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教师的生命之源 师德学习体会
学习——教师的生命之源
——师德学习体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永恒。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急剧加快,学生的认知水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具有了更高的起点。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如果自身不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就无法完成这一使命。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教师只有连贯的、持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足够的把握,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俗话说,给学生一滴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而现在是老师要有源源不断的自来水。这些自来水从哪里来呢?学习就是教师生命的源泉。简而言之,这就要求教师要活到老学到老,也就是所谓的终身学习。
1.累计专业知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的责任已不仅仅是“教书”,完成教学任务,更是“用教材教学生”,达到学生心智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育生标准的提升要求教师必须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能力向多元知识储备、多种教育手段运用能力方向发展,成为“复合型”教师:
一是较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除了学习并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求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认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研究学生的群体特点和个性气质,加强对学生的个案研究以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心智构建。
二是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素养。没有对专业学科知识的全面学习和深刻理解,就不可能在学科教学中取得理想的绩效。一方面,教师要全面而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了解本学科的教学发展动态及最新理论成果。教师对学科知识理解的越深刻,在日常教学中越能有效驾驭,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理想,额外负担就越轻。
三是广博的知识视野。完善的专业学科知识结构可以帮助教师胜任本学科教学,而多元知识储备又可为教师的教学和自身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现代学校教育中,学校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促使教师加强对其他相关学科的了解,扩大边缘学科的把握,提高校本研究过程与方法的驾驭能力,重视对综合实践活动
开展指导作用。
教师若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选择和组织,不但要对所教授的内容融会贯通,能够得心应手地将真理呈现给学生,而且要善于在讲课中留有余地、巧妙设疑,给学生留下疑问和思考的空间,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寻找真理,使学生得到的这一碗水也成为活水。要达到这一境界,单靠丰富的科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想象力,富有爱心和教养,具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并具有努力付诸实施的责任心。因此教师除了要终身学习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外,还应该广泛阅读,涉猎各种知识领域,尤其要注重学习经典原著,积淀自己的人文底蕴。当然,对小学教师来说,社会实践经验也是自己业务知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拥有的不仅是一桶水,而是一条源源长流的小河。而这条小河的源头活水,只能来自于教师的终身学习。
古语有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博观而得取,厚积而薄发”。对自己本专业之外的其他学科的适当学习可以拓宽教师的文化思维,可以使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更加自信。
2.提高在教学中的探究创新精神。教师的终身发展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较低层次,教师能胜任教学,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求;第二层次是合格层次,能驾驭教学,能够较好地因材施教,成为教学中的骨干;第三层次是较高层次,能研究教学,追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在学生的成长中求得自我发展;第四层次是最高层次,追求自我超越,致力终身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创造自己的教学实绩和构建理论研究特色,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胜任教学是基本功夫,驾驭教学是自我提高,研究教学是发展能力,终身学习创造特色则应当是教师矢志以求的成长目标。
