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假期读书笔记
通过假期读书活动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将是我今后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因为,合格教师不是终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师,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始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更新观念,终身学习
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素质。要深刻领会各级教育上级部门的方针政策,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二、拼弃旧事,与时俱进
拼弃旧事,紧随时代步伐。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对教师的挑战,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都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需要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和提高。因此,教师要勇于拼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关系。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关心。教师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给予关怀。因此,教师要学会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处与烦恼;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沟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三、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
对教学过程负责。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教学艺术;每上一节课,都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
对学生未来负责。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影响其它环节,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因此,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
第二篇:教师假期读书笔记
通过假期读书活动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将是我今后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因为,合格教师不是终身的,昨天的合格教师,今天不一定合格。自己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才始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
一、更新观念,终身学习
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思想素质。要深刻领会各级教育上级部门的方针政策,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做到博学多才,与时俱进,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对所教学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文化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
二、拼弃旧事,与时俱进
拼弃旧事,紧随时代步伐。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对教师的挑战,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专业知识都必须紧随时代的步伐,需要不断地更新、拓展、充实和提高。因此,教师要勇于拼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地、迫切地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由于教师的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
用心育人,建立平等关系。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情感的,需要教师的关爱和关心。教师要在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给予关怀。因此,教师要学会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体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处与烦恼;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沟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三、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无怨无悔!
对教学过程负责。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要坚持经常学习时事政治、专业理论等;要多听课,虚心请教,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教学艺术;每上一节课,都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完成每一个教学环节。
对学生未来负责。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影响其它环节,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因此,教师要立足当今,放眼未来,以苦为乐,甘于寂寞,充当人梯,为家长负责,为学生负责,为社会负责,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千秋大业负责。
对学困生负责。帮助学困生是教学工作的重任,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学困生。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上、情感上应给予特殊的关顾,如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使他们从心底知道老师并没有把他们“看衰”。
教师,只有立足本职,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和牢固民族意识、社会意识和责任意识,个人在工作上才会有所所为;教师,只有更新观念,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做好本职工作,才能为党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学生党员假期读书笔记
