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谭马小学班班通调研报告
关于谭马小学“班班通”的调研报告
最近一段时间,我校开展了“教育发展,我的责任”主题教育。根据活动安排,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针对谭马小学“班班通”有关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感受、思考及建议作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谭马小学共有6个教学班,全部安装了“班班通”。其设备安装主要是采用视频分支器,电脑与投影仪相连。各班可以直接从无线网络中搜寻所需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从网络资源中搜寻教学资料制作课件,用于教学。
二、“班班通”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变化
目前,谭马小学“班班通”使用处于初级水平,很多教师对“班班通”建设处于兴奋和
观望状态,有少部分教师试探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班班通”教学,课件使用比较多,通过了解,老师们一致认为有如下优点:
1、改变了教师备课方式。“班班通”工程,使教师从原来的手写教案,走向键盘输入,从纯文本方式实现超文本方式,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师备课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在电脑上备课,进行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也可以将自己的教案和课件上传网站,供其它教师共享,以更直接更快捷的方式通过搜索引擎,直接从互联网上检索自己在教学上所需要的教案,课件等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再进一步加工整理,为我所用。
2、改变了教学手段。过去,农村小学条件差,设备不完善,教师上课还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教学方式也还是注入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根本的彰显。“班班通“工程,使多媒体辅助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实现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直观。
3、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更形象、直观、生动,也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许多原来不能直观演示的内容,能清晰具体的显示在电子白板上,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主动,更有效。丰富、直观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能真正以学习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途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4、加快了教师参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紧迫感。
新课程的改革是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之上的。课程改革后,对于农村中小学而言,相应的教学手段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我们农村中小学的教师对于新课程的改革,由兴奋期发展到迷惑期继而再到失望期,而现在“班班通”突然之间进入到了农村小学的每一间普通教室,这不得不使我们每一位农村小学教师感到自身的素质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差距太大。而现在的“班班通”教学,逼着你学电脑,学生推着你学电脑,面对已装备好的高价教学设备,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我们的老师能舍弃这些现代教育设备而坦然地用一支粉笔,一快黑板,一张嘴来进行教学吗?压力就是动力,“班班通”建设,加快了教师参与现代教育技术的紧迫感。教师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得到空前的激发。
三、“班班通”带来的新挑战
1、“班班通”给老师带来的压力
①先进设备和能力水平之间的矛盾。现代教育装备的功能无疑是超强的,但是,能迅速掌握其使用技术并不简单,加上现在所有学校的老师年龄结构偏大,很多老师连电脑的基本操作都无法进行,会操作的年轻老师也仅仅停留在使用课件阶段,课件也都是事先在电脑上下载后,直接使用。在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只有少数老师在这一问题上,表示没困难,没问题。所有老师表示要迅速参加真正的全面的培训。
②备课方式的改变和笔记本电脑空白的矛盾。老师们的备课要在电脑上操作,可是,大多数老师家里有电脑,可上班期间要坐班,所有老师在这一问题上觉得很无奈。
③过于丰富的资料会增强老师们的依赖性。有的老师表示,网上的资料过于丰富、健全,能减缓老师们的备课压力,但也会让老师过于依赖网络,会全盘借用,没有自己深入的分析。
2、“班班通”给领导带来的压力
①沉重的经济压力。据教管办和学校领导介绍,配备设施很多,门、窗、地板等,平均算起来,一个教室大概要一万五左右。学校要有电子备课室、办公室要配电脑、打印机等,老师要买笔记本电脑等等,一系列的配套设施,让领导感到了深重的压力,甚至有领导担心这一举措会造成原来普九式的债务。
②迫切培训教师的压力。参加了正规培训的老师不多,也没有真正掌握好点子白板的使用技术。面临教师不能使用的瓶颈,教管组和学校领导感到压力重重。
③教学管理的忧虑。使用“班班通”后,关于教师备课如何管理?如何操作?怎样才更有效?这都需要重新思考与定位。
④教学资源库建立任重道远。网上资料尽管丰富,但实用的、可用的、高效的资料并不太多,需要用一定的措施和制度来建立各学科的最先进最使用的资源库,这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⑤后期设备管理与维护任务的繁重。全校、全镇使用“班班通”,尽管方便,但在使用过程中定会出现很多问题,怎么管理,如何维护?领导对此也在考虑之中。
四、对谭马小学“班班通”教学的建议
