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学期总结

时间:2019-05-13 06:58: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发区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学期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发区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学期总结》。

第一篇:开发区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学期总结

开发区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学期总结

开发区教研室林治强2002年3月

我区初中化学从去年秋季开始实施新的课程标准,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实验教材进行实验。全区有6所初中(实际上全区共有8所初中,其中有两所是新建学校没有初三,目前最高年级是初二)、37个班级、近2000名初三学生,15名化学教师参加本次化学课改实验。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业务部门直接指导下,正在有序、顺利的进行。

一、实验初期的情况

这里所说“实验初期”是指刚开始实验的前两个问。本次课改是历次课改中步子最大的一次,在操作上又比较急促,学校领导、学科教师心理准备不足,再加上我区初中只有化学一科进行课改实验,所以,在实验初期表现出比较强烈的不适应,主要是:

1、对课程标准的不适应。由“教学大纲”变为“课程标准”绝大多数教师感觉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依据性和导向性不强,教师反应强烈的主要是对“内容标准”部分叙述的不具体,对具体知识没有做详细的要求说明再就是对“学习目标的水平”中叙述的层次要求难以把握,不知具体要达到的程度,行为动词太多,教师在教学中感觉到混乱,有时分不清轻重高低。

2、对新教材知识体系的不适应。尽管我们所选用的教材是采用“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相融体系,教材编写既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注重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但由于教师长期养成的教学习惯,依靠教材、使用教材,而不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材、利用教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还是感觉到抓不住主线。

3、对教学方式的不适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课程目标,必然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当时出现两种不适应的情况一种是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要求,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基本不与考虑,依然是采用以往的教学方式另一种是比较全面考虑了”三维目标“,课堂上教学方式也发生改变,讨论、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广泛用于课堂,但只求形式,不求效果,探究活动只求过程的完整,而对每个环节的深入不够,求数量,而不求质量,观念与行为脱节。

4.他对学习方式不适应。初三学生大多数有自已的主见,又处在即将中考的阶段,长期以来各方面对学生升学意识的灌输,在学生心理的烙印是比较深刻的,学生会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哪些学习方式对将来中考是有利的,哪些是作用不大的,再加上已经养成的学习习惯和只有化学一科课改,所以,实验初期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不适应。例如:对自主探究、社会调查、家庭小实验等学习方式不感兴趣,做的不认真或甚至不做。

再比如:刚开始使用实验教材时,学生通过实验和活动与探究得到的现象和结论等,根本不敢往书上填写,不少平时学习好的学生要求教师告诉他们答案,然后背下来就行了。

总之,教师不适应的根本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对新一轮课程改革认识不高,教学观念转变不够所致;另外一点就是当课程标准和教材留给教师的空间太大时,给教师充分自主权时,教师反而不知该如何教学。学生不适应的原因,是由于长期处于被动式的接受学习方式,一旦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让他们主动探究,主动体验去获取知识时,学生也不知如何去学习,当然这里有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利的因素。正所谓:一抓就死,一放就乱。

二、试教过程中的主要工作

1、组织领导工作

为促使本轮课程改革有效顺利地进行,成立了以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为核心的课改领导小组,专门协调教研部门和各个学校的课改工作,为课程改革提供政策和物质保证,实行课改例会制度,定期指导检查课改进展情况,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2、教师培训工作

我区由于接受课改任务晚,试教教师没有参加市教委统一组织的课改培训,所以教师培训工作尤为紧迫和重要。为此,邀请人教社实验教材主要编写人员对全区实验教师进行培训,得到了人教社实验教材编写组的大力支持,从试教开始到现在,短短几个月,编写人员先后四次深入到我们实验区,进行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辅导,走进课堂听课,与教师、学生座谈,了解试教情况,与教师共同研究课改工作。同时,按着市教委的具体要求,组织学科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上《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及实验教材,努力提高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不断加深教师对现代学科课程的理解。

3、教研科研工作

(1)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

①加强区、校两级的集体备课工作,学校教研组每周集体备课至少一次,全区每月集体备课一次,每校每月提供两份教案在全区交流。

②定期进行研讨课活动,每次都是两名教师上同一课题,进行比较研讨。这样比以前单节进行研讨的效果要好的多。

③为了促进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学习,要求教师给新教材出配套习题,全区集中起来,进行筛选,供全区教学使用,一定程序上解决了教师教学辅导资料没有的困难。

