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研活动主题方案
语文教研组活动总结
在贯彻落实文峰小学《三月教研活动月方案》,进一步推进语文学科新课程的实施,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提高本校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同时也为语文教师搭建一个交流、研讨、展示课堂教学成果的平台。教研组积极从3月4日--4月19日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小学语文学科主题研讨活动。为确保这次活动优质高效地开展,特做如下总结:
一、明确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本次教研活动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进步为目的,以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实践性研究活动。本次教研主题活动要体现教师的主体性,过程的民主性和主题的引领性,关注教师的参与和体验,激发教师学习的内驱力为基本理念,以提升语文教师队伍整体施教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
二、活动主题操作性强
1.“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专题研究
2.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三、活动内容丰富
1、每位教师围绕主题展示课堂教学。(一篇精读课一课时,一篇略读课一课时)
2、骨干教师展示这一主题研究成果。
四、活动流程具有创新特点:
1、各教师根据主题查找资料展开学习。
2、展示学习成果。(展示的形式是:教师的课堂教学+骨干教师的经验介绍)
3、交流反思:各教师将研究的成果发布到班班通文档进行交流。做到资源共享
五、各教师积极性高
1、各教师要高度重视,按要求选好音像,课件等资源。
2、参与教师每次提前熟悉与主题有关的教材内容,带着问题讲课、说课、听课、评课研讨。
3、讲课教师准备好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论文上缴及时。
小学语文三月份教研活动(主题)方案
一、活动目的为了实施科研兴校战略,全面提升我校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经研究决定在三月份举办“语文教研教学教研月”活动。
二、活动主题
1.“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专题研究
2.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三、活动内容
1、开展以“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专题研究和“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有效教学”为研究主题的教学研究月活动。
2、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进行说课、讲课、听课、评课、反思、小结等教研活动。
四、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三月份初,成立语文教研课题研究小组并组织研讨活动,教师准备语文公开课。
第二阶段:三月份中旬,1-6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每人讲一节语文公开课课。
第三阶段:三月份中下旬,在文峰小学远教室展示,推荐优秀者到中心学校进行小学教师素养大赛展示。
语文公开课安排:
三、活动时间、地点:
2013年3月25日:三年级
2013年3月27日: 六年级
2013年4月1日:五年级
2013年4月3日:一年级
4月18日――4月25日上交说课稿、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论文
4、此主题方案,在4月25日之前完成。
备注:
(1)参与对象:语文组全体教师。
(2)学校将组织对本次校内教研课进行打分、评比。
(3)优秀者将推荐到中心学校进行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展示。
第二篇:主题教研活动方案
关于组织开展“践行实干精神 提高教学质量”
主题教研活动的通知
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近日,各类公开课及随堂听课的课堂均凸显,部分老师并未真正领会“以学论教”的课程评价思想,并未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导致部分课堂依旧是低质低效、杂乱无果。
具体表现为:课堂纪律失控,缺少有效引导;老师自身语言缺少吸引力,不能引人入胜;教师对文本解读和把握不到位,无法引领学生提高认识;教师“满堂灌”,忽略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参与面较小,更多学生得不到充分思考和练习;问题设臵无坡度,未体现分层教学,不能做到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教师缺少方法指导,一味拉着学生走;练习缺乏针对性,与课堂和学生脱节;教师急于完成环节,不顾学生掌握与否;课堂评价缺少人文性,符号式评价较多……
为实现教研兴校的理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优异成绩来铸造“寿春品牌”,学校拟组织开展“践行实干精神,提高教学质量”主题教研活动。方案如下:
一、责任人:
语文组:赵 耀 陈 锐 王 磊 席柳忠 数学组:王明宏 陈卫国 史贤阳 胡龙兵 英语组:胡金陵 李怡明 崔 勤 物理组:韩荣强 化学组:孙兰芳
政史地生组:杨早林 范静萍 张雨涵 艺体组:龚朝辉
二、活动流程:
(一)分组讨论(元月4日至元月6日)
由备课组长牵头组织,布臵本组老师围绕“目前影响自身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及改进措施”为主题进行思考,撰写自己的反思心得;然后在组内进行充分讨论,形成会议纪要;之后本组老师分别再次撰写讨论后的学习心得,由备课组长汇总后交至本学科教研组长处,由教研组长汇总后,所有材料交学校审阅。
(二)组长评议(元月7日至元月8日)
教研组长认真阅读本组老师的心得体会,总结本组讨论结果,形成文字稿,内容包括:目前本组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及下阶段教研计划。并准备在近期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会议上交流(将设臵现场提问环节)。
(三)走进课堂(元月7日至元月9日)
根据各组得出的“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的结论及改进措施,由校领导和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走进课堂听推门课,对教学进行调研和指导,针对某一主要问题,与上课老师进行沟通,并搜集经典案例进行教学研讨。
(四)领导议课(截至元月10日)
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各位领导针对近期所听的“推门课”进行议课,围绕某一方面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构想。要求能结合典型案例,有理有据,有分析,有提炼,有指导,有落实。
(五)跟进课堂(截至本学期期末)
在第一轮讨论、听课、议课之后,学校领导和各教研组长再次走进课堂听“推门课”,调研老师们在几个集中问题上是否有改进、改进程度及体现的教学效果,并对前期的教研活动进行完善和反思,对前期提出的改进方案进行修补提高。
