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学计划

时间:2019-05-13 06:3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学教师教学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学教师教学计划》。

第一篇:中小学教师教学计划

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

中小学教师

(2010----2014)

第二年专业科目教学计划

黑龙江大学

2011年4月

专题一关注教师发展——基础教育教师评价新趋向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新课程下教师评价新趋向的梳理分析,帮助中小学教师了解我国基础教育教师评价的现状,为更好地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教师评价改革提供理性参考。重点掌握国外基础教育教师评价的新趋势,理解我国基础教育教师评价的新策略。

二、教学安排:9学时

三、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主要讲授:我国基础教育教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新课程下基础教育教师评价新趋向、国外基础教育教师评价新趋势、基础教育教师评价新策略。

重点知识解析:

1.我国基础教育教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2.新课程下基础教育教师评价新趋向;

3.国外基础教育教师评价的新趋势;

4.基础教育教师评价的新策略。

专题二关注学生心理发展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讲解,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中小学学生的主要发展任务,并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发展相应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二、教学安排:9学时

三、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主要讲授:如何理解学生心理发展、中小学生主要发展任务、自我调节学习能力

重点知识解析:

1.如何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心理发展观。

2.中小学生的主要发展任务:建立勤奋感、自我同一性达成。

专题三:关注教师文化——基础教育教师文化建设新导向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本讲内容的教学,使学员了解教师文化的内涵;结合现实思考我国基础教育教师文化的特征、现状与诟病,理解基础教育教师文化建设的新趋势,从而从自身出发思考基础教育教师文化建设的策略问题。

二、教学安排:10学时

三、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主要讲授:教师文化的内涵;基础教育教师文化的特征、现状与诟病,基础教育教师文化建设的新趋势,基础教育教师文化建设的策略。

重点知识解析:

1.基础教育教师文化的现状:包括形式上的个人主义文化、派别主义文化人为合作文化,内容上表现在滞后的教育理念、单向的教学方式、保守的价值取向、静态的行为模式和被动的生存方式。

2.基础教育教师文化建设的新趋势:从形态和样式上讲是合作型教师文化、创生型教师文化、学习型教师文化、文化样式多元共生,其内容的基本要素有生成的课程意识、互动的教学方式、开放的文化心态、研究和反思的文化氛围。

专题四关注“课程统整”——基于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经验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本讲以我国台湾地区九年一贯课程改革为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个案,分析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缘起与脉动,重点关注“课程统整”这一核心问题。通过总结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课程统整”的理念缘起、实作中的问题,问题归因、内涵再解读、未来发展理论构想等内容,深化对“课程统整”的理解,为教师能更好进行我国大陆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二、教学安排:10学时

三、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主要讲授: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统整”理念缘起、课程统整的台湾现象、课程统整的未来理路等问题。

重点知识解析:

1.课程统整的台湾现象;

2.课程统整的未来理路。

专题五 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新走向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本讲通过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法律、政策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认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新走向,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献计献策。

主要讲授: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演进和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生活的新情况与新对策。

二、教学安排:10学时

三、教学内容和重点知识解析

1.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演进;

2.农民工随迁子女学校生活的新情况与新对策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中心.2009年中国教育绿皮书[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黄志诚.西方教育思想的轨迹——国际教育思潮纵览[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吕达,周满生.当代外国教育改革著名文献[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叶澜.教育学原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新课程实施中教育评价改革的探索[M].西安: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张向众.中国基础教育评价的积弊与更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7.顾志跃.转型中的教育评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8.陈新汉.评价论导论——认识论的一个新领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9.黄光扬.新课程与学生学习评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0.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1.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2.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13.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4.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5.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6.[美]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M].苏彦捷,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17.[美]David R·Shaffer.发展心理学—儿童和青少年[M].邹泓,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8.黄煜峰,雷雳.初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9.李晓东.小学生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美]卡拉·西格曼,伊丽莎白·瑞德尔著.陈英和,审译.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1.[美]F·菲利浦·赖斯,等.青春期—发展、关系和文化[M].陆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2.孙嘉卿.学生自我问题与教育方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23.[美]劳拉·E·贝克.婴儿、儿童和青少年[M].桑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4.黄崴.教育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5.马卡连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26.博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7.[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8.黄政杰.课程思想[M].台湾:冠学文化出版,2005.29.欧用生、陈伯璋.课程与教学的飨宴[M],台湾: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2003.30.James A.Beane 原著,单文经等译.课程统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1.黄炳煌.课程统整与教师专业发展[M].台湾:师大书苑,2002.32.黄嘉雄.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省思与实践[M].台湾:心理出版社,2002.33.黄光雄.课程与教学[M].台湾:师大书苑,1996.34.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5.孟凡丽,李斌.我国教师文化研究:盘点与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

