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简论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必要性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与法规培训论文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简论高校教师 在职业生涯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必要性
学校: 姓名:准考证号:两学1201013222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简论高校教师
在职业生涯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对于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一直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在此次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学习中,感觉收获很大,对于以前认识模糊的问题,现在更清楚了,以前的一些情感体验,如今也得到了更丰富理论支持,更重要的是,我深深体会到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很大的学问,值得我们不断去钻研。通过培训,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特别是对于培养和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方面感触颇深,也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第七部分,“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中提出六项要求,其中第一项就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品质高低,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关键,以及教师能否维护自身形象和人格尊严的关键,同时也决定了教师能否很好的承担起培育社会人才,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任。教师的职业道德,指的是作为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它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大学生的重任,在职业生涯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这是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道德修养是每个教师胜任工作的必要条件。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道德修养的高低。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责与利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精神与物质、集体与个人、奉献与索取、名利与道义等方面的关系,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
其次,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完成崇高职责和历史使命的需要。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崇高职责,也是高校教师对社会应尽的道德义务,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高校教师道德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志。教师道德不仅对教师具有激励作用,而且对学生道德意识、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也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学生在心理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向师性”。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心状况、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的成长期,因而教师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和熏陶往往关系到他今后的一生。只有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为了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高校教师必须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具有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
责任感,热爱教育,献身教育。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等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21世纪的发展既向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又为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面对这些挑战和机遇,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知识素质。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高校教师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不仅需要高校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高校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了高尚的职业道德,高校教师才能热心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高校进行素质教育,归根到底要依靠广大教师,提高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是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加强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前提和根本途径。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意志品格等方面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自然会对学生的思想感情、意志品质、道德情感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必须首先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既是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在高等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要加强政治思想和社会道德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教育人道主义教育,加强职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促使教师在不断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推动教师由他律到自律的质的转变。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时刻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合格是基础优秀是方向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人民教师的崇高职责和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实现教师自我完善的需要。
对于一名教师必须将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德育是抚育心灵的教育,教师的道德水平和价值取向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成人世界、对人性善恶、对社会伦理的真切感知,远比说教重要。报告中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专门提到,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教师应以“真善美”的心灵世界和行为准则来面对学生,使学生能够做到讲真话、做善事、成美德。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传授知识同思想教育、陶冶情操、人格养成、心灵塑造结合起来,既要教书,更要