中国当代如何继承大学生民族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元化的国家,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国家,这样的一个国家从滚滚的历史长河中走来历经风雨、历经艰辛、享受荣耀但也饱受磨难,无数的朝代在这样的一片富饶、神奇的土地上出现又消失,很多的文化也在这样的轮回中积淀下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百花齐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由于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生产力的实际水平(人类改造自然的手段还只局限于靠天靠地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造世界)、社会制度的特殊性(大小十几个国家先后出现,后期“战国七雄”称霸),意识形态的多样性(没有统一的社会理想,大家没有一致的追求、没有统一的价值观的核心体系这一点也是造成分裂的一个重要原因)等等,造就了诸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大小十几个各种学派,每个学派都有他们的自己的思想和主张。虽然在历史的作用下中华民族选择了儒家作为自己的主要学说,但是直到目前那些其他的学说思想在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中也都还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逐渐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主的中华民族民族核心价值观,这种核心价值观可确立为民主、平等、公正、互助,奠基于普世性、民族性、政治性、崇高性、时代性。这就是中华民族伟大之处,在深层次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就有有着民主、平等、公正、互助这些人民对社会的基本需求;普世性、民族性、政治性、崇高性、时代性中又含有中华民族的博爱、包容、与时俱进以及高尚朴质。虽然中华民族在近代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到了来自其他民族、国家的欺辱,受到了很多列强民族同化的威胁,但它就像一个坚韧不拔的勇士在风雨中越挫越坚强,文明也越来越先进,就是在这样的磨难中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中的集体主义得以经受洗礼和强调,成为区别于国外民族价值观的一大重要的指标。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它存在的必要性,这是一种民族凝聚力的体现,一种民族共同理想的汇集,在民族、人民受到磨难时这种精神便体现出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中华民族的团结一心、共同抗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震撼了全世界,西方媒体对我们民族高度赞扬其实也是一种对我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肯定,虽然这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但是西方有些国家的“中国威胁论”仍然弥漫,这种害怕不也是在一个层面上反映了中国的崛起,民族精神的伟大吗?中华民族不仅仅只是一个民族的名称代号,对于中华儿女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号召、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中国同时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是目前世界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头羊,中国的社会主义有着自己的价值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它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历程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对于如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产生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影响了中国,让中国成为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畸形发展中拯救了出来,就是一面指引着中华民族走出磨难的旗帜,无时无刻都在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并且我们从这种主义中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解放,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独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来看,中华民族选择社会主义不是偶然的历史机遇而是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当中国陷于民族危亡的时候,封建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等等各个社会阶级都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民族独立而奋斗,这种奋斗通常都是以未果终结,虽然是未果但是作为一种早期的探索却为中华民族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大门,只是代价太大了罢了。同时在被迫打开国门后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主义一夜之间涌入了中华大地,上百个以救国为目的的社会团体就像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和经济原因,各个阶级的软弱性和局限性都暴露无遗,纵然是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也因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软弱性被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成果,民族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的梦想也宣告破灭,就在人们
担忧中华民族的未来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送到了中国的国土,至此注定中华民族将有一番翻天覆地的变化,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十几个人、非法团体成为了中国救亡图存的主要力量,各种各样的灵活的战术在中原大地上将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粉碎,与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成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个发展的特色理论。历史发展到了1979年时,邓小平理论开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始大部迈上了历史的舞台,先后几个经济特区的划定,改革开放在中国的全面实施,中国的经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邓小平理论的产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到目前为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稳定、全面、高速的发展都离不开30年前提出的伟大的改革开放,伟大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断。历史进入世界发展的新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很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就逐渐暴露了出来,如何解决党和政府工作的问题,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中产生的负面作用党和国家就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一系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中国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产生的,因而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对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在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发展中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中华民族的民族价值观逐渐结合到了一起,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种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康发展、符合中华民族可持续性长远利益的一种价值体系。