3.教师的品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品格犹如一面无声的旗帜,时时刻刻感召着学生,是教师育人的基石。在教师的品格内涵中,除了那些最基本的、恒久的,如敬业奉献、严谨求实之外,更有许多是需要随社会的发展而充实新内容的,因为教书育人包含着太多的时代要求。教师的职业决定了他所面对的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学生,他们生活在现代,要适应的是未来,因此他们必然是不断发展且极富变化的,千篇一律的说教根本不可能打动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唤醒和弘扬学生自然天性中蕴藏着的探索冲动,就必须做到诲人不倦,真心地
关注学生,了解学生,善于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为学生所接受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启发引导;教师要不懈地提倡和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就必须做到宽容和平等,尊重学生,在交往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和选择,鼓励学生对书本或权威进行反思和质疑,包容学生的幼稚和偏激,以讨论的方式与他们交换意见和看法;教师要用心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就必须指导学生探索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和资源进行学习,尤其要指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凡此种种,都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其品格中不仅要有为人师表、自省其身的传统为师之道,还要有能跟上时代发展的内涵。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除了要努力学习现代科学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因为一个人的人文素质直接决定了他对人类、自然、民族、社会的态度,也决定了他的价值观、责任感、是非标准、行为准则等等,而这些正是人的品格中的核心内容。但人文素质的提高是要靠长期不断的人文积累和内化来实现的,所以教师只有抱定终身学习的态度,将自己视为一个不断成长的人和持续的学习者,才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随时对自己的观念、态度、方法、行为等进行反思和调整,保持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
4.适应实验新教材的教学
在教材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于现在所有知识,那是行不通的,尽早会被社会淘汰,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加强对教材的驾御能力,才能因材施教。
作为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新问题、新矛盾也接连不断的出现,要想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从中总结更多经验,发扬优点,改进缺点,不断探索新的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成绩。
学习——教师的生命之源
濮阳市油田第二十中学李秀平
第二篇:生命之源
水,生命之源
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直接养育着4亿中华儿女,然而,就是这样一条举世无双的黄金水道,如今却成了两岸人们排放废污水的下水道,倾泻
而人的各种废物垃圾,已使长江污染越来越严重。
长江污染情况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原因何在?怎样找到彻底解决的方法?长江沿岸隔不多远便有一股污水哗哗流出。究竟污染严重到什么程度?据湖北省宜昌市环保局局长和总工程师介绍,单宜昌城区,就有27个大大小小的排污口直接对着长江,每天未经任何处理排入长江的生活污水达15万吨左右!据重庆市万州区环保局金立伟副局局长介绍,万州城区沿长江边大小排污口不少,排入长江的工业废水每年达1 300万吨左右!据重庆市环保局双达标办公室贾惠生介绍,重庆市区宜泻长江和嘉陵江的排废污水口大大小小至少有100个以上,每年排入长江的工业废水10亿吨,生活污水3亿吨!资料显示:四川省,每年有17亿吨废污水未经任何处理排入长江:上海市,每在约500万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任何处理排入长江。据统计,长江两岸每年像这样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的废污水已高达200亿吨以上!污水对长江水质污染情况如何呢?通过环保部门的取样化验,发现这些废污水中携带着超过标准几倍、几十格甚至上百倍、上千倍的有害物和有毒物。其中主要包括粪大肠菌群、石油类、有机物等。如重庆市万州区环境监测站2月23日一份抽样调查表明,万州区环保局职工宿舍下水道通过沼气池所排放出的污水中仍每升含240万个粪大肠菌群,超标240倍!另外抽查的区罐头厂、区中心医院职工宿舍区等单位排放的污水中粪大肠菌群
也都严重超标200倍以上!
除此之外,长江上还有300多家航运企业,数十万艘船舶在长江上日夜航行,其中每年仅客轮向长江倾倒的生活垃圾就有3万多吨,未经任何处理的含油和生活污染水3.6亿吨。不仅如此,每天还有数万吨固体废弃物堆放在长江边,等待过洪水的冲刷。仅以三峡库区为例,库区每年固体废弃物堆积总量在2 170万吨以上,每年汛期,经暴雨和洪水冲入江中的废弃物就高达462万吨,使长江的水质“雪上加霜”。污染一天天严重,母亲河一天天变脏。记者看到,重庆市、万州区和湖北省宜昌市等沿江城市的部分江面的污染带,已由过去的30米宽扩展到如今的50多米宽!并且还有进一步的恶化趋势!
