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研训一体化总结
中学研训一体化总结
学校的发展,课改的成败关键在教师。校本研训事关教师的生存和发展,事关学校教育事业的前途和未来,任何敷衍和漠视都是短见行为。作为一所发展中的农村中学,我校高度重视新课程校本研训,学校先后进行过一系列校本研修制度的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面临不少困惑。三月九日,我校配合县教研室举办了由中学教师参加的七、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研训一体化教研活动,为促进以后教育教学的发展,现对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首先是三科集体备课活动:各组组成员分工协作,先分后合,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在交流和辩论中,达成共识,实现双赢。在备课形式上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中心发言、定教案)。我们定每周二、周四提前备一周的课,并定好中心发言人,落实到每一篇课文,每一个课时,备课时先由中心发言人进行分析,然后集体讨论教材,吃透学生后,提出教案的提纲,形成统一教案骨架,由中心发言人执笔书写,人手一份,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操作环节。做到“三明确”(即明确目标、明确要求、明确方法)。备课时明确在教学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的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懂的问题。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如何去突破?不能就课讲课,要寻找规律,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举
一反三,进行课内外知识迁移;还要明确怎么教群策群力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克服“一言堂”,把趣味、微笑、激情带进课堂。
其次是分别说课,即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 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我们在说课实践中认识到,这个定义是不全面的。根据我们的理解,说课既可以是针对具体课题的,也可以是针对一个观 点或一个问题的。所以我们认为,说课就是教师针对某一观点、问题或具体课题,口头表述其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
再次是一人讲课,即在集体备课和说课的基础上每组抽签定出一人讲课,语文由甘贤平、数学由王万胜、英语由王有梅老师分别做课。
最后是大家评课,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现代教学观,和对其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了有效的评议。
研训工作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记录着我们问题和反思。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研训工作的重要性。正在进行的新课改是一个不断探索,创新和深化的教育实践过程。而其中的研训工作虽然说上不是新生事物,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都有新的含义。我们的研训工作者是课程和教学理论的研究者,是新课改的参与者,是实验教师探索新课改的合作者。从这个意义讲,“成也研训,败也研训”的说法是成立的。“一课多备、同课异构与一课多评”是校本教研训一体化的有效举措,它立足课堂,服务于课堂,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师生的双向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二篇:中学研训部2016总结
中学研训部2016——2017学第一学期
工 作 总 结
本学期,中学研训部认真贯彻落实了区教育局、市学院初中研训部和我校的工作要点,一路上有区教育局领导与市学院领导的热情关怀和顶力相助、有戴校长带领的学校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有各学科教研员的努力工作和团结协作、有各基层中学的校领导和教师的大力协助和精诚配合,以主题教研的推进和有效实施以及青年教师的成长为我部研训工作的重点,加强了精细化管理,推进了个性化学科教研,顺利且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工作任务。下面就主题教研、青年教师培训及系列教学教研活动三方面对我部工作进行回顾和小结:
一、扎实有效地推进了主题教研工作
1.有效地开展了主题教研的培训:
我们知道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师只传授学科知识是远远达不够的,每节课上教师都应该透过本学科的教学内容来积累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和素养,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相当严格。要想提升老师专业素养,有效教研是唯一的途径和保障,然而,我区各中学、各学科的教研现状很不乐观,应付对付大有人在、流于形式不在少数、认识不清比比皆是,同时,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我区各中学教研存在五花八门,规范性差,教研组建设空有其表。为此中教部专门召开了由各校教学主管校长、中教部全体成员参加的教研工作座谈会,交流并征得了各校对教研工作的意见及建议。这学期开学初我部决定对中学相关人员进行教研工作专题培训。培训的主讲人戴志强校长在百忙中抽出时间,精心准备,2016年9月8日,中学主管教学副校长及各学科教研组长共约140人集结于连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参加了这次主题教研培训活动。戴校长进行了题为《着眼发展 精准研训 有效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专题讲座。讲座主要围绕了理解、反思、行动、保障四部分展开,首先帮助与会者认清了教研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及教育教学质量的价值与意义,理清了对教研、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研训、校本研修等概念的认识;又对教研组建设本身存在着虚化、弱化的现象,教研组长缺乏应有的能力与素养,教研随意性、教研形式化、重教轻研、形式单
