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改教学观
新课程的教学观
一.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传统课程倡导的教学观认为课程是教学的方向,目标或计划,是在教学过程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的,教学的过程就是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着和传递着,学生则是课程的接受者。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与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这样,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
二。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只管学,教学就是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过程,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三.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从教学角度来讲,教学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教学过程,即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或者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毋庸置疑,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掌握正确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质疑,比较,判断,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得到真正的理解与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所以,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四.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
传统的学校教育以学科为本,重认知轻感情,重教书轻育人。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意味着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第二篇:新课改,新教学观
传统教学观的核心是仓库理论,它以教师为圆心,把学校当成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把书本当作主要教学内容,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工具,把分数看成是评估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成绩的惟一标准。其结果,严重的妨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忽视了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不利于现代新人的成长。而现代教学观念完全摒弃了这些落后的想法和方式,试图用崭新的教学观来改变这种现象,因此在现代教学观念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教学改革。下面对现代教学观念的基本主张进行简要的阐述。
1、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学科教学作为教育的基本活动形式,其目标应全面体现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教育功能的前瞻性,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之,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形成健康的个性品质。即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1)教学的基本价值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教学的基本作用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教学的基本任务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综上所述,教学的基本价值、基本作用、基本任务都决定了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全面育人。全面育人既是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目标。在这方面。许多有识之士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例如,江苏南通李吉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诱发学生的主动性为出发点,渗透教育性,着眼创造性,贯穿实践性,从而达到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习中受到教育、发展能力等教学的根本目的。
2.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为以学习者为中心
(1)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以确定的对方为前提。只强调某一方,取消或忽视另一方,都不可能构成或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教与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彼此以对方的存在为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正确认识以下问题:
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与指导,即帮助学生实现认识过程的转化,从不知到知,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学生是学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即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要通过学生实施和落实。首先,教师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起主导作用。教师的责任决定了他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和组织作用。这种导向、组织作用表现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是由教师设计、组织和实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对教学质量与效果全面负责。
其次,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自身的主观努力才能达到。教是为了学,教的目的在于学生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现在学的方面,体现在学生认识的转化和行为方式的变化上。如果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就不可能使教学协调有效地进行。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过程。
②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
现代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活动方式。而是强调教学是一种多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教学的多边活动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过程的本质特点,与传统教学相比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传统教学,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对学生如何学论及很少,因而是一种由教师和学生的单向交流模式,这种单向交流模式不能反映教学活动的复杂性。现代教学认为,多向交流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相互作用的潜能,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项互动,形成了一个信息交流的立体网络,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因此教与学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多向互动的过程。如果教学过程实现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那么教学过程就不再是简单的传输过程,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过程。这对于开充分开发与利用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减轻师生的负面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过程的多边互动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主主体意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为根本,要认识到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与学生的学习主人作用结合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③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
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是也不应该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应是积极主动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是实施简单的加工改造,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要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不但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承担者,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表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要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与完善,而且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仅把学生作为认知你来看待,更重要的是把学生作为完整的生命来看待。要认识到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器,而是知识的主人;学生不仅是认知的主体,更重要的是具有生命的人。
(2)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创造性活动。现代教学决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内在创造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就要求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创建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更充分地发挥教学的多方面功能,以实现人的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要建立全新的教学方法体系,转变教学观念是最基础的一环。具体地说,要实现四方面教学观念的转变。
①从注重学生外在变化转向注重学生内在变化。传统教学追求的目标是知识的掌握,也就是使学生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因此,教学的注意点放在学生外在的活动与变化上,主要是注意的集中,记忆的牢固,答题的准确。这些虽然也是必需的,但却不是最重要的。现代教学论把教学的注意点转向了学生内在的变化上。
