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规》案例分析选萃(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06:4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规》案例分析选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规》案例分析选萃》。

第一篇: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规》案例分析选萃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规》案例分析选萃

一、说明部分

说明之一:

根据历年的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分析,《教育法规概论》占总分150分中的14分。其中,案例分析1题,8分;单项选择2题,2分;多项选择1题,2分;判断2题,2分。这样看来,案例分析应该是资格考试的重头戏,把握好了案例分析,教育法规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说明之二:

根据历年的教育法规命题经验以及教育法规的实体精神,《教育法规概论》案例分析主要集中在受教育者的权利保护这个焦点。具体牵涉到受教育者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尤其是受教育权以及人身权的保护。所以,其一,老师们要对《教育法规概论》、《教育学考试大纲》(《教育学考试大纲》中也有1节内容与受教育者的社会地位、法律身份、权利保障有关)中的相关内容作特别关注。

其二,牵涉到的法律有《民法通则》、《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法律。敬请老师们关注以上法律当中与受教育者的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相关的条款。

说明之三:

以下案例是历年部分真题,意在为老师们备考、答题提供一种参考的方式。

二、案例选粹

案例一

某小学语文教师李某,一次在检查语文作业时,发现学生何某未完成作业,李老师气氛之极,要求何某抄写作业10遍,到第三天,该生还是未完成,李老师更是大发雷霆,当众宣布该生抄写课文100遍作为处罚。

李老师的做法对吗?结合相关教育法规进行分析。

分析要点:

1、结论部分:李老师的做法是不对的。

2、分析部分:(1)李老师行为属于体罚学生中的变相体罚。体罚学生,是指教师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其他强制性的手段,侵害学生的身体健康的侵权行为。体罚不仅包括直接体罚比如殴打学生,也包括变相体罚,比如罚站、罚抄写作业等。(2)无论何种体罚都是我国法律所明文禁止的。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

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48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由其所在单位和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也规定“禁止体罚学生”。应此,李老师的行为违法上述法律规范,属于违法行为。

(3)从根本上说,李老师的变相体罚行为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公民的人身权,尤其是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作为权利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一项重要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未成年学生也不例外。

3、法律建议部分:(1)李老师应该增强法律意识;(2)学校应该对李老师以及其他教师加强教育和管理。

案例二

某小学四年级学生李某因迟到不敢进教室,而教学楼后随意闲逛,恰好被班主任孙老师发现,问清情况后非常生气,罚学生在操场上跑了10圈,并让他在教室外站了两节课。孙老师的做法对吗?请从教育法规的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要点:

参考上题分析。

案例三

某市实验小学五年级王某在美术教师韩某的精心指导下完成了一副美术作品,此作品代表学校参加了省儿童画展,荣获一等奖,并获1000元现金奖励。对1000元现金的发放,学校、韩老师王某的家长产生了分歧。学校认为,王某代表学校参加画展,学校有权决定奖金的发放;韩老师认为,王某是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作品倾注了他的心血,奖金应该有他的份额;王某的父母认为,王某的学习生活由他们照料,奖金当然归他们所有。请问:学校、韩老师、家长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分析要点:

1、结论部分:学校、韩老师、家长的观点均是错误的。

2、分析部分:(1)根据我国《民法通则》有关公民的民事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规定,未成年人也有属于自己的财产权。我国《婚姻法》、《继承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通过小作者的创作活动取得的稿酬”以及“通过发明创造获得的科技奖励而取得的财产”属于未成年学生自己所有。任何人不得侵占。(2)学校的观点是错误的,学生代表学校参赛没有错,作品所获奖金却属于学生本人所有。(3)韩老师的观点是错误的。

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的规定,教师有指导学生发展的义务。韩老师的精心指导属于法律规定的教师应该履行的义务。(4)家长得观点也是错误的。对王某的学习生活的照料属于家长作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应尽的义务,而不能作为侵占孩子财产权的借口。

3、法律建议部分:(1)孩子通过创作取得的奖金应归孩子本人所有,是孩子本人的财产权。(2)鉴于五年级的学生还是未成年人,属于无民事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还不能独立从事民事活动。因此,孩子的1000元钱可以由其法定监护人代为保管。

案例四

某项集资修建公共图书馆,要求每户都要按份额集资。由于进度缓慢,乡政府便向学校下了一道命令:凡缴纳了集资款的家庭的子女可以在学校正常上课,否则,一律要让学生停课回家催家长缴集资款。什么时候交了款才能上课。结果有个学校50多人的教学班只剩下10多名学生。教师无法正常上课,只好停课一周。

请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之。

1、结论部分:乡政府、教师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2、分析部分:(1)乡政府作出的不缴集资款就不让其孩子上课的行为,违法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属于违法行为。(2)教师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来学校,而停止上课的行为,违法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侵犯了一小部分学生的受教育权,也属于违法行为。

3、法律建议部分:(1)乡政府不能用剥夺学生受教育权的方式催缴集资款,必须停止该侵权行为;(2)即使只有10多名学生在校,教师也应该照常上课,维护、保障、落实每一个学生的受教育权。

案例五

工人王某的儿子从小两腿瘫痪,需要借助手推车才能行走。虽有残疾,但智力正常。今年孩子已满7岁,父母决定送孩子上学。因附近没有专门为残疾儿童开设的特殊教育学校,就到附近的一所普通小学申请就读。学校方面认为,学校本身是一所普通小学,不是特殊教育学校,而且学校没有特殊班,没有为残疾儿童专门准备的设施,不宜接受残疾儿童入学。因此拒绝了王某的要求。

