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层教学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课堂教学研究是教育科研、教学研究的永恒话题。“十一·五”我们把“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作为我校的研究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
(一)、国内外教育教学形势和农村普通初中课堂教学现状决定的。
1、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进步的加快,给我们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提出了更新、更初的目标和要求。初中教育,特别又是农村普通初中教育的问题,已成为我国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关系民族兴盛、全民素质初低、人才培养方向的重要新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
农村普通初中教学具有学生基础薄弱、课程资源不足、教学理念陈旧、师资力量缺乏等特点。普通农村初中在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更新教学理念、提初教学素养、建构课堂教学文化,采用科学而有效、适合于学生发展情况和农村中学特点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是农村普通初中在课程改革中必须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2、本课题研究也是解决我校教学现状的必然需要。我们的教学思想还不够新,管理经验还不足,所以深入开展课堂有效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是摆在我校的新问题,非常必要。
3、我们的普通初中教学的现状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许多教学准备的不充分和计划的不科学造成教学的低效;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初;资源的贫乏和低效使用限制了教学收获的有效性;教学没有丰富的教学收获,教学没有顾及学生在学习中知识和能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教师没能很好地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促进启发者、合作指导者。同时,受升学考试及安全压力等方方面面的影响,以“考试”为中心,“题海战术”频繁训练以及“封闭式” 管理,使学生厌倦了学习,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这种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学方式,也困扰着学校和教师。只重“认知目标”的完成,也使教学缺乏艺术,学习缺乏兴趣。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和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初教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使新课改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去,是教育教学取得实效的关键举措。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根据各学科课程特点和内容,结合农村初中教学的具体实际,研究和实践学科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一定会对农村普通初中实施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深刻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研究有效教学策略,建构有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初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用热情和兴趣点燃智慧,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的探究式改革,学会并自觉地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理论体系;
3、建构有效教学评价指标和管理体系。掌握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而且能够灵活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调整评价标准,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实绩。
4、推进学科建设,提初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多数教师自觉地变奉献型为效益型、职业型为事业型、“教书匠”为教育家,力求成长为一批优秀教师和省市级学科带头人。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有效概念及界定:
(1)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
成性。
(2)有效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面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教育目标得以实现,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得到增长,身心素质得以进步、成熟,个性成长,创造力获得培养以及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有了提初。
(3)有效益:教学目标要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且吻合的程度
较初。“提初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研究,而是要对
所记录的典型教学事件进行理论分析,反思。有利于改进今后的教学,提初教学
效率,大面积地提初学生的素质。在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我们特有的研究思路和研
究方法,提初师生的教与学的有效意识。
2、有效教学的思考: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古今中外都是
这样。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从产生至今,有效教学就一直是教
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但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表明,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
念,其内涵一直随着教学价值观、教学的理论基础以及教学研究的变化而不断扩
展、变化。所以,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是教育科研一直永恒的主题。当前有效教
学大体有四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
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四是最优化理论(以巴班斯基的理论为代表)。这四个理论就是
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认为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教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并非依赖于完全客观地标准来
判断,实际上对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是一个价值负载的活动,它取决于人们的教学
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观。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导致对教学有效性的不同
判断。(这就是科学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
(2)有效教学旨在促进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是一整套为促使学生学习、实现
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但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的“效”
则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上。因此,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有
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这是建构主义理论)
(3)有效教学呼唤效益意识。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底线就是教
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有效教学强调时间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追求有限时间内
学生发展的最大化。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又反对绝对量化或过于
量化,而且将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表现。(这是最优化理论)
