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本培训总结
校本培训总结
经过一学期的校本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学期我校的校本培训以教学实践为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学活动为重要载体,从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多元出发,使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了大幅度的跨越,体现了主体性、相宜性、合作性、发展性等式逻辑原则,采取了交流互动式、主题核心式、合作研究式、诊断反思式等式逻辑多种模式,使教学水平再上一层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举办了多种专题讲座。
本学期的专题讲座侧重于针对性性、需求性、实效性,通过专题讲座,满足了教师的论文写作需求,使教学、理论的成效有了显著的提高。本学期我校开展的专题讲座有:
1、怎样组织自主学习。
通过本次专题讨论使老师充分认识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从而掌握了一把打开学生幽闭的心扉的钥匙。
2、探究性学习
通过传授探究性学习的要领,改变了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促进他们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实行骨干引路,为教师搭建了学习的舞台。
通过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使他们人尽其才,通过上观摩课、示范课,为青年教师作出了典范,使我校教师的整体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区等各级公开课中取得了好成绩。我校使用讲学稿这一新的教学方法登载在报纸上,得到了广大领导和教师的好评。
三、通过自学,提高了全体教师的理论水平
本学期通过名师讲座的形式,辅之以教师自学,以小组为单位研讨、记录,并由学校进行了验收,内容主要有怎样组织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怎样写课例,怎样组织课堂教学,通过这些一系列的活动,使教师的理论水平有了质的飞越,在全市教师专业素质考试中成绩优异。
四、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取回真经。
通过本学期的校本培训,我吸取了先进的教学理念,选择了优秀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摸索创新,在创新中提高,真正地实现了为教改服务,为科研导航。
第二篇:校本培训总结
潘集区第一小学“上好课”专题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从2009年暑期开始“上好课”专题校本培训,我校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提高师德水平、发展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训练科学研究能力为基本目标,以点面(教研组和全体教师)结合为形式,以教师为主体,以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实践问题为对象,结合校情、学科情,整体策划,突出中心,以“上好课”为主线,高度重视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经过学校各部门、教研组的通力配合,老师们的积极参与,顺利完成了我校制定的校本培训计划的各项目培训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健全培训机制。
健全培训机制,是校本培训顺利开展的保障。学校建立专门的领导机构。为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由学校办公室、教导处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对整个校本培训工作统一领导,整体设计,形成校长亲自抓,办公室统筹协调,副校长、教务处分头实施的校本培训管理机构。
二、制订比较详细的可行的计划。学校将培训计划纳入学期工作计划。教导处制订每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并检查执行情况。严格执行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参加校本培训是每个教师的权利,更是每个教师的义务,全体教师必须按规定完成相应的培训计划。
三、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学校对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情况进行考核登记,对教师的进步情况及时通报。各职能部门加强对培训过程的检查和督促,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的业务档案,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研究问题,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1、科学规划落实培训内容。
科学规划落实培训内容。是校本培训取得实效的关键。我校加强对新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培训。新课程标准实验工作的开展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技术,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必须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使校本培训工作真正取得实效,学校依据市区教育局的有关指示精神,规定所有进入新课程的教师必须进行岗前培训,考试合格方能上岗。
在培训内容上,突出重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坚持通识培训与具体学科培训相结合,优先保证通识培训和学科课程标准培训,然后再开展教材教法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培训。同时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体研修相结合;要挖掘和运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案例进行培训。比如: 对青年教师主要加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对骨干教师主要进行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思想与学科教学艺术研究,学科前沿知识与综合知识,学科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综述,现代科技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科研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与成果鉴定等内容的培训。总之,必须坚持按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特点、不同时段、不同培训对象确定培训内容的做法,确保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确保收到较好的效果。
2、点面结合确定培训对象。
点面结合确定培训对象,是校本培训取得实效的策略之一。一是要求全员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完成每个教师教育理论、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规范性培训任务,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明显提高。二是对教研组长培训。加强对学科教研组长的培训,真正发挥学科教研组长的教研带头作用。教务处在此基础上制定行之有效的教研组长培训方案,基本上建立起一支适应我校可持续发展的教研组长队伍。三是坚持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是校本培训全方位开展的平台。
3、“校本培训”工作中,提倡发扬个人学习反思,同伴交流讨论,专家点拨引领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针对我校教师队伍的结构特点,探索总结出一些灵活多样又极富实效的培训方式和途径,使培训取得实效,达到预期目的。如以课题研究带动培训。科研兴校是我校主要的办学思路之一。我们历来十分重视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希望能以此带动教师培训,基本上形成每个学科有课题,每位教师搞科研的局面,达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成长的目的。再如外出考察学习培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学习、借鉴他人的办学经验,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们坚持多年的做法。为了放大考察学习的效能,必须考虑建立外出学习报告会制度。因为外出学习报告会制度能将先进的办学理念、思路、经验、最新信息由个体、部分辐射到全体,实现考察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4、个人研修是校本培训主要形式之一,学校鼓励教师自我研修,每学年为学校图书室配备适当的教育理论书籍和为每个教师配备一本理论学习笔记,并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每学期记学习笔记,年终进行教育理论考试,成绩记入学期(年)考核。另外,听课、评课、专家讲座、以会代训、经验(论文)交流、校际交流、案例教学、也是我校校本培训的有效途径。
四、重视对考评结果的使用。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将作为考核、职务聘任、晋升的必备条件。在培训周期内需晋升教师职务的,必须完成晋升前应该完成的校本培训时数,否则不得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另外,在评优、评先中,继续教育考核结果也作为必备条件之一。