请各备课组长、教研组长积极组织,每一位老师充分参与其中,把每一项工作做到实处,做出实效,切实惠及学生的成长,惠及教师的提高,惠及学校的发展。
第三篇:主题教研活动方案
主题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大安市教育局《关于全面深入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指导意见》《大安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的文件精神,我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主题教研为龙头,以研促教,以教辅研,教研与教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并以主题教研为途径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在主题教研活动中,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共性较大的问题和前瞻性问题,并找出自身存在的诸多影响个人发展的思想问题,极大释放自身潜力,主动参与主题教研活动,做到人人是研究者、人人有教研主题、人人有教研成果。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探讨、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
二、研究内容
1、常规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问题或困惑作为主题教研的主线,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2、以课例为为载体,引领老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课改适应能力。
3、引导教师主动反思自己教学实践过程,积极探索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工作目标
1、理论提升
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用新理念武装头脑,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和提高。使广大教师端正教育思想,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关注学生
主题教研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课堂教学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能力提高
以课堂教学实践为载体,通过教师与教师的互动与交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4、总结成果
通过主题教研解决新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和困惑,总结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形成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我校的有效教学模式。
三、实施策略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使我校主题教研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主题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1、主题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宫长河
副组长:肖吉彦、蔡爽、王广全、李佰祥 组 员:各学科教研组长。
2、具体分工。
肖校长:语文组 音体美组
蔡校长:数学组 政史地组
王广全:外语组
李佰祥:理化生组
(二)强化管理,有效实施。
1、各教研组认真制定可行的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方案和个人方案。
教导处要组织各教研组长在本组内讨论确定教研主题,制定主题教研方案。在学校主题教研领导组指导下,认真实施工作方案,落实活动计划,完成教研任务。
2、各教研组负责人及教师必须在主题教研过程中严格执行下列规定
(1)、各教研组按时完成主题选题和主题活动方案的制定。(2)、严格按照主题教研工作实施步骤,组织教师围绕主题开展听评课活动,认真填写主题教研活动记实。
(3)、各教研组长要组织本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讲课、评课、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教研活动。并负责组织督促教师撰写整理相关材料及材料的收集上交。
(4)主题教研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参与到主题教研活动各个环节中去,组织备课、听课、研讨、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严格把关,加强督导,切实把主题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实施步骤
1、确定主题和主题方案的制定,2012年2月27日——2012年3月5日 围绕“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题,各教研组长组织确定本组的分主题并制定主题活动方案。
2、专题学习,课堂印证阶段,2012年3月6日——2012年5月28日
(1)教研组组织“每人一节公开课活动”,提前安排好公开课日期、主讲人、课题和课时,并报教务处,以便检查,围绕主讲教师所研究的分题和课堂评价标准进行。
(2)各组推荐一名教师做校级教研公开课。
4、阶段总结,成果汇报阶段,2012年6月1日——2012年7月1日
(1)、结合教育局主题教研工作评比活动,认真总结,组织成果汇报。
(2)、继续开展主题研究活动,认真填写“主题教研活动记实”。
五、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到位。
为使我校主题教研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主题教研工作小组。
2、资金保障到位。
学校为主题教研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建立电子备课室,订购主题教研相关书籍及教育理论刊物。
3、过程管理到位。
学校对教研组和教师“主题教研工作”全程跟踪,确保各阶段工作落到实处。
4、奖惩措施到位。对教研活动开展有实效的教研组给予1000元的奖励,承担校级教研课的教师在评职进称时加一分。
主 题
实 教 研 施 方
联
合中
学
活 案 动篇二:校本教研活动主题一览表
校本教研活动主题一览表
各位教研组长和教研组长: 大家好!本学期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仍然延用上学期的教研记录。记录共分四页两部分:校本教研活动计划和活动纪实。请大家认真及时的做好每一次活动记录。活动一定要突出主题的研究。为此,我将各学科的研究主题下发如下: 学校的研究主题是:突出主体教育 实施“四自”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课堂 数学学科:
低年级的研究主题是实施有效指导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中年级的研究主题是实施有效互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高年级的研究主题是实施有效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多向发展。语文学科: 研究主题是扎实训练成就有效课堂