面对一系列的问题,谭马小学也已经制定了“班班通”建设工程管理与应用的实施方案,方案中定了目标任务,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常规管理、强化培训的措施等内容。
1、迅速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开办电脑扫盲班,让绝大多数教师会熟练使用电脑,熟练掌握PPT技术,少数精英教师会运用flash制作课件。
2、加强“班班通”环境下的配套设备的装备。运用多媒体后,教师要随时下载资源并整合利用,而学校教师办公用电脑短缺,不能供应全校教师使用,如果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电脑,教师就可以在完成作业批改后,随时进行课件制作并服务于学生。
3、尽快安装本地服务器,建立本地资源库。
4、积极寻求科教研部门的支持,做好基于“班班通”条件下的各种应用层面的教学模式探索,使其物尽其用,全力打造高效课堂,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和市区的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如:班与班之间的应用。“班班通”的多媒体教学功能可以实现校园内和学校之间的课堂互动,多个教室之间可以进行实时的音视频交互,城域网范围内可以观摩任何一间教室的授课实况,教师和学生的音视频,笔记本、电脑、展台等VGA信号可以同步直播。
同一个班内的应用。“班班通,堂堂用”要求教师实现常态课堂教学信息化。为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我们可在中高年级中探索师生共建专题学习网站式教学模式,即:师生围绕某个教学主题将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多媒体素材进行编辑加工,形成由系列网页所构成的学习网站。既可以作为教师讲课的课件,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五、基本共识
“班班通”建设让网络终端进入了农村教学班,它将会对我们的传统教学产生深刻的变化,这无疑是一场教育技术的革命。
我认为,谭马小学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我县教育均衡发展从总体布局到分步实施到试点先行的基本思路。在充分培训好老师的基础上,在各个学校能承担各种配套设施经济负担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必将会迎来我县教育的春天。
第二篇:马田小学班班通总结
马田小学“班班通”设备管理与应用
工作总结
学校“班班通”开通和应用,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回顾“班班通”的简短的使用经历,将我们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2013年“班班通”建设6个教室,学生总数154人,教职工人数15人。
二、班班通管理和应用情况
1、领导重视、健全制度
多媒体教学是全新的课题,网络资源应用于教学也是全新的课题。新生事物的出现和成长,没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给予辅佐,是难以成功的。为了更好地利用远程资源,充分发挥“班班通”的作用,把现代化的信息教育技术与学校教育、及学科教学有机的整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有效作用,最大限度的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却是学校的工作立足点。为此,程校长组织学校“班班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制定了《班班通设备的使用与保管制度》、《电子白板使用技术培训制度》、《教师计算机技术培训及考核制度》等,为更加有效地利用好“班班通”设备,更加有效地利用好优质教育资源起到了很重要的保驾护航的作用。
2、技术引领、交流协作 “任何一种行为或措施,没有先期的探索和铺垫是难以铺开的。”我们认识到教师个人的计算机水平及远程资源使用水平,直接制约着学校远程资源的使用水准。为此,我们一方面在提高教师个人计算机水平的制度建设上下功夫,先后制定了《电子白板使用技术培训制度》、《教师计算机技术培训及考核制度》等;另一方面,加大培训和考核的力度,促使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上新台阶。在县统一培训的基础上,学校在开学初及教研活动中多次对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及交流活动如集体培训、分散练习、年轻技术熟练的教师带老教师等。通过学习培训、相互交流,使全体教师认识了“班班通”设备系统;知晓了远程教育各资源的类型及来源;让每位教师熟练掌握、会独立操作基于“班班通”建构下各资源如何使用。扫除了教师用“班班通”设备运用远教资源的技术障碍。
3、适度的要求、及时引导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是新生事物,限于教师的技术水平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的影响,开始教师觉得不习惯、麻烦。为了真正发挥“班班通“实效,学校要求所有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班班通”,对应用情况定期进行检查,鼓励教师多用、用好“班班通”。经过近一月的运行,如今,通过引导和尝试使用,教师逐渐认识到使用的好处,尝到应用的甜头,从而从强迫使用到自觉使用,从不习惯到离不了。语文课上,学生可以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欣赏到老师搜集的课文背景材料、图片、课文朗读、解说及疑难解析等内容;数学课上,抽象的理论已变成形象的画面,枯燥的知识已转化为丰富多彩、赏心而悦目的立体 动态图象,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和不同的体验。现在教师均能自觉使用课件或网络资源备课、上课,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的自觉学习和自我发展意识明显增强,人人会和堂堂用的比例有了较大提升,课堂教学面貌有了很大改变,整个学校教学呈现出一种新气象。
4、初尝甜头,竞相使用