学校的做法是否合法。

1、结论部分:学校的做法是违法的。

2、分析部分:(1)学校不接受孩子上学侵犯了其受教育权,违反了《残疾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2)根据《残疾人保护法》和《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身体虽有残疾,但智力正常的,可以到残疾人专门学校与机构就读,也可以到普通学校就读。因此,儿童有权选择受教育的方式。

3、法律建议部分:学校应该无条件接受该儿童入学请求,并且尽可能创造条件保障该儿童受教育权利的实现。

案例六

某中学的学生李某,在课堂上随意讲话,干扰了课堂秩序,任课教师刘某将其撵出课题。下课后刘老师又罚其作“下蹲起立”动作200次,由于李某体力不支,栽倒在地,头部磕伤,后到医院花了300元。李某家长找到学校,要求处分刘某,并赔偿全部医疗费用。关于刘某行为的法律分析:

1、结论部分:教师刘某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家长的要求是合理的。

2、分析部分:(1)刘某将学生李某撵出课堂,侵犯了李某的受教育权;(2)刘某罚学生李某做“下蹲起立”200次,属于体罚行为,侵犯了学生李某的人身权中的生命健康权;

(3)刘某的行为违反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造成了一定的法律后果。(4)教师的体罚行为是造成学生受伤的直接原因,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原因,因此,教师刘某应当承担全部法律责任。(5)根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民法通则》等法律的规定,教师刘某在本案中主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与行政责任。

3、法律建议部分:(1)教师对学生的违纪行为可以行使批评、教育等管理权,但严禁体罚学生;(2)鉴于刘某的体罚行为给学生李某造成了一定的法律后果,家长的给予行政处分的要求有一定道理,学校可以考虑给予行政处分。但教师刘某也并非屡教不改,因此,学校的行政处分应该从轻;(3)由学校赔偿全部医疗费用,并向教师刘某追偿。(4)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依法执教的教育。

案例七

某中学初一班主任李某,一天上课时发现一女生烫了头发而且抹了很浓的化妆品,便责令其当着所有学生的面洗脸。该学生没有服从,李某把他的书包扔到走廊里,并说:“今天

你别上课了,什么时候把头发剪掉,什么时候来上学。”致使该生两天没来上课。教师李某的行为对吗?

1、结论部分:教师李某的行为是违法的。

2、分析部分:(1)女生烫发、化浓妆的行为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关于“女生不烫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不穿高跟鞋”的规定,班主任有对其进行教育管理的权限。

(2)但教师李某的教育方式是违法的。教师李某责令女生当众洗脸,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教师威胁性的语言及其造成的后果,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的权利。(3)教师李某的行为违反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3、法律建议部分:教师有教育管理学生的权利,但要选择合法的教育管理学生的方式。

案例八

某市中学教师王某在课堂上提出“读书是为了挣钱娶美女”的观点被媒体披露后,舆论哗然。迫于舆论压力,该中学按照该市教育局的要求,报省教育厅同意,依据教师法的有关规定,对王某实施解聘。该市教育局还通报要求所属中学不得在聘王某当教师,王某认为市教育局的处理不合法,遂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作出一审判决,王某胜诉。

(1)分析法院作出该判决的主要法律依据。

(2)学校如何采取措施规范王某的言行。

1、结论部分:(1)该中学解聘教师王某不存在违法现象。(2)教育局通报要求所属中学不得在聘王某当教师的行为是违法的。

2、分析部分:(1)因为聘任关系是建立在学校与教师双方之间的平等自愿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基础之上的,而且校方解聘教师王某是有法律依据的。教师王某的行为违反了《教师法》第二章第八条“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中的第一款“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第三款“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和第五款“„„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法定要求。(2)教育局的行为存在违法行为。原因是聘任关系是建立在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它的本质是平等自愿,因此,在教师王某被取消教师资格之前,该教师仍然有受聘的权利,任何人不能侵犯。教育局的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对教师王某的受聘权进行限制,是超越行政职权,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

3、建议部分:(1)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2)弘扬主旋律、大方向教育;

(3)加强教师的教育法律意识。

案例九

某初中一年级学生甲与学生乙因贪玩,上学迟到了半个小时。班主任王老师非常生气,严厉批评了该学生,并责令写检查,不准进教室上课。两个学生趁王老师不注意跑到学校附近的小河洗澡,结果学生甲溺水而死,王老师应负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说明理由。

1、结论部分:王老师应负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

2、分析部分:(1)王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是合理、合法的。教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与管理的权利;(2)王老师不准学生上课,剥夺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属于违法行为;(3)王老师的违法行为是造成学生死亡的一个条件,因此,王老师对该案件应负一定法律责任;(4)王老师主要承担对死亡学生的民事赔偿责任与接受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

(5)由于该事故中,教师的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教师不负刑事责任。

第二篇:教育法规案例分析(推荐)

案例分析

1.某大学女学生严某考试时在试卷下面放有写着公式的纸条,被监考老师发现并予没收。后学校认为严某考试作弊,态度恶劣,于是对其做出勒令退学的处分决定。严某对处分决定不服,向校方提出申诉,但校方未给予任何书面答复。

试分析:

(1)本案中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主体有哪些?(2)学校是否侵犯了该女学生的权利?

