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要么不做要么做的更好学习张莉莉事迹有感
要么不做,要么做的最好
---学习最美女教师张丽丽事迹有感
本周三学校组织了学习最美女教师张丽丽事迹动员大会,结合从网络电视看了黑龙江电视台关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的报道,包括本人在内的多名教师情不自禁的落下了眼泪。在当今这个时代,很多人都被利益熏黑了头脑,老人摔倒了,没人扶,怕被人赖上,何况是生命。
张丽丽老师在学生生命的危急时刻,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舍己救人,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健康也同样珍贵。张丽莉同志面对生死考验,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助学生。她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作为一名教师,虽然平时做的都是一些琐碎在平常不过的事,但可以这样说平凡中蕴藏着伟大;虽然在点点滴滴教育别人,但也在点点滴滴中做着榜样,张丽丽老师就是如此,她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教师队伍中每一位教师学习的榜样。
张丽丽老师的选择绝不是冲动,而是她高尚品质的综合表现。她平日工作学习她高尚的师德,恪尽职守,甘为人梯,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疾苦,她把学生视如己出,所以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是她人性的表现,是她高尚品格的绽放。
作为海林林业局一中的一名普通教师,我决心时刻向张丽丽老师学习,爱岗敬业,尊师爱生,从平日的点滴做起,不辜负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海林林业局一中纪彩云2012.6.3
第二篇:张莉莉事迹
学习张丽莉事迹有感
张丽莉不用后退一步,哪怕是站在原地不动,她都没有生命危险。可她毅然选择了飞身上前,将即将被车撞到的两名学生奋力推开,而自己却被无情的车轮重重碾过,造成双腿高位截肢,至今仍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危机时刻勇救学生的义举,迅速传遍全国,感动国人。
张丽莉的瞬间抉择,绝非来自于她偶然的条件反射,而是来自于她最美心灵和无远弗界的人性大爱,来自于她平常每月资助困难学生一百元钱和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把饭送给学生等价值观和道德心的修养历练。也正是她这种处处以他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为重的“道德理性”,才会有她生死时刻的自然而然之举。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近些年来,我们听到和看到的那些不愿听到和看到的丑恶事情,曾经让我们甚是困惑迷茫。当两岁女童小悦悦被车轧过,而身边18人路过视而不见被车二次碾轧致死;当地震来临第一个跑出教室的老师“范跑跑”还在振振有词;当“彭宇案”一度让人不相信这世上“还有好人”在;当老人摔倒无人敢扶怕遭反诬……一件件冲击道德底线事件的频频出现,人们不禁叹息当今社会的浮躁不堪、人情冷漠和道德沦丧。连温总理也曾在一次座谈会上感叹:“如今社会诚信的缺失和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这一件件让人心寒心痛的事情,使得人们对这个社会道德底线还
能坚守多久一度产生质疑,对一些人的冷漠麻木深感迷惘焦虑,甚至对未来失去了应有的信心。
人间正道是沧桑。正当我们这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
德一次次遭受挑战与冲击时,我们的身边也在不断涌现出人间大美大爱的感动事迹和感动人物来。像奋不顾身用手臂接住从10层楼坠落的两岁女孩而受伤的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像深圳打工的19岁女孩无惧危险用“天使之吻”救下轻生男孩的“最美少女刘文秀”,像汤原冒着大火帮助贫困户往出抢救财产而被烧伤的三位青年农民,像刚刚发生的生死关头舍身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正是他们的大美大爱,犹如一根根擎天巨柱,撑起了我们这个社
会道德的蓝天,让我们在灰暗的感叹中惊喜地看到一道道人性光辉的闪耀。也正是他们一次次善良和美丽的义举,在一次次激发我们社会一种向善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像一块块铺路基石,当这样的基石一天天多起来时,我们前行的道路就会越发平坦,我们的内心就会生发更多的希望和鼓舞,我们的生活才会拥有温暖和感动,我们头顶的道德天空也就会更加蔚蓝,我们这个社会也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党中央高瞻远瞩,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着力推动社会文化的大
发展大繁荣,让文化建设,尤其是道德文化建设来纯洁和丰富我们的精神家园,以此提升我们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准,让越来越多的人的血管里都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我们由此欣慰,我们由此期望。
张丽莉今天的又一次壮举,再一次让我们灵魂受洗,也让我们更
加坚信未来。正像著名诗人食指在《相信未来》里写到的那样:当蜘
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今天,我要饱蘸张丽莉大美大爱心灵的“雪花”,同样郑重写下:让我们相信未来!