网络资源量大而丰富,涵盖了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对教师帮助很大;《专题教育》学生最为喜欢。资源的调用顺畅,使用便捷,可以使资源真正走进课堂,面向全体学生。目前,我校教师利用“班班通”使用网络资源已斐然成风,许多教师的信息技术方面的才能得到了施展,技术娴熟、脱颖而出,如徐凌云、赵顺根等,都是五十左右岁的以老师也不甘落后,经常虚心向年轻教师问这问那,以经常打电话问我等;课堂教学也基本上告别了“粉尘”,增添了色彩,增大了容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增浓,学习效果得以提高。同时,也有力地推进了我校教研工作的攀升,我们深信:“班班通”工程的实施,必将使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再上台阶。
三、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目前,我们学校教师对多媒体基本操作技能能够掌握,但还有待加强训练;学校可供教师备课、制作课件的电脑太少;缺乏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及网络管理人员,“班班通”设备管理兼职人员有时既要上课,又要帮其他老师调试机器无法应对。这些都是班班通工程实施的瓶颈,也是下一阶段应该解决的问题。实施“班班通”是促进我校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围绕“班班通”校园信息化平台,不断推进信息化应用水平,努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用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使我校的教育教学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2014年12月
第三篇:石马小学班班通教室管理制度
石马小学班班通教室管理制度
一、“班班通”所属设备都是贵重仪器,全部移交各班班主任签字保管。
二、“班班通”的所有设备未经学校领导批准,不得借出为他人使用。
三、放学后,班主任老师应检查班中的电视机、计算机、展示台是否已关机,最后切断插座电源。
四、做好电视机屏幕,计算机显示器,展示台及多媒体讲台的保洁工作。
五、班班通教室是学校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教学研究活动的重要设施和场所,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用作发表或传播反动的、不健康的信息。
六、本室设施为国家财产,使用人员必须予以爱护。教师须经培训掌握使用技术并备有课程电子教案后使用本设施。教师不得允许学生使用多媒体设施。
七、班班通教室使用尤须注意用电安全。严禁学生随意开关总电源、计算机、等设备。使用结束后须关闭总电源和教室门窗。
八、使用班班通教室须规范操作,课前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员反映,使用中开关不过于频繁,间隔时间不过短,以保证教学正常进行和设备完好。
九、因严重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设备损坏的,当事人须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管理员有权按教学事故报学校相关部门处理。
十、教师在班班通教室上课,须经管理人员同意后安装软件,在使用结束后做好使用记录,检查所有的设备情况,按照操作程序关闭投影仪电源三分钟后,切断控制柜电源并锁好所有的控制柜门。
十一、学校须安排专人进行管理、维护本教室,定期检查设备使用情况,确保本室整洁卫生、安全有序。
十二、电脑密码应严格保密,不得向任何学生泄漏,如出现学生私开电脑并导致系统瘫痪、硬件损坏等后果,经学校查实后,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
2013年9月
第四篇:关于班班通设备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3年月日下午,我们来到xx小学进行了有关班班通设备管理和使用情况的调研。
xx小学地处较为偏远,是一所规模不大的村小,校容整洁有序,共有8位教师,80名学生,实行包班上课。学校共有6个班级,均已安装交互式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电视)。
一、调研基本情况
我们事先根据想了解的内容,制作了一个表格,拟定了几个问题。
1.学校教师接受信息技术培训情况,还有何需求
该校8位教师,平均年龄40岁,老中青都有,年龄差距较大,但全部接受过至少区一级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老师们普遍反映还希望再接受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谈话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教师具有自己查找、下载课件的能力,但对课件需要进行一些本地化、个性化的改造,需要进行一些取舍、整合。
从这里我觉得至少有两点启示:一是教师需要掌握一种大众化的课件制作工具的使用方法;二是我们提供给教师使用的资源最好是大众化软件工具的产品,以便于他人修改、整合。不能修改的一定要是知识点的元积件,可以在大众化工具中调用。
该校杨校长还提出对班班通设备使用维护方面的培训,这是因为教师使用过程会遇到软件或硬件方面的问题,这样的培训显然也是必需的。但是,鉴于各地配备的班班通设备过于庞杂,软、硬件各有不同,最好能有专门机构能收集整理一下该种设备在使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办法,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2.班班通设备使用效果如何,有无使用效果的实证材料
根据了解,该校每班设备每周使用10余节,但没有使用记录,使用效果较好,但没有实证材料。
关于使用记录,我们当即提出,他们可以有两种方式选择,一是制作使用记录簿,每位老师上完课后进行记录。有条件的话,也可以使用设备管理软件进行使用登记、记录。二是省电教馆开发有信息设备管理和应用平台,在电脑上安装客户端之后,只要联网,服务器就可以自动记录设备使用时间、次数等。(也就是在这时,才知道该校教室未通互联网)
关于使用效果,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确实需要对比研究,只有实实在在地做研究,留下实证材料,才能判断设备使用的真实效果情况,或是纠正使用不当之处,或是总结好的经验模式。
3.有无维护技术人员,待遇如何
该校没有专职的维护技术人员,由教导处一位电脑较为精通的副主任兼职进行管理,绩效内好像没有专门体现维护管理设备方面的工作量。
大量的设备安装到学校以后,维护管理成了大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维护管理的工作量会越来越大。从我们了解到情况,目前在学校从事电教或网络管理的教师,待遇一般偏低,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推进,有关方面应该认识到他们工作的不可替代性和独特性,需要提高他们的待遇。