育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一个好的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固然要靠自己学术上的影响力,更重要的则要靠自己人格的感召力和道德的影响力。“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高尚的师德永远是一部好的教科书,教师崇高道德的影响是学生的终身财富,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高校教师在不断提高自己学术水平的同时,更要注重自己道德境界的提升。教师一生中需要接受多种多样的教育和道德影响,但最主要的是职业道德。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身负教书育人、传道授业的双重重任。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师的天职。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应该具有积极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具有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精神;具有广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严谨治学,勤于进取,拥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通过有计划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辨别真善美、假恶丑,不断提高道德认知水平;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知识,提高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自觉性,正确处理待遇与工作态度的关系,发扬为教育献身的精神和勤奋严谨的治学态度。应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公民的基本要求,同时应从执法高度,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等有关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法规条款的规定。
教师的法纪观念如何,不仅反映着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且直接影响着培养下一代会是什么样的人。因此,教师应当十分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法纪风貌,做到遵纪守法,而且应当把它作为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一项基本的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贯彻始终。
在规范人们行为的过程中,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就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而言,道德规范是一种要求,法律束缚是一道底线。高校教师既要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也要加强法律法规观念,从法治的高度促进自身道德建设。《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都对教师道德规范、德育工作要求等做出了相关规定。因此,要在广大教师中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使大家知法守法,并根据这些法规要求对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不断提升道德水平。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老师的影响。作为高校教师而言,其特殊的职业特点和目的,决定了高校教师应从各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道德品质,加强自身修养,才能无愧于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打造优秀的高校教师形象。也才能正确履行高校教师的职责,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简述高校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必要性(共)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简述高校教师职业生涯中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必要性
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段立周
准考证号:1201120098
论文关键词:学习十八大精神,高校教师,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必要性 论文摘要: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更加关注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师责任尤为重要。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教师职业比其它职业有更强的示范性,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比其它职业更为广泛、更深远。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遵守法律规范的意识,对于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11月8日上午9时,万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十八大结束后,我认真学习了十八大精神。十八大让我们心情振奋,精神鼓舞,更进一步增强了投入教育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十八大报告,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国家对教育的重视,胡锦涛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更加关注民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是学生集中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园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站在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负责的高度,切实做好学生的培养工作。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教师职业比其它职业有更强的示范性,对社会风气的影响比其它职业更为广泛、更深远。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遵守法律规范的意识,对于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遵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道德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它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作用。如果从职业的角度来看,将道德融入在某一职业活动中,此时的道德就成为职业道德。据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就应是从事教育职业的人从思想到行为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教师职业道德也简称师德,从教师的职业特点来看,由于教师在从事教学的工作中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因而,师德的含义不仅包含着教师在其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且还包含着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思想情操和精神品质。