从而促进企业的科学健康的发展。
三是国药集团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抓手。在市场竞争中,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能否更长久的生存发展。激烈的竞争环境必然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营风险。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经营风险在累加,如管控能力不足等薄弱环节常常容易被忽视或掩盖。要通过管理提升找出风险点,止住出血点。
四是集团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做强做优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平台的有力保障。医药集团人员多,规模大,业态结构复杂,管理链条的延长使得执行力还有待提高,领导班子和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二、主要工作安排及目标 此次管理提升活动的指导思想是: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持续加强企业管理,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活动的主题为:合规经营,管控升级;精细管理,降本增效;对标一流,做强做优。
活动的工作原则为:一是立足自我与学习借鉴湘结合;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广泛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二是重点突破和全面提升相结合;要扎实开展短板消缺和瓶颈突破相结合;三是效益提升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四是加强管理和深化整合相结合。
活动主要目标确定为:一是达到基础管理明显加强;二是达到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三是达到管理创新机制明显改善;四是达到经营绩效明显提高。
三、管理提升的重点任务
一是找准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实现重点突破。在深入调查、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优选提升措施,制定重点整改工作方案;二是强化向管理要效益的理念,切实加强基础管理,牢固树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观念;三是统筹推进,专项提升,全面落实整改措施;四是总结固化成果,构建长效机制。
四、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2012年4—8月,全面启动,自查自纠阶段;第二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专项提升阶段;第三阶段:2013年9月—2014年2月,持续改进,总结经验阶段。
五、几点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开展积极推进;二是做好整体设计,确保活动开展有序进行;三是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将活动引向深入;四是逐级明确责任,落实到人。
会议最后,国药控股湖南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开文总结说,湖南本部今年强调的“服务管理年”与总部的“管理提升活动”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趁此机会,将这二者紧密融合在一起,提升我们湖南公司的管理水平,并要求组建“管理提升工作小组”,尽快开展工作。
第三篇:提升学校管理水平调研报告
关于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12月19-27日,我调研组成员深入各中小学,就“如何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教育发展现状
全县共有义务教育阶段12所,其中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完全小学5所,初级小学4所。全县共有中小学在校生11256名,其中小学生7933名,初中生3323名。全县共有中小学教职工970名,其中政府督导室及教辅机构人员19名,城关幼儿园教职工16名(特岗教师2名,工勤人员4名),中小学教职工935名,其中专任教师674名(含特岗教师168名),工勤人员261名(含临时聘用工230名)。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受地方财政困难、教育基础薄弱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我县教育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县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水平较低,城乡学校办学条件、学校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虽然在布局调整过程中,以推进中小学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为目标,各中小学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2010年年底制定出台的《同德县中小学管理制度》、《同德县中小学教职工日常工作考核制度》、《同德县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趋于规范,但学校管理水平、校本调研活动的开展、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还不 能满足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愿望。
三是中小学教师编制总量依然不足。2010年省上针对我县在“普九”过程中学生迅速增加的实际,为我县增核中小学教师编制100名,使中小学教师编制达到640名,但根据现有在校生测算,我县尚缺中小学教师编制78名。因编制不足,2008、2009年招聘的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无法按期占编予以安置。
四是中小学教师学科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部分学科教师短缺。根据现有教师专业(学科)分布情况,及《海南州中小学教职工岗位设置及工作量暂行规定》(南教[2008]155号)、《海南州中小学课程调整指导意见》(南教[2008]162号)之规定测算,全县共缺中小学专业教师179名,具体为:汉语文专业教师41名、数学专业教师11名、英语专业教师34名,化学专业教师11名、生物专业教师17名,历史专业缺5名、地理专业缺9名、政治专业缺4名。体育专业教师7名、音乐专业教师18名、美术专业教师10名,计算机教师12名。
三、思路与对策
(一)制定并开展“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专项活动方案