二、存在的其他问题
在和老师们的谈话中,我们也了解到一些其他存在的问题。
1.资源问题
该校的设备是由区统一招标采购的,采购时未配备资源,所以老师们觉得资源缺乏。其实,资源不是缺乏,而是不知道在哪里找。安徽基础教育资源网,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上都有丰富的资源,而且是免费下载的。随着国家公共资源服务平台的开通使用,大家获取教育资源会越来越方便。这只要稍加培训或给老师们充分的信息就可解决。当然,如果招标时能把资源问题考虑进来更好,但招标的资源一定要适用,如果是和资源网上重复的资源就没有必要了。
2.互联网的问题
其实该校已通过ADSL联接了4M宽带,只要布线就可以实现班班通了,但不知为什么造成了脱节。优质资源班班通是教育信息化的既定目标,这个问题应尽快解决。
3.安全问题
我们发现该校教室都未安装防盗窗、防盗门,存在安全隐患。班班通设备还是比较昂贵的,防盗需提上日程。其实学校早有打算,主要是经费问题打了坝。
4.电费
我们了解到,该校在未安装班班通设备时,每月电费200多元,使用班班通设备以后,每月电费达到了400多元,增长一倍。估计随着设备的使用更普遍,该校电费还将继续增加。对于这样一个小学校来说,一年6000元的电费也不是个小数目,其他农村学校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5.黑板问题
该校安装的黑板上顶没有封实,灰尘较大。
以上是我们在该校了解到的一些具体情况,对于我们如何推动班班通设备的管理维护和使用,发挥设备的效益,还是很有帮助的。
第五篇:班班通中期报告
《班班通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课题
中 期 报 告
莱阳市古柳中心小学 张晶磊
2011年6月我校向烟台市电教馆申报了《班班通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这一课题,后经烟台市电教馆专家评审予以立项。自2011年12月份收到立项通知后(课题批准:125YTDJ023),我校领导一直高度重视,亲临课题研究一线,认真指导课题组做好开题前的准备工作,为我们课题前期计划的制定和落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题研究年限为3年,从2011年6月-2014年6月止。目前,课题研究已进入中期阶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于课堂教学信息化。“班班通”工程是一项包括课程资源开发、传输使用及教育教学等项内容的系统工程,是中小学进一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调整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拓展工程。“班班通”工程的实施改善了教育装备条件,更带来了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为学校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班班通”为师生提供了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也为课程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可能性。“班班通”的使用实现了教师备课资源的共享,它集文字、图像、动画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实现了课堂教学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课堂教学的高效率,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在我们学校师资短缺,班额大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本课题研究的题目为《班班通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在这个名称中,我们需要对相关的概念进行必要的界定,以利于我们对整个实验研究的准确把握。我们认为,在这个课题题目中,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的有三个概念:班班通、整合、实践。
1.班班通:“班班通”是一个融合了基础设施、软件资源以及教育教学整合等内容的系统工程。目前,在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对“班班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为此,我们课题组对“班班通”的内涵作出如下界定。班班通是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最终促
进学生的发展。
2.整合:本课题研究中的整合概念指的是将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络internet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有机的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3.实践教学模式:在本课题中,我们提出的是一种实验研究,但由于教育教学所面对的对象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社会群体,影响其变化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我们只能是不断地实践与探索班班通环境下的多种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意义
1.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可以让教师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主动积极地研究、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教育教学模式,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3.可以充分发挥英语教师的个人潜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开发利用英语学科各方面的教育教学资源,形成立体化的教育教学网络。
三、课题研究实践依据:
学校有完善的网络系统,实现了“班班通”,为课题实验提供了足够的硬件保障。
课题组负责人冯伯泉校长主持的烟台市重点课题《关于构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研究》于2010年10月顺利结题,同时我校被评为烟台市优秀实验学校。《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实验与研究》也于2010年12月顺利结题,为我校英语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学校英语组组长张晶磊老师为莱阳市英语学科带头人,莱阳市名师人选。自参加工作以来,潜心于英语教育教学研究,有着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多次在省、市、县、镇级教学和竞赛中获奖,论文、案例、课件多次获奖,受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的好评。
课题组成员都是我校的业务骨干,本专科结合,熟悉小学英语教材教法,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曾多次参加烟台市、莱阳市优质课展示和交流活动),又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理论水平和应用能力,研制的多媒体课件在学校英语教研组和 2
莱阳市教研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学校非常重视本项课题研究,推荐的课题组人员为我校的英语教学骨干,学校今后将在各个方面为课题组提供条件,保障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圆满完成任务。
四、课题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总目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利用班班通手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手段,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模式与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具体目标是:
1.合理利用班班通设备,使英语教学与之达到有机整合。2.推出班班通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五、课题研究内容
1、突破单一的教学模式,使班班通设备真正成为认知和探究手段以及解决问题的工具。
2、探索班班通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3、利用班班通设备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加工、整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构建相应的教学平台,构建班班通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六、课题研究主要过程与经验
到目前为止,按照本课题的实施方案,现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是启动阶段(2011年6月——2011年9月),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调查了解国内外班班通与小学英语课程相整合的理论,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提出实验设想,申报《班班通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这一课题,并撰写实施方案。其次就是经历了从2011年9月——2013年3月的课题实验阶段,本阶段主要做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制定《课题研究工作制度》,让课题研究工作制度化 2011年12月伊始,我校接到本课题的立项通知后,为了保障本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研究工作的如期开展,特制订了《“班班通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制度》。这一制度的出台,从思想上杜绝了课题组老师们懒散的工 3
作作风,改变了教师们的工作态度,让课题研究从此走上正轨,实现了课题研究制度化。
(二)促进教师的专业学习,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帮助 专业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剂”,是教师厚实文化底蕴、完善人格魅力的基石。与一般教师相比较而言,课题实验教师除了同样要具备比较精深的专业知识、比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外,还必须具有比较开阔的视野,比较敏锐的洞察力,并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和自觉的反思意识。根据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与钻研国内外班班通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的先进理论与理念以及省市教育部门制订的关于素质教育下的教育教学新要求。通过学习,转变了课题组成员的思想观念,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该课题的研究注重观念的转变,重点在“整合”二字上下功夫。力争通过课题研究达到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实现班班通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通过学习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为课题顺利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了让课题组的老师们更好地了解和运用班班通这一教学软件,我校特聘请了莱阳教学仪器站的赵焕银老师来给我们老师讲解班班通的运用,通过两次培训,本课题组的老师对班班通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非常娴熟。记得,陈绍琴老师在给学生们上名词单复数时,就通过在电子白板屏幕上克隆出许多一模一样的动物,让学生活生生的感受到名词单数与复数意义上是完全不同的。再者,我校英语教师现在讲授新单词时都运用电子白板自带的识字功能,它能对单词的音、形、义准确定位。