36.冯生尧,李子健.教师文化的表现、成因及意义[J].教育导刊,2002,(04).

37.刘万海,李倩.教师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文化重建的思路[J]. 全球教育展望. 2009,(08).

38.郝明君,靳玉乐.教师文化的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6,(03).

39.房慧,张九洲.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文化现状调查——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个实验区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05).

40.王晓燕.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教师文化的构建——日本与欧美之比较[J].教师教育研究,2005,(03).

41.刘万海.从“课程”到“教师”——课程研究域的转向与教师文化重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08).

42. 张九洲.论新课程改革所需要的教师文化[J].教育导刊,2005,(11).

43.马传军. 当代合作型教师文化研究——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44.邓涛,鲍传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哈格里夫斯的教师文化观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08).

45.袁志强,王河滨.触动课程改革深处的那根“弦”——学校教师文化变革[J].教学与管理,2006,(12).

第二篇:中小学德育教学计划

中小学德育教学计划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科德育渗透在智育活动中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为了使自己的学科德育渗透正常进行,落到实处,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重视提高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意识和现代德育意识。

学科德育渗透,关键是任课教师。要按《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小学德育纲要》的精神和各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必须提高自己的德育渗透意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识,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环境的意识。为此,要认真学习《小学德育纲要》、《新课程标准》、《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等。通过学习,使自己从培养跨世纪人才和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高度,学科教学是德育工作最有效最经常的地位,来认识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意义,认识现代教学方法、技术手段,优化育人环境,对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作用,统一认识,自觉地有计划有目标地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更好地教书育人。

二、保证学科德育渗透的正常进行,落到实处。

1、《小学校德育纲要》指出:学科德育渗透,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科德育渗透规范化,我将按阶段、分年级,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明确对学科德育渗透的要求,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实施。我是教师,我也就是德育工作者。

2、围绕“在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进行研讨,根据各年级的特点,找出结合点,使德育渗透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保持经常性。

3、通过听课、评课活动,研究渗透的方法、技术手段及其与内容的有机结合,提高德育效果。

三、注意教学内容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小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我们应积极深入地挖掘,对小学生实施自觉地、有意识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科学》教学可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改造世界;注意培养学生的勤俭朴素,爱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注重培养学生团结、守纪、互助、机智果断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学科德育渗透要注意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

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情绪情感、求知需要、毅力恒心、自信心、甚至性格,或多或少受到学习方式方法的影响。在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下培养、形成的,而好奇心、求知动机、进取性格、丰富的情感、创新的意向、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较高的自信心等,都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是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润物细无声”,并持之以恒。

第三篇:中小学教师

中小学教师“阴盛阳衰” 社会地位偏低无荣誉感

2012-9-11 8:59:2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今年的教师节专稿,我们将关注点落在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上。

这不是个新问题,也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这可以说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教育界早已有类似男女兴趣本能差异的诸多解释。

然而,北师大发布的最新教师发展报告揭示的数字还是非常令人震惊。10年数据勾勒出的曲线所显示的,并非简单的信息增量,更多的是发展趋势:第一,中小学教师中男性比例越来越低,“阴盛阳衰”的现象愈加严重;第二,不仅新晋教师中男性人数在减少,而且在职教师中男性也纷纷逃离;第三,越是在大城市,教师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就越严重,在北京,小学教师中八成是女性。

疑惑随之产生:以前,大家总是把男性不愿意从事教师职业的原因归结于社会地位不高、待遇低,但现在,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收入大幅提高,为何仍然难以吸引男性从业者?

