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校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
技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实践性教育环节的改革,也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新的课题。为培养适应职业岗位群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知识水平的能力结构,即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技能操作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生产一线,虚心好学,吃苦耐劳,以培养的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新的“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的职业素质:“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的骨干力量,是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因而“双师型”教师必须掌握职业教育的特殊规律,拥有职业教育的特殊技能。新型的“双师型”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1、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既具有教书育人,又具有进行职业指导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2、具有扎实的实践技能
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已就业为导向”坚持培养向生产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这就是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
3、不仅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行业职业素质,还具备宽厚的行业,职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4、具备相当的管理能力,即在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教学管理能力的同时,更要具备企业,行业管理能力,懂得企业和行业管理规律,并具备指导学生参与企业、行业管理的能力。
5、具备相应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既要适应科技和经济等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善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
二、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成败关键在教师。要从根本上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真正使教师成为其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技能,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一体化课程教师,就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建设。
1、培养、引进年轻骨干充实教师队伍,一方面从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中直接引进理论课教师,另一方面利用企业办学的自愿有事,通过考核引进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生产技术人员充实到实习教学岗位,同时识读从本校优秀毕业生中选拔留校进行培养。
2、开发企员培训和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学习贯彻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基本思想。
三、校企合作、学研结合校企合作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校企合作,可以促使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是教师了解和熟悉地方与行业的需求,增强教师的工作和社会实践经验,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分析能力,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此外,企业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本身就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最好补充。
进入企业锻炼的教师,要加大提升自身素质的力度,企业是讲求
实效性的,企业所需要的是能给员工提供一定的心里辅导与激励,在个人管理与时间管理等方面能够提高生产效率的培训,这就需要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经验和知识,也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管理学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企业不需要夸夸其谈、纸上谈兵、他们需要的实际的指导,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另外,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和给学生上课有很大差异的,教师一定要掌握好理论性、实践性与行业性知识合作的之间的过渡,这种分寸的把握也并非易事,企业对与之合作的研究人员的期望值,无疑会对合作研发模式形成,对参与合作研发的教师更是一个很大挑战。这就需要学校针对企业所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师进行一系列提前培训,以显示出学校教师本身特有的优势,对“双师型”教师的提升起着关键的途径。
校企合作,学研结合,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通过校企合作,可使教师了解企业先进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方法,充分利用产学合作的契机,直接从生产一线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为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企事业单位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可以通过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从事相关的技术和管理工作,将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带给企业,加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这样的双赢是学校和企业都企盼的。
四、不断充电学习,自我提升
技校教师要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就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学历和掌握的知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更新和充电,接受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整体化。首先要
熟练业务,提升教学能力,积极参加校内校际间的学校交流和探讨,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参加专业技能大比武活动。其次,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途径,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加强现代教学技能的训练,注重提高实践能力,争做“双师型”教师。
五、加强岗前、岗后培训
从职业教育本质特征看,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除应具有普通教育的教师资格之外,还应具备与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相适应的实践工作经历或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因此,无论是缺乏经验的教师还是新分配来的毕业生,都必须到企事业生产,管理第一线进行实习锻炼,掌握最新的操作技能,并应尽快考取相关的上岗证或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把获证与实际技能锻炼有机结合起来,尽快建立一支能适应职业教育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第二篇:“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摘要】通过对“双师型”教师的界定,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为例,分析了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
