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节的起源
公历9月10日,是我国的教师节。
我国历史上曾建立过教师节。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后又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孔子生日)。
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长和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
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动员全社会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各地教师的多次提议,以及各地开展尊师活动的经验,xx于1985年1月11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全国的教师们迎来自己第一个教师节。
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即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的劳动。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教师辛勤的、有效的劳动,那么,这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程就会遭受损失。所以,一部文明史,离开教师的因素,是不可想象的。
此后,每年的教师节,全国各地的教师都以不同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通过评选和奖励,介绍经验,帮助解决工资、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改善教学条件等,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第二篇:端午节--起源
农历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三大饮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名端
五、端午、午日、重午、重
五、地腊、中天等,“午”与“五”通。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以吃粽子表示敬祝。端午节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1、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所写的吃粽子的起源和宗懔《荆楚岁时记》所写的龙舟况渡的起源,认为端午节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当年屈原因遭受谗言,郁愤不得志,投汨罗江自杀身亡。人们每年在屈原投江这天,往江里投粽子喂鱼,据说粘米可以粘住鱼嘴,使鱼不吃屈原的尸体,久而久之,形成了风俗。这种说法比较流行。
2、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这种看法是近代才有的,是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中提出来的,现在学术界大多沿用此说。
3、为纪念伍员说。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国人。梦平王杀害其父、兄后,他投奔吴国,帮助吴王阖闾成就霸业,并打进楚国,鞭楚平王尸三百。后吴王夫差打败越国,骄傲轻敌,伍子胥力劝,太宰伯嚭进谗言,于是夫差赐“厉镂”剑令伍员自刎,并将伍员尸体扔到江中。伍员含冤死后,传说变成了“波涛之神”,江浙一带百姓每逢端午节者要举行各种祭祀活动以悼念伍子胥。
4、认为端午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风土记》写道:“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
5、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因历史上某些坏人生于五月五日,故有“不举五月子”(意为不把五月生的孩子扶养成人)之说。这纯系封建迷信,并由此导致端午的一些风俗都是为了镇妖避邪。
第三篇:重阳节起源
重阳节起源
安度晚年
重阳节起源于上蔡
重阳成为节日,当始于东汉时期。据南朝《续齐谐记》云:“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于是,桓景按照费长房的嘱咐,届时让全家人都登上了山冈。傍晚回家,果见鸡犬牛羊皆死。后来,人们为了避祸,每到九月九日,就离开家,登到高处,逐渐形成了登高望远的习俗,并形成了节日。那么,为什么说重阳节起源于上蔡呢?专家考证原因有三:
其一,《水经注·汝水》曰:“汝水又东南过汝南上蔡县西。”又曰:“汝南郡,楚之别也,汉高祖四年置,王莽改郡曰汝汾。县故蔡国,周武王克殷,封其弟于蔡。”《世本》曰:“上蔡也。”说明当时的汝南郡治所在是上蔡。其二,桓姓,两汉时期为上蔡豪门望族,乃蔡桓侯后裔。《盐铁论》的《大论》篇有:“孔子适蔡,桓害之。”“蔡”,即今上蔡县。孔子周游列国,七十二贤多伴行。三千学子部分亦随从,有数百人,并有武装保卫。桓能够组织对孔子的围困,可见其地位之高、实力之大及桓姓家族之强。《上蔡县志》(1995年本)记载,在上蔡的264个姓氏中仍有桓姓。其三,桓景所登的山,即现在上蔡城西的芦岗。东汉时期,这一带沃野千里,地势平坦,河渠纵横,唯独上蔡县城西一岗突起,纵贯县境。该岗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7公里,最高处99米,上土下石,今名芦岗,古代名冈山,与“山”的涵义吻合。
