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时间:2019-05-13 07:1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促进教师共同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第一篇: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课堂是教学环节最重要的一环,为了展现学校教师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优化课堂教学行为,打破教学瓶颈,构建多元高效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同时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近日,河流镇中心小学和信城街道中心小学联合举行了“同课异构”数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我校五位教师参与了讲课活动。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的钻研,不断的探索。这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优势互补;增强了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切实提高了集体备课的效益及教学研讨活动的实效性,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明确了方向,使教师们的专业素养不断得以提高。

第二篇:同课异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同课异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修武县王屯乡前董村中心小学 薛春林

所谓“同课异构”,即不同的教师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基于自己的理解、已有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教学技能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呈现具有自己独特教学风格和特色的课堂。它是共性与个性、内涵与外延的和谐统一,教师在比较中反思、交流、碰撞升华,提高课堂驾驭水平,增强授课技能,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一、“同课异构”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交流的平台。课堂教学改革的宗旨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而“同课异构”活动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交流展示的机会;为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大家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搭建了学习的平台;给我们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同课异构”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研究的案例。教学活动是无法独立于教室文化脉络之外,成功的教学有赖于教学者对教学情境的复杂性有充分的了解,并在教学现场进行有效率的教学决策。教师每天在课堂上做出无数的教学决定,而且通常是要依据当时复杂的现实情况来判断如何做最好,没有所谓的正确的或单一的最佳教学决定适用于所有的课堂,“同课异构”活动为教师这样的决策提供了讨论和学习的案例,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有效与无效的教学活动,合理与不合理的教学情景等,这对教师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好处。

三、“同课异构”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进行感悟。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个人的感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过程。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实践知识和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缄默的知识和情境性教育机智。“同课异构”活动中的相互听课或者是个人用不同教学设计上同一个内容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和感悟的过程。而这些体验和感悟通过教师个人的思考与实践可以影响甚至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达到促进教师发展的目的。

四、“同课异构”为教师教学思维的碰撞和激发提供可能。评课活动是智慧的碰撞,思想的共鸣。大家没有资历的顾虑,没有心理戒备,各抒己见,对课堂环节逐一点评,细致入微,或争论,或共识,真正做到了心灵相通。所以,“同课异构”就是让我们围绕一个特定的课题,围绕教学设计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进行探讨。“同课异构”能引发教师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真是“同课异构,异样的精彩”。

五、“同课异构”实现群体智慧在个性课堂的生成和张扬。因为每讲一课在前一周集备时粗略的商讨过,所以,在教学流程和主要教学内容上基本一致,只是在新知识处理上和课堂设计上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分别依据所教班级学情的不同,相应进行相应的改动,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这充分体现出了集备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求同存异的优势,使课堂教学的讲台成为教师集体智慧与个人才华和谐结合的展示平台。

六、“同课异构”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对于同一内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教学模式达到了相同的目标,诠释了同一个主题。目标明确,传授知识细腻准确,对知识点的处理扎实、到位。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合理。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重探究活动,师生交流频繁,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实际背景素材出发,围绕素材展开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真正做到了把“教”堂变成“学”堂。两种模式,各有千秋,双花齐放。

总之,“同课异构”中的“异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是通过不同的教师或者是同一个教师用不同的设计上同一节课这样的手段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标准、更好地把握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更好地了解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教学情景、发现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方式等,来实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土化、实战化的有效途径,值得坚持做好。

第三篇:开展“同课异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开展“同课异构”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一.什么是“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是指不同教师针对同一教材内容,构建差异性教学策略,同伴参与课堂观察,比较反思,共同提高的一种校本培训方式。这种校本培训方式对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具体地说,“同课异构”教研模式就是指同一教学内容由几个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各自备课,以解决教材内容的处理、教法、学法等方面某一教学实际问题为目的,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这种教研模式促进了教师积极参与意识,通过对比操作性强,有利于教师对新课程理念与方法的把握,有利于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为。这种模式也迫使每位老师在教研中必须去深入地观察,分析、比较,提出个性化的方案;找出并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与努力方向,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教学领悟能力。因此,这种教研方式在校本教研中被广泛使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课异构实质是一个不同教师面对同一教学内容,立足于各自教学经验,遵循教学的科学规律,在同伴的帮助之下,广泛占有各种资源,进行各种教学构想,并将构想予以优化后付诸实践,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优化课堂教学,使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教学规律的把握经历一个不断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教学认知建构过程。