五、划拨专项经费予以保障。保证经费投入是校本培训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为确保教师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领导大力支持,保障开展培训工作必需的经费。
总之,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力度,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们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初衷,是我们工作的基础和目标,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潘集区第一小学
2010年5月
第三篇:校本培训总结
校本培训总结
富强中心校 2012年12月
校本培训总结
本学期我校树立“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基,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桥”的管理理念,从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现状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出发,开展校本培训工作,致力于培养和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爱校敬业、真诚奉献、严谨治学、业务精湛、教风优良、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的师资队伍,为学校全面实现现代化,实现办学品位的再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跨越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现将本学期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师德教育,树立师表形象
1、加强理论培训
我校通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抓师德建设工作。在教师中开展以“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三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三让”(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为主要内容的师德教育。根据教育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我校实际,进行师德师风问卷调查,促使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的良好形象,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依法从教,廉洁从教。
2、记录教师成长
我校每位教师的手中都有一本《教师成长手册》,它包 括教师自我发展三年规划、学年成长目标、自我反思、课堂教学评价、我的成长历程等内容,而在我的成长历程中,又设计了心灵希冀、我的故事、我的总结、我的成果、我的设计、教学反思录等内容。《教师成长手册》它记录着每位教师的成长故事,反映了教师观念、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多方面的发展情况,也加速了教师的发展。
二、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及专业知识更新的培训 根据小学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为促使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在校本培训中,我校除对自学进行督促、检查考评外,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份学习心得或教学实践小结。
三、开展新课程的培训。
主要抓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确培训目的,掌握新理念、实践新理念、优化教育过程,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打基础。二是确保培训时间,用足、用好业务学习时间。三是形成培训系列,重点围绕说课、上课、评课开展教研组活动,在一个个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课程理念。四是加强合作交流。
1、采取“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 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2、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即充分发挥我校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讲座或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四、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
以“深化课程改革打造优质课堂”为主题,开展以下培训活动:
1、加强指导工作
领导跟踪听课,深入教学一线,完成听评课任务,并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共同研讨,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领导深入各年级指导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和“一对一”帮带作用,要求师徒每周互听一节课,互助提高。各年级教研工作按计划进行,既丰富多彩又均衡发展。
2、调整培训格局
本学期我们立足学校、教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活动,成立各学科教研组,把备课、听课、上课、评课、反馈、总结落到实处,不走过场,把每一次“磨课”当作提高业务水平的一个机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为保证研究质量,我们将提出做好加减法,即有针对性地减少教研课的数量,提高教学研讨的质量。每次“磨课”各教研组全体教 师都要全程参与,真实评价,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提高活动的含金量。我们还要把教师参与培训活动的情况列入教师的考核。
3、开展专题讲座
本学期,我们针对各学科课程的实施难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组织开展《新形势下教师的定位》、《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营造高效课堂的几种方法》、《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当好班主任》、《课堂提问设计四议》等教学专题讲座活动。
4、强化课堂教学的研究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教材的实施,我们强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针对新教材改革中的疑难问题,我们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听骨干教师的引路课,领导的示范课。在评课过程中,着重对纲要精神的落实,课程理念的把握、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存在的困惑、疑虑进行了平等、民主的交流。评课以教师的反思为主,共同探讨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最好途径。
5、利用远程设备、资源进行校本培训。
以课题实验为突破口,用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等形式,推动校本培训的开展,力争在理论上及实践上取得一定突破,形成自己的教改特色。各教研组要紧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个中心,加强以校为本的小课题研究,引导 教师把从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真问题真现象升格为课题进行研究,让课题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要善于发现研究问题,发现研究资源,支持真正有价值的的课题研究深入下去。经过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力度,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富强中心校
2012年12月27日
第四篇:校本培训总结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本着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原则,把学校作为开展继续教育的主阵地,从我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围绕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根据教师现有教学的需要,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教师队伍,立足学校实际开展好校本培训工作,通过本学年校本培训活动地开展,教师们认为“校本培训”不光是一般的意义上的知识技能培训,而是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所在的课堂,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更能激发教师参与的热情。为此,做好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十分重要。下面将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本学年为把校本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制定校本培训计划,按计划组织教师进行了培训,协调解决培训中的困难。把校本培训工作纳入队伍建设之中。
