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申波《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师德培训学习资料
学习《教师法》心得体会
2014年6月11日下午,我们高语组全体教师在教研组长王江琴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了《教师法》。通过学习,又一次让我倍受鼓舞,再次感受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和教师职业的荣耀。
《教师法》是以法律形式明确了教师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教师的权利、义务、任用、考核、培训和待遇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规定,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保障。教师作为一支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教师法更是一门必修的科目。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知识的认识,而且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教师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自己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好<教师法>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但长期以来,《教师法》虽然存在着,但是每当教师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时,能够主动利用这件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人却不多,这说明教师只是知法、守法还是不够的,因为用法也是我们基本的权利。
为提高对《教师法》的认识,树立法的观念,真正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知道自己应承担的义务,并合理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校教师学习了《教师法》。通过学习《教师法》我认为要很好地履行教师的义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为人师表,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个性魅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明确了自己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权利和义务,有利于我们增进守法护法的意识,树立依法维权的观念,自觉落实依法治教的行为。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以《教师法》为依据,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依法享有“教育教学、学术活动、管理学生、获得劳动报酬、民主管理、进修培训”等权利,并自觉履行“遵纪守法、履行聘约、教育学生、关爱学生、制止侵害、自我提高”等义务。作为教师,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
高语组申波
2014年6月12日
第二篇:20130709张怀波培训心得体会
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
----------培训心得
韩村乡焦夫中心小学 张怀波
8月6日,我参加了县教育局组织的《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培训。在韩村乡中电教室培训,时间是5天。教材分五大块:走进培训项目、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探讨“中小学班班通工程”教学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成果展示和分享。五位老师的系统讲解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这几天的学习谈谈自己的点点体会。
21世纪的教育课改将我们带入学习型社会、信息社会、知识型社会,教育和信息化不断交织、融合和深化。如果没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传统的教学是跟不上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的,掌握一定的电脑多媒体技术,做为教师,提高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能力尤为重要。提高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势在必行。电脑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一项辅助手段,对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我们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形象和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把丰富多彩的图片、动漫、视频等资料展示给学生,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某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意识;选择切实可行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扩我们的课容量和节约时间。
5天的学习培训,使我对教学资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最宝贵的资源是新的思维方式,最重要的资源是学生的大脑,最生动形象的资
源是电脑多媒体资源,最容易复制和传播的资源是数字化资源。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资源,考虑各种资源的特性,整体协调,互相配合。信息化教学模式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差异。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地位,是学习的帮促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进行生成性、创造性、自主探索、交互学习,教学形式是交叉学科、带实际情境的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很丰富。
学到老,活到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不但要学习新知识、新理论,还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技巧。以后我要结合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尽可能地把信息化教学模式融入自己的课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教师!
第三篇:心得体会,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汇总 6 篇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汇总 6 篇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 1
本次的师德培训,虽然所花时间很少,但是切中要害,对症下药,对如今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学生的沟通存在“说教”现象,导致教育效果欠佳。从这方面也折射出教师的师德。听了孙有福老师深入浅出地谈了《从“说教”走向“对话”……新形势下教师沟通方式的蜕变》的讲座,我觉得本次学习也从往年对教师--师德学习对象,从进行上纲上线的“说教”走向了轻松愉悦的“对话”,使我感受颇多。
孙老师提到过孙海波说的“平庸的教师在于说教,好的教师在于解惑,更好的教师在于示范,卓越的教师在于启迪。”我想这世上没有一位老师是不想当好老师的,因为人的天性就是喜欢被人肯定,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更何况教师这个职业原本就是教人向善,为人师表的特殊行业。可是,我们常常是心里想做好教师,但是我们的行为尤其是与学生沟通问题上,常常出现了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地“说教”,以至于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成了平庸的教师。
这种思想和行为的矛盾常常使我很烦恼、很困惑、很迷茫。听了孙老师的讲座,使我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尤其是孙老师提到的要捕捉教育的的机会,制造机会时举了一个例子:有个老师在班级里分新书,出现了一本封面破损的书,老师拿着书问全班同学:“谁要?”学生们各个都沉默了。是呀,这样的现象
在我平时的工作中出现是屡见不鲜的,如果是我,我也许会陷入尴尬的境地。此时,这位老师依然那么淡定自若地问:“谁要?”“谁要?”……问了好几次,终于有一个学生弱弱地举起手。如果是我,我也许会长嘘一口气,对这位学生的表现表扬一番,把这本破损的书给了他,就算解决了问题。但这位老师不是,在他询问了该学生的原因后,继续拿着书问班里的学生:“谁要?”“谁要?”……,此时,陆陆续续有学生举起了手,并像刚才那位学生一样说出了自己的原因,伴着“谁要?”的询问声,几乎全班同学都举起了手,尽管有些学生的原因是一样的。但是你不觉得这位老师是多么的睿智,这种方式是多么的高明吗?把一个这个学生敏感,老师头疼的问题通过平静而有耐心地询问,使每个学生都进行了深刻而有效的自我教育,这与花无数次苦口婆心地说教、痛心疾首地批评相比,哪个效果更好?效益更高?