“聚焦课堂 追求有效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有效评价”为主题 英语学科: 研究主题是渗透学习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品生(社)学科 :研究主题是师生和谐互动,实施有效教学 科学学科 :研究主题是突出主体探究,实施有效教学 综合实践 :研究主题是实施有效指导,促进有效教学 幼儿教育 :研究主题是实施有效活动,打造快乐课堂 体育学科: 研究主题是口哨在体育教学中妙用 音乐学科: 研究主题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美术学科: 研究主题是在美术学科中感受美 美术学科:研究主题是
注: 1.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也要在今后一段时间拿出研究主题,请各位组长 做好前期的工作。篇三: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方案
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艾利奥特说过:“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为了使我校的教研活动能够达到对教师的校本培训,同时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困惑,规范和完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大集备”和“大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以“集思广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减负增效”的教研思路,创设真实、有效、浓厚的研究氛围,努力达到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课程的发展,提高学校的整体效益。
二、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的操作流程
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的基本程序是:问题—计划—行动—总结—调整计划—行动—总结—再调整计划。即各教研组要把学校和教师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教师比较关注、相对集中的问题,经过梳理,调查分析,学习论证,提炼成一个教研主题,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教师群体合作的教学研究,形成对教研主题的共识。教研主题一般从以下四方面着手:①问题来自真实的教学情境,来自教师自己的教学生活;②问题是大多数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③问题是目前学科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④问题通过教研活动有解决的可能。具体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三、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要求
(一)、活动主题的针对性
主题开发是本活动进行的核心,主题的开发和确定必须要结合教学现状和教师需求,只有大家都认同的主题才能得到教师的支持和执行,因此,活动主题的开发必须要有针对性。
(二)、系列活动的整体性和结构性
活动安排时要充分考虑整体性和结构性,体现教研系列性,必须坚持对某一主题进行多方位的、滚动的、持续的研究。实践中可将大主题细化为若干可操作的小专题,再结合具体
课例对小专题进行持续的滚动研究。
(三)、活动过程的参与性
每次活动都要设计不同教师的参与点和参与方式,使每位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每位教师的经验能及时与同事分享,尊重和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职业自信心。倡导教师提前介入教研活动,要求所有教师在“大集备”、主题备课和主讲备课的“三备”过程中,都要与主讲教师共同经历编写预案、上课、评议、研讨,直至形成最佳方案。
四、实施办法
(一)、建立大教研组:全镇教师按学年按学科分成十二个大教研组,由一名中层以
上领导任教研组长,主持教研组全部教研活动;安排一名骨干教师任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具体活动时间和地点见下表:
(二)、活动具体组织形式:每学期第一次主题教研活动要制定好学期教研活动计
划,主要体现教研主题和具体周次主备人名单和落实教学内容。严格按照“三备一上”具体要求进行备课。第二次教研活动时直接进行上课汇报,课后教师进行综合评议,形成对本课的最终教案。接着由第二主备人进行备课,如此反复进行下去。每位上课教师根据参与活动的领导和教师填写的评课意见书进行课后反思,形成最佳教学设计。组长负责收集过程性材
料:教研记录、教案、反思和评课意见书。(三)、关于“三备一上”的具体要求:主备教师在集体备课精炼设计时的备课称 “一备”;在大教研组进行集体备课时称“二备”;综合集备时的群体智慧、个性特长和学生实际,最后形成的教学预案称“三备”;主备教师在“三备”的基础上,为大教研组内的教师公开作课称“一上”。
(四)、关于一课三讲的具体要求:中心小学教研组教师在制定计划时,根据主题
需要,共同确定一个具体课题谓“一课”;大家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分头进行个性设计,然后由一位老师先上一课,课后马上评议、反思、再建构,再由第二位老师上课,如此反复三次谓“三讲”;基本流程概括起来就是:“集备—异构—上课—评课—反思—再构—再上课”,从而达到不断完善,瑧于完美的效果。(此要求只针对中心小学轮空周时采用的教研形式,目的是把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引向纵深发展,为大教研组起到带头和引领作用。其他村小因为没有平行班,暂不执行此要求。)
五、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领导机构
(一)、领导小组:组长:陈玉荣,副组长:邵志国,成员:所有中层以上领导
(二)、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整体要求:
1、大教研组的全体成员要按《方案》要求,各负其责,尽心尽力,完成好各自的任务。不能因为个别原因影响整体教研活动进程,各组长要负责协调安排好本组的教研活动。
2、保证活动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组织好每次教研活动。
3、认真做好活动记录,真实有效;注意过程性材料的及时整理、修订与研讨,适时进行经验交流。
4、可以考虑结合小课题研究同步进行,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主题式系列教研活动模式为我镇教研一体化管理注入了活力,为学校教育质量提高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希望各教研组教师能够借助活动的早出成果,出好成果,为创建全区示范小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振安区九连城镇中心小学
2010年8月篇四:大学区主题教研活动方案
大学区校本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教师培训工作总体思路是:以“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能力”为主题,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指导,以提高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深化校本研修,高水平、高质量、整体提高我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促进我校教育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目标