因而,重阳节起源于上蔡的说法确凿无疑。桓景九月九日登高之后,此风逐渐四散开来,之后远播全国。两晋南北朝时,九月九日人们登高食素,时为“素节”,风行全国,至唐诏令为节。晋朝周处的《风土记》谓:“以重阳相会,登山饮菊花酒,谓之登高会,又云茱萸会。”而唐代吟诵重阳节的诗篇更是不胜枚举,而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更是流传至今的佳句。茱萸本是香味浓烈的植物,桓景把茱萸装进绛袋佩戴,原是为了祛邪避灾,而到了唐代,已演变成头上的饰品。每年的九月九日,在桓景登高处的蔡侯望河楼,四面八方的游人接踵而至,佩戴茱萸绛囊,登高远眺。
重阳节起源于上蔡,已为国内诸多专家学者认可。2003年,国家邮政总局在上蔡举行了“重阳节特种邮票首发式”。至今,上蔡已成功举办九届大型重阳节系列活动。
重阳节简介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重阳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
毫无疑问,重阳文化的内涵丰富、博大。首先,“重阳节”之名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重阳节”是根据“九”字的含义来定名的。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下焉”的说法。这说明“九”是个位数中最大的数字。而在《周易》中,“九”和“一、三、五”等奇数均被称为“阳数”,九月初九,二九相重,又是两阳相叠,故称“重阳节”或“重九节”。
其次,长寿的主题是由于季节的原因确定的。农历九月,从季节上看,暑热已过,寒秋即临,百花多数残败,树叶开始凋零,清阳之气逐渐消失,肃杀之气阵阵逼人,预示着寒冬即将来临,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为了避免邪气中身,人们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就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的由来。
再次,从古到今,不论哪个朝代,重阳节都以追求长寿为主旋律。“九九”寓意“久久”,可以说,重阳节的活动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几千年来,重阳文化一直影响着华夏民族,并起到显著的作用。
就其学术价值而言,重阳节在历经2000多年的形成、演变、发展的漫长过程中,紧紧围绕健康平安、洪福长寿、吉祥如意、趋吉避邪这一企盼美好未来的主题,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主旋律,其学术价值堪为民俗文化研究之瑰宝,社会意义与历史意义影响极其深远。
就其民俗文化价值而言,同样有三点值得强调。之一,重阳节民俗文化具有极强的传承性和地域性。重阳紧紧围绕避祸消灾、健康长寿、进取向上这一中心主题,构建出极其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事象。之二,桓景的学道避灾,虽带有神秘色彩,但他把登高作为具体行为去实践,从而形成了登高、饮菊花酒、佩戴茱萸绛囊这一传统的习俗,是中华民族登高强身健体、防病健身的民俗开端。它向世人展示:灾难不可怕,邪恶不可惧,只有勇于攀登进取,相信自我,敢于抗争,才能追求生命的价值与美好的未来。之三,重阳节在演变过程中超越了大众民俗文化的基本内涵。随着民族文化的日臻完美,其文化内涵也有了质的升华与演变,派生出历代文人、学者、士大夫借重阳日抒情达意的高雅文化现象。他们在自身生活的特定环境条件中感悟着九九重阳日,并以重阳为主题在文坛史海中留下了不朽的佳句名作。
重
阳
□王付军
丹桂飘香九月九,天中大地菊花黄。扶老携幼登高处,祈福消灾保安康。茱萸遍插佩香囊,神州处处胜春光。全球华人共举杯,祈愿祖国早富强。
历史悠久
人杰地灵 中国重阳文化之乡 上蔡
上蔡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灿烂,是古蔡国所在地,是秦相李斯、汉相翟方进的故里,海内外蔡氏祖地,重阳文化的发祥地。古蔡八景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名胜古迹。孔子及历代圣贤曾在这里树立了文明丰碑。上蔡,一座古老的都城。这里是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千年古县,河南省十大古城。数千年来,古蔡国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着华夏文明,缔造出数度的繁荣,彰显出古蔡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风采。历史文化溯源
上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西周初年,距今约3000年。人类始祖伏羲氏因蓍草生于蔡地而画卦于蔡河之滨,遂命其地为蔡。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其弟叔度于蔡,建立蔡国,以国为氏,传18代近600年,史称上蔡(相对迁都州来的下蔡而言)。