以促进学校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与科学化,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教学和学习风气,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强化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为突破口,以建设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为重点,制定符合我县实际与教育教学规律、易操作好落实的三年专项活动计划或方案,通过专项活动的开展,达到以下目标:一是以建立健全中小学日常工作考核评价标准 体系和中小学教职工日常工作考核制度为核心。推进适合县情的较为完善、规范、科学的中小学管理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的形成,以此建设清正严格的校风,求真扎实的教风和奋发向上的学风。二是以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较高,懂管理、善筹划,工作积极扎实的中小学校长队伍和责任心强、专业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为目标,通过提升校长教育管理水平、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三是向教研和课堂要质量,以建立校本培训与教学研究合为一体的学校教研机制为目的,为教师成长建设重要平台,促进教师教学技能不断提高长效机制的形成,从而通过有效的校本调研改进课堂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四是通过建设文化氛围厚重、具有学校特色、卫生整洁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良好学校面貌;通过建立健全学校财务、资产管理制度,优化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建设“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教学服务环境为途径,为师生提供美好和谐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创造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校园新风尚。五是向教研和督导要质量,教研室要积极协调政府教育督导室,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中小学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督导评估与检测体系,建立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定期对全县中小学的教学质量进行调研测试和考核评估,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二)推行校长竞争上岗制、校长负责制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
校长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灵魂,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个好班子,一个好班子就能带出一群好教师,所以说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校长是关键,校长是核心。一是提高校长的管理水平。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现任中小学校长的管理理 论、方法措施的培训和指导,利用各种培训机会,选派校长或学校后备管理人才外出培训,提高其水平,增强其管理能力,有效推进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二是认真实行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考核办法,强化对校长履行职责情况的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对校长奖惩、续聘或解聘的重要依据。校长任期规定为三年,要对每个校长制定为期三年的任期目标,签定任期目标责任书。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校长任期责任目标及考核办法。三是强化校长负责制。进一步将学校中层领导干部的聘任权下放给校长,其由校长提名,教育行政部门考察、向社会公示后任命。强化对校长管理工作的考核和岗位竞争机制,采取定期督导和随时检查考核相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办法,对每个学校的管理及工作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将学校工作的考核结果直接作为校长的最终履职评价。对管理水平低,能力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学校工作长期没有起色的校长要坚决予以免职。对腾出的校长岗位,教育行政部门一律要按照中小学校长实行公开聘任的要求,切实把热情高、干劲大、有能力的年轻教师选拔到校长岗位上来。
(三)建全完善教职工考核及评价体系,优化师资队伍专业结构
把建立并实行教职工日常工作考核制度作为强化学校管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要从制度上保证教职工工作作风的切实转变,全力解决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出勤不出力、在岗不尽责的问题。一是进一步突出教职工工作考核的日常化,强调长期性。整个考核要日记录,周汇总,月小结,学期总结,建档保管,使其成为学校评价教职工工作的有效形 式和可靠依据,作为教职工评先、晋级、续聘和评选骨干教师的主要依据。二是注重教职工工作评价的全面性,以教学工作为重点,从教师爱岗敬业及关心学生的师德表现,教学能力与实际水平的提高,出勤及平时的工作表现,教学及管理学生的实际成效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评价。三是教职工工作考核要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既要突出教职工平时工作表现的考评,又要注重教学成绩和学生管理成效的评价,使评价体现贯穿教师班级管理及教学工作全程,突出教学实绩的思想理念。四是严格教职工考勤管理,按照《同德县干部职工管理制度》的规定,严格教职工请假手续和审批权限。要重点治理教师队伍中占编不在岗,占岗不到班,长期因病因事不上班现象。对在学校考核中成绩处于末位的教师,学校要提出批评警告,连续两年考核成绩末位的教师,学校要责成其脱岗培训。五是制定优惠政策,动员因病连续请假一年或经常请假累计两年以上的教师,办理病退手续,清编腾岗,招聘紧缺的专业教师,缓解专业教师学科性缺编的矛盾。同时根据全县中小学教师的学历与专业,对全县中小学教师进行专业性结构调整,促进学校间师资的均衡配置。
(四)突出中小学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要在开齐、开足并上好学校德育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一是按照课标要求,各中小学开齐德育课程,并认真上好德育课。同时,将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放到学生的养成教育上来,从学生在学校期间的生活小节抓起,在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上狠下工夫,积极引导和促进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努力在教与学的 主次关系上实现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促进“遵章守纪、勤奋学习、积极进取”良好的学习风气的形成。二是建立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齐心协力,共抓学生养成教育的德育工作新机制。把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特别是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抓手,使每个学生熟知“日常行为规范”和“守则”中的每一项要求,切实用“守则”和“行为规范”来指导和规范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三是将教师抓学生德育的平时表现及成效纳入教职工日常工作考核体系,制定并完善教职工德育工作考核办法,促使每个教职工都来常抓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共同创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学习风气,以此来推动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加强校本教研活动,建立学校自身培训教师的长效机制