1、通过开展以高效课堂教学为重点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实施落实新课程能力。
2、通过开展以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为重点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构建有效教学的行为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开展以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为重点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4、通过开展以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为重点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校持续、稳步发展。
总之,通过对全体教师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培训,使我校教师政治思想、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等有较明显提高,并从中培养出一批教学骨干,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三、基本原则
1、全员性。以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为重点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所以要求教师全员参与,骨干示范,整体提高。
2、校本性。以高效课堂教学为重点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立足校本,研修整合,以研促修,深化校本研修的内涵,拓展校本研修的外延,提升校本研修的质量与水平。
3、层次性。以高效课堂教学为重点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分层次进行,针对不同教师提出不同的内容要求。年轻教师侧重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侧重新课程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应用,骨干教师侧重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和教学风格的培养与提升,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过程性。在校本研修过程中,要注重发挥评价的作用与功能。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督促教师记录自己的专业能力发展进程。在记录过程中不断调整、修订练兵的方向。
5、实效性。以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为重点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立足教师岗位和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确定练兵内容,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落实到每位学生的身上。
四、培训内容
(一)以高效课堂教学为主要研修内容。(附后)
(二)、常规培训常抓不懈
1、师德培训:以学习总书记十八大关于中国梦重要讲话为重点,围绕“学习模范教师,弘扬伟大师魂”,以“静心教书、潜 心育人、真心爱生”为主题,开展“我写我的教育叙事”活动。
2、现代教育理念与理论培训:要求每位教师要利用班上和业余时间多读书,定期阅读教育教学杂志,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读专业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本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籍有李炳亭高效课堂教育理论、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王呈祥的《奠基中国——教师的爱与责任》,要求做好课后习题;班主任教师必读的书籍是孙蒲远老师的《美丽的教育》。选读书籍是《有效教师》、《有效教学》,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工作需要,自定所读书目。要求教师学期末上交读书心得。
五、保障措施
进一步完善培训组织机构与教师学习培训管理制度,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使全校教师理解并接受继续教育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努力营造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氛围。
附:教学培训内容
1.解读课标与解析教材能力
熟悉 “课程标准”,深刻把握教材内容,理清知识间内在联系;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熟练掌握、应用学科基本概念、规律 学科知识测试 2.学情分析能力 能对本学科学生学习现状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
撰写一份本学科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 3.教学设计能力
熟练进行学科课程的构思和设计,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科学设计问题的发生过程、知识探究过程、知识应用过程和师生互动过程,实现三维目标的融合撰写一份教学设计 4.例题习题设计能力
从学生和教材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精选例题习题;例题习题要有层次、有梯度,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能够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完成单元习题设计或承担月考、期中或期末考试的任务。5.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体现学科特点
撰写一份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成功案例 6.教学管理能力
熟练掌握课堂的管理技术,注重群体学习行为的养成,实现有效教学
“上好我的一节好课” 7.教学反思能力
能够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自身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整体行为及教学评估进行反思
撰写一份教学反思 8.教学机智
能对本学科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及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分析及解决
撰写一份教育叙事 9.教研、科研能力
熟练设计并实施教学研究方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开展基于问题的研修。