②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强调学习的过程。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知识型转向能力型。为适应这种情况,教学相应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个转变涉及到如何看待知识?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这句话极为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教学观的一个重大转变,就是从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学习的过程。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较之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是更重要的目标。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应用,更多的是在新的情况和条件下去寻求未知的东西,这就需要思维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强调学习的结果,在学习解答问题时,只要求做出一个惟一正确的标准答案,而这个问题的情境往往与书本上的情境相同。因此,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记忆和背诵上。强调学习的过程,主要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提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寻求解答的思路,它引导学生重视思维的方法,经过长期训练,达到发展智能的结果。
③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活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知识为特征,势必导致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合作。其教学方法是单纯教师教的方法,讲授几乎占据全部课堂教学的时间,教学过程中信息是按照师生的形式单向传递,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所以为改变这种状况,陶行之提出教学合一,并在教育实践中具体实施。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学合一的观点越来越为教育界所接受,并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布鲁纳认为,现代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合作的方法。前苏联合作教育派的教育家们指出,教育教学过程应该是人际合作关系,认为在今天,正是师生关系的问题已被提到了学校工作的首要地位。把传统的认为教学法只是教师教的方法转变为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就是要使教学成为合作的过程,这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的。因为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单一的讲授法难以胜任。学生智力和技能地培养,需要亲自参与,才能得到提高与发展。
④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传统教学那种单一的、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适合传授知识的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建立一种开放性、综合性的教学形式,它在空间形态上、综合运用集体教学、个别教学与分组教学等多种形式,在时间流程上,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教学环节与结构。素质教育是一种更科学、更高层次的教育,它要求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观念更新的前提下,这个教学方法应特别注意学生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健康而和谐的发展。
3.从教学生学到教学生自己学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的情景,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有灌输一词。而现在,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日益加快,科学愈来愈呈现出高度分化由高度综合的格局,人们的智能急剧增长,环境恶化,只是陈旧、更新等问题都扑面而来。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它一生将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学生的创造性属于创造性学习一样,是使个人和社会做好准备。为了在行动上与新情况相协调的一种读书模式,它能使学生在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使用预测、模拟、模型和情景描述等方法技巧,来考虑趋势,制定计划,评估目前决策的未来后果。同时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创造性的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抽出大量的实践来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这是现代教学观念的最重要之处。
第三篇:新课改倡导的学生观
新课改倡导的学生观
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那么,新课程倡导哪些具体的学生观呢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应充满信心。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作为发展的人,也就意味着学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正在成长的人。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学生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他们所在的学校和所遇到的教师有极大的关系。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差异是一种财富。尊重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和成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明显不同。所以,“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做孩子”。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把学生看成是具有独立意识的,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是不能强加给学生的。加强,不但加不进去,而且会挫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窒息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抵制或抗拒。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引精神营养。
所谓“成长无法替代”,“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整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三,学生是责权主体。学生是法律上的责权主体,也是伦理上的责权主体。学生是权利主体,学校和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主体,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第四篇:新课改新三观[最终版]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新课改价值观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放到学校压倒一切的位置。把课程的甄别、选拔功能作为工具价值,为根本价值服务,放在从属地位。从而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完整的课程观。第一节 教师角色与教学行为
★ ★
一、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一)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中的核心特
征。其内涵包括: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领路人。要求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品德形成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引导学生向更高目标前进。
(二)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三)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四)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简答题
(一)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 位学生,还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二)对待教学关系上,新工厂强调帮助、引导。
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 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在此,引导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启迪与激励。
(三)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依据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形成和培养自我反思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四)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
三、我国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特征: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心理相容、教学相长 ★ ★
四、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热爱学生,关系学生的成长。
3.民主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益。4.提高法律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5.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6.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缩短与教师角色之间的差异。第二节 新的教学观
一、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创造者和主题,他们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教学不仅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二、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四、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第三节 学习方式的变革
★★
一、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名词解释、简答题
(一)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二)探究学习:也称发现学习,是在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 3/9 自己的猜想或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合作学习
概念: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 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意义:首先,能够激发创造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其
次,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 再者,能够使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
二、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此五种特性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联系、包容。我们必须从整体的高度来全面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精神实质,惟其如此,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1、新课程的学生观(培养什么样的学生)⑴全面和谐发展的学生。⑵个性充分发展的学生。⑶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学生。⑷全体发展的学生。
新课程怎样使不同差异学生都得到发展 ⑴认识每一个学生都是可育之才。
⑵教师要为学生个性发展素质提高提供服务。①珍视个性,尊重学生自由选择。②为不同差异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时空、机会。③据学生内在需求和存在问题进行服务、指导
⑶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发展①指导学生学会认识自我、调控自我。②指导学生进行个性智能建构。什么是学习,什么是新课程的学习观?