【关键词】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 双师型 途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B-0053-02
“双师型”教师是指拥有讲师以上的教师资格证书和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老师。由于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中职学生对专业理论学习不是特别感兴趣,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务必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教”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的行动导向教学。这就需要老师也要紧跟时代的需要,不但懂得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也要懂得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中等职业学校任何一个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多寡,会直接影响此专业的教育教学水平,也会直接影响此专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培养或引进“双师型”教师是职业学校发展壮大的关键。
下面就学校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以下简称电子专业),如何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途径总结如下:
一、师徒结对,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教师遵循师德为先,学生为本,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观。能够挖掘学生潜质,发挥学生特长,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有所长,全面发展。
很多青年教师刚进职业学校时,对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还不够了解。为了发扬以老带新的优良传统,提高青年教师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的业务水平。电子专业从2012年开始,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迅速成长的平台,师徒结对,使更多的青年教师在“双师型”骨干教师或教学名师的指导带动下快速成长。电子专业对每年引进来的青年教师,都会安排教学名师或“双师型”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制定师徒结对职责,并且给导师颁发聘书。
规定青年教师的职责: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每月向导师汇报教育教学反思一次。每月至少随堂听导师的课4节以上。每学期在导师指导下,上1节电子专业的公开课。每学期撰写1篇教育教学经验总结文章。自觉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三年内考取1本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三年内到企业实习三个月以上。三年内能独立开展理实一体化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等。
规定师傅的职责:对青年教师进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正确的教学观的培训和指导,增强青年教师爱校、爱教、爱生的情感,促进青年教师成为德、才、能兼备的先进思想文化和先进技术的传播者。引导青年教师向先进的党组织靠拢。每月对青年教师的教案、教学设计、教学PPT、学生学案等教学基本功进行指导。每月至少听青年教师随堂课2节。每月检查青年教师的备课笔记、教育教学反思笔记一次。热情解答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训练、业务竞赛、论文撰写、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等进行指导。
师徒结对时间周期为三年,通过三年的师徒结对。青年教师能够用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把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因材施教。坚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再把总结升华的经验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实践与反思来提高青年教师专业化教育教学能力。逐步成长为一名善于担当有作为的职业教师。
二、校本培训,让青年教师考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职业教育务必以学生的能力为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把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想在教育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青年教师务必要经过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过校本培训,让青年教师考取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电子专业青年教师的校本培训分三步走:
第一步,师徒结对。
青年教师一进学校,我们电子部就安排相关的教学名师或“双师型”骨干教师进行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时间里,一有空就可以到师傅的教学班级里和师傅的学生一起学习。因为师傅经常带考证班或带学生参加全校、全市、全区的技能大赛的培训。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电子专业技能。
第二步,派出去。
很多青年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就到职业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企业实践的机会很少,因此,缺乏行业背景,缺乏企业实践的一些经验。这也是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少差距的根源。职业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正因为如此,为了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安排青年教师到电子产业园区的企业挂职锻炼。让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不断跟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让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第三步,请进来。
青年教师的成长,还要结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邀请企业专家或教学名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校本集中培训,建立一个人人学习的空间,给青年教师带来一个全新的前瞻视野。让青年教师懂得我们的专业教学内容要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要与终身学习对接,这样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对电子专业的发展将会打下良好的坚实基础。
通过校本培训以后,还要严格要求青年教师参加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等级中级以上技能的考核。
三、构建名师工作室,引导青年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青年教师会碰到很多教学难题,比如学生对学习专业知识意志薄弱,有畏难情绪。如何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电子专业有一个好的机构来引导青年教师面对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懂得用科学的态度去反思、去解决实际问题。
电子部构建了马昌媚、罗虹冰两个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既是一个开放的教研工作组织,同时也是一种面向教学、实训、科研一体,校本教材开发的工作模式。工作室是中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工作室。主要引领职业教育的教师认真探索职业教育的规律、人才培养的模式、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校企合作双方联动的途径。承担对职业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及时对职业教育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理论的分析与实践研究;充分发挥中职名师在教师队伍中的引领示范、辐射指导作用,进而带动北海市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职业魅力感染师生,做师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马昌媚、罗虹冰名师工作室精神:阳光、分享、丰富、惠益。