(3)当事人违反了什么法律?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答案要点:

(1)本案中所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主体主要有学校和学生。(2)本案涉及到《宪法》、《教育法》以及国家关于考试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学校对严某的处分应依法进行,而不应随意剥夺严某作为公民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严某。严某向学校提出申诉是合法的。

(3)本案是一则侵犯学生受教育权案。学校及有关领导应承担相应的行政与民事责任。

2.某职业中学年轻美术教师陈某,男,美术学院大专毕业,工作已有两年。1993年7月,陈某的一幅美术作品被上海纺织学院美术系(国外某学院与纺织学院合办的专业)选中,他也因此可被保送到该学院装潢专业(大专)免费学习两年。陈某向学校提出脱产两年到上海读书的申请,并提出脱产进修期间不拿薪金,只想保留公职。学校经过研究,认为陈某已大专毕业,现在进修也属大专层次,学历层次一样,没有必要,而且装潢专业与学校美术教学的需要不很对口;加上教师定编,学校美术教师短缺,陈某如脱产进修则没有人上课。因此,学校不同意陈某脱产两年进修。

试分析:学校是否侵害了教师的进修培训权? 答案要点:(1)学校和教育行政机关应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支持教师的继续学习和进修。但教师进修培训权的行使,应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由学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不得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2)对于在职教师的培养提高,应提倡“三为主”原则(在职为主、业余为主、自学为主)。(3)在该案例中,学校的决定没有侵害教师的进修培训权。

3.2006年6月,某高校进入期末考试阶段,省教育厅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检查巡视该高校考试工作。在巡查时发现大三某班级专业课闭卷考试的考场内,学生A某正在偷看纸条,于是检查团人员告知监考老师,责成监考老师收缴其作弊的纸条,并收取了试卷,当场在试卷上注明“作弊”字样。在此过程中,该学生试图辩解,但是被监考老师制止,事后该学生曾试图向其所在院系和教务处进行辩解,均被拒绝。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试卷随纸条一起密封上交教务处,同时通知学生A某所在院系相关老师。教育厅领导也批评了该学校相关领导,责成他们严肃考试纪律,狠抓考试风气。

该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中规定:学生作弊两次以上或者组织学生作弊一次以上,学校可以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该学生虽然属于第一次被抓住作弊,但是,鉴于该学生在教育厅领导检查巡视期间公然作弊,情节严重,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学校决定对其严肃处理,以儆效尤。2天以后,学校橱窗中就张贴了学校教务处和校教学委员会联合作出的对该学生开除学籍的处分决定,并随后由院系副书记当面通知该学生本人。该通知并被张贴在学校各院系醒目处以及学生活动场所的醒目处,其上盖有学校教务处的印盖。

请仔细阅读上述案例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学生的纪律处分有哪几种?

(2)该高等学校在对该学生作出开除学籍规定的过程中有哪些违反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行为?

(1)纪律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2)《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4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

分:„„

(四)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第56条规定: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第57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第55条规定: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

本案中,学校处分学生的事实依据不符合第54条规定的情形,程序上没有收集充足的证据、处分前未听取学生陈述和申辩、处分决定非经校长会议做出。

4.1994年9月,田永考入北京科技大学下属的应用科学学院物理化学系,取得本科生学籍。1996年2月29日,田永在参加电磁学课程补考过程中,随身携带写有电磁学公式的纸条,中途去卫生间时,纸条掉出,被监考教师发现。监考教师虽未发现田永有偷看纸条的行为,但还是按照考场纪律,当即停止了田永的考试。北京科技大学于同年3月5日按照“068号通知”第3条第5项关于“夹带者,包括写在手上等作弊行为者”的规定,认定田永的行为是考试作弊,并根据该通知第1条“凡考试作弊者,一律按退学处理”的规定,决定对田永按退学处理,并于4月10日填发了学籍变动通知。但是,北京科技大学没有直接向田永宣布处分决定和送达变更学籍通知,也未给田永办理退学手续。田永继续在校以该校大学生的身份参加正常学习及学校组织的活动。1996年3月,原告田永的学生证丢失,未进行1995至1996学年第二学期的注册。同年9月,被告北京科技大学为田永补办了学生证。其后,北京科技大学每学年均收取田永交纳的教育费,并为田永进行注册、发放大学生补助津贴,还安排田永参加了大学生毕业实习设计,并由论文指导教师领取了学校发放的毕业设计结业费。田永还以该校大学生的名义参加考试,先后取得了大学英语四级、计算机应用水平测试BASIC语言成绩合格证书。田永在该校学习的4年中,成绩全部合格,通过了毕业实习、设计及论文答辩,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及毕业总成绩全班第九名。1998年6月临近毕业时,学校通知田永所在的系,以田永不具备学籍为由,拒绝给田永颁发毕业证、学位证和办理毕业派遣手续。

试分析:(1)田永是否具备学籍?(2)学校的退学处理在实体和程序上是否适当?

(1)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高等学校对受教育者有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力,有代表国家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职责。受教育者在经过考试合格被教育者录取后,即享有该校的学籍,取得了在学校学习的资格。即使学校退学处理的决定正确,田永在1995至1996学年第二学期虽因丢失学生证未能注册,但学校1996年9月又为其补办了学生证并注册的事实行为,应视为学校改变了其对原告所作的“按退学处理”的决定,恢复了原告的学籍。

(2)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实施管理中,虽然有相应的教育自主权,但不得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本案中,田永在补考中随身携带纸条的行为属于违反考场纪律的行为,学校可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学校的有关规定处理,但其依本校制定的“068号通知”的有关内容对原告作退学处理,直接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的法定退学条件相抵触。而且退学处理的决定涉及原告的受教育权利,从充分保障当事人权益原则出发,被告应将此决定直接向本人送达、宣布,允许当事人提出申辩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退学的学生,由学校出具退学决定书并送交本人,同时报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此外,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退学的本科生,应限期办理退学手续离校,档案、户口退回其家庭户籍所在地。