第三篇:学习张莉莉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张丽丽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张丽莉老师的事迹感人肺腑,实乃笔墨所不能叙写。在生死一线之际,她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人身安危,而是将学生推开,确保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彰显了一位人民教师无私、伟大的品格。这样的老师,足以成为共和国人民教师的代表。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她在生死考验关头,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用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用生命诠释了师爱的真谛。张丽莉老师是我们教师的骄傲和自豪。
张丽莉老师奋不顾身救学生是对英雄成长道路的揭示。面对突如其来的狂奔汽车,是没有心理上准备的。然而,在生死之际,她毫不思索,毅然展开双手奋不顾身救学生,这说明,在她脑中,危机面前先救他人的意识早已扎根。而她奋不顾身救学生的壮举,尽管闪现在瞬间,却有个长期累积过程。
张丽莉老师很平凡,没有豪言壮语,但英雄正是来自平凡,崇高的师德体现在平时点点滴滴平凡的教育工作中。张丽莉老师的英雄壮举,是商品时代对良知的一种呼唤;是利益冲撞时对道德的一种呼唤;是和平年代对英雄的呼唤。我们应该像张丽莉那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平凡的工作中,在细微处找回教师应有的价值和尊严。
我们从张丽莉老师身上看到了人生价值的真谛。感触之余,我有心得如下:
作为一名人民的教师,要学习张丽莉老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淡泊名利,在危急关头和急难险重面前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为群众作表率、当模范;要把学习张丽莉老师的精神化作为工作的无穷动力,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自身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用自己的行为感染人,做一名称职的光荣的人民教师。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第四篇:学习张莉莉
学习张莉莉
看了黑龙江电视台关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的报道,深受感动。在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并冲向学生的危急时刻,张丽莉老师不顾生命安危,挺身而出,为抢救两名学生而被卷入车下遭到碾压,以至双腿高位截肢,至今还昏迷未醒。她今年刚满29岁,这个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所有人,她目前的病情更牵动人心,张丽莉老师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她被大家称为“最美女教师”。她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她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这位年轻女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
张丽莉的英雄壮举经媒体报道后,在全社会产生强烈反响。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专门致电省委书记吉炳轩,对张丽莉及其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对张丽莉舍己救人的壮举表示崇高的敬意;吉炳轩赞扬张丽莉的英勇行为表现了一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情怀,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也是一名教师,我要向张丽莉老师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她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张丽莉,一名普通的教师,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生还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柔弱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展现了伟大的师德师风。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张丽莉不用后退一步,哪怕是站在原地不动,她都没有生命危险。可她毅然选择了飞身上前,将即将被车撞到的两名学生奋力推开,而自己却被无情的车轮重重碾过,造成双腿高位截肢,至今仍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张丽莉的瞬间抉择,绝非来自于她偶然的条件反射,而是来自于她最美心灵和无远弗界的人性大爱,来自于她平常每月资助困难学生一百元钱和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把饭送给学生等价值观和道德心的修养历练。也正是她这种处处以他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为重的“道德理性”,才会有她生死时刻的自然而然之举。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近些年来,我们听到和看到的那些不愿听到和看到的丑恶事情,曾经让我们甚是困惑迷茫。当两岁女童小悦悦被车轧过,而身边18人路过视而不见被车二次碾轧致死;当地震来临第一个跑出教室的老师“范跑跑”还在振振有词;当“彭宇案”一度让人不相信这世上“还有好人”在;当老人摔倒无人敢扶怕遭反诬……一件件冲击道德底线事件的频频出现,人们不禁叹息当今社会的浮躁不堪、人情冷漠和道德沦丧。连温总理也曾在一次座谈会上感叹:“如今社会诚信的缺失和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这一件件让人心寒心痛的事情,使得人们对这个社会道德底线还能坚守多久一度产生质疑,对一些人的冷漠麻木深感迷惘焦虑,甚至对未来失去了应有的信心。