一、风气不正、科研政绩化、功利化等乱象进行了深刻反思;进而对主题教研开展的流程,如何提出问题、确定教研主题,如何抓实教研过程、把住过程关,如何总结提炼、把住成果关等进行了具体指导;最后,对各学校主题教研工作进行了任务布置。整个讲座历时约1小时30分,内容深入浅出,对教师开展教研工作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本次活动由中教部主任赵静娜主持,活动开始,赵主任进行了培训前动员,介绍了培训的背景及意义。活动最后,赵主任又对戴校长的讲座进行了简单总结,对今后的教研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这次专题培训,对我区中学教研工作的规范及深入、有效开展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2.部分中学结合实际,将期初主题教研专题培训的宗旨落到了实处:
好的教研培训是做好教研工作的必要前提,但督促落实是有效开展教研工作的关键。为此我部制定了有效的跟踪、指导、宣传等教研活动方案,将每一所学校主题教研的工作落到具体的教研员个人,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到人,有效地促进了各校教研工作的开展。大部分学校继培训结束后认真组织了教师学习,布置落实了会议精神。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
主题教研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和教研制度,及时召开了教研组长会,讨论并布置学校教研计划和教研制度,部分典型学科制定了教研主题和具体措施,并且能通过集体研讨、理论学习、课例分析、适时反思小结等方式有效进行主题教研活动。以钢屯中学为例,这学期该校确定了七年级语文组、九年级物理组、政治、地理和生物教研组为典型主题教研组,教研主题分别为《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情境导入在初中物理课堂的作用研究》、《在思想政治课中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识图能力》和《生物课堂互动交流环节问题设计的研究》。教研组各成员都在这个统一的一级主题下产生自己的二级主题,一学期下来,凡是认真研究的教师观念有了质的改变,体会到了主题教研对教师素养提高的价值所在,同时该校能及时将老师的这些体会进行推广,让其它依旧在观望等待的老师受到教育和观念的改变,让典型得以普及!在具体调研过程发现我区绝大部分中都能依照这种先树典型后普及的方式有效地推进主题教研,只有极少数的学校还在等待、行动缓慢!
二、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富有成效
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进步对我区教育教学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教育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教师自主发展的原则,结合我区实际,扎实开展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丰富和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以适应新课程目标及教学理念。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意识超前、业务精良、创新实干的青年教师队伍。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一直是我们中学研训部工作的重点,自上学期开始我部起动了新一轮的35岁以下教师培训活动,这学期依照活动方案如期推进,采取了集中培训和跟踪指导相结合,有效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素养。
3.各学科有针对性地集中对青年教师进行了教学技能培训:
2016年9月20——9月27日,中教部英语、地理、语文、生物、化学、物理、数学、思品八个学科分别对我区200余名青年教师开展了一次教学技能培训活动,内容围绕摸底考试的试卷分析、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展开。结合参培青年教师多数理论水平较低的现状,为了提高培训效率,本次培训打破了传统的“讲座”式培训模式,以实践操作为切入点,或课例展示、或案例分析、或摸底考试中操作题的讲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渗透理论依据,帮助青年教师领会教学设计的内涵及意义、体会课堂教学的宗旨与归宿,同时又将实践操作作为落脚点,组织青年教师分组合作交流,体验一次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过程中教研员适时指导、点拨,并鼓励教师大胆展示,教研员及青年教师共同点评,最终布置参培教师形成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这次培训对青年教师成长很有价值、很有分量,促进了教师个体发展,提升了我区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4.建立青年教师档案,对青年教师跟踪服务和指导:
在集中培训活动后,中教部建立了青年教师档案,档案内容包括青年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主题教研的开展、课堂教学情况、以及其它教学技能,并且每项都用具体的分数来评价。通过看档案就能清晰地显示每一位青年教师教学素养。在视导调研中做到“三必须”:即每到一所学校各学科青年教师的课必须听、教学设计必须查、课后反思教研必须开,教研员有重点地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听课指导,结合跟踪指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讨和纠正,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逐渐成长。同时以能确定下一次集中培训的任
务和内容,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培训效果。一学期下来,我区60%的青年教师得到了教研员这样细心的有效的跟踪辅导。
总之,青年教师的培养是我部今后一段时间重要而艰巨的工作任务,中学研训部将立足主题教研,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为中心,以课例研究为主要手段,彻实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使我区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三、顺利开展了系列教学教研相关活动:
5.召开了期初教学工作会议,明确了工作任务,统一了工作思想。
在新学期开学初召开了有局领导和戴校长参与的各校教学校长和各学科教研员工作会议,会议由中教部主任赵敬娜主持,副主任爱梅详细地总结了上学期主要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认真查找了问题,使各校领导和教研员清晰了我们教学教研的问题所在。中教部主任赵敬娜认真布置了新学期工作要点,进一步明确了主题教研和青年教师培养如何开展等重点工作,共商工作措施,完善了新学期初中研训部工作计划,达到了明确工作方向,形成工作合力,统一工作思想的目的。会上教育局领导和戴校长都作了重要讲话和工作指示,使与会者进一步明确了连山区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和努力方向,点燃了与会者将全心投入敢于担当坚持课改的工作热情!
6.认真开展区优质课评选活动
为了给教师搭建展示教学水平的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我部落实了两年一次的区优质课评选制度,认真开展了2016年中学各学科区级优质课评选行动。评选科目有: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地理、历史、生物、综合实践,覆盖了中学10个学科。这次区优质课评选活动组织十分严密,首先是各校依据我部确定的推荐条件和推荐指标进行了第一轮的筛选,并统一上交盖有学校公章参评教师的推荐表。其次是制定了科学严格的评选办法和评审标准,从11月22日开始,参评教师都以真实上课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和课题上讲一节课,同时上交与课题一致的教学设计,教研员严格依据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行赋分和评价,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最后部领导和学科教研员依据从高分到低分的排序表淘汰了近30%的教师,确定70%左右的参评教师获得区优课,同时把所有的评区优课的过程性材料整理入档。
7.协助市学院开展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
为了加强我区各校学科教研组建设,提升校本研训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我区教育教学质量,依据市学院下发的“市级先进教研组、优秀教研组长”评选活动的通知要求,这学期我部认真组织和积极协助市学院开展了优秀教研组与优秀教研组长评选活动,成立了专门的评审工作小组。认真完成了申报和初评工作,11月分以座谈会、听评课、查阅材料、参与一次校本教研活动等方式积极协助了市学院来我区复评,在复评过程中市学院领导肯定了我区各校学科教研组建设工作的成绩,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为我区各校学科教研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8.配合市里完成了学科课程发展情况调研活动
据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关于做好2016学科课程发展情况研究报告撰写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部各学科开展了以本学科教师队伍现状、培训需求,课程实施中的基本现状、主要成绩、存在问题等为主要内容的调研活动,为市、省教师培训、教学研究和行政决策提
供了真实依据,也为教育行政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
9.组织理、化、生三科教师参加市、省‘辽海杯’实验教学能力大赛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精神,加强实验教学设计创新,促进交流与共享,进一步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提升教师实验教学能力,辽宁省基础教育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辽海杯”辽宁省中学理科实验教学能力大赛。我区理、化、生三科教研员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市遴选赛和省决赛,六中生物老师孙月在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技压群雄,获省一等奖!
