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理论坛交流材料(北岭教办林长民)
消除惯性,提高素质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汀罗镇教育办公室张忠义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还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活动的效果,都与教师密切相关。但现实的情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还大量存在违背科学、违背规律的惯性行为,有些是传统观念遗留下的,有些是教师自身观念和意识造成的,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师行为中的几种惯性表现
(一)角色错位
这是教师群体中比较普遍的现象。由于角色错位,影响了教师对自身工作的定位,进而严重制约了教师的发展与教育的发展。
具体表现:
1.以自我为中心。自认为自己是“老师”,享有至高无上的师道尊严,说话居高临下、命令式;习惯于从教师角度思考问题。
2.以学科为中心。自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教书”,只要把书教好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其它事情可以一概不管,甚至可以单干而不与其他教师合作。
3.自认为自己的工作是“铁饭碗”。很少有老师真正认识到教师职业也同样面临着下岗的危险。
后果:
1.高高在上,脱离学生。学生敬而远之,难以“亲其师而信其道”。
2.只能做一个教书匠,难以成为真正意义的教育者。
3.工作没有危机感,缺乏积极性。
原因分析:
角色错位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让教师早已不习惯“弯下腰来与学生说话”。传统的教学观,使教师早已忘了自己的工作是教书还是育人?当前师资的相对紧缺,使教师一直处于“过于保护”的状态,造成工作没有危机感,缺乏积极性。
(二)责任错位
存在习惯于“在别人身上找问题、找原因”的思维定势。由于教师承担培养人之重任,工作责任重大,所以教师身上的这惯性对社会的影响就更为重大而深远。
具体表现:
1.面对教育问题,教师都会找到与自己无关的原因。例如,某教师教学质量有问题,他(她)总会归因到生源差,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学校领导或管理不到位,或者搭班教师差等原因。总之,不是学生的问题,就是学校管理的问题,再还有其他教师的问题,就是不是自己的问题。他们将自己永远置于责任之外。
2.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纪律问题,任课教师常会把它“交还”给班主任处理——班级学生有问题似乎理所当然是班主任的事。同理,班主任遇到棘手的问题,也常常“交还”给家长处理——孩子有问题也似乎理所当然是家长的事。
3.当确定某人为“负责人”,该同志往往都比较高兴,因为大家早已习惯——“负责人”是个“官”;当出了管理问题确定责任时,这位“负责人”往往不太愿意接受,因为他对“负责人”要承担责任,没有作过充分的心理准备。
4.教师在学生面前说话随意性大,常常说过算过,说过等于做过。他们没有意识到所说的话是要承担责任的,这折射出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严重的“诚信”问题。
后果:
责任错位,使我有责任变成了我无责任,人人有责变成了人人无责。该负的责任不负,不该负的责任在负,最后只能是集体(学校)包揽本不该包揽的责任,使集体蒙受损失。教师这一级学生带失败了可以重新再来,而对学生来说其影响却是一辈子的。
原因分析:
角色错位是导致责任错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的体制与文化,从没有真刀真枪地让我们的教师直面压力与责任。
(三)方法错位
不重视科学与方法,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具体表现:
1.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听话模式”,讲话成了教师在课堂上几乎唯一的教学方式,听话成了学生在课堂上几乎唯一的学习方式。方法错位的课堂教学方式,如果有一天上课时教师不讲了,学生将可能根本不知如何学习。
2.占据学生课外时间的是大量的作业与练习。重复训练,题海战术,忽视了练习应有的“诊断”功能。方法错位的课外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盲目的重复中,做了再做,错了再错,甚至做得越多,错得越多。
3.“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平常考试的主要功能也是“诊断”。然而,我们的每一次考试除了留下一个“分数”,还留下的只有绝大多数被打击掉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后果:
方法错位造成了学生死读书与读死书,养成了低效甚至无效的学习习惯。不是“授之以渔”,却是“受之以鱼”,学生读了十几年的书,还不知该怎样学习。
二、教师素质提高的对策
(一)转变角色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须树立三个方面新的角色意识:
一、教育服务者;
二、团队合作者;
三、直面“市场”者。为促成教师向以上三个新角色转变,我乡正在尝试以下一些措施。
1.签订《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
教育办同学校签订《教育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后,各学校又分别与教师签订了《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以此作为教师与学校发生聘任关系的前提条件。
2.评价关注教师的教育服务质量、团队合作能力。
从本学期开始,我们在全乡推行“学评教活动”,把全乡的每一位教师(服务者)都直接交给他们各自的服务对象(学生)进行评议;同时通过强化级部管理,加大服务合作者(本级部教师)与直接领导(年级主任)的评议,让教
师直面压力。
3.建立本乡内教育竞争机制,增强教师危机感,激活内部潜力。
本学年,我们专门出台了《2007年教师考核办法》,以乡党委政府文件的形式下发了《汀罗镇人民政府关于对优秀教师进行奖励及12年暑期教师调整意见》,对全乡中小学教师考核末位的,将采取缓聘、试聘、落聘或淘汰处理。
(二)明确责任
工作就是解决问题与承担责任。解决问题与承担责任,则要从明确责任与找准问题开始。
1.养成“首先在自己身上找责任和在自己身上找问题、找原因”的思维习惯。
如针对学生学习习惯差等问题,教师们常常把问题找在学生身上而使自己逃脱责任。为此,我乡提出“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是一一对应关系”的命题,将学生学习方式上的问题定位在教师的教学方式上找原因。与此同时,我们进一步提出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校的管理方式是一一对应关系”的命题,将教师教学方式上的问题定位在学校的管理方式上找原因。同理,我们又提出了“学校的管理方式与校长的工作方式是一一对应关系”的命题,将学校管理方式的问题定位在校长的工作方式上找原因。这样将使大家在相互推委与指责中解脱出来,进而以合作者的姿态,共同解决问题。
2.教师应承担的责任。
出于教育工作的实际,教师都应承担过程性与终结性两方面的责任。过程性责任主要是教师承担落实教育与教学常规工作的责任,终结性责任主要是教师承担落实教育教学岗位目标的责任。在过程性责任方面,我们采取教研室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对教师的常规管理、教研教改的评定、课堂教学的组织等,规定每学期至少不低于三次的统一监控,对每一次的监控结果以分值的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再结合抽检的结果统一赋分纳入教师考核。终结性责任按《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完成情况确定。
3.在明确责任中,要将勇于直面矛盾与善于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学校在管理中,学校该负的责任学校要负,学校不该负的责任学校不能负,学校该让教师负的责任必须让教师负,不该让教师负的责任不能让教师负。在这过程中,学校要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这是明确责任必不可少的软功夫。
(三)重视科学方法
重视科学方法,就是要培养人的方法意识,形成重视方法、想方法、用方法和总结方法的习惯。变“在困难面前找借口”为“在困难面前找方法”,是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关键。
1.培养“方法”意识。
本学年,我们向教师推荐了吴甘霖的《方法总比问题多》,给管理干部推荐了《工作一定有方法》,组织教师学习并结合自身教学与管理工作开展探索,初步起到了培养教师“方法”意识的效果。
2.开展“方法”实践。
本学期,我们在小学六年级开展了“方法”实践工作,通过带领小六教师在教学与工作实践中想方法、用方法和总结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针对习题和测试,我们提出好的教师用“诊断”——对诊下药,不好的教师用“题海”——乱吃药。再如针对教学的不同阶段(如新授课、复习课等),不同类型的内容(如侧练的、侧讲的等),以及不同的任务(如强化基础、检测诊断等),我们通过教研室组织观摩课和研讨,找到了几种相对比较有效的教学基本课型。
(四)建立全面的教学质量观,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问题,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质量决定着学校的生命。上质量,一方面要重视科学的方法,另一方面要确立全面的质量观。
为此,我们将在加大教研指导力度的基础上,建立包括以下五个核心内容的教育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一、教师专业发展;
二、教学流程管理;
三、质量监控与调度制度;
四、质量考核与评价制度(包括服务对象评议);
五、质量会诊与问责制度。继续加大集体备课力度,强化过程管理,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做到有布置,有检查,确保各项目标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