④以科研牵动课改实验的开展,这一点是大连课改实验总的做法,我们区承担的是《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施与研究》,现已将课题分解到各个实验学校和实验教师,并逐步实施研究。

(2)注重反思教学

由于课程改革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有很多东西对于我们来说是模糊的。在试教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做教学札记,把感受比较深的东西记下来,例如:教学中精彩的、失败的、困惑的,进行反思总结。同时,全区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情况反馈,互相交换自己在试教过程中的体会和看法,集中研讨教学中的具体问

题,不断总结提高。部分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定期将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下来,然后回放给上课教师自己看,让教师自我评价,自我反思。

三、通过课改所发生的变化

从教师的方面看,教师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教育观念上有了较大的转变,尤其是年轻教师。教学中能更多的关注学生,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传统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了重视。注意学生的探究活动和体验学习,能够结合本地区实际,开发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炼油厂,鼓励学生摘社会调查等活动。同时,教师感到了自身素质提高的紧迫性,主动调整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从课堂教学方面看,与以往相比主要的变化是:①注意教学情景的创设,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②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联系生活生产实际,体现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③注意学生活动的设计,自学、讨论、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有些课堂已经体现出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④重视实验教学和学生实验操作,尤其是探究性实验,注意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以往的实验有的做有的不做,即使做了也是点到为止,现在的实验无论是操作、观察、还是思考等环节都更加充分。⑤注意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从不同的渠道去获取知识,直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

从学生方面看,首先是新教材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从形式上看图文并茂,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新教事才一发到学生手里大多数学生就从头翻到尾从内容上看,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教材里设置的'化学、技术、社会”、“资料”“家庭小实验”等栏目,很多学生都能仔细研读、认真去做,不放过一个,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起到了巩固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在新教材实验中有关现象、结论、解释、化学方程式等项目,没有直接给出,而是留出空白让学生自己

完成,起到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的栏目,提纲挈领,深受教师学生的欢迎。其次是通过课改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作业形式多样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得到了加强,两极分化的现象有所改善。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1、教师的观念的转变不彻底,很多教师的认识仅留在教材的层面,依据课程标准大胆处理教材的能力还不强,所以选择一本比较适合当前教师现状的教材是至关重要的。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过高地估计了基层教师的素质,留给教师的空间太大,虽然不能统一制定具体的标准,但可以设置不同层次,让教师选择。

2、实验教材虽然知识难度有所下降,但所涉猎的内容却宽泛了、现代了,而且具有弹性和延伸性,部分教师的学科知识不能满足教学需求。要尽快编写出与实验教材相配套的辅助材料,供教师查阅参考使用。

3.现行班额过大,教师组织学生活动难度加大,准备工作量也大,教师不可能把全部精力投入课改。实验教材中的实验与以前教材中的实验相比,数量有所增加,内容有所变化,现有的实验设施不能满足教学需2要。虽然是“穷困办大教育”,“但苦了谁?也不能苦了教育”。

4、由于化学是中考制,又仅开设在初三一样年级,不可避免地出现短期应试倾向。中考的考试方向的不明确,教师不可能也不敢从旧课程体系中走出来,严重影响课改的进程。希望能出台与课改连动的考试评价方案,这是课改成败的关键。

第二篇:开发区新课程改革总结

开发区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一、课改工作的回顾

2010年秋季,在市教育局、教研室的领导和统一组织下,我区全面进入新课程的实施阶段,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收获,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惑,回顾如下:

1、依据《标准》,认真实施课改工作

(1)认真接受培训,增强搞好课改工作的自觉性。我区部分教师及学校领导,认真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课程改革的多次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教师们收获颇丰。一是对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方法、要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二是对教学改革与课程改革的关系,认识更加清晰,澄清了一些模糊认识。三是对如何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项教学目标的整合,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目标的认识更加明确。为搞好课改实验工作,我们紧抓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放松,以达到逐步树立新理念和不断更新陈旧的教育观念,增强搞好课改实验自觉性等目的要求。

(2)认真执行《标准》,用新理念指导课改实验。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市教育局,市教研室提出的课改实验要求,克服机构不全,专业教研队伍人员少等不利因素。在加强教学研究上下工夫。首先,我们改变传统的教研模式,采用“互动、合作、研讨交流”的教研模式和方法,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和实验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多次邀请市级专家以及其他县市区的专家来我区听课、评课、座谈,研讨如何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实验的各项要求,探讨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其次,我们认真组织好各个教研站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以示范课,研讨课等形式引领教师实践新课程理念。同时,我区还举 1

