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是一种责任
爱是一种责任
2012年“最美教师”张丽莉的救人事迹,感动了所有人,正如主持人白岩松说的“没有什么其他复杂的,有的就是爱、责任心和绝不放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最美教师” 挽救了三条生命,正是出于对学生的爱,把强烈的责任心延伸到了职责之外。这是对爱的教育的最好诠释!
爱学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作为教师的我们从事的是培养人、塑造人的职业。,应该捧着一颗爱心来从事我们的工作,应满怀责任地来对待我们的事业。“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学生可以不成材,但必须要成人,这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和义务。
记得刚刚参加工作的那段日子,我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备课、制作课件、写教案、做总结上。当别人已经进入甜蜜梦乡时,我却还在灯下奋笔疾书。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那时的我,忙碌着,但充实着;辛苦着,但也快乐着!特别是每当一个所谓的“坏孩子”爱上了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时,会有一种特别幸福的满足感。
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心中充满爱、充满责任感,才能真正把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做细、做好、做到位,才能真正完成我们的使命。一粒种子埋进地里,生根发芽,会结出颗颗硕果;一颗爱心洒向人间,真诚无私,会赢得颗颗童心。教师,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接班人这一历史重任,为了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教师就应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师爱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愿我能把这微弱的光和热,奉献给我们的教育事业,用爱与责任给我们的孩子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第二篇:爱,是一种责任
爱,是一种责任
婚姻意味着夫妻双方之间的责任和义务。既然双方走在了一起,爱对方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即使你有千百条理由爱不能由衷,做做样子,尽尽义务对双方总是一种安慰,对婚姻总是一种贡献。
有的人不曾相爱,却因种种原因走在了一起;有的人曾经相爱,却因时光冲淡了彼此的激情。当陌生和爱演变为亲情,经历了时光的洗劫,夫妻间剩下的只有责任,家庭、子女、父母、亲朋这些共同的东西构成责任的纽带。
请不要把激情和爱混淆,激情离爱是有距离的,不要企图把每一次激情都演化为爱,那样只能害人害己。既然是激情就让它停留在激情荡漾的回忆中,既然是爱就要把它做成永恒。
事实上,维持几十年相爱的激情确实困难重重,所以相爱也是一种艺术。当你视婚姻为永恒的时候,爱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牺牲,更是换取婚姻、换取理解的良药。
片碱车间
王蕾瑛
2012-3-5
第三篇:爱是一种责任演讲稿
慈爱的母亲用手中深情的线,穿越千年时空,连结万里山河,给了我们一个温暖的家园;伟大的中华用自己辽阔的大地,溶合百族的精神灵魂,汇聚八方的风俗人情,给了我们一个强大的祖国。
同学们,我们哪一个没有家,我们哪一个没有国?我们哪一个不爱家,我们哪一个不爱国?
可是真要说起什么叫爱,仿佛又说也说不清楚,但纵观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细察前贤今人的事迹,我们又会找到一个清楚的答案。
记得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眼看楚国日益衰颓的国势,面对昏庸无能的君王,他殚精竭虑,为国家奔忙,他直言上谏,为朝政而抗争。就是在流放之地,他还行吟于大泽之畔,叩问苍天大地:“何以安之,何以迁之”,“何以厚之,何以取之”,意思是:国家怎样才能稳定和谐,人民怎样才能平安迁徙,怎样才能厚待民众,怎样才能取得胜利。
他爱国忧民的深深情怀,化作了对国家命运,社会政治的思考与探究。
而今天,在我们芸芸众生之中,又何尝没有令人感奋的故事。一个年轻人,洪战辉,13岁就支撑着一个父亲患病,母亲出走,弟弟读书,妹妹待哺的困苦家庭。这副重担,对成年人尚且艰难,何况一个10多岁的孩子,但战辉,一挑就是就是12年,为了赚钱养家,他比大人还操劳,做小贩、打零工、拾荒、种地,什么苦没吃过,什么罪没受过。为了给父亲治病,他跪在了医院的门口……
他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深深情怀,化作了坚持不懈的默默付出。
更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是山崩地裂的汶川,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成千上万的人失去生命,失去了家园。我们的领导,心系千万民众的安危;我们的子弟兵,冒着生命的危险,驰援灾区;我们的医护人员,我们的党员干部,我们的人民群众,急灾区人民之所急,想灾区人民之所想,哪怕牺牲自已,也要幸福灾区人民。
我们中华民族的爱国爱家的深情,化作了流血牺牲,抢险救灾的感人画面。
从这许许多多、古古今今的感人画面中,我们不是已经找到了什么是爱国,什么是爱家的清楚明确的答案吗?