⑴“学习是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施良方《学习论》)
新课程的学习观
学习是学生在获取新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用自己的直接经验(已有的知能结构)与间接经验(教科书上的知识,教师、同学与社会人的经验)互动、碰撞,引发心理变化、规范行为、生长能力、建构智能、养成素质。学习方式分类(6类)
1、自主性学习方式,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设计,自我获取,自我监控,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方式的特征:
(1)主动性是自主性学习的基本品质(2)独立性是自主性学习的核心品质:(3)体验性是自主性学习的重要品质(4)
2、探究性学习的方式: 指在学科课程领域内以选取某个问题为突破点,展开质疑,发现问题,分析研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3、合作性学习的方式 指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一问题或完成某个任务,以小组或团队形式,进行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力的品质
(1)诚实求真是基本品质
(2)和谐互动,博采众长是核心品质(3)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是最佳品质
4、体验学习方式,就是在老师组织指导下,学生亲自参与、动手操作,并对自己亲历事实进行反思、体味、研究、领悟的学习方式。⑴.审视历程,突出反思性。⑵.综合事实,突出探究性。6/14 ⑶.体验特质,突出领悟性。⑷.调控自我,突出完善性。
5、综合性学习方式,就是将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①.多种知识结构组合 ②.多种思维方式组合 ③.多种学习方式组合
6、建构性学习
1、内涵:学习者在与多种异构对象进行多元互动中,借助一定程序与方法,按照某一线索将获取的外部信息进行某种意义的内部结构重组的学习方式。
2、特点
⑴.突出了知识学习的内化与活化。按照程序与方法建构,突出知识内化形成能力,根据需求将程序灵活运用,用策略活化知识,提升能力品质。
⑵.突出多元互动能力生成 学生运用建构学习方式,要同多种课程要素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多元互动,促进了多元互动能力的生成。如生与师、生、家长、社会人、网民互动与教科书、与问题、与情境互动。
⑶.突出不同差异学生的个性智能建构。不同学习起点的学生可根据自己需求、个性优势选择合适于自己的方式进行独特的智能建构。使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各人智能结构重心不同)补充: 美国 加德纳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知识。
①.语言智能。用言语思维、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等深层次内涵的能力。如:影视主持人、记者、文学家等。②.逻辑—数学智能。人计算、量化、思考命题和假设,进行复杂数学运算的能力。如:数学家、科学家、会计 师、工程师、微机程序、设计师等。
③.空间智能:利用三维空间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能力。如航海家、飞行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等。
④.身体运动智能:人巧妙操纵物体和调整身体的技能。如:运动员、舞蹈家、外科医生、手艺人等。
⑤.音乐智能: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的能力。如:作曲家、乐师、乐器制造者、音乐评论家等。⑥.人际关系智能:能有效理解别人和人交往的能力。如教师、管理者、演员、政治活动家等。
⑦.自我认识智能:关于建构正确自我知觉的能力,并善于用这种知识计划和导引自己人生。如:心理学家、哲学家等。
⑧.自然观察者智能:观察自然界中各种形态,对物体变化观察分析,进行辨认和分类,形成洞察自然或人造系
统的能力。如:农民、生物学家、猎人、园艺师等。A、①、⑤与物体无关; B、⑥、⑦
与人有关; C、②、③、④、⑧与物体相关
3、正确对待接受的学习方式
⑴.新课程反对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提倡和掌握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6种学习方式。⑵.新课程并不完全反对接受的学习方式。教科书中的新知识,师生的经验、指导等课程资源应该虚心地主动的接受,接受的学习方式不能完全抛弃,抛弃批判的是单纯的被动接受;提倡的是开动脑筋,批判地吸收,倡导的是主动虚心地接受书本和别人的间接经验。新学习观体现的新理念:
1、强调每个学生都要以良好的心态发掘自己的潜在智能,努力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学会独立自主地去获取知识,去探究解决问题,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式,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完善。
2、强调大胆尝试、勤于动手,学会通过“做中学”,通过亲历事实索取反思体悟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3、强调在与同学、与老师、与社会人的交往沟通、合作探究、团结拼搏中,进行资源共享,交流分享,学会用合力提升自己,用合力促进共同发展。
4、强调在自主互动中学会寻找事物整合点进行综合思维,在综合学习活动中实现个性智能建构。
新课程的教学观
新课程教学 是教师、学生为主体进行多元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对课程实施、研发、建构、发展的创造性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自主进行个性化智能建构的过程。