这就意味着,作为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应具有渊博的知识之外,还必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然而,令人值得深思的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我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职业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伴随而来的是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道德、心理状态及外在行为等方面出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使得社会上出现了较多的不良习气,而且使教师这支较为纯洁的队伍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影响。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会上普遍反映教师师德下滑,师德失范现象屡有发生,抨击教育腐败等问题的论辞比比皆是。即使是在教学当中,仍然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且有违教师职业道德的不良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教学时常呈现出重教书、轻育人,重成绩、轻过程,重智育、轻德育等不良现象。尽管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从根上讲,不能否认的是与教师的师德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职业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
二、教师遵守法律规范的必要性
教师是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专业人员,由于教师的言行和品德时刻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为了使学生受到正确的引导和良好教育,我国的《教师法》第八条对教师应到履行的义务做出了如下明确的规定:(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从这些义务规定中可以明确的看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因此,作为教育学生的教师,不仅应该有渊博的知识,还应该为人师表。特别是在高校里,由于学生正处于成长期,他们既有一定的思想,但却还不是很成熟,且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因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言行举止、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等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因如此,为了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教师,就必须首先要遵守国家法律,用自己备好课、讲好课、上好课的具体行动来当好学生的表率,不仅要言教,更要身教,要时刻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来教育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
但从这些义务规定中可以更加明确得知的是,不论是在教师的教育职责方面还是在教师的教育内容方面,教育的主题都是紧紧围绕育人育德展开的,这不仅深刻体现了品德在教书育人方面的重要性,更是对教师提出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其优秀的品德就成为更为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资格和条件。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想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由于教师的职业道德高低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培养效果,更关系到我国的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这支队伍必须是一支德才兼备的队伍。若要把这支队伍建设好,应至少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民族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因此,要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来看待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义务的关系,要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重视和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通过对教师的持续性教育和制度约束,使教师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习气,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和意义,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教育观。
(2)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人民教师,既要脚踏实地,教书育人,尽职尽责,又要淡泊名利,甘为红烛,专心致志地做好本职上作。要正确认识教育事业的神圣性,要廉洁自律,有高度的自尊、自爱、自律精神,要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义务和责任,牢固树立乐于为师、终身奉献的崇高志向,尽全力完成好教书育人的任务,坚定不移地热爱和献身教育事业。
(3)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人民教师所必须具有的高尚品德,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职责。教师要想为国家培养人才,其前提是不仅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特别是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爱生如子,才能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无私的传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应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从严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自己纯洁高尚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
(4)严于律己,严谨治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其素质的最直接表现,教师只有努力钻研业务,创造性的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敢于进取创新,树立新观念,寻找新规律,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刑永福.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3]石子球 .论当代高等学校的师德建设 [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7—91. 14(4)
第三篇:简论律师在我国法律中参与辩护的地位分析
简论律师在我国法律中参与辩护的地位分析
论文摘要 建国以来,中国律师的刑辩经历了由曲折到恢复发展的历史轨迹。同时,律师刑辩对我国人权保障事业也呈现为不断优化的历史效用。为了进一步加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原则,2012年刑诉法强化了律师参与刑事辩护的地位。对法治化进程中律师刑辩的展望。
论文关键词 新刑诉法 律师 辩护 人权保障
迈入21世纪,人权保护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刑事辩护救济已然成为人权保障的最后一道屏障。随着我国人权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律师参与刑辩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2012年新修订的刑诉法便是最好证明。在此,我们简要回顾建国以来律师参与刑辩的历史进程,并以此为据剖析律师在我国参与刑辩的地位变迁,再对其未来进行展望。
一、建国后中国律师的刑辩及其影响
建国以来,中国律师的刑辩经历了曲折到恢复发展的历史轨迹。同时,律师刑辩对我国人权保障事业也呈现为不断优化的历史效用。我们有必要简单梳理这段历史,以便把握司法正义实现的具体政治语境以及历史载体。