按照2010年年底县政府下发的《同德县中小学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要求,一是教育督导和教育行政部门在督促各中小学在切实落实教学常规的基础上,督促和指导学校结合实际,制定校本教研和教师培训长期规划和执行计划,并认真贯彻执行。建立教师读书制度,开展“每年读一本有关教育的好书、订一本教育教学报刊杂志”活动,鼓励和支持教师加强自修与同事的交流,使校本教研与教师的学习活动成为教师学习业务,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成长的平台。二是积极组织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按照州教育局实施教育内涵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和“教学月”活动,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学研讨、课题研究和业务学习活动,让教师在切磋交流中取长补短,得到提高。三是建立集中学习制度,坚持每两周利用教育网络组织教师进行一次收看教学实录、专家讲座等,或者以教研组为单位 举办一次教学心得、教学反思等多种形式的座谈会,鼓励和要求教师通过撰写教学案例分析、教学随笔、课堂教学反思,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反省不足,并促使其成为良好的习惯,从而更好地改进课堂教学。教育行政部门每年举办一次教学案例分析、教学随笔、课堂教学反思评选活动。四是要结合上级部门组织的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各学科教师培训学习,不仅要圆满完成学习任务,而且学习回来后,以汇报课或专题讲座的形式,汇报学习情况,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反思,推广学习成果。五是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的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与实践能力。六是结合全省实施“国培计划”、省级和州级以及对口支援教师培训项目,以中小学教师每5年参加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和5年内全体教师轮训一遍的目标,每年组织160名以上的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学习。
(六)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形成于常规教学过程之中,常规教学不仅是学校最主要的教学活动,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课堂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因一是各学校要制定具体的常规教学目标要求和办法措施,制定易操作、切合实际的教学常规考核评价方案,细化量化考核内容,坚持做到一月一查,对每个教师的常规教学进行跟踪督查,从严考核。在考核评定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其落实教学常规的过程,更要注重其最终结果(即教学效果),要通过各种教学质量的检测手段,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对教学效果不佳的教师在教学常规的考核中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教会学生)为基本目标,通过单元过关测试等办法,及时了解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巩固复习。同时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努力探究个性化 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向40分钟要质量。三是校长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带动班子成员,紧扣教学工作,建立学校班子成员联系班级制度,即每个成员要抓一个薄弱班级,联系3-5个学困生,参与并主持一项教改实验或课题研究。四是要按照《同德县中小学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听课活动,通过听课活动,了解真实的课堂,感受教学的氛围,找出不足和问题,并做出基本的分析,教学科学细致的研判,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和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促使教师及时改进课堂教学。
(七)严格中小学开学及放假时间规定,保证学校开课时间
严格按照海南州教育局的有关放假和开学的通知精神,按时开学,按时放假,保证国家规定的上课时间。一是严格执行国家或省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课程标准,开齐开全中小学各类课程,按照国家或省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工作。二是学校不得随意挤占教学时间或擅自放假。因特殊原因停课放假一天需报乡镇中心学校校长批准,两天以上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耽误的上课时间,学校要足额补上。对擅自放假1次的校长,要通报批评;2次以上的校长要给予免职并在原学校任教的处分。
(八)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周边环境的综合理治,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一是重视校风校貌的建设,从硬、软件两方面着手,完善学校设施,改造和美化环境,加强制度和纪律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要重视校园、教室、办公室等场所的文化建设,营造浓烈的育人氛围。二是把学校卫生管理作为改变校风校貌的切入点,将教室、办公室、宿舍、大灶、实验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的卫生作 为重点进行治理,使学校卫生长年保持清洁。三是狠抓学校教风与学风建设,逐步使中小学形成校风正、教风浓、学风实,人人积极上进的良好风气。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消除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师生安全的不安定因素,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九)加强学校财务及校产管理,规范学校后勤管理 要严格按照《同德县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学校预算管理,坚持学校财务运行公开透明,学校开支实行校长审批制,上级下拨经费要专款专用,开支要合理,要坚决杜绝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巧立名目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的违纪现象的发生。学校财产要认真造册登记,分类入库。实验仪器、药品、教学器材等贵重、易损、有毒物品,要专人保管。对电视、VCD等远程教育器材要严防失盗和挪作他用。学校要建立公物使用审批制度和公共财物损坏赔偿制度。加强对破损器具的维修,创建节约型学校。