积极学习和钻研教育理论;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并能与同伴合作探索研究;运用现代信息渠道获取信息;善于把科研成果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以教研组为单位在校本研修中承担培训任务;开展课题研究,并撰写一篇教学论文 10.网上研修能力
选练模块
1.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
能对教材中教学内容进行科学重组加工, 注重课内外教学资源的积累和系统化整合;能够做到同伴互助,资源共享。
每学期公开展示交流一次 2.教育技术能力
计算机、视频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等硬件设备的熟练操作,能利用网篇五: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主题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三道岭第二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主题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处行政报告中对“突出主题教研,提高常规教研的实效性”的要求,我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主题教研为龙头,以研促教,以教辅研,教研与教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并以主题教研为途径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在主题教研活动中,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共性较大的问题和前瞻性问题,并找出自身存在的诸多影响个人发展的思想问题,极大释放自身潜力,主动参与主题教研活动,做到人人是研究者、人人有教研主题、人人有教研成果。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探讨、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
二、研究内容
1、常规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有研究价值的教育教学问题或困惑作为主题教研的主线,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2、以课例为载体,引领老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课改适应能力。
3、引导教师主动反思自己教学实践过程,积极探索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工作目标
1、理论提升
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用新理念武装头脑,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和提高。使广大教师端正教育思想,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关注学生
主题教研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课堂教学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转载于:主题教研活动方案)
3、能力提高
以课堂教学实践为载体,通过教师与教师的互动与交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4、总结成果
通过主题教研解决新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和困惑,总结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形成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方法。
四、实施策略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使我校主题教研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主题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主题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张旭 刘哲
副组长:鲁彩霞
组 员:各教研组长
(二)强化管理,有效实施。
1、各教研组认真在本组内讨论确定教研主题,在学校主题教研领导组指导下,认真实施工作方案,落实活动计划,完成教研任务。
2、各教研组负责人及教师必须在主题教研过程中严格执行下列规定(1)、各教研组按时完成主题选题工作。
(2)、严格按照主题教研工作实施步骤,组织教师围绕主题开展听评课活动,认真填写主题教研工作记录。
(3)、各教研组长要组织本组教师进行讲课、评课、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教研活动,并负责组织督促教师撰写整理相关材料及材料的收集上交。
(4)主题教研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参与到主题教研活动各个环节中
去,组织备课、听课、研讨、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严格把关,加强督导,切实把主题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三)实施步骤
1、确定主题和主题方案的制定。2014年9月1日——2014年9月16日。各教研组长组织教师确定分主题并开始进行理论学习。
2、专题学习,课堂印证阶段。2014年11月11日——2014年11月24日。教研室组织“每人一节公开课活动”,提前安排好公开课日期、授课人、授课内容和授课地点。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3、阶段总结,成果汇报阶段。2014年11月25日——2014年1月6日。教师个人针对参与主题教研活动进行反思,并在教研组内交流讨论。教研组长再结合本组主题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反思。
五、保障措施
1、组织领导到位。
为使我校主题教研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主任、教研组长为成员的主题教研工作小组。
2、过程管理到位。
学校对教研组和教师“主题教研工作”全程跟踪,确保各阶段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篇:大学区主题教研活动方案
大学区校本教研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教师培训工作总体思路是:以“构建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能力”为主题,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指导,以提高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全面深化校本研修,高水平、高质量、整体提高我校教师实施新课程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促进我校教育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二、培训目标
