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3 06:2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第一篇: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

近几年,理论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的界定呈现多样化。产生了与“教师专业发展(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相关的概念,如教师专业成长、职业成熟、教师培训、在职教育等概念。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更注重的是教师发展的过程,而专业成长关注的是发展的结果。按照各拉特霍恩的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实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成熟可以是专业发展的一个阶段,而旨在促进教师成长的在职教育和教师培训,这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途径。目前存在几种关于教师专业结构研究的不同的分析:叶澜教授(1998)提出了教师的专业结构应该包括专业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三方面。艾伦(1991)提出了学科知识、行为技能、人格技能共同构成专业结构;林瑞钦(1990)提出所教的学科知识、教育专业知能、教育专业精神是教师专业结构的组成部分;曾荣光(1984)认为,专业知识和服务理想构成教师的专业结构。从这些理论上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专业知识是研究者所关注的问题,同时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信念则是教师内在专业发展的动力。

国内外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关的理论。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学者弗兰西丝•富勒(Frances Fuller,1996)编制的《教师关注问卷》,研究勒教师所关注的事物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更迭。提出勒在成为教师过程中教师关注的4个阶段发展模式。包括:教学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景关注、关注学生。

70年代的卡茨(Katz)采用访谈和问卷法研究学前教师的培训和发展。她把教师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求生存时期、巩固时期、更新时期和成熟时期。

70年代末,以伯顿(Burden)为首的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批学者,对处在不同教学生发展阶段的教师进行勒大样本的访谈研究,提出了教师生涯循环发展理论。包括三个阶段:求生存阶段、调整阶段、成熟阶段。

费斯勒(Fessler)在观察、访谈和典型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勒整体、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论。将教师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职前教育阶段、引导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生涯退出阶段。

从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继富勒之后,层出不穷的教师发展阶段理论都是沿着生涯发展或时间序列的思路展开的。他们共同的观点认为教师的职业特点是随着时间而发展变化的;教师的发展过程也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如果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在时间上给予不同的支持,关注教师个性的发展。可以说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研究为我们分析教师所需的外界支持和帮助,以改进教师培训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从历史的纵向时间表我们可以看出,校本课程正好是在20世纪的70年代开始兴起于欧美的,而此时的教育理论界同样将眼光投向了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领域,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发展的研究始于20世纪的60年代,这不是历史的巧合在教育理论上的复演,而是理论与现实发展逻辑的历史契合。课程的变革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在教师面对新的挑战时,无论时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强烈动机还是外部范式转换所提出的新的要求,都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需要课程变革或在更广阔的层面上的变革来实现这种发展。例如校本课程的开发则主要是由校长和学校教师承担的,它无疑可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途径。教师为了完成校本课程开发的任务必须学习相关的课程知识,掌握课程开发的技能。(杨明全,2002)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研究

早期,教师个别专业化策略表现为教师被动地专业化。从教师自身来看,教师被看作是谋生手段。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也是把个人职业阶梯地上升作为工作主要动力。教师的专业化过程被认为是个人的私事,没有制度上的规定和制约。

近代以来的教育背景下,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过程均被“”科学化、“标准化”教师成了“教书匠”,教师所谓的专业化程度取决于其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的熟练程度,教师专业化实践被视为学科内容的知识、教学论、心理学原理及其技术的合理应用。在这种范式下,教师专业化发展被认为是“教”出来的。

20世纪80年代前,临床指导和教师评价一直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方式,是实施被动专业化的措施。临床指导指(教研员、学校领导及其他教学管理人员)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行为的一种现场管理策略注重强调技能、不注意区分不同经验水平的教师以及教师所处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它除了对教师外在行为的记录之外,并没有提供任何有关教师是如何思维、设计等信息,教师在这些方面也无从改进。这种专业化的过程更多的是一种行政上的事务,这种基于“评价”而不是专业发展的教师评价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效果是消极的。

20世纪60年代,斯滕豪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然而防教师(teacher-proof)的专家课程体现却把教师排除在课程之外。80年代,教师中心于课程中心的建立,使课程开发权力由专家向教师转移,这就使得课程开发与教师成长、教师专业发展三者之间融为一体。这种发展的关键在于实践知识的不断丰富,教师的专业性是靠实践性知识,即运用综合的高度见识所展开的问题意识与问题解决的成熟度来保证的。埃里奥特(Elloit,J)认为教师所做的只是验证专业性的假设,没有彻底解决促进教师专业自主的问题,提出了“行动研究者”,主张教师从自己的教学实际中,提出问题,着手解决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进行评价。凯米斯(Kemmis,S)在次基础上又提出了“解放性行动研究者”认为教师应该摆脱专家的束缚,在自己的共同体下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曾庆伟等:教师本位观: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J].中国成人教育,2001.42、王世枚:论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13、栗洪武:论社会学视野中的教师职业地位问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54、张志越:谈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理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65、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杨明全:论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J].河南教育,2000.107、肖丽萍: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中国教育学刊,2002.108、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19989、杨秀玉:教师发展阶段论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1996.610、陈永明: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第二篇: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随时充实新知识并鼓励自我成长,加快自身知识的新陈代谢,使自身的知识与时俱进,并提升专业知识素养,才能具有持续不断的竞争力,不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教师专业发展就在这个时候提了出来。