(十)建立完善的中小学管理工作考核机制,加强对中小学管理的督导与评估
教育督导室和教育局教研室要在全力促进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一要按照海南州《中小学校长任期工作目标及考核办法》、《海南州中小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制定并细化量化对学校管理及教学质量的检测与评价办法,采取定期督导和随时检查考核相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办法,对每个学校的管理及工作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将学校工作的考核结果直接作为校长的最终履职评价。二要研究制定科学、完善的中小学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督导评估与检测体系,建立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完善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定期对全县中小学的教学质量进行调研测试和考核评估,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高。三要建立教育行政部门、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与教研室教研员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全程参与、指导、督促各学校开展活动。
(十一)实行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奖励制度
县委、县政府要从经济、生活、政治等各方面对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给予关心和支持。对校长的提拔任用要以教育行政部门的校长工作考核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做到组织考核与业务部门的具体工作评价相衔接,保证中小学校长在本职工作岗位上的工作积极性。建立教师工作激励机制,每年投入20万元,建立教师奖励基金,重点奖励对工作业绩突出,做出重大贡献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县委县政府予以重奖,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第四篇:学校管理水平提升情况报告
学校管理水平提升情况报告
2010——2011学年上学期,我校被确定为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后,学校领导组自觉压力很大,同时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刘晓朋校长为组长的学校管理水平提升领导小组(后附)。并多次召开全体教师会,宣传和解释此次活动的意义,引起教师高度重视,为此次活动奠定了舆论基础。
一、规范办学行为
要想学校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规范办学行为是首要工作。我校是新扩建学校,学校经费大都投入到校建中,经费严重不足。学校远离县城,教师严重不足,加之学校管理不太规范,导致学校未能按照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规范办学。“提升”以来,我校结合实际条件,充分挖掘学校潜力,首先开足开齐了各门课程,避免了以前“语文数学讲一天”的不正常现象;其次,建立了学校各级领导和监督机构,彻底杜绝学校乱收费和教师乱办班现象;再次,和谐师生关系,禁止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有了这一系列的措施和规定,学校办学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二、做好常规管理工作
教学常规管理是管理水平提升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原来我校的常规工作也都持续在抓,但不上档次——教研室检查总结。管理提升活动以来,结合教研室反馈的问题,我们逐一整改。建立专门档案柜,档案分类整理,各项检查制度使用打印文稿,各种检查印有专门检查表等;听、讲、说、评、写各项记录完备存档。又借鉴其他学校经验,由每月一检查改为每周一检查,使每次检查都更详细。在完善常规检查的基础上,领导组坚持听推门课,以确保教师每节都认真备课。有了这些措施,使我校常规管理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校园环境整治
两学期的“提升”活动,最明显改观、最有成效要数校园环境整治。2011年3月——4月,在中心校的帮助下,我校对学校原有花园进行了补种和改造,购置一些景观树,补种和更换原有小、死树木;4月——5月完成了学校小足球场的平整和栽草工作(9月份学生开始使用),同时继续花园整理和浇水;6月份——7月份完成对校园死角的清理工作;2011——2012学年上学期,我校在保证原来提升成果的基础上,先后投入2万多元,改造了厕所,更换了教室线路,建了新车子棚。所有这些工作,切实让校园更美了,更净了。
四、丰富学生课余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也是我校提升活动着力抓的一个方面。我校在坚持“两操一升旗”等常规校园活动以外,切实按照教科局要求,丰富学生“大课间”活动。除了这些常规活动外,我校还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各种运动会、歌咏比赛、朗读比赛、书法绘画比赛、及各种征文比赛等。切实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更喜欢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了。
最后,我们坚持特色立校,结合我校实际,也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我们以”班级图书室“为载体,举办各种读书活动。这样做既方便学生阅读,又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开阔学生视野。
回顾我校2011两学期的提升活动,我们确实付出了很多,但我们收获了快乐,收获了成功,学校受到了中心校的表扬,也得到所服务村镇家长的认可和赞扬,从而,在“办人民满意学校”的道路上走得更坚实了。
茨沟乡王庄中心小学
2012年2月22日
学校管理水平提升情况报告
茨沟乡王庄中心小学
2012年2月22日
第五篇:强化责任 提升乡镇学校管理水平
强化责任,全方位提升乡镇学校管理
骔岭镇教育管理中心王德会
职位不是地位,职位也不等于权力,而更多的是义务和责任。乡镇教育管理中心,既要全面落实与教育局签订的各项目标任务,更高的要求是因地制宜,结合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创新思维、科学管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根据我镇教育的实际结合本次论坛的主题谈几点我个人粗浅的看法,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一、分析优劣态势、为教育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现代管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只有有效的管理才能取得效益,科学的计划和决策是有效管理的关键,管理信息是保证决策和计划科学性的前提条件。每个乡镇由于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底蕴等方面的差距,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认真分析本乡镇教育面临的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才能制定出适合本乡镇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划。有科学的规划,才能实现教育科学发展和持续发展。目前我镇教育面临的发展优势有:
1、学校地理位置独特,靠近县城,为我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顺势而行、乘势而上的良好机遇,为学校特色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学校硬件设施逐步完善,特别是新一轮食堂建设、学生宿舍建设、教师公租房建设,解决了边远学生走读、教师走教的难题。更有利于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整合教育资源。
3、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从数量和素质上有较大提高,教师队伍逐步年轻化,有生机、有活力,教师学历和素质逐年提高。
4、贵州省“9+3”计划和毕节新一轮改革发展实验区的机遇,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支撑。
在看到优势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镇教育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
1、地势高寒,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许多学校几经搬迁,没有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影响学校发展。气候恶劣,冬季严寒而漫长,学生上学难。
2、以煤矿开采为支撑的经济发展与薄弱的文化底蕴不相称,校园文化建设尚未形成一定的格局,阻碍了学校事业的发展。
3、学校布局结构不科学,校点较多且分散,边远学校规模小,条件艰苦,造成教师队伍心态不够稳定,人才引不进,留不住,扎不了根。
4、领导及教师对确立新理念,实施新课程的紧迫性认识不足,主动发展的意识薄弱。部分教师的业务能力与教育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尤其是教育思想与教育行为的落差使新课程的目标难以较高达成。
5、学校管理粗放,管理的思想行为层面整体转化不大。需要进一步建立一种科学、民主、创新的教育管理机制,以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意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二、理清思路,明确目标,谋划教育发展大局
思路决定出路,没有清晰的思路,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是一个基层教育管理单位,也必须驾驭好教育管理的“方向盘”。按照教育方针、教育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结合我镇教育实际,我们拟定的工作思路是:突出一个核心,即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抓住两条主线,即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强化三个规范,即规范办学行为、规范经费使用、规范绩效考核;围绕四个重点,即控辍保学、提升质量、师德师风、校园安全;实现五个目标,即办学特色得以凸现、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初步均衡、教育思路不断创新,教育民生工作全面落实。
三、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规范管理,促进教育管理上台阶
1、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
从管理人员的工作,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三个层面制定科学严谨的行为规范,要求各校领导和职能处室修订和完善各种条例、标准、要求、制度。形成管理手册,在教职员工和学生中广泛学习,践行,使之内化为行动。根据管理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定期对制度进行修订,以满足管理的需要。以达到学校人人有责权、事事有章程。通过依法治校减少人治带来的干扰,使学校内部领导与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简捷化,管理环境优化。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在所有的管理环节上都能做到有章可循,令行禁止,形成了管理的合力,充分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2、重视常规管理的过程。
细节决定成败,过程决定结果。学校是育人的场所,任何一项工作都应体现出育人的作用。常规管理往往是一些学校育人功能下降的软肋,加强常规管理在过程上要体现一个“细”字,突出一个“常”字,重视一个“活”字,执行一个“刚”字。“细”是指管理必须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人人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人,全方位的、不留空白,分步进行,贯穿始终。“常”是指规范教育经常化,常规管理人人抓、时时抓、反复抓,坚持道理讲透,工作做细,形式多样,常抓不懈,常抓常新。“活”是指把静态的制度进行动态管理,防止规章僵化,卡的过死,让制度束缚住手脚,禁锢住头脑,阻碍管理,要不断改革创新,加强管理的针对性。“刚”是指对违反常规管理制度的现象必须坚决制止。
四、树立全员质量意识,提高育人质量,确保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学校教学质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质量意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一个没有质量意识的群体是永远也无法摆脱落后面貌,无法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需要的,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教学质量低的学校必将被淘汰。因此虽然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牢固树立育人第一、质量第一的思想。
1、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学校的“产品”是培养出来的,其质量表现为教学质量和育人工作的整体质量。教育质量标准的综合性,体现了社会对人才质量的多方面不同要求,所以决不仅仅是升学率,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才是我们追求的质量目标。
(1)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我们不仅对智育要有明确的质量目标,还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有机的渗透德育教育,同时抓好体育、艺术、科普、实践等各种教育活动,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忽视体育和艺术教育的倾向。
(2)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既重视大面积质量的提高,又重视尖子学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进步;既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要重视课外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培养。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杜绝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少数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放弃个别学生;只重教不重学的错误倾向。