二、确定了校本培训目标。
1.使全体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教育观念得到真正转变,由教书匠型向学者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转变。
2.使我校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需求,并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中创造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3.培养一批师德高尚,视野开阔,具有较高的教育艺术水平的班主任教师,造就一批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扎实的基本功底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学科教师。
4.通过校本培训,将部分中青年教师培养成为全县骨干教师,使我校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以全面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落实校本培训计划: 1.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
学习和掌握教育教学理论,是提高教师本身素质的根本,是转变教育观念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的基础。没有理论作指导的
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我校始终把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放在首位。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开展全校性读书会活动,每位教师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结合课程改革进行学习,做到有学习笔记,同时做到理论结合实际,每学年写一篇学习体会。
2.结合新课程,全面进行教学改革的培训:实施新课程的年轻任课教师,定期参加教体局组织的学科培训。
3.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培训: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教师只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的教育发展的需要。(1)加强师德培训,认真落实《师德细则》,每星期都认真学习师德文章。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人,以典型经验感染人,大力宏扬师德高尚的精神,以“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学模范事迹,做优秀教师”的活动,使教师学有榜样,有目标。打造一个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乐于奉献,与时俱进的工作环境,造就一批优秀干部、优秀教师。(2)加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培训,探讨班主任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经常召开班主任会议,学习班主任管理方法。(3)加大教科研的力度,促教师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提高,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及能力。继续开展教师相互听课活动,要求一学期教师相互听课不少于10节,校长、教导主任不少于15节。每次听课要做记录并写出听课小结。加强教学常规培训,备、讲、批、辅等教学环节岗位培训,面对学科实际和特点,进行研讨和交流。加强学历培训,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水平,进行以自己教学工作相符合的学历进修,学校制订相应的鼓励制度和计划。(4)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光盘,拍视频课。本学期拍了语文1节,数学1节,英语1节,并写出心得体会,按时上交。(5)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专题讲座,这学年举行了若干次专题讲座。每两周举行一次教师业务学习。(6)认真学好“严、精、细、实”教学经验,使每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7)加强教学科研工作。本学年课题《全面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关系的研究》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进行中期汇报,另外有3名教师的3篇论文分别在市县获奖。
4、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
一个重要标志,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化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
四、校本培训取得的成绩:
(一)加强了教师队伍思想建设
“为人师表”是一句永远不变的名言,是关系到教育事业生存和发展的资本。如何利用有效的时间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纠正和鼓励教师思想上的变化,是校本培训的首要问题之一。因此,我校利用每两周一次的教师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与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了解了新的教育信息,把握了新的教育方向,逐步提高了师德修养。经过近不懈努力,我校不论中青年教师,还是老教师,都积攒了厚厚的学习笔记,都适应了不断变化的教育新观念,从思想上武装了自己。
(二)不断强化了教学常规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了教师基本功训练。
定期开展各种教学技能比赛,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坚持训练。鼓励教师参加市县的多媒体课件大赛,论文评比,多次参加学区的教研活动,广大教师踊跃参加、一显身手。
(三)积极响应上级和学校的号召,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培训。1.现代的教育理论不断更新、不断变化。课程改革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抓好日常教学外,我校曾先后学习了新大纲、新教材的研究和研究性学习等。让广大教师外出学习,带回宝贵的学习经验,在学校内开展“家常课”、“多媒体技术专题研讨课”、“课题汇报课”等等,提高了老师们的教学水平。
2.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我校的培训形式多种多样,有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专题学习、自学反思等等,并配有相应的培训者进行讲座。根据县教培研中心的要求,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了新形势下教师的心理调适培训考核。
(四)新教师、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
1.每学年都有一批新教师加入到我校教师队伍中来,他们思想素质好、教育理论丰富,只是缺少农村小学本土教育教学实践。因此,在校本培训中,给他们配以指导教师,利用集体备课、听评课等方式
指导教学中的优缺点,找出努力方向。在他们的努力下,很快地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
2.骨干教师是教学上的能手,是一批学科带头人。我校采取了“压重担”的办法,不仅使他们成为教学骨干,还要把他们铸造成科研先锋。所以,我校除了让骨干教师在教学第一线任课外,还让他们承担了科研课题。
五、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缺点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只有发现缺点、改正缺点,才能使我们迈向成功。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总结,我们发现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1.我们在开展各项活动时,有个别教师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没有认真对待。
2.在教师基本功训练上,过于重视教学工作,偶尔忽视校本培训,缺少力度。
3.有些活动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
4.计算机文凭有,实际操作能力弱。特别是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计算机与学科教学之间的整合仍旧是一个美丽的幻想。
5.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对于校本培训的管理工作、档案建设工作有了一定认识。但需加强电子档案建设工作。
校本培训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这条路途中,我们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披荆斩棘。相信,在我校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我校的教育教学会再创辉煌!