关键词:高中教师专业发展专业成长

一、引言

随着人们对教育期望的提高,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在传统的认识中,教育一般被定位于“传承”社会文化。但自20世纪70年代后,这种认识发生了“觉醒”。人们开始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科技发展等等社会问题和青少年成长问题与教育联系起来,把社会各方面存在的问题的解决都寄希望于教育,希望教育界承担起更多的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责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观念就是这一认识的真实写照。由于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实施者,所以,这些期望又“顺理成章”地转化为对教师的素质要求。现代教师不仅要有广阔的知识视野,良好的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有开拓的创新精神、精湛的教学艺术等等。因此,教师专业化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随时充实新知识并鼓励自我成长,加快自身知识的新陈代谢,使自身的知识与时俱进,并提升专业知识素养,才能具有持续不断的竞争力,不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教师专业发展就在这个时候提了出来。

二、现状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不断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的改革都对教师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社会进步,使中国教育及其对于教师需求的重点从量的扩展转向了质的提高。所以,教师专业发展对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当前,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国实施素质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和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这些都是对教师职业的特别要求。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专业发展对改进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标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综述

从整个世界范围看,教师教育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我国的研究者们也十分关注国外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向。近几年来,对国外教师教育的研究有增长的趋势,就本文而言,共收集到文章29篇,所介绍引进的内容涉及到美、英、德等6个国家,其中国外作者撰写的有三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师教育改革、专业发展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教师共同体、教师文化等。

研究表明,国外教师教育的发展速度很快。一方面,在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教师教育制度,如美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英国的“入职与发展档案”(Career Entry and Development Profile,简称CEDP)制度和PRP(Performance Related Pay)教师评价制度、新加坡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制度等。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在1998年建立了新教师的“入职档案”(Career Entry Profile,简称CEP)制度,2003年又对上述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进一步推出了教师的“入职与发展档案”(Career Entry and Development Profile,简称CEDP)制度,这是关注新教师职业生涯初期的专业成长、突出教师专业生活的连续性和过渡性方面的重要举措,从而将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4]以上这些充分地说明,许多国家对教师教育改革十分的关注,如美国自二战之后,教师教育体制逐步由半开放走向全面的开放,传统的专门师范院校也逐渐升格转型为综合性大学,由此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对我国的教师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王少非在《教师职前教育改革:来自美国医学教育的启示》一文中,通过对美国医学教育的发展的分析,获得一些有关我国教师职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启示。

另一方面,许多国家的教师专业发展一般是从教师的职后培训开始,我国的情况也差不多,而英国在推动教师教育一体化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从职前教师教育阶段就开始重视并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其中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建立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关系”和“建立入职与发展档案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探索教师教育的有效策略与途径,其中在教师职前教育过程中,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伙伴关系的建构与实践,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较有特色的尝试,如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这种伙伴关系能够较好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从而提高未来教师的入职能力,使他们在毕业时就能顺利地以合格教师上岗。还有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这一实践探索已经对我国的职前与职后一体化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主要是由专门的师范院校或者大学教育学院来进行,都过于强调对学生进行理论熏陶,严重忽视了教学技能的培养。我国若是也能从职前与职后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力图摆脱传统的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相互脱节的局面,必将为职前教育的发展带来希望。

总之,国外教师教育无论从制度层面还是实施层面、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的发展都相当不错,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着力于研究国外的教师专业发展。但是,大部分的研究仅仅停留在介绍国外好的经验,或照抄照搬国外的研究成果,真正能从国外,特别是美英等国的已有理论和实践出发,致力于如何促进我国的职前教育发展,以及职前与职后的统一、协调发展的研究,还并不多见。但是,从研究中不难发现,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队伍在不断壮大,研究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研究的内容在逐步地深入,研究的角度在不断地更新,教师专业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本课题研究的是教师专业发展,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在学校层面探索和总结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促进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和策略。其研究的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基础,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理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本校教师专业素养现实基础。

(2)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包括专业发展的个体特征、群体特征。

(3)研究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包括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因、专业发展需求调研,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分析。

(4)研究、制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方案,包括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实施方案、促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方案的制定等。

(5)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原理。

(6)总结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所以,研究和建立新课程背景下促进高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模式,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具体目标是建立学校主动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问题的校本研修机制和校本管理机制,利用专业技术支持,解决高中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现有专业素质结构与新课程要求不适应的矛盾,培养一批适应新课程要求的高专业素质的新型高中教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教师群体,实现高中教师专业发展与新课程实施过程的同步推进,促进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刚平主编,王建军著:《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2] 王长纯.《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标准参考纲要》[J],《教师教育研究》

[J].2005,第7期。

[3] 苏智欣.《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思想争论》[M],《国际教育纵横—

—中国比较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42页。

[4] 余源晶、洪明.《英国推进教师早期专业发展的新举措——“入职档案”

和“入职发展档案”制度述评》[J],《教师教育研究》[J].2004,第6期。

[5] 王少非.《教师职前教育改革:来自美国医学教育的启示》[J],《教

师教育研究》[J].2005,第3期。

[6] 杨小微、刘卫华.《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

4年版。

[7] 叶澜主编,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8]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 季诚钧、陈于清.《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J].2004,第12期。

[10]丁笑梅.学校重构与教师教育改革必须同步——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经验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5月,第30卷(第5期)

[11]何善亮,许雪梅.《把握教师专业发展特征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2]刘艳霞.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J].《天津教育》,2003年,第2期

[13]刘岸英.《反思型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对反思发展教师专业功能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3年,第8期