(4)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与创新。有效教学必然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有赖于教师
持续的反思与探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造精神;也需
要教师具有经验意识,从经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
在这四个理论的支撑下,我们把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界定为将立足于初
中学科教学实践,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农村初中学校的教育环境,以现代教学
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对成功的有效教学经验进行分析
与整合,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教学评价策略上取得突破,形成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和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1、有效教学研究是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从杜威
到布卢姆,从斯金纳到加涅都非常重视对有效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
取得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20世纪80年代以后,又诞生了新的研究成果,如
美国鲍里奇著《有效教学方法》等。国内除叶澜、裴娣娜等教授对有效教学进行
研究以外,部分专家、学者对此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崔允
漷教授写的《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吕渭源教授著《有效教学草纲》,陈厚德
教授著《新概念—有效教学》,张庆林、杨东老师著《初效率教学》等。从国内
外文献研究来看,存在的最大问题有二:一是国外研究成果固然有其科学性、先
进性,由于文化、教育背景差异,难以有效地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如何接受、借鉴、创新是我们应该着重研究的问题;二是国内研究成果大凡是文献研究和建
议性理论研究,缺乏扎实的实证研究,缺少实践基础,在指导性和普遍意义上看,缺乏推广价值。
2、综合分析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发现,虽然有一定的经验和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但针对农村中学的特点进行课堂学科教学策略研
究的成果还不多见,而新课改背景下农村普通初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更是
很少。如何让有效教学的理念“本土化”、“实践化”,将教师教学行为合理分解,渗透到学科课程中去,在微观层面做群体性、持久性研究,从根本上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四、研究的目标、重点与内容
(一)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建构主义与师生互动为核心,关注
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关注过程,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教学策略,从而形成有
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不断提初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教师必须引起、维护或促进
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以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要引起学生学习意向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想学”的基础
上开展教学;
其次要指明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和应该达到的目标,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
和应该学到什么程度,让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参与学习;
三是要采用易于学生理解、掌握的方式,借助教学技巧和艺术以及角色转换,来
提初教学的有效性;
四是运用有效的教学评价标准,反思自己的教学,建构自己的有效课堂教学新模
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我们进行“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的思路是重建课堂,采用过程分析的方
法,分别从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研究、学校的有效评
价策略研究等范畴去研究和把握课堂教学,进而去构建融合新理念、新行为、新
变化的新课堂。
一是重点研究教师的有效教学策略。以教师有效的“教”来促进学生有效的“学”。内容主要有:教学准备策略(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
与整合、教学行为选择的研究);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反思策略(做好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和教
前反思的研究)
二是研究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要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特点,开展有效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有效训练练习的研究,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完成知识的建构,从而提初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三是普通初中教育教学有效评价体系研究,也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评
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建构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有效教学评
价体系是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建构农村初中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标准、学生有效学习评价标准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促
进课堂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初。
(三)课题研究的任务:
我们的研究是以“精备---精讲---精练---精评”为主线,实现一个“精”字目标的教师有效教学策略为主,以其他环节有效策略研究为辅的研究。具体任务有:
1、有效教学新模式和评价策略研究(研究重点)
主要有:①、自主与集体备课结合有效备课策略研究;②、教学任务与有效教学
模式的策略研究;③、教学过程与有效教学组织的策略研究;④、教学设计
与有效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⑤、教学环境与情境设置的策略研究;⑥、教师有
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行为研究; ⑦、学校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⑧、有
效教学反思与创新成果研究等
2、初效优质课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等课型实施研究;
3、有效教学优质习题集、有效教学经验论文集编制研究;
4、普通初中课堂有效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
五、研究的思路、方法与过程
1、课题研究思路:
首先,针对现行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缺失的问题,通过研究,调查分析影响课
堂教学效益的主要因素,在对有效教学研究的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目的和研究方法。
其次,运用文献法进行系统学习,以确保本研究建立在他人研究基础上,并有
所创新,反思并更新提初课堂教学效益的理念,进一步树立起课堂教学中的生本
意识。
再次,运用问卷调查法,统计技术描述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分析导致教
学有效性现状的原因。
最后,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改变
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和有效的教育教学途径方法,努力探索出提初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建立提初课堂教学效益的评估
标准,提初教师教学工作效益,达到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之目的。
2、研究方法
(1)、文献学习分析法。(2)、调查研究法。
(3)、行动研究法。(4)、个案研究法。
(5)、经验总结法。
3、研究过程及步骤:
实验前期调查与组建阶段(2009年5月至2009年6月)调查初中课堂教学
现状,分析课堂教学初效或低效的特征,完成调查报告;利用文献研究和理论学习,确立课题并加以论证,完成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与子课题组和组织机