首先,“同课异构”注重教师个人文化素养与课程文本理解的多元化,在教材把握和教学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促进了教师的主动参与意识。“同课异构”活动从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教师致力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追求个性化的教学思想与风格,有利于教师把握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优化教学策略。不同的教师面对相同的教材,结合各自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建构不同的教学设计,呈现不同教学风格的课堂,赋予了静态教材以生命活力,从而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学策略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教无定法、因材施教。(因此,我们的教案中,个性教案设计非常重要)

其次,“同课异构”活动以反思研究为主体,以不同的教师上同一节课为研究对象,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专业人员引领为着手点,是集“实践、展示、反思、互动”于一体的一种校本培训方式。进行“同课异构”校本教研,要求每一位教师既要做好授课反思,又要做好听课反思,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足够重视我们现有教案中的教学反思部分)

二.为什么要“同课异构”

有许多教师认为“同课异构”是为了教学研究,也有的教师认为“同课异构”就是要强调“异”。其实不然。首先,这里的“同”是指内容的同,最终效果的同,即起点与终点的同,而这里的“异”是指方法、途径等具体知识生成过程的不同。“同课异构”有助于激发和调动教师的潜能;有助于突出学生为中心;通过比较,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有助于教师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同课异构活动有效地促进教师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教法和经验,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

其次,教师的个体差异。教师的教学设计其实就是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课程内容的一个再开发的过程。而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挖掘,到教学策略的选择,从对问题的设计,到课堂氛围的营造,甚至用一套什么样的语言,最后到教学目标的落实,背后都体现了教师的知识底蕴和教师的授课能力和艺术。而这种底蕴与教师对教育的认识、专业知识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甚至性格特征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教师的个人经历、社会背景,自身素质、知识水平及教学能力存在差异,因而对同一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会出现差异,这些差异会渗透在备课、上课等各个环节之中,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教师备课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或在钻研教材、解读教材,把握教学重难点方面力不从心等。实行“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培训方式教师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教材的理解与把握、环节的安排与设计、活动的选择与组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等各方面,都会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在比较中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双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中促进了执教者的自我反思,比较中拓宽了听课者的教学思路,创设了自觉进行教学研讨的氛围。使高效课堂教学成为“同课异构”的最终归宿。

“同课异构”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由此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是继承和批判的统一,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三.开展“同课异构”校本培训的基本步骤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基本流程:

1、确定内容,提出目标 

2、个人准备,分析学情,研究教材

3、集中研讨(资源共享、思想碰撞)

4、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并进行教学实践,同备课组成员进行教学观察(授课、听课)

5、集中研讨(备课组对所有教学案例进行评课,比较、分析、探讨教学有效性、优缺点)

6、形成自我反思,小结成败得失。四.同课异构的实施

同课异构应该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为终极目的,围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的改进”这两个核心展开,在实施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以同一主题为核心

同课异构的基础是“同课”,即同一教学内容。只有确定这一主题,才能保证教师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进行比较式的研讨。共性与个性是事物之间普通存在的一种客观联系,比较的过程追求“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没有了“同课”这一“同”,比较就失去了基础,就不能称其为同课异构,就失去了同课异构的价值。

2、以行动研究为基础

行动研究的目的就是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行动研究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解决特定的问题,强调在研究的过程中,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际,把自己遇到的教学问题转化为教学研究的“小课题”,基于“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基于“有效教学”进行教学设计,不断对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以比较评议为方法。“同课异构”的基本研究方法应该是用“比较评议”的方法来看待“同”中之“异”,侧重点是在研究“异”。“比较研究法”是常用的教育教学研究法,它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在同课异构中,我们要充分应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明确比较的主题,关注同课之中的异构在何处,各种异构在课堂教学行为中的表现又有什么不同,取得了什么效果,存在着什么问题……这样,其他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中就某一主题进行观课,课后评课议课,分析成败得失,帮助上课教师从指导教师和同伴那里得到信息,更为全面的看到本人上课的过程,受到“旁观者清”的效果。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4、以同伴互助为桥梁

同伴是校本研修中最基本、最高效的力量,当我们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寻求同事的帮助是每位教师的第一反映,因而同伴互助也是同课异构中最直接、最常用的方式。《学记》说“同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没有同伴的互助支持,教师个人将限于孤立。所以,我们力求教师个人与团队之间进行广泛的对话和合作,营造同课异构中同伴互助的专业合作与精神共享;在同伴互助中将个人的才智与团队的集体智慧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个人成长与团队进步相辅相成的学习共同体,从而既促进教师个体在专业能力、知识、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又实现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