(三)立足课堂,围绕实施方案,逐步开展实验研究 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载体,是实施课题的主阵地。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我校英语教研组建立一系列的课堂评价体系来加强课题的具体实施,通过改革课堂教学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来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高英语成绩。课题组的老师几乎都能做到每节课都自觉地围绕课题研究的目标来进行课堂教学,每节课都是研究课,实验教师人人互听、互评、互学,有记录,有评价,每半个月都要集体进行研究课的探讨,能够按照“课堂教学--总结反思--课堂教学--提高巩固”的过程反复进行课堂教学实践,还积极开设示范课、观摩课,研究撰写课堂教学设计,既磨练了教师的教学实践技能,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又在课堂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素养。根据课题实施方案,各实验教师有序地开 4
展课题研究。例如,现在,老师们上课能自觉结合研究的课题,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既关注教材对学生多方面的教育价值,又关注自己的研究课题,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由于目标明确中肯,课堂教学南辕北辙的现象也就大大减少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就相应提高了,课题研究实验也就落到了实处。再者,现在由于研究方向的明确,老师们都能结合课题自觉学习相关的理论文章,搜集相关的案例,并自觉对照理论,反思自己的研究实践,不断地纠正偏差,从而保证课题实验更加稳妥有序地开展。
(四)抓好资料整理,让研究成果得以共享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成果的反馈,对研究人员的论文、课件均进行了分类整理,为了使我们的教学更和谐更有效,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实在更体现研究价值,所以每个研究成果出来之后就组织全体英语教师进行学习,然后付诸于课堂教学,以此来提高我校整体英语教学面貌。如去年下半年我校进行了小学英语阅读课型研究并形成了模式在全校进行了推广,现在我校全体英语教师都对这一教学模式得心应手,反应良好。
七、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课题虽然只进行研究一年多年时间,但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体课题组老师共同的努力下,已初见成效。全体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转变了,学生的英语素养得到了发展,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一、有了“班班通”,课前二分钟更加丰富多彩
我校开展“高效课堂”活动,充分利用课前二分钟进行热身活动。对于英语学科来说,“班班通”是一个非常好的媒体,它能够将声音、动画与字幕融为一体同时呈现,可是通过其播放英语儿歌、韵句或者小故事,学生具有极大的热情,学习积极性高涨,听力、口语和英语思维都得到了练习,很快进入了英语学习的状态。并且我们所选择的歌曲、动画都是与课文相关的,无形中复习了已知,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试想,如果没有 “班班通”,仅仅依靠录音机或者独立的图片,无法实现声音与动画的同步播放,是不会取得如此好的效果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得到长期的维护。
二、“班班通”使课文呈现与单词呈现更加生动、有意义
英语教材中附带CD-ROM,以便借助先进技术手段使学生感知英语。若在以前,CD-ROM在日常教学中根本无法使用,自从有了“班班通”,它的作用就突显出来了。CD-ROM中声音、动画与字幕的设置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心理特征,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课文处理更加简便易懂,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单词的呈现也更有趣味性,学生理解更加深刻。外研社版小学英语第五册Module 9 Feelings这一模块中,讲到很多关于feeling的新单词,如果简单直白地教生词,学生也能学习到知识,但是会比较抽象。借助“班班通”,我在PPT中插入gif格式的表情动画,学生在学习单词的同时,看到大屏幕上的动态表情,也会情不自禁地做出相应表情,这样单词的音、义、形便同步录入大脑中,单词的学习更有意义,效率更高,有助于形成长期记忆。
三、利用“班班通”独有的优势,进行情感教育
“班班通”所独有的集声音、文字、动画于一体的优势,有助于引发共鸣,利于在课堂上进行情感教育。我在讲授外研社版第五册Module 7 Community Unit 1 He can’t see.这一课时,就发挥运用了“班班通”的优势。Module 7的主题为Community(社区),本课的情感目标是要关心帮助他人,我在操练运用环节使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些我们身边有困难的人,请学生描述他们存在的困难以及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因为幻灯片展示的都是我们身边确实存在的人,很真实,所以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很热烈,纷纷发表见解,在总结时也能水到渠成地说出We should help each other.之后,我又增加了汶川大地震的图片连环播放,大地震造成的危害和战士、护士、学生献爱心的场面都一览无余,再配着《天空之城——吟唱版》的音乐,学生、家长、听课老师无不感慨,大家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的必要性。在课堂结束时,学生家长竟然鼓起掌来,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教育的鼓励,也是对教学中先进技术的肯定,更是对“班班通”给学生带来的各种感官享受的认可。