构。
主要工作:(1)、选题。根据相关精神和理念,结合我校课堂教学实际,确定
研究课题。(2)、调查分析,掌握研究前的情况。(3)、理论学习。组织参教师收
集、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理论与经验。(4)、撰写实验方案,填写申报书,申请立项。(5)、分解课题,将总课题,按学科分解为学科确立子课题,并制定研究方案。(6)、开题。
实验研究的实施阶段(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组织子课题主持人和研究人员培训会,撰写子课题研究方案,提出组织、管理、科研的具体任务并实施研究实验。
①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编写典型案例,完成优秀课堂教学实录。
②完成初效优质课堂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汇编。
③完成各年级有效教学优质习题集、有效教学经验论文集编制研究; ④完成初中课堂有效教学有效教学优质资源库的建设;
⑤邀请相关专家商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⑥考察学习,收集资料信息,完成有关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阶段实验报告。主要工作:(1)、各级课题组根据实验方案,展开课堂教学研究。(2)、围绕研究组织学习。(3)、制定阶段研究计划。(4)、开展研讨活动。(5)、召开课堂教学课题研讨会。(6)、进行阶段总结。
实验总结与结题阶段(2010年8月—2010年12月),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论文、完成专著;召开课题验收鉴定会,汇报课题研究成果;根据情况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主要工作:(1)、收集研究资料。(2)、形成研究成果。(3)、申请结题。(4)、成果推广。
4、主要研究措施:
(1)突出“精讲精练”,突出“学生活动” ,突出“学法指导”。哪些精讲,怎样训练练习效果好;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听、说、读、写、议、算、答;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之有效主动获取知识。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关心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学生,信任学生。
(3)注重课堂教学行为:体现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激励,将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体现参与,发挥主体作用;体现表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表现的良好心理素质;体现创造,教师敢于在教学方法、手段及艺术形式上进行创新;体现成功,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见解,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4)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主动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给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去思考和锻炼。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各学科课题组主持人都是我校教研组长、学科组长,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有突出的研究专长。
2、课题组主要成员是学校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均有丰富的初中教学经历。他们中有身体力行的一线教师;有学校校长、副校长;有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有初特级教师。他们都参与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中发表论文多篇,另有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3、课题组为了搞好本课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认真学习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购买了相关的教学资料、资源;查阅有关国内初中课堂教学研究现状的文章;走访考察了有关初中课堂教学的现状,观摩了大量的优质课,充分讨论了课题的可行
性。并准备聘请省、市教科研专家给予指导,力争本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八、预期研究成果
1、《课堂教学现状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
2、《有效教学优秀论文(反思)集》;《有效教学设计(案例)集》;
3、课堂有效教学新模式和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4、建立普通初中各年级学科有效教学试题库;
第二篇:分层教学开题报告
“音体美学科实施分层教学 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研究开题报告
长春市第一五三中学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老师:
因材施教自古以来就是被认可和采用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式。而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校建立以音体美学科分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扎实践行新课程。经过实践、尝试、探索提出了适合我校校情的“音体美学科实施分层教学 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这一课题。经过几个月的反复研究、多次论证,今天召开开题会,下面我从七个方面,对实验课题进行阐述: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首先,从国际竞争和造就未来人才看,21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的表现为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竞争,而科技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教育的竞争,使人才的竞争。未来社会需要具有一技之长甚至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而教育是培养具有特长的人才的摇篮,有人预言,今后各国的激烈角逐,其胜败不再火箭发射场上,而在培养人才的课堂上,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向世人提出了实施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的紧迫性和客观要求。
其次,从教育理论发展本身和教育改革的要求来看,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小学学好语文、数学就够了,学生获得的语文数学知识越多,掌握知识越充分,则越有学问,然而,高分低能的学生走入社会后,会因学无专长而难以应付知识经济瞬息万变的局面。新课程改革倡导民主、科学、开放的课程理念,强调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为每个学生的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这就需要我们把教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特长的学生上,实现由传统的重在获取语文数学知识的教学目的观,向培养具有个性特长的教学目的观转变;把“让学生学”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学生要学”的教学方法观。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看成是与教师平等对话和交往的生命体,尊重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成为培养具有特长的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源泉。
第三,从教学的弊端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看,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特长,使学生学有所长,有效促进所有学生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关键。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 响,长期以来,学校、社会、家长、学生都只重视中考学科,导致了学生学习的单
一、枯燥,课堂犹如一潭死水,缺少活力,缺少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发掘培养学生的特长的意识不强。学生在长期的如此的教育中,形成了思维闭锁思想被动,毫无活力,更无特长的半僵化状态。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挫伤,个性特长的提高受到极大限制。而实际上,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音体美基础、认知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不同,单一的目标和教学要求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得并发挥自己的长处。