第三篇: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性研究

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性研究

摘要:

课题的研究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

一、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知识专业化发展

二、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能力专业化发展

1、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2、增强教师的合作交流能力

3、提升教师的课堂引导能力。

教师是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者,问题即课题,有志于参加研究的教育工作者,第一项工作就是选题。为了选取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就需要学习,钻研教育理论,搜集与分析有关的教育研究情报资料;需要对以往的教育工作经验进行回顾;对面临的各种教育现象细心观察、思索,对大大小小的教育实际问题进行整理、辩析;还要对主客观条件作出正确的分析、估价,很明显,选题就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

正确的选题形式不容易,形成一个适合个人长期研究的选题更不容易,最终形成自己关于某些教育问题的系统观点,研究课题的逐步形成,必然会带来教师更加学习的新气象,其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其促进下不断发展自身条件,由生存阶段到关注情景阶段,再到关注学生阶段的间隔,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才能专业化。

一、新课题促进教师的知识专业化发展

课题研究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专业学科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同时,要求教师要自觉培养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一个专业化的教师所拥有的学科专业知识应当比他所教的学科基础知识更丰富、深厚;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继承者和创新者,能够自如应对和处理一般性社会事务,在学科知识的交叉、融会中寻找到突破口,创新、丰富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应当是一个活的“大教育者”,不仅能开展学科专业教育,而且能给学生更广泛的影响,除了搞好教学之外,还必须了解教育活动的规律和学乍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另外,作为一个专业化的教师,要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外语水平,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还要发展职业道德,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学生有更细微的关心.更充分的耐心和更强烈的爱心,有更高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总之,新课程增强了教师自我提高的观念。

一个教师走上岗位前只有具备了这七个方面的基本知识结构,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新手教师,才能为其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的能力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能力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突出的外在表现。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在原有基本能力(如:设计教学能力、教材呈现能力、反省能力、准确评价学生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等)的基础上,还要提高并发展多种新的能力。

1.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情境教学日益风行,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优化作用更加明显。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知识的整合,适当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教师应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2.增强教师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强调教师的合作能力既是教师工作特点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的合作交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教师间合作交流、师生合作交流、与家长交流交往、与专家合作、与管理者合作等。教师间合作指教师教学前的合作设计、合作备课、合作指导及课后的合作说课、评议、反思等。一方面.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加强课程的整合,形成综合课程,这将消除教师之间相互争夺时间,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现象,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教师要形成弹性化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使教师集体协调一致,教师之间团结配合。另一方面,由于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通过交流,彼此得到心理支持,相互启发、相互借鉴.从而强化反思,汲取力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分担

繁重的工作压力,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完善和科学,使每个人的优势整合为集体的智慧,更是新课题研究的需要

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系统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真正有效的管理和教学来源于学生发自内心自治、自主、合作与负责的良好习惯。如果教师能保持一种宽容、理解、接纳和支持的态度,与学生实现平等和谐的沟通与合作.就能由内而外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反之,缺乏良好师生关系的支持,再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施策略,都无法实现其初衷。为此,新课程从构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的新思想和新策略出发,积极倡导师生形成交互性的“学习共同体”,促使教师把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拿到课堂上现场展示给学生,师生共同合作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紧密地结合起来。

虽然教师与家长之间有着根本一致的利益关系。是共同教育好下一代的合作伙伴,但是,在教育实践的活动中,由于许多主客观的原因,二者在思想观念、教育心理及行为上仍然存在着不理解和对抗的可能,所以保持经常、密切的交流和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教育作为新课程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力量和一员(家庭课程),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助手、推动师生形成交互性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已成为家庭教育的需要,学校教育的需要,更是课题研究的需要。

此外,教师还应加强与教育专家、社会、教育管理者等之间的合作。使课题研究落实在行动上,形成教育的合力,最终运用集体的智慧及合作的力量顺利地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3.提升教师课堂引导能力

从课堂引导能力可以解释为,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遵循教学规律,以高超精湛的技艺适时而巧妙地引发诱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学会思考和言语表达。教师的课堂引导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常用的引导方式主要有:情感引导,即创设情境,通过情感启发学生产生情感反应,进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兴趣引导,即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呈现知识,引导学生为满足其学习欲望而进行探究性学习:游戏引导,即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引出学习内容,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发现、掌握知识:提问引导,即教师用言语讲授、质疑问难的策略向学生

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所学的知识,提问引导要做到所提问题富有鼓励性、开放性、序列性(即递进性)和提示性:实物或模型引导,即教师在课堂上呈现教学用具或教学模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情境综合使用这些技巧。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很高的课堂引导能力,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合理地选择引导方式、引导时间,并注意引导深度,充分体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功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题研究来源于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一定的投入(时间、人才、能力、财力),对样本的选择、研究的可行性,以及人力、物力的配置与保证等方面予以推敲,斟酌,就需要老师建立人本化的管理机制:科学、民主。参考文献:

《河南教育》

《郑州教研》

第四篇: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研究

摘要:

幼儿的地位在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过去,幼儿教育只是形式,希望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现在,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国家的发展依赖于幼儿的成长。幼儿的发展离不开幼儿教师。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前教育质量的好坏,研究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希望有所帮助。关键词: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理念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目录

前言„„„„„„„„„„„„„„„„„„„„„„„„„„„„„„(4)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理念变革„„„„„„„„„„„„„„„„(4)