10.部分学科积极配合市学院做好送课下乡活动,使我区薄弱学校教学水平有了一定提高。
这学期市学院开展了送课下乡活动,其中物理、化学两学科送到了我区寺儿卜中学和山神庙中学,龙港实验中学的优秀教师作了优质课展示;地理学科的化工中学孙胜男老师代表市里把课送到了兴城。为了让活动更有意义和实效,让更多老师得到学习的机会,我们教研员积极组织全部农村中学和部分城中老师参加,活动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展开,使我们教师在家里就享受到了外来的优质教学资源,也看到了自身不足,提高了我区薄弱学校教学水平。11.教研员积极参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 网络平台教研活动
本学期我部各学科教研员积极配合综合研训部完成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络平台教研活动。从对晒课教师的课题分配到网络教研室的建设、教学设计的点评、网上所晒课的点评,都能做到认认真真,一丝不苟,为我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建设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12.英语学科积极组织了学生参加全国“习思”竞赛活动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加强我区中学英语教学工作,更加全面、科学地检测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促进英语教学评价和测试改革,我部英语学科于11月分组织学生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参加了“2016年全国基础教育英语综合能力竞赛”。从初赛的试卷分发和保密、考场设置、组织监考、送卷、评卷到组织学生参加市里复赛,每一个环节做到滴水不漏,有条不紊。13.命题工作和评卷工作:
命题是我们教研员的重要工作之一,其中命题的质量是教研员业务水平及工作能力的体现。多年来我们一直在严抓教研员的命题工作,不管是单元测试卷还是期中、期末测试卷、九年级月考试卷都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并实行问责制。目的是为了命出高质量的题,对学生负责。
实行了九年级月考制度,及时监测和评价各校九年级教学情况。每一次月考,教研员紧紧结合中考信息,在命题上绞尽脑汁,以提高九年级教学质量。同时期中和期末对七、八、九三个年级进行统了一考试,每次考试后在成绩统计上我部做到了及时准确,为各校相互了解和对比提供依据,也激发了各校间在教学上你追我赶的竞争意识,有效地促进我区中学教学水平整体提高。
做好了九年级期终统考统评工作。九年级教学是处在学校教学中的关键位置,它的好坏影响到我区整体教学质量。为了更准确更真实地掌握各校九年教学情况,期末我们组织了九年级试卷统判统评工作。
总之,回顾过去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诸如主题教研上我们的指导与服务还远远满足不了学校和老师们的需求、青年教师培训受我们自身水平的困扰达不到应有要求、部里队伍建设有待更完善等,但我坚信2017年我们会更团结、更努力、更付出,与支持我们的领导、教研员和老师一起前行,努力开创出我区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
中学研训部 2017年1月10日
第三篇:中学研训工作计划
中学研训工作计划
时间稍纵即逝,我们又有了新的工作,现在这个时候,你会有怎样的计划呢?好的工作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学研训工作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研训组整休分析
数学组共有18位老师,其中高级3位,一级7位,二级8位。教师基本功较为踏实,教学上兢兢业业、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对学生公平公正和正直。有耐心和责任感。较多组员在长期的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有效性教学经验,在自我教育和合作交流上有待提高。
二、具体措施
(一)“学本课堂”教学研究方面:
继续以构建数学“高效课堂”作为主题,探讨“学本课堂”的理论及教学评价。继续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以此为纲领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活动,组织学课、观课、议课等形式,使本教研组人人受益。
继续探讨学生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力求设计出有效的作业,提升学生作业的含金量,从而完成对高效课堂的`后续追求。
注重全面有效提高学生成绩,充分利用课前与课后时间,着力关注后20%学生成绩,打造和谐课堂,把脉素质教育的精髓。
(二)学科竞赛方面:
学生:七年级4月25日数学会第一届学生素养大赛(第八周周六9:00-11:00)。
第11周生活中的数学市复赛。
教师:教师命题竞赛第4周区级,第7周市级
(三)科研训活动方面(校本主题化培训):
1.结合“有效备课”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制定计划,安排活动。
2.突出“学为中心”活动,优质课展示,课堂评价,作业改革。
3.集体备课展示,评价,反思。备课组协作完成。
4.“爱阅读,乐表达”活动策划与安排
(四)集体备课组方面:
每2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同一年级段力争多拿出精品教学设计,并组织晒课;
结合校荣誉班的开展进行集体命题,力争高效。
第四篇:研训总结
有关“研训一体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总结
闽侯县鸿尾埕头小学
林伟