第三篇:教师师德学习体会
把握师德灵魂践行高尚教育
丰惠镇中学王贵杨
经过几天的德育学习,感悟《爱与责任,教育因你我而美丽》的师德主题内涵,我对师德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师德师风是指导教师沿着正确道路前行的方向和灵魂,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会受到学生的关注和思考。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我们应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才能满足社会对教育的迫切期望与要求。
一、关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获得阳光发展
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全意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关心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与责任,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作用。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去关心、尊重、信任并严格要求学生,事事从学生的崇高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的进步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这样教师的爱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性。
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必将最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有利于提高教育的实际功效,进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快乐成长,共同进步。回想我以前的成功教育,若平时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会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也让每一个学生无论在品德方面还是在学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长进。
二、热爱教育事业,耐心做好每一天教学工作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育的目的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感悟师德,践行教育,就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我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创造性地备好每一堂课
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高深的学识、高尚的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平时的工作中,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在对学生学业引导、施教方面能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平时多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
教学。知识无止境,教学无定法。今后在我的工作中,我多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学生欢迎的人民教师。
在具体的备课中,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围绕学生的实际,来设计教学。
1、了解学生己有的知识: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
2、学生不知道什么?学生在什么方面有困难。
3、学生想知道什么?即学生的兴趣。他有什么需求。
4、学生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多听听学生的感受,这样会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5、用什么方法去了解学生?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课堂观察,感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外表情绪上的每一丝变化。设计一些问卷调研,了解学生的现状。一个学期每个大的单元做一次或两次练习,了解学生有哪些问题,有哪些困惑,这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
第四篇:教师师德学习体会
教师师德学习体会
我觉得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包括有以下四点:
一、基本素质
教师的基本素质首当其冲的是师德素质。师德不能等同于职业道德,但却函盖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重要的在于“师”字上,即为人师的职业道德;再次就是人文素养,遵守文明公约、法律法规等,并成为践行的时代先锋。也就是说,教师要在遵守社会文明等方面真正为人师表!
二、基本知识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必然要求每一个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即包括教育理论、学科知识、心理学知识等。还应包括学科的前沿知识;因为现在的学生压力大,心理又非常脆弱,这就给教师的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教师的基本知识应该要有心理辅导的知识,再说,教师本身也需要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
三、基本能力
我认为应该是学习能力、科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写作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协作能力等。知识日新月异,特别是网络的盛行,让知识的传播与创新更快,因此,教师如果没有学习能力,不能与时俱进,便会成为时代的落后者,会影响到自身的发展与教育水平。况且,现在对于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成为这一理念的先驱。
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但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或了解科研的方法,或参与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应该是教师要积极投入的一种体验。
师的协作能力体现与社会、家长等的协作,因为教育是一个协作性很强的工作。此外,教师在课堂上的新角色是学生的协作者,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提出,给了教师一定的课程话语权,这需要教师的协作能力等。
四、基本技能
教师的基本能力不能通过短期的训练而成,但基本技能却可以。教师的基本技能我认为应该包括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指撰写教案、说课、教法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还包括听、说、读、写。听主要是指应该学会倾听,这是一项交际的基本技能,学会倾听,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说应该是指普通话水平,并包含表达、讲解,如果说出的话学生不明白,那肯定会影响教学质量;读,我觉得除了读书之外,更重要的应还包括读学生,学生是一本书,不易读的书,教师只有读懂学生这本书,如此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写,这里的写应该是指三笔,即粉笔字,硬笔字,还有毛笔字。
以上是我的初步思考所得,如有不是的地方,欢迎指正。谢谢!