(一)教育环境的变迁与理念变革„„„„„„„„„„„„„„„„„(4)

(二)教育政策的变迁与理念变革„„„„„„„„„„„„„„„„„(4)

二、传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与实践„„„„„„„„„„„„„„(5)

(一)传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5)

(二)传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结构„„„„„„„„„„„„„„(5)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实施模式„„„„„„„„„„„„„„(6)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变革„„„„„„„„„„„„„„(6)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革新„„„„„„„„„„„„„„„„„(6)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能力结构„„„„„„„„„„„„„„„„(7)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新探索„„„„„„„„„„„„„„„„(9)

四、未来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与反思„„„„„„„„„„„„„„„(10)

参考文献„„„„„„„„„„„„„„„„„„„„„„„„„„„„(11)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变迁,人类的社会生存、经济生活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转向对人类自身素质的依赖,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出现、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提高教育质量成为各国教育改革关注的核心问题。由此,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质量必然的、普遍的选择,幼儿教师也不例外。

幼儿教师是指在学期教育机构中对0——6岁儿童施加教育影响的专职工作人员。幼儿教师在促进儿童智力和社会性发展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教师专业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幼儿教育作为基础的启蒙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也日益突出。为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要求,探寻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成为客观的必然。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理念变革

(一)教育环境的变迁与理念变革

整体而言,中国教育正处在一个新的转折点、新的十字路口,新的变革的前夜。它的基本状态是,从满足需求、解决从“有学上”的问题,向“上好学”的问题转折。这是供求关系的转变,资源情况的变化。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变,是国家已经确立了新的教育理念,新的社会发展观。这个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就是我们急需贯彻和落实的新的教育理想。就是以人为本,返璞归真,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回到“以人为本”四个字上,这就是教育学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价值。我们终于又回到了这么一个起点上,这是非常令人庆幸的,在我看来也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变化。

培养孩子不能只是盲目的给孩子灌输知识,要全面的培养,引导孩子早期有个良好的人格、习惯,健康的情绪、情感等,所以选择幼儿园也要全面的考虑,首先要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看看是不是您所认可的那种。其次了解幼儿园的师资队伍是否稳定,这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第三是否有足够的空间和良好的卫生状况。另外家庭的培养也很重要,比如孩子的身体健康、良好的性格等,所以要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需要家园的共同配合。另外家庭条件好不好并不是最重要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家人的关爱,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着眼于全体教师专业化成长,打破现有封闭的管理模式,为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按照幼儿园的发展规划,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加强与外界环境互动,为教师提供与同行、专家及社会其他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职业人员交流沟通的机会,保障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促使教师在充实专业知识、提升研究境界、完善自身人格的过程中朝着研究型幼儿教师的方向发展。

(二)教育政策的变迁与理念变革

就我国而言,完整意义上的幼儿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始于1903年湖北幼稚园附设的女学,至今幼儿教师教育已经走完100多年的曲折历程,但专业水平还很低。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教师质量要求的提高,人们对于教师职业专业性的认识逐步深入,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党与国家的大力支持,教师教育逐步走向专业化。同时,有关法律也为推进教师专业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

198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各部门、各单位举办幼儿园,应根据国家关于幼儿园教师的条件和要求聘用或任用教师。”

1990年2月1日正式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工作人员应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守,身体健康。”幼儿教师在实践《规程》的教育思想的探索中,探索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增加了幼儿间及师生间交往的机会,注重了教育环境的创设、利用以及活动过程的指导,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丰富了他们的教育技能,提高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①

为了不断提高幼儿园教师培养质量,2005年,教育部下发《关于规范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研究制定教师教育发展规划,统筹规划本地区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科学合理地确定小学和幼儿园教师的培养层次、培养规模和实施途径,要加强对小学幼儿园教师培养的统筹管理,组织开展专项评估,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力量。

二、传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与实践

(一)传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维度:专业理念与师德(涉及的领域包括:职业的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专业知识(涉及领域包括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和通识性知识)、专业能力(涉及领域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

① 张保庆.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试点工作[A].中国教育年鉴[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教师专业化是使教师从普通职业转化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或是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专业水平成熟和发展的状况。其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的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

(二)传统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结构

舒曼认为,教师素质结构包括的范畴分别是:一般通识教育、专门的学科知识、教学原则、教学方式与课程内容、了解学生之差异、教材内容、思想表达与沟通技巧、教育背景及基础知识等八个方面。司奎文在《司奎文对有效教学的观点》 一书中认为,教师素质应包括学科知识、教学技巧、学生学习成果评量、教师专业精神与态度、其他有关学校的服务工作。

NAEYC在2001年至2003年制定了三套有关美国幼儿职业从业者的教育训练计划,三套计划均包含了五项幼儿教育从业候选人在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核心标准。标准一:能够促进儿童的发展和学习;标准二:能够构建家庭和社区的关系;标准三:能够对支持幼儿及其家庭的措施进行观察、建立档案、开展评估;标准四:具有开展教与学的活动的相关知识和能力;标准五:应成为一名专业人士。我国很多学者认为,幼儿教师的职业形象已不再囿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转变为与幼儿具有良好沟通、反思型的专家。例如,学者张博认为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应具备以下特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高的教育能力;掌握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技术;高水平的活动设计能力;与幼儿进行高水平互动的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对环境的设计和使用能力;对问题和幼儿进行研究的能力。