我想这也正是卓越教师与平庸教师的最明显的区别。如果说一个教师从平庸到卓越,像是从一座平坦辽阔的草原到巍峨险峻的高峰,有那么多的山山水水阻隔着,我们怎样才能更好更快的到达目的地?我想要带着欣赏风景的愉悦心情和面对千山恶水的思考,走在用“耐心”而建成的路上,踏在用“启迪”而铺成的桥上,你说呢? ? ? ??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 2
通过培训,反思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使我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修养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道德观,不同职业有不同的道德内涵,从古止
今但无论哪个时代,也无论何种职业,道德观念必有其共通的地方。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其道德内涵必然融汇于整个社会公德之中;而教师的特殊职业与地位,则决定着师德必然对整个社会公德产生极大影响。德高为师,身正是范,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能否成为一个好教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走”的精神,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无怨无悔,关键在于有一种精神。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天真的梦想
放弃任何框框和本本,尊重孩子,让他们尽情表露真性和梦想,然后教师进行观察分析,再是顺导性的教育,同时附上适当的强制和计划,这就是自然的教育。当孩子们尽情地流露他们的本性,真的,善的,美的,于是,我们让他们互融这种本性,这是一种巨大的能量,他能化解个别孩子的不良习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防御孩子们感染社会恶习。让学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学生教育是起步,起步是最关键的。
三、教师要会宽容孩子
如果说,尊重、理解学生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素养的话,宽容学生则需要勇气和更大的投入,这是针对学生认识的不稳定而言。允许学生的认识反复的过程,需要我们有更大的耐性。宽容,不是放纵,更不是溺爱,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宽容,是理解的继续,也是理解最真实。最具体的体现。宽容应该有多种形式,各种形式的确定必须根据“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
宽容,还应为学生排除不良因素的干扰,创造条件,指出实实在在的。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达到的努力目标,同时要因势利导,用爱心感染学生,尊重、理解、宽容有机地结合,提高与孩子交流的深度、广度和质量,也使老师的爱心放大了更多倍。在与学生一起相处的日子,多一份爱心,少一点虚荣;多一份理解、帮助,少一点指责。批评;多一份宽容。耐心,少一点责难、惩罚!这样会让教师的职业道路更加美好。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 3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职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人生追求、品德修养和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中国的独立学院产生于 xx年,近年来,独立学院的规模、数量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载体。截至 xx 年 12 月,我国共有 292 所独立学院,本科在校生约 276 万,占全国高等教育本科在校生总数的 18.47%。与普通高校相比,独立学院教师素质类型构成多样且异质性强,教师思想波动大,流动性强,这给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较大困难,在此背景下,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对于促进独立学院落实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加快转型发展和规范设置,具有重要意义。而柔性引导机制则能够充分激发教师养成师德自律习惯,是独立学院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创新之举。
一、建立教师师德柔性引导机制的理论基础
柔性引导作为非强制性的方式,是以榜样示范、宽容赞赏的方式
引导教师师德提高。教师师德柔性引导机制的核心在于柔性激励。柔性激励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战略,是知识型员工的驱动力,它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它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方式,在员工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愿变为个人自觉行动。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柔性引导主要满足被尊重和实现自我的高层次需求,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教师作为知识型员工,可通过目标激励、典型激励、行为激励、情感激励、授权激励、宽容激励、赞赏激励等方式实现柔性引导,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建立教师师德柔性引导机制也是教师作为社会人的需要。社会学家乔治·霍曼斯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基本上是一种交换过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教师作为社会的个体,其行为显然存在于“成功”“刺激”“价值”等六个社会交换命题系统中。因此,通过对教师柔性的激励引导将有助于规范教师个人行为,提高师德水平。就社会群体理论而言,社会群体在行为过程中会形成群体规范,群体规范会使群体成员内化成群体压力,担心群体的负向道德评价和惩罚,使得其不得不顺从群体行动。通过梳理教师优秀行为,形成教师群体规范,建立师德标准,进而推动教师顺从师德标准,这显然有助于加强对教师个人的行为的管理和师德的提高。
二、教师师德柔性引导机制的实践路径
重记录反馈、轻量化考核的激励机制。教师师德作为职业道德的评价,很难量化。以绝对的量化标准组织师德考核,不利于教师师德的提升。这是因为,绝对量化考核往往会导致结果的不公平,不公平就会降低人的积极性;而且对师德的绝对量化涉及教师的道德尊严,排名靠后者会让人误会其日常德行,这显然会极大伤害教师的自尊心,反而不利于师德建设。教师育人活动形式多样,教师个体之间存在着时间、地点、活动内容等方面的差异性。在此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教师之间因彼此育人活动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矛盾与误解,以及因此而产生的如何提高教师育人活动积极性的困境。通过全面有效的记录,建立教师师德动态管理档案,从教师课堂育人、课外学业辅导、团学活动指导等方面进行记录,定期定点向所有教师反馈,将最终结果记录到教师师德档案中,实现动态管理。这种动态的记录与管理,虽然没有对教师的言行进行评价考核,但恰恰是对其言行的公开,是一种有效的“柔性引导”。这对于平时不积极主动、很少参与学校活动及学生课外育人活动的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是一个有效的激励。
喜闻乐见、赞赏包容的评价选优机制。就教师个体而言,其突出表现往往只是集中在教学、科研、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的某一方面。以喜闻乐见、赞赏包容作为教师评价选优的原则,建立多种类型的教师师德评价选优机制,能够让各种类型的教师,只要在某一方面突出都能评上优秀。例如,可以建立指导学生科技竞赛的学生科技竞赛“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制度;指导班级工作“优秀班主任”评选制度;在教师工作团队中组织开展评选“和谐之星”“微笑之星”“进取之星”等活动;在科研中遵守学术道德的“学术道德之星”评选活动;在教学中深受学生喜欢的“最受学生喜欢教师”的评选活动;还有综合评
