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理科组教研教改工作总结
中学理科组教研教改工作总结
高效课堂改革在我校已经如火如荼地实验二年半了,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跟上时代改革的步伐,我校牢固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采取了有效措施,指导并鼓励教师深入细致的进行新教材的课程改革实验,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及时总结,深刻反思,经过近一年来的研究与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现将实验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效课堂推进措施
1、领导身先士卒,参与课改实验。
开学初,我校就成立了以教导主任为核心成员的课改实验领导小组,研究并制定了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实验计划,建立了领导干部听课、研讨制度。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们身先士卒,深入课堂,与实验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与研讨,指导教师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教材的编写特色,共同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在校领导积极参与、具体指导和耐心帮助下,广大实验教师焕发了极大的改革和创新的热情,使课改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
2、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重视外出参观、学习机会,及时了解课改最新研究动态。本年度,学校先后派出数名教师参加省、市、区新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培训与交流研讨活动,及时掌握课改的最新信息与方法,及时向全体实验教师传达,同时,还带回来许多有关高效课堂的理论专著,教师们相互传看,相互交流,共同切磋,有效地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另外,我们还按时组织实验教师参加市、区级的各种培训、听课活动,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秀教学经验,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改革意识和教学水平。
3、举办形式多样的教学评优和研讨活动。
开展群众性的教学评优及研讨活动,有利于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扩大教研工作的参与面,推进教学研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一年来,我们针对本校的实际,结合县上和学区的评优活动,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评优和研讨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其中,我们教研组于10月23日 成功地举办了东锹学校和三河回民学校联合进行的初
中教研活动。在这次活动中,郭莉华老师和王亚云老师运用高效课堂模式各主讲了一节课,得到了学区领导的肯定和好评。此外,还多次组织教师开展汇报课、展示课等教学活动,定期召开教师的经验交流会,让每位老师都有展示自己成功的机会。
5、大力倡导反思,不断积累体会、经验和材料。
反思如同前行路上的驿站,休整再出发才能精神百倍,方向正确。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载和积累实验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实验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从事实验教学者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全体教师每周撰写本周的教学案例,尤其要认真写好课后小结。看成功之处,记下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进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
一学期以来,我校通过以上这些行之有效的实验措施,扎扎实实地进行了高效课堂推进活动,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取得了以下成效:
1、教学观念上有所转变。
经过一年的探索,通过与实验教师交流、沟通,与学生座谈,并通过大量的研究课、跟踪调查等反馈的信息,我们感觉到教师们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树立了“人才多样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认识到要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宽松条件;注意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角色地位的转换,教师更多是成为学生学习的观察者、设计者、帮助者,师生更多成为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的朋友关系;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能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开展多种实践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成功;注意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开始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随着新课程教材实验的稳步推进,新课程倡导的素质教育观念,不仅被教师们接受,并且开始融入课堂教学改革之中,正在影响并引导着教师行为与教学实践发生深刻的变化。
2、教材的使用上有所创新。
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立足于“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将学科内容与儿童、生活、社会有机地联系、整
合,教材内容变得综合化、情趣化、活动化、情境化、生活化。教材的编写为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留有很大的空间。我校教师能根据教学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增加、延伸,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时能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能对于教材中学生难于理解或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遥远的的内容,老师们能进行更换。对于不同学科的相同内容老师们能进行有机整合,放到一起来学习。
3、学习方式的研究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新世纪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力求使学生在责任感、自主学习与生活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等方面有卓越的表现,努力追求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构建开放的基础教育体系,倡导学生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自我,强调教育教学与生活及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主动、更自觉、更活泼、更多样地学习,把课堂与社会,把课堂与家庭结合起来,在更大更广的天地中获得发展,全面尝试新的学习方式。许多实验教师在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充分的自主性,以我要学的状态投入学习。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老师们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4、教育资源的利用上树立新的资源观。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高效课堂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课堂也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要树立全新的、大的课程资源观。