2、强化教学质量的监控。
(1)全程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对学生在校的九年负责,更要对学生终身的发展负责。首先是做好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入学的衔接,小学与初中的衔接,抓好基础,养成习惯。其次是要防止学生随着学习的深入而出现的分化,及时地进行知识缺陷的补救。第三要抓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诸因素,排除各种干扰,保证质量指标的落实。第四要加强对教师的综合考核,特别是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的考察,通过学生座谈会、评教评学活动、家长会、教学开放周活动等及时反馈教师教学情况进行整改。
(2)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的形成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教师教的方面要从教师的教学计划、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授课教案、课堂教学的五大环节、以及复习检测反馈矫正等环节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学生学的方面应从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师生互动、课后复习巩固、以及独立完成作业、学习方法、心理状况等方面全方位的指导。
(3)评价反馈管理。科学地做好期中、期末、单元考试的组织工作,运用教育统计学的知识,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方面,运用定量、定性两种方法准确的评价出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控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
五、强化教育科研,为学校发展、创造特色提供源泉和动力。
1、树立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求真务实的原则, 用甘甜的科研源泉去浇灌和滋养我们即将干涸的“田地”。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和出发点,立足校本研究,着眼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学校的持续发展,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工作。做到组织、制度、时间、经费四落实。
在组织上形成以学校领导、处室主任、教研组长为主要成员的教科研领导小
组,形成以年级组、学科组为管理主体,教师全员参加的教研群体。在制度上,把教师参与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的情况纳入专任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去。在时间上,把每周半天教研活动列为专用时间,其他活动不得占用。在经费上,对教研课题实行专项扶持,并适当给于灵活政策。
2、立足实际开展校本教研,解决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学校教师对教科研工作往往态度比较淡漠,究其原因大多是因为教师教研能力不强、缺乏牵头的领路人;学校设立的教科研课题远离教学实际、不能解决教学中的现实问题。要结合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长远发展的诸多因素,采用设立了龙头课题带出落干个子课题,要求人人参与的教科研模式。在小学与初中阶段教师的教法衔接、学生的学法衔接、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学生的特长培养、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学生学习方式、校本资源的开发,以及办学管理体制等涉及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领域都可以开展了全镇性的系统性研究。
六、强化安全管理、落实教育惠民工程、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1、严格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着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1)强化校园安全责任。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责任,拉长安全防范链条,真正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真正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对安全工作层层分解、细化到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安全工作全覆盖、无缝隙。
(2)全面落实安全措施。实行全封闭管理,校园监控、安防器材要达标,门卫要着装持械上岗,坚持领导带队值班制度,真正建立起“三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控网络。根据时令开展消防、交通、疏散等宣传教育和防火、防震、防伤害安全演练活动,不断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强化校园安全督查。加强对学校高危人员的排查,认真落实帮教措施,有针对性开展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做到防患于未然。定期对学校校舍、围墙、厕所、楼梯、走道、运动设施及用电线路等重点部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规范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实行挂牌限时整改。
(4)严格实行安全问责。严格落实学校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出问题追究谁”的原则,强化和落实安全责任。联合派出所、安监、消防、交通、卫生等各相关部门,把各项校园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2、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大力推进教育公平。
认真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及其他对学生资助等有关工作,使教育惠民政策得以落实。认真落实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政策。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监护人联系、结对帮扶、寄宿优先等制度,开展“代理家长”、“亲情电话”等多种形式的关爱活动,努力为留守儿童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3、坚持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统筹全镇内各类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从校内均衡逐步扩展到校际间均衡,最终实现镇域内教育均衡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