5.罗彩霞和王佳俊均为2004年邵东一中298班应届文科毕业生,两人同时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分别为514分和335分。王佳俊在父亲王峥嵘操作下冒用罗彩霞的身份信息和高考分数被贵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录取,并取得了学位证书,获得了教师资格证,毕业后在广州工作。2005年,罗彩霞复读一年后考取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3月,罗彩霞在办理网上银行业务、教师资格证时,发现自己的身份被王佳俊盗用,于是于3月18日报案。

经查,这是一起由王家俊父亲王峥嵘策划、利用个人关系违规获取高考相关信息、伪造高考纸质档案和户口迁移证的冒名造假事件,是一起严重的违纪违法案件。王峥嵘为了让女儿王佳俊就读本科学校,于2004年9月初到邵东一中找到王佳俊班主任老师张文迪,获得了罗彩霞高考成绩等相关信息,又通过同学关系使王佳俊被贵州师范大学降低20分定向补录。案发后,王佳俊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等已被注销,张文迪被邵东县纪委实施“双规”,王峥嵘因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涉嫌犯罪被逮捕。

试分析:

(1)学校撤销王佳俊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是否合理?

(2)班主任张文迪对其参与该案的行为应承担什么教育法律责任?(3)罗彩霞应如何主张及维护自己的权利? 答案要点:(1)《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8条规定:“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应当取消其学籍。”第38条规定:“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入学者,学校不得发给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已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学校应当予以追回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学校可据此撤销王佳俊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2)从本案介绍和纪委的处理来看,张文迪参与了该高招舞弊案,应该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3)罗彩霞可以姓名权、受教育权受到侵害而对相关责任人提起侵权之诉,要求赔偿。

6.齐玉苓与陈晓琪均是被告腾州八中的1990届应届初中毕业生,当时同在腾州八中驻地腾州市鲍沟镇圈里村居住,二人相貌有明显差异。齐玉苓在1990届统考中取得成绩441分,虽未达到当年统一招生的录取分数线,但超过了委培生的录取分数线。当年录取工作结束后,济宁商校发出了录取齐玉苓为该校1990级财会专业委培生的通知书,该通知书由腾州八中转交。

陈晓琪在1990年中专预选考试中,因成绩不合格,失去了继续参加统考的资格。为能继续升学,陈晓琪从腾州八中将齐玉苓的录取通知书领走。陈晓琪之父陈克政为此联系了腾州市鲍沟镇政府作陈晓琪的委培单位。陈晓琪持齐玉苓的录取通知书到济宁商校报到时,没有携带准考证;报到后,以齐玉苓的名义在济宁商校就读。陈晓琪在济宁商校就读期间的学生档案,仍然是齐玉苓初中阶段及中考期间形成的考生资料,其中包括贴有齐玉苓照片的体格检查表、学期评语表以及齐玉苓参加统考的试卷等相关材料。陈晓琪读书期间,陈克政将原为陈晓琪联系的委培单位变更为中国银行腾州支行。1993年,陈晓琪从济宁商校毕业,自带档案到委培单位中国银行腾州支行参加工作。

陈克政为使陈晓琪冒名读书一事不被识破,曾于1991年中专招生考试体检时,办理了贴有陈晓琪照片并盖有“山东省腾州市招生委员会”钢印的体格检查表,还填制了贴有陈晓琪照片,并加盖“腾州市第八中学”印章的学期评语表(经鉴定,陈克政办理的体格检查表上加盖的“山东省腾州市招生委员会”钢印,确属腾州教委的印章;学期评语表上加盖的“腾州市第八中学”印章,是由告腾州八中的“腾州市第八中学财务专章”变造而成)。1993年,陈克政利用陈晓琪毕业自带档案的机会,将原齐玉苓档案中的材料抽出,换上自己办理的上述两表。此后,在中国银行腾州支行的人事档案中,陈晓琪使用的姓名仍为“齐玉苓”,“陈晓琪”一名只在其户籍中使用。

另查明:1990年,腾州八中将当年参加中专考试学生的成绩及统招、委培分数线,都通知了考生本人。1990年的招生办法,要求报考委培志愿的考生必须凭委培招生学校和委培单位的介绍信报名。为满足这一要求,凡报考委培志愿的考生事实上都是自己联系委培单位并自己交纳委培费用。陈晓琪当时交纳了5500元的委培费。齐玉苓既未联系过委培单位,变未交纳过委培费用。

齐玉苓以姓名权、受教育权及其他相关权益被侵害将陈晓琪、陈克政、济宁商校、滕州八中、滕州教委诉至法院,要求民事赔偿。

试分析:

(1)齐玉苓姓名权受、教育权被侵害的主张能否成立,为什么?(2)各被告在本案中有何过错,应否承担民事责任? 答案要点:

(1)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陈晓琪在中考落选、升学无望的情况下,由其父陈克政策划并为主实施冒用齐玉苓姓名上学的行为,目的在于利用齐玉苓已过委培分数线的考试成绩,为自己升学和今后就