什么叫爱,爱就是思考与探究;什么叫爱,爱就是奉献与付出;什么叫爱,爱就是流血与牺牲;归根到底一句话,爱就是一种责任,是在责任鞭策下,以生命为载体的努力。无论爱国,还是爱家,都是看清了物质世界变化发展的表象,明辨了人类社会进化演变的规律,于是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真挚的情感,喷涌而出,从而自觉担起的,一份真真切切的责任。
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难道我们就没有感受到,爱国爱家,这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一份不能逃避,也无可推卸的责任?
为了这一份责任,需要高尚的道德,需要崇高的理想,需要智慧,需要才干。
尽管我坚信:今天英姿勃勃地站在我们操场上的全体同学,明天肯定会有尽到人生责任的道德,理想,智慧与才干。
但是,我还是要问一句,我们准备好了吗?
同学们,我们是自然世界千变万化的物质的精华的结晶;
我们是家庭父母的殷殷切切的希望;
我们是民族繁荣的后起之秀;
我们是国家强大的脊骨与栋梁。
我们能不担起责任,我们能不做好准备吗?
因此,面对今天灿烂升起的太阳,为了祖国的繁荣与昌盛,为了家庭的和谐与幸福,为了这一份真真切切的责任,为了这一份实实在在的爱,同学们,让我们担起我们的责任,从今天做起吧!
第四篇:教师节演讲稿:爱,是一种责任[范文模版]
教师节演讲稿:爱,是一种责任
1995年9月16号这一天,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及其平凡的一天,而对于我,却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转折点。
这一天,我成了11个孩子的老师,一所山村小学里唯一的一个老师。一间教室,11个学生,三个年级,(其中,一年级5个,三年级4个,四年级2个,)都要在同一个教室上课。我既是他们的班主任,又是他们的科任老师。这一天,还有2个月就是我21岁的生日。而我的青春将从这一天起,在荒凉偏僻的小山村度过。
山村的生活是枯燥而又乏味的。但这里的孩子都非常懂事,他们从不迟到或偷懒。村里人对我也非常的热情,在我的办公桌上,常常堆满他们送来的蔬菜和水果。那些日子,我被他们的真诚和质朴感动着。因为感动,我懂得了他们的渴望,更明白自己所肩负的责任。既然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对孩子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
在远离现代化的小山村里,我学会了适应艰辛,在困苦中找到了快乐的源泉。都说逆境是一种挑战,但它更是一种历练。玉石需要打磨,才能见到它的光泽,青春需要历练,方才张显出它的华美。16年教师生涯,10年坚守边远教学点的工作,使我深深地感悟到了教师的爱与责任,爱是承担,是奉献,更是一种责任。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是教育的底色,是一种力量,一种宽容和鼓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孔子选择了责任,放弃了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得来门徒三千,桃李芬芳;陶行知选择了责任,他脱去长袍,奠定起现代教育的基石;杨斯霞选择了责任,忘却了80岁的高龄,毅然重返三尺讲台。
爱的力量从来都是那样的神奇。
腾大韶,上江希望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15年如一日,坚守一个老师的学校。15年,坚持渡船接送学生上、下学,他每天仅接送学生上、下学就要花2个多小时的时间。试问,人生的每一天能有多少个2个多小时?15年来,他没有让一个孩子失学。腾大韶,用自己有力的双手,摆渡出了了一个山村教师对孩子深深的爱,更摆渡出了山村未来的希望。“只要大山里还有一个孩子,我就要成为他的老师”。这是腾大韶15年来始终坚守的诺言。朴实的话语里,饱含着他对大山的热爱,他把青春和爱奉献给了大山的孩子。
全国模范教师李桂林和妻子陆建芬,坚守大山里的小学19年,几次拒绝出国的邀请。当人们正在猜想他们拒绝的理由时,他们这样回答:“我们守住的不仅仅是一所学校、一群孩子,还有大山的希望,民族的希望”。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他们这样的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求学的小手,19年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2008年汶川地震中,32岁的周汝兰老师四次冲进地震中摇晃的教室,使全班52名学生成功脱险。谭千秋老师,在危难来临的那一刻,用自己的身躯支撑起生命的空间。
这,就是我们的人民教师!他们用爱,诠释了青春的色彩,用责任,书写了生命的平凡与伟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就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的心灵和力量奉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
是的,他们做到了。
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信念,那就是爱。
爱,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责任,是人类最美的语言。
冰心老师这样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
第五篇:爱是一种能力,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美德
爱是一种能力,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美德
爱是什么?爱有父母对子女伟大关怀之爱;爱有兄弟姐妹之间亲情之爱;爱有陌生人之间无私相助之爱······而从古至今,最为人传颂和关注的,莫过于爱情了。什么是爱?为什么爱情会有这么大的魔力,让不计其数的人沦入其中?