学者张元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将幼儿教师的素质总结为: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实践智慧;合作反思能力;人文素养;批判理性,这五个方面。

庞丽娟教授也从六个方面具体地说明了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对儿童和儿童发展的承诺;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发展的能力;有效地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领导和组织能力;不断地专业化学习。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实施模式

1、讲座培训式教师专业培训;

2、学历进修式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3、关注保教能力的教师专业发展;

4、统一模式的教师专业发展。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变革

(一)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革新

21世纪是一个前进的、向上的、充满着许多未知数的世界。它要求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各方面的才能,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在这个世界中生存。对于新世纪的教师提出了许多要求,因为,新世纪的教师肩负着巨大的责任和艰巨的任务。我觉得、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仅要继承老一辈教师的传统美德,更应该适应时代的要求。

作为新世纪的年轻教师,我们应该养成自己的习惯。因为教师对于动态的课堂情境和幼儿状态的把握,必定只能是局部的、大致的和推测性的。教师能够将幼儿对自己的挑战转化为自己对自己的疑问,转化为一种积极行动的动力。其次,要能带着问题来观察,在观察中思考。在任何的活动中都应该做到心中有大目标,随时调整小目标,同时要不断的接纳孩子的新目标。

幼儿教师专业化基本含义:把幼儿教师视为专业人员,使幼儿教师成为专业人员。把幼儿教师视为专业人员”,即确认幼儿教师的专业地位。“使幼儿教师成为专业人员”,就是通过专业训练使幼儿教师达到相应的专业素质水平,使幼儿教师由普通人成长为专业人员全美幼儿教育协会指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应体现在:(1)对儿童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悟,将心理学、教育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八2)善于观察和评价儿童的行为表现,以此作为课程划的依据和设计个性化课程的依据;(3)善于为儿童营造和保持安全、健康的氛围;(4)计划并履行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全面促进儿童的社会性、情感、智力和身体方面的发展;(5)与儿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成为儿童发展的支持力量;(6)与幼儿家庭家里积极的有效关系;(7)支持儿童个体的发展和学习,使儿童在家庭、文化、社会背景下得到充分的理解;(8)对教师专业主义予以认同。

可见,教师专业地位的确立取决于教师专业素质水平的高低,而教师专业素质的获得是一个动态过程。幼儿教师要通过持续的学习与探究,积累并反思教育经验,才能逐渐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结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水平。在这种完善、提高的过程中,幼儿教师经历了由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由普通人到专业人员的成长过程。

作为担负着培养幼儿这一特殊工作的幼儿园教师,作为身处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社会中的教育工作者,不能没有正确理念的指引。随着我国社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基础教育的观念与实践与时俱进地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幼儿教育正在向着更加人本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幼儿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园教师的基本理念也随之更新。《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专业标准》)提出的“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等基本理念,正反映了新形势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丰富内涵。

一、幼儿为本(一)关于“幼儿为本”的涵义“本”可解释为:基础、主体、根本、本原、本质、出发点、目的等。“幼儿为本”,即“幼儿本位”之意,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幼儿教育上的具体体现,是幼儿教育本质的重要内涵,也是幼儿园教师应秉持的核心理念。珍惜幼儿的生命,尊重幼儿的价值,满足幼儿的需要,维护幼儿的权利,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全面发展等,乃为“幼儿为本”的核心内涵。倡导“幼儿为本”但不能将之孤立化。“幼儿为本”不是“幼儿唯一”,因为“幼儿为本”的实现需要多种条件来保证,否则“幼儿为本”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能力结构

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也可以按其它方式划分。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包含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活动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学习。

1、健康

——增强幼儿的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2、科学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3、社会

——增强自信,培养幼儿乐群、友好的态度和行为

4、语言

——提高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

5、艺术

——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新探索

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要素,用教师的专业发展来领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的不断成长才能带动学校的持续发展。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的素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两个重要指标,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力量,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性工作。如何根据教师自身与外在的需求,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形成一系列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呢?本校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抓手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为进一步了解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理念的研究,特已望亭中心幼儿园为例进行了调查。

有70%的幼儿园教师不是幼教专业院校毕业,也就是说只有30%的幼儿园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教师是幼教专业毕业的。

但是在这70%的教师中,有大部分教师参加了转岗培训来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另外,对于区里举办的青年教师比赛,他们更是踊跃参与,希望以此来不断完善自己。小部分的教师也通过“师徒结对”来“拜师学艺”,学习老一辈教师的专业素养,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让自身能够更好的学到专业知识。通过教师们自身的努力,他们的专业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幼儿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了发展。

1、内外兼修——调动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教师的专业发展,固然离不开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但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内驱力却来自本身。我们的教师如果没有发展自己的内因,也就不能挖掘教师的最大潜能。作为学校应善于发现或创建一个“引擎”,做好一个“离合器”的作用。因此,我们采取了走进心灵、亲近名师等活动来推动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①走进教师心灵,激发教师内在发展需求。

如果要实现利用教师的内在需求来寻求自身发展的策略,首先要关注教师内心的想法与需求,了解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学校围绕“你理想中的教师、你希望学校为你在教学上提供何种帮助、你在教学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等问题,通过民主座谈会、个别谈心会、问卷调查等活动,对老、中、青不同年龄层次的教师展开调研。调查结果表明:77.5%的教师感到工作压力“比较大”和“很大”,在工作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现象。究其原因,首先来自职业自身高强度的工作负荷,还有来自家庭负担和生活压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是简单地搞末位淘汰,而是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调整自己。如:组织教师开展联欢活动,让他们放松心情;开展讲座、咨询,缓解教师压力。我们把关心教师、满足教师的这些需要,作为激发教师内在发展的前提。