古迹
上蔡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古迹名胜星罗棋布,遍及全境。
现存有“芦岗拥翠”、“云护蓍台”、“蔡河沉月”、“鸿隙现莲”、“斯井鸡鸣”、“景贤书声”、“洪河夜雨”、“白云深处”八大古景。重点古迹有蔡国故城、白圭庙、伏羲画卦亭、蔡侯玩河楼、孔子问津处、孔子晒书台、光武台、奎星楼、李斯墓、蔡侯墓,还有顺阳王墓(明代)、蟾虎寺(汉代)、陈庄民宅(清代)、夏庄民宅(清代)、苏氏节孝坊(清代)等。
其中,蔡国故城遗址、楚国贵族大墓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古城西城墙之上的蔡侯望河楼,楼台之上建有玉皇庙,神殿及拜殿台,是历代文人雅士聚会之地,留下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蔡河之滨的白龟庙,蓍草葱郁,白龟浮游。伏羲画卦亭史称造文字之先,创华夏文明之始。
历史沿革
上蔡为古代蔡国地,周武王封其弟叔度于此。后叔度叛,为周公放逐,复封其子胡于蔡,曰蔡仲。后屡受楚国侵犯,一再迁都,初平侯迁至新蔡,后昭侯迁至州来(今安徽凤台),改州来为下蔡,故称前都为上蔡。秦于此置上蔡县。南朝宋移治是动城,故址在今汝南。北魏神龟二年(519)改置临汝县,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又置武津县;大业间复置上蔡,临汝、武津先后省入,至此上蔡之名遂不变。隋属汝南郡,唐属蔡州,元至明清均属蔡州,民国初属汝阳道。建国后,属信阳专区,1965年改属驻马店地区,2000年驻马店撤地设市,属驻马店市至今。
第四篇:圣诞起源
圣诞起源
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庆祝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基督生日的日子,是美国最大、人们最喜爱的节日。
据基督教徒的圣书《圣经》说,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找个母亲,然后就在人间生活,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圣诞节”的意思是“庆祝基督”,庆祝一个年轻的犹太妇女玛丽娅生下耶稣的时刻。
玛丽娅已和木匠约瑟夫订婚。可是,在他们同居之前,约瑟夫发现玛丽娅已怀孕。因为约瑟夫是个正派的人,又不想把这件事说出去让她丢脸,所以他想悄悄地和她分手。他正在考虑这事时,上帝的天使出现在他的梦中,对他说,“不要嘀咕了,把玛丽娅娶回家。她怀的孩子来自圣灵。她将生下个男孩子,你们给孩子起名叫耶稣,因为他将从罪恶中拯救人们。”
尽管耶稣的确切生日并不清楚,大约是在2000年前,但是日历按着假定日期把时间分为公元前(耶稣基督诞生前)和公元后(A.D.是拉丁文缩写,意思是“有了我们主--耶稣的年代”)。在公元后的头三百年间,耶稣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庆祝的。最后,在公元354年,教堂的领导人把12月25日定为耶稣基督的生日。
The Origin of Christmas
Christmas Day-December 25-which celebrates the birth of Jesus Christ, the founder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is the biggest and best-loved holiday in the United States.According to the Bible, the holy book of Christians, God decided to allow his only son, Jesus Christ, to be born to a human mother and live on earth so that people could understand God better and learn to love God and each other more.“Christmas”-meaning “celebration of Christ ”-honors the time when Jesus was born to a young Jewish woman Mary.Mary was engaged to be married to Joseph, a carpenter, but before they came together, she was found to be with child.Because Joseph, her husband, was a righteous man and did not want to expose her to public disgrace, he had in mind to divorce her quietly.But after he had considered this, an angel of the Lord appeared to him in a dream and said, “Do not be afraid to take Mary home as your wife, because what is conceived in her is from the Holy Spirit.She will give birth to a son, and you are to give him the name Jesus, because he will save his people from their sins.”