分层教学可以一改以一个标准定律所有的老式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出发,能真正做到面向大多数,不丢掉学习困难的学生同时很好的培养和坚固尖子生的发展。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基于此,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提出了 “音体美学科实施分层教学 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核心思想
此课题研究的核心思想是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其实质就是从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长出发,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达到发展学生的特长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点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布鲁纳曾经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这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和家长之重视语文和数学学科的学习和成绩,特别是学生和家长十分不重视音体美学科的学习,造成了学生的不全面发展,学生的音体美方面的 潜能得不到开发,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高。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具有个性特长的人才,而学校教育就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学生掌握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现、发掘、培养学生的个性潜能,要使学生充分的,真正的参与教学全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进入最优化的境界,促进学深过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特长,使学生学有所长,有效促进所有学生的提高。这也是分层教学的精髓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关键。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音体美基础、认知能力等各方面都有不同,单一的目标和教学要求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得并发挥自己的长处。分层教学可以一改以一个标准定律所有的老式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出发,能真正做到面向大多数,不丢掉学习困难的学生同时很好的培养和坚固尖子生的发展。
(三)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促进音体美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其次,教师在备课时事先估计了在各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了充分的准备,使得实际施教更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增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总之,通过这一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 的质量和效率。
(四),通过分层次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全班同一的教学目标,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过高,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则又过低。而这两种情况都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根据不同对象提出适宜的目标,才具有激励性。分层教学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因材施教的教学,有针对的进行教学指导,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分层教学的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的不同,把同一年级各班的学生重新组合成不同的音体美教学班,音体美三科的每一科又分成若干小的教学班,由不同的教师同时进行授课。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特长为主线,力求反映学生的兴趣在学习中、在其特长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此外还包括比赛、汇报、展示等活动形式,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题研究以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参与行为的发展规律为主线,力求反映学生其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关系。这样学生在音体美方 面都可以在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小科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自然会是积极、主动、高效的,自然会真正促进学生的潜能的挖掘,个性特长的培养。此外还包括比赛、汇报、展示等活动形式,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培养目标:通过分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 学生学有所长,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优的发展,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最终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目的。
2、教学实践目标:(1)通过分层教学,建立起有相同兴趣和特长的学生组成的若干不同的音体美的课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2)通过符合学生兴趣特长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3)通过研究培养一批具教学有专长的教师,形成科研成果,为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3、理论研究目标:
通过实验,验证有效的分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特长,能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设想,探索音体美分层教学的理想途径和方法,组织实验教师撰写有价值的实验论文,实验报告和经验体会,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次实验研究的周期为两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课题准备阶段;
1、论证制订方案与计划。
2、围绕方案下达相关课题研究任务。
(二)实验阶段:
1、围绕方案、计划开展实施;
2、每期进行评价、分析、小结;
3、进行阶段性总结。
(三)研究总结阶段
观察学生的现有特长情况,整理完善反映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的各种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工作报告,通过分析,综合形成最终的研究成果,为结题作各种准备。
七、课题研究的保障:
学校具备对该课题实施设计的条件,该课题的研究,成员间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负责人和研究人员理论素养高,业务能力强,教学思想较为先进,专业素养好。
课题负责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具备深厚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功底,拥有较前卫的教育思想。多次指导国家、省、市科研课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科研经验。参与此课题研究的教师均为省、市、区级学科骨干教师,他们专业素养好,具有长期的教育教学经验,具备参与课题研究的刻苦精神和业务能力。
此外,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将:
1、建立以一把校长李庆玉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充分发挥监督、指导的作用。
2、加强对实验教师的理论培训,集中和自学相结合,提高教师自身过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
3、规范管理,完善试验制度和激励机制。
4、增加科研投入,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运作。
“音体美学科实施分层教学 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是我校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工作,我们将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大胆实践、努力探索,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条件,为基础教育改革作出贡献!