②亲近名师理念,促发教师外部发展动力。

让教师走进名师,用名师的坎坷成长之路、渊博的学识和崇高的人格,深深折服教师们,让每个人都由衷升起敬意与动力;让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使教师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促使教师迸发出自身要学习发展的火花,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

请进来——邀请区教研员、名师、学科带头人开展讲座、报告、上示范课等教研活动,不断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激发工作热情。

走出去——外派教师到杭州等地学习全国的特级教师、专家教师的授课及先进教育理念;让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于到区级、市级优质课的磨课、赛课、送课等教学实践活动之中。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看录像——观看窦桂梅、于永正等全国著名教师的亲身讲座(我的成长之路)及国家级、省级的赛课、示范课等。学名师优秀品质、扎实功底、高远艺术,向名师看齐。

写体会——要求每位教师在亲近名师、更新理念之后写出自己的学后感想,寻找差距,激发学习发展动力。

2、因材施策——形成不同阶段教师的不同发展策略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也是指显性之下的隐性发展,比如教师人格的完善,教师个性的张扬,素质的提高,教学风格的树立,教育智慧的形成等等。为了让每位教师都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在活动的始终,使其充分显现出独特的风貌,学校应重视教师个性特点的张扬,积极创设有利条件,以多种形式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发展目标。

四、未来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与反思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幼教改革也全面展开,就要求一线教师由原来的“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化,这也是时代对教师发出的呼唤。这一转化过程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什么是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呢?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主要是指幼儿园教师从非专业人员

为专业人员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品质的发展过程。

(一)自我意识是专业发展的基础

教师专业自我意识是指教师自身对教育情境中自己专业现状的总体认识、体验、评价和期望。当今“以儿童为本”的教育理念呼唤幼儿教师的专业自我意识,要求幼儿教师首先是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的人,应努力成为自觉创造自身职业生命的主体。教师是一种高自律性的职业,幼儿教师专业自我意识对专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幼儿教师的专业自我意识是幼儿教师真正实现自主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既能将幼儿教师过去的发展过程、目前的发展状态和以后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结合起来,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未来的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教育行为,又能增强幼儿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从而确保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取向。幼儿教师的专业自我意识过低或过高,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和阻碍幼儿教师的专业自我发展。例如,如果幼儿教师

认为幼儿教育是一个稳定的、缺乏挑战的职业,是一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

机械重复工作,那么,三十年的幼儿教师生涯或许就是他一年工作的三十次重复

而如果过高估计、过分自负以至虚妄自大的专业自我,则又会导致其因盲目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而藐视教育理论,轻视他人有益的教育。

(二)自我规划是专业发展的关键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积累过程,任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都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存在着发展的阶段性。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就是幼儿教师本人为自己的专业发展设计一个蓝图,为引导、监督和反思自身专业发展提供一个参照框架。为此,幼儿教师需要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全方位分析自身状况,正确判断自身目前所处的发展状态,预期自己的发展方向,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计划,使自己的专业发展在专业元认知的基础上有序地进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要求幼儿教师在制定专业自我发展规划时应做到:首先,自我分析,全面认识自己的能力、兴趣、优势和缺陷;其次,环境分析,把握专业发展的大方向,使自己的发展与学校、社会和儿童的需求结合起来;第三,确立目标,形成专业发展愿景,列出优先发展领域、短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等;最后,拟定专业发展路径,精心设计行动方案。

(三)自我反思是专业发展的方法

美国学者舍恩认为,人们职业水平的提高,最重要的渠道不是离开职业活动的专门学习,而是在职业实践中不断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则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教师成长。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也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多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来源,是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众所周知,专业知识是建立在专业经验的基础上的,但是如果不能对自身经验进行积极的体验和反思,经验对专业知识的增长就不会有多大贡献。积极的体验与思考可以让幼儿教师从经验中学到一些情境化、个人化的实践性知识,领悟教育的意义并提出新的教育方法。为了进行有效的体验和反思,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撰写反思札记帮助自己进行教育反思。反思札记的撰写比较随意,就是把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和困惑记录下来,以帮助自己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我们可以将撰写反思札记看作幼 儿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它将十分有助于幼儿教师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教育反思能力。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参考文献

1、刘英.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看幼儿园课程改革;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2、张元.试析幼儿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及其实现途径.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3邓泽军.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问题与建议.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4、陈金菊.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阻碍因素之分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年01期

5、丁小明.严权.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6、彭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7、张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

宜顺论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总课题

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中期研究报告

课题摘要: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学校,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本课题根据吉化九中两年来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轨迹,探索了一条提高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并从中总结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其本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是学校教育持续改进的最深刻的变革力量,是学校教育不断提升的动力源泉。教师的专业水平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被世界所公认。早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就提出了“教师职业即专业性职业”的观点。1996年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上又明确指出改善教师地位,“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不少国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教育是专业教育。我国在《教师法》中也规定了“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不可避免地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深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落实“十一五”工作规划,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构建和谐普惠的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科学、合理、高效的教师培养工作机制,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承担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现实意义