行了两轮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检验课改精神在各校青年教师中的实施情况。

二、新课改带来的变化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我区课程改革以来,在各个学校领导的重视下,经过老师们的共同努力,呈现出两个可喜的变化。

1、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教材及评价制度等制约,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基本处于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状态。为了彻底扭转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以下五个方面的要求:

(1)凡是课上需要探究的问题,无论是课的起始阶段还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都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生达成共识后再进行探究,防止越俎代庖。

(2)凡是探究计划的制订,教师决不指手画脚,而是先让学生提出假想和预测,自己想方设法制订探究活动计划,并在组内、班内进行交流。经过研讨、补充,使探究方案趋于科学与可行。

(3)凡是学生能进行的观察、实验探究活动,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而是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总结失败的教训。

(4)凡是归纳总结活动,教师一定要启发学生汇报交流,耐心倾听,并且与同学们交流。不仅让他们说结论,还要说说得出结论的根据,谈谈自己是怎么想出来的,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凡是课上教学评价,教师尽量让更多的学生畅谈收获,并且进行学习态度方面的评价(自评、互评)。彻底改变教师总结和评判的习惯做法。

在这五个要求的指导下,我区的课堂渐渐成为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学堂。尤其是课改实验的教师们,告别了乏味的讲述,将学习时间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学习方式正向着《纲要》提出的创造性学习方式转变。

2、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中发展自己

多少年来,教师一直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受教师指挥,教学模式与方法承袭于教师的教,在新教师的身上往往可以透射出老教师教学观念的影子。然而新课改“要求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完成好新课改实验任务,我们抓了以下三个环节。

(1)教师备课,不再一味地考虑自己该如何教,而是思考学生会怎样学。教学方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兴趣来设计,要根据《标准》提出的目标整合的要求来设计,要考虑教材与本校学生的适应性,要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教师上课,不再过多地采用讲述、演示等教学方式,而是要学会倾听学生,给更多学生发言的机会;学会尊重学生,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资料信息;学会搜集或自制教具学具;尤其要学会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灵活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

(3)课后总结,不仅考虑教法的改进,而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

碍,研究排除的方法,探索探究学习的规律。

在扬州市第三届中小学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我区获得小学组三个一等奖第一名,中学组获得两个一等奖,获奖层次位居各个县市区的前列。在其他一些评比中,我区也获得了好成绩。

实践表明:新课程改革亟需高素质的教师,新课程改革实验完全可以打造出素质高的教师。课改实验证明,要使教师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只有不断地加强学习,接受培训,经受锻炼和考验,才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使自己得到较大的发展。

三、存在的差距与反思

我们虽然作了些努力,也取得了点滴的进步,但是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其差距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全区各学科、各个学校的课改工作发展不平衡。部分学校重视不够,教研活动组织不到位,课改实验相对滞后。

2、部分教师由于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较弱,明显的跟不上课改的要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里一些民转公的教师,观念明显滞后,影响了课改的推进。

3、一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较差,自身素质远不适应课改的需要,亟需系统的专业培训。

4、教学仪器、设备的添置及更新滞后,影响新课改的实施。

5、教师走出去向先进实验区学习的机会比较少,见识不广,影响课改实验质量的提高。

今后,我们将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更

新教育观念,与先进实验区加强联系与交流,在课改实践中勇于探索和创新,勤于思考和总结,更好地完成课改工作。

第三篇:初中化学课程改革中的几点收获

初中化学课程改革中的几点收获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对几年来的化学课程改革,特别是这个学期以来我们在学习和初次尝试了导学单教学活动后有几点自己的体会,下面我就三个方面简单谈一谈。

一、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单向交流,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苛求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二、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基本上是教师——学生的单向传递,现代我们的教学信息传递方式应该由单一转向多向,应由课堂转向课堂、课外活动、家庭、社会一体化,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多手段的综合、立体大课堂。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教师正在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并不断的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教学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知识和发展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多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三、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

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呢?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不能与结论太直接,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

总之,化学教育响亮而尖锐地提出了一个口号,即“教育为大众,化学教育为每一个受教育的人”。在化学教学中应该树立起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全面的人格发展为本的化学教育思想,追求一种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化学素质教育观。

第四篇:课程改革总结

某某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全面 推进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