6、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同课异构中会不断地发现问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智慧只有在不断的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地提高。所以,在发现问题之后,教师需要进而明确问题的关键,决定问题解决的方向;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包括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最后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同课异构中,由于教学的不可预测、对所面临的“未来”一无所知,我们可能会不断地尝试错误,通过尝试错误,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总目标分成一系列子目标,如把教学设计分为多个环节,针对某些环节采用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尝试,从而实现教学构想,解决教学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最终解决所有问题,呈现出一节近似完美的课。五.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要处理好的关系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首先要处理好集体备课与个人教学特色的关系。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把握教学目标,加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是集体智慧、同伴互助的体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每个教师又有自身的特点和教育思想这是教师个人风格的体现,是他人无法改变的。一味的根据其他教师的观点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是不会成功的,教学也是不能发挥教师个人的特点的,因此教学的效果也是低下的,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获得的个人体验也是有限的。因此集体的智慧和交流应该主要在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和课后的交流与探讨中,体现在教学目标的是否有效的达成上,而不是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细节的设计上,体现在教师之间合作文化的构建上。

其次要处理好“存异”与“求异”的关系。“同课异构”活动中对教学的不同设计是一种客观存在,“异构”的目的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而不是为“求异”。开展这样的活动可以促使教师去学习、思考、探究,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而避免出现教师简单的利用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集体备课的成果,或者简单照搬网络中其他教师的教学设计。因此在“异构”中并不排斥教师使用相同的材料,也不排斥教师使用相同的方法,只要是适合教学要求的,有效的。不考虑有效性的一味求异与照搬照抄别人的教学设计的结果是一样的

第四篇:如何开展同课异构(葛)

校本研修

XIAOBENYANXIU

如何进行“同课异构”

桃源县教师进修学校葛国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校开展教研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完善与创新。“同课异构”是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认识与理解同课异构,如何设计同课异构的校本教研活动,如何把握同课异构的实践方法与操作要领,这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什么是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在目前教材不那么完善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同课异构”这种方式,谋求教学内容的改善,逐渐形成对于某一教学内容的较为一致的意见。

我们认为,同一本教材,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年级,同一个教学计划,同一个备课组,学生的学习差距不是太显著,要教什么应该是相对确定的。我们说相对确定,并不是指唯一。

我们开展“同课异构”,一方面是为了共同追求更合适、更妥善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研究各种道理,探讨为什么这样做。聚焦于教学内容的合适性,聚焦于学生学习的经验和学习的有效性。

二、“同课异构”的教学设计与活动要领把握 1.“同课异构”要体现教师对教材读解的多元

视角

教师读解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基础。读解本来就是对作品的二度创造。应当说,不同的教师读解同一篇教材,是无法排除他们的个性化差异的。对读物的潜在意义,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建构,只要不是歪曲和误解了作品原意,出现一种多元视角是很正常的,也是应当允许的。这种教师读解教材的多元视角,为“同课异构”创生了重要的基础。

众所周知,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所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就以其独特的文本解读视角为基础,呈现了一个“异构”的课堂,而受到普遍的关注。那么,她的独特,她的异构又体现在哪里呢?我想,首先她能引导孩子悟读课文并梳理其“不幸”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小女孩在生命最后时刻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东西入手,解读幸福。因为她有了“温暖”,有了“美餐”,有了“快乐”,也有了奶奶的“疼爱”,所以让小女孩感到了幸福。紧接着,她又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思考,是什么让小女孩从黑暗与痛苦的世界获得了这些光明与快乐?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感受“苦难把女孩放到尘埃里,却开出了幸福的花儿。原来心怀渴望并不难,而在苦难中拥有一颗隐忍之心,才是这个小女孩获得幸福的真正原因”。窦老师就是这样引导学

生通过“悟读、梳理” “研读、感受“这样两个方面来解读小女孩的幸福的。

这里,我还收集到了来自桃源县实验学校的一个教学案例,案例的提供者是聂爱英老师和黄丽老师。案例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三年级的《翠鸟》的不同教学设计的比较。《翠鸟》是小学语文A版教材,如你是一只鸽子”,“假如你有机会站在宙斯面前辩护”,“假如你是宙斯”„„)唤起学生的真情体验,拉近了孩子与英雄的距离。最后又以质疑和推荐阅读书目作结。整堂课较好地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言训练上的有机结合。