1、通过开展以高效课堂教学为重点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实施落实新课程能力。
2、通过开展以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为重点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构建有效教学的行为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通过开展以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为重点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促进师德师风建设。
4、通过开展以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为重点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我校持续、稳步发展。
总之,通过对全体教师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培训,使我校教师政治思想、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等有较明显提高,并从中培养出一批教学骨干,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从事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师队伍。
三、基本原则
1、全员性。以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为重点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所以要求教师全员参与,骨干示范,整体提高。
2、校本性。以高效课堂教学为重点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立足校本,研修整合,以研促修,深化校本研修的内涵,拓展校本研修的外延,提升校本研修的质量与水平。
3、层次性。以高效课堂教学为重点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分层次进行,针对不同教师提出不同的内容要求。年轻教师侧重职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具有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侧重新课程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应用,骨干教师侧重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和教学风格的培养与提升,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过程性。在校本研修过程中,要注重发挥评价的作用与功能。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督促教师记录自己的专业能力发展进程。在记录过程中不断调整、修订练兵的方向。
5、实效性。以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为重点内容的校本研修活动,立足教师岗位和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确定练兵内容,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落实到每位学生的身上。
四、培训内容
(一)以高效课堂教学为主要研修内容。(附后)
(二)、常规培训常抓不懈
1、师德培训:以学习总书记十八大关于中国梦重要讲话为重点,围绕“学习模范教师,弘扬伟大师魂”,以“静心教书、潜
心育人、真心爱生”为主题,开展“我写我的教育叙事”活动。
2、现代教育理念与理论培训:要求每位教师要利用班上和业余时间多读书,定期阅读教育教学杂志,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读专业书籍,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本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籍有李炳亭高效课堂教育理论、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王呈祥的《奠基中国——教师的爱与责任》,要求做好课后习题;班主任教师必读的书籍是孙蒲远老师的《美丽的教育》。选读书籍是《有效教师》、《有效教学》,教师也可以根据自身工作需要,自定所读书目。要求教师学期末上交读书心得。
五、保障措施
进一步完善培训组织机构与教师学习培训管理制度,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使全校教师理解并接受继续教育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努力营造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氛围。
附:教学培训内容
1.解读课标与解析教材能力
熟悉 “课程标准”,深刻把握教材内容,理清知识间内在联系;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熟练掌握、应用学科基本概念、规律学科知识测试
2.学情分析能力
能对本学科学生学习现状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改进措施
撰写一份本学科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报告
3.教学设计能力
熟练进行学科课程的构思和设计,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科学设计问题的发生过程、知识探究过程、知识应用过程和师生互动过程,实现三维目标的融合撰写一份教学设计
4.例题习题设计能力
从学生和教材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精选例题习题;例题习题要有层次、有梯度,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能够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完成单元习题设计或承担月考、期中或期末考试的任务。
5.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使用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体现学科特点
撰写一份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成功案例
6.教学管理能力
熟练掌握课堂的管理技术,注重群体学习行为的养成,实现有效教学
“上好我的一节好课”
7.教学反思能力
能够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自身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整体行为及教学评估进行反思
撰写一份教学反思
8.教学机智
能对本学科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偶发事件及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正确分析及解决
撰写一份教育叙事
9.教研、科研能力
熟练设计并实施教学研究方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开展基于问题的研修。