回顾和总结这一年来的工作,我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所以能够比较顺利地实施并取得初步成效,这主要是各级领导重视,广大一线教师、校长、教研人员团结奋斗、积极参与的结果。课改带给大家的,不仅仅是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的可喜变化,它还使一批教师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角色定位,反思学校的教学研究,反思我们的校园文化,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是无意中抵制了学生特长的发挥还是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可以说,没有课改,就没有这种深层次的反思,没有这种深层次的反思,就不可能从过去的错误认识中走出来。通过实践,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将为我校课程改革发挥重要作用。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基础 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都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参加课程改革实验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切体会到,实施新课程,必须树立新型的人才观,自觉地围绕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着眼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发展学生的潜能;必须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自觉地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建立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必须树立新型的评价观,自觉地发挥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素质提高和不断改进教学的作用;必须树立新型的课程资源观,鼓励教师跳出封闭的教材和教室,贴近学生,贴近社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广大教师、校长、教研人员、科研人员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就是在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观念的基础上,推进课程改革并获得较大成果的。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是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

保证

课程改革作为一项全方位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社

会各界十分关注。学校领导能清醒地认识到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自觉地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我校专门成立了由主管教育的副校长任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组织,课改实验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实验方案,制定工作计划,指导课改实验工作,为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提供

了组织保障。

(三)开展培训、提高师资素质是课程改革和实施的关

教师培训工作在课程改革实验各项工作中处于重中之

重的地位。我们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十分注重师资培训工作,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培训途径与方法,基本做到了“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把培训与教研相结

合,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为课改实验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我们建立了研、训一体化的校本培训制度,立足岗位,采用“说课说评”、“教后反思”、“课题研究”、“教学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在培训中,坚持把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学科培训与教研活动相结合,把理论学习与参与研讨相结合,并注重以点带面,把培训工作由课改教师向全体教师辐射。为了将新课程理念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教学方式的变革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我们还开展了“课改教师汇报课”、“新课程教学大赛”、“新课程理论论坛”等系列化主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用新课程倡导的先进理念影响并引导教师的教学实践,“以人为本、以学定教、和谐施教”的教学理念已形成共识,这为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

三、正确审视课改实验存在的问题

我们看到,课改工作给学校、教师、学生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丰厚的成果,但来自课改一线的信息反馈,也使我们深感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

(一)课改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教育教学设施装备,影响着教师外出参加学习、培训活动,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和教材配套资源不足,给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带来困难,表现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乏力无术,学生的学习负担难以真正减下来。

(三)师资队伍素质仍然是课改实验的瓶颈,绝大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是接受的,但是,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与新课程要求下的教育教学能力之间的落差是明显的,对于《课程标准》的解读能力、对于教材的驾驭能力、对于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能力,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深感底气不足。

(四)机制改革与运行相对迟缓,评价制度、升学制度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

(五)课程改革的均衡发展问题,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特别是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小学和初中之间的不平衡性客观存在。这种种不平衡性固然有来自于管理机制、硬件条件,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观念层次上的差异,影响着学校课程改革的进程。

可见,新课程改革问题和困难客观存在,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如何应对,已是摆在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这需要

我们坚定课程改革的信心,有必要从教育哲学层面上来分析和认识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意义,从教学论层面上来分析课程改革实验中出现的种种困惑和方法问题,多从学校管理层面上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教学管理的重新构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回顾过去的工作,需要我们总结经验,珍惜成绩,正视不足,巩固成果,坚定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信心;展望将来的工作,更需要我们振奋精神,团结协作,重道务实,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进程,共同为我校教育事业均衡、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课程改革总结

课 程 改 革 总 结

(2013——2014学)

果香峪中心小学

刘全利 2014.07

2013--2014学课程改革总结

一学年以来,课程改革实验给我们的教育事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扎实的培训、考察学习,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新课程;优秀观摩课展示、论文评比、专题研讨,为我们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成长记录、教学反思,引导我们走上一条研究之路;课改实验,带动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使我具有了研究意识,养成了课后反思的习惯,不仅重视授课前的设计,而且重视课后的总结和反思;研究方式的改变带动了我的工作方式的改变,我走出封闭的教室,打破学科壁垒,与其他学科教师相互沟通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一学年以来,我有必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次总结,找出在课改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使其能继续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得到发扬,查找出教学中不当之处,以便加以改正,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一、我转变了教育观念

课程改革是一场文化的变革,教师要融入这个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以思考的眼光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树立全新的教育观。

1、树立了新的教学观

我们认识到教学的本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学是交流的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是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达到师生共进、共识、共享。课堂教学关注的是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学生形成积极进取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仅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更要强调学生获得知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树立了新的学生观