业创造条件,其结果构成了对齐玉苓姓名的盗用和假冒,是侵害姓名权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当事人齐玉苓主张的受教育权,来源于我国宪法第46条第1款的规定。根据本案事实,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玉苓依据宪法规定所享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3)齐玉苓的姓名权、受教育权被侵犯,陈晓琪、陈克政应承担主要责任。此外,腾州八中未将统考成绩及委培分数线通知到齐玉苓本人,且又将录取通知书交给前来冒领的被上诉人陈晓琪,才使得陈晓琪能够在陈克政的策划下有了冒名上学的条件。又由于济宁商校对报到新生审查不严,在既无准考证又无有效证明的情况下接收陈晓琪,才让陈晓琪冒名上学成为事实,从而使齐玉苓失去了接受委培教育的机会。陈晓琪冒名上学后,被上诉人腾州教委帮助陈克政伪造体格检查表;腾州八中帮助陈克政伪造学期评语表;济宁商校违反档案管理办法让陈晓琪自带档案,给陈克政提供了撤换档案材料的机会,致使陈晓琪不仅冒名上学,而且冒名参加工作,使侵权行为得到延续。该侵权是由陈晓琪、陈克政、腾州八中、腾州教委的故意和济宁商校的过失造成的。各被上诉人对该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7.某学校教师李某因对学校乱收费不满,向有关部门如实反映了学校存在的问题。该校领导一气之下,取消了李某的专业技术职务,并且说他是精神病,不安排教学任务给李某,并强行将其送往精神病医院治疗。

请依法分析教师李某和学校的行为。答案要点:

(1)李某的行为符合《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有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李某如实反映了学校存在的问题是依法行使其权利。

(2)根据《教育法》第29条,学校有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义务。《教师法》第36条这样规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8.2002年,重庆邮电学院两名学生外出旅游时发生性关系,导致女方怀孕。校方知情后,以“品行恶劣、道德败坏”为由将两人开除。这对情侣遂将学校告上法庭。2003年,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驳回二人要求学校撤销处分决定的起诉;2004年5月,成都某高校一对学生情侣在教室里拥抱、接吻的亲昵举动被学校发现,学校依据学生违纪处分规定给予两人开除学籍处分,两名学生将学校告上法庭。2005年1月,二人起诉被驳回。

请根据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分析法院的判决。答案要点:

在新《规定》中取消了一些涉及学生婚恋的强制性规定,最显著的是撤销了原规定中“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条文,对学生能否结婚不再作特殊规定。此外,新《规定》取消了“品行极为恶劣,道德败坏”等道德评判类处罚理由,大量增加了有明确法律依据或者行为特征比较清楚的法律规范用语,例如“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等等。新《规定》第27条、第54条明确了退学处理和开除学籍的法定情形,而两起案件中学生的行为不属于其中规定的情形,所以,若依新《规定》两起案件中学校的处分决定和法院的判决均不能成立。

9.1999年9月,刘瑞(化名)和林刚(化名)考入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2年6月和12月,二人请了同班同学陈某作枪手代替二人参加英语四级考试,顺利过关。2003年6月,正当他们满心期待准备领毕业证和学位证时,因被人告发,英语四级考试请人替考事件败露。2003年6月18日,刘瑞和林刚领到了毕业证。但是,这期间,广大已花时间从上海考试中心调取已被批改为及格的试卷,将其送交物证司法鉴定中心做字迹鉴定,鉴定显示二人作弊。获悉结果后,校方在2004年3月

5日,向两人邮寄处理函,上面写到“本人立即携带毕业证书回校办理结业处理手续”。好不容易到手的毕业证,二人当然不肯交。为严肃纪律,校方在2004年6月10日通报,对两人作勒令退学处分,随后送交省教育厅备案,并在网上注销了二人的毕业证。刘林二人随后提起行政诉讼将母校广州大学告上法庭。试分析:(1)广州大学可否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为什么?

(2)退学决定在学生离校后做出是否合理?

(3)学校直接以通报方式作出勒令退学处分在程序上有何不妥? 答案要点:

(1)学校可以作为行政诉讼主体。由于其代表国家行使对受教育者颁发学业证书的行政权力时,发生了争议引起了诉讼,因此纠纷属于行政诉讼。

(2)被告作为高等院校,其管理权所指向的是取得本校学籍的学生。原告离校后,原、被告间已不具有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既然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又如何能作出纪律处分呢?同理,原告已不是在校学生,不再具有广大的学籍,再作出勒令退学处分显然违法。

(3)没给学生申辩权,程序违法。被告在处分前没有给予原告陈述、申辩的权利,处分作出后也没有告诉原告应该怎么申辩,行为不具有合法性。

10.某县一中学,位于某乡政府所在地,该乡居民分散,交通不便,该校学生主要来源于该乡的各个村寨,离校最远的有二十多公里。为了保证每周一能按时上课,学校规定,学生一律星期天返校。该校初一学生张某、陈某经常违反此规定,每周均不能按时到校。有一周星期一上午9点多,张某、陈某才赶到学校,而此时已上第二节课了。他俩见正在上课,就马上躲到寝室里,正好被政教处谢老师发现,于是谢老师对张某、陈某两学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罚他俩提水冲洗厕所,规定厕所冲洗干净之后才能进教室上课。当他俩把厕所冲洗干净后,已是中午12点了。

答案要点:

政教处谢老师罚迟到的学生冲洗厕所是一种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违反了《教师法》第八条、《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罚迟到的学生在上课期间冲洗厕所,是属于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谢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教师法》第三十七条、《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八条之规定,可由学校给予谢某—定的处分。

11.王力是一个15岁的初中生,她总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就想到一家餐馆去打工赚钱,可是,她又听别人说,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是不允许被雇用的。请问,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

答案要点:

后一观点是正确的。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3条: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所以,王力还暂时不能去打工。如果她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那么她就应该继续她的学校生活;如果她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且不想继续升学,那么,她可以参加一些国家和社会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为年满16周岁以后的就业做准备。

继法航坠机,罗京逝世,成都9路公交车自燃后的感悟:

好好活,慢慢拖,一年还有一万多;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少吃盐,多吃醋,少打麻将多散步;按时睡,按时起,打拳跳操健身体;只要能吃饭,钱就不会断;不怕嫌钱少,就怕走得早;行业再好钱再多,一样都进高烟囱;一个中心:以健康为中心;两个基本点:糊涂点,潇洒点;四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恩怨,忘记过去

人这一生其实可短暂了,有时候一想跟赶9路公交是一样一样的,车门一关,一开一站过去了。车门一关,不开,这辈子就过去了

第三篇: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规重点总结

教育法规概论

1、教育法规的内涵:

。教育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为调整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调整教育内部各个环节的关系而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律(基本法律和法律)、法令、条例、规程、制度等规范文件的总称。

2、教育法规的特点:

。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教育法规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要求

。教育法规的内容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

3、教育法规的功能:。教育法规具有指引作用。教育法规具有评价作用。教育法规具有教育作用。教育法规具有保障作用

4、加强教育法规建设的措施:

。注意防止法律虚无主义和法律万能主义两种倾向。做好原人教育法规的整理工作。加强教育法学的研究工作。群策群力搞好教育立法工作。加强教育立法成果的宣传工作

5、教师法是调整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体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部门法。我国于1993年10月31日同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颁布。并于次年1月1 日开始实施。

6、教育法律规范的分类:

。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要求人们行为的性质,可以分为义务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

。按照法律规范表现的强制性程度,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按照法律规范的法律后果,可分为制裁性规范和奖励性规范

7、法人应具备的条件是:。依法成立 ;

。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8.教育立法的原则:

。必须坚持子法从属于母法的原则。必须反映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必须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必须借鉴外国教育立法的有益经验

9、教育立法的效力:。时间效力。地域效力。人的效力

10、教育执法的原则:

。国家教育法规优先于地方教育法规的原则

。总的教育法规优于单项教育法规的原则。后定教育法规优先于先定教育法规的原则。特别教育法规优先于一般教育法规的原则

11、教育执法的措施:。掌握教育法规的精神实质。广泛宣传教育法规。模范遵守教育法规

。检查指导教育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

12、教育守法的条件: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增强全体公民的教育法律意识。健全教育法律体系,增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效性

。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切实维护教育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13、教育政策的特点:。教育政策的目的性与可行性。教育政策的稳定性与可变性。教育政策的权威性与实用性。教育政策的系统性与功能性

14、教育政策的功能:。教育政策的导向功能。教育政策的协调功能。教育政策的控制功能

15、教育政策制定的过程:。认定教育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指定教育政策方案。选择教育政策方案

16、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着力增强执行者的政策意识,把政策偏差和政策失真现象控制在最低限度

。创造性地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政策

。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教育政策执行中的统筹协调。加强对教育政策执行中的督导检查。加强教育政策执行中的信息反馈和跟踪研究

17、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联系:

。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都决定于上层建筑,具有共同的目的。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规的依据,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和定型化

。教育政策决定教育法规的性质,教育法规的内容体现教育政策。教育政策是实施教育法规的指导,教育法规是实现教育政策的保证

18、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区别:。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制定主体不同。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执行方式不同。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规范效力不同。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调整和适用的范围不同。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不同

19、学校的法律地位:。依法成立

。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或者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0、学校法律地位的特点:。办学自主性。财产独立性。机构公益性

21、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可行使的权利:。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

。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处分。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费用

。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活动的非法干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2、学校规章制度的作用:。明确与规范作用。约束与激励作用。平衡、协调与稳定作用

23、教师的内涵:

。教师是专业人员:“专业人员”是指具有某种专业知识、技能,经政府认定许可,从事某种专门职业活动的人员。主要有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二是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三是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如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身体健康状况。

24、教师的专业性:

其一,职业人员运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其二,是否经过长期的专业教育和训练;其三,是否享有相当的独立自主权;其四,是否具有自已的专业团体和明确的职业道德;其五,是否具有重服务、非营利的观念。

25、教师的基本权利:。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

。管理学生权(其一,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权。其二,学生品行评定权。其三,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权。)

。获取报酬权(其一,按时获取工资报酬权;其二,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权。其三,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权)。民主管理权

。进修培训权(其一,教师有权参加进修或接受其他形式的培训,不断更新知识,调整知识结构,逐渐完善终身学习体制,从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其二,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辟多种渠道,保证教师进修培训权的行使。同时,教师进修培训权的行使,也要服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安排,因地制宜地参加进修和培训)

26、教师的基本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7、教师资格条件:。必须是中国公民。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28、教师聘任制度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师聘任是聘方和受聘方双方之间的法律行为,通过聘任确教师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二,聘任双方平等自愿,“双向选择”。第三,聘任双方都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29、教师考核的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德、能、勤、绩”4个方面。30、教师考核应遵循的原则:

“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31、教师违反教育法规的法律责任: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应负法律责任。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应负法律责任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应负法律责任

32、受教育者要成为学生应该符合三个条件:

第一,学生接受教育的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是依法设立的; 第二,学生是经学校录取注册并取得学籍的; 第三,学生完成学业后可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

33、学生的基本权利:

。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学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

。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出诉讼。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34、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

。享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享有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权利。享有申诉权

。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35、受教育者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36、学生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逃学、辍学行为。考试舞弊行为

。扰乱教育教学正常秩序的行为。因故或不慎造成同学伤害的行为

37、《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学校保护提出的要求:

第一、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 第二、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的行为。第三、学校应当保护未成年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第四、工读学校作为教育挽救有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的未成年学生的学校,应当把转变学生的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同时对其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