(1)积极开发利用学校设施资源。
学校的图书室、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计算机房、校园内的各种花草树木等都是我们进行课程教材开发的重要资源,我们采取有效的管理,让这些资源真正“动起来”、“活起来”、“用起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2)善于学会发现、利用学生资源。
高效课堂强调教师要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而有些课程资源
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我们要学会发现和利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一种可贵的课程资源。教师善于把学生已经掌握的和能够发现的信息作为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有效利用课上瞬时即逝的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等不利因素、学生的奇思妙想、教师的口误、笔误等教学失误等都是极有价值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能把师生双方面“教”与“学”中困难、问题、经验等当作课堂教学的生长点,有效利用和开发。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优生发展与扶持学困生的关系。
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量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质疑、讨论、交流、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合作交流的互助性,探究未知的开拓性得到有效发展。然而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与个性品质。优生具备这一条件和要求,质疑时,他们是发现者;合作讨论时,他们是组织者;发言交流时,他们是代表者,他们的潜能得到良好发挥。而学困生因为基础的薄弱,参与性、主动性的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生半步,常常是问题刚想到一半,结果已被他人得出,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教学中应充分认识、研究这一现象,格外注意呵护学困生,想方设法为其提供学习的机会,扶持他们的发展。
3、鼓励肯定、保护自信与客观求是、坚持科学的关系。
新的理念要求课堂教学是民主平等的对话过程,要求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要加强积极的强化,要形成乐学的氛围;要设法利用学生的注意力,要舍得夸奖学生。老师们为此很尽心,课堂风貌也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也发现有的课堂上“你真棒”、“好聪明”不绝于耳;画笑脸、奖红旗不厌其烦;抚脑袋、牵握手甚是入情。可老师的热情并不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原因何在呢?其实表扬、鼓励作为教育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并非一用即灵,凡用皆灵。表扬要适度,要因人而异,要讲究方式,要让学生感到,老师的微笑、点头、赞许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奖赏,要做到该表扬的决不吝啬,该高歌的决不低调,该委婉的切忌过露。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提倡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理解。我们既要注重人文性,关注人的情感个性,又要坚持科学性,实事求是,揭示真理,做到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四、今后的想法
1、进一步加强学习,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观念转变是高效课堂重中之重的问题,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但教育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条布满艰辛和汗水的道路,是一项长期的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因此,我们将进一步组织教师对课程标准、新的课程理念的再学习,使干部教师尽快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
3、努力加强教师的自身素质的建设。
高效课堂改革,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教师的数量不仅要满足教学的要求,重要的是教师的素质。一是教师要有广博而又精深的专业知识,新课程教材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以往分科教学形成固定单一的知识结构,已不适应教育的需要,要创新,要改革,教师就要博闻强识,具有丰富文化底蕴,才能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举一反三;二是教师要有研究能力,新课程教材的创造性和开放性特征给了教师创新发展的空间,教师必须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有效地发挥教材的优势特征,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三是教师要形成反思习惯,反思如同前行路上的驿站,休整再出发才能精神百倍。方向正确,只有善于反思,才能不断提高。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高效课堂推进,在上级领导的指导下,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点滴的经验,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今后的 推进过程中,我们将加强领导,扎实实验,及时反思,认真总结,在高效课堂推进的征途上创造出新的成绩。
第二篇:中学理科组教研工作总结
中学理科组教研工作总结
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回顾一学期走过的路程,我们理科组全体老师以《新课标理念》为指针,以科研为先导,充分发挥各学科特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在教导处的指挥下,通过全组老师的辛勤努力,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有成功的喜悦,有经验和反思,总结如下:
一、学习他人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本学期,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组在教研组积极开展相关的学习、教研活动。我们认真学习先进教学经验,教学理论。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教改信息,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总结。
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立人之本。本学期我组通过开展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深入学习,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进取心,强化了服务意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真诚的心面对每一位学生,培育桃李新人,这是我组教师的共同追求。
二、立足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课堂改革实践。