爱是一种能力,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美德。
爱是一种能力。有人说,只关注物质爱情的女孩过于庸俗和市侩但谁可以豪言说我不需要任何物质,没有物质基础维持的爱情难以持久,这只是一个人人需要面对的现实。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有很多理解。三毛说过爱是一种能力,一种原动力,它是一种让你爱的人爱你的能力,是一种化干戈为玉帛的能力,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是一种懂得给与的能力,是一种接受孤独的能力,是一种不自私的能力,是一种面对诱惑不动心,面对旧人心莫移的能力,是一种能在爱情和婚姻上懂的怎样“双赢”的能力,是我们个人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综合的能力。你只有拥有了爱的能力,才能得到爱。这种爱的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需要理智,把握度,过犹不及;需要历练,在爱河中苦度,挣扎。具有爱的能力的男人或女人才能使他们的认知升华,懂得爱自己,独立自主,才能将爱惠及他人,才能懂得爱自己的恋人,自己才会永远充满活力和魅力。这是一种理解。还有另一种,看过一则真实故事,讲的是一个12岁的中国女孩随父母移居德国,有一位
同龄的德国男孩喜欢上了她。男孩总是想方设法接近这小女孩,还经常送她小礼物。尽管小女孩很反感,但男孩还是很执着。一次小女孩生病了,男孩见不到小女孩,便说自己无法读书,要回家。老师也没拦他。他父母了解缘由后说:“你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这不是件好事吗?不过,等你们结婚的时候,需要住房、汽车,还有漂亮的结婚礼服,你们一起出外旅游需要一大笔钱,你若好好读书,并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这一切肯定能如愿以偿。可如今你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又怎么能照顾好你未来的妻子呢?你爱她,就必须有能力给她带来幸福和快乐,你们的爱情才会美满。”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爱是一种能力。美国著名作家嘉克琳·苏珊说过:“姑娘要找的新郎总是那种洞悉自己前进道路的人,懂得自己应该如何在周围这个小世界和大世界中行动的人。她希望有个男人不仅能决定他自己的前途,也能极大地影响到与他一起生活的女人的前途,并能为实现这一前途而竭尽全力地去奋斗。他如同一个紧握马车缰绳的驭手,尽管前途的道路很长,而且铺满了碎石和荆棘,但他都能使坐在身边的姑娘放心。而这一切问题的解答对于一个有见地的姑娘来说并不难,只要在倾心交谈中稍加注意,便唾手可得。” 可见爱的能力包括施爱的能力和受爱的能力,前者是主动给予爱,后者是被动接受爱。尽管恋爱的起初或许是一方施爱、一方受爱,但就恋爱的整个过程来说必定是男女双方互相施爱和受爱,否则爱就无法持续下来,爱情也就不能称之为爱情。爱是一种责任。如果你不想也无法去承担你爱一个人所需的责任,那请你不要对他人轻言说爱你。不负责任的家伙是最令人恼火和
心痛的。歌德老人说过,青年男子哪个不善钟情,青年女子哪个不善怀春。这说的是青年人的情感应当得到释放。但歌德老人的话并不是鼓励所有的年轻人都去为恋爱而恋爱,从而去卿卿我我,去花前月下,去浪费大好的时光,歌德老人的意思其实简单得很,只是说明有一份真正的感情摆在你的面前时,你要好好地珍惜,而对于家人,应当采取鼓励他或她去追求美好的爱情。我不是一个道学者,但我很守旧,我一直认为,守旧的人也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没有他人那么时尚罢了。只是不能在别人神吹的时候无谈资罢了,只是不能有那么多所谓的“刻骨铭心”罢了。弱水三千,属于我的,永远只是其中的不很显眼的那一瓢,我自然是心甘情愿。记得有人问我,你的实际年龄要比你的心理年龄要小很多,言下之意是我的心态很不年轻了。这样的言论对我来说,是很受用的,我本来就希望自己能够老态一点,不那么阳光,不那么青春,不那么亮丽。爱情是一种责任,是你对你的爱人的承诺,是可以海枯石烂、地老天荒的承诺;是不用在婚前去公证处公证的承诺,也不是那种天天喋喋不休才得来的承诺。它一诺千金,它至死不悔,它豪情万丈,它也柔情刻骨。爱情有了责任作为因子,它自然就会灿烂无比,自然就会美丽动人,而众口相传,而千古吟诵。自然就会被赵咏华的《最浪漫的事》所感动:“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用一生收藏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待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是的,只要你拥有了一份值得你付出感情与责任的爱情,只要你选择了一个具体的爱情的载体。那么,在人生的风雨里穿行的时候,这份对于爱情的感动,还能温暖我们疲惫的身心。爱情