价的“十佳教师”评选活动等。独立学院教师本身就是类型多样,通过多种的评选机制与活动,可以鼓励团结大多数教师,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师德水平。
贴近师生、润物无声的宣传推广机制。高尚的师德通过其行为表现,越微小的行为越能感染人。在对师德柔性引导和激励过程中,可通过深入挖掘教师群体的先进典型,将典型材料以短信、网络、海报等形式传播给全校教师,凝聚形成浸润心灵、触击心弦、激荡灵魂的师德力量,用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典型事迹引领广大教师自我提高,形成一种基于柔性引导原则的师德激励模式。独立学院教师存在大量兼职教师,他们流动性大,归属感不强。通过以短信的方式发送真实感人的教师人物事迹,可以引起他们的共鸣并增强责任感。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 4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
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等。
儿童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对儿童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教师的作用最大。
教师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通过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的影响。由于儿童好模仿,教师的言行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个性、品德的发展。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
教师教育的优秀。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的教育具有科学性。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
要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师德,我想除了需要认真学习师德规范、准则外,更需要将师德规范内化为师德行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感悟到这个职业动人的生命力和特殊的幸福感。对于我在师德践行中的经历和感悟,概括起来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精心培育学生
光阴荏苒,转瞬间在教育战线上我已度过了十个春秋,回首这许许多多个日日夜夜,酸甜苦辣各显其间,摸爬滚打中我熟悉了幼儿教师这个行业。一切为了孩子,教育实践使我懂得了“累”的内涵,懂得了“爱的结构”,懂得了该怎样去教我的学生。我成了孩子生活的朋友、学习的导师,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孩子们的身上。我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用爱心呵护他们的成长。“润物细无声”,孩子们一天天地长大了,从小小班到大班,跨越了幼儿园的每个年龄阶段,听着他们从幼稚的“呀呀学语”到朗诵一首首美妙的诗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我最大的人生快乐。一次我在上班途中,偶遇三年前教的幼儿走在上小学的路上,她竟然还能记得我,亲切地叫了声“吴老师”,而我也记得她的名字,那份感动让我深深地感悟到当教师的光荣和自豪。
二、不断完善自己
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急剧变革向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具有多方面、综合性的能力。因此,我树立起“终身学习”、“不断探索”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专研业务,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发扬探索和创新精神,为教育事业不断攀登。
作为一个幼教工作者,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政治修养,处处为人师表,让幼儿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来到吉的堡幼儿园已近四年的时光,在园领导的关怀和帮助
下,我和全园老师团结协作,满怀激情地面对每一位幼儿和家长。在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熏陶下,我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乐观的情绪,尽心竭力地认真干好每一件事情,包括教育教学工作、家长访谈工作等。通过潜心学习努力满足自己的求知、发展需求,在电脑、英语的学习中不断完善自己。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通过吸取别人的经验来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争取更大的进步。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我与幼儿一起成长,共同进步,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去启迪幼儿,我奉献着,并快乐着,热衷于当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 5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好教师就应该现身说法、以身示范,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现实良好的教育目的。记得邓--同志说: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具体的归位,就是依靠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影响每一位学生。要说何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我看来,道德的好坏并无严格的法律依据,它随人们的思想观念体现于非正式的舆论之中。所以说,道德立于心、工作成于手。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
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师德体现在方方面面,概括得说: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是师德最基本的要求。这一表述使教师道德体制与其他职业道德体制明显的区别开来。
首先,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真正的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再则,要求教师热爱学生。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在一本书刊上,我看到这样一则报道:一节自习课上,一名教师因辅导学生练习,故托堂几分钟。这时,外面起了雨,某学生讲台放了一张条:你耽误了我们放学时间。教师见后,并无不满,而是公开向学生道歉,并把自己的伞、雨衣送给同学们。教师的素质体现在生活中的点滴上,如上述教师无爱生之心,恐怕很难让学生敬服、理解,以至于对以后的上课状态、心理反应和师生沟通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
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社会重任。
另外,师德最外在的体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上述几点是每一名教师都应该具有的,也是最基本的行为品质。有人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教育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只知道教书而不知道育人,那么,只能称其为教书匠,所谓人类灵魂工程师也是空有其名。由此看来,德是赋予人灵魂的基石。道德的培养和提高,不管是对教师自身还是对学生都是尤为重要的。