聂金才老师的课堂走的却是另一条路线,他以它是一篇贴近儿童生活,描写事物特点的文章,学生很爱阅读。聂老师和黄老师对于《翠鸟》同一篇教材,却有他们不同的解读,从而有了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

聂爱英老师认为:这几段的教学,要体现出对翠鸟的外形与捕鱼本领关系的体会,从而体会出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又是怎样在段落语言的品评、感受以及学法迁移之中表达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黄丽老师认为:这几段的教学可以运用“描述—欣赏—练写” 模式的读写结合思路来设计教学。通过观察图片,对翠鸟建立印象,而且通过语言描述,加深印象,表达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同课异构”要凸显教师“用教材教”的课程意识。

在对待教材使用的问题上,以前教师想得最多的一点是如何一板一眼地执行好教材。这种认识当然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所谓“课本课本,一课之本”是不无道理的。教师当然要执行好教材,但是,教师执行教材不等于就得照本宣科,否则,就成了僵化的“教教材”;而是应当利用教材积极主动地开发出因地、因生(学生)因师(教师)制宜的、属于自己的“教学内容”,这就是“用教材教”。

著名特级教师闫学和聂金才都执教了《普罗米修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但教学思路完全不同,却一样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闫学老师她从理清脉络入手,紧扣普罗米修斯言和行的语文因素,让学生在动情的朗读中走进了普罗米修斯的内心世界。又用一连串的“假如”(“假

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依托,以读解语言、升华情感为主线,以编写课本剧为特色,把教学过程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是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主要内容,感悟人物形象;第二板块的设计与生成更见巧妙,即运用第一板块的读解成果,由教师提供课本剧的基本框架,让学生讨论编写。这样,既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结构和人物英雄精神的认识感受,又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大胆参与的积极性和成就感,确实别出心裁、独具创意。

由此可见,教师在“用教材教”的理念指引下,推动了“同课异构”更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一道亮丽风景。

3.“同课异构”要努力为教师提供探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比较空间

同一教学内容由几位教师采用不一样的教材解读、教学思路设计和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施教,让听课教师对其进行比较研究。显然,这样的研究就有了更为开阔的多维视野,从而不仅更有利于教师的参与研究,而且可以在比较中深化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下面是我在远程培训“基本功新修炼及课堂教学策略”项目辅导过程中收集到的由宜章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提供的教学案例,提供案例的老师是谷丽梅、范红艳、罗利辉三位老师。

他们三位老师同教的教材是——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可能性》。为了便于比较,我把他们的教学设计归纳了一下,主要从:“教学构想”、“导入方式”、“课件、教具运用”、“教学效果”几个方面来进行比较。

从这几堂课的比较来看,他们明显的把单向“给予”转化为了让学生自主“习得”,在全面参与中把课堂真正变成了学生体验学习发展的过程,其实效性就可想而知了。

四、同课异构的实践方法 1.坚持“同课异构”教研制度

从教研制度看,我认为要做到:“三定三有”(即定时间、定内容、定执教者 ;有计划、有记录、有反思)的要求,学校教研组定时组织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我们的活动设计究竟要怎样设计呢?我认为,活动设计要坚持一个改变,那就是——教研活动要改变过去那种线性听评课方式(“所谓线性”是指活动一般是按照一个老师上课,然后几个老师或者领导评课,而参加活动的老师主要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要建立交流探讨机制,实施参与式评议的有效活动方式。首先是上课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说课,接着是全体听课教师共同议课、评课。评课重在关注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及教法的创新性,关注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需要,对教学缺陷进行分析。听课者要主动把自己摆进去,从“如果我来上这节课会怎么上”的角度去反思;上课教师要认真比较和研究与自己同上课教师的教学差异,取长补短,认真听取和对待评议意见,以研究者的眼光反思和解决自己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将教学中的闪光点、感悟记录下来形成研究轨迹。

2.开展校内、校际、片际、城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针对校本教研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时根据教

师、学校发展需要,我们可以尝试 “片内校”“同课异构”和“片际”“同课异构”联动教研模式。我们可以把本地域学校按区域分为东、西、南、北、中几个片区的中心教研组,中心组负责人(片长)负责组织片内校际“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本地域教研员或者业务骨干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片际“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在形式多样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名校、名师、骨干教师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强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得到展示,弱校的问题转变成了片区协作教研的资源,建立校、片之间合作攻关、共同提高的新型教研机制,从而有力地推动本地域教研工作的均衡发展。