第三篇:数学课分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数学课分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习惯、行为方式、思维品质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差异,表现在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上也不尽一致。然而,传统教育所实施的“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大一统”的教学进度和“同一标准”的教学评价却无视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的不同需要,使得“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随处可见。而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三大要义将“面向全体学生”放在第一位,这既顺应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中国是个发展中大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在经济上呈多元化格局。作为基础教育,面临的任务既要瞄准知识经济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尖端人才,又要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培养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具备一技之长,使全体学生各自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将因人施教落到实处,才能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这一目的,才有利于每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起点上得到生动和谐的发展。因此本学我们数学组拟定了“数学课分层教学研究”这一研究课题.(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让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根本上解决教学方法陈旧、单一的问题,改变传统教学中采用的“一刀切”、“满堂灌”、“齐步走”的教学行为。解决学生个体差异和统一教学要求的矛盾,使每个学生认识到自身的潜能,树立起信心,并使他们的知识、能力与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最大程度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从根本解决学生的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得不到开发,学生的特长无法施展的问题
2.解决教师“一刀切”、“一个模式”的教学方法,克服教师教学时的盲目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拓宽教学门路,增 1 大课堂教学的容量。
3.通过有效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将教师教育机智融会在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之中,极大地锻炼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二、课题内容及研究的意义: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中,从好、中、差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学生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等途径,在对学生一个月的全方位考查的基础上,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
2、备课分层: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教法,设计分层练习。具体做法: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④阶段考查,分类考核。⑤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3、讲课分层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分为:分层设疑──看书自学──尝试练习──教师分类指导──归纳小结──分层作业。上课时,分层提出思考问题、启发思维,分层钻研、尝试练习、分类指导,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对本节课进行归纳小结,强化学习重点,强化分层训练,正确处理“优、中、差”三者关系,做到有同有异、有分有合、分合有致。
4、作业、练习分层:课内外作业,分基础题、综合运用题,基础题全体学生必须做。对差生应该强化练习,优生 “吃不饱”时,适当补充一些综合运用题,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5、课内课外分层指导:因人因组而异,在对学生进行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生特长学生品质的指导,辅导时,对差生力求坚持面批面改,对优生加强检查督促和提示。对特长生细心呵护重点培养。
6、考核分类检测:每一单元学完后,安排一次过关考核,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我校的教学现状,学生人数众多,每个数学教师带两个班,每班60人左右,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不同,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心理反应各异,学生综合心理品质参差不齐,在数学课中按学生基础、心理素质等因素实施分层教学,必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应有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按不同的教学对象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数学素质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符合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2、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教学中科学、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一种勤奋学习,积极进取,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大力推进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浓郁氛围,让学生课堂享受乐趣,考试体验成功,活动展示风采。
3、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发展观。着眼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思想的变化,学生个性的差异,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
4、通过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使学困生得到心理保护,成绩有明显提高;中等生得到迅速发展,信心培增,积极争优;尖子生达到优上加优,冲击名校。彻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探索能力的状况,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5、课程改革强调教师的“教”一定要适应学生的学,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在教学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评价上区别对待,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的发展。通过分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 3 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准备阶段:2007.7 ——2007.9 主要工作:收集资料,明确研究目标,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分组的方法及实施过程.负责人:张志进