由于我校地处农村,父母外出打工较多,无暇照顾孩子,全由爷爷、奶奶照料。因此我们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和蔼、亲切的姿态走近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承认不同学生具有独特性,并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自由地议,大胆地评,让创新的火花在学习中迸发。我努力做到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了个性教育意识。

3、树立了新的教师观

通过学习,我已经认识到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者,新课程的实践者。新课程的综合化和探究性学习的出现,使我不能像以往那样完全单独地完成教学工作,因为单个的教师不能驾驭对学生在知识、方法、过程、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所有指导工作。针对这一方面的情况,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制度,由备课组长制定备课和听课、评课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每周一次集体备课,讨论备课情况,并及时交流上周教学情况,并且重视教学反思。每学期两次公开教学,听课、评课,积极参加教师之间随堂听课。平时常常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信息,到电脑室、图书馆查阅先进的教学资料。

4、树立了新的评价观

评价应着眼于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着眼于引导、促进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评价必须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应该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因此我在评价过程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评价方法要多样化。变单一的考试考核为多种途径考核。考核成绩与平时的课堂表现、英语学习档案本,家长评价等结合起来。考核形式以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结合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使评价形式更全面,考核方法更科学。其次,评价内容要科学化。变以前的单纯考试为日常考核与期中、期末评价相结合,将学生平时在课堂内外的表现与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考评,使评价更科学,更接近学生学习水平。再次,评价方式要人性化。变由学校的单方面评价为学校与家庭共同评价。通过英语达标评价,家长随时抽查,家长意见反馈等形式,将学生在校的学生情况及时向家长通报,同时将家长的意见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并通过发放喜报、等激励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快乐英语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二、我们更新了教学方法

课堂上我努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让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在学习中我们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课堂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还注意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组织学生到电子阅览室上网学习英语,让教学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向各传媒、电子网络延伸,使之与社会发展、知识巨增相适应。通过课改以来,我的课堂教学有了明显变化

1、我注意了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以前每堂课有着固定的模式: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小结。现在我们以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起组织、示范、引导的作用。我们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比如知识竞赛、辩论会、动手做、游戏等等,教室里有笑声、有掌声,气氛活跃,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着并快乐着”的思想。

2、我注重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新教材增添了许多图表、图像、文字资料,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把有关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突出了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与人交流的能力,同时知识点不断循环往复,注重新旧知识的结合,让学生“温故知新”。学生由初期的不适应逐渐转变为接受,从不爱开口,到积极发言,踊跃参与,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学会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尤其是在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得以提高。

三、课程改革中的困惑与思考

1、课改中,我在参加了各级各类的培训之后,在实施阶段似乎全凭教师摸索,缺少专家指导,难免要走弯路。能否给我们一线教师多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2、课改要求减轻学生的负担,也确实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教师却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更苦了,更累了,教师如何在课改中减轻负担。

3、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发现,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掌握较多的方法,学到较多的知识,进步很快,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很可能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有的甚至连最基础的知识都不能掌握,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下载开发区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学期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发区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学期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程改革总结材料

    崇信县铜城中学课程改革总结材料 我校按照市县两级教育局关于新课程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的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制定了周密且适合我校实际的新课程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目标。现就三......

    课程改革总结

    2014——2015学年度 赵康初中 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校一如既往地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强化常规管理,进一步转变观念,坚持“为每个孩子未来着想”的办学宗旨,加......

    课程改革总结(合集)

    教学工作总结 肖有全 我校自开始实施预习先导教学改革以来,我积极的参与了这次课程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一些不足。总结如下: 一、实施预习先导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绩......

    PLC课程改革总结

    阜新博创学校 PLC课程改革总结 2010-2011学年度及本学期,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顺利开展并取得一定成效,受到家长老师及社会人士的好评。 我们坚......

    课程改革个人总结

    精选范文:课程改革个人总结(共2篇)课程的改革是教材的改革,文化的改革,更是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

    电算化课程改革总结

    《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总结 在前期进行充分调研、精心设计及实施课程改革方案的基础上,我校主干专业电子商务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实践证明,实施课改后本课程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验示范学校工作总结 剑川县甸南镇中心小学 二00八年七月 剑川县甸南镇中心小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示范学校工作总结 我校成立七年来,在上级的关心支......

    课程改革实验总结[精选合集]

    课程改革实验总结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条件和机遇。作为全省首批进入实验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