(一)六十余年来的律师刑辩
1.曲折发展:建国后近三十年
新中国刑辩制度是在扬弃旧中国刑辩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国之初,新政府发布《关于取缔黑律师及讼棍事件的通报》,明令取缔了旧中国的律师活动,因而,律师刑辩也基本被否定。及至1954年第一部宪法,规定“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从而在宪法层面确立了刑辩制度。至此,新中国的律师辩护制度得以正式建立。然而,因当时极左思潮的影响,实际上原本不健全的辩护制度在实践中基本无法实现。后来的文革期间,公检法被砸烂,辩护制度在狂热的群众运动中绝迹。
2.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建设的推进,我国刑辩制度借此春风开始恢复并不断发展完善。1978年宪法重新恢复刑辩制度。1979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刑诉法,确立了辩护制度的基本原则,并通过对该法典和其他文件中辩护制度的进一步细化,使我国刑辩制度开始逐渐成熟。
首部刑诉法实施十几年以来,通过总结司法经验,在1996年3月,全国人大对该部法律进行了修改,辩护制度也得以较大修改。另外,全国人大还制定了律师法等配套法律法规。经过此次修改,犯罪嫌疑人的辩护权不断扩大、律师进行辩护的诉讼权利得以明确。之后,刑辩制度得以空前发展。2012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对1996刑诉法又进行了更深层次的修改与完善。这说明律师刑辩制度在制度层面不断完善的同时,对我国的人权保障事业也在不断优化。
(二)律师刑辩促进人权保障
1.人权入宪:新刑诉法的人权价值取向
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通过了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概念引入
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实为中国人权发展的里程碑,也是中国法治进程中一个新的起点。人权入宪预示着尊重、保障人权将成为今后社会公正司法的核心。由于刑诉法是规范国家追诉犯罪活动,保障当事人权利的基本法,因此,本质上实为人权保障法,该修正案正是从根本大法的层面确立了刑诉法的人权价值取向、任务与依据。
2.2012年新刑诉法强化律师刑辩对人权保障的作用
尽管几十年来我国在人权保障方面已取得较大成绩,特别是1996年刑诉法中确立被追诉者的主体性地位、律师提前介入、免于起诉的取消等规定,彰显了保障人权的精神。但总体来看,旧的刑诉法在人权保障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产生了“刑事辩护三难”等诸难题的困扰。比如,律师在侦查阶段因不具有“辩护人”身份而不能行使辩护权,会见有些案件被告人时需侦查机关批准,阅卷中无法全面获取控方证据等等一系列问题。令人欣慰的是,2012年新刑诉法的修订,较1996刑诉法加强了律师对人权保障的作用,这标志着我国人权保障事业的显著进步。主要体现如下:
第一,新刑诉法明文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将刑诉法界定为人权保障法。
第二,对辩护人职责的重新定位,使辩护的空间更加广阔。
第三,律师以“辩护人”身份介入侦查阶段。
第四,扩大律师的辩护权,把律师的介入贯穿于整个诉讼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我国人权保障事业的进步。
二、2012年刑诉法强化律师参与刑辩的地位
(一)人权捍卫者——刑辩律师的法理和伦理价值的彰显
新刑诉法明文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把人权保障作为刑诉法的一项重要任务。人权保障原则是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指导原则,更是刑诉法的法理根基。因此,刑诉法也是一部人权保障法。律师作为具备专业技能的群体,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自然也被赋予这一神圣使命,成为具有实证法依据的人权捍卫者。
正是因为成了人权捍卫者,那么,作为司法中相对弱势的辩护律师就应避免遭到职业报复。为避免执法人员进行“报复性执法”,新刑诉法对辩护人的追诉程序进行了周延的设计。有关条款规定,辩护人涉嫌犯罪的,应当由承办案件的侦查机关以外的侦查机关办理。这一规定从立法上确立了基本的回避机制,从而有效防止辩护人受到不当的职业报复。
(二)辩护人职责的重新确定
新刑诉法第35条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因此,据此规定,律师辩护实现了实体辩护与程序辩护并重的职责定位。将举证责任交还公诉人来承担,优化了检方与辩方的责任分配。
(三)律师辩护贯穿整个刑诉过程,有助于防止公权滥用
1.在贯穿各阶段的全程辩护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刑诉法规定了律师以“辩护人”身份介入侦查。新刑诉法第33条明确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这一规定把刑事司法中的侦、控、辩、审四种基本职能进行
重新调整,让律师介入提前到侦查阶段,使我国刑事诉讼结构实现了控、辩、审的职能优化。
2.在审查起诉阶段扩大辩护权。(1)确立了双重阅卷权。辩护律师在起诉阶段,可以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在全案移送审判机关后,辩护律师可查阅该案的全部卷宗材料。(2)确立听取律师辩护意见制度。这些规定,使律师的辩护从以审判阶段为主,走向诉讼各阶段并重的辩护,从而更好地实现防止公权滥用。
3.与此相应的是,基本从立法上解决了会见难、阅卷难这类由来已久的难题,以便辩护律师全程、充分行使辩护权以保障人权。新刑诉法规定了辩护律师有申请回避、非法证据排除和。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权利;还着重规定在案件侦查终结前,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侦查机关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这些规定调整了诉讼结构,强化了辩护权。刑事辩护是司法救济中极其重要的制度,是当事人最核心的诉讼权利。辩护律师基于自身的专业技能更能有效地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正如美国最高法院法官萨瑟兰所言,“没有律师代理,被告人就算完全无辜,也有定罪之险,因为他不了解证据规则,无法判断指控成立与否,也不懂得如何做无罪辩护。” 一位历史学家也曾说过,法律人士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任何法律问题上,总是站成意见相左的两队。所以,正义正是在争论之中才得以保障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辩护权是对抗公权力的天然权利!上述这些体现这一人权保障精神的新规定,对于公权力的滥用具有很好的规训和制衡作用。
三、对法治化进程中律师刑辩的展望
黑格尔曾说,合理的必然存在。意即符合伦理与自然法的东西总会实现的。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发展,保障人权这一“合理”的东西也必然会实现。相应的在此过程中,刑辩律师参与辩护的地位将会不断加强。
(一)权利和地位会进一步提升
从维护司法公正的历史使命看,律师的辩护权将会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侦查阶段。由此,通过增强律师在刑事司法中的权利,以便从制度设计上防止公权滥用,实现前述司法的历史使命。相应地,律师的地位也会随之提升。
(二)责任和义务也会随之增加
权利、义务、责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增强权利,必然会增加相应的责任,以避免出现新的权利失衡,让真正的犯罪分子得不到法律的制裁。其实以前不让律师以“辩护人”身份介入侦查,确有此顾虑。那么,在不断赋权的过程中,则必然会增加对该权利的约束,而这些约束便是律师的义务和责任。
(三)成为法治建设和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
在人民当家行使主权的国家中,掌握公权力的“代表”共同构建了国家这个“利维坦”,理论上任何一个“利维坦”都存在着滥权的可能。对此,除了执政党、媒体等部门外,社会监督以及司法制度的顶层设计等均能起到有效控制公权滥用的作用。以一定的理论高度来看,律师刑辩将会不断提升为控制“利维坦”的重要力量。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防线,刑辩律师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由此,便有助于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福祉的实现。因此,律师刑辩的重要性会日益凸显,其政治与司法价值也会越来越重要。
四、结语
律师参与刑辩经过多年的曲折发展,至今,在法治建设、人权保障等方面已有巨大进步。未来的不断完善,不仅取决于具体的顶层制度设计,也取决于站在更高层面看待律师刑辩制度,由此方能充分发挥律师参与刑辩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