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从建设中国特色核心价值体系入手,中华民族拥有这样的核心价值体系就可以正确指导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的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建设命题已经提高到了党和政府工作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在全会上有关负责人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那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首先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员,马克思主义必然是我们的指导思想,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就如同忘记了自己的本分,忘记了自己的本就会重蹈苏联的覆辙,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国家就会再次陷入混乱,民族就会再次迷茫,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共同的理想也是维系中华民凝聚力的重要方式,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建设富强、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我觉得我们的爱国主义应该在这些方面予以体现:
1、国家和集体的荣誉感;
2、对国家和平统一的强烈希望;
3、对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坚定信念;
4、对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国家发自内心的支持;
5、对有需要同胞的无私的爱;
6、对同胞疾苦感同深受般的同情;对国家政策的支持、对国家难处的体谅;
8、理性表达自己迫切的爱国之心。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深刻体验了改革创新给我们带来的社会建设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是因为我们打开了国门吸取了别国的建设经验,这种力量是因为我们敢于创新、敢于艰苦奋斗、敢于拼搏。我们都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力量的源泉,民族能够屹立在世界之林的根源,现在无论是大学生还是企事业单位都要提倡自主创新,因为只有自主的创新我们才有可能创造出属于我么我们自己的财富和价值。创新中我们才能发现我们的差距和问题,从差距和问题中我们才能发现我们进步的空间和定位。因此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是中国建设中和发展中提炼出来的价值体系的本质的东西,是将中华民族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结合起来形成的,对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建设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正确的运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的潜在力量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只有学习和深刻体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才能以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员来发挥我们的力量建设国家,就不会在建设中迷
茫自己的价值,就不会陷在低层次的建设中不能提升,就不会忘记自己的本位价值。
中国当代的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是很多人民群众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是引领将来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国家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拥有高科研能力、拥有高素质的应该具有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人才。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只有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才能更好的为国家建设尽自己的力量,我们才能真正意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重担,我们才能自主的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也才能知道国家建设的难处、不让国家担心的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正是为了达到这些目标我国教育部才规定每一个在校大学生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参加一些诸如“马克思主义”培训班党校培训班等一些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课程,便是希望大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运用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处理问题分析问题,正确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意义上明确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的方向和实质。这样的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
第四篇:假期读书笔记摘要
2011寒假读书笔记摘要
阅读书目《病隙碎笔》
作者:史铁生,男,汉族,1951年生于北京。1969年赴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始在某街道工厂做工,七年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以及《史铁生作品集》。曾先后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多种全国文学刊物奖。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2002年,史铁生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
近日看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很为他那深遂的思想和坚强的意志所感动。他,一个双腿瘫痪,双肾衰竭而停止工作,又患上了尿毒症,人生的苦难几乎都找上了他,他,却在那轮椅上,用生的意志探寻着生命的终极意义;用理性的文笔,甚至是幽默的语调,述说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疾病的抗争;他体验到的是人生的苦难,表达出来的却是存在的欢乐和充实。