一.运用班班通进行教学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刺激学生的思维。
布鲁姆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 6
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运用班班通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色彩鲜明,声情并茂。这就改变了以往在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声、电、光等各种信息,使课堂变得绚丽多彩,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例如:在教新标准英语第二册“They are cows.”这课时,我首先放一段有关农场景色的录像:狗、牛、小鸡、猫等图像、并从素材库中搜集了它们的叫声,这样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本课的单词。真实的情景,动感的画面,富于情感的对话交流,创设了视听一体的教学情景,增强了形象的真实感,吸引着学生的注意,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吸引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言实践活动中来。老师的讲解辅以多媒体教学,使整个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创造出对话的情景,表达情感。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培养了交际能力,又强化了记忆
二、运用班班通进行教学使课堂信息由师生双向交流向多元化、多角度转换。
英语教学需要一个反复、多向、多元化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因此,教师只要选择适合授课内容的视听材料(如迪士尼神奇英语等)并适当剪接,灵活运用,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良好的语音习惯;更重要的是,它使英语教学不再单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提问和学生的回答、练习便可达到交流与反馈的目的。例如:教授“动物”的单词时,从神奇英语中剪接片段,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动听的歌曲,还可以看到群舞飞扬的动物,听到语音纯正的美式发音。还可以下载一些相关内容,如图片、声音等,甚至动物短片,运用班班通进行教学,让学生以更直观的视角去学习,从而更明确了学生学习的主题。
三.运用班班通教学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儿童富有好奇心,又善于模仿,他们对一种新语言的学习往往产生强列浓厚的兴趣,所以儿童时期被认为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学生只有先对学习发生兴趣后,才能自觉主动的探索,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儿童的兴趣缺乏持久性,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易激发又易减退的特点,利用班班通进行教学,把教材中单调的文字知识,通过文、声、图相结合的多媒体方式,形象、具体、生动、逼真的展示出来,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其兴趣的持久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愿的接受语言知识信息。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可以自己
制作课件,更可以利用互联网搜集网上的资源,直接进入网站,以生动形象的声像、图像展示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讲解时辅以多媒体,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既丰富了课堂内容,营造了良好的气氛,又创设了语言环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并培养了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儿童的学习兴趣对鼓舞和巩固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起决定性作用,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例如,在课堂中播放英文歌曲,从网上调出一些英文游戏,如“穿衣服”游戏等,也可播放动画片片段或者自己组合的知识背景介绍画面、文字等来吸引学生学习,并且及时地复习巩固了当堂课所学的知识。
四、运用班班通教学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电教多媒体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可以通过动画形象跨越时空的限制,创造情景,再现各种事物和其运动变化的过程,有效地提高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帮助教师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例如:在新标准第一册中的“颜色”时,我就运用了班班通,创设了一个情境:在一座大森林里,一群小动物在森林里嬉戏,天边出现了一道亮丽的彩虹。T: Look!A rainbow.How nice!这时,屏幕中逐一闪现彩虹并用英语介绍颜色:red、red, green、green…学生们学习了这些单词。而且学生们都沉浸在这美丽的情景中,突然彩虹不见了,我立刻让学生用英语说出刚才看到的颜色,孩子们争相说出刚才所听到和看到的颜色。“red, yellow, green….”一个个新单词,我还没有说出,学生已经脱口而出,然后我把刚才的图画重新展现,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在这一节课上,我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优美的情境,以及标准的语音,让学生在语音、语境中学习,感知它们的优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的情感。