碱泉小学 2013年1月5日
第五篇:校本培训总结(定稿)
校本培训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教师是课程实验和推广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和参与者,因此,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关键环节。我校是一所体育中学,结合我校特点,本学年,我校以校本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目标,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一系列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切实为教学训练提供理论支持。现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从2012年9月开始,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具体落实培训的各项事宜。并召开专门会议就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商讨,利用全体教师会议向教师宣传本次培训的重要性和务实性,使全体教师深刻体会到本次培训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是教师自己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全体教师以积极的心态,认真的态度投入到本次培训工作之中。
(二)多种方式,落实培训
1、理论引领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学习,教师为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必须加强理论的学习。我校对教师培训、培养的目标是“学习型”教师,学校通过教师参加专题学习会、教学研讨活动、先进教师经验介绍、学校教育教学论坛活动、教师小组学习研讨活动、校外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为教师的学习培训提供平台,营造氛围。通过聆听教育教学专家的理论报告,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铺设学习文化气氛形成的底子。因为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新的教学理论来支撑,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研究的基础。
2、集中培训
校本培训需要理论的学习,更需要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交流与分享,为此,学校为教师培训提供教学实践智慧碰撞的平台。在校本培训中,集中学习的内容有孟庆军老师的训练计划的制定培训;赵百群老师的业余田径训练的方法培训;刘建学老师的训练适应与过度训练培训;焦文龙老师的赛前中短期集训的训练安排培训;刘春梅老师的怎样做好赛前训练调整培训。
3、集体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我校教练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促进了教师课堂教学训练水平的提高。
4、自我反思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的体验,必须要求教师们注重过程,如何使今后的行动更具科学性,必须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总结、反思。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在训练前要反思,要求教师在反思过去(包括前一节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再写出课后小结,这样,可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以逐步培养教师良好的反思习惯;第二在训练活动过程中反思,解决训练课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在反思中提高训练的能力。实践证明,课中反思,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三是训练课后的反思,这一阶段的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师在课后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思考性回忆,包括对自己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学生表现、训练的效果进行理性分析,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对典型的反思情况形成案例。
总之,通过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我校教师的训练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应的训练质量也有所进步。
今后工作设想:
一、体校基本情况
体校成立于1983年,2008年迁到现址,属于三集中体校,是培养和组织我区青少年儿童参加天津市的比赛和向国家及市体校输送体育人才的基地。全校现有教职工14名(在编12名,借调2名),在岗人员均为本科学历。其中,校长1名,书记1名,主任2名,付主任2名,会计1名,出纳1名,教练员8名(校长、付主任各一人),其中高级教练2名,中级教练4名,初级教练2名。由于,近年来业余体校的生源极其匮乏,招生十分难,其原因有二点:一是学生进入业余体校后,绝大部分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有所下降,而少儿大多9—16岁之间,家长怕子女训练吃苦,更不愿以牺牲子女文化课成绩来获得未知的体育发展前途;二是随着高考体制的改革,绝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文化课考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就业面广。可从事体育运动训练,除了极少部分在体育方面有天赋的学生,能通过多年系统的训练,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外,绝大部分学生往往前途渺茫,成了牺牲品。所以,学校现开设有田径、柔道等2个训练项目,训练的学生运动员近50人。