而随着记者的深入调查,一些之前未被发现的原因渐渐浮出水面:除了收入因素外,男教师之所以“逃离”基础教育,还有怕被主流社会“落下”、教育抱负难以施展等诸多看不见的隐痛。换言之,对当下学校只能“教书”不能“育人”、“只追求高分不求个性培养”的应试教育环境的失望,令不少男教师最终选择离开。

面对应试教育的逼迫,社会上已经在呼吁“拯救男孩”了,而通过这组报道,我们会发现,要拯救的不只是男孩,还有他们的男老师。

凡是来过方书贤办公室的人,都会不自觉地问他:“你真是教研室唯一的„党代表‟?”

方书贤已在河南开封市某所中学待了22年,现任该校数学教研组组长。他的身边曾先后来过5个男教师,但几乎是每两年走一个。如今的教研室,除他以外,其他13位教师都是清一色的女将。

对方随即再问:“他们为什么会走?”

方书贤像背书一样反复讲起这样一个场景:每年,市教委都会为单身青年教师专门开展一些联谊活动,除学校之外,其他参与的部门多是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联谊会的保留项目是跳舞,女伴多是学校的女教师,而男伴则通常是那些外来单位的“有为男青年”。

男教师去哪里了?方书贤自问自答:作为“香饽饽”的女教师看不上男教师,公务员嫌弃自己挣得少,和做生意的又谈不来。无奈之下,男教师都躲在舞厅的角落里,和同事喝着闷酒。

会后,总有一些年轻男教师向老大哥方书贤抱怨:“我热爱这个职业,我愿意为它„牺牲‟,可是我的家庭谁来支撑?”

在方书贤看来,这般无奈的反问足以解释“他们为什么会走?”

不过,按照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2012)》(以下称报告)的数据统计,一个矛盾的现象出现了:一方面是近10年来中小学男教师所占比例愈来愈小;另一方面,教师整体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

仅仅以收入差异或男女择业观为缘由,难以解释男教师的“逃离”。

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教师职业对男性的吸引力越弱

收入是令男教师“逃离”的一个因素。日本中小学男教师的比例比中国高出近10个百分点,按照日本川口市一位小学教师的说法,日本从事义务教育的教职工的工资要比一般公务员高,因为除了工资,他们每个月还有各种名目的津贴;中国尽管已经作出规定,教师工资参照公务员标准,但各地情况不同,以开封为例,一位小学教师介绍,教师月薪最高能达到3000元左右,而当地公务员可拿到四五千元。

北师大这份报告的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曾晓东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只以收入、待遇指标来论男性的职业选择会十分片面,既不符合事实,也会将问题极端化。

事实上,这一报告除了透露10年来男女教师比例的变化外,还涉及一个重要的数据差异,即以城、镇、乡为指标,不同地区中小学男女教师的比例——

城市教师队伍更为“女性化”,县镇次之,农村学校中女性教师所占比例最小。具体而言,在小学阶段,城、镇、乡小学女性教师相应的比例为79.39%、68.16%和46.11%;在初中阶段,城、镇、乡初中女性教师的比例分别为64.4%、47.88%和41.67%。一个更为明显的对比是,北京、上海、广州2009年小学专任女教师所占比例分别是74.4%、74.21%、61.74%,而贵州、云南、西藏则分别是43.66%、46.56%和49.15%。

从报告可以看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教师职业对男生的吸引力越弱。

对农村男教师所占比重更大的一种解释是,在多数经济和文化较为落后的地方,能将义务教育读完,乃至走出去读书的多是男性。相应地,整个农村文化程度较高的也多是男性,他们中没能走出老家的一部分人便留在当地做起教师,撑起了乡村的师资队伍。

留给经济发达地区的则是一个追问:一些大城市给中小学教师的待遇已是十分优越,以北京一些重点中学为例,招收教师的门槛有的抬升至硕士学历,相应的待遇则是解决户口、宿舍加5000元的中等月薪,为何仍受不到男性的青睐?