两位名师分别对电子部全体教师和全校教师,进行了“乐观向上 爱岗敬业”等师德师风和教师礼仪等方面的专题讲座培训。通过两位名师与老师们分享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激励了很多青年教师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的热情。通过这样历练后的青年教师才能够“站得稳讲台,找得准市场,做得了项目”。
总之,电子专业对青年教师的“双师型”培养是通过师徒结对、校本培训和名师引领三个途径有计划有步骤进行。青年教师在师傅的指导下,从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基本功开始学习提高。通过校本集中培训,让青年教师考取电子专业相应的中级以上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通过名师引领,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等综合能力,从而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并且成为电子专业改革发展的生力军。
(责编 罗汝君)
第三篇:双师型教师培养实施方案
烟台理工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
双师型教师培养实施方案
一、培养目的为了加快建设一支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提高数控技术部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性教学能力,改善现有专业师资的知识结构,通过两年的努力,打造一支专业理论扎实、专业技能强、教学水平高、门类相对齐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批教学骨干和专业带头人,特制定本方案。
二、进修的内容和目标
1.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及本专业的前沿知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
2.专业技能:掌握数控机床操作技能与方法,了解新技术、新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具备数控加工设备操作、维护、调试及维修能力,培养教师的生产加工、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
3.教学技能: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技能,实施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实训与生产的有机结合,促进技能教学质量的提高,达到教学与创业、学业与就业的衔接一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模块化项目教学。
三、进修的对象
从事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电工技术等专业教学和实训教学工作的教师;积极鼓励基础理论课教师参加相近专业技能培训;支持教辅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四、培训形式及时间
采用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定期安排数控技术应用部专业理论及实训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提高教师在相应专业技术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以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
培训方式:(1)脱产:根据学科需要,自我报名,由学校研究确定;(2)业余时间到企业投师学习,自我进修、考证:1年。
五、培训项目
1.数控加工中心
CAD/CAM(MasterCAM或Cimitron或PRO/E)数控编程、加工中心操作培训。掌握加工中心的加工技术,并具备加工中心编程及操作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考取高级工或以上技能等级证书。
2.数控铣加工培训
掌握计算机辅助编程及各种表面和配合件的加工。考取高级工或以上技能等级证书。
3.PLC技术及应用培训
了解PLC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功能,掌握PLC的基本指令和编程方法,设计梯形图,应用PLC技术完成软、硬件的设计及装接、调试。考取高级工或以上证书。
4.数控机床维修技术(系统不限)培训
(以西门子系统为例)S7-300可编辑控制器和STEP7软件、840D/810D数控系统结构、调整和维修菜单、系统备份、系统配置、系统调整、报警文本制作、故障排除。
5.其他
普通车工、普通车床维修、电焊工(压力容器)、服装设计、服装CAD、电子电工等学校所开中、高职相关专业工种。取得高级工以上技能证书,能对学生进行相应工种中级工以上技能培训。
六、推进措施
1.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负责进修人员的推荐安排、验收考核和奖励的认定。
2.进修人员的确定,实行自愿报名和小组审定相结合。
3.男50周岁以下,女45周岁以下的所有人员都必须选定培训项目。校级中层、数控部分管教学工作主任、学科教研组长要带头参加一个项目的培训。
4.教学、学生管理一条线要为进修人员提供方便,尤其对业余时间进修的更要予以扶持。
5.经费补助。学校指定参培的,学校报销交通费和培训费,住勤伙补每天15元,其余自理;业余自学进修的,对学成者分专业补助:数控维修、数控模具,学成一个补助300元,其余的补100元。
七、进修成果的验收和奖励
1.数控专业部聘请校内外专家成立考核验收小组。一验证书;二考查技能;三听教学反映。验收过关,即按“双师型”教师或教学能手待遇兑现经济和政治待遇。
2.对学成人员视教学和工作实绩破格推荐晋级或低职高聘。
4.对于不参加进修或进修效果未达标的人员,一年内,实行黄牌警告,职称低聘一级;两年内不参加培训的,停发补助和职称工资;三年内仍不参加学习的实施待岗,进修,仍达不到要求的予以辞退。
八、本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卢鹏程:如何打造实至名归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012年03月14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2年3月14日第7版
目前,中职学校中“双师型”教师的“含金量”并不高,绝大多数只是纯粹的“双证型”教师,即同时拥有中级以上教师职称证书和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教师。他们缺少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缺少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交流,不能完全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一线的用人需求,导致培养的人才不能与企业有效对接,从而影响了职业教育助推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
■卢鹏程
实现职业教育科学持续发展,师资队伍的素质提升是根本。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大幅度提高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是适应职业教育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的迫切需要。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有一支素质高、业务精,既能讲、又能干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然而,从实际情况看,目前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的组成,一部分是由普通教育的教师转岗而来,一部分则是走出大学校门又进中职学校大门的新生代教师。他们都缺少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能力,教学中又缺少与行业、企业的沟通交流,不能完全了解和掌握企业生产一线的用人需求,导致“学校教的企业用不上,企业用的学校未学到”,培养的人才不能与企业有效对接,从而影响了职业教育助推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前,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含金量”并不高,绝大多数只是纯粹的“双证型”教师,即同时拥有中级以上教师职称证书和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教师。职业学校真正需要的“双师型”教师最起码要具备以下素质:在专业教学中,他们是知识的传播者,可以让学生学到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实践预备知识;他们是能力引导者和道德示范者,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在实践教学中,他们是身怀技艺的师傅,不但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而且让学生学会创新和开发。
如何打造实至名归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浙江宁波鄞州职教中心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教师进企业、骨干进协会、苗子进高校、专家进学校、技艺进赛场”的“五进”培养工程,趟出一条全面提升中职师资素养的新路。
教师进企业:实现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