人间正道是沧桑。正当我们这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次次遭受挑战与冲击时,我们的身边也在不断涌现出人间大美大爱的感动事迹和感动人物来。像奋不顾身用手臂接住从10层楼坠落的两岁女孩而受伤的杭州“最美妈妈
吴菊萍”,像深圳打工的19岁女孩无惧危险用“天使之吻”救下轻生男孩的“最美少女刘文秀”,像汤原冒着大火帮助贫困户往出抢救财产而被烧伤的三位青年农民,像刚刚发生的生死关头舍身救学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正是他们的大美大爱,犹如一根根擎天巨柱,撑起了我们这个社会道德的蓝天,让我们在灰暗的感叹中惊喜地看到一道道人性光辉的闪耀。也正是他们一次次善良和美丽的义举,在一次次激发我们社会一种向善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像一块块铺路基石,当这样的基石一天天多起来时,我们前行的道路就会越发平坦,我们的内心就会生发更多的希望和鼓舞,我们的生活才会拥有温暖和感动,我们头顶的道德天空也就会更加蔚蓝,我们这个社会也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有人说教师的献身精神像蜡烛,燃烧自己却照亮别人;有人说教师的高尚品格像春蚕,对教育事业奉献的是一生的忠诚。这些赞誉对那些优秀教师来说,可谓受之无愧,实至名归。
学习了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我在想,到底是什么促使一个人甘于平凡、甘受寂寞,在艰苦的环境下抛洒汗水、奉献生命?我认为支撑这一切行为的是关爱孩子的爱心,是奉献社会的决心,是忠于教育事业的热心,归纳为一点就是做人的责任心。
托尔斯泰所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是责任心”。正是责任心支撑这些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我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加强师德修养是强化责任心的基础,教师的使命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对学生,乃至对整个社会道德产生影响。张老师就是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了他的学生,也影响了他周围的人。他永远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生命给予尊重。发展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素质中师德最重要。因此有人说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决定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
热爱工作、热爱受教育者,在快乐中提高教育成效。热爱本职工作是责任心不竭的源泉。热爱本职工作才会产生兴趣,才能虽苦犹荣,才能不断赋予自己责任,才能最终提高工作成效。热爱受教育者,不断与他们沟通和交流也是提高教育成效的基本手段。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长大,他就会变成对善与美无动于衷的人。要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学术修养。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知识需求越来越多的学生,我们不能停滞不前,只有投身学习刻苦钻研,才能不断增加知识和经验,才能不断带给学生带来新的收获和体验。
张丽莉今天的又一次壮举,再一次让我们灵魂受洗,也让我们更加坚信未来。正像著名诗人食指在《相信未来》里写到的那样: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今天,我要饱蘸张丽莉大美大爱心灵的“雪花”,同样郑重写下:让我们相信未来!张老师的事迹深深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不可能都去做多么伟大的事情,但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学习张丽莉老师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要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做好本职工作。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第五篇:学习张雪松事迹有感
学习张雪松事迹有感
唐马路小学刘琪
最近,利用政治学习的机会,我学习了张雪松同志的先进事迹,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岗位创效建功来自于强烈的爱岗敬业意识和责任意识。张雪松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立足本岗,刻苦钻研,苦练本领,而且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行行创业绩,这都来自于他对企业、对岗位的无限钟爱,尤其在被誉为“中国高铁工人的标杆”后,始终不忘企业多年来对自己的培养,不为民企的高新聘请所动,一如既往地把自己全部的才能、心血无私奉献于自己挚爱的岗位、企业,难能可贵,我想这是张雪松最不平凡之处,也是他爱岗敬业的一个闪光点。