第五篇:教师师德学习体会
教师师德学习体会(精选多篇)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工作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队伍建设的总枢纽,也是搞好教育战线行风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成败与否的关键.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教
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打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追逐短期效益,盲目地乱办班,乱收费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学生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关爱学生.四是教育评估机制,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
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
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有晚,有先有后,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二,以身示范,情感育人.搞教育不能搞形式主义,这也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责任心都很强,然而,仅仅有责任心是不够的,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去面对学生之间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琐碎小事也会变得富有诗意,不仅要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还要有爱的艺术.三,加强学习,树立先进理念.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已经成为衡量
教师师德的最低标准.当代师德不仅要有高度的政治思想觉悟,高超的教书育人之能,还必须具有高雅的情趣,健康的身心,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懂反思,讲合作,富有团队精神.在工作中要不断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通过学习,使教师树立起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教育价值观等,努力使对教师师德的外在要求,变为广大教师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为.四,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行为规范.可以通过建立师德调查问卷及通报制度,在评优表模,晋职晋级等方面坚持”师德一票否决”.通过这些方式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师德意识,使他们学有内容,赶有目标,行有规范,促使师德建设走向自觉,健康,协调发展的轨道.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只要我们广大教师精诚团结,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师德修养,一定会建立起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适应跨世纪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教师师德学习体会
实验小学李新
当今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育人观念在不断更新。本人自我创新意识薄弱,偏向注重经验操作层面上。因此本人应加强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善自我。把沉于经验上的东西与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结合起来,脚塌实地深入研究,并努力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时,有时不冷静、有急噪情绪,表现在对学生说话上有些 烦躁。本人反思;对待学生的严格并不等于训斥和语言粗鲁,应该用关怀和亲切的言语、以自己良好的心态、来教育、帮助学生,让学生自己醒悟和反思、达到教育的目的。避免出现没有修养和说话粗鲁的态度,应加强自身修养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
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形象。
以后我还要继续坚持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依法治教,依法从教,为人师表,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思维方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努力在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心理上疏导,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做学生喜爱的老师。做一个人人赞美的好老师。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 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天天学生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问题是我对他们关心太少了,作为一个教师,要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感受到教师的爱心,的确有些困难,因为我要面对的是几个班级的学生,精力较为分散。而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教学双方互相了解、互相配合,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并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思想认识问题,使他们健康地成长。也就是说,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
把握师德灵魂践行高尚教育
丰惠镇中学王贵杨
经过几天的德育学习,感悟《爱与责任,教育因你我而美丽》的师德主题内涵,我对师德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师德师风是指导教师沿着正确道路前行的方向和灵魂,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会受到学生的关注和思考。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我们应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责任意识,才能满足社会对教育的迫切期望与要求。
一、关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获得阳光发展
教师最崇高的爱是全心全意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关心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与责任,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作用。爱是教育学
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心实意地去关心、尊重、信任并严格要求学生,事事从学生的崇高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的进步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这样教师的爱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从而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性。
教师尊重学生,爱学生,必将最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拥戴,有利于提高教育的实际功效,进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快乐成长,共同进步。回想我以前的成功教育,若平时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既统一严格要求,又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会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也让每一个学生无论在品德方面还是在学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长进。
二、热爱教育事业,耐心做好每一天教学工作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育的
目的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感悟师德,践行教育,就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完成学校领导教给我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
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创造
性地备好每一堂课
作为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高深的学识、高尚的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平时的工作中,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取长补短。在对学生学业引导、施教方面能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平时多钻研教材,探讨教法,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
教学。知识无止境,教学无定法。今后在我的工作中,我多注意从各个方面来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学生欢迎的人民教师。