新教学观是完整课程的大教学观,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是多元互动的教学观,这也是新课程教学的三条基本理念。(1).完整课程的大教学观 新课程强调,要围绕课程的培养目标,将复合型的课程结构纳入到开放的创生发展的周期教学的良好循环轨道;师生在多元互动教学中,通过对学科课程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教学的实施、研发、转化、建构,创建适合学生发展、成长的完整课程文化。7/14 课程与教学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2).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教学是师生交往沟通、互动合作、共同发展、共同进行智能建构的过程。根据课程目标和不同差异学生的内在需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互动教学中,提供足够的针对性服务,以帮助每个学生实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智能建构。师教与生学,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个性化智能建构。(3)多元互动的教学观
新课程强调过程,注重通过“过程与方法”的设计与实施,去生成情感,去获取知能,去养成素质与能力。注重过程方能实现学会,才能有好的结果。教师的教学旨在通过课程内容、新知识的教学指导学生学会与各种问题情境、与多种课程资源进行多角度、多样式的多元互动,以学会自主学习,促进自主发展。
学会多元互动,才能处理好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关系。(4).新教学观的对联描述
横批: 互动出彩(两者的互动整合)
上联: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中做”,学做教互动合一;(描写课堂教学特点)下联: 先做后导,以做论导,导“做中学”,做学导协调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新旧教学观的主要区别(三方面)
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方面:(1)传统教学观
是分离对立关系,课程由专家研制,规定学校教什么,怎么教,是专制一方;学校教学是被控制、支配一方;教师是课程的忠实执行者、传递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2)新课程教学观
课程与教学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关系,师生不仅是国家课程的执行者,又是校本课程的研发主体。学校教学,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需要灵活选择确定课程内容与过程方法——“教什么,怎么教”。
2、教与学的关系方面: 传统教学观
1、目标:“教教材”,知识搬运。以知识传授,记忆积累为目标、对象,面向全班一刀切;
2、程序:先教后学,教了再学,师负责教,生负责学,重教轻学,教与学分离,学服从教,以教为中心;
3、方法:知识单向传递。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满堂灌,学生学习为适应外需,为外力而学。新课程教学观
1、用教材教”教学生学会,以三维目标整合发展,养成素质为目标,面向学生个体、小组。
2、先学后教、边学边教;先做后导,做中有导,学中做→做中学,教为学服务,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
3、多向传递、多元互动教学方式,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适应满足内需,激发内动力。
3、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方面:
传统教学观: 重结果,轻过程,强调结论性知识讲解、记忆、积累。
新课程教学观: 重过程,重体验,突出知能生长,强调学会——会学;突出学生亲历事实的反思体悟和个性化智能建构。
新旧课程教师教学行为变化对比(三方面)
1、在备课行为方面: 传统的教学行为
1、教学计划制定 ⑴教学重点,知识点概述。⑵教学内容进度安排。⑶活动措施
2、备课方式 ⑴目的为课堂知识讲析做准备,以完成进度为目的,单边活动。⑵课前写教案—讲课备忘录,超周备课,知识搬家。⑶看参考,备课手册,写教案,备课组集体研究进度、重点、难点、作业等四统一。
4、教学设计
5、⑴目标设计 单一的知识、技能目标、目的要求混在一起。面对全班学生,目标无层次,无针对性。单边预
设。⑵过程设计 以知识讲析为线索展开封闭的教的程序:注入式、练习式。⑶设计主体—教师。
新课程要求的教学行为
1、教学计划制定 ⑴学期教学任务分析。⑵课程内容,活动进度安排。⑶教学检查、评价措施。⑷个人教学研究解决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研发项目课题。8/14
2、备课方式 ⑴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会学为目的,备教与学双边活动。⑵一条龙备课—课前、课中、课后备课。重学情分析指导—轮流合作备课—教师分备一个单元,各节同组一起交流讨论,个人再充实调整。⑶根据课标、预期目标和学生实际、独立设计教学方案—指导学的方案。
3、教学设计 ⑴三维目标设计,面对不同差异学生分类分层有针对性设计目标。⑵师教与生学双线对应设计。以学生学习及设计为主,预设与非预设结合,体现新课程复合型结构的开放性全程设计。体现多元互动,情境创设,问题探究,信息技术整合,合作研讨等方法。⑶师生合作设计。
2、在教学行为方面: 传统教学行为
1、教学指向 ⑴教材知识—教教材 ⑵教学对象—不足全班1/3,教师面对全班讲—与个别学生一问一答串问串讲。多数学生陪座、陪听、陪看
2、教学方式(1)、课堂封闭式 ⑵补差式 ⑶题海战—应考试 ⑷被动接受式
3、教学过程方法 ⑴先讲后练,讲了简练 先教后学,教了再学 以教论学,学服从于教。⑵讲解—作业—考试,单一教学结构。新课程教学行为
1、教学指向 ⑴用教材教→学生学会—会学,指向学生素质培养。⑵以个别指导、1、课程功能的改革目标。(提出三维目标)过去:单纯注重知识传授 现在:注重知识与技能传授、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强调学习过程与方法
2、课程结构的改革目标。过去: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 现在: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 经验课程
新课程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均衡性: 指课程设置层面上的均衡(课程类型、内容、课时的比例合理)和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均衡(各门课程实现整体优化,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综合性: 指学科内综合、学科间综合、实践活动大综合。选择性: 指课程类型多样,可灵活进行选择。