在思想上崇尚、遵守师德,在行为上,体现师德,只有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道德修养,才能真正认识善和恶,才能体验到加强道德修养的紧迫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依靠自己的师德标准去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位学生,从而在教书育人中感受一份愉悦,一份成功。在良好的师德中体现自我的存在,实现自我价值。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篇 6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师进行教育当以师德为本。师德是一个教师的最基本道德素质、教书不仅是教,更重要的是育人。通过师德的培训,我认为教师要做好以下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
首先、教师要认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教师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就需要体现在教师自身对学校制度的执行上,如果一个教师连对学校的制度都执行不了还怎样承担责任。教师要承担自己的责任,还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要具有爱岗敬业的决心,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应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2、要有人格魅力的教育,体现在对事业的忠诚,不是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3、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本领,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一池的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活水。我想是这样吧!
其次、对本次培训我还作出以下反思:1、事业需要热爱。2、育人需要艺术。3、学生需要沟通。4 教学需要积极协作。5:职业需要付出。6、教师需要积累。
我想,我将直用自己正直、坦率、真诚、友爱的朴素人格
去影响一位又一位学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为他们行为示范,用自己对学生、对事业的爱心去带动学生修正不健全的人生观,帮助
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他们的社会、家庭、集体的责任感。
我的愿望:将来有一天,我能无愧于师德。
内容仅供参考
第四篇: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一)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来说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孩子行动的标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
通过我园组织的师德师风培训,我受益匪浅。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二)通过我园组织的师德培训活动,作为一个刚刚从事幼教事业的人来说,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又更深入了一层,我也更进一步的理解到老师的胸怀,应该比海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三)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四)
第五篇: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昨天我校党支部、校领导的组织安排下,深刻学习讨论了师德等方面的问题,现将我的感受总结如下。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父母们不仅要求“有学上、有书读”,而且进一步要求“上好学、读好书”。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1、有理想信念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要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如果教师自己不热爱自己的国家,怎么谈得上教育学生爱国?
2、有道德情操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我们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如果一个人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就谈不上干好自己的工作。
我们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父母。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3、有扎实知识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优良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我们市教育局开展的“用文化凝心聚力,靠学研富脑修身”的读书活动,正适应了这一要求。
4、有仁爱之心”。
“爱”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任何一个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才能从本质上热爱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要多花时间和工夫在学生身上,多一点笑容,多一点关爱,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既能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教育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主动性.只有师生关系的融洽,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教室气氛就会融洽,工作才能取得效果。
“责任”与“爱”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灵魂和核心。所以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以“爱”为核心,满腔热度地关心、爱护、尊重每一个学生,用爱感化学生,用真诚的心启迪学生的心灵。与他们交知心朋友,让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当看到学生进步时要及时表扬鼓励;当学生犯错误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他们的年幼无知,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其转化,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才能喜欢我们,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室才能班风正、学风好,学生之间才能团结友爱、互帮互学,主动向上,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学师德礼仪 做“四有”教师。我们要在今后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不断锻炼成长。成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