在具体的备课中,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围绕学生的实际,来设计教学。
1、了解学生己有的知识: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
2、学生不知道什么?学生在什么方面有困难。
3、学生想知道什么?即学生的兴趣。他有什么需求。
4、学生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多听听学生的感受,这样会对我们的教学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5、用什么方法去了解学生?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课堂观察,感悟学生
在课堂上的表现,外表情绪上的每一丝变化。设计一些问卷调研,了解学生的现状。一个学期每个大的单元做一次或两次练习,了解学生有哪些问题,有哪些困惑,这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
乐教勤业,为人师表
近来,我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这一具有深刻长远意义的中央文件。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了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的重视程度,以及中央关于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决心。就此,我谈谈对此《廉洁准则》的一些个人学习心得:
1、强师德,即时刻保持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廉洁从教的作风。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担负着培育新一代中国未来人才的历史使命。担负奠基工程的我们,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我们的知识底蕴直接关系着我们教学的好坏。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们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学习,丰富自己,钻研业务,为人师表,在教学中尽显教学本色:快乐生活,让愉快的教学成为自己生命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也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灿烂美好。师德好是一名教师的道德水准、立身从教的综合体现。师德不是建立在学位、学识基础之上,而是在德育的教化和熏陶、法纪的约束、工作的磨砺中逐步形成的。良好的师德,能够营造教书育人的浓厚氛围,能够发挥弘扬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文化的重要作用。强师德就要加强自身修养。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社会认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所以,作为一名好教师,更应“强师德、讲修养”,才会牢记使命,牢记誓言,才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对得起手中“俸禄”,对得起良心,做到俯仰无愧,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才会在重大关头、关键时刻的锻炼和考验中坚定信念,在处理各种复杂问题中
经受考验,不断铸就教师品行,从而真正树立教师高尚的从教品格。2、树形象,即做模范“带头人”。
首先要在弘扬教书育人的工作作风上做表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和谐。为了实现全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和重大战略任务,迫切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教风,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只要做到“权为教所用,情为教所系,利为教所谋”,就能在师生中树立教师的良好形象。其次要在遵守规章制度方面树形象。即要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时时刻刻用规章制度约束自己的言行。即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最后要在体察教情,深入实际树形象。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吃亏,“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须切实深入教学,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在求真务实的思想指导之下,积极响应科学
发展观以学生为本的深刻要求,以此自勉,进一步加强自身党性的修养,始终作好传播先进文化的忠实代表。要谦虚谨慎,身体力行,脚踏实地,多干实事,多干好事,不要夸夸其谈。要时刻勉励自己,鞭策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
3、要勤学。
学习是充实头脑的有力武器,是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善于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教法,不断为自己“充电”,深入实践,倾听各方意见,要学以致用,善于提出富于创新教育精神的举措。学规范是我们进行教书育人重要准则,是教师做人的“行为指南”;强师德是我们进行工作的道德准则,是教师做人的“纠偏器”;树形象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我们的必然结果。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个要求,为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是政治原则和行为准则,也是人生追求和道德规范;是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也是个人健康成长和不断进步的重要保证。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实践“学规范、强师德、数形象”的各项要求,自觉改造主观世界,用这一强大的思想武器,进一步武装我们的思想,加强先进意识的监督指导作用。用我们的思想树立新形象,用我们的作风树立新形象,用我们的绩效树立新形象。
“是人民在养着我们”,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谦恭之心看待我们 的工作,才能完成好党组织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才能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人民满意。
教师师德学习体会
我觉得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包括有以下四点:
一、基本素质
教师的基本素质首当其冲的是师德素质。师德不能等同于职业道德,但却函盖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重要的在于“师”字上,即为人师的职业道德;再次就是人文素养,遵守文明公约、法律法规等,并成为践行的时代先锋。也就是说,教师要在遵守社会文明等方面真正为人师表!
二、基本知识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必然要求每一个教师要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即包括教育理论、学科知识、心理学知识等。还应包括学科的前沿知识;因为现在的学生压力大,心理又非常脆弱,这就给教师的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教师的基本知识应该要有心理辅导的知识,再说,教师本身也需要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力。
三、基本能力
我认为应该是学习能力、科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写作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协作能力等。知识日新月异,特别是网络的盛行,让知识的传播与创新更快,因此,教师如果没有学习能力,不能与时俱进,便会成为时代的落后者,会影响到自身的发展与教育水平。况且,现在对于终身教育或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成为这一理念的先驱。
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但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或了解科研的方法,或参与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应该是教师要积极投入的一种体验。
师的协作能力体现与社会、家长等的协作,因为教育是一个协作性很强的工作。此外,教师在课堂上的新角色是学生的协作者,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选修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提出,给了教师一定的课程话语权,这需要教师的协作能力等。
四、基本技能
教师的基本能力不能通过短期的训练而成,但基本技能却可以。教师的
基本技能我认为应该包括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指撰写教案、说课、教法与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方法;还包括听、说、读、写。听主要是指应该学会倾听,这是一项交际的基本技能,学会倾听,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说应该是指普通话水平,并包含表达、讲解,如果说出的话学生不明白,那肯定会影响教学质量;读,我觉得除了读书之外,更重要的应还包括读学生,学生是一本书,不易读的书,教师只有读懂学生这本书,如此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写,这里的写应该是指三笔,即粉笔字,硬笔字,还有毛笔字。
以上是我的初步思考所得,如有不是的地方,欢迎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