是一种责任,是你对你的爱人一生的规划,你是设计者,你也是监理者。我想,无论一段爱情来得多么暴风骤雨,或是多么平淡如菊;无论是一片痴心,还是一见钟情;无论是惊天动地,可歌可泣,还是简简单单,普普通通„„无论如何,这爱情终归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平静下来,就像汇入大海的涓涓细流,无论源自何方,终究付诸东流,剩下的,只是余生。余生的你选择谁,还是余生的谁选择了你,这一生,逃不开的都是责任。
爱是一种美德。也许有人奇怪,爱情和美德有什么关系?就我的理解而言,两个孤独的人,平常总是郁郁寡欢,有了烦心事也不知道跟谁说,偶尔也非常想找个人依靠,而这时,这两个孤独的人相遇相爱了,这对他们的思想心灵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可想而知,有好处有坏处,但毕竟好处是大于坏处的。偶然看到一篇文章《你拥有哪几种美德》。提出什么美德对于人类坚强的品格来说最为重要。文中罗列了智慧、公正、自我控制、爱、感激、积极的人生态度等多种美德。诚然,要过有道德的、完美的一生显然是很困难的,因为你总有一段时间会和其中的某一目标存在差距。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有爱,遵循爱的美德,相信一切不会偏离人生轨道太远。只要我们稍稍留意,就不难发现,一大堆重要的人类美德都围绕着爱,构成了爱的美德,爱也完善了所有美德。爱引导着智慧。爱可以让人变得愚笨,爱也会激发你潜在的智慧,让人变得聪明。爱超越了公正。因为爱是在给予而公正却在要求。爱让我们节制了欲望和激情,懂得去追求平静的,合法的、适度的快乐。爱包含了感激。感激就像爱一样,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意愿产生的行为。我们选择去感激,就像我们选择去爱一样,爱会让人充满朝气,变得积极。有了爱的滋润,我们会满怀希望,积极地拥抱生活。如果你对人生持有消极的态度,那么你会成为自己和别人的负担,如果你态度积极,那么你对自己和别人来说都会充满意义。或许从表面上看,爱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其实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它是一种意愿,是一种甘愿做出牺牲的意愿。当你觉得付出比获得更让你快乐时,那就是在爱了。爱是忘我的。我们都明白,爱一个人不是相互猜疑,而是相互信任;不是相互埋怨,而是相互包容;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生一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会缺乏爱情,缺乏的是让爱情持续的美德和灵魂。爱不是与生俱来的,人类的爱超越了血缘、种族、国界,它是要我们在时间中苦苦摸索的,爱是创造出来的。爱如果与美德为伴,会很美,爱如果与卑鄙为伍,会很丑。一切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曾在《爱和祈祷者》一书中看到这样的话:“爱——不希图回报的无私的爱——是宇宙当中最强大的力量。它对于施爱者和被爱者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爱是一种要求很高的美德!
不论我们对爱有着怎样的定义,我们都无可否认爱对人类的巨大帮助,人人都需要爱,人人也都渴望爱,但能量是守恒的,没有一种机器可以不求索取无限制造一种东西,爱也是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学会不仅只是索取也要贡献出爱。爱是一种能力,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美德,既然我们对爱有这么多的褒义词,为何不正确的去对待爱,去关怀身边的每一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