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技术培训学习日志5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单元教学设计可以直观地反映单元内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明确各知识点的内在关系。应该说单元教学设计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基础。我个人觉得单元教学设计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单元内容的教学主线或主体思路。单元教学设计,它包含一个单元或是一个章节的内容,需要多个课时来完成,教学形式上可采用多种形式。在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方面,我觉得应考虑的更宏观,相对于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来说,分析的较为粗略。
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内容上来说,只是对一个知识点/节的教学进行设计,在时间安排上只需一个课时,在教学形式上,一般只采用一种形式。在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方面,要考虑的更全面、更具体、更细微,以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篇:教育技术培训学习日志2
多媒体环境下的资源应用和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是最重要的因素。在新课程实践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转换,教师成为新课程实践中的教与学的设计者,教学过程中的指导者和信息员,新课程改革的促进者、组织者、管理者,学生学习的伙伴、帮助者,教学的研究者、反思者和发现者,在新课程改革中扮演者这么多的角色,教师能否胜任这些角色,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养。在教师素质的提高中,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师德修养等方面,都迫切需要提高。教师在很多方面的欠缺,导致新课程的实践显得缓慢和不协调,因此这次培训就显得重要和迫切。
第三篇:教育技术培训学习日志1
课堂教学中选用哪种媒体,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实际及教学目标而具体确定,使用时必须充分考虑各媒体的自身特点,在具体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使用教学媒体要有明确的目的。
要做到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和教学目标恰当地运用。首先要明确所使用媒体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例如: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是创设情境还是提供事实材料;是起示范作用还是作为学生探究对象等等,教师所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紧扣教学内容
2.正确把握使用教学媒体的时机和“度”。
要把握好媒体的最佳使用时机。如:一堂课的开始,媒体一般用于创设情境,提供学习表象或检查学习,引入新课;课的中间媒体一般用于:(1)当学习内容不能引起学生注意时;(2)当学生的思维缺乏凭借物,学习内容抽象而教师又难以讲清楚时;(3)当学生学习感到困难,需要突破教学难点时;(4)而课结束时,使用媒体一般进行知识的巩固。
教师在课堂上展示教具的时间要恰当。如果教师过早地出示教具,则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教具的展示还要避免一闪而过。当学生未完全理解一项学习内容时,本可以借助教具的展示加深其印象,提高其理解与记忆效果。这时如果教师把教具匆匆撤下,或者换成其他教具,往往会使学生感到应接不暇,影响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具的运用也要适度。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生动和丰富的教学效果,把课堂变成展览馆、动画观摩或音乐会,必然是舍本求末,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3.媒体的选择要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
我们在选择、设计媒体时,一定要根据媒体产生的功效与所付出的代价的比率大小来选择。能用一般的实物卡片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多媒体课件。小学英语教师的课业负担一般都比较重,因此,教学媒体的运用须讲求简便、易用。运用现代教育媒体旨在解决那些用传统教育媒体难以解决的问题,没有作用或作用不大绝不要用。
4.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特点组合教学,扬长避短,互为补充。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讲解、板书和直观教具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现代教育媒体与之结合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例如电视录像在表现活动的画面有独特的优势,但它呈显时间太短,学生的认知过程难以展开,但如果将它与投影教学或挂图教学相结合,则既能表现活动的画面,又能表现静止放大的图像,教学效果必然会更好。
5.运用教学媒体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要不断增强意识,努力深入研究媒体的不同功能和特点,不断提高使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能力,这样才能发挥媒体优势,有效地促进教学 质量的提高
第四篇:信息技术培训 日志
日志(1)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针对该课程的评价李冬梅老师做了精彩的讲说。特别是在评价的原则中“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公平性”,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是当堂抽取老师认为比较好的作业进行展示点评,这样做没有认真客观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是非常有失公平的做法。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应该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作品!日志(2)
关于学生作业批改,李老师批改作业非常及时、连贯、详细、方法非常直观(得分)、新颖(笑脸),特别是除了作业评价以外,还经常给学生一些修改的建议和鼓励。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一定会非常有兴趣。李老师记录作业的表格,使我有很大的触动,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制作合适自己学生的评价表格。日志(3)
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效率,一定要避免“满堂红”(课程过于简单)和“独角戏”(课程过于难,师生没有交流)的课。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的把握一定要准确。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日志(4)
通过学习海南省海口市第二十小学曹献平老师的教学设计,我学到了上好一堂课不仅仅是写好每课时的教学设计,还要有四备:备教材(教学内容)、备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其中该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自己提出任务——有兴趣的准备解决任务——尝试探究操练——自己归纳总结思维的过程”,这正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强调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
日志(5)
通过学习海南省海口市第二十小学曹献平老师的教学设计,我发现曹老师的评价方法很值得借鉴,特别是评选“今日小明星”中有表现之星、发现之星、合作之星、进步之星、鉴赏之星,每一颗星的命名都具有特殊的意义,这种意义已经超出了课堂教学知识的本身,更注重的是养成学生积极主动、善于思考的习惯,同学之间既有互助也有竞争。
日志(6)
教学目标如何设计?