38、社会保护:

。开展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创作、出版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作品和出版物。保护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保护未成年人的发展权

39、对特殊学生群体的保护:。对女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保护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教育权利的保护。对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的保护。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受教育权利的保护 40、教育法律救济的特点:。以纠纷存在为基础。以受损为前提

。以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为根本目的

41、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诉讼渠道,即司法救济渠道。行政渠道,即行政救济渠道。其他渠道。

41、教育行政赔偿的内涵:

第一、侵权主体为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

第二、侵权损害发生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

第三、侵权行为源于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行政。第四、教育行政赔偿主体是国家。第五、教育行政赔偿是一种法律责任。

42、教育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

。损害事实(对人身权的损害;对财产权的损害)。侵权行为主体。执行职务的违法行为。因果关系

43、教育行政赔偿的范围:

。侵权人身权的违法行政行为(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行为;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或者唆使他人以殴打等暴力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违法行为;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违法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侵犯财产权的违法行政行为(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产等行政处罚行为;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的行为;违反国家规定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的行为;违法侵犯财产权造成损害的其他行为)

第四篇:案例分析法规

案例分析:

1.振光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经营外企,2007发生以下事项:(1)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胡某认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不受《会计法》约束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2)该项公司由出纳员昨时保管会计档案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3)该公司经办人员更改原始凭证金额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4)该公司王某担任会计科科长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5)该公司销毁会计档案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6)该公司招聘的高级会计师是否需要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调转手续?如需办理,应怎样处理?

(7)该公司董事长会作出的关于对外报送财务人会计报告的决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为什么?

答:1.中外合资企业无权拒绝财政部门对其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根据我国〈会计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为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部门,对各单位会计工作行使监督权。

2.不符合。根据我国会计法制度的规定,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

3.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定》的规定,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4.不符合。根据我国会计法律制度规定,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工作经历。

5.不符合。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的,要由本单位档案部门提出意见,会同本单位的会计部门共同进行审查和鉴定,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并经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字,销毁时要有单位档案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派人监销。6.不符合。应当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调转手续.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因调任等原因离开原单位到其他地区从事会计工作的,并没有于办理调转手续的30日内到新工作单位所在地区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重新办理注册登记。

7.不符合。公司对外报出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企业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还应由总会计师签名盖章。二.(1)该企业采取伪造记帐凭证等手段,隐瞒收入和支出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2)如偷税,偷税额为多少?

(3)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分析如何进行处理? 答:1.属于偷税行为。2.偷税数额=18-15=3万

3.根据《税收征管法》和《刑法》的规定,通过虚假收到,隐瞒实际收入和支出,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不列,少列收入,偷税数额1万元以上且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即构成偷税罪。该企业偷税数额3万元,占应纳税额的17%,已构成偷税罪。根据《税收征管法》和《刑法》的规定,应由税务机关追缴其偷税税额3万无,并对该企业处以1陪以上5陪以下的罚金,由司法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2005年1月,税务机关发现A公司在2000年10月份采限虚假的纳税申报手段少缴税款2万元….问:2万元的税款是否应该追征?为什么?

答:应该追征。根据《税收征管法》和《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偷税,抗税,骗税的,税务机关追征其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或所骗取的税款,不受追征期的限制。A公司采限虚假的纳税申报手段达至少和缴税款的目的是偷税行为,所以对该笔税款的追征期应不受3年时间的限制,应该追征。

四.天美公司是一家外商投资企业….(1)该公司总经理的说法是否正确?该公司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2)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分析如何进行处理?

答:1.不正确。该项公司的行为违反了扣缴义务不履行扣缴义务的规定。2.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50%以上3陪以下的罚款。所以,税务机关应追缴天美公司2003内应扣未扣的工资,薪金所得税并处以相应的罚款。

计算:

一.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2年5月工产品销售收入为80万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5月份应纳增值税额

答:5月份销项税额:(80+100+10+12)*17%=34.34(万元)

5月份进项税额:17万元

5月份应纳增值税额:34.34-17=17.34(万元)

二.海东汽车配件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3年3月,该厂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2日,外购生产用原材料一批,全部价款忆付并验收入库….(2)8日,外购用于装饰厂部办公大楼的建筑材料一批…(3)15日。。(4)19日…(5)23日…(6)30日…

答:1.进项税额:34万元

2.不提抵扣

3.进项税额:51万元

4.销项税额:[585

÷(1+17%)]*17%=85万元 5.销项税额:100*17%=17万元 6.增值税发票未认证通过不得抵扣

3月份应纳增值税额:85+17-34-51-28=-11万元

三.某日化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3年1月该厂发生以下经济业务(1)外购原材料一批,全部价款已付并验收入库….(2)外购机器设备一套,全部价款已付并已交付使用…(3)销售产品一批,取得含税销售额351万元..(4)向小规模纳税企业购入免税农产品一批…

答:1.进项税额:30+2*7%=30.14万元

2.进项税额:3.4万元老

3.销项税额:[(351+3.51)÷(1+17%)]*17%=51.51万元

4.进项税额:20*13%=2.6万元 1月份应纳增值税额:51.51-30.14-3.4-2.6-0.77=14.6万元

简答题:

1.需要办理会计工作交接的情形有哪些?