积极学习和钻研教育理论;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并能与同伴合作探索研究;运用现代信息渠道获取信息;善于把科研成果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以教研组为单位在校本研修中承担培训任务;开展课题研究,并撰写一篇教学论文
10.网上研修能力
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熟练运用,并积极撰写博客,参与网上教研。查阅博客、网络研修记录
选练模块
1.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
能对教材中教学内容进行科学重组加工, 注重课内外教学资源的积累和系统化整合;能够做到同伴互助,资源共享。
每学期公开展示交流一次
2.教育技术能力
计算机、视频投影仪、实物投影仪等硬件设备的熟练操作,能利用网
络进行交流、学习,能制作电子教案,利用网络开展与研究教学,能独立制作适应本学科教学的课件
进行现场操作、展示
3.学科教师自身发展能力
坚持自我发展与教师团队共同发,完善学科专业知识结构,拓展与深化学科专业技能,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展示 — 评
第五篇:学区语文主题教研活动方案
大学区语文“构建有效课堂”主题教研活动方案 西安二十三中 李青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学区内教研活动“九统一”,使各学校教学理念及形式走向“九转化”,达到教学资源成果的“九共享”,在学区内以师德修养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以知识更新与拓展、教育教学原理、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实施校本研修的目的
1、通过研究与探索,构建适合学区校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2、改善学区内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建立以教师研究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围绕“学生发展”,研究课堂有效教学形式,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形成学校课堂教学特色。
3、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大学区学习型组织。
三、实施校本研修的措施
1、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
(1).学区长长是校本研修的第一责任人,安排、布署学区校本研修工作。(2)各学校.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指导、督查校本研修工作。(3).各学校教导处、语文教研组具体组织落实校本培训工作。
2、采取多种校本研修形式,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素质。(1).专题带动:通过有效课堂专题研究,促进教师观念行为改进。(2).集体充电:要求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由教育专业人员为教师“充电”的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变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为主动吸取养分的过程,使理论与实践融合真正成为可能。
(3).观摩听课:广泛开展学区内观课活动,落实观课后的评课和讨论环节,为大家提供交流的契机,运用理论分析实践,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自身实际教学水平的良好机会,引导教师获得有益信息,达到资源共享。
(4)个人自修:教师自己确定目标,寻找相应教育理论和知识武装自己,在自修和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实现自我改进和提高;
(5).校际交流:加强学区内学校的交流、开放课堂、互通有无,积极为教师外出学习进修创造条件
四、校本研修保障
1、适时确定具体的主题研修内容,组织教师进行研修。
(1).师德研修: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教师教学理论、教育思想、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认真履行教师职责。
(2).基本功研修:按照教师职业基本功和专业基本功的要求,组织教师学习理论、进行时间和技能培训,使教师在原有水平上有一定的提高,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求。
(3).教育教学能力研修:在新课改中,主要突出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改变教师教育行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教师尽快成长和成熟。
2、实施校本研修活动中,开展“五好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做好五件事:(1)读好一本教育名著;(2)写好一篇心得体会;(3)上好一节公开课;(4)做好一个优秀课件;(5)写好一份教学经验总结
五、研修活动安排
时间:2013年9月——2014年6月 参与人员:23中、44中、回中语文教师
研修方式:各校合作研讨交流,理论学习,课堂实践
具体做法:
1、深入学习,转变观念,明确实施“有效课堂”的重要性
通过校内广泛的宣传和发动,为有效课堂的开展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学习有效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有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基本方法,了解不同学科“有效课堂”的基本要求和标准,明确有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通过学习,在对“有效课堂”的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组织教师根据有效课堂的要求通过自评互评找出自身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确定实验班级、定好实验教师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特选定初一年级为学区有效课堂建设实施的实验年级;由教研组长、初一几位老师负责此次实验教学的开展以及资料收集,后期推广等。
3、立足常规,夯实基础,增强“有效课堂”的内驱力
(1)优化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规范备课、有效备课。教师在研读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高质量落实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程序、备作业的常规要求。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勇于创新,创造性开展有效备课,逐步让每一节课都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线索清晰、方法得当、内容精当,使课堂活动时间和课堂教学结构,紧凑、合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兴趣,唤起学习的渴望,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优化教学策略,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恰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讲精练,及时反馈、有效调控,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提倡“两个有效”即每一位学生的有效和每一分钟的有效。关注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关注每一学生的问题。课堂上既要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让学生自主却不自流,让学生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身投入,紧张而愉悦地学习。