《病隙碎笔》——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在书中,他用睿智的语言,犀利的文笔,把自己的灵魂一一解剖开来,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这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而他做到了。他要为“残疾的肉身续上一个健全的心途,为隔离的灵魂开放一条爱的通路”,他的碎言碎语就是怀着这样一种崇高的理想开始的。他在谈到“精神”时写道:
精神,当其仅限于个体生命之时,便更像是生理的一种机能,肉身的附属,甚至累赘。但当他联通了那无限之在,追随了那绝对价值,他就会因自身的局限而谦逊,因人性的丑陋而忏悔,视固有的困苦为锤炼,看琳琅的美物为道具,既知不断地超越自身才是目的,又知这样的超越乃是永远的过程。这样,他就不再是肉身的附属了,而成为命运的引领——那就是他已经升华为灵魂,进入了不拘于一己的关怀与祈祷。所以那些只是随着肉身的欲望而活的,你会说他没有灵魂。这个不能用脚走路,“而是要以屁股,要不就以全身,与它摩擦”(指坐
着,躺着,死)的人,不甘心命运强加于他的苦难,把心灵托付给笔,把痛苦与烦恼凝聚在笔端,不断地叩问生命的意义,呼唤光明的到来。
“你一定能找到你的方式,一定能以你残损的身体表达你美丽的心愿,一定可以为爱的祈告创造出丰富多的乃至独领风流的语言。”
“如果意义只是对一己之肉身的关怀,它当然就会随着肉身之死而烟消云散。但如果,意义一向牵系着无限之在和绝对价值,它就不会随着肉身的死亡而熄灭。事实上,自古至今已经有多少生命死去了呀,但人间的爱愿却不曾有丝毫的减损,终极关怀亦不曾有片刻的放弃!”
他就这样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生命的意义,用支离破碎的身体阐述着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已经把写作融入了自己的生命,或者说,他已经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写作。
作家韩少功评论《病隙碎笔》说:“《病隙碎笔》几乎是一个爱好科普知识的耶稣,一篇可以在教堂管风琴乐声中朗读的童话,是一种在尘世中重建天国的艰巨努力。”
在书中,有对癌症、艾滋病、足球、艺术、音乐、性爱等等描述,更有对安乐死、同性恋、身体残缺和精神残缺的独到见解。
当我把书的最末一页看完,轻轻地把书合上的时候,我觉得意犹未尽,此书的碎语拼凑起来不就是一部百科全书吗,就好比一个漂亮而好吃的水果拼盘,给人视觉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愉悦,又有一定的实用性。
我想我已经被它感动了。
阅读书目《十四堂人生创意课》
作者:李欣频 台湾女作家,台湾政治大学广告研究所硕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客座讲师,除了身为多本畅销书的作者,她还担任旅游卫视“创意生活”节目特约外景主持人。这是一个不可思议女子,19岁就让世人为其才华惊为天人,成为台湾的文化地标——诚品书店的御用文案。她被誉为华语世界“文案天后”,连续五届担任“广告流行语金句奖”评审。她是情感世界的文字精灵。她平均一天阅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最多时一年举办100多场讲座。此外,她30多岁游历过近40个国家,担任多家知名媒体的专栏作家,将其经历挥洒自如
地转化为无限的文字。
犹记得《少有人走的路》从成长的过程里,挖掘出了人生命中缺失的那一块;最近很是风靡的《活着》则从经由升华工作态度,探讨出人活着的意义。他们都一个共同点,谈及人心性和灵魂,可知现下无论是在情感生活,还是成功事业的研究,已经全面回归到人本位的基础上。
而这本《十四堂人生创意课》在若干年前,就已经是探讨人本位的翘楚之作。作者一直在强调“自由即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读书观影旅行乃修身养性之道”“所有人生的过程都是,在不断地体验人生、提升智慧、创造自我”。对于提升自我的智慧,我是这么认为的—— 当一个人总是被绕进情感失败的怪圈,他应该看看《少有人走的路》;当一个人在经由激情万丈的斗志到与现实处处碰壁的奋斗,悲观又无力时,他应该学习李开复和稻盛和夫;而,一个人在任何各个时候,都?读读这本《十四堂人生创意课》。
这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其“大视野”和“大韧性”,无论你现在是在汲汲而生,还是在汲汲而死,当你翻开这本书,你首先会发现(或者说从新的角度发掘出)这个世界的广阔和精彩。你会发现自己的苦恼,或许只是因为身陷囹圄、坐井观天;你的绝望和掣肘,或许只是因为作茧自缚、自作自受。(有很多现在你很在乎、让你很痛苦的事,其实若干年后看,实在不值一提。那当时为什么会被逼仄到走投无路呢。)做最好的自己,首先第一步,并不是就此认定自己只能是怎样糟糕的人,而现实又只能是怎样的无奈,自?从现在到最好,世界从现在你的角度到它的真实面貌,都是有一个很大的成长展望空间的。
很多大学生会喜欢这本书,是因为这部分从未进入社会的人,一切都是可以从零开始塑造的,而他们愿意成长的意愿最大,愿意学习的想法最强。其实,作为一个从大学时代就喜欢李欣频的人来说(那时还不清楚她是谁),我觉得现在的自己,更喜欢也更能参悟那些人生课了。这是因为,在当时的我,更多的是学习到了展望人生的“大视野”;而现在的我,更能明白“大韧性”的涵义。
人们常常感到现实的痛苦,稻盛和夫说“其实,只要肯努力,有?么东西要不到手?又有什么事难得倒人呢?”——这话固然是真理,可是却正是大家备受折磨的根源。肯努力,未必就能打通关系加官进爵;肯奋斗,未必就能买到房子
赢得爱情„„努力工作、精进劳作,对于所有想成功的人来说,都是必做的。失败的人,当然是因为深受打击没能坚持下去。可是,坚持说到底,是一种大韧性。这种韧性的培养,不仅仅是简单地埋头苦干。连鲁迅都曾说过,夜路走多了,鼻子也会被墙壁碰扁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很推崇这本书的原因,这是一个索引,一个心灵线索的索引,无论你是在一片空白的阶段,还是伤痕累累的?地,你都当回归自我,利用这些索引去取得那些关于“大视野”和“大韧性”的真知。你不仅仅是看两本心灵励志书,就可以明白并解决问题,它应当是给你一个更广大的学习的方法和线索。每个人都需要修炼这十四堂课,从中真正去修炼灵魂,让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更好。
第五篇:学生假期读书笔记
学生假期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生假期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生假期读书笔记1在茫茫书海中,我找到了一本书,我翻开它,看着看着我不禁流泪了,让我开始想着该如何感恩。
近期,我终于阅读完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海伦·凯勒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从中受益匪浅。《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的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海伦,凯勒对生活的热爱,她用热情的态度劝戒世人应珍惜眼前享有的一切。
在书中,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的确,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知识使海伦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她祈望拥有三天的光明去感受这个世界,使她熟悉身边的一切,海伦·凯勒想看到的事物实在是太多太多了,然而这却只是一个很美很美的梦。海伦凯勒原来是位健康活泼的小女孩,在19个月大时,因一场急病导致失明、失聪和失语,从此小小的海伦凯勒变得暴躁、任性和孤独。直到七岁,她在充满爱心与耐心、曾经接近失明、当时只有20岁的莎莉文老师费尽心思的引导下,走出了黑暗与孤寂,感受到了语言的神秘,领悟出了知识的神奇。从此,海伦凯勒求知若渴,凭着自己惊人的毅力,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和帮助下,以优等的成绩完成了哈佛大学四年的学习,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的盲聋人。
海伦的三天就如此的充实美好,可我们还小,还有很多的三天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一寸光阴一寸金,时光不再,对我们来说,我们需要的是顽强拼搏、努力前进的意志,不向命运投降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拥有一颗积极、乐观、敢于创造奇迹的心!