目前教研和培训一体化即“研训一体”的区域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正在积极探索中。但长期以来教师继续教育中培训和教研的分离,培训只注重“教师素质提高”,不注重“教学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培训任务的外压,培训内容的不连续,培训方式的滞后,或仅仅采用“专题讲座”式的简单做法,缺乏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双向互动和促使教师进行自我实践的反思,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研训分离”的现象。另一方面,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方式的滞后,造成了教师参与的被动,教师培训形式化严重。调查显示,82%的小学教师认为参与培训只是为了完成继续教育学分,79%的教师对以往的培训没有多大兴趣,67%教师认为以往的培训对提高教师的素质和实践职业能力作用不大,其效果必然是不理想的。随着教师培训部门和教研室的合并,如何提高教师参与区域研训的积极性, 引领教师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实现专业成长,成为教研员和培训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在当前“研训一体”的教师继续教育中,如何把理论与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加强研训目标的针对性,提高研训内容的实效性,促进研训方式的多样化,以提高课堂小学的有效性。
一、加强研训目标的针对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成长过程有一定的周期,也有一定的规律。国内关于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也有相关研究,如上海师范大学曾提出了优秀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1)胜任阶段(职后1-3年),特点是适应新的环境和教师工作,进而形成教育教学最基本的能力和技能,逐步获得胜任感。(2)积累阶段(职后3-5年),特点为是一个中期调整,以酝酿日后新的飞跃到来的过渡时期,是一个等待、积累的过程。(3)成熟阶段(职后5年以后),相继进入成熟期的开端,特点是教师开始进入研究和创新阶段。总的来说教师的成长轨迹是从新手教师到经验型教师再到专家教师的一个过程。
研训目标的确立首先必须根据不同阶段教师的特点来确定,不能一刀切。另外必须坚持“研训一体”,有目的、有内容、有计划、有创造性地完成研训工作的前提。
二、提高研训内容的实效性,满足教师课堂需求
调查发现,不同层级的教师对研训内容的需求是不同的。以此为依据,研训必须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从教师各个成长阶段不同的需求设计研训内容,加强研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对新教师层级,重点安排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类课程、小学各学科教学技能训练类课程以及思想政治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类课程。教材分析类课程主要包括:小学各科新课程标准解读;小学各年级新教材分析等。旨在提高实际教学技能。
对技能熟练型教师层级,重点开设教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类课程、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类课程以及职业道德类课程等。这一模块中的课程为教师解读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又能提高他们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过程中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骨干能手型层级的教师己具备了胜任教学,从事研究、改革教学的基木能力,有较好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条件,可独立地选择发展方向和途径。其继续教育过程是一个较长的不断自我更新、完善的过程,以培养“研究型”教师为主要目标。从形式上讲,是一个教研、教改、科研的长期过程。主要以课题组形式定期开展研训活动,提出专题研究的一般任务要求,组织新理论、新知识的专题讲座,如外语教学中的研究方法等,对教师的专题研究进行引导、协助和技术支持并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以保证实效。
三、促进研训方式的多样性,调动教师积极参与
教师参与研训活动的状态, 直接影响到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研训活动的组织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以往那种统一的“一刀切、齐步走”的继续教育培训模式己不能适应与满足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把握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根据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探索多层次的、形式多样的研训模式己成为必然。研训中不仅需要教师个人的学习和反思,更需要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共享经验、彼此支持,从而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因此,研训中首先要创设宽松环境,鼓励教师同伴互助,让教师在同伴互动中成长。同时要根据教师不同的层级选择研训模式,如“主题研讨式、案例分析式、互动参与式、实践反思式、课题研究式”等,他们之间互相渗透,在研训活动中有效地引领教师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研究探索、交流分享,提高研训效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五篇:金胜中学校本研训总结