曾晓东的分析是,一方面,全国教师等级工资是一致的,即使在北京、上海这些生活成本很高的城市也只是多一些津贴补贴。换句话,与同在一所城市的其他职业相比,教师的工资待遇“仍抬不起头来”;更为重要的是,大城市工作机会多,男性选择的余地更大。

当然,这也就涉及择业观念和社会地位的因素。用方书贤的话来说,“男人要面子,对象都难找的工作,即便钱给的多了些也没人愿意去。”

除了教书还是教书,老师成了“套中人”

方书贤的说法并不夸张。根据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报告显示,大学教师排在第8名,中学教师排在12名,小学老师则排在第35名。而工程师排第4名,外企经理第10名,银行出纳员排在22名。

深圳市翰林学校语文教师武宏伟对此深有感触:“教师的社会认同度太低,家长对老师的尊重大多停留在教他孩子的那会儿。”而就教师职业的成长空间而言,因其过于“狭窄”、“难有进步”也让一些男教师望而生畏。

有一句话在教师圈内广为流传:“one day as a teacher,always a teacher”。对此一个较为夸张、但还算形象的翻译是:“当你踏入教师这个行列后,就像被关在学校这个笼子里,再难与这个社会有过多交集,以至被社会的快速脚步落下,越来越远。”

这种隐痛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武宏伟说,他曾经向很多非教师职业的朋友诉苦,但朋友多会半开玩笑地回应:“你们有寒暑假,加一起3个月,知足吧。”

不身在其中,难解其味。实际上,学校并没有给教师打开社会活动这扇窗。武宏伟发现,30年来的教师生涯,工作日要上课,周末要做继续教育,有时还给学生在家里补课“开小灶”,平日里几乎没有多少时间用来充电。

一个研究生时的同学告诉武宏伟,相对于其他领域,教育是个“落后”的部分。以前和这位同学一起做教育的都离开了教师岗位,他们宁愿去中小企业接受未知的挑战,也不愿一直做个“套中人”。在学校里,学生是“有期徒刑”,老师是“无期徒刑”。

武宏伟本人则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在学校里轮岗做过团委书记、副校长等职务,恐怕自己早对学校失去了感情,“男人要有自己的事业,如果只是教书匠,没了发展空间,真的怕被瞧不起。”

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的培养高分学生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国珍起初并不愿意过多谈及男性“逃离”中小学的原因。在这位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看来,外在因素列举起来总是简单,而一旦谈及更深层次的内涵原因,一来难以说清楚,二来难以为人信服,吴国珍所说的“内涵原因”简单来说,就是男性在选择教师职业时所憧憬的教育抱负,以及现实教育环境对其的“扼杀”。

吴国珍说,愿意为教育牺牲自我,把积攒20年的知识悉数掏给学生的教师大有人在,阻碍他们释放能量的是僵化了的应试教育环境。

试想如果让一个男人站在课堂上盯着学生们念书,看着他们背书,拼命做练习,这与传统意义上的蜡烛精神相比,完全变了味儿。

换言之,当下的环境让教育失去了“育人”的血液,只剩下“教书”的躯干,成了“僵化的教育”。在吴国珍看来,一味地追求高分,而不是根据学生特征发展个性,不仅让学生成了机器,老师也成了教书机器,从而真正成了他们所自嘲的“教书匠”了,真正有教育抱负的男人谁甘心于此呢?

吴国珍的一位朋友,在北京一所重点中学教语文。刚教了几年,这位男教师便离开这所公办学校,去了一所民办中学。他告诉吴国珍:“我很爱教学,但我不甘于教授作秀的官课。”

到了民办学校后,这位教师接触到了差生、问题少年等各类学生,他的工作明显要比以前多了许多,除了学习,还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家庭乃至“人生困惑”等各类问题。但是他很喜欢这种状态,因为“这样的教师生涯才显得完整”。

中小学男教师所占比重小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一份数据显示,在美国,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女教师的比例分别为94.7%、86.5%和60.2%;法国小学和初中的女教师分别占到77.7%和62.8%;捷克、匈牙利、意大利、阿根廷和巴西,初中女教师的比例都高达70%以上,有的国家还超过八成。

学者们对此的解释更多是男性、女性之间兴趣本能的差异:“女的喜欢带孩子,孩子带好了也有成就感。”但除此之外,影响这一问题的因素各国都不尽相同。吴国珍说,就中国而言,值得注意的是应试环境对教师职业“成就感”的影响。