3.构建“同课异构”教研网络平台

这里的教研网络平台,包含三部分:一是借助教研部门的网站,开辟本学科教研网页;二是设立“同课异构”公共邮箱,“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教案、教学故事、评议、教学反思、案例分析、课件等都要求放进公共邮箱;三是教师通过QQ沟通、交流、传递信息。

4.组建“同课异构”教研指导专家队伍 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的参与和引领是“同课异构”教研向深入开展的保障。为此,可以聘请本地域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各学科特级教师为“同课异构”课题技术指导专家。专家引领的形式有学术专题报告、教学现场指导、问题会诊等。

各位老师,同课异构作为课程实施的一大亮点,其意义之深远。我们要在教育教学的进程中,在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唱响同课异构的旋律,不断打造出“有效课堂、智慧课堂、生态课堂”。

第五篇:同课异构

《拉萨的天空》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2016年9月27日,我校全体语文老师前往五小听课教研,有幸请了两位老师分别对三年级上册《拉萨的天空》进行了同课异构,两位老师分别是王康民老师还有五小的老师邝继红老师。两位老师各有千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另我受益匪浅。

《拉萨的天空》是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华美的语言描写了拉萨天空的“蓝””,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课文语言精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对拉萨的天空描写细致而且形象,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好文章。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感受美景、细细品读语言,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很自然地感受拉萨天空的“蓝”和“美”。

一、创设情境,发现天空的“蓝”

天空对学生来说是很普通的,但是像拉萨那样的天空对学生来说却是陌生和遥远的。因此,在上课伊始,通过展示拉萨天空的图片,为学生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创造了情境。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欣赏课文插图,再次走进文本。通过两次视觉感受,学生就能很自然地说出拉萨的天空“蓝”这一最大特点,为学习文本内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字词入手,品读天空的“蓝” 通过画面整体感受拉萨蓝天的基础上,请学生通读课文,找出作者直接描写拉萨天空的词语,补充完整作者眼中的是“()的天空”。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和伙伴的补充,很快就找到了“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蓝晶晶”等描写天空蓝的关键词,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这些词语分布在文本的各个段落,就能理解全文都是在描写拉萨天空的“蓝”。结合课文插图,读一读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段落,在朗读中品味天空的“蓝”。

三、赏析句子,感受文字的“美”

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请学生找找自己喜欢的句子,学生的回答集中在“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和“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学生在朗读中想到了“一碧如洗”,蓝天、白云、高山、河流、草地所组成的画面美得像一幅画,学生在朗读中渐渐对拉萨的天空也神往起来了。作者在描绘这一幅画面时,用到了“映衬”和“对照”,“越发”和“更加”,在赏读这些句子时,也发现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灵活,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美。

下载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促进教师共同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促进教师共同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结对交流 ——六校结对活动记 10月26日,庐江六中一行8人在校长李康龙的带领下,来到合肥市永和学校,参加由合肥市永和学校、庐江县第六中学、庐江县晨光小学、长丰县......

    同课异构

    校本培训:语文科组专题学习资料(一) 主题:同课异构 学习时间:2012年2月28日 学习要求:认真阅读下列资料,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反思文章。 同课异构基本理论 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节......

    同课异构

    首先群文阅读的主体是学生。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明确阅读与阅读教学的内涵,能让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摒弃无为的教学引导、讲授,选择更好的......

    同课异构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5.6《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教学设计 刘寨中学 李彦虎 设计思路:通过创造条件构建全等三角形,把不能直接测量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转化为能直接测量的距离。体......

    同课异构范文

    “同课异构”研修活动 一、研修目标 提升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鼓励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勇于在先进教学理念下创新课堂教学的新面貌。 二、研修过程 第一步:教研组长召开同......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心得体会隆德县联财中心小学:苏敏学2014年3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沙塘学区、神林学区和联财学区组织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通过这次的“同课异构”教研......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生成教学 为了给全校教师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促进教师们业务水平的提高,提高有效课堂的实效性。3月,xxx中学开展了各学科组“同课异构、生成教学”四个一推进有效课......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打造高效课堂 2012年11月16日,我校召开了“同课异构”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研讨会。在研讨会上,首先由二年级戴银凤和玉鑫两位老师分别讲了同一节语文课《贺年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