2013-2014学第一学期校本研训
工作总结
金胜中学
2013年12月
课改工作的实施,为每一所学校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也给每一位教师带来了挑战。发展与困难同行,机遇与挑战共存。作为一所正在前进中的学校,金胜中学以此为契机,如火如荼的开展校本研训活动,让课改一步步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师和学生的心灵。
一、领导定位准确,引跑校本新方向
学校领导结合课改理念,确定了我校备课的五大环节教学法即背诵应知应会知识、导入新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其中教学过程又包括六环节教学即出示目标、自主学习、交流展示、质疑点拨、巩固归纳、课堂检测。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为课堂的适度生成留存空间和余地。教师要有公平意识,克服学生课堂参与机会的分配失衡、教学目标单一和方法单一等不公平现象,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差异的学生差异地发展。学校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让学生通过思考已有的各种知识来发展自身的理解力、判断力和独创精神。教育不是灌输,不是单向信息传递,不是专制、不是强权„„课堂是师生一起成长的天地。师生在这里快乐工作和学习,课堂师生洋溢的激情,发出的笑声、惊叹声、惊讶声、争论声,打破旧有的沉闷。课改课堂就是平等的课堂,互动的课堂。
二、多重举措并行,注入课改新活力
落实新课改,学校坚持培训、上课、研究一起上。“培训”就是校本培训,这是课改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上课”就是根据培训学习后的实际操作,这是课堂教学改建的重点;“研究”就是根据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进行集体研究,这是课改的关键。
1.“送出去”“请进来”培训,让教师“走近”新课改
在这一学年,我们学校领导、教师多人次到名校,学习各地先进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以此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新课改的操作模式。
我们教导处组织的金中学堂请全区名师电厂中学的语文老师武亮军以及区教研室主任贾锋萍来校讲学,我们听他们解析新课改理念,我们看他们在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同时我校的教导主任孟学平、赵晓梅、武美红老师也从不同角度做了讲座。
我校教师积极参加省级、市级、区级等各类培训学习,老师们更多地了解新课改的重要性、学习一些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开始“走近”新课程改革,并且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与我校提倡的六环节教学法相结合,做出自己的特色。
2.上课,让教师“走进”新课改
①邀请听课。我们要求年轻老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并主动邀请老教师听课。这样可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探讨课堂教学、共同研究新课程改革。
②赛课。本学期,学校各教研组开展轮教活动,各组推出一名参加学校的优秀课竞赛活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参与率达100%。经过教研组初赛,10月,11个学科的9位教师参加了决赛。决赛的每一堂课都围绕我校的六环节教学法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和生本课堂的理念。
③“同题异构”。开展“同题异构”为主题的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活动。同科的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对新课改及生本课堂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尽管同一学科同一课题,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以及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同一课题不同内容的课。我校于2013年10月中旬到11 月中旬组织了全校同科教师的同题异构大赛,大赛有方案、有过程性资料、有总结。每天下午第三四节课按安排讲课,要求没课教师必须听课,并且公平、公正的打分。及时进行评课。
3.研究,让教师“走出”新课改
教学的研究有老师个人的研究、反思,我们的教研组每周定时开展有学校领导参与的集体教学研讨活动,同时我们也开展校际间的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让老师们同伴互助,教学研究促进老师们深入思考。当我们“走出”课堂,研究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总结课改经验,我们对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它更有利于推动课改的深入开展,带动教学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三、行走在路上,收获课改成果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我们探索出了我们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影响在扩大。
我们的“六环节教学法”已经走进了每个教师的课堂中,行走在课改路上,我校许多教师在晋源区教学设计大赛中获奖,在晋源区教学大赛上获奖,“语文报杯”大赛中多名教师和学生获奖。
我们且行且歌,我们收获着艰辛,我们也收获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