更进一步说,在国内,一些男性对中小学教师岗位的“逃离”,折射的是他们对应试教育环境的价值不认同。

北京师范大学李琼教授十分认同的一个观点是:不能让男性觉得进了教师这个行当,就是走“读书进修、考证拿文凭、评职称”的套路,而任务就是培养高分学生。

第四篇: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搞好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以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根据《小学信息技术知识要点》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活动,规范信息技术课,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提高教育

二、教学总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实施计划的措施:

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时采用放教学录相,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

3、传授知识时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趣”字、突

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字(为学生服务);教学过程突出一个“难”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关键)、落实一个“行”字(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认知能力训练);巩固知能突出一个“实”字(双基训练应落到实处)、落实一个“促”字(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创新实践)。

4、加强教师业务知识和上机能力的培训

第五篇: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课教学计划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课教学计划

为确保公共安全教育的开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唐山市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校要把公共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开设公共安全教育课,分阶段、分年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公共安全知识教育。

各学校每周要在地方课程中安排至少0.5课时作为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课时,并采用课程渗透和利用地方课程时间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各学校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自救自护和逃生的实践演练活动。各学科教师要在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

第一,时间要短。小学生们生性好动,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通常上的交通安全课,是先由校方讲话,然后是民警讲课,课时长。此外,由于人数多,说教成分大,课堂秩序不易控制。据调查,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为15至20分钟,时间长了,学生坐不住,思想不集中,教学效果就不理想。因此,课时要短,尽量控制在25分钟,同时,内容要精练,并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课时要适时调整,让孩子们在良好的氛围中接受教育。

第二,内容要丰富。当前的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课,尚无统一的教材,都是由各地的交管部门自己编印的,存在着教学质量上的差异,内容多是讲解交通法规,背交通安全儿歌,读读交通行为规范,以及识别交通标志等。其实,针对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应当相对地制定长期的教学计划,分不同年龄段,编制不同的内容。在上课时,我们首先可以用统计数据说明问题,比如说,今年交通事故起数、死伤人数,核算到每天、每时发生的起数、死伤人数。这样学生就有直观的数字概念;其次,案件要新,要举出近期发生在本地或在本地媒体上大量报道的有影响的案例,通过发生在身边的案例教育学生,会更有说服力和教育意义;第三,授课语言要生动,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们充分认识到交通违法的危害性。同时,还应给学生们讲解世界各地的道路交通概况,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安全。

第三,形式要活泼。小学生领悟力、理解力不强,条文式的法制课收益不大,学生也不爱听。如果只是机械地念条文,对学生们进行“填鸭式”的灌输,学生下课就忘了。因此,讲课前必须精心准备,讲课时要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四,目前,已进入秋冬火灾隐患高发期,为杜绝火灾发生,我市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工作方法,

下载中小学教师教学计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学教师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河北远洋希望学校:贾金荣 一指导思想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每位教育者的职责,我 们在教给他们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安全教......

    教师教学计划

    教师教学计划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1、思想状况在学习中,同学们对语文学科比较爱学,他们主动找一些课外书籍,课外资料来补充和丰富自己的水平,还有的主动购一些有关写作知识的......

    教师教学计划[合集]

    教师教学计划汇编15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

    教师教学计划

    2013-2014学年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41人,其中女生16人,男生25人,总体情况来看,女生的学习自觉性非常强,学习效率也很高。而男生学习习惯相对较......

    教师教学计划

    例文: xxxx—xxxx学年度第x学期为了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班级管理水平,根据中心校《工作计划》的总要求,结合我校、我班及本人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学期工作......

    教师教学计划

    教师教学计划(一)一、学情分析这一学期我将要担任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1班2班科学教学工作。三个年级学生不同,有的已经有两年的科学学习经历,有的还没有任何一点学习科学的经验......

    教师教学计划

    教师教学计划 教师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1 任教班级学生学科学习情况(好、中、差)分析。2 差生情况分析(含差生名单、现状和差因分析)。(新接任的班级,本栏目内容的填写可在......

    教师教学计划

    教师教学计划 教师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1、本册教材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对音乐书上的二声部歌曲能基本唱出。这学期需要注重听音、创编练习。欣赏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