学校以落实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为契机,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实施细则”,每位教师在去企业之前先制定教师个人成长规划或专业发展规划,然后递交企业实践申请表,并明确自己要完成的任务,学校通过联系函与企业对接成功后,下达“企业实践任务书”,让他们带着任务去企业。在企业实践期间,每位教师要完成“企业实践日志”,实践结束后要带着成果返校,包括个人实践总结、企业对教师的实践鉴定、实实在在的产品或作品。产品或作品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一篇调研报告,还可以是一份设计方案,甚至可以是一个生产过程的操作演示。
通过企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本专业目前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也可以带着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请教企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还可以开发校企合作项目,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的紧密结合。
骨干进协会:实现专业行业一体化联动 行业协会虽然是非政府机构,但是其对整个行业具有组织与管理功能,能够协调解决行业共性问题,如制定统一的产品标准、督促产品质量提高、招商引资等,同时它还是连接企业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
近年来,鄞州职教中心成为机械协会、技师协会、模具协会、汽车流通协会、金融学会等区域内十大行业协会的理事单位。为增进专业教师与相关行业的深层次交流,学校鼓励和推选专业教师加入行业协会,其中一部分会员教师还担任着协会的副理事长、副秘书长等职务,拥有了一定的行业话语权。
通过专业教师进协会,密切了学校各专业与相关行业的联系,行业专家走进校园来,行业标准引进课堂教学中,行业职教集团组建起来,行业培训的形式更为丰富,各专业紧紧扣住行业发展的脉搏,实现了与行业的一体化联动。
苗子进高校:把专业前沿理念带回学校
学校每年根据专业设臵和课程开设情况作出专业教师进高校培训计划,选送专业教师中有培养前途的苗子参加国家级、省级、知名企业和著名高校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同时鼓励教师进高校参加更高学历学位的在职进修。
苗子进高校,把高校中与专业相关的最前沿、最先进的理念和研究成果及时引进到学校,使学校的发展与时俱进,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开辟了绿色通道。
专家进学校:拓视野增底蕴提能力
通过行业中介,学校构建专业师资培养专家队伍,以专家理念提升教师认识。一是邀请职教专家走进校园,讲授现代职业教育新理论、新方法、新概念,更新教师观念,增强教师参与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意识。二是邀请企业老总走进校园,讲授企业文化,提高教师对优秀企业文化的认识。三是邀请企业班组长走进校园,讲授企业的生产过程和车间的管理文化,提高教师对企业管理和生产的认识。四是邀请优秀毕业生走进校园,讲述各自的生涯规划、奋斗历程、职场得失,提高教师对就业创业的认识。
不同类型的专家走进学校,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师的底蕴,提高了教师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开发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
技艺进赛场:以赛带练打造过硬技能
竞赛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参加教育部门、行业企业举办的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营造以赛带练、以赛促技的良好氛围。针对参加技能竞赛的教师,学校实行“1+1”备赛计划,包括人员组成“1+1”,学校为参赛教师配备1个校内资深专业教师和1个企业技术骨干作为支持导师;项目培训“1+1”,让参加技能竞赛的教师参与1项专题培训、落实1个项目调研,教师要以企业项目为载体,提炼形成专业核心技能,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技能教学实践;技能发展“1+1”,要求参加技能竞赛的教师要同时掌握本专业的1项主攻技能与1项辅攻技能,如数控专业教师,在主攻数控车床技能的同时,还要辅攻线切割或电火花技能。技艺进赛场,为教师搭建了展示技能、提升技能的平台,打造了一支技能过硬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近3年来,学校先后有6名教师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18名教师在省技能大赛中获奖、56名教师在市技能大赛中获奖。
用目标激励教师,用发展鼓舞教师,用成就鼓励教师,一大批“双师型”教师脱颖而出。目前,学校专业教师中85.9%为“双师型”教师,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适应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师资队伍逐步形成。
第五篇:“双师型”教师培养总结
汽修专业
“双师型”教师培养总结
为了响应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按照我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积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在过去两年多时间中,本专业积极主动开展各方面工作,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现对两年来本专业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作出以下总结:
一、明确目标
培养目表要明确,把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向。
目前,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发展“双师型”,对本专业的“双师型”教师,我们的要求明确,具体要求如下: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熟悉职业教育教学基础理论。
2.掌握所授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
3.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强的技术服务、技术应用能力。
4.能根据市场调查、职业分析的结果和职业岗位的要求,进行教学开发。并能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对教师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使我们能够更好的满足学校教学团队的建设要求,同时,提高了本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包括教师面貌,教师素质。
二、与企业共同培养
本专业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将教师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课堂教学和校内管理工作上,使教师很难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因此,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让教师走进企业一线是一种简单和实用的方法。所以,本专业积极联部门各企业单位,加强校企合作。两年以来,本专业先后与三环瑞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企业
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将企业的一些技能名师和本专业教师进行结对子,派遣本专业34名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确保教师的技能水准与时俱进。今后,本专业还需不断拓展教师实训企业,让更多的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并且要找到对口单位,逐步实行全程式培养、交互式培养、提高式培养、强化式培养等“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三、完善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奖惩机制
1.参加相关进修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进修培训的教师学校给予一定奖励。
2.对有“双师”能力却没有相应证书的教师,部门部要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平台,帮助他们成为“真双师”。
以上是本专业两年以来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的一些总结,在工作和方法上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过程中也有许多遗憾。今后,本专业将一如既往的在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这一方向的指引下,根据环境不断调整培养方式方法,逐渐修正和完善培养中的不足,弥补遗憾,让本专业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