首先,新课程改革以来,随着各种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地理教师的课改理念逐渐增强,也曾参与过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若干课题,但科研的意识不强烈,教学教研活动开展不活跃,对理念的更新到教学实践的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困惑,缺少个人发展的目标和规划,缺少创新的动力,长此以往产生了职业倦怠。

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以地理教师为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既注重解决当前学校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运用各种策略增强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的质量,增强教师主动学习研究的意识,以研促教,以教促研,最终达到全面促进地理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2、理论意义

通过三年“地理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探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总结研究的经验,将实验的结果提升为理论,为今后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教师成熟发展阶段论

福勒和布朗(Fuller & Brown 1975)指出:一个教师的成熟发展必须经过四个阶段:

1、学前关注阶段:职前培养阶段。对于教师的角色处于想象阶段。

2、早期生存关注阶段:初次任教阶段。能否得到领导的赞扬、同事的认可、学生的尊重、家长的满意是能否顺利渡过这一阶段的关键所在。

3、教学情景关注阶段:教师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教学情景中的种种问题和限制上,他们关注学校能否提供他们教学上所需的资源和条件。但他们所关注的仍是他们在教学情景中的教学表现。

4、关注学生发展阶段:此阶段的教师,已能自如地把注意力从自我身上转移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上。经过前三阶段的发展,他们已能适应现实的教学情景和本身的工作任务。因此,他们更能够专注于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成果。

(二)教师成熟发展循环论

菲斯勒(Fessler,1985)提出。所谓循环,即认为教师的发展轨迹并非是一种直线式的阶段模式,而是一种具有可循环的、可重生的发展系统。教师的发展是个人环境(家庭影响、成长经历、重要事件、个人气质和个体经验等);组织环境(学校自然环境、人际环境、专业组织机构、管理风格和社会期望等)和生涯环境(职业引导、能力建立、职业热情、生涯挫折等)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教师不仅是一种行业,更是一种专业;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点不在于学习专业知识,而在于提高专业能力和专业品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师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价值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途径是对教学进行持续不断地研究和反思;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在师生共同的生活世界中教学相长;优秀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教师必须以教师专业发展的思想引导自己成长,在不断丰富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与能力的同时,加强自身专业精神的修养与提高。建构论认为:随着皮亚杰对人的认识发生机制的研究以及建构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认为知识是不固定的,不断扩展的,是在学习者和教学者之间互动共同建构的。因此,强调教师是成长过程中的人,需要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把知识变成完全个人化的而不是外在于自己的东西。反思论范式:主张教师的成长应该培植起反思的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不断的专业成长。这种培养范式正逐渐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主流。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1、研究内容:

力争通过四年时间,探索一条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培养地理教师强烈的专业发展意识,达到“要我发展——我要发展——我能发展”的理想境界;要有强烈的反思意识,在反思中不断进步,不断前进;要有强烈的科研意识,由教书匠向教育家不断迈进。使地理教研组的全体教师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应对未来社会教育挑战的能力;在教育理论、学科专业和文化修养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学方法、教学风格、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探索成果,有显著的教育教学业绩。在此基础上,发掘和培养一批面向21世纪的骨干教师、名优教师,通过其示范和表率作用,带动教研组整体素质的提高。

2、研究目标:

①健全的专业情意

钟情于地理教育事业,并把从事地理教育工作看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具有坚定的职业认同感,强烈的职业成就感,良好的职业责任感。

②先进的专业理念

具有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进步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具有符合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地理课程观、地理教学观、地理评价观;具有符合地理学科特点的科学观、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

③广博的专业知识

多读书、勤思考、善积累、常反思。不仅复习巩固地理学科的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地理学科的教研动态,同时也要研读教育专家的论著,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达到既广博又精深的专业知识储备。

④精干的专业能力

具备稳健扎实,实用性强的地理基本功;具备对地理区域进行综合分析和考察的思维力;具备业务娴熟、运用自如的地理综合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地理专业软件进行地理教学等的地理教师专业能力。

⑤远见的专业发展

具有强烈的专业发展意识,达到“要我发展——我要发展——我能发展”的理想境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方法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2月)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组织成员学习了《吉林市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实施意见》,孔凡哲教授的专家报告《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认识了教师专业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影响,明确进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的重要性。

2、组建课题组,明确责任分工。2010年10月,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确定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应的责任分工

3、确立课题研究方向,制定研究计划。围绕课题的目标与课题实施背景,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课题组成员开展了科学的论证,设计研究方案,填写课题《申请议定书》,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具体的操作步骤。

4、加强师资培训,提高科研能力。利用教研组备课,组织成员学习了“建构主义理论”“校本教研”“多元智能理论”等。

(二)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1年3月—至今)

1、利用集体备课,提高教学能力

采取“先行课”引领集体备课的方式,严格按照“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细备”三个程序进行“说课、听课、评课”活动,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2、、利用化雨杯,锤炼教学艺术

利用学校举办的“化雨杯”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与观摩课的听、评课工作,即时进行反思,积极参与“同课异构”,立足课堂,引用所学理念,模仿名家名师,锤炼自身的教学艺术。

4、利用自学,提高专业水平

阅读专业书籍《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中国国家地理》等现刊,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研读教育专家的论著,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

5、利用学院大赛,增强合作意识

利用学院举办的“学苑杯”备课大赛和组题大赛的机会,通过任务分工、相互合作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提升教研组的凝聚力。