学生假期读书笔记2在我的心目中,书本是一中另人看得眼花缭乱和提高知识的精神营养品。但我经过许多名人所给的明艳之后,对书有另外的看法:就是书不止能教会我知识,还能教懂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
同学们,我们脑里装满着知识,当能运用上,我们回感到幸福和快乐。着如同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说的一句话:幸福只属于知识丰富的人。一个人懂得愈多,他就愈能清楚地在那些知识贫乏的人无法发现诗意的地方发现大地的诗意。这句演化和我的话息息相关。我们同学会觉得自己没什么天赋便不学,但你的品德好是会令你觉得自己的存在:无论一个人的天赋如何优异,外表或内心如何美好,也必须在他的德性的光耀找到他人身上发现热力,再由他的热力的人把那热力反射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他本身的价值的存在。——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
同学们,在我们的人生中包伙许多的七情六欲,拥有这些的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出借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才是一个各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好,各位同学听我说这些,你是否觉得你的脑子里塞一些东西呢?没关系,只要你知道读书的好处在哪就行。大家也一起假如读书这个神圣有快乐的大家庭吧!
学生假期读书笔记3钢铁是信念、意志、毅力的象征。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它经过了千锤万击,一次又一次的磨难中成形的。所以,它是那么坚不可摧!我们的人生是困难打磨出来的,只有经历挫折,才会炼就百折不挠的韧劲。钢铁的坚硬正是因为它承受了不计其数的敲打,才会有一具“刀枪不入”的`身心!
掩卷而思,标题赫然入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生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他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人类而斗争!他的身上有着不计其数的伤痕:眼睛、脊椎、腿......但他绝不轻言放弃,一次次从跌倒的地方重新爬起。他的一番话令我感慨万千——“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作为一名小学生不也应该珍惜时间,多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吗?就像保尔柯察金那样,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能做到问心无愧!我并不善于抓紧时间,也做不到迎难而上,就像做题也一样。有一次,我碰到了一只“拦路虎”,我看着题目,却始终找不到思绪,百思不得其解。正准备轻言放弃的时候,我发现保尔在桌上似乎对我微笑,他高举着剑,在战场上英勇奋战。面对呼啸而来的子弹,他依然临危不惧,生与死,都是变幻莫测的,他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我眼前的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我“热血沸腾”地拿起笔,在草稿纸上一遍又一遍孜孜不倦地演算着。我的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在呼唤:不要放弃!我灵光一现,在图上添了一条辅助线,一道难题迎刃而解。我面对来之不易的答案,激动万分。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包含了我坚持不懈的努力。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不要为了时光流逝而哭泣,因为只有你付出了努力,才不会觉得失落。不要为了一事无成而悔恨,因为只有经历了挫折,才不会空虚。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高尔基这么说过。其实不仅仅是为了革命事业,在生活中,只有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才会更加坚强!如果你不想成为一个一事无成的人,那就多多直面困难和挫折吧,这样你就能具有钢铁般的意志,成为一个像保尔一样百折不挠的“英雄”。