(二)、对比试验: 2007.10——2009.2 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展开研究。将任务落实到每一个课题组成员,明确工作职责,密切合作,保证研究质量;按照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开展教学;在试验基础上总结经验,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深入研究,形成理论.学生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等途径。在对学生一个月的全方位考查的基础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对学生进行分层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原则上“进则上,退可下”。向学生阐明“分层递进”的思想,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分层递进”教学的目标定位在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素质意义;同时向学生说明这种分层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和智能的发展据情而变,动态平衡。
负责人:李淑红
教学目标分层:在对学生分层次后,以“面向全体,兼顾两头”为原则,以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教学目标,可分五个层次:①识记②领会③简单应用④简单综合应用⑤较复杂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组学生达到①-③;B组学生达到①-④;C组学生达到①-⑤。
负责人:万自荣
课堂教学分层: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要在努力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安排课时的时候,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层次落差不宜太大。要保证A层“吃得了”,B层“吃得好”,C层“吃得饱”。
负责人:马金昕
布置作业分层:对三个层同学的作业的布置有所不同:A层是基础性作业,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稍有提高的题目,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各半。
负责人:夏娟
课外辅导分层: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因材施教,给没有过关的A层学生补课,给C层学生增加次竞赛讲座。这样可进一步使A层学生“吃得了”,能奋发向上,C层学生“吃得饱”,能充分发展,形成一种你追 我赶的学习气氛。
负责人:李淑红
单元考核分层:每一单元学完后,安排一次过关考核,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部分题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
负责人:万自荣
(三)、结题阶段:2009.3——2009.7 主要工作:组织研究试验成果,形成分层教学实施办法,撰写研究报告,申报试验成果
负责人:张志进
四、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一)、每一个课题组成员,明确工作职责,密切合作,保证研究质量。(二)、认真组织实施课题研究计划,定期召开课题研究进展报告会,发现问题及不足之处,及时讨论解决。
(三)、充分利用校园网管理平台使科研课题管理信息数字化、网络化。(四)、经费保证。
第四篇:分组分层教学法开题报告
《分组分层教学法》立项课题开题报告分组分层教学法》立项课题开题报告
莒县果庄乡中心初级中学张富庆
一、课题名称:分组分层教学法研究课题名称: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到底按照优等生的认知水平上课,还是中等生、学困生?又如果按着中等的学生上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等生没有动力,冒不了尖,而差生最基本的知识也掌握不了,给以后的学习和相关科目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而在现实中这种现象处处可见,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打算在班级教学中实施分组分层教学,研究分组分层教学法,通过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组合,实施不同的授课、备课、评价等措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达到全部学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另外,对于农村初中,以升学高低衡量办学优劣的观念至今未打破,而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全体小学生就近入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多数教师往往只顾及一小部分“尖子生””使大多数“陪读生”“劳而无功”,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在不改变原有班级体系的情况下,打算摸索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程度上学有所得,逐步提高,最终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课题的涵义及研究目标自古以来,就提倡“因材施教”,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的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分层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全新的学习机会。”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只要能把成绩和个性指标相近的学生分在一个层内,把教学目标分层化解于教学内容的安排,作业练习的布置,思想感情的教育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之中。学生们将在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原有分班体系不打乱的前提下如何分层备课,分层上课,分层作业和分层辅导,实施分层后的教学班级与不实施分层班的教学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比较。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原有班级学生的认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知水平,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分层、备课分层、分层施教、分层测试、分层评估等内容,争取使教学质量最优化,最具效率化,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五、课题研究实施方法本校共有18个教学班,每级选择(1)(5)做为实验班,其他班级作为(3)对比班。并把实验班里的学生分为A、B、C三组,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A层;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层;学习成绩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C层
实施分组分层递进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测试、分层评估
1、学生分层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和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即A、B、C三个层次,学生分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显性分层或隐性分层,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层教学的依据。学生分成后可以按照高、中、低层1:2:1组成四人合作小组块状集中编排,或按纵向同质、横向异质集中编排,以便于辅导和相互讨论帮助合作学习。
2、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分层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层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相适应。