评价课堂教学成功的主要标志就是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简洁明了、具有唯一性、可实施性、检测性。教学设计要符合新课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知识、技能、情感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注意“知道、了解、理解”、“学会、能够”、“感受、体验、”这些词汇的合理使用。日志(7)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课通常被学生称之为计算机课或者是微机课,这是一种误区。信息技术顾名思义以信息为载体,使用计算机的技术,对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利用。但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操作课,还应该是集各学科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日志(8)
参加网上培训心得
自从参加网上培训,听李老师和曹老师讲课有很多收获!要想上好信息技术课是非常不容易的,对自身的要求要很高,必须具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相关知识,再者是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和课程标准要做到心知肚明。
我在平时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生评价等存在误区,或者是没有重视起来,总是敷衍了事。其实,信息技术课也可以变得很精彩,关键看自己怎样做!
再此之前,我认为课堂活跃就是学生动起来,亲手做就可以,通过这次培训我意识到不仅仅是学生敢于动手操作,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要活跃。信息技术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还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善于思考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五篇:模块5学习日志
1、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软件。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演示型软件主要用于课堂教学,交互型教学软件主要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在提高广大教师信息素质的同时,由于现阶段不同专业的教师对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也不同,因此提倡教师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开发与制作不同的教学课件。对于演示型课堂教学,教师最好选择使用与操作简单软件制作教学课件,如POWERPOINT等,这样教师可以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教学内容方面,不要一味地取追求华丽的界面、繁杂的链接。对于提供给学生的交互式教学软件,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教学软件的人机互动性,培养学生自主获取、自主测试、自主评价的能力。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地选择定位“在哪儿,往哪去,怎样去,学什么,如何学”,在每一个节点都面临着“找去路”的问题,因此学生必须不断地进行判断与决策如何选取下一条路径,以检索所需要的信息,这样连续的判断,必然花费大量的精力,造成认知负荷的加重,容易使学生迷失方向,出现迷航现象。同时,由于多媒体教学环境将学习的控制权交给了学生,往往学生不能恰当地选择学习内容和运用学习策略,不能准确地评估学习和预测学习进程,为了避免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迷航、认知负载过重等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需要系统提供必要的引导措施,这种措施就是学习导航,合理地运用导航或智能导航,能够帮助学生在超媒体的环境中能够准确定位,了解学习进程中所处的位置,确定下一步的前进方向和路径,进一步掌握学习内容的整体结构和知识分布,最后寻找出获得所需信息的最佳途径。
(3)“主导”与“主体”的作用。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目的所在传统的教育思想着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考虑的是教学中教的因素,即如何提高教师的质量,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现代教学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因素,提倡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以增强学习效果。所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上。在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时,教师要多考虑学生的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帮助学生学习消化、接受理解上下工夫,运用多媒体手段,力求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把深奥的内容浅显化,帮助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习中我发现这内容的难度在不断增加,这个难度不是按累计增加,而是按指数倍的增加。尤其是在今天的学习中,涉及到主题资源的创建,这部分内容我已经感觉到也意识到它的实用性很强,基本上是我们平时备课的一些环节都涉及到了。在这部分的学习中,收集资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他不是简单的复制和粘贴,还要进行认真的选择,在我看来,要想不这个主题资源弄好,至少收集资料要用三天时间,在如此仓促的时间内很难整理出很好的资料;另外,这里还涉及到几个我们基本上不了解的软件(Photoshop)的应用,无疑有给制作过程增加了难度。虽然在整个过程中也学到了不少,但都没有深刻的理解。
在这几天的学习过程中,明白了怎样查找和准备教学资源,为自己的教学设计查找资源,将搜集到的资源进行加工、筛选、优化,有的资源直接呈现给学生,有的资源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制成多媒体课件,图文声像并茂,丰富了学生的信息资源大认知的广度和深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一次明确了课件的定义,以及课件的特点,分类,应用,还清楚的认识到课件开发与应用方面的三大误区我再不断的反观自己的教学,我想到了我平时的教学,在教学设计时是否站在了学生的角度?设计的问题,制作的课件是否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这也是我们以后要注意的一个方面,只有将学生的因素考虑进我们的教学设计,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效果更好。我认为这也是英特尔未来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以往我在摸索语文网络课堂教学时曾经设计过这样一类的上课方式,但胆子太小,浅尝辄止,未能深入探索,这次培训给了我充分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