使得原本枯燥又容易混淆的七种颜色很容易地被学生记住了,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运用班班通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学英语教学要改变传统观念,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教学活动都是由教师提前安排好的,学生只是参与这个活动,被动的去接受,不能按自己的要求和需要去选择。与之相比,多媒体教学最突出的优势是它的交互式与个别化特点。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知识基础和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有关学习内容,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通过课题研究,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不再是盲目的,也不再是纯粹的教书匠,而是形成了教学、思考和学习相结合的习惯,逐渐有了课题研究的知识和主动研究的意识。
(二)通过课题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由于教师对打造高效英语课堂的重要性认识得到了提高,而且教师科研教学能力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所以全体英语教师普遍注重对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表现,注重学生在课堂中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收获知识,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很大的跨越,这一点也是课题研究小组的最大收获。
(三)成功地承办了市、处小学英语“送教下乡”活动 2012年3月份和4月份我校英语教研组分别承办了两处 “送教下乡”的活动,在此两项活动中,我校共展示了三节英语课,分别是词汇、会话和阅读课型,会后受到同仁的一致好评和专家们的高度赞赏。2012年11月陈绍琴老师执教的英语课荣获烟台市优质课。
(四)课题组教师撰写了一些优秀科研论文,并在省、市、县获奖。经过近一年来的课题实践研究,课题组的教师们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并将它们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论文,已有一批论文在省、市、县获奖。如: 1、2012年7月张晶磊老师主持的莱阳市级课题顺利结题。2、2012年2月 张晶磊老师《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报告》莱阳市中小学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3、2011年3月 《创设和谐英语课堂》 山东省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八、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素质发展不均。课题组的成员中,大多数的教师能积极进行课题研究,积极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但也有一些教师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兴趣性不高,导致在课题研究中常常出现一些被动的局面;
2、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还跟不上研究实践的需要,影响了研究水平的提高。这就需要从上至下重视理论学习,重视现代教学理论的普及与指导,使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使新课程理念自然地融入到课题研究中。
3、课题研究进度不一。在课题的研究中,个别课题内容的研究状况与进度相对落后,这与课题成员的个人思想意识和主观努力有关。同时也与课题人员的搭配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要注重研究人员的最佳组合,效果会更佳。
4、怕苦怕累、有畏难情绪。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有少部分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吃苦耐劳,缺乏钻研精神。
九、今后研究工作的设想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针对以上课题研究中的一些的问题,提出下阶段课题研究的打算:
1、全面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素质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要积极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全体课题组成员能积极投身到课题研究中来,不断的进行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的新探讨,加强与外地的经验交流,及时反馈外界的研究信息,营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氛围,促进教师思想深层次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开拓课题研究蓬勃向上的新局面。
2、积极推进课题研究的深度
今后,我们将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探讨,带领课题组成员对自己的课题研究状况进行回顾和反思,对自己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适当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充分认识课题研究的意义;同时,抓紧时间进行课例试验,形成课例并完成资源库的建设。
3、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密切联系起来
在今后的课题研究中,我们要树立“以课题研究服务于教学,以教学来促进课题研究不断深入”的理念,把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密切联系起来,并使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