3、分层施教分层施教是分层递进教学中最关键、最难操作、而且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不同层次学生能够异步达标,按课型确定分层,新授课在时间的安排上,层、层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的保证,BC一般是25—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层学生能听懂吃透。对A层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层学生学有余味。复习课、习题课教学分层较明显,努力创设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利用高层学生的答问、小结、归纳、板演、辅导,为低层学生开拓思路、取长补短。按教学内容,提问分层,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层次的问题便于课堂提问,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层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层学生,适中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B层学生,学生的回答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练习、作业分层、辅导分层,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分类辅导。C层学生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练习和A组作业题,会做其中基础题;B层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练习和A组作业题,选做B组作业题;A层学生另外增加变式题和综合题。练习、作业可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做,选做题由B层学生选做,A层学生全做。学生完成各层次相应练习和作业后选做高一层次的练习、作业。这样可解决以往统一习题、作业时高层学生“吃不饱”、中层学生“吃不好”、低层学生“吃不了”的矛盾。对C层学生辅导主要是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师生和谐感情,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面批学习作业,个别辅导重点突出,选题简单、基础;对B层学生增加综合性习题,鼓励拔尖;挑选A层学生进行数学竞赛辅导,主要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应变能力。
4、分层测试阶段性测试具有比较全面、及时反馈各层次学生阶段学习效果和激励作用,把握试卷的密度、难度,按层次编制测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少部分为变式题和综合题,其中基础题占70%,在一份试卷里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各层次学生都做,B层学生选做选做题,A层学生则做全部选做题。
5、分层评估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估,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分层
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1、第一步(准备阶段2009年1月)根据立项申请的批复,撰写开题报告,完:成课题开题工作。(1)、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调查;(2)准备有关资料,、制定实验研究总体方案,准备数学课题研究活动管理表册;(3)、建立学生课题研究小组,每班4-6人分一组,并选举组长;(4)、建立指导教师组,并在组内按年级进行相对指导分工,对班内数学课题研究活动的具体实施进行指导和协调管理。
2、第二步(探索阶段2009年2月-2011年5月)(1)、按计划实施数学小课题研究活动,记录整理课题研究资料;(2)、在实施过程中随时对数学小课题活动实施过程进行观察、调控;(3)、进一步完善课题方案,撰写课题阶段性总结;
3、第三步(总结阶段2011年6月)(1)、撰写研究总报告(2)、整理资料:论文,课题总结等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管理、七、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人员分工课题组负责人(负责本课题的指导、组织)负责人:张富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专业:数学分组分层教学法,全面负责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朱涛、赵金利——主要负责协调分层备课、授课、分层作业时,学生应达到什么水平,应补充、拓展哪些内容,并负责阶段性论文的撰写。严孝顺——主要负责学生分组、分层评价,负责收集一些实验数据,并负责阶段性论文的撰写。李晓春、王龙成——负责收集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把本班实验情况及时向上汇总。负责在各实验班、对比班搞一些调查,并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理。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八、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1、研究总报告
2、论文或发表的著作
3、分层备课优秀教案集2009.1
第五篇:“学科分层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学科分层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将“面向全体学生”放在首位,既顺应了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我们知道,在教学过程中,任何学生的天赋、品格、智能、体能状况总是处在相应的层面上,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其发展的多元化因素决定了学生发展目标的多层次性。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至于出现了“吃不了”、“吃不饱”的现象,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影响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的统一。这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学科分层教学实践研究就是要打破统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实施“分层次教学”,充分关注学困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收获,都有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现状分析
小学分层教学的研究主要是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以保证学生都有提高,都有收获。目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教师在备课时没有从全体学生的基础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二是教师在课堂上追求教学过程的完整,对学生的评价缺乏针对性,没有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三是在作业布置上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整齐划一,致使优秀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
我校是一所两轨制小学,是一所区属公办双语实验小学,近年来进行双语教学实验,课堂教学效率、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周围名校林立,生源差、生源不稳定,流动性大。特别是转入学生,由于教材不同,起点不一,班级学生之间差异大,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能面向全体学生,从全体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设计,造成了部分学生学力差,成绩低,影响了学校的教学水平。
3.课题研究的意义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发展观,着眼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思想的变化,学生个性的差异,知识形成的过程。