二、业余训练工作情况
(一)机构健全,制度完善.区体校分工明确,定员定岗,体校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能深入工作第一线,了解各项目的训练情况,抓好管理及监督检查工作。在管理中,制订了《业余体校管理条例》《教练员岗位责任制度》《教练员训练管理制度》《教练员评聘考核制度》《训练场地管理制度》《运动员管理制度》等十多项规章制度,保证了教学训练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工作中的随意性,避免了盲目性,减少了模糊性,从而提高了业余训练的规范性。
(二)明确职责,抓好教练员队伍建设
区体校按照《教练员岗位责任制度》《教练员训练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明确教练员职责,不断强化教练员训练计划的规范管理。严格要求每位教练认真写好周期计划、计划、周计划、课时计划以及夏、冬训计划。训练过程管理到位,校领导每天对运动员下午的训练进行检查登记。每周对教练员的教案进行检查,严格规定教练员的训练计划要规范、科学、系统、可行。认真做到训练课前有教案,训练课后有小结;比赛前有计划,有目标,任务明确,比赛后,要有全面的比赛总结。每天训练时间不低于2个小时,保质保量的完成训练任务,不断提高教练员的工作责任感和训练质量。
(三)畅通渠道,抓好运动员培养输送工作。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是我们一贯追求的目标,几年来,区体育局与教育局相结合,走出一条发现—培养—输送、再发现—再培养—再输送的路子。第一,全面选材。每年的5月、11月份是我区的选苗月,要求教练员将全区中、小学校走一遍,摸一次底,由此形成了一个雄厚的待招集团,一个永不断层的生源梯队。通过直观了解和测试,对待招队员进行摸底,在选苗中第一抓选材制量,做到“三勤”,即:勤查、勤看、勤问。第二,建立人才数据库。
三、取得成绩和荣誉
近年来,他们在各级比赛中取得优秀成绩。2010年,体校全体教练带领各项目运动员以崭新的风貌参加了天津市第十二届青少年运动会并取得了12枚金牌,圆满地完成了比赛任务,取得历史性的好成绩。
四、下步工作设想
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校业余训练工作的开展,主要以备战十三届青少年运动会为中心,优化、编排和设置我校的竞技体育项目,确保下一届青少年运动会取得更好成绩。
(一)改变业余体校的办学思路
1、转变理念、调整招生范围:目前,绝大部分县级少儿业余体校都把自己的招生范围定位在“文化课成绩中等以下,体育运动成绩中等以上。”可这样的学生往往都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到体校后,由于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都较差,他们往往会志趣相投,对学习更为放松,有的甚至会出现厌学情绪。针对上述情况,在招生时不应只注重体育运动成绩,我们也要注重他们的文化课成绩。这样的学生才能真正做到“能文能武”,将来才会有出路。
2、调整师资,办一流学校:体校的学生以后在体育运动上真正能取得较高运动成绩的毕竟是少数,除了学生先天因素外,和我们的教练员训练水平也有一定关系。因此,在任用教练员方面,我们应打破原有的框框,从市内、外,乃至全国范围内大胆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员,力争取得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充分挖掘出学生的运动潜能,尽可能保证学生在体育上能有所建树、学有所长;家长担心子女到体校后,文化课成绩会下降,这是体校招生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文化课方面,我们也应尽可能地招聘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县内、外名师,并采用“承诺制”,保证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不低于进校时普通学校同层次学生的水平,期中、期末考试后,家长验收子女的学习成绩。
3、安排出路,解决后顾之忧:现有的县级少儿业余体校,一般学制设置都是小学和初中,经过体校五年左右的业余训练,学生的运动水平,运动能力一般都有了明确的界定,对具有良好运动天赋、体育运动成绩突出者,我们应及时向市体工队、市体育运动学校输送,对运动水平一般的学生,我们也应和县内、外名校建立联系,包送这批学生进入重点高中学习,由于在体校时,文化课教育并没有放松,他们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的文化课学习。
(二)以市运会为契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青少年培训机制。根据我校现有专项训练设施和学校的体育师资状况,制定可操作、易实施的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青少年培训机制和各种制度,建立可行的青少年培训机制,① 多请高水平教练员讲课,提高我校教练的训练水平和理论水平;② 组织教练员多参加各种比赛活动,增强他们的比赛组织能力,及裁判水平,以适应面临的比赛要求;③ 多进行校际间的交流,取长补短,参观学习,提高教练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全面提升我校的业余训练水平。
(三)加强与教育局联系,制定可行的学训问题解决方案。根据区教育部门的教学管理规律,结合我区业余训练体系的“选材、培养、输送”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强的学训问题解决方案。
(四)加强项目优化,打造宝坻区的品牌体育项目。以田径、柔道为重点,积极向更多学校普及推广,发展更多的网点学校。
(五)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以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依托,把青少年业余训练工作做大做强。通过青少年俱乐部职业教练与各学校的体育教师合作,举办项目体育培训班等形式,不仅在业务上能够取长补短,而且还有利于各项目的开展和普及,提升青少年学生的运动水平,为体校培养和发掘更多的体育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