学生假期读书笔记4这是一本温暖、坚强的书。
我想:这本书就像一部略带伤感的电影,让我回味无穷,当我读到“他闭上眼睛,他开始轻柔地唱起歌来。柑橘与柠檬啊,圣克雷蒙的钟声说。”那一刻我的心跳停止了,为故事而悲伤,为他而哭泣。
故事源于一个回忆——一个名叫托马斯。皮斯佛的回忆,回忆很长,时间很短,从“十点五分”开始,到“查一分六点”结束,七个小时又五十四分钟,分分秒秒,包含着生命流失,也包含着那童年的美好回忆。
童年,是人们可以公开见面的地方,是圣洁而不可被玷污的美好回忆,莫波格把童年写得像童话,把姑婆婆写成狼外婆,而他们就是那童话故事的主角。美好的回忆过后,自然就是残酷的现实,前面的一切故事都指向美好的结局,可是结局并非美好,反而意想不到。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一八年是查理、小托的参战期间,那是一场毁灭性的战争,给无数人带来了灾难,战争一直持续不断,也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
查理便在这场战争中,当成了代替品,在军事法庭草率的判断下,一个人的生命,在不到二十分钟就被打发了。他本是那么勇敢、正义,是全家人的守护者,却只是因为上校的一句“爱国责任”就打发他到了战场。在那里,他违抗了错误的指令,保住弟弟小托的生命,却迎来自己的死亡。他直到最后一刻都在坚守个人的良知,却没能让命运向他屈服,不得不说他是个英雄。
小托,柔弱、善良、纯粹的一个孩子,他在哥哥的守护下长大。通过那漫长却又短暂的记忆,一夕之间,少年老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困境,终于,他学会了坚强。
电影终究也会结束,故事也到了末尾,那伤感的结局意想不到,就算那个勇敢的男人查理已逝世,但我相信,他的灵魂会在那歌声中飞扬,在那充满回忆的“柑橘与柠檬啊”的歌声中飞向远方。
学生假期读书笔记5这本书名列阿信推荐的60本书之首,作者是日本小说家田村裕。书中写了田村裕在暑假前夕满怀欢喜的计划着假期,却万万没有想到回家后是父亲宣布的家庭解散。留下他与哥哥姐姐三人自谋生路。
故事读到这里,引发了我的思考,好好的一个家怎么说解散就解散?也没有交代原因。带着这个疑问和好奇,我买了这本书看到了以下内容。
田村裕逞强,不肯和哥哥姐姐走,独自一人流落公园,啃食纸板,与鸽子争食,与小孩抢滑梯,在自动售货机下面捡别人遗忘的金钱。险些因饥饿而犯错。幸好有热心的同学父母的帮忙,为他们兄妹三人租下一处房子同住,三兄妹自强不息,不负众望努力完成学业最后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田村裕的经历确实出乎意料,遭遇家庭解散,还能得到帮助直到最后进入表演学校成为喜剧演员。而在这一本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味道的彼岸”俗话说“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三兄妹的钱比较少,所以晚饭吃不饱。所以决定把嚼饭粒的时间延长来增加饱足感。兄妹三人就这样慢慢的嚼,细细品尝饭粒中的那一丝甜味,直到甜味消失才咽下去。可是田村裕的姐姐不舍得这样白白的把饭咽下去,一直不放弃的嚼。就连米饭都忘了它们曾经是粒粒分开的了。突然,一丝惊喜的表情划过姐姐的脸上,她居然在甜味消失后又有一刹那尝到了米粒的甜味,所以他们把这叫做味道的彼岸,以后每一顿饭,他们都把目标放在了味道的彼岸,这样一顿饭就会有两倍的饱足感。
我们常常在自己的跑道上困惑迷茫,慢慢怀疑慢慢停下脚步。或者以为,这里就是终点,但是如果能在继续相信自己,相信脚下的这条路,闭上耳朵,打开眼睛。向前奔跑,也许更美好的风景就会出现。原以为,这本书是田村裕看到一个孩子,或他的内心世界的娱乐,可万万没想到这个竟然是田村裕的亲身经历。田村裕是日本的超级笑星,没有人会想到那个爱笑的田村裕风光的背后有着这样的辛酸。
悲观到头便是乐观,再惨的人生,也要相信,总会有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