(3)优化作业设计,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轻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教师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开放性、趣味性的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作业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4)规范学生学习习惯。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通过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巩固等学习过程的管理,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逐步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中。
4、以导学案和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实践“有效课堂”模式
(1)编好、用好导学案。导学案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第一抓手,是沟通学与教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导学案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使用导学案,可使教师和学生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充分的互动和合作,便于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障碍,及时点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思考问题、收集积累资料的良好习惯,规范学生的答题思路,是教学更有针对性。所以教研组应统一组织,分工合作,资源共享。
在导学案的编写上要做到知识问题化,对问题的设计,表述要精准,要注意问题化、参与化、方法化、层次化,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体现“导”的特征。对浅层性问题,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对深层次的问题,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在设计时做上“※”号,指明由“A”层或“B”层的同学做,让学生的学有明确的目标,“C”层的学生可以相应选择做。
(2)抓好学习小组建设。小组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学会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小组合作学习如果没有管理、利用好,可能适得其反。所以在实践摸索过程中教师要多反思,首先,依据班级学生特点、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等情况分好小组,或者学生自愿结成小对子,小组成员一般为四人,每组学生各方面要相对平均,每小组要有响亮的名字。其次,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再次,创新小组评价机制,用恰当的评价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有效学习的精神,把评价变为一堂课的作料,自然顺畅。
5、进行以学科为单位的“有效课堂教学”集体备课活动
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解决实际问题。备课分为三段:个人备课、集体备课(或试讲)、个人再备课。学校领导要全程负责各学科的集体备课,及时查找不足,凸显集体备课的实际效果。教学设计要突出教与学的统一。即要保证教师“教”的实效性,又要保证学生“学”的有效性。
6、组织全方位的课堂教学评价活动
学校构建“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教学管理机制,充分倾听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定期举行全员性的“有效课堂教学”集中视导与评估,搭建“示范课”、“研究课”及“达标课”等多种教学平台,组织校、学区内外有关人员、市教研员进行全方位的“听、查、评”活动,通过实践与研究,真正摒弃课堂教学中无效的提问,无效的引导,无效的预设,无效的讲解,无效的训练等。
7、定期举行“有效课堂教学反思汇报会”活动
分年级语文备课组逐一反思,在反思中积累经验,提升素养,形成“自主探究有效教学,竭力构建活力课堂”的良好氛围。将汇报材料装订成册,教学领导将进行检查,成为宝贵的经验典集。
具体安排
(一)校内研修
2013年9月份为“准备阶段“:利用集中学习、分组学、自学、及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观摩学习等形式展开“创建有效课堂”学习讨论活动,深入剖析以往的教学现状,成立有效课堂研究领导小组,搜集研究资料,讨论制定实施方案。
2013年10、11月份为“实验阶段”:通过学习有关有效教学的理论,懂得有效课堂教学的内涵,聘请学科专家进行有效专题讲座。并将初一年级定为“有效课堂”教学实验班,各学校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要发挥其引领作用。实验年级任课教师要相互交流,总结实践中的得与失,并能利用平时的教研活动展开研讨。
2013年12月份为“汇报提升月”:开展有效课堂研究校内汇报课活动,如教师示范课、展示课,将实践中形成的典型课例向全校教师展示。本学期末将总结表彰活动,表彰在活动中表现突出教师,为下学期的全面推开打下基础。
(二)学区研修
2014年3、4月为学区推广交流阶段:学区内各校推选优秀课进行公开课,组织各校老师观摩听课,课后进行评课研讨,总结经验,提出问题,寻找办法。各校语文教师进行课堂开放,不定期,不定时在各校内自由听课,全面推广有效课堂。2014年5、6月为学区教研总结表彰阶段:学区总结汇报课展评,研修教师写一份教研论文,上交自学笔记,最后进行评定表彰,选出优秀学校,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各校写出本次校本研修的总结。
通过以上系列活动,让我们共同努力,寻求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希望全体教师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这项改革的活动中来。凝聚团队心智,迸发集体智慧,进一步推进有效课堂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我们的孩子会学、善学,学得轻松而灵动;让我们的老师善教、乐教,从工作中体验到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