二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靠的是敢于挑战,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张雪松只是一名普通的产业技术工人,只有中技的底子,但面对国际性技术难题,不畏惧、不退缩,敢想敢干,勇于向高、难、新技术领域挑战,依靠自己的勤奋、刻苦、执著,解决了一些发达国家都不能解决的技术难题,做成了常人不敢想、更不敢做的事,在这一点上张雪松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如何定位我们的教育目标呢?我的回答是:让个体展现生命活力,追求个体的做人成功。
一、让个体展现生命活力
只有关注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生机与良好的面貌来自个体与群体生命活力的展现。
1、真心欣赏个体的生命活力
学生是花园里的花朵,要让他们色彩鲜艳的绽放;学生是森林的树苗,要让他们自由自在的生长。教师作为耕耘者,作为护林人,首要的是期盼并且欣赏花朵的姹紫嫣红,期盼并且欣赏树木生长的千姿百态。我们与学生朝夕相处,要拥有宽广的胸襟和足够的耐心,要有宽容和接纳的品质。我们要始终微笑着欣赏个体生命成长的轨迹和燃放的奇彩礼花,我们要用心欣赏和激励个体独特的生命活力。
2、教学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
开发生命教育资源,捕捉生命教育素材,创新生命教育形式,渗透生命教
育内涵,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与义务,也是我们的教学永恒的主题。我们要努力让每一堂课都不丧失“生命之魂”。在作文教学中,带领学生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感悟生命的色彩斑斓,抒写生存的庄严和神圣,歌颂生命的美丽与希望。
3、提供展示生命活力的广阔舞台
教育教学过程,是生命个体流光溢彩的天然的旋转舞台。琅琅的书声中有学生对未知的渴望,交流对话中有学生的思想,发现创造中有学生的智慧,成长的日历中有学生的喜怒哀乐。我们不仅要经营好了这一“主阵地”,让它出特色,出成效,出光彩,同时,还把展示的平台拓展到课外活动和日常生活之中,精心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让个体的生命活力多元化放射。
二、为个体的做人成功服务
孙中山先生曾说:“教育是人的建设。”现代教育、新课程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育要为现实的现代人的发展提供服务。“建设”和“服务”要贯彻到教育各环节和生活细节中,实现从观到实践、从书本到生活、从一般服务到优质服务的根本转变。
1、完善和升华教学目标境界
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学知识、练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做人、实践做人的过程。因此,强化了“对个体一生的发展负责”的意识,完善和提升教学目标境界,按照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同时,要更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2、引领个体在参与、体验、领悟的过程“立人”
做人教育的实践性、活动性、生活性、体验感悟性决定了学生要在生活中学习做人,在参与中实践做人,在互动中评价做人,在反思中修正做人。对此,我们的观念是: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我们的口号是:教育是自然而常态的,细微之处见精神。我们坚持的原则是:个体是成长的主人,成长是不可代替的;个体以一个完整的“生命”的方式参与和投入成长实践,是必须得到尊重的;成长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是不可以任意断裂的3、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一盏指路明灯
教师与学生是共同发展的伙伴,教师的生命价值与学生的生命价值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教师既参与学生的成长的过程,同时又肩负引导、规划、美化学
生成长过程的责任,是学生成长旅途上一盏指路明灯。
我们既要追求学生个体的生命活力,追求学生个体的做人成功,也要追求教师群体的生命活力和做人成功。教师个体的激情、个体的信念、个体的爱心汇聚成大海,负载着千帆竞渡,驶向成功的彼岸。教师的健康、诚实、守信、公正、进取、求真、务实等品质深刻而永远地影响着、感染着每一个学生。所以,事无大小,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带半点虚情假意,掺半点杂质。教师自身须讲气节、讲理想、讲人格、讲情操、讲生命意识、讲生存本领、讲生命质量,这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要精心地开发和利用这笔资源:以本领传授本领,以智慧开启智慧,以生活示范生活,以生气唤醒生气,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生命点燃生命。
做人教育是一部鸿篇巨制,它是师生共同创作的真情而浪漫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学生个体是“人物形象”、是“主人公”;各类活动、个人的成败经历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校园生活、文化氛围、班风学风是演绎成长的“环境”;而生命与爱心则是“主题”和“灵魂”。