充满挑战和竞争的21世纪,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在我国普遍开展起来,它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发展成为其独特个性,并具完美人格的人。教育作为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的理科课堂教学的革新势在必行。而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更是迫在眉睫。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努力创设生动、活泼、信息化的课堂改革,以人为本,双基训练和智能培养并重,张扬个性,点燃学生创新火花,提高学生科学、信息文化素养。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听、评课。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组教师严格执行认真教学,认真上好每一节课。通过“随堂课”、“教研课”等提高各科课堂教学质量。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了新的课堂,教师不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三、加强业务学习,努力加强教育科研意识。
现代社会对教师职业日益强调专业化,教师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
加强业务学习力度。制定业务学习制度和计划,鼓励教师进修深造。为此,每位教师每周都能安排一定时间用于业务学习,认真做好理论学习,并把学到的新理念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去。本学期教研组活动10次。认真学习先进教学经验,并每次安排一位中心发言人,让所有教师都参与进来,活动中要求教师自学研讨,不但学习理论知识,还经常交流心得,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形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好风气。关注教育科研新动态,注意收集新信息,我们争取一切外出学习机会,在这一学期中我组教师听课学习都多达十五节。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我们教研组人员9人,但学科杂,办公地点分散,老师承担教学及工作任务均很重,因此教研组老师聚少离多。我们努力创造一些机会、增进老师之间的交流、了解,密切联系,并在工作上互相帮助,增进老师之间合作精神,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对领导和教导处的指示和要求,及时上传下达。工作任务布置下来,大家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不传小道消息,不说不利于学校形象的言论。集中精力围绕教学教改努力地做好各项工作,教研组内具有一种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经过一个学期的不懈努力,我们教研组工作有喜有忧,但我们坚信在团结、和谐的环境中理科组会继续为教育无私奉献,为金刚学校建功立业,为金刚学校的辉煌灿烂做出我们最大的努力。
第三篇:中学理科组教研工作计划
中学理科组教研工作计划
2009-2010学第二学期
在新的一学期里,本组成员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认真组织各项教育教学及教研活动,针对上学期查出的教学失误、问题,要认真查漏补缺,组织全组成员认真作好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议课,及作业的批改、讲评工作和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本组成员要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组织、全组成员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其具体安排如下:
一、思想方面:全组成员要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各项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二、教学方面 :
1、备课 :全组成员要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认真扎实备课,且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课程标准,虚心向同组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教师要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要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全组成员上课时都要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3.辅导: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辅导。
4、作业: 根据减负的要求,把每天的作业经过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
三、教研方面:
1、教研组要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现状认真制定具有科学性、发展性、可操作性的计划。
2、坚决落实学校教学管理办法及教导工作计划。每周三举行了一次教研活动,每位组员进行了一次公开课,并使公开课都按过关课的要求上,既要有教案,又要有课件,还要有说课稿。每位组员要积极撰写与学科相关的论文,每位组员都进行说课。
3、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自觉调整教学心态,提高教学效率,严格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4、每位组员都要随时接受上级领导和学校领导的随堂听课、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5、教研组成员在相约“周三”活动中,要求真务实,精诚协作地开展新课程研讨,用新理念夯实说课,评课的技能基础,进行案例分析,反思实践过程,总结交流教学方法,思考探讨今后教学质量问题。
6、狠抓作业书写与批阅质量。教研组长要配合学校教导处经常性地抽查作业,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好总结与反思,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7、教研组长要认真履行职责,针对学科特点,打造特色教研。切实把教研活动变成解放教师思想,注入新鲜血液,促进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8、要认真负责的完成教案、作业的检查、统计和督导工作。
9、认真负责的完成期中、期末评卷及统分工作;要认真书写教学质量分析。
四、其他
1、教研室的卫生,自周一至周五,分别由李永升、史述红,刘万忠、孙万荣,张彩琴、王月中,高禄、薛向荣,赵淑鶴、水小霞负责打扫。
2、板报亦分别由上述成员轮流更新。本学期第一次板报由张彩琴、王月中办。
总之,一切教学工作的重点就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组教师都要为搞好这一重点工作不断努力,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教研组活动计划(后附)
李家嘴学校中学理科教研组
2010-3-1
第四篇:理科组教研工作总结
教研工作总结
庆化学校 理科组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本学期教研工作上继续完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基本规范为“新知导入,明确目标--自学指导,合作交流--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变式训练,拓展提高--课堂小结,要点回归”五个环节。每个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同时做好阶段性总结工作,最大限度的做到日清、周清、月清等三清工作。
一、主要工作及取得成绩:
1.按照学校统一要求继续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认真细致的学习体会,在教研活动时组织有重点的集体学习并要求每位老师利用其他时间进行系统学习,在学习中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教研会上谈体会谈感受谈认识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落实。全组老师除了记好学习笔记教研活动中畅谈感受外,在教学活动中进行逐步落实。
2.开展研课活动:做好每周一课活动,借助此平台活动互相学习,研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各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每位老师均对前段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写出了阶段性总结,报告。完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材料,全组老师根据自己实施以来的经验体会写出了自己的认识。各位老师在进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运用中都有了自己的特色。能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质和所教班级、学情联系起来,取其精华,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