6、利用名师讲坛,提高职业道德

利用学校每个月组织的名师讲坛,学习名优教师刻苦钻研的奋斗精神,学习他们忘我工作的敬业态度,学习他们团结合作的团队意识。

六、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理论成果

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是构建和谐、普惠教育体系的工程,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程,是创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名师培养机制的工程。它关系到教师队伍的质量,关系到民族教育的兴衰,为此名师工程应讲求策略,合理规划,共谋发展。

1.名师引领的策略

名师是一面旗帜,引领着教师队伍向着更高更强的方向前进;名师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年轻教师的执迷心田;名师是一座桥梁,背负着国家教育的美好明天。名师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名师应以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来影响他人;以学而不厌、认真务实的工作精神来打动他人;以乐观向上、心胸豁达的工作态度感染他人。借助名优地理教师的示范、激励、辐射、引领作用,带动地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带动全市地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理论奠基的策略

理论是实践的基石,没有思想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只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工作。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定期组织教师“走出去”与本市学校进行学术交流,与其他省市的学校进行交流,感受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定期把教育专家“请进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帮助教师在梳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更新观念,深刻反思,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可以通过自读自学活动,摘抄笔记、记录反思促进教师学思结合,联系实际,融会贯通。

3.注重实践的策略

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又指导着实践。只有在反复的实践教学中,理论才能得以证实和运用。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为此课堂教学是我们的根本,上课、观课、评课、反思是提高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平时教师应参与优质课、研讨课,积极评课,即时进行反思。立足课堂,引用所学理念,模仿名家名师,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水平,提高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锤炼自身的教育艺术。

4.任务驱动的策略

为了保障教师高效地工作,快速地进步成长,敦促教师顺利地完成既定的目标,学校要为教师的发展创造外部环境,为教师的成长搭建绿色平台。每个学期作为学校要求的任务,要求教师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如:写一篇读书心得、写一篇教学反思、写一篇教学案例、上一节精品课、写一篇教学论文等等。在任务驱动下,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机。以任务驱动为手段,引导教师在创新性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自我突破。

5、规划发展的策略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不仅社会在变革,学校在变革,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变革。这种自我变革的重要手段就是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教师每个学期不仅思考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划,设计出自己在这个学期的提升目标和行动计划,而且还应该对学生的发展目标做出规

划,设计出学生在本学期知识和能力发展的目标。只有建立起充满活力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以自我规划作为动力,开发自身的潜能,实现自我管理,使教师变成教育教学的积极参与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才能使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步走向独立自主的轨道,最终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境界

6、支持、管理的策略

教师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在时间、资源等方面的必要支持和管理。首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应当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使之成为从外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力量,如建立档案袋管理制度,地理学科建设制度,地理基本功训练制度等;其次,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努力创造条件使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结成伙伴,通过探索、交流与对话创造出新的教师教育文化。此外,充分的学习和合作时间、丰富的学习和教学资源、友善的同事关系和支持性的领导方式、互动的师生交流和相互理解等,共同构成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实践成果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三年来,在市学院的督导下,在基地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专家的亲自指挥下,地理名优教师在各个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七、课题研究带来的思考

1、一流的教育,需要有一流的名校,一流的名校需要有一流的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是一项长期坚持不懈的工程,是一项功盖千秋万代的教育工程。所以本次课题研究没有结束,才刚刚开始。它随着社会的变革,人才的需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要加强。

2、为了应对知识的快速更新,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教师个人应该有专业发展的需求,由内而外释放自己想要发展的愿望,运用自我约束力,自我规划力,自我管理能力,把专业发展看作自己日常的一项教学工作,日积月累,厚积薄发,最终实现自己人生和事业上的双飞跃。

3、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只靠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和个人的愿望,也应该得到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平台,挖掘途径,这就需要学校和政府的大力投入。从本次课题研究情况来看,学校和学院给教师提供的理论学习机会较少,教师们没有得到专家的亲临指导,所以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提高教慢。

参考文献 :

[1]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探讨教师教育

[2] 教师团队策略研究作者:吕巧芳

[3]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内涵的关键作者王建军

[4]论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意义与内涵

[5]运用教育信息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课题作者闫杰张爱迪

[6] 《以校为本 研评一体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课题实验结题报告作者赵艳霞

[7] 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些基本理论作者 卢晓中

[8] 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地理卷陈尔寿

下载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综述(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专业发展

    一、 名词解释 1.教师专业化: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读后感 读了《教师专业发展》,收益颇深。通过学习我对教师这一专业的发展阶段有了更深的理解。 国内外学者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与研究角度、提出了各式各样的......

    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教师轮岗制 教育学院12级小学教育5班 郑婷婷 120101431 从2013年11月实行教师轮岗制到现在已经一年多过去了,犹如在襁褓中的婴儿一般,人们对它好奇非常,有赞美有诟病,而本文......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发展特点 第一,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

    2014年春季 期末作业考核 《教师专业发展》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合作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2.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哪些基本模式? 3.根据舒尔曼的论述,教......

    教师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 一、历史演进:原始阶段——泛专业化阶段——初级阶段——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的特点:1、教师呈现高学历化2、教师聘用证书化 3、教师培养专业化 4、教师培养终身化) 职业......

    开展小课题研究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开展小课题研究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万红云 ——玉带山小学教师校本培训讲座稿一、什么是小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校本研培的一种新形式。它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校本......

    信息技术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信息技术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桂平市寻旺乡绥陵小学 何丽英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乡村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乡村教学改革,加快实现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