(2)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科学、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互助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
(3)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学习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可持续发展。
二、课题界定 1.理论依据
(1)早在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了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大概是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分层教学的理论
(2)“分层教学”是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原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因此,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的必需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等,“分层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美国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如果提供足够的时间(或是学习机会),再具备合适的学习材料和教学环境,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有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2.课题界定
“分层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施教,通过不同的作业练习,充分发挥不同学生的潜能,把“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落在实处,努力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素质发展与提高。
3.研究盲点
纵观国内外,对分层教学进行研究的不在少数。但其实大家都是在对分层教学的课堂进行研究,而且也已经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其实,分层教学除了课堂上教学的分层之外,还有作业设计的分层以及评价的分层,而这些方面的分层对于两头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将在已有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全面
地进行分层教学实践的研究,真正让全体学生能够自信、快乐地学习,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三、课题研究目标
1.探索小学分层教学的最佳方法和有效途径,实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内涵,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
2.探索各学科分层教学作业优化设计方案,设计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有效的作业设计,让所有学生都有提高,有收获。
3.真正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4.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与专业素养,达到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四、课题研究内容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辅导,进行不同层次的测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1.学生分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教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兴趣爱好等因素,通过课堂教学、日常观察、家访以及与其他教师的会诊等,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查后,按各学科教学目标要求,将学生按照2:3:5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其中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B层是学习中等的学生,C层是学习有优秀的学生。
2.备课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设计教法,设计分层练习。具体做法:(1)了解学生差异,进行分组;(2)针对差异,确立目标;(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阶段测试,分别考核;(5)发展性评价,促进提高。
3.分层教学: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不同学生回答,启发学生思维,分层练习,分类指导。课末进行教学内容小结,强化学习重点,强化分层训练,做到有同有异、有分有合,分合有致。
4.作业分层:课内外作业,分基础题、提高题两部分,基础题全体学生必做,提高题只要求优秀学生完成。
5.辅导分层:课内外辅导时,因学习内容的不同而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辅导,对学困生力求做到面批面改,对优秀生加强检查督促和提示。
6.分类考核:单元检测中,提出不同要求,供三个层次的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要善于抓典型、抓全面,坚持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在实践中促进发展。
1.调查法:前期采用问卷获谈话调查的形式,做好研究前各项数据的测试,为实验做好前期准备。
2.文献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极收集学习相关的理论实践资料,用好网络、媒体资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研究工作。
3.行动研究法: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改进。
六、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的理论培训和申报阶段(2011年3月至2011年5月)1.确立课题,进行申报。
2.调查各班学生情况,完成调查报告。
3.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子课题实施方案。
4.收集国内外关于分层教学的现有资料,组织教师学习,提高研究组成员的理论水平。
5.请专家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
1.分析学校目前教学及学生学习现状,修订课题研究方案及子课题实验方案。2.以学期为单位,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每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一次,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干预。
3.根据子课题研究方向,确定子课题研究课例,及时对采集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
4.教师每月进行课题研究交流2次,写出课题研究案例(反思)2篇。5.每学期对课题研究进行专题小结,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研究成果。第三阶段:课题结题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1.进行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汇报活动,请相关专家进行评议。2.进行课题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3.结题鉴定验收,展示课题研究成果,完成结题报告。
4.进行分层教学典型案例和课题研究成果,完成预设的课题终期成果。
七、预期成果
1.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分学科进行教学研究,选有价值的分层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汇集成册。
2.在研究过程中,语文、数学学科的优秀作业设计汇编成《双语实验小学优秀作业设计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