第五篇:理科组教研工作总结(精选)
2011 -2012 学第二学期 东莞市 石碣碣识 中学理科组教研工作总结
执笔人:蔡斌
(说明:标题4号宋体加粗,正文用小4号宋体)
本学期根据教导处的工作安排,结合理科教研组教学、教研工作实际,确定了本学期教研工作思路为: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以培养高素质的理科学科教师队伍为推动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自主学习为目标,紧紧围绕理科学科《课程标准》中的课改理念和《课堂观察》,重点抓好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教研课题研究工作,为推进教育创新贡献力量。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组织教师学习和讨论了新课标,《课堂观察》,《教师法》,《义务教育法》等,进而以高涨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起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团结同事,热爱学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道授业,教书育人。转变教学理念,立足有效课堂,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大胆进行改革,使我们的教研组工作有特色、有成效。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继续抓好教师理论学习,以《新课程标准》和《课堂观察》为主,将理论学习切实落到实处,为新课程的实施打下基础。本学期学习的重点是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教学理论,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学科课程标准及教学大纲,准确理解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增强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以教育观念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为重点,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听课活动,转变教师观念和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2、狠抓教学质量,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本学期全体教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头等大事来抓,始终围绕教学质量开展各项工作,稳步提高教学质量;要深刻意识到“质量就是生命”的含义,把提高质量放在关系到学校和每个人前途的高度来认识;要形成“以提高质量为荣,以低质量为耻”的意识。
3、积极配合教改,落实教学常规(1)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本学期要求教师备课要做到“四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要求各科教师都要按课时写教案,要有教学目的和要求,难点和要点的分析,明晰的教学过程(复习回忆,新授,课内训练,总结,作业布置等),教学反思(主要内容是对教学环节的感想和改进);(2)上课
向课堂要效益,想方设法提高每分钟的利用率。上课要注重启发性,充分尊
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反对“满堂灌”;坚持新课教学和旧知巩固相结合的原则,切实想办法让学生当堂巩固;切实想办法控制好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既要营造良好的秩序,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布置作业和认真辅导
提倡各科、各课都要有适量的作业,做到有布置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改。切实想办法防止和减少抄袭;对在作业或课堂提问中问题较大的学生必须要加强督导,单独辅导。
4、加强听课和评课活动,学科组教师积极进行教学研讨,听课教师都要进行认真地评课,做好记录。听课方面,每位教师不少于5节,并认真作听课记录;课后全教研组教师集中评议,上课教师说课,其他教师人人参与,找出一个亮点,指出一个缺点、提出一个建议。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评比活动,学习经验,取长补短。
5、经常学习各类业务刊物,勤做摘记。充分发挥学校在师资、网络教学上的优势,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有机整合,积极引进各种成功的优秀科研成果,提高教学效率。
6、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评价、学会评价。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向教师、向教材挑战,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
7、自觉投身基本功训练及自身业务学习。在教研室、校教导处的组织领导下,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各种方法的观摩学习、老教师的传、帮、带等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8、加强教学研究。要围绕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一中心,抓住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工作、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如何巩固学习效果等现实问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使教学研究工作能够重实际、有实招、出实效。
9、教案、作业作到了月检查、月统计并及时反馈,期中、期末认真做好测试和质量分析。
10、认真开展学校各项活动。
(1)按学区和学校要求,开展好各项活动,并按时上缴了有关资料。(2)积极准备,参加教学能手的评选。
11、以教研促科研。
本学期我们组的教研课题是“ 如何评价学生”,面对新课程,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课改纲要的学习,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指点,从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不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加快教研组信息化和多媒体教学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电教信息资源,开展好“三种模式”的教学活动,开展好光盘课的教学活动。
13、研究中考,做好初中毕业班理科教学工作
本学期要结合新的课程改革精神,对2012年中考理科命题改革及理科学科中考说明进行学习和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习方案,解决复习中存在的效益不高、学习质量不均衡的问题,提高复习的“科技含量”。具体要求是:⑴激发学生兴趣,帮助他们克服厌学情绪,提高整体的学习质量。⑵遵循循序渐
进的教学原则,落实基础教学,帮助每一个学生形成扎实的学科功底,使他们具有深入学习、自我发展的基本学习能力。⑶科学地处理好教学的深浅与难易的问题。在扎实基础的前提下,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并做到深浅合度。对学生学习能力分层比较明显的班级,要提优、补差、促中并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反对不顾学生实际盲目地讲深题、训难题的做法,克服居高不临下、顾头不顾尾的倾向。⑷着力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⑸实施开放教学,提倡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灵性,培养创新精神。继续坚持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形式,认真钻研往年的中考试题,科学、有效的进行预测,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