3、课程内容的改革目标。过去:难、繁、偏、旧、注重书本知识 现在:注重学生兴趣和经验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学教方式的改革目标。过去:教: 灌输式 学: 接受式 现在:教:多元互动教学 学: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反思体验整合建构学习方式 学教方式的改革是学生整体素质生成的根本途径
5、课程评价改革目标。过去:注重学业成绩 强调甄别、选拔功能 现在: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 强调评价的教育功能
6课程管理的改革目标。过去:国家集中管理 现在: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简政放权)
六、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七、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重磅推荐:百度阅读APP,免费看书神器!1/4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八、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1、服务。
2、调控。
3、反思。
4、合作。
九、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发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该有长期的、自觉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哪怕学生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同时要尊重学生,增强其信心。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对敢于表白自己观点的勇气予以肯定。学生自学发现后,还要继续鼓励他们“讨论再发现”。因为通过讨论,学生有辨析,有补充,发挥了群体力量,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发现,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一次又一次的补充和辩论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入了。学生在经历了多次的锻炼后,也会逐渐地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型结构。
7、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2)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3)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4)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应用。
第五篇:中学历史新课改的“知识观”反思
2006年历史教研论文
中学历史新课改的“知识观”反思
东莞市一中彭琪安
[摘要] 现代化首先是一场知识化革命,它的每一步启动,往往以重构民族个体和群体的知识谱系开始。历史新课程改革在知识建构方面的革新,倡扬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令人耳目一新,也给基础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大好平台。但是,在课程知识观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我们还处在很不成熟的阶段,存在着很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困惑。本文从几种有代表性的历史知识观的角度,对历史课程的知识建构规律作了简要解读,有利于廓清迷雾。
[关键词]历史新课程的知识观,知识思潮,人文主义知识观,后现代知识观
一、问题缘起
知识是课程的第一性的问题,而中学历史教学是“确立人的历史知识和基本历史概念的重要时期,一旦有误,贻害无穷” ①,所以更新课程知识内容是此轮高中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中国是一个知识大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善于发展知识的民族,历史知识以各种方式在市场上“畅销”,我们不妨乐观以待。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课程体系的表述是:“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但是,如何在知识建构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什么样的知识体系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健全人格和创新精神?
当前的问题是:不论坊市百姓,还是象塔学者,大家都在乐此不疲地“解构”历史、“重构”历史(甚至“创造”历史),连严肃的基础教育历史教科书也不能幸免。哪些史实是真、哪些为假,学者纷争,受教者茫然。教科书是国民大事,不是我们中学教师所能左右,中学历史教师人微言轻,做形而上的理论思考也力不从心,但正本清源仍是本份中的事,我们也有责任和权利了解历史知识怎样被选择、被解释、被要求。因此,本文冒昧向象牙之塔探头,勇气即由此而来。
一、传统历史课程知识观的狭路
现代化首先是一场知识化革命,它的每一步启动,无不从重构民族个体和群体的知识谱系开始。在当代社会转型时代,人们参与重构、创造历史的热情再度高涨,历史学人有责任为国人提供比较、判断、选择的坐标。
著名学者葛兆光批评现行历史教科书三大缺点是:
1、以描述和结论为主的概论式内容,限制了学生的思想;
2、没有故事,内容无趣、枯燥;
3、没有国际视野②。这些缺点的本质就是知识观落后③,看不到历史知识的社会性、解构性、猜测性、价值性所蕴含的广阔育人空间,造成整个历史学科的育人资源的原始贫乏④。
严格来说,中学历史教师受专业素质影响,在课程知识问题上的话语权并不多。教师们最熟悉的方法,是将破碎的知识符号作漫画式解读,并归拢到一个个试题结论下,作庸俗、机械的同类合并,这是如何激发学生的知识创造热情!更为严重的是:我们被动地按教科书操作,结果突然获悉有些知识是不正确的!