答:1.会计人员临时离职或因病不能工作,需要接替或代理的,会计机构负责人或单位负责人必须指定专人接替或者代理,并办理会计工作和交接手续。2.临时离职或因病不能工作的会计人员恢复工作时,应当与接替或代理人员办理交接手续。3.移交人员因病或其他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办理移交手续的,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可由移交人委托他人代办手续,但委托人应当对所移交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2.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国家实行资格考试制度,报名条件,部分考试科目和免试条件等1.会

计从业资格的取实行考试制度。科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2.会计从业资格报名条件:申请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人员,应当符合下列基本条件:遵守会计和财经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会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3.会计从业资格部分考试科目免试条件。3.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应当符合哪些要求?

答:1.记帐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2.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理,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药程度应当明确;3.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度应当明确。4.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

4.简述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中的取权。

答:1.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2.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单位内部的会计资料和才产物资有权实施监督,会计人员发现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及时处理,无权自行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做出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违法违规行为。收到检举报告的部门,有权处理的,应依法及时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及时移送有权处理的部门处理。

第五篇:2009福建高校教师资格培训-法规案例

案例1:重庆邮电2名大学生性行为,导致女方怀孕

在新《规定》中取消了一些涉及学生婚恋的强制性规定,最显著的是撤消了原规定中“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条文,对学生能否结婚不再作特殊规定。此外,新《规定》取消了“品行极为恶劣,道德败坏”等道德评判类处罚理由,大量增加了有明确法律依据或者行为特征比较清楚的法律规范用语,例如“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等等。新《规定》第27条、第54条明确了退学处理和开除学籍的法定情形,而两起案件中学生的行为不属于其中规定的情形。所以,若依新《规定》,两起案件中学校的处分决定和法院的判决均不能成立。案例2:2006年6月,某高校期末考试,省教育厅领导带领相关人员检查(1)根据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学生的纪律处分有哪几种?

(2)该高等学校在对该学生作出开除学籍规定的过程中有哪些违反2005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行为?答案:

(1)纪律处分的种类分为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2)《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4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四)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第56条规定:学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第57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应当由校长会议研究决定。第55条规定: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

本案中,学校处分学生的事实依据不符合第54条规定的情形,程序上没有收集充足的证据、处分前未听取学生陈述和申辩、处分决定非经校长会议作出。案例3:罗彩霞和王佳俊事件

(1)学校撤消王佳俊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是否合理?

(2)班主任张文迪对其参与该案的行为应承担什么教育法律责任?(3)分析王峥嵘的犯罪构成?

(4)罗彩霞应如何主张及维护自己的权利? 答案:(1)《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8条规定:“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应当取消其学籍。”第38条规定:“对违反国家招生规定入学者,学校不得发给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已发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学校应当予以追回并报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证书无效。”因此,学校可据此撤消王佳俊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2)从本案介绍和纪委的处理来看,张文迪参与了该高招舞弊案,应该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3)有伪造、变造的直接故意和行为,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4)罗彩霞可以姓名权受到侵害而对相关负责人提起侵权之诉,要求赔偿。案例4:严某六级考试

(1)学生的行为哪些属于违纪,哪些属于作弊?(2)监考老师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3)学校对学生和教师的处理是否合法? 答案:(1)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未在规定的座位参加考试、擅自离开考场属于违纪行为。携带与考试内容相关的小纸片、使用通讯设备属于考试作弊。

(2)教师严重违纪违法,并出现雷同卷,应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3)本案涉及到《宪法》、《教育法》以及国家关于考试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学校对严某的处分应依法进行,而不„夺严某作为公民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严某。严某向校方提出申诉是合法的。对教师的简单批评是不对的,应由教„机构或者建议所在学校给予行政处分。

案例5:某学校教师李某因对学校乱收费不满 答案:

(1)李某的行为符合《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有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李某如实反映了学校存在的问题是依法行使其权利。

(2)根据《教育法》第29条,学校有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义务。《教师法》第36条这样规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下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规》案例分析选萃(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法规》案例分析选萃(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法规案例分析

    信息法规案例分析 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全球信息化的发展,随着21世纪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趋深化以及社会各行各业计算机应用的广泛普及,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问题已成为当今......

    财经法规案例分析

    1、天力公司内部机构调整:会计李某负责会计档案保管工作,调离会计工作岗位,离岗前与接替者王某在财务科长的监交下办妥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李某负责会计档案工作后,公司档案管......

    财经法规案例分析

    第一章 会计法律制度 案例分析题1: 2005年10月10日,甲公司收到一张应由甲公司与乙公司共同负担费用支出的原始凭证,甲公司会计人员张某以该原始凭证及应承担的费用进行账务处......

    财经法规案例分析

    高级会计师试题:会计诚信教育案例分析,某国有集团总会计师李军参加了部门组织的会计职业道德培训班后,认识到会计诚信教育事关重大,随即组织了本集团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培训......

    第一章法规案例分析

    结合课本案例分析 1.某企业2月份发生如下事项: (1)12日,企业会计科同档案科对单位会计档案进行了清理,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将保管期已满的会计档案按规定程序全部销毁,其中包括......

    建筑法规案例分析

    案例: 1、被告:四川某县建筑工程公司四川某县某建筑工程队 原告:四川某县某镇砖厂1989年建筑队与邮电局联系承建邮电楼工程,因该队资格不够,1989年12月23日建筑公司同邮电局签订......

    法规案例分析(大全5篇)

    案例一: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欲建一豪华别墅,遂与某建筑工程承包公司签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关于施工进度,双方在专用条件中约定:4月1日至4月20日,地基完工;4月21日至6月30日,主体工程......

    旅游法规案例分析

    2011级1-4班 旅游法规案例分析 1案例分析题 春节前夕,北京一旅行社接待境外一批游客。按合同规定,该批游客在北京参观游览四天,旅行社的按待计划是:第一天参观游览故官;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