Although the exact date of the birth of Jesus nearly 2,000 years ago is not known, the calendar on the supposed date divides all time into B.C.(Before Christ)and A.D.(a Latin phrase, Anno Domini, “in the year of our Lord.”)For the first 300 years, Jesus' birthday was celebrated on different dates.Finally, in the year 354, church leaders chose December 25 as his birthday.耶稣出生的故事
耶稣的出生是有一段故事的,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由童女马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來。
当马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戶籍。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暫住。就在這时,耶稣要出生了!於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上,生下耶稣。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年年望弥撒,纪念耶稣的出世。
圣诞节便是於十二月二十五日纪念耶稣的诞生,但真实的诞生日就沒有人知道了。十九世紀,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來了。
第五篇:节日起源
春节的起源
民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可以过去呢?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年”兽;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窜友道喜问好,相互庆贺平安度过了“年”关。这风俗越传越广,便成为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
2月
情人节起源
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克劳迪乌斯二世在首都罗马宣布废弃所有的婚姻承诺,当时是出于战争的考虑,使更多无所牵挂的男人可以走上争战的疆场。一名叫瓦仑廷(Sanctus Valentinus)的神父没有遵照这个旨意而继续为相爱的年轻人举行教堂婚礼。事情被告发后,瓦仑廷神父先是被鞭打,然后被石头掷打,最后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这天被送上了绞架被绞死。14世纪以后,人们就开始纪念这个日子,现在,中文译为“情人节”的这个日子,在西方国家里就被称为 Valentine's Day,用以纪念那位为情人做主而牺牲的神父。3月
国际妇女节起源
1917年,俄国妇女号召在2月23日罢工以要求“面包和和平”,抗议恶劣的工作环境和食物短缺。这天依据俄国使用的儒略历是当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折合成欧洲广范使用的格里高历是3月8日。
1924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三·八”节纪念大会。
1949年,我国中央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三月八日定为妇女节,该日全国妇女放假半天,举行各种仪式的纪念,祝庆活动。
1977年12月,联合国采纳了一项决议声明,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和平日,在一年的某一天,服从各成员国的历史和传统,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订为3月8日,且从1975年开始。4月
愚人节起源
愚人节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阳历),以1月1日为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旧的人反对这种改革,依然按照旧历固执地在4月1日这一天送礼品,庆祝新年。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
聪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给他们送假礼品,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并把上当受骗的保守分子称为“四月傻瓜”或“上钩的鱼”。从此人们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从此愚人节就传开了。
5月
五一劳动节起源
五一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斗争,工人们终于获得了胜利。为了纪念这次工人运
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所有人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旅游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旅游,以示庆祝。
母亲节起源
母亲节(Mother's Day),作为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时间是每年的一月八日,而在中国、美国、加拿大和一些其他国家,则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美国最先设立的。其他一些国家的日期也并不一样。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我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6月
儿童节的起源
国际儿童节的起源,和发生在二战期间一次著名的屠杀有关。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经济萧条,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儿童的处境更糟,有的得了传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则被迫当童工,受尽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举行理事会议。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会议决定以利迪策村屠杀时的6月的第一天为国际儿童节
7月
中元节起源
俗称鬼节,盂兰盆节.它是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鬼节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有目连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鬼节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连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据说当时目连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发现她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连想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连只好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其盂兰盆经。按照指示,目连于农历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鬼节”。8月
“ 八一”建军节的来历
每年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其来历是: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以周恩来为首的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的北伐部队2万人。在江西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保存下来的南昌起义军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正式组成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933年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同年7
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了这个决定。从此,“八一”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9月
中秋节起源,“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10月
国庆节起源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1949年9月的政协第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1月感恩节的起源
1620年,一些朝圣者(或称为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去美国寻求宗教自由。他们在海上颠簸折腾了两个月之后,终于在酷寒的十一月里,在现在的马萨诸塞州的普里茅斯登陆。
在第一个冬天,半数以上的移民都死于饥饿和传染病,活下来的人们在第一个春季开始播种。整个夏天他们都热切地盼望着丰收的到来,他们深知自己的生存以及殖民地的存在与否都将取决于即将到来的收成。后来,庄稼获得了意外的丰收,所以大家决定要选一个日子来感谢上帝的恩典。多年以后,美国总统宣布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感恩节庆祝活动便定在这一天,直到如今。
12月
冬至节的起源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我国汉族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