最近中山大学教授袁伟时先生以其《现代化与历史教科书》长文,掀起一次不小的历史知识讼争⑤。联系起一段时期以来,以影视剧为载体的大众文化潮流中盛行的“历史翻案风”、台湾地区的去中国化风、以及域外冤家日本的拜鬼风、篡改教科书风等等现象,历史的知识问题就愈发严重。历史学术传统是推崇“史论结合”,“史”是指基本的知识事实,“论”是指在一定价值观指导下的解释逻辑。“史”是皮,“论”是毛,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二、几种历史知识哲学观素描
1、人文主义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多元思考、多元选择空间
严格说来,人文主义知识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它主要表现为自由、平等等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它的价值在于为人类提供了多元思考、多元选择空间。现实中,个人、群体、民族、国家的价值观差别很大,不能说谁对谁错。
今天,我们的大众传媒,如电影、电视、文学、艺术,流行逗笑、取乐,越来越技术化、表层化,忽略人文精神,失去感召力。欧美文化让人感动,就在于它们的人文精神。
2、存在主义知识观
19世纪末期,大工业垄断体制开始对个性、对人产生压抑,人被工业流水线所统治。两次世界大战更让让人类意识到高科技发展对人类的威胁。由此诞生两个划时代的人物:哲学家尼采,心理学家弗罗伊德。
尼采宣称:“上帝死了!”——上帝把人孤零零地抛到世上,人必须为自己负责,这是存在主义的重要观点。存在主义认为:尽管任何东西都是可以被颠覆,但我们还是需要建构。没有建构,我们就没有立足点。人生的信仰、感受、价值观等思想和知识,都是在颠覆、重建、颠覆、重建过程中完成的。中国的鲁迅、毛泽东等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巨大。
3、精神分析学
弗罗伊德最重要发现是:人不是自己的主人,人的行为绝大部分是非理性的、人自己不能控制自己,潜意识决定着人的行为,包括战争、法西斯在内的人跟人之间的恶斗。这跟文艺复兴以来的精神是相对立的。20世纪以来,潜意识理论产生广泛而深刻影响。人们渐渐发现:大到民族疯狂、小到消费行为,人都受潜意识的从众心理影响,放弃自我主观自由、主观尊严、主观判断的从众心理。
精神分析学运用于历史研究,心理历史学由此产生。
4、法兰克福学派和大众文化批判
“二战”前德国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形成的法兰克福学派,是现代一切批判性学术思潮与研究的发源地。法兰克福学派揭露阶级社会的潜在矛盾,以推动社会的积极进步和发展。他们通过对美国社会的分析,发现了所谓“文化工业”的问题,从而揭起“大众文化批判”的盖头。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众文化方兴未艾,是一种进步的历史潮流,具有冲击和消解一元的意识形态、推进多元化及民主化进程的历史意义,法兰克福学派在此“水土不服”。
5、后现代主义历史知识观:解构主义
目前西方史学界流行的历史知识观是:将历史视为人类的建构,因而否认绝对历史真
理。重视阅读出当代的含义,将当代经验和知识用于过去更早的时期。不论是重构过去,还是向今人解释,当代的知识绝对都是至关重的。
结构主义是20世纪一个重要人文思潮是。它认为:人类所有文明、所有建构当中,都能找出一个结构,可以被拆解、重构。这为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提供了基础。后现代主义在结构主义基础上发展过来,变成对所有社会秩序、所有社会文明、所有社会建构进行解构的观念。它认为:既然我们人类能够发现结构,我们就能解除这个结构,知道其怎么建构、被谁为了什么目的建构。后现代主义吸收多种营养,用精神分析法去解构历史人物、英雄人物的内在心理动机,往往是见不得人的、阴暗的、不足挂齿的。这种解构颠覆一切、没有永恒,让人们对这个社会失去信心、信任,活着没有意义、没有价值。
当代学术界的解构风潮,甚至影响到大众思潮,人们站在一个立场上对过去的一切进行解构式的分析、阅读,消解了所谓的永久合理性、永恒的合理性。人们逐渐认识到:任何合理性都是因时因地而转移的。这是一个观念上的飞跃。
2、“即时史”知识:后现代知识和地方性知识
“即时史”是新历史学派的创新概念,是指那些还处于动荡和变动不定的历史事件。“即时史” 提倡从现实出发去理解历史,通过过去理解现在。“生活在迅速变化的世界中的人们,迫切要求即时性的反思,这是我们时代的特征。⑥”
“即时史”知识,符合新课程两大知识构成特征:“后现代性”和“地方性”。
1、“后现代”特征:不确定性、基础性、时代性及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个体性。综观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知识体系,9大模块(3必修6选修)无不是对现代化的回应,突出体现了时代性、社会性及素质化、个性化特征。
2、“地方性”特征:所谓“地方性知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知识观念变革的产物,它关注知识形成的特定情境条件,包括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价值观、特定利益关系所决定的立场等等⑦。它认为知识是随着人们的创造性参与而正在形成中的东西,在本质上是活动或实践过程的集合;知识是一项公共的事业,它的有效性必须以别人的实际认可为前提。“参与”、“过程”、“情景化”、“局域性”构成“地方性知识”的精神实质与主体概念。
历史知识的“地方性”意义在于:人们的一切活动都可以理解为在从事创造“历史”知识(奇迹、成就、标志等)的公共事业。这不正是历史新课程改所期待、所倡导、所努力的吗?
3、辉格式和反辉格式历史知识观
在历史研究过程中以当代为中心,是惯常现象。人们无法避开时代价值标准,为了要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所观点,人们不得不戴上当代的“眼镜”。
比如,当代中国的历史研究常常不由自主地选择西方科学作为参照标准,而较少以中国特定的环境与价值标准作为研究重点,如为了宣传“爱国主义”,历史研究、教育费尽心力地论证“中国第一”,致力于搜索中国古代与西方近现代类似的科学成就,而实际上,这两者的含义与内容显然是不完全一样的。
这种历史知识观,具有“辉格式的历史”特征。19世纪初英国一些历史学家从辉格党的利益出发,用历史作为工具来论证辉格党的政见,开创了一代辉格史学。1931年,英国历史学家巴特菲尔德出版了《历史的辉格解释》,反对“辉格式的历史”,指出辉格史学的主要问题在于:把今人的观念强加给古人、以今天的标准来评判过去;它参照今日来研究过去,这种以今日的观点和标准来选择和编织历史的方法,对于历史的理解是一种障碍,因为这意味着把某种原则和模式强加在历史之上,必定使写出的历史完美地会聚于今日。巴特菲尔德揭示了“辉格式的历史”的知识节略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历史研究的全部困难都来自有关节略的根本性问题。”节略就是选择,选择就带有时代性、个体主观性,从而存在不合理性。正确的“节略”应该是对复杂性进行节略,在不受某些人为原则影响、不丧失主旨的前提下有机地压缩细节⑧。
这种历史观引起了史学界的重大变革。但实践表明:绝对的反辉格史学也是不可能的,历史总是要有一定的辉格倾向。从历史新课程的知识建构情形看,当代中国历史研究更多地倾向于“辉格式的历史”。
三、小结
我国历史学研究在理论上基本上与西方亦步亦趋,这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课程知识建构。从总体上讲,以后现代知识观为代表的西方观念,对我们的积极影响是主要的,符合当代知识发展思潮,切合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变动不居的知识形态和人文需求,也为历史教育开拓历史与现实沟通的渠道,为历史课改开拓了知识“新大陆”,因而值得我们做更深入思考和探讨。
参考文献:
①参阅李喜所《编写中学历史教材的三点建议》,《历史教学》2003年第5期;
②《中华读书报》,2006,3.29;
③参阅:陈其《高中历史课程知识和教学体系浅议》,《历史教学》,2004年12期;
④参考王凤杰《后现代知识观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历史教学》2005,3期;
⑤《中国青年报〃冰点》,2006年1月11日;
⑥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⑦盛晓明:《地方性知识的构造》,《哲学研究》,2000年12期;
⑧刘兵《历史的辉格解释与科学史》,原载《自然辩证法通讯》,1991,No.1;
另参考:宋太庆《知识革命